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的共性与个性

音乐属于美学的范畴。而美是通过人的欣赏才存在的东西。

英国著名美学家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1881—1964)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美学命题: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理解到,美从来就不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主观感受,只是以一种客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一件事物是否肯有美感,并不是事物本身所具备的,它只是通过人脑的认知才会产生。这个时候,这件事物只是变成了美所存在的形式。比如,一些名山大川,它们本身的存在于美学的领域内是无意义的,但通过我们人从审美的角度去欣赏,这个时候那些名山大川才被赋予或雄壮、或秀丽、具有美感的意义。

同样,音乐的发生只是由人的咽喉或乐器发出不同音高的声音,把这些不同音高的声音有机地组合起来,通过我们的听觉系统经大脑的反映,它才被赋予了音乐的情感及思想内容,可能是婉转、也可能是激昂。到这时候,它才不再是简单的声音,而成为音乐。而我们这种 从生理到心理的整个反映过程,则可以认为是音乐欣赏的过程了。

人们对音乐的欣赏,总的来说,是有一个基本统一的观念的。比如一段音乐,不管它是欢乐的还是悲凉的;也不管它是激越的或婉转的,首先它的曲调肯定是和谐的,旋律是优美的,适合自己心境与心情的。

但是,人们对美的欣赏,是不可能千篇一律的。比如合身的衣服,大家都认为是美的,也就是说这体现了人们审美的共性。但是由于人们不同的爱好与审美观,有人可能认为这件衣服应该是花的更美,而另一些人认为可能是格子的更美,这便是审美的个性不同。

对音乐的欣赏也一样,由于地域与民族的不同,甚至于人们的年龄、阅历、成长环境及文化素养的不同,对音乐欣赏的角度与习惯是绝然不同的。由于地域环境因素的不同,人类的生活习惯就有可能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习俗,甚至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

比如象音乐也是一样。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流传已久,具体是怎么形成的,已经很难去考证。但对于音乐的审美,生活在不同地理气候环境中的人们肯定是有所不同的。

就以我国为例。我国的地形地貌多样复杂,并且不同的民族居住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甚至是同一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也是有普遍的事,像汉族就从黄土高原到江南水乡,从沿海渔村到西北大漠都有分布——从而产生的音乐风格大为迥异。

我国北方音乐的风格一般旋律起伏较大,旋律运动多跳进,而南方音乐一般旋律较为平缓,旋律运动多级进。像在陕北地区,由于地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人们往往可相见而不可相触,基于这种情况,陕北音乐声音乐多高亢悠扬,发声音量大,所以有“吼秦腔”之说,表现内容乡土性较浓,表达男女之情多直白,比如信天游中的许多爱情歌曲。而在江南水乡,由于空气湿润,河流众多,音乐多以小调的形式为主,旋律多婉转,音程较短。表达方式多委婉、间接,像苏南小调《茉莉花》。

既使在地貌差异不大的地方,只要有差异,音乐的风格还是不一样。内蒙和青藏同属高原地带,蒙古族虽然也处高原,但海拔相对较低,地势平坦辽阔,其民歌节奏自由,装饰音多而细腻,并具有较强的朗诵性。其嘹亮、悠长、亲切的曲调,沁人心脾,像《小黄马》、《走马》等;而青藏地区,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地区,这里地域辽阔却氧份稀缺。因此音乐多为高亢嘹亮,穿透力极强,听起来就有高原蓝天辽阔的气象,曲调悠扬,是以五声为主音乐。

西南却不一样,西南少数民族民族众多,虽然各有各的传统民歌,但生活在同一样地理环境中,音乐却多不同民族的风格听起来都大同小异,如果不注意究其来源,一般人很难听出是哪个民族的民歌。

以上例证同时也可以看出,虽然在不同的地域与民族,人们的欣赏习惯不一样。但在相同地域,相同民族的地方,对音乐风格的欣赏,是有共性的,北方人有北方人共同的欣赏习惯,南方人有南方人共同的欣赏习惯,这也可谓是他们各自对音乐欣赏的共性。

但对于每个人而言,他们对音乐欣赏的角度与习惯又可能不同。

对于年长一些的老年人来说,他们可能对京剧更情有独钟。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艺术,已经传承了两百多年,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化传统之一,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中占居的最重要的位置,并且至今不衰。像这样一种艺术形式,肯定是传统意识很浓的老年人的最爱。而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追逐新潮、流行、标新立异甚至是叛逆是他们道当其冲的“任务”,让他们坐在剧院里,老老实实地观看对他们来说曲调拖沓、冗长、过于含蓄的京剧,好像是不太可能的事。而流行音乐因为节奏明快,情感表达直白,表现形式丰富而得到他们的追捧。

