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广东高三百校联考作文

2015届广东高三百校联考“无限风光在险峰”作文评析

顺德乐从中学 谢植宣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周日,两同学相约去游览一座名山。登山之初,甲同学不慎跌了一跤,于是他觉得这一天真是晦气。一路上,美丽的风景扑面而来,乙同学陶醉其中,赞不绝口,甲同学却全然不觉,反而认为没什么看头。他指着一棵枯黄的树说,树都枯黄了,这山有什么美?山路越走越险。爬到半山腰,乙同学仰望山顶的奇景,感叹道:“无限风光在险峰!”且催甲同学加快点脚步。甲同学面对险境,望山兴叹,不愿继续攀登,只想等着已同学从山顶返回,最终他没能看到山顶的美景。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评析】

此为2015届广东百校联考高三语文作文试题,据闻,百校联考,其实是由“金太阳”命题、组织的一次民间联考。当然,就学校来说,只要命题规范、严谨,官方也好,民间也好,都不是重点,只要参与联考的学校越多,参考的样本数据越多,统考的意义就越大。但客观地说,对于本次百校联考的作文题,颇感失望。

不管如何,姑且先对题目作一下审题分析。

先说作文类型,按照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的说法,目前的新材料主要分为社会现实型、文学故事型、理论观点型。按此标准,本次百校联考作文题应该属于文学故事型,意图通过甲乙两同学游览名山的不同经历和感受来阐述一个道理。我们不妨先对这个故事作一下层次划分,以把握其主要内容。 故事材料共209个字,共6句,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

层次一:周日,两同学相约去游览一座名山。

层次二:登山之初,甲同学不慎跌了一跤,于是他觉得这一天真是晦气。

层次三:一路上,美丽的风景扑面而来,乙同学陶醉其中,赞不绝口,甲同学却全然不觉,反而认为没什么看头。他指着一棵枯黄的树说,树都枯黄了,这山有什么美?

层次四:山路越走越险。爬到半山腰,乙同学仰望山顶的奇景,感叹道:“无限风光在险峰!”且催甲同学加快点脚步。甲同学面对险境,望山兴叹,不愿继续攀登,只想等着已同学从山顶返回,最终他没能看到山顶的美景。

显而易见,这是一个由游览名山引发的故事,所以层次(一)交待背景,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一个特定情境。

层次(二)为登山之处的小插曲,这个小插曲看似随意,但影响故事发展,正是因为甲同学在登山之初就跌了一跤,觉得晦气,在登山的心境上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主观倾向,以致影响了甲同学随后的登山经历和感受。

层次(三)为登山路上对美景的不同感受,乙同学陶醉其中、赞不绝口,甲同学全然不觉,认为毫无美景。这涉及美景究竟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的问题。但从材料来看,命题者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有倾向性的,因为层次(二)交待了甲同学在登山之初即存在先入为主的主观感受,感觉晦气,缺乏了欣赏的心

情,自然就无美景可言。所以,从命题意图来看,其实是倾向美是客观存在的,境由心生,要学会发现、欣赏生活中的美。至此,是否发现这样的写作主题似曾相识,没错,就是2014年湖南高考的“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心”都不在了,“风景”自然就不在了。

层次(四)为甲乙同学面对山路越走越险的不同选择与感受。乙同学兴致勃勃,感叹“无限风光在险峰”。甲同学面对险境,不愿继续攀登,根据材料暗示,我们大致可以推测,不愿继续攀登,原因有二:一是对本次登山本就没好感,早就不想继续攀登了;二是甲同学认为山顶没有吸引他继续攀登的美景,也就是缺乏继续攀登的理由。所以,甲同学选择了放弃。而故事的结局就是“最终他没能看到山顶的美景”,从结局可知,命题者是否定甲同学的行为与感受的,认为山顶是有美景的,只是他没有继续攀登,而错失了美景。因此我们可以据此立意:无限风光(美景)在险峰、敢于攀登,方得美景。而此处的美景其实并非实指,而是泛指那些美好的事物、精深的造诣、人生的顿悟等等。

