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小学春业务学习内容

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创新应用

2016.3.11 主讲人:朱东旭 微课程的出现,虽然有明显的“草根”成分,但伴随着微型学习以及我国“视频公开课”和全球“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兴起,它越来越受到我国教育界的普遍关注。目前,微课程的发展与全球慕课大潮的涌现不期而遇,使之迅速而广泛地与慕课在线教育交融起来。

然而,微课程怎样才能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呢?2008年由全美教育教师学院协会创新与技术委员会出版的《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教育者手册》,针对当前课程整合(融合)学科知识和教学法存在着“割裂”现象,造成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的缺失范式,提出了建立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框架TPACK。[1]这种基于整合技术的全新的概念框架,不仅为我们揭示了“学科内容、教学法和技术”三个要素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而且给我们微课程整合教学应用的启示是:只有微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有机整合,才能促进传统教与学方式产生深刻变革。微课程是课程技术化和信息技术课程化的最新表现,为了使微课程资源不至于落入早期教学资源利用率低的窠臼,我们首先要对微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进行创新,以及对微课程应用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才能进一步推进微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有效整合应用,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教学内涵。

2016.3.18 主讲人:朱东旭

一、微课程教学内容组织方式的创新

在国外的研究中,与“微课程”相关的名词有Mini Course、Micro Lecture和Micro Lesson等,而且人们对微课程的研究取向并不完全相同。在国内的研究中,与微课程相近的概念有“微型课程”“微课”等不同提法,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

认识,但基本已达成这样的共识: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左右(一般人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2]微课程教学内容组织方式的创新,除了具有时间微、内容含量微等特性外,还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性。

第一,微课程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微课程并不是指为“微型学习”而开发的微型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关中客,2011)。[3]尽管微课程早期提出者并非从微型学习的角度而提出的,但人们已从不同角度去践行了微课程的微型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直至践行了泛在学习的产生,让传统课堂教学可以延伸到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或兼而有之,使得学习成为连续统的全景化学习观(祝智庭等,2008)。[4]

第二,微课程是一种新型的“课程”组成单元。微课程的主要载体是短小精悍的

微视频,也可以是其他媒体形式的微内容,如文本、音频、动画、软件等。我们从微课程的发展历程来看,它与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的“学习对象”概念相类似,但它所不同的是,目前出现的微课程概念大多是由一个视频文件组成,以讲授一个“知识点”(包括概念、知识、问题等)为主体,它与学习对象相比较更加强调“视频”这一媒体的应用,这与慕课的核心内容——基于“视频教学”不谋而合。

第三,微课程是一种开放性、动态性的资源结构表征。戴维·彭罗斯认为,微课程教学模式并非适用于所有课程,如在理解复杂概念方面的课程并不能取得较好效果。

[6]例如,可汗学院利用微课程开展在线教育已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可汗模式”也存在着不足。美国迈阿密大学教育学教授沃尔特·斯卡达认为,其教学方式存在着“过度简化”的缺陷,它总是利用特定例子来解释概念,如果人们遇到其他例子时,可能会糊涂„„这表面上看是个小问题,却可能为以后的学习埋下隐患。[7]

2016.3.25 主讲人:朱东旭

二、微课程教学环节和教学模式的分析

我国率先提出微课程建设的胡铁生认为,“微课程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

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9]因此,微课程在“知识点”教学内容组织的基础上,其相应的教学环节的选择就成了微课程整合教学应用的前提。所谓教学环节,就是指教学过程所涉及的各个阶段和程序。

(一)微课程的教学环节——课前、课中和课后

我国台湾地区网奕资讯创办人吴权威以及他所带领的教学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经过20多年对中小学、大学等进行技术创新教学研究后得出,唯有让教学技术与教学的四大主轴(环节或流程)——教学、评价、诊断、补救紧密结合,才能创新教学模式。

[10]根据吴权威的观点,微课程的教学环节应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主要教学环节,以及包括评价、诊断“两个”辅助教学环节,才能算是比较完整的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应用。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使教育产生了革命性影响,然而,课程变革最为关键,它是现代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缩影、一种尝试。目前,随着微课程在各种教学环节和教学环境中不断得到创新应用,很可能会导致我国教育领域现行的教学模式产生深刻的变革。