对成长比较曲折的人,经历比较苍桑的人而言,充满感伤的《二泉映月》、哀怨幽婉的《梁祝》可能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而那些生活充满幸福、成长经历一帆风顺的人,轻松明快的《杜鹃圆舞曲》和欢乐幽默的《闲聊波尔卡》则会是他们的最爱了。

同样,让一位农村老奶奶去听贝多芬的《悲怆交响曲》是一件非常不现实的事,一曲乡村小戏可能让她更笑逐颜开。而对一位大学教授而言一曲《悲怆》却更能引起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如果我们再去深入了解一下,就会发现,即使是同是老年人,他们对京剧具体的欣赏要求又不一样;即使同是历尽苍桑的人,可能有人更喜欢《二泉映月》,有人更喜欢《梁祝》。因为他们可能文化修养不同,可能生活环境不同,甚至宗教信仰的不同,都可能造成他的欣赏习惯不同。所以说音乐欣赏的共性与个性,是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有无数个交集,也有无数个子集。

了解不同人群对音乐的不同欣赏,对我们去创作,以及对音乐作品的诠释,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是不无斐益的。

音乐属于美学的范畴。而美是通过人的欣赏才存在的东西。

英国著名美学家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1881—1964)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美学命题: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理解到,美从来就不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主观感受,只是以一种客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一件事物是否肯有美感,并不是事物本身所具备的,它只是通过人脑的认知才会产生。这个时候,这件事物只是变成了美所存在的形式。比如,一些名山大川,它们本身的存在于美学的领域内是无意义的,但通过我们人从审美的角度去欣赏,这个时候那些名山大川才被赋予或雄壮、或秀丽、具有美感的意义。

同样,音乐的发生只是由人的咽喉或乐器发出不同音高的声音,把这些不同音高的声音有机地组合起来,通过我们的听觉系统经大脑的反映,它才被赋予了音乐的情感及思想内容,可能是婉转、也可能是激昂。到这时候,它才不再是简单的声音,而成为音乐。而我们这种 从生理到心理的整个反映过程,则可以认为是音乐欣赏的过程了。

人们对音乐的欣赏,总的来说,是有一个基本统一的观念的。比如一段音乐,不管它是欢乐的还是悲凉的;也不管它是激越的或婉转的,首先它的曲调肯定是和谐的,旋律是优美的,适合自己心境与心情的。

但是,人们对美的欣赏,是不可能千篇一律的。比如合身的衣服,大家都认为是美的,也就是说这体现了人们审美的共性。但是由于人们不同的爱好与审美观,有人可能认为这件衣服应该是花的更美,而另一些人认为可能是格子的更美,这便是审美的个性不同。

对音乐的欣赏也一样,由于地域与民族的不同,甚至于人们的年龄、阅历、成长环境及文化素养的不同,对音乐欣赏的角度与习惯是绝然不同的。由于地域环境因素的不同,人类的生活习惯就有可能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习俗,甚至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

比如象音乐也是一样。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流传已久,具体是怎么形成的,已经很难去考证。但对于音乐的审美,生活在不同地理气候环境中的人们肯定是有所不同的。

就以我国为例。我国的地形地貌多样复杂,并且不同的民族居住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甚至是同一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也是有普遍的事,像汉族就从黄土高原到江南水乡,从沿海渔村到西北大漠都有分布——从而产生的音乐风格大为迥异。

我国北方音乐的风格一般旋律起伏较大,旋律运动多跳进,而南方音乐一般旋律较为平缓,旋律运动多级进。像在陕北地区,由于地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人们往往可相见而不可相触,基于这种情况,陕北音乐声音乐多高亢悠扬,发声音量大,所以有“吼秦腔”之说,表现内容乡土性较浓,表达男女之情多直白,比如信天游中的许多爱情歌曲。而在江南水乡,由于空气湿润,河流众多,音乐多以小调的形式为主,旋律多婉转,音程较短。表达方式多委婉、间接,像苏南小调《茉莉花》。

既使在地貌差异不大的地方,只要有差异,音乐的风格还是不一样。内蒙和青藏同属高原地带,蒙古族虽然也处高原,但海拔相对较低,地势平坦辽阔,其民歌节奏自由,装饰音多而细腻,并具有较强的朗诵性。其嘹亮、悠长、亲切的曲调,沁人心脾,像《小黄马》、《走马》等;而青藏地区,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地区,这里地域辽阔却氧份稀缺。因此音乐多为高亢嘹亮,穿透力极强,听起来就有高原蓝天辽阔的气象,曲调悠扬,是以五声为主音乐。

西南却不一样,西南少数民族民族众多,虽然各有各的传统民歌,但生活在同一样地理环境中,音乐却多不同民族的风格听起来都大同小异,如果不注意究其来源,一般人很难听出是哪个民族的民歌。