因此,综合来看,这是一个有结局且有倾向性的文学故事型材料作文,但却不能称之为新材料作文。当然,材料作文的新旧之争其实也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纠结论题,何为新材料作文也缺乏一个权威且为所有老师认为的定义,但对新材料作文所具有的特点倒也基本达成共识,主要有五: 第一,内容上贴近时代生活;

第二,理解上不设阅读障碍;

第三,立意上具有多种选择;

第四,有利于规避模仿、套作现象;

第五,有利于评价上的分项分等和对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的区分及判断。

以此为标准,在“立意上具有多种选择”上,本次百校联考作文无疑是失败的,因为命题材料对甲乙两同学不同行为、感受的评价的倾向性相当明显,立意相当单一,在立意上毫无多种选择的可能,而“立意上具有多种选择”恰恰是新材料作文区别旧材料作文的关键所在。

而更致命的一点,本次百校联考作文犯了一个模考作文的大忌,与上年的高考作文“撞车”。除了刚才提到的2014年湖南高考作文,更严重的是居然和2014年湖北高考作文高度相似,区别就是2014年湖北高考作文在材料内涵上更丰富,在立意上有多种选择,而本次百校联考就纯粹是东施效颦。

请看2014年湖北高考作文题:

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

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

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所以,很想问一下,难道命题老师连2014年全国各省市的18套高考作文都不熟悉?这样的命题,联考的信度、效度何在?其实只要上网百度一下2014年湖北高考高分作文,即可作为本次百校联考的优秀范文。

以上评析,个人鄙见,望请教于方家! 2014年11月27日上午11时

故事类作文材料怎样审题

安徽合肥八中 刘从

中学生在材料作文审题方面,常有不知作文材料在说什么的迷茫,写作时常有“撞大运”式的悲壮。究其原因是没有正确、专业的审题方法,尤其是没有很好的区分材料作文的类型。比如故事类材料作文,什么是故事类材料作文的最佳立意?简单说就是既符合材料主旨又符合命题人意图的立意。怎么看出材料的主旨呢,一般是看材料里故事的结局;怎么看出命题人的意图呢,主要是看材料里有感情倾向的词句。从这两个方面考虑,我们可以把故事类材料作文题按难度分为三类。

一、 有结局且有倾向的

也就是说材料里既有故事结局,又有感情倾向的词句,这是故事类材料作文中审题较为容易的一种。因为通过这两个方面就能既看出材料的主旨,又看明白命题人意图,立意较为简单。例如:

(2013全国1卷)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别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这个材料里的故事是有结局的,“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结合第一段中的“风险太大”,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材料的主旨是不怕风险,才能取得成功。而老切割师的话,带有明显的感情倾向——“更要有勇气”,体现了命题人鲜明的意图。两方面结合起来就很容易看出这个材料的最佳立意,可以写“拥有勇气,方能成功”,也可以“成事需放下顾虑”。再例如:

(2012年全国大纲卷)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这个作文材料也是有结局的,“一下子就觉得脚底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很容易由此看出材料的主旨。妈妈的话也带有明确的感情倾向,或者说是对这个故事结局做了分析,而“甩掉多余的顾虑”可以算是“直接点题”,道出了最佳立意。

二、有结局或有倾向的

这一类的作文材料只有故事结局没有感情倾向,或者只有感情倾向没有故事结局,在审题上较之第一种,难度稍大一些。例如:

(2014重庆卷)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 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游客把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说,已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

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

这则材料是有结局的,老人不愿意把房子租给游客了,并把玻璃碎片捡出来放在另一个垃圾袋上,写上“玻璃碎片,危险”。虽然没有有感情倾向的词句,但我们通过用“以果溯因”的办法,即问“老人为什么不愿意把房子租给游客了”,或者问“老人为什么将玻璃碎片装入另外一个垃圾袋,并写上‘玻璃碎片,危险’”。答案就是立意角度,可以从“责任”“关爱”“善良”“细节”等角度入手来写。

这不是重庆卷第一次出这一类的作文材料,再如2012年重庆卷的作文材料: 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真实故事。

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冷库检查,冷库门突然关上,他被困在了里面,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5个小时。

突然,门打开了,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

事后有人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扇门,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

保安说:“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35年。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下午跟我道别的人。”

