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都在'断舍离',你还在'囤积症'?得治!

别人都在“断舍离”了,

你还在“囤积症”吗?

超实用断舍离方法,

赶快来试!

「断舍离」并不是一个收纳整理术,

也不是一个清洁房间的概念。

真正的断舍离,与你的生命质量、

身心状况、和运气息息相关!

断:断绝接受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掉没用的东西,

离:离开对事物的执念。

01

你有囤积症吗?

老公是个IT达人,有什么好用的手机应用他一定是第一个知道,他的手机里装了两三百个APP,琳琅满目。但我一直嫌弃他手机,很长时间他手机都非常非常慢,开个微信的时间都可以去喝杯咖啡了。

终于,前两天他的手机不堪重负,彻底死机,死的妥妥的,连开机都不行了。

我在旁边看着他,默默地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跟他说,“手机的病不难医,你的病才得赶紧治啊。”

他回头看我,疑惑地瞪着眼问我:“什么病?”

我一字一顿的说:“囤——积——症。”

02

“囤积症”患者无处不在

囤积手机APP算是囤积症里比较轻的类型了,但依然是囤积症的一种,那么多APP其实真正常用的就那么二三十种,但他却保留那么多在手机里不删掉,还不停下载新的APP。

其实和所有的囤积症患者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关注焦点——“以后”。

人们囤积的东西太多了:

买一大堆书但几乎不看,他们认为“以后会看”;

购物,觉得好就买一堆,堆在家里的东西越来越多,旧的没用完,还在不停买新的,他们认为“以后会用”;

出去旅个行,见啥拍啥,拍上一大堆照片,认后是美好的记忆,可过后再也没时间细看;

还有囤积文凭的,各种证各种PASS,不管喜不喜欢这个领域,也要咬着牙去考一个,因为“以后可能会有用”。

这些小小的东西囤积起来,看似并没有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什么巨大影响,但所有的囤积都会无限牵扯我们的注意力和精力。

注意力就是生命力,

你关注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分散你注意力的东西越多越琐碎,

你的力量感就丧失的越多。

03

我们不仅会囤积实体的物品,

还会囤积很多虚拟的东西,比如囤积信息。

我有个学员敏,她跟我分享她发现自己的一个模式:她在家带孩子很久,儿子还没上学时,她总觉得自己很忙,急匆匆地做很多事情,她总觉得没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学习,看书等。

那时她每次在微信上看到一些不错的文章,被标题吸引之后,每次都打开只看看前面一小部分就直接把这篇文章放进收藏夹,告诉自己现在没时间,等以后有时间了再好好看。

而现在儿子已经上小学了,一整个白天她有很多时间,她发现她看文章的时候,还是看一半后就点击进收藏夹。

现在她的收藏夹里已经有很多很多文章了,可她几乎没有认真安下心来读过哪篇。

当我们一直处在这种假象焦虑的感觉中,我们便会一直错过当下,继续给未来的自己积攒更多的焦虑。这种状态,没有办法好好过好和享受每一天。

04

还有更隐蔽的囤积症,比如囤积关系。

囤积关系的人关注的当然也是“以后”,所以当他们和面前的任何人相处时,从来都没有真正关注过眼前的这个人,去感受对方,或者去感受大家在一起的感觉。

这些关乎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身上真正重要的东西,却被忽视了。

你会发现,这些喜欢囤积关系的人,你很难单独和TA安心吃顿饭,你见他/她时,永远都是一大桌子人。

忘记生命本质的人就会得到这样讽刺的人生:越是囤积关系,越感觉孤独。

05

不面对当下,囤积也只能继续制造痛苦

这就是囤积带来的最大问题,当我们总在关注以后时,我们就不停地错过现在,错过这一刻的美景,一篇美文,可爱的食物。

总之好像在做一件件事情,但总是在急着把这件事做完,好做下一件,哪件事情都没有真正享受过。

很多父母常常很急,对孩子总是不停地催催催,总嫌孩子磨蹭。

但并不是孩子真的有多慢,而是自己心里好像有个人在拿着鞭子抽着自己往前赶,可似乎怎么赶都到不了头。

06

囤积时间大概是人类最严重的囤积症

很多人都把工作当做换取收入的工具,可是,我的老天,你一天有八个小时在工作!

如果你没办法让自己真正地享受工作,常常在妥协、煎熬的感觉中度过,试图用这样的煎熬换一个美好的未来,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无论你在囤积什么,都要记得:越囤积,越匮乏。而现在我会做的是,永远都先挑好苹果吃,所以我永远都吃好苹果,我不焦虑未来,我只享受当下。

如果你问,如果过去生活中已经有烂苹果了,怎么办?

该扔的扔掉,该送的送走,

把已经发生的对自己没有帮助的东西

清理出自己的生活。

无论是某样东西,

还是某个人,某段关系,

某种过去的自己,统统都送走。

07

告别“囤积症”,享受自己的人生

不要谴责任何过去,回首时只需要带着祝福和感激,因为那是你的历史。厌恶曾经和自己有关的人或事,就是在厌恶曾经那个阶段的你,送走的意思就是连这种厌恶感都送走。

不必担心他们,没有人需要你的担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命的节奏和想体验的东西,那可以和你不同,但并不意味着你选择的就是他们想要的。

当然更不用担心自己的未来,担心就是在关注“以后”,而我们真正要学会的是关注“现在”。

哪里有什么未来,所有的未来都是以当下的状态出现在我们的生命当中的,我们真正能拥有的永远只有此时此刻。

当下是没有烦恼的,所有的烦恼都是因为要么我们活在对过去的懊恼和不甘当中,要么活在对未来的焦虑和恐惧当中,一旦掉进这种状态,自信,开心,美,行动,享受...所有可以带来创造性改变的力量就消失掉了。

不要因为对未来的恐惧而消耗现在的生命,去为一个虚假的未来做囤积,每时每刻你都站在生命的分叉路口上,这一刻不同的选择,就决定了你下一个此刻所待的地方。

祝福每一位朋友都能够在成长的路上,越来越轻松、越来越智慧、越来越快乐。你的转发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感恩你的宝贵时间,感恩你的阅读!

