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规模世界第一 3%博士从未和导师沟通

日前据媒体报道,南开大学化学教授李卫东指导了10多名博士生,这些学生尽管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但因为没有在答辩之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而无法正常拿到博士学位。这其中的政策关键被归结于南开大学的土规定,就是将博士学位与发表论文挂钩。这样的土规定实际并非南开大学独有。有论者旗帜鲜明地对此予以反对,认为“许多西方知名大学,并无必须在什么档次的期刊上发表多少篇论文才能获得博士学位的要求”,这类规定是“以学位胁迫博士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与“学术GDP主义”相关,因而“博士学位挂钩论文当休矣”。

以上论断看似有理,并且充满了人文关怀,但如果从我国博士教育的现状审慎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出问题并非如此简单。

2000年之后,中国的博士教育开始大规模扩招。从“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看,2000年博士招生为2.51万,2010年博士招生数则扩大到6.38万人,为2000年的2.54倍;2000年博士在校生数仅为6.73万人,2010年则增加到25.89万人,增加到3.85倍。曾任国务院学位办主任的杨玉良先生在全国地方大学发展论坛上透露,我国具有博士授予权的高校已超过310所,美国只有253所。2008年,中国就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博士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这是我们讨论问题的数字背景。

俗话说,萝卜快了不洗泥,中国的博士生规模世界第一,但培养质量究竟如何呢?

我国的博士教育正式开始于改革开放之后的1981年,在短短30年间,我国的博士生培养数量迅速成为世界第一,但30年间我们是否掌握到博士教育的规律了呢?规律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宏观方面的规律如博士总规模调控、学科规模调控、博士教育与国家科技发展协调、博士质量控制政策、博士学费与资助政策等;二是微观方面的规律,其核心就是导师、导师小组如何指导博士生,如何与博士生一起探索未知领域,如何在各个环节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宏观方面,我们应当承认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规律,最近几年研究生教育方面出现的问题大多来源于此。微观方面,也许有学校和博士生导师掌握了,但也应当承认,由于博士生规模过快扩张,博士学位授予学校数量过快增加,也会有许多学校和博士生导师没有掌握规律。在没有全部掌握博士生培养规律的情况下,将博士学位与论文挂钩这个也许有些简单武断的土规定,是否有助于保证博士教育的质量呢?

假设我们掌握了博士生培养规律,我们是否又能按规律办事呢?

在微观层面,为了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必须保证博士生在科研过程中与导师以及导师小组成员有充分的共同探索时间或者接触时间,这是传递“缄默知识”的关键。这一规律许多研究书籍和论文已经清晰指出。李政道先生在回顾其博士成长岁月时,深情地提到其导师费米每周有一个下午的时间给予自己,与他一起讨论物理问题,自己物理研究起步阶段几个启发都来自师生之间的讨论。费米的学生中先后有6人获得诺贝尔奖。

保证导师和博士生有充分的接触时间,在管理上需要做到两点:一是每一个导师不能指导过多博士生;二是必须给予每个博士生至少每周一个下午的“一对一”时间。我们能够做到吗?中国人民大学周光礼教授《中国博士质量调查》一书指出,我国当前博士生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46%的博导同时指导的学生超过7名,最多高达47名;近13%的博士生每月与导师交流不到1次,甚至还有3%的博士生反映未与导师交流过。在我们的导师们不能每周与博士生一对一指导一个下午的情况下,将博士学位与论文挂钩是否有助于保证博士教育的质量呢?

博士是否合格,中外标准是一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授予博士学位的三个必要条件之一是“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的成果”。博士论文在美国也必须“是一种创造性的研究或学术工作,能丰富人类知识宝库”。检验博士论文是否生产出创造性的成果,在微观层面有两个关键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博士论文匿名评审。

博士论文在答辩之前,学生所在学院将博士生、导师姓名隐去,寄给这一领域数名匿名专家,由他们判断博士论文的学术水准、是否作出创造性成果以决定能否进入答辩程序。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对专家选择必须匿名,即导师学生不应当知道、也不必知道这些专家是谁,以避免人情关系。今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就采取这种方法否决了一名博士生的答辩资格,学生的导师因而在网上发出数封信抱怨。实际上,2012年的这一改革才标志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进步。由于我国学位论文基本为中文,因而对专家的选取难以跨出国门。将博士学位与论文挂钩的实质,不过就是利用杂志的匿名评审环节来代替博士论文匿名评审以求保证博士质量而已。

