高一历史导与练第25课[两极格局的形成]导与练(新人教版必修1)

必修1第25课《两极格局的形成》导与练

【重点讲解】

雅尔塔体系与两极格局的形成、演变、特点及影响

雅尔塔体系是指1943年底至1946年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到战后初期雅尔塔会议前后,以美苏为主的大国间所达成的一系列有关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协议,由此形成的国际格局。它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发展的产物,集中体现了在国际关系中主要矛盾方面的重大变化:英、法、德、日等国退居二线,美苏走上了前台。一方面美国走上了全球扩张的霸权主义道路;另一方面社会主义苏联的力量壮大,影响了战后世界的形势。

1.形成

(1)奠定基础: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和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西欧衰落,美苏势均力敌。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两大阵营出现。

(2)初步形成: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

(3)最终确立:到1949年美国开始实施全面冷战政策,美苏盟友关系彻底结束,转变为敌对关系。1949年、1955年先后建立了北约、华约两大组织,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2.演变:两极格局是二战后形成的以美国和苏联为中心的对峙局面,它形成于二战结束后,初期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抗;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被美苏争霸局面所代替;20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而告结束。其特点:

(1)在两极格局中,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在美国一方是西方盟国,在苏联一方主要是东欧各国。虽然每一方的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2)在两极格局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3)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而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两极格局是二战后特有的历史现象,对战后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3.影响:“冷战”结束已十多年了,但它的影响仍多方面地不时显现。

(1)“冷战”造成的一些地区性冲突,至今没有得到解决。朝鲜半岛的南北对峙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2)“冷战”期间置备的大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还在危及人类的安全。

(3)地区或民族新冲突点大量涌现。比如,车臣共和国要求脱离俄罗斯,此外,巴以和平进程步履艰难,伊拉克问题久拖不决,宗教狂热势力、恐怖主义活动势头不减。

(4)冷战思维还在支配某些政治家的实践,企图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构建一元化的国际新秩序,或者只看到国家间利益对立的一面,坚持封闭和僵硬对抗的政策。

【难点分析】

一、如何评价“冷战”

1.积极作用

(1)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在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雅尔塔体系消除了德日两个法西斯战争策源地,有资格打世界大战的美苏两国又长期势均力敌,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这种建立在大国均势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虽然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但却使大国行事时有一定的约束。

(2)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多极化格局的出现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并进一步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消极作用

(1)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2)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

(3)战后两大集团日益演变成美苏联各超级大国的工具,为谋求霸权,两强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④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认识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三者关系

1.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会议等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打上美苏两分天下的烙印。

2.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是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是建立在雅尔塔体系之上的。

3.雅尔塔体系确立的过程就是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也是" 冷战" 的发展过程,它体现了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它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尤其是大国强权政治的出现给世界带来了许多的纷争和动荡。

【学法导航】

1.了解“冷战”的形成及其背景,以及与此相关的重要史实,理解两极对峙格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2.利用课本中的图表等附件材料,论证文字资料中提出的历史观点。

3.通过对二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原因的分析,从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出发,弄清重大事件的内在联系。

4.认识少数大国控制世界、争夺霸权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培养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意识。

【热点追踪】

北约和格鲁吉亚理事会在第比利斯举行会议

北约和格鲁吉亚2011年11月9日在格鲁吉亚首都举行大使级理事会会议,签署共同文件。文件认为,北约-格鲁吉亚理事会是了解格鲁吉亚改革进程的良好途径,是确认双方进一步合作的机制。格鲁吉亚2005年正式提出加入北约。北约和格鲁吉亚2008年9月成立北约-格鲁吉亚理事会,定期举行大使级和部长(外交或国防)级理事会会议,讨论格鲁吉亚的改革进程。来自北约成员国的26位大使和2位副大使出席了9日的会议,会议由北约秘书长和格鲁吉亚总理尼科洛兹〃吉劳里主持。

【小资料】

杜鲁门主义

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可以概括为: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最先发出“冷战”信号的是以反共著称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他在1946年访问美国时在富尔敦发表的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讲中,以“铁幕”一词公开把矛头指向苏联,声称苏联威胁了欧洲的安全、和平,鼓吹美英联盟对抗苏联,揭开了战后“冷战”的序幕。

杜鲁门主义,是“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杜鲁门政府上台后,改变以往罗斯福的大国合作政策,认为强大的苏联是美国建立世界霸权的主要障碍,强调要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表示要援助受到共产主义“严重威胁”的希腊、土耳其,抵制共产主义的扩张。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国对外政策的转折点,它公开提出了反共、反苏的旗号,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转折。杜鲁门主义提出的目的是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其实质是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也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同时也标志着美苏由战时的盟友走向公开对抗成为敌手。