以上例证同时也可以看出,虽然在不同的地域与民族,人们的欣赏习惯不一样。但在相同地域,相同民族的地方,对音乐风格的欣赏,是有共性的,北方人有北方人共同的欣赏习惯,南方人有南方人共同的欣赏习惯,这也可谓是他们各自对音乐欣赏的共性。

但对于每个人而言,他们对音乐欣赏的角度与习惯又可能不同。

对于年长一些的老年人来说,他们可能对京剧更情有独钟。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艺术,已经传承了两百多年,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化传统之一,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中占居的最重要的位置,并且至今不衰。像这样一种艺术形式,肯定是传统意识很浓的老年人的最爱。而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追逐新潮、流行、标新立异甚至是叛逆是他们道当其冲的“任务”,让他们坐在剧院里,老老实实地观看对他们来说曲调拖沓、冗长、过于含蓄的京剧,好像是不太可能的事。而流行音乐因为节奏明快,情感表达直白,表现形式丰富而得到他们的追捧。

对成长比较曲折的人,经历比较苍桑的人而言,充满感伤的《二泉映月》、哀怨幽婉的《梁祝》可能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而那些生活充满幸福、成长经历一帆风顺的人,轻松明快的《杜鹃圆舞曲》和欢乐幽默的《闲聊波尔卡》则会是他们的最爱了。

同样,让一位农村老奶奶去听贝多芬的《悲怆交响曲》是一件非常不现实的事,一曲乡村小戏可能让她更笑逐颜开。而对一位大学教授而言一曲《悲怆》却更能引起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如果我们再去深入了解一下,就会发现,即使是同是老年人,他们对京剧具体的欣赏要求又不一样;即使同是历尽苍桑的人,可能有人更喜欢《二泉映月》,有人更喜欢《梁祝》。因为他们可能文化修养不同,可能生活环境不同,甚至宗教信仰的不同,都可能造成他的欣赏习惯不同。所以说音乐欣赏的共性与个性,是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有无数个交集,也有无数个子集。

了解不同人群对音乐的不同欣赏,对我们去创作,以及对音乐作品的诠释,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是不无斐益的。


相关文章

  • 音乐教学法
  • 1, 传统音乐教学法的特征:教学目的单向,教学活动单边,教学过程单一,教学交流单纯 2, 新课程音乐教学的特征:教学目的综合,教学活动多边,教学过程关键,教学交流广泛 3, 中小学课堂最为提倡的歌唱呼吸方法为:歌唱的姿势,歌唱的呼吸,歌唱的 ...查看


  • 义务教育阶段中的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
  • 义务教育阶段中的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 对于义务教育阶段中的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我将从以下九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中学音乐教育,其基本目标,可理解为培养有审美修养的人.有审美修养的人,往往把个人的审美趣味和 ...查看


  • 电子商务小论文
  • 安徽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 教师填写: 本人郑重声明:我恪守学术道德,崇尚严谨学风.所呈交的课程论文,是本人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明确注明和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及成果的内容. ...查看


  • 中学音乐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音乐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张平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精神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弘扬学生的个性,发挥他们的个性特点,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求真务实,努力使学生全 ...查看


  • 音乐之都维也纳
  •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及其组成的新词. 3.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 体会维也纳人民对音乐的酷爱. 4.品味课文语言,学习本课从几个方面介绍 ...查看


  • 西方流行音乐简史
  • 流行音乐史上的三颗璀璨之星 披头士.埃尔维斯·普莱斯里.迈克尔·杰克逊--三段永垂不朽的传奇,三道流行音乐史上的里程碑,三个摇滚历史上的转折点.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经历,独特的音乐风格.特殊的音乐贡献.深远的时代影响„„ "猫王&q ...查看


  • 概括地说,各学段的共性目标包括以下内容:
  • (1) 激发.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说,还应该将兴趣发展成音乐志趣. (2) 激发.培养学生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如节奏感.旋律感.和声感.音色感等. (4)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及良好 ...查看


  • 音乐和人的性格关系
  • 音乐和人的性格关系 音乐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就像小孩子喜欢听儿童那种有趣的音乐,年轻人比较活泼,喜欢追求时尚,就会去听当下流行的音乐或者比较动感的音乐,到了成年,人比较成熟了,懂得什么是爱情了,就会去听比较有情调的音乐,老年人比较喜欢听 ...查看


  • 关于主持人的个性
  • 关于主持人的个性 个性作为"个人区别于他人的行为",除了可以在人的内在个性倾向.个性心理特征上得以体现,还可以通过人的外在特征来体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又可以将主持人的个性分为外在个性和内在个性,或感性个性与理性个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