“今天,他进门时跟我说过‘你好’但一直没有听到他说‘明天见’。” “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我想他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

这是一个有因有果的完整故事,我们只要从故事的结局入手,问“果”即“为什么保安能找到工人并救了他”?就可以得出“因”:从保安角度看,是关注细节;从工人角度看,因为他懂得尊重他人。而这种因果关系正是作文的立意角度,如“尊重他人方能赢得尊重”,“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细节关乎大事”等。

也有的作文材料只有感情倾向,没有故事结局,比如有这样一则材料: 武汉大学里面有一个樱花园,很多大学生穿着和服在树下照相。一个韩国留学生很不解地问她的导师,为什么他们要穿着和服照相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是从没人穿着和服照相。导师苦笑一声,没有回答。

导师“没有回答”,看似是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但命题人的意图却通过导师“苦笑”的感情倾向表现出来了。我们在审题时就可以“以情溯因”,导师为什么“苦笑”呢?从而得出立意角度,如“盲目崇拜外来文化”“缺少民族文化自信”等。

三、无结局且无倾向的

这一种材料作文是三种中最难的,每年高考出现了此类的作文题,往往引发激烈的争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类材料表面上看没有故事结局和感情倾向,在审题上,就增加了推测材料主旨和命题人意图的难度。例如:

(2012安徽卷)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有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的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很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这类题该怎么审题呢?关键在于经验暗示。什么是“经验暗示”?也就是我们的生活或情感经验会给我们一些暗示:这样做的结局可能是什么。从而推测出命题人用这个材料想表达什么倾向。我们的生活经验会暗示我们,“梯子横放”比竖着放更能“防止倒下伤着人”,竖着放写个条幅,仍有安全隐患。“梯子横放”才真正做到了安全,才关注到了细节,才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我们的情感经验会暗示我们,所谓“注意安全”不过是搞形式,不过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自我保全,而将“梯子横放”才是务实的做法,才真正将关怀落到了实处。

这样分析之后,我们就会看出这则材料实际上有三个立意角度:1.从源头(根本)上解决问题”,2.做事要落到实处,3.关注事情的细节。

其实,我们发现前面两种类型的材料,只要稍作调整,去除了故事结局和材料中的有情感倾向的词句,就变成这一类的作文题了,比如前面我们举的2012年全国大纲卷的材料,只要我们删去后两段,也是一个完整的作文材料: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如果只有这两段材料,能不能得出立意呢?也是可以的。这里也有生活的经验暗示:妈妈田间劳动的经验肯定是比“我”丰富的,她能很快看出我“窘”的原因,并给我提出了建议。也有情感的经验暗示:“我”之所以会“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因为我还有顾虑。这样思考之后,也就同样能得出材料的立意角度了。

明确了故事类材料的这三种类型,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采取合适、正确的方法审题立意了。这样,我们的审题立意方法不是“凭感觉”,而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才不会“不见泰山”或“雾里看花”,而是胸有成竹,一箭中的。

2015届广东高三百校联考“无限风光在险峰”作文评析

顺德乐从中学 谢植宣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周日,两同学相约去游览一座名山。登山之初,甲同学不慎跌了一跤,于是他觉得这一天真是晦气。一路上,美丽的风景扑面而来,乙同学陶醉其中,赞不绝口,甲同学却全然不觉,反而认为没什么看头。他指着一棵枯黄的树说,树都枯黄了,这山有什么美?山路越走越险。爬到半山腰,乙同学仰望山顶的奇景,感叹道:“无限风光在险峰!”且催甲同学加快点脚步。甲同学面对险境,望山兴叹,不愿继续攀登,只想等着已同学从山顶返回,最终他没能看到山顶的美景。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评析】

此为2015届广东百校联考高三语文作文试题,据闻,百校联考,其实是由“金太阳”命题、组织的一次民间联考。当然,就学校来说,只要命题规范、严谨,官方也好,民间也好,都不是重点,只要参与联考的学校越多,参考的样本数据越多,统考的意义就越大。但客观地说,对于本次百校联考的作文题,颇感失望。