【同步训练】

1.1946年,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指出:苏联“狂热地坚信, 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它坚信, 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 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 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 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 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其本质意图是

A .苏联是个很狂热的国家 B.苏联与美国有很大的矛盾

C .苏联必然会危害美国的利益 D.美国应该对苏联采取遏制的政策

2.二战后,美国驻苏联代办凯南认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美国必须把苏联看成是政治上的敌手。美国若拥有足够的武力并准备使用它,那就用不着真正动武,便可遏制住苏联,迫使它退却。他声称必须用消除非共产主义世界中存在的大片软弱地区的方法,来遏制苏联。这个观点的依据不包括

A .美国要推广其社会制度 B.美国确立了世界霸权地位

C .苏联能与美国抗衡 D.西欧传统强国普遍衰落

3.1947年12月19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说:“我们的决议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欧洲人民的未来„„将决定着他们是否必须生活在贫困之中,是否会对自私自利的极权主义者威胁感到畏惧。”杜鲁门所说的“决议” 是指

A .《北大西洋公约》 B.马歇尔计划

C .《友好合作条约》 D.杜鲁门主义

4.有人说:“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达到了一箭几雕的目的。”这里的“几雕”是指

①稳定了西欧经济 ②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③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 ④把受援国纳入了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

必修1第25课《两极格局的形成》导与练

【重点讲解】

雅尔塔体系与两极格局的形成、演变、特点及影响

雅尔塔体系是指1943年底至1946年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到战后初期雅尔塔会议前后,以美苏为主的大国间所达成的一系列有关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协议,由此形成的国际格局。它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发展的产物,集中体现了在国际关系中主要矛盾方面的重大变化:英、法、德、日等国退居二线,美苏走上了前台。一方面美国走上了全球扩张的霸权主义道路;另一方面社会主义苏联的力量壮大,影响了战后世界的形势。

1.形成

(1)奠定基础: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和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西欧衰落,美苏势均力敌。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两大阵营出现。

(2)初步形成: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

(3)最终确立:到1949年美国开始实施全面冷战政策,美苏盟友关系彻底结束,转变为敌对关系。1949年、1955年先后建立了北约、华约两大组织,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2.演变:两极格局是二战后形成的以美国和苏联为中心的对峙局面,它形成于二战结束后,初期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抗;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被美苏争霸局面所代替;20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而告结束。其特点:

(1)在两极格局中,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在美国一方是西方盟国,在苏联一方主要是东欧各国。虽然每一方的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2)在两极格局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3)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而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两极格局是二战后特有的历史现象,对战后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3.影响:“冷战”结束已十多年了,但它的影响仍多方面地不时显现。

(1)“冷战”造成的一些地区性冲突,至今没有得到解决。朝鲜半岛的南北对峙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2)“冷战”期间置备的大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还在危及人类的安全。

(3)地区或民族新冲突点大量涌现。比如,车臣共和国要求脱离俄罗斯,此外,巴以和平进程步履艰难,伊拉克问题久拖不决,宗教狂热势力、恐怖主义活动势头不减。

(4)冷战思维还在支配某些政治家的实践,企图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构建一元化的国际新秩序,或者只看到国家间利益对立的一面,坚持封闭和僵硬对抗的政策。

【难点分析】

一、如何评价“冷战”

1.积极作用

(1)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在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雅尔塔体系消除了德日两个法西斯战争策源地,有资格打世界大战的美苏两国又长期势均力敌,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这种建立在大国均势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虽然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但却使大国行事时有一定的约束。

(2)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多极化格局的出现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并进一步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消极作用

(1)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2)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

(3)战后两大集团日益演变成美苏联各超级大国的工具,为谋求霸权,两强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④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认识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三者关系

1.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会议等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打上美苏两分天下的烙印。

2.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是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是建立在雅尔塔体系之上的。

3.雅尔塔体系确立的过程就是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也是" 冷战" 的发展过程,它体现了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它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尤其是大国强权政治的出现给世界带来了许多的纷争和动荡。

【学法导航】

1.了解“冷战”的形成及其背景,以及与此相关的重要史实,理解两极对峙格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2.利用课本中的图表等附件材料,论证文字资料中提出的历史观点。

3.通过对二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原因的分析,从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出发,弄清重大事件的内在联系。

4.认识少数大国控制世界、争夺霸权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培养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意识。