2016.3.25 主讲人:朱东旭

(二)微课程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

是通过教师的“课中”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是通过学生“课后”的作业、练习或实践来完成;而在“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上,这种教学模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知识传授则是通过网络在“课前”完成,知识内化则是在“课中”经讨论、交流来完成,而在“课后”学生还是以完成更高层次的“知识探究”为主。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变得可行与现实,学生不再单纯依赖教师的讲授来获取知识,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获得新的、最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微课程在教学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还在不断探索之中。黎加厚教授认为,

微课程不仅仅作为配合教师上课的教学资源而存在,而应该与“翻转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相结合,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13]目前,微课程教学取得显著成果的,可算是美国的可汗学院,他们的课程主要是以讲授知识点为主的“小”课程,每段课程影片长度约10分钟,由易到难的“进阶方式”将相应的微课程衔接起来进行视频教学。[14]可汗学院已突破了传统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甚至被认为正在翻转课堂。然而,微课程如果缺乏与教学方法相整合的应用,那么,微课程的教学应用就失去了教学行动的方式和手段。为了学校当前能够有效地实施翻转课堂,我们着重对微课程整合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应用的核心要素——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2016.4.1 主讲人:朱东旭

三、微课程:JiTT和PI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应用

在我国,从基础教育领域到高等教育领域,人们从教学实践层面已开展了微课程的教学应用,但人们对微课程与教学方法整合应用的研究则鲜见于报纸杂志。微课程符合了微时代学习的需求,但是,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没有改变,还是停留在上世纪

“积件”的应用思路上,很可能会落入早期“国家精品课程”与“视频公开课”等教学资源利用率低的窠臼。微课程只有围绕着“教学方法”这个核心要素整合教学应用,才能促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产生和发展。

JiTT和PI教学方法虽然都源于大学物理教学,但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完全适合于其他学科的课程教学,包括从基础教育领域到高等教育领域,只要学校具备“高互动数字化教室”、网络(或移动互联网)、在线工具等教学条件,很容易被教师理解和接受。JiTT与PI相结合的应用,经Eric Mazur研究团队十多年的实验研究表明:其前后测增益比(Gain)有显著差异,从传统教学方法的0.25增加至0.74。

[10]在物理概念教学中,经国内黄桦老师的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大班物理教学学生的学习成效及课堂参与率。[16]笔者在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微课程与JiTT和PI相结合的应用,以解决目前微课程教学方法应用的缺失问题,促进当前学校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创建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产生。

2016.4.8 主讲人:朱东旭

JiTT和PI相结合的核心是“反馈机制”的建立,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等各种评价和诊断机制的建立。JiTT能够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作用,在课前、课后方便地建立起“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反馈机制,克服传统数字化教学反馈机制建立的不足;PI能够充分发挥数字化教学辅具的作用,在课中就能建立起互动教学的即时反馈机制,克服大班级上课教学反馈机制建立的不足。

微课程的教学也同样需要建立反馈机制。戴维·彭罗斯将微课程比喻为“微型的知识脉冲”,并认为只要在相应的作业与讨论的支持下,能够与传统的长时间授课取得相同的效果。[6]也就是说,微课程虽然时间微、内容含量微,但也要建立起反馈机制,如通过作业建立起“静态”的反馈机制,通过交流、讨论建立起“动态”的反馈机制,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微课程与JiTT和PI相结合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复杂概念

整合微视频进行教学,而且有利于师生建立起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反馈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微课程与JiTT和PI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应用

2016.4.15 主讲人:朱东旭

(一)微课程:课前JiTT教学方法的应用

JiTT是一种建立在“基于网络的学习任务”和“学生的主动学习课堂”二者交互作用基础上的新型教学方法。JiTT的核心是“反馈链”的建立,教师利用网络可以随时随地接收来自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以保证每位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学习都没有障碍。JiTT主要应用在课前“内容预习”和课后“难题探究”两个教学环节上。

在课前内容预习阶段,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结合课堂上教师需要传递的核心概念制成微课程,以创设生动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微课程是以“微视频+交互式练习+即时反馈”为学习单位,具有灵活、便捷、高效的学习特点,迎合了微时代的学习需求和大众的学习心理。微课程的教学应用还具有以下三个优势:一是微课程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能够将抽象的复杂概念变为较直观的感性认识,不仅降低了复杂概念学习的难度,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关注度和兴趣;二是微课程学习大多只针对一个“知识点”(概念)进行满负荷学习,不会花费学生太多的学习时间和精力;三是便于教师针对“知识点”更精确地组织教学材料,也更精确地组织在线教学即时评价(反馈)。