不管如何,姑且先对题目作一下审题分析。

先说作文类型,按照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的说法,目前的新材料主要分为社会现实型、文学故事型、理论观点型。按此标准,本次百校联考作文题应该属于文学故事型,意图通过甲乙两同学游览名山的不同经历和感受来阐述一个道理。我们不妨先对这个故事作一下层次划分,以把握其主要内容。 故事材料共209个字,共6句,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

层次一:周日,两同学相约去游览一座名山。

层次二:登山之初,甲同学不慎跌了一跤,于是他觉得这一天真是晦气。

层次三:一路上,美丽的风景扑面而来,乙同学陶醉其中,赞不绝口,甲同学却全然不觉,反而认为没什么看头。他指着一棵枯黄的树说,树都枯黄了,这山有什么美?

层次四:山路越走越险。爬到半山腰,乙同学仰望山顶的奇景,感叹道:“无限风光在险峰!”且催甲同学加快点脚步。甲同学面对险境,望山兴叹,不愿继续攀登,只想等着已同学从山顶返回,最终他没能看到山顶的美景。

显而易见,这是一个由游览名山引发的故事,所以层次(一)交待背景,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一个特定情境。

层次(二)为登山之处的小插曲,这个小插曲看似随意,但影响故事发展,正是因为甲同学在登山之初就跌了一跤,觉得晦气,在登山的心境上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主观倾向,以致影响了甲同学随后的登山经历和感受。

层次(三)为登山路上对美景的不同感受,乙同学陶醉其中、赞不绝口,甲同学全然不觉,认为毫无美景。这涉及美景究竟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的问题。但从材料来看,命题者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有倾向性的,因为层次(二)交待了甲同学在登山之初即存在先入为主的主观感受,感觉晦气,缺乏了欣赏的心

情,自然就无美景可言。所以,从命题意图来看,其实是倾向美是客观存在的,境由心生,要学会发现、欣赏生活中的美。至此,是否发现这样的写作主题似曾相识,没错,就是2014年湖南高考的“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心”都不在了,“风景”自然就不在了。

层次(四)为甲乙同学面对山路越走越险的不同选择与感受。乙同学兴致勃勃,感叹“无限风光在险峰”。甲同学面对险境,不愿继续攀登,根据材料暗示,我们大致可以推测,不愿继续攀登,原因有二:一是对本次登山本就没好感,早就不想继续攀登了;二是甲同学认为山顶没有吸引他继续攀登的美景,也就是缺乏继续攀登的理由。所以,甲同学选择了放弃。而故事的结局就是“最终他没能看到山顶的美景”,从结局可知,命题者是否定甲同学的行为与感受的,认为山顶是有美景的,只是他没有继续攀登,而错失了美景。因此我们可以据此立意:无限风光(美景)在险峰、敢于攀登,方得美景。而此处的美景其实并非实指,而是泛指那些美好的事物、精深的造诣、人生的顿悟等等。

因此,综合来看,这是一个有结局且有倾向性的文学故事型材料作文,但却不能称之为新材料作文。当然,材料作文的新旧之争其实也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纠结论题,何为新材料作文也缺乏一个权威且为所有老师认为的定义,但对新材料作文所具有的特点倒也基本达成共识,主要有五: 第一,内容上贴近时代生活;

第二,理解上不设阅读障碍;

第三,立意上具有多种选择;

第四,有利于规避模仿、套作现象;

第五,有利于评价上的分项分等和对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的区分及判断。

以此为标准,在“立意上具有多种选择”上,本次百校联考作文无疑是失败的,因为命题材料对甲乙两同学不同行为、感受的评价的倾向性相当明显,立意相当单一,在立意上毫无多种选择的可能,而“立意上具有多种选择”恰恰是新材料作文区别旧材料作文的关键所在。

而更致命的一点,本次百校联考作文犯了一个模考作文的大忌,与上年的高考作文“撞车”。除了刚才提到的2014年湖南高考作文,更严重的是居然和2014年湖北高考作文高度相似,区别就是2014年湖北高考作文在材料内涵上更丰富,在立意上有多种选择,而本次百校联考就纯粹是东施效颦。

请看2014年湖北高考作文题:

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

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

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所以,很想问一下,难道命题老师连2014年全国各省市的18套高考作文都不熟悉?这样的命题,联考的信度、效度何在?其实只要上网百度一下2014年湖北高考高分作文,即可作为本次百校联考的优秀范文。

以上评析,个人鄙见,望请教于方家! 2014年11月27日上午11时

故事类作文材料怎样审题

安徽合肥八中 刘从

中学生在材料作文审题方面,常有不知作文材料在说什么的迷茫,写作时常有“撞大运”式的悲壮。究其原因是没有正确、专业的审题方法,尤其是没有很好的区分材料作文的类型。比如故事类材料作文,什么是故事类材料作文的最佳立意?简单说就是既符合材料主旨又符合命题人意图的立意。怎么看出材料的主旨呢,一般是看材料里故事的结局;怎么看出命题人的意图呢,主要是看材料里有感情倾向的词句。从这两个方面考虑,我们可以把故事类材料作文题按难度分为三类。

一、 有结局且有倾向的

也就是说材料里既有故事结局,又有感情倾向的词句,这是故事类材料作文中审题较为容易的一种。因为通过这两个方面就能既看出材料的主旨,又看明白命题人意图,立意较为简单。例如:

(2013全国1卷)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别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这个材料里的故事是有结局的,“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结合第一段中的“风险太大”,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材料的主旨是不怕风险,才能取得成功。而老切割师的话,带有明显的感情倾向——“更要有勇气”,体现了命题人鲜明的意图。两方面结合起来就很容易看出这个材料的最佳立意,可以写“拥有勇气,方能成功”,也可以“成事需放下顾虑”。再例如:

(2012年全国大纲卷)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这个作文材料也是有结局的,“一下子就觉得脚底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很容易由此看出材料的主旨。妈妈的话也带有明确的感情倾向,或者说是对这个故事结局做了分析,而“甩掉多余的顾虑”可以算是“直接点题”,道出了最佳立意。

二、有结局或有倾向的

这一类的作文材料只有故事结局没有感情倾向,或者只有感情倾向没有故事结局,在审题上较之第一种,难度稍大一些。例如:

(2014重庆卷)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 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游客把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说,已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

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

这则材料是有结局的,老人不愿意把房子租给游客了,并把玻璃碎片捡出来放在另一个垃圾袋上,写上“玻璃碎片,危险”。虽然没有有感情倾向的词句,但我们通过用“以果溯因”的办法,即问“老人为什么不愿意把房子租给游客了”,或者问“老人为什么将玻璃碎片装入另外一个垃圾袋,并写上‘玻璃碎片,危险’”。答案就是立意角度,可以从“责任”“关爱”“善良”“细节”等角度入手来写。

这不是重庆卷第一次出这一类的作文材料,再如2012年重庆卷的作文材料: 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真实故事。

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冷库检查,冷库门突然关上,他被困在了里面,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5个小时。

突然,门打开了,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

事后有人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扇门,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

保安说:“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35年。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下午跟我道别的人。”

“今天,他进门时跟我说过‘你好’但一直没有听到他说‘明天见’。” “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我想他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

这是一个有因有果的完整故事,我们只要从故事的结局入手,问“果”即“为什么保安能找到工人并救了他”?就可以得出“因”:从保安角度看,是关注细节;从工人角度看,因为他懂得尊重他人。而这种因果关系正是作文的立意角度,如“尊重他人方能赢得尊重”,“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细节关乎大事”等。

也有的作文材料只有感情倾向,没有故事结局,比如有这样一则材料: 武汉大学里面有一个樱花园,很多大学生穿着和服在树下照相。一个韩国留学生很不解地问她的导师,为什么他们要穿着和服照相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是从没人穿着和服照相。导师苦笑一声,没有回答。

导师“没有回答”,看似是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但命题人的意图却通过导师“苦笑”的感情倾向表现出来了。我们在审题时就可以“以情溯因”,导师为什么“苦笑”呢?从而得出立意角度,如“盲目崇拜外来文化”“缺少民族文化自信”等。

