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号教室]读后感

《第五十六号教室》读后感——当一个好老师

薛彦玲

这本书的封面是如此写着的,带着好奇,也带着任务,在9天的国庆假日里,我偶尔闲暇开始了看这本书的历程。看着看着,竟然沉迷其中,有共鸣、有感慨、更多的是一些启示。

首先是对于好老师的定位。

雷夫先生说过,“当一位好老师是世上最难的工作。”的确,雷夫老师在丛林学校从教以来,坚持自己的原则,付出120分的热忱,面对着来自贫困家庭、移民家庭的孩子,他都是抱着同样的信念。不抛弃,不放弃,因为在他看来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以独特的魅力使第56号教室的孩子们自愿每天早晨6点半到校,一直待到下午五六点回家。即便在节假日,孩子们也来学校,跟随雷夫老师一起阅读、算术、表演莎士比亚戏剧、一起去旅游。他甚至兼职几份工,为的是多挣一些去演奏会的费用。看着雷夫老师指定的“魔鬼式训练”日程表、“8法则”,学生的学习生活真的是充实而有意义,完全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回想自己开学一个月来的工作,每天似乎很忙,但比起雷夫老师的工作,真是小巫见大巫。做一好老师是很难,所以要求自己向雷夫老师那样,认真、坚持、有原则。

其实我们生活中不缺乏这样的老师,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的张丽莉老师勇救学生而导致自己双腿高位截肢。她在学生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

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躯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这位老师已经做到了雷夫先生的份上。 张丽莉老师上班五年了,成绩优异,但还是一位代课教师,工资仅有六七百元钱。即便是这样,她还是从自己的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百元资助班上的一名贫困生,她是当之无愧的“最美教师”。

二、犯错的队友需要我们的支持,而非嘲弄。

“我让他们知道,对掉球的队友大吼是自相矛盾的:大吼通常是因为想赢,然而羞辱队友只会让„犯错者‟更容易出错——他会爬不知道怎么打球才好。第56号教室的学生明白,善待出问题的球员不只是正确的做法,也是明智的选择。”

善待队友,这是雷夫老师想要告诉大家的。可是,我认为这同样也是一种信任感的体现——在这样一个没有嘲笑、抱怨的环境里,每个孩子都不担心犯错,因为他们知道,即使犯错,他们也会被谅解并且得到最好的帮助。我喜欢这一段是因为我觉得,不仅队友需要善待,学生、孩子、伴侣、父母、朋友,都需要我们这样善待!这样,信任、温馨才会在我们之间蔓延。

三、学生要学会为自己练习,不是为老师练习。

“无论孩子要精通的技能是什么,都必须先学会在没有老师陪伴和指导下自行练习。”

有一部分学生,在校时作业整洁、干净,正确率高,家庭作业却龙飞凤舞、丢三落四,错误百出。我们的孩子,是在为老师学习吗?我们老师(包括我),常常为了能看到学生干净整洁的作业,就监督

学生做作业。这样的方式,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陋习。应当训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培养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这样学生才能在任何状态下高效地学习。

四、明白条理分明的重要性。

“我想教孩子终其一生都派的上用场的技能,“整理事物”、“安排事情的技巧”等就是其中之一。“懂得安排和分配时间的孩子,做什么事情都容易乐在其中,也会做得更好。”

中国有句古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中国的父母对子女有很高的期望值,可是却能容忍孩子的房间乱七八糟。殊不知,“房间”代表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不会有条理的规划自己生活的人,难以有条理的规划自己的人生。所以,我们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同时也要教学自己的学生,把自己的房间、自己的抽屉收拾好,从小处开始规划,逐步过渡到规划自己一天的生活,规划记录自己的账单等等。这些,往往就是一个人生活态度的写照。

《第五十六号教室》这本书,分享了雷夫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与蜕变历程,不管你是教师、家长,还是一般大众,都能从他在本书中坦率和刚正的叙述中获益良多,只有坚持并不断付出,才能淬炼出卓越的成果!本书至少能够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以超然的角度和孩子站在同一阵线,用心体会他们的问题。

任何教学的决策都必须谨慎小心,务必以学生的最大利益为考虑。 教书是件苦差事,但成果却是甜美的,因为你丰富了孩子的一生。 教师的任务为何?学生踏进你的教室,可以学到什么?可以带走什

么?

你自己要坚强,才有资格期待学生不被挫折或失败击倒!只有你自己勤奋不懈,才能要求学生努力用功!

薛彦玲 《第五十六号教室》读后感

《第五十六号教室》读后感——当一个好老师

薛彦玲

这本书的封面是如此写着的,带着好奇,也带着任务,在9天的国庆假日里,我偶尔闲暇开始了看这本书的历程。看着看着,竟然沉迷其中,有共鸣、有感慨、更多的是一些启示。

首先是对于好老师的定位。

雷夫先生说过,“当一位好老师是世上最难的工作。”的确,雷夫老师在丛林学校从教以来,坚持自己的原则,付出120分的热忱,面对着来自贫困家庭、移民家庭的孩子,他都是抱着同样的信念。不抛弃,不放弃,因为在他看来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以独特的魅力使第56号教室的孩子们自愿每天早晨6点半到校,一直待到下午五六点回家。即便在节假日,孩子们也来学校,跟随雷夫老师一起阅读、算术、表演莎士比亚戏剧、一起去旅游。他甚至兼职几份工,为的是多挣一些去演奏会的费用。看着雷夫老师指定的“魔鬼式训练”日程表、“8法则”,学生的学习生活真的是充实而有意义,完全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回想自己开学一个月来的工作,每天似乎很忙,但比起雷夫老师的工作,真是小巫见大巫。做一好老师是很难,所以要求自己向雷夫老师那样,认真、坚持、有原则。