2016.4.22 主讲人:朱东旭

(二)微课程:课中PI教学方法的应用

PI教学方法是应用决策树(Decision Tree)来决定教学流程走向的,包括教师决定授课内容、授课方法及授课进度等。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精心设计成“概念测试题”。教师可以将这些测试题嵌入到微课程的知识表征与学习中,这种学习方式现已推广到慕课的应用。如在微视频的学习中,及时安排穿插问题回答与测试,实现学生短视频学习与在线完成作业的无缝对接,这与慕课推崇的“苏格拉底式教育”或“闯关式学习任务”的理念有关。在课中,PI教学方法要求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来回答“概念测试题”的相关问题,并要求学生利用手中的互动性

数字化教学辅具——即时反馈系统(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IRS)来回答, 我国是以班级授课制为主,教师最常用的是讲授法,学生多是被动地听,很少有机会参与课堂讨论,而翻转课堂将讨论、交流(协商)作为两大利器,教师在课中的答疑解惑是翻转课堂的关键环节。在课中,微课程和PI结合具有一定的优势,可实现微课程与微练习、微测验、微评价、微反馈相结合,可形成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控制。当学生对问题的答对率低于30%时,教师则减缓教学的进度或者重新讲解教学内容,也

可以让学生点击微课程开展自主学习,使抽象的概念教学变成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的教学,有效弥补了教师单一语言讲解抽象概念的不足,从而改变了学生总是处于被灌输的状态;当学生的答对率超过80%时,教师经过简短的讲解就进入下一个教学程序,也可以布置学生课后重新复习相关微课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受益,这一段时间就是所谓的PI教学方法的应用。最后教师把课堂没有完成的讨论问题或其他概念(知识)学习内容放到网站上,让学生课后进一步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或交流、互动学习。 2016.4.29 主讲人:朱东旭

(三)微课程:课后JiTT教学方法的应用

JiTT还有一种基于网络的学习任务就是在课后开展“难题探究”,而且这个阶段比“内容预习”阶段需要进行更高层次的探究学习。在信息时代,社会发展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要求和期待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当前,教师在课堂上所要传授的知识和课堂有限时间的矛盾日益彰显,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播方式和教学组织方式,要求学生也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学习机会。有学者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两个30%理论”:在本科教育的150个学分中,有50个学分可以借助网络教学获得;在一门课程的60个学时中,有20个学时无须传统课堂帮助。

在课后“难题探究”环节,教师总是希望学生在参与课堂讨论的基础上,能够对某个“专题”(或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拓展学生概念(知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学生课后利用微课程探究学习还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在“知识点”学习中链接背景资料,让学生可以先链接到网上查看资源再继续往下学习;二是在重要“知识点”处嵌入交互式问题学习,让学生可以及时检查学习效果。微课程的这种学习方法与慕课发展的新要求——注重“超文本资源的链接和线上互动教学的开展”具有趋同的特征。

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创新应用

2016.3.11 主讲人:朱东旭 微课程的出现,虽然有明显的“草根”成分,但伴随着微型学习以及我国“视频公开课”和全球“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兴起,它越来越受到我国教育界的普遍关注。目前,微课程的发展与全球慕课大潮的涌现不期而遇,使之迅速而广泛地与慕课在线教育交融起来。

然而,微课程怎样才能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呢?2008年由全美教育教师学院协会创新与技术委员会出版的《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教育者手册》,针对当前课程整合(融合)学科知识和教学法存在着“割裂”现象,造成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的缺失范式,提出了建立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框架TPACK。[1]这种基于整合技术的全新的概念框架,不仅为我们揭示了“学科内容、教学法和技术”三个要素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而且给我们微课程整合教学应用的启示是:只有微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有机整合,才能促进传统教与学方式产生深刻变革。微课程是课程技术化和信息技术课程化的最新表现,为了使微课程资源不至于落入早期教学资源利用率低的窠臼,我们首先要对微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进行创新,以及对微课程应用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才能进一步推进微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有效整合应用,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教学内涵。