【热点追踪】

北约和格鲁吉亚理事会在第比利斯举行会议

北约和格鲁吉亚2011年11月9日在格鲁吉亚首都举行大使级理事会会议,签署共同文件。文件认为,北约-格鲁吉亚理事会是了解格鲁吉亚改革进程的良好途径,是确认双方进一步合作的机制。格鲁吉亚2005年正式提出加入北约。北约和格鲁吉亚2008年9月成立北约-格鲁吉亚理事会,定期举行大使级和部长(外交或国防)级理事会会议,讨论格鲁吉亚的改革进程。来自北约成员国的26位大使和2位副大使出席了9日的会议,会议由北约秘书长和格鲁吉亚总理尼科洛兹〃吉劳里主持。

【小资料】

杜鲁门主义

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可以概括为: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最先发出“冷战”信号的是以反共著称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他在1946年访问美国时在富尔敦发表的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讲中,以“铁幕”一词公开把矛头指向苏联,声称苏联威胁了欧洲的安全、和平,鼓吹美英联盟对抗苏联,揭开了战后“冷战”的序幕。

杜鲁门主义,是“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杜鲁门政府上台后,改变以往罗斯福的大国合作政策,认为强大的苏联是美国建立世界霸权的主要障碍,强调要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表示要援助受到共产主义“严重威胁”的希腊、土耳其,抵制共产主义的扩张。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国对外政策的转折点,它公开提出了反共、反苏的旗号,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转折。杜鲁门主义提出的目的是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其实质是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也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同时也标志着美苏由战时的盟友走向公开对抗成为敌手。

【同步训练】

1.1946年,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指出:苏联“狂热地坚信, 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它坚信, 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 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 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 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 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其本质意图是

A .苏联是个很狂热的国家 B.苏联与美国有很大的矛盾

C .苏联必然会危害美国的利益 D.美国应该对苏联采取遏制的政策

2.二战后,美国驻苏联代办凯南认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美国必须把苏联看成是政治上的敌手。美国若拥有足够的武力并准备使用它,那就用不着真正动武,便可遏制住苏联,迫使它退却。他声称必须用消除非共产主义世界中存在的大片软弱地区的方法,来遏制苏联。这个观点的依据不包括

A .美国要推广其社会制度 B.美国确立了世界霸权地位

C .苏联能与美国抗衡 D.西欧传统强国普遍衰落

3.1947年12月19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说:“我们的决议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欧洲人民的未来„„将决定着他们是否必须生活在贫困之中,是否会对自私自利的极权主义者威胁感到畏惧。”杜鲁门所说的“决议” 是指

A .《北大西洋公约》 B.马歇尔计划

C .《友好合作条约》 D.杜鲁门主义

4.有人说:“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达到了一箭几雕的目的。”这里的“几雕”是指

①稳定了西欧经济 ②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③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 ④把受援国纳入了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


相关文章

  • 高一必修一历史专题九美苏冷战
  •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 了解雅尔塔体制: 2. 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了解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 3. 了解德国的分裂:了解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了解古巴导弹危机 ...查看


  •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试题
  •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填在答题卡上.) 1.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中国同 ...查看


  • 高一历史(必修Ⅰ)易错易混知识点
  • 高一历史(必修Ⅰ)易错易混知识点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的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异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与周天子并无血缘关系. 2.大宗和小宗不是绝对而言的,而是相对而言的.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君主,是所有姬 ...查看


  • 高一历史必修2人民版复习提纲
  •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复习提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 王" 的出现的时间.地区.突出标志各是什么?斧鉞.城.祭祀各象征什么? 2.商代实行宗法制的特点是什么? 3.西周的两项重要制度是什么? 4.西周分封制的 ...查看


  •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 ...查看


  • 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3
  • 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判断辨析题 []1. 西周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异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与周天子都有血缘关系. []2. 大宗和小宗不是绝对而言的,而是相对而言的.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君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 ...查看


  • 美苏争锋.说课稿尹淼doc
  • <美苏争锋>说课稿 社会学院 081班 尹淼 08161143 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美苏争锋>,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阐述我的教学设计.首先我们来说教 ...查看


  • 高一历史必修1期测试题(1)
  • 高一历史必修1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巩固了周王对全国的统治 ②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③构织了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 ④维护 ...查看


  • 高中历史知识体系归纳
  • 高中历史知识体系归纳 中国史:必修①第一单元:1.商周政治制度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3.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 4. 政治史 : 世界史:必修①第二单元:1.雅典民主政治 2.罗马法 中国史:必修②第一单元:1.农业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