第二个环节就是论文答辩。

这个环节表面重要,但国内由于答辩委员的选取常掺杂人情因素(请导师熟悉的学者),答辩过程中的人情因素使得很少有学生在这个环节被否决。从逻辑和效果上讲,如果没有或者很少否决,答辩是否举行就没有差别,这意味着论文答辩从实质上讲大都形同虚设。

在博士论文匿名评审环节不完善,答辩环节形同虚设的现实情况下,将博士学位与论文挂钩的土规定目前是否有助于保证博士教育质量呢?

《中国科学报》 (2012-08-08 B1 大学周刊)

(百度新闻)

(责任编辑:富芳芳)

日前据媒体报道,南开大学化学教授李卫东指导了10多名博士生,这些学生尽管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但因为没有在答辩之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而无法正常拿到博士学位。这其中的政策关键被归结于南开大学的土规定,就是将博士学位与发表论文挂钩。这样的土规定实际并非南开大学独有。有论者旗帜鲜明地对此予以反对,认为“许多西方知名大学,并无必须在什么档次的期刊上发表多少篇论文才能获得博士学位的要求”,这类规定是“以学位胁迫博士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与“学术GDP主义”相关,因而“博士学位挂钩论文当休矣”。

以上论断看似有理,并且充满了人文关怀,但如果从我国博士教育的现状审慎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出问题并非如此简单。

2000年之后,中国的博士教育开始大规模扩招。从“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看,2000年博士招生为2.51万,2010年博士招生数则扩大到6.38万人,为2000年的2.54倍;2000年博士在校生数仅为6.73万人,2010年则增加到25.89万人,增加到3.85倍。曾任国务院学位办主任的杨玉良先生在全国地方大学发展论坛上透露,我国具有博士授予权的高校已超过310所,美国只有253所。2008年,中国就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博士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这是我们讨论问题的数字背景。

俗话说,萝卜快了不洗泥,中国的博士生规模世界第一,但培养质量究竟如何呢?

我国的博士教育正式开始于改革开放之后的1981年,在短短30年间,我国的博士生培养数量迅速成为世界第一,但30年间我们是否掌握到博士教育的规律了呢?规律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宏观方面的规律如博士总规模调控、学科规模调控、博士教育与国家科技发展协调、博士质量控制政策、博士学费与资助政策等;二是微观方面的规律,其核心就是导师、导师小组如何指导博士生,如何与博士生一起探索未知领域,如何在各个环节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宏观方面,我们应当承认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规律,最近几年研究生教育方面出现的问题大多来源于此。微观方面,也许有学校和博士生导师掌握了,但也应当承认,由于博士生规模过快扩张,博士学位授予学校数量过快增加,也会有许多学校和博士生导师没有掌握规律。在没有全部掌握博士生培养规律的情况下,将博士学位与论文挂钩这个也许有些简单武断的土规定,是否有助于保证博士教育的质量呢?

假设我们掌握了博士生培养规律,我们是否又能按规律办事呢?

在微观层面,为了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必须保证博士生在科研过程中与导师以及导师小组成员有充分的共同探索时间或者接触时间,这是传递“缄默知识”的关键。这一规律许多研究书籍和论文已经清晰指出。李政道先生在回顾其博士成长岁月时,深情地提到其导师费米每周有一个下午的时间给予自己,与他一起讨论物理问题,自己物理研究起步阶段几个启发都来自师生之间的讨论。费米的学生中先后有6人获得诺贝尔奖。

保证导师和博士生有充分的接触时间,在管理上需要做到两点:一是每一个导师不能指导过多博士生;二是必须给予每个博士生至少每周一个下午的“一对一”时间。我们能够做到吗?中国人民大学周光礼教授《中国博士质量调查》一书指出,我国当前博士生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46%的博导同时指导的学生超过7名,最多高达47名;近13%的博士生每月与导师交流不到1次,甚至还有3%的博士生反映未与导师交流过。在我们的导师们不能每周与博士生一对一指导一个下午的情况下,将博士学位与论文挂钩是否有助于保证博士教育的质量呢?