2016.3.18 主讲人:朱东旭

一、微课程教学内容组织方式的创新

在国外的研究中,与“微课程”相关的名词有Mini Course、Micro Lecture和Micro Lesson等,而且人们对微课程的研究取向并不完全相同。在国内的研究中,与微课程相近的概念有“微型课程”“微课”等不同提法,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

认识,但基本已达成这样的共识: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左右(一般人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2]微课程教学内容组织方式的创新,除了具有时间微、内容含量微等特性外,还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性。

第一,微课程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微课程并不是指为“微型学习”而开发的微型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关中客,2011)。[3]尽管微课程早期提出者并非从微型学习的角度而提出的,但人们已从不同角度去践行了微课程的微型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直至践行了泛在学习的产生,让传统课堂教学可以延伸到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或兼而有之,使得学习成为连续统的全景化学习观(祝智庭等,2008)。[4]

第二,微课程是一种新型的“课程”组成单元。微课程的主要载体是短小精悍的

微视频,也可以是其他媒体形式的微内容,如文本、音频、动画、软件等。我们从微课程的发展历程来看,它与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的“学习对象”概念相类似,但它所不同的是,目前出现的微课程概念大多是由一个视频文件组成,以讲授一个“知识点”(包括概念、知识、问题等)为主体,它与学习对象相比较更加强调“视频”这一媒体的应用,这与慕课的核心内容——基于“视频教学”不谋而合。

第三,微课程是一种开放性、动态性的资源结构表征。戴维·彭罗斯认为,微课程教学模式并非适用于所有课程,如在理解复杂概念方面的课程并不能取得较好效果。

[6]例如,可汗学院利用微课程开展在线教育已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可汗模式”也存在着不足。美国迈阿密大学教育学教授沃尔特·斯卡达认为,其教学方式存在着“过度简化”的缺陷,它总是利用特定例子来解释概念,如果人们遇到其他例子时,可能会糊涂„„这表面上看是个小问题,却可能为以后的学习埋下隐患。[7]

2016.3.25 主讲人:朱东旭

二、微课程教学环节和教学模式的分析

我国率先提出微课程建设的胡铁生认为,“微课程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

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9]因此,微课程在“知识点”教学内容组织的基础上,其相应的教学环节的选择就成了微课程整合教学应用的前提。所谓教学环节,就是指教学过程所涉及的各个阶段和程序。

(一)微课程的教学环节——课前、课中和课后

我国台湾地区网奕资讯创办人吴权威以及他所带领的教学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经过20多年对中小学、大学等进行技术创新教学研究后得出,唯有让教学技术与教学的四大主轴(环节或流程)——教学、评价、诊断、补救紧密结合,才能创新教学模式。

[10]根据吴权威的观点,微课程的教学环节应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主要教学环节,以及包括评价、诊断“两个”辅助教学环节,才能算是比较完整的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应用。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使教育产生了革命性影响,然而,课程变革最为关键,它是现代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缩影、一种尝试。目前,随着微课程在各种教学环节和教学环境中不断得到创新应用,很可能会导致我国教育领域现行的教学模式产生深刻的变革。

2016.3.25 主讲人:朱东旭

(二)微课程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

是通过教师的“课中”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是通过学生“课后”的作业、练习或实践来完成;而在“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上,这种教学模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知识传授则是通过网络在“课前”完成,知识内化则是在“课中”经讨论、交流来完成,而在“课后”学生还是以完成更高层次的“知识探究”为主。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变得可行与现实,学生不再单纯依赖教师的讲授来获取知识,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获得新的、最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微课程在教学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还在不断探索之中。黎加厚教授认为,

微课程不仅仅作为配合教师上课的教学资源而存在,而应该与“翻转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相结合,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13]目前,微课程教学取得显著成果的,可算是美国的可汗学院,他们的课程主要是以讲授知识点为主的“小”课程,每段课程影片长度约10分钟,由易到难的“进阶方式”将相应的微课程衔接起来进行视频教学。[14]可汗学院已突破了传统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甚至被认为正在翻转课堂。然而,微课程如果缺乏与教学方法相整合的应用,那么,微课程的教学应用就失去了教学行动的方式和手段。为了学校当前能够有效地实施翻转课堂,我们着重对微课程整合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应用的核心要素——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2016.4.1 主讲人:朱东旭

