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学重点名词解释

1.药物(drug):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可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2.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包括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两个方面。

3.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又称药动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并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阐释药物在机体内的动态规律)

4.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又称药效学。 5.首过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有些药物在进入体循环之前在胃肠道或肝脏被代谢灭活,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过消除(首关消除)。

6.肝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苯妥英和保泰松等均属于肝药酶诱导剂,它们可使肝药酶的活性增强,从而加速自身或其他药物的代谢,最终使得药物的效应减弱。

7.肝药酶抑制剂:氯霉素、异烟肼和丙磺舒等均属于肝药酶抑制剂,它们可使肝药酶的活性减弱,从而降低自身或其他药物的代谢,最终使得药物的效应增强。

8.肝肠循环: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为肝肠循环。

9.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

物后到达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称为生物利用度。

10.治疗效果(threapeutic effect):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11.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在正常的用法和用量时由药物引起的有害和不期望产生的反应统称为不良反应。

12.副反应(side reaction):药物在治疗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较轻微,是药物固有的作用、不可避免,可预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治疗作用相互转换。

13.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是指在药物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

14.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少数较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较难恢复,称为药源性疾病。一般较严重的毒性反应可致药源性疾病。

15.量-效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是指药理作用与药物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

16.最小有效量:是指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也称为阈剂量/阈浓度。

17.最大效应(Emax)/效能(efficacy):药物浓度或剂量增加到一定数值时其效应不在随药物浓度或剂量的增加而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18.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是指能引起50%最大效应的药物浓度。

19..效价强度(potency):是指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

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20.半数有效量(ED50):是指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

21.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死亡时的药物剂量。

22.治疗指数(TI):LD50/ 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安全。

23.受体(receptor):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触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24.受体增敏(receptor hypersensitization):是指长期使用一种受体拮抗药或因受体激动药水平下降,组织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增强的现象。

25.耐受性(tolerance):是指机体在连续多次用药后反应性降低。增加剂量可恢复反应,停药后耐受性可消失,再次连续用药又可发生。

26.耐药性(drug resistance):是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应用的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也称抗药性。

26.躯体依赖性(physiological dependence):也称生理依赖性,具有耐受性证据或停药症状。

27.精神依赖性(psychological dependence):是需要药物缓解精神紧张和情绪障碍、但无耐受性和停药症状的一种依赖性。

28.人工冬眠:氯丙嗪与哌替啶、异丙嗪等要配伍是患者深睡,体温、

代谢及耗氧量减少,有利于患者度过危险的组织损害阶段,争得治疗时间,称为“人工冬眠”疗法。

1.药物(drug):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可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2.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包括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两个方面。

3.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又称药动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并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阐释药物在机体内的动态规律)

4.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又称药效学。 5.首过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有些药物在进入体循环之前在胃肠道或肝脏被代谢灭活,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过消除(首关消除)。

6.肝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苯妥英和保泰松等均属于肝药酶诱导剂,它们可使肝药酶的活性增强,从而加速自身或其他药物的代谢,最终使得药物的效应减弱。

7.肝药酶抑制剂:氯霉素、异烟肼和丙磺舒等均属于肝药酶抑制剂,它们可使肝药酶的活性减弱,从而降低自身或其他药物的代谢,最终使得药物的效应增强。

8.肝肠循环: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为肝肠循环。

9.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

物后到达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称为生物利用度。

10.治疗效果(threapeutic effect):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11.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在正常的用法和用量时由药物引起的有害和不期望产生的反应统称为不良反应。

12.副反应(side reaction):药物在治疗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较轻微,是药物固有的作用、不可避免,可预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治疗作用相互转换。

13.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是指在药物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

14.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少数较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较难恢复,称为药源性疾病。一般较严重的毒性反应可致药源性疾病。

15.量-效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是指药理作用与药物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

16.最小有效量:是指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也称为阈剂量/阈浓度。

17.最大效应(Emax)/效能(efficacy):药物浓度或剂量增加到一定数值时其效应不在随药物浓度或剂量的增加而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18.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是指能引起50%最大效应的药物浓度。

19..效价强度(potency):是指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

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20.半数有效量(ED50):是指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

21.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死亡时的药物剂量。

22.治疗指数(TI):LD50/ 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安全。

23.受体(receptor):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触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24.受体增敏(receptor hypersensitization):是指长期使用一种受体拮抗药或因受体激动药水平下降,组织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增强的现象。

25.耐受性(tolerance):是指机体在连续多次用药后反应性降低。增加剂量可恢复反应,停药后耐受性可消失,再次连续用药又可发生。

26.耐药性(drug resistance):是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应用的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也称抗药性。

26.躯体依赖性(physiological dependence):也称生理依赖性,具有耐受性证据或停药症状。

27.精神依赖性(psychological dependence):是需要药物缓解精神紧张和情绪障碍、但无耐受性和停药症状的一种依赖性。

28.人工冬眠:氯丙嗪与哌替啶、异丙嗪等要配伍是患者深睡,体温、

代谢及耗氧量减少,有利于患者度过危险的组织损害阶段,争得治疗时间,称为“人工冬眠”疗法。


相关文章

  • 兽医药理学 1
  • 第一章药物与兽医药理学 本章重点: 1.药物的定义及与毒物的区别. 2.药物的分类. 3.兽医药理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 一.药物.毒物和兽药的定义 药物:指用于诊断.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物质. 毒物:对机体能产生损害作用的物质. 药物超过一定 ...查看


  • 内科学教学大纲(小专业) =
  • <内科学>教学大纲 (Syllabus of Diagnostics)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 R17110041 课程总学时100(理论总学时64/实践总学时36) 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4学时/3学时 学分 5 课程性 ...查看


  • 临床医学之路
  • 临床医学之路(前三年)--就应该这样走 下面很多学习方法都值得鉴戒: 1.功夫下在平时,不要搞考前突击. 尤其是基础课,对于一个在医学知识方面完全空缺的低年级学生来说,这点尤其重要!上课把老师花大部分时间讲的内容认真做笔记,课后尽量看一遍, ...查看


  •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复习资料
  •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复习资料 绪 论 1.要胜任当代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工作,一个人不仅要有坚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为基础,同时还要具有哪些专业知识及技能? 答:(1)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 (2)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3 ...查看


  •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计划
  •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生物备课组 为了迎接2014年高考,做好高三生物备考工作,我们高三生物备课组结合上届高三生物备课组的经验教训,特制定2013至2014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2013年 ...查看


  • 岩石与矿物教研室简介
  • 200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试题 一 名词解释 1 科马提岩 2 接触变质作用 3 亮晶胶结物 4 柱状节理 5 交错层理 6 变质相 二 简述题 1 岩浆岩基性浅成岩和深成侵入岩的主要特征和类型划分 2 区域变质岩的类型和特征 3 河流相和三 ...查看


  • 2015-电大-调剂学-试卷与答案2625
  • 试卷代号:262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调剂学 试题 一.选择填空(从下面的选项中选择合适的答案,将字母填在括号中,每空2分,共44分) A.责任 B.审核 C.前记 D ...查看


  • 中医学重点
  • 第一章 中医学最早 第一部经典巨著:<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由<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组成 最早药物学专著:< ...查看


  • 种群数量的变动
  • 一.教学目标 1. 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 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 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4. 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