三、无结局且无倾向的

这一种材料作文是三种中最难的,每年高考出现了此类的作文题,往往引发激烈的争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类材料表面上看没有故事结局和感情倾向,在审题上,就增加了推测材料主旨和命题人意图的难度。例如:

(2012安徽卷)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有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的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很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这类题该怎么审题呢?关键在于经验暗示。什么是“经验暗示”?也就是我们的生活或情感经验会给我们一些暗示:这样做的结局可能是什么。从而推测出命题人用这个材料想表达什么倾向。我们的生活经验会暗示我们,“梯子横放”比竖着放更能“防止倒下伤着人”,竖着放写个条幅,仍有安全隐患。“梯子横放”才真正做到了安全,才关注到了细节,才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我们的情感经验会暗示我们,所谓“注意安全”不过是搞形式,不过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自我保全,而将“梯子横放”才是务实的做法,才真正将关怀落到了实处。

这样分析之后,我们就会看出这则材料实际上有三个立意角度:1.从源头(根本)上解决问题”,2.做事要落到实处,3.关注事情的细节。

其实,我们发现前面两种类型的材料,只要稍作调整,去除了故事结局和材料中的有情感倾向的词句,就变成这一类的作文题了,比如前面我们举的2012年全国大纲卷的材料,只要我们删去后两段,也是一个完整的作文材料: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如果只有这两段材料,能不能得出立意呢?也是可以的。这里也有生活的经验暗示:妈妈田间劳动的经验肯定是比“我”丰富的,她能很快看出我“窘”的原因,并给我提出了建议。也有情感的经验暗示:“我”之所以会“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因为我还有顾虑。这样思考之后,也就同样能得出材料的立意角度了。

明确了故事类材料的这三种类型,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采取合适、正确的方法审题立意了。这样,我们的审题立意方法不是“凭感觉”,而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才不会“不见泰山”或“雾里看花”,而是胸有成竹,一箭中的。


相关文章

  • 2015年高考模拟材料作文"安静与喧嚣"写作指导及优秀作文
  • 2015年高考模拟材料作文"安静与喧嚣"写作指导及优秀作文 文章类别:高考作文 2015届广东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作文审题分析及考场优秀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 ...查看


  • 高中语文图文转换试题列表
  • 难度: 使用次数:17 入库时间:2015-12-24 来源: 2016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16.根据下面图表内容和文字表述,回答下面问题. 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及贡献率 (注)二氧化硫与空气中其他污染物进行复 ...查看


  • 广东省2016届高三12月百校联考B4
  • 2016届广东省百所学校质量分析联合考试 文科综合试卷 第I卷 (选择题 共1 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我国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 ...查看


  • 2017届高三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 代科技.这则材料实际上引导我们如何看待两者的关系. 1.可以从"守住传统文化"的角度立意.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是我们的精神家园.看来, 传统文化不能丢,应该坚守. 2.可以从"没有发展便没有一 ...查看


  • 高二作文:全国各地高考模拟卷作文题审题立意训练
  • 厦门市国祺中学高二语文导学案 编制人: 柯庆祝 审核人: 审批人: 班级: 小组: :姓名: 时间: 高二作文:全国各地高考模拟卷作文题审题立意训练 1.广东省信宜中学一模题作文题目: "正能量"是如今流行的一个热词,它 ...查看


  • 2016届广东省高三12月百校联考文综试题(word版)
  • 2016届广东省高三12月百校联考文综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卷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内容. 第I卷 (选择题 ...查看


  • 2015年广东高考英语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_高三网
  • ? 首先高三网小编预祝所有考生在2015年的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根据历年高考英语作文命题高三网小编预测2015年广东高考英语作文题目 文一.[2015年高考英语作文题目预测] The Power of Smile(微笑的力量) As ti ...查看


  • 2017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作文材料
  • 2017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作文材料及导写: 安徽太和一中 李岩 提供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而名声大噪的谷歌机器人"阿发狗"(alphago)连续挑战人类高手 ...查看


  • 2015年1月天一大联考高三历史试题
  • 天一大联考(原豫东.豫北十所名校联考) 2014-2015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三) 历史·答案 1-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B 2.C 3.D 4.B 5.A 6.C 7.C 8.C 9.D 10.B 11.B 21.B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