三、微课程:JiTT和PI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应用

在我国,从基础教育领域到高等教育领域,人们从教学实践层面已开展了微课程的教学应用,但人们对微课程与教学方法整合应用的研究则鲜见于报纸杂志。微课程符合了微时代学习的需求,但是,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没有改变,还是停留在上世纪

“积件”的应用思路上,很可能会落入早期“国家精品课程”与“视频公开课”等教学资源利用率低的窠臼。微课程只有围绕着“教学方法”这个核心要素整合教学应用,才能促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产生和发展。

JiTT和PI教学方法虽然都源于大学物理教学,但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完全适合于其他学科的课程教学,包括从基础教育领域到高等教育领域,只要学校具备“高互动数字化教室”、网络(或移动互联网)、在线工具等教学条件,很容易被教师理解和接受。JiTT与PI相结合的应用,经Eric Mazur研究团队十多年的实验研究表明:其前后测增益比(Gain)有显著差异,从传统教学方法的0.25增加至0.74。

[10]在物理概念教学中,经国内黄桦老师的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大班物理教学学生的学习成效及课堂参与率。[16]笔者在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微课程与JiTT和PI相结合的应用,以解决目前微课程教学方法应用的缺失问题,促进当前学校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创建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产生。

2016.4.8 主讲人:朱东旭

JiTT和PI相结合的核心是“反馈机制”的建立,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等各种评价和诊断机制的建立。JiTT能够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作用,在课前、课后方便地建立起“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反馈机制,克服传统数字化教学反馈机制建立的不足;PI能够充分发挥数字化教学辅具的作用,在课中就能建立起互动教学的即时反馈机制,克服大班级上课教学反馈机制建立的不足。

微课程的教学也同样需要建立反馈机制。戴维·彭罗斯将微课程比喻为“微型的知识脉冲”,并认为只要在相应的作业与讨论的支持下,能够与传统的长时间授课取得相同的效果。[6]也就是说,微课程虽然时间微、内容含量微,但也要建立起反馈机制,如通过作业建立起“静态”的反馈机制,通过交流、讨论建立起“动态”的反馈机制,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微课程与JiTT和PI相结合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复杂概念

整合微视频进行教学,而且有利于师生建立起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反馈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微课程与JiTT和PI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应用

2016.4.15 主讲人:朱东旭

(一)微课程:课前JiTT教学方法的应用

JiTT是一种建立在“基于网络的学习任务”和“学生的主动学习课堂”二者交互作用基础上的新型教学方法。JiTT的核心是“反馈链”的建立,教师利用网络可以随时随地接收来自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以保证每位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学习都没有障碍。JiTT主要应用在课前“内容预习”和课后“难题探究”两个教学环节上。

在课前内容预习阶段,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结合课堂上教师需要传递的核心概念制成微课程,以创设生动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微课程是以“微视频+交互式练习+即时反馈”为学习单位,具有灵活、便捷、高效的学习特点,迎合了微时代的学习需求和大众的学习心理。微课程的教学应用还具有以下三个优势:一是微课程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能够将抽象的复杂概念变为较直观的感性认识,不仅降低了复杂概念学习的难度,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关注度和兴趣;二是微课程学习大多只针对一个“知识点”(概念)进行满负荷学习,不会花费学生太多的学习时间和精力;三是便于教师针对“知识点”更精确地组织教学材料,也更精确地组织在线教学即时评价(反馈)。

2016.4.22 主讲人:朱东旭

(二)微课程:课中PI教学方法的应用

PI教学方法是应用决策树(Decision Tree)来决定教学流程走向的,包括教师决定授课内容、授课方法及授课进度等。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精心设计成“概念测试题”。教师可以将这些测试题嵌入到微课程的知识表征与学习中,这种学习方式现已推广到慕课的应用。如在微视频的学习中,及时安排穿插问题回答与测试,实现学生短视频学习与在线完成作业的无缝对接,这与慕课推崇的“苏格拉底式教育”或“闯关式学习任务”的理念有关。在课中,PI教学方法要求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来回答“概念测试题”的相关问题,并要求学生利用手中的互动性