博士是否合格,中外标准是一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授予博士学位的三个必要条件之一是“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的成果”。博士论文在美国也必须“是一种创造性的研究或学术工作,能丰富人类知识宝库”。检验博士论文是否生产出创造性的成果,在微观层面有两个关键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博士论文匿名评审。

博士论文在答辩之前,学生所在学院将博士生、导师姓名隐去,寄给这一领域数名匿名专家,由他们判断博士论文的学术水准、是否作出创造性成果以决定能否进入答辩程序。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对专家选择必须匿名,即导师学生不应当知道、也不必知道这些专家是谁,以避免人情关系。今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就采取这种方法否决了一名博士生的答辩资格,学生的导师因而在网上发出数封信抱怨。实际上,2012年的这一改革才标志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进步。由于我国学位论文基本为中文,因而对专家的选取难以跨出国门。将博士学位与论文挂钩的实质,不过就是利用杂志的匿名评审环节来代替博士论文匿名评审以求保证博士质量而已。

第二个环节就是论文答辩。

这个环节表面重要,但国内由于答辩委员的选取常掺杂人情因素(请导师熟悉的学者),答辩过程中的人情因素使得很少有学生在这个环节被否决。从逻辑和效果上讲,如果没有或者很少否决,答辩是否举行就没有差别,这意味着论文答辩从实质上讲大都形同虚设。

在博士论文匿名评审环节不完善,答辩环节形同虚设的现实情况下,将博士学位与论文挂钩的土规定目前是否有助于保证博士教育质量呢?

《中国科学报》 (2012-08-08 B1 大学周刊)

(百度新闻)

(责任编辑:富芳芳)


相关文章

  • 到美国留学怎么申请硕博连读
  • 一些同学去美国留学不单单是硕士学位,俄日是打算硕博连读,这样的方式应该怎么申请呢?和直接申请美国留学硕士学位有哪些区别呢?下面小编就把申请的细节问题向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首先要了解一下美国的硕博连读是什么?其实就是美国的研究生 ...查看


  • 中国成"博士生产大国" 最牛导师同时带47博士
  • 中国成"博士生产大国" 最牛导师同时带47博士 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2010年08月25日01:48 我来说两句(1150) 复制链接 打印 大中小 大中小 大中小 武汉专家推出<中国博士质量调查>一个导师 ...查看


  • 研究生师生关系案例
  • 大学教师状告两研究生诽谤 学生下跪道歉遭拒 被网帖撕裂的师道尊严 沈阳师范大学一教师状告两研究生诽谤 2011年6月27日,一则刑事自诉案件在沈阳市皇姑区法院开庭审理,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环境教育专业教师韩建宇以涉嫌诽谤罪将该学院两名 ...查看


  • 论荣誉教育对本科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 摘 要:大学本科阶段开展的"荣誉教育",一般是从"拔尖人才"或"优秀本科生"培养的角度来认识的.但是,荣誉教育不是也不能是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孤岛".荣誉教育是大 ...查看


  • 山东农业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2015年)
  • 山东农业大学 2015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 2016年4月 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处 目 录 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概况 . ......................................................... ...查看


  • 人文学院学科调研报告
  • 文档来自网络,是本人收藏整理的,如有遗漏,差错,还请大家指正! 人文学院学科调研报告 以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为中心 突出发展涉农交叉学科,加快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群 --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 付少平 一.人文学院学科发展现状 (一)学科发展概 ...查看


  • 中国留学生陷"跨文化尴尬",如何培养成为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
  • 常常有人问我,像你这样一个从未在一流学府(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是怎么在美国顶尖大学做终身教授的?甚至有人猜测我一定是认识某位国会议员或者与教育部部长有私交,所以才得到提携.可是,我真不曾遇到过这样的贵人.其实,在美国 ...查看


  •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知网查重检测修改终极秘诀之二知网查重检测原理
  •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知网查重检测修改终极秘诀之二 知网论文查重检测系统介绍原理分析 知网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介绍 软件简介:这个软件的机理其实很简单,市面上也有同等功能的收费软件,大致类似于杀毒软件,有一个庞大的病毒库,然后与待检测文件进行比对.主 ...查看


  • 985经济学博士课程班简章-1
  • 九八五重点院校经济学博士课程班 2010年招生简章 符合条件可以申请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金融投资方向,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国际经济贸易 1998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