其实我们生活中不缺乏这样的老师,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的张丽莉老师勇救学生而导致自己双腿高位截肢。她在学生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

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躯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这位老师已经做到了雷夫先生的份上。 张丽莉老师上班五年了,成绩优异,但还是一位代课教师,工资仅有六七百元钱。即便是这样,她还是从自己的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百元资助班上的一名贫困生,她是当之无愧的“最美教师”。

二、犯错的队友需要我们的支持,而非嘲弄。

“我让他们知道,对掉球的队友大吼是自相矛盾的:大吼通常是因为想赢,然而羞辱队友只会让„犯错者‟更容易出错——他会爬不知道怎么打球才好。第56号教室的学生明白,善待出问题的球员不只是正确的做法,也是明智的选择。”

善待队友,这是雷夫老师想要告诉大家的。可是,我认为这同样也是一种信任感的体现——在这样一个没有嘲笑、抱怨的环境里,每个孩子都不担心犯错,因为他们知道,即使犯错,他们也会被谅解并且得到最好的帮助。我喜欢这一段是因为我觉得,不仅队友需要善待,学生、孩子、伴侣、父母、朋友,都需要我们这样善待!这样,信任、温馨才会在我们之间蔓延。

三、学生要学会为自己练习,不是为老师练习。

“无论孩子要精通的技能是什么,都必须先学会在没有老师陪伴和指导下自行练习。”

有一部分学生,在校时作业整洁、干净,正确率高,家庭作业却龙飞凤舞、丢三落四,错误百出。我们的孩子,是在为老师学习吗?我们老师(包括我),常常为了能看到学生干净整洁的作业,就监督

学生做作业。这样的方式,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陋习。应当训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培养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这样学生才能在任何状态下高效地学习。

四、明白条理分明的重要性。

“我想教孩子终其一生都派的上用场的技能,“整理事物”、“安排事情的技巧”等就是其中之一。“懂得安排和分配时间的孩子,做什么事情都容易乐在其中,也会做得更好。”

中国有句古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中国的父母对子女有很高的期望值,可是却能容忍孩子的房间乱七八糟。殊不知,“房间”代表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不会有条理的规划自己生活的人,难以有条理的规划自己的人生。所以,我们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同时也要教学自己的学生,把自己的房间、自己的抽屉收拾好,从小处开始规划,逐步过渡到规划自己一天的生活,规划记录自己的账单等等。这些,往往就是一个人生活态度的写照。

《第五十六号教室》这本书,分享了雷夫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与蜕变历程,不管你是教师、家长,还是一般大众,都能从他在本书中坦率和刚正的叙述中获益良多,只有坚持并不断付出,才能淬炼出卓越的成果!本书至少能够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以超然的角度和孩子站在同一阵线,用心体会他们的问题。

任何教学的决策都必须谨慎小心,务必以学生的最大利益为考虑。 教书是件苦差事,但成果却是甜美的,因为你丰富了孩子的一生。 教师的任务为何?学生踏进你的教室,可以学到什么?可以带走什

么?

你自己要坚强,才有资格期待学生不被挫折或失败击倒!只有你自己勤奋不懈,才能要求学生努力用功!

薛彦玲 《第五十六号教室》读后感


相关文章

  • 56号教室读后感7
  •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 在这个寒假,品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洗礼.这是一本值得细嚼的书籍,不管是作为一名教师还是一名家长. 刚拿到这本书,我在想一个小学教室能有什么样的奇迹发生?能用&q ...查看


  • 梁红玉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 爱就是奇迹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暑假里,抱着一种完成读书任务的心态,读完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却收获了一场意外的心灵之旅. 56号教室的奇迹在于:这里的孩子大多是来自社会下层的移民家庭,他们的家 ...查看


  • 飞翔的教室读后感
  • 飞翔的教室读后感(一) 刚看到书名<飞翔的教室>,我本认为这是一本童话书或是科幻小说.可当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这是一个讲述友情.勇气和自信的故事.书名是由本书的主人公--五个兴哥迥异的孩子在圣诞节庆祝会上自编自演的话剧而命名 ...查看


  •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三篇
  •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 (一) 假期的这段时间,只要有空闲,我就拿起<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这本书细细研读,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看,而是发自内心地被吸引,看着这间教室里的故事,我被他们的幸福所感染.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做一个有教 ...查看


  • 读后感-侯海燕
  • 用爱心与智慧创造奇迹 --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偶然间,从朋友那看到这本书,心想肯定又是跟大部分教育类书籍一样,满篇理论与大话.可这本书显然"与众不同",在随手翻了几页之后,惊讶与感动就随之而来.原 ...查看


  • [教室里有个多嘴的人]读后感
  • 读<教室里有个多嘴的人>有感 在学习中,我读了许多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今年暑假中阅读的<教室里有个多嘴的人>这本书.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被马一左和马一右这一对双胞胎的行为作风所感动. 书中讲了马一左.马一右这对双胞 ...查看


  • [静悄悄的革命]的读后感
  • 朋友,当你读到如下内容: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这场革命要求 ...查看


  • [会飞的教室]读书笔记400字
  • <会飞的教室>读书笔记400字 <会飞的教室>是德国作家艾利克·卡斯特纳的一本著作.我非常喜欢这本书,我已经重头到尾认认真真地读了两遍. 作者把里面的人物描写的非常形象.生动,有胆小怕事的邬理,多愁善感的姚尼,聪明优 ...查看


  • 最后一课读后感
  • 最后一课读后感 董少卿 小时候,当失去一件可贵的东西,母亲总是哄着我,把我从绝望中带出来.当今天,我读了<最后一课>后才明白什么叫真正的心痛,真正的离别& <最后一课>这篇课文讲了阿尔萨斯被敌人侵占后,师生们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