数字化教学辅具——即时反馈系统(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IRS)来回答, 我国是以班级授课制为主,教师最常用的是讲授法,学生多是被动地听,很少有机会参与课堂讨论,而翻转课堂将讨论、交流(协商)作为两大利器,教师在课中的答疑解惑是翻转课堂的关键环节。在课中,微课程和PI结合具有一定的优势,可实现微课程与微练习、微测验、微评价、微反馈相结合,可形成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控制。当学生对问题的答对率低于30%时,教师则减缓教学的进度或者重新讲解教学内容,也

可以让学生点击微课程开展自主学习,使抽象的概念教学变成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的教学,有效弥补了教师单一语言讲解抽象概念的不足,从而改变了学生总是处于被灌输的状态;当学生的答对率超过80%时,教师经过简短的讲解就进入下一个教学程序,也可以布置学生课后重新复习相关微课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受益,这一段时间就是所谓的PI教学方法的应用。最后教师把课堂没有完成的讨论问题或其他概念(知识)学习内容放到网站上,让学生课后进一步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或交流、互动学习。 2016.4.29 主讲人:朱东旭

(三)微课程:课后JiTT教学方法的应用

JiTT还有一种基于网络的学习任务就是在课后开展“难题探究”,而且这个阶段比“内容预习”阶段需要进行更高层次的探究学习。在信息时代,社会发展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要求和期待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当前,教师在课堂上所要传授的知识和课堂有限时间的矛盾日益彰显,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播方式和教学组织方式,要求学生也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学习机会。有学者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两个30%理论”:在本科教育的150个学分中,有50个学分可以借助网络教学获得;在一门课程的60个学时中,有20个学时无须传统课堂帮助。

在课后“难题探究”环节,教师总是希望学生在参与课堂讨论的基础上,能够对某个“专题”(或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拓展学生概念(知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学生课后利用微课程探究学习还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在“知识点”学习中链接背景资料,让学生可以先链接到网上查看资源再继续往下学习;二是在重要“知识点”处嵌入交互式问题学习,让学生可以及时检查学习效果。微课程的这种学习方法与慕课发展的新要求——注重“超文本资源的链接和线上互动教学的开展”具有趋同的特征。


相关文章

  • 小学教导工作总结2016
  • 小学教导工作总结2016 小学教导工作总结2016 俗话说"阳光总在风雨后",在经历了六月的暴风骤雨之后,终于迎来了炎炎夏日.在这七月流火的季节里,20xx年上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圆满画上了句号.在此,就我校本期的教育教学 ...查看


  • 2016小学教师政治学习心得体会
  • 2016年寒假政治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良江镇中心小学 覃 炜 2016年2月24日 小学教师政治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明确了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我们当教师的一定要用教师职业道德准则来规范教书育人,做师德高尚.业务精良.为人师表 ...查看


  • 2015--2016小学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 晓道小学2015--2016学年度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的精神,按照岚皋县教体局的统一要求,积极探索以学校为主要 ...查看


  • 2016年网络教育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 中国网络教育行业发展监测分析与发展趋 势预测报告(2016-2022年) 报告编号:1812590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 ...查看


  • 王家村小学2016年学校工会工作计划
  • xxx小学2016年学校工会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教育工会部署,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树立服务意识,全面履行工会职能,突出维 ...查看


  • 2016年小学音乐组教学计划
  • 2016年小学音乐组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音乐教研组将继续认真贯彻市教育局.教研室.学校有关工作意见,以校为本,坚持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以各教育法规为准则,发挥音乐课程多元化.人文性的特征,全面提高我校音乐教育质量,促进学校艺 ...查看


  • 2016年度教师个人业务工作总结
  • 2016年度教师个人业务工作总结 2016年度教师个人业务工作总结 一个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下面对该学期的工作作总结. 一.思想认识. 在这一个学期里,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去年下半年我向学区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所以这一 ...查看


  • 幼儿园2016学年第一学期校本培训实施计划和方案
  • 幼儿园2016学年第一学期校本培训实施计划和方案 幼儿园2016学年第一学期校本培训实施计划和方案 (2016学年第一学期)申报时间:2016年9月5日 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 培训目标: 以<xx县中小学(幼儿园)校本培训管理细则& ...查看


  • "国培计划(2015)"--东方市小学体育教师送教下乡培训简报汇总
  • 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简报 第一期(总八期) 2016年4月8日 2016年4月8日上午"国培计划(2015)-东方市中小学幼儿园送教下乡项目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在东方市第四小学顺利开班. 本次活动是按东方市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q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