*来源:文章版权归周梵(ID:xfhzf520)所有,明瑜学堂整理后发布。

别人都在“断舍离”了,

你还在“囤积症”吗?

超实用断舍离方法,

赶快来试!

「断舍离」并不是一个收纳整理术,

也不是一个清洁房间的概念。

真正的断舍离,与你的生命质量、

身心状况、和运气息息相关!

断:断绝接受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掉没用的东西,

离:离开对事物的执念。

01

你有囤积症吗?

老公是个IT达人,有什么好用的手机应用他一定是第一个知道,他的手机里装了两三百个APP,琳琅满目。但我一直嫌弃他手机,很长时间他手机都非常非常慢,开个微信的时间都可以去喝杯咖啡了。

终于,前两天他的手机不堪重负,彻底死机,死的妥妥的,连开机都不行了。

我在旁边看着他,默默地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跟他说,“手机的病不难医,你的病才得赶紧治啊。”

他回头看我,疑惑地瞪着眼问我:“什么病?”

我一字一顿的说:“囤——积——症。”

02

“囤积症”患者无处不在

囤积手机APP算是囤积症里比较轻的类型了,但依然是囤积症的一种,那么多APP其实真正常用的就那么二三十种,但他却保留那么多在手机里不删掉,还不停下载新的APP。

其实和所有的囤积症患者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关注焦点——“以后”。

人们囤积的东西太多了:

买一大堆书但几乎不看,他们认为“以后会看”;

购物,觉得好就买一堆,堆在家里的东西越来越多,旧的没用完,还在不停买新的,他们认为“以后会用”;

出去旅个行,见啥拍啥,拍上一大堆照片,认后是美好的记忆,可过后再也没时间细看;

还有囤积文凭的,各种证各种PASS,不管喜不喜欢这个领域,也要咬着牙去考一个,因为“以后可能会有用”。

这些小小的东西囤积起来,看似并没有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什么巨大影响,但所有的囤积都会无限牵扯我们的注意力和精力。

注意力就是生命力,

你关注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分散你注意力的东西越多越琐碎,

你的力量感就丧失的越多。

03

我们不仅会囤积实体的物品,

还会囤积很多虚拟的东西,比如囤积信息。

我有个学员敏,她跟我分享她发现自己的一个模式:她在家带孩子很久,儿子还没上学时,她总觉得自己很忙,急匆匆地做很多事情,她总觉得没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学习,看书等。

那时她每次在微信上看到一些不错的文章,被标题吸引之后,每次都打开只看看前面一小部分就直接把这篇文章放进收藏夹,告诉自己现在没时间,等以后有时间了再好好看。

而现在儿子已经上小学了,一整个白天她有很多时间,她发现她看文章的时候,还是看一半后就点击进收藏夹。

现在她的收藏夹里已经有很多很多文章了,可她几乎没有认真安下心来读过哪篇。

当我们一直处在这种假象焦虑的感觉中,我们便会一直错过当下,继续给未来的自己积攒更多的焦虑。这种状态,没有办法好好过好和享受每一天。

04

还有更隐蔽的囤积症,比如囤积关系。

囤积关系的人关注的当然也是“以后”,所以当他们和面前的任何人相处时,从来都没有真正关注过眼前的这个人,去感受对方,或者去感受大家在一起的感觉。

这些关乎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身上真正重要的东西,却被忽视了。

你会发现,这些喜欢囤积关系的人,你很难单独和TA安心吃顿饭,你见他/她时,永远都是一大桌子人。

忘记生命本质的人就会得到这样讽刺的人生:越是囤积关系,越感觉孤独。

05

不面对当下,囤积也只能继续制造痛苦

这就是囤积带来的最大问题,当我们总在关注以后时,我们就不停地错过现在,错过这一刻的美景,一篇美文,可爱的食物。

总之好像在做一件件事情,但总是在急着把这件事做完,好做下一件,哪件事情都没有真正享受过。

很多父母常常很急,对孩子总是不停地催催催,总嫌孩子磨蹭。

但并不是孩子真的有多慢,而是自己心里好像有个人在拿着鞭子抽着自己往前赶,可似乎怎么赶都到不了头。

06

囤积时间大概是人类最严重的囤积症

很多人都把工作当做换取收入的工具,可是,我的老天,你一天有八个小时在工作!

如果你没办法让自己真正地享受工作,常常在妥协、煎熬的感觉中度过,试图用这样的煎熬换一个美好的未来,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无论你在囤积什么,都要记得:越囤积,越匮乏。而现在我会做的是,永远都先挑好苹果吃,所以我永远都吃好苹果,我不焦虑未来,我只享受当下。

如果你问,如果过去生活中已经有烂苹果了,怎么办?

该扔的扔掉,该送的送走,

把已经发生的对自己没有帮助的东西

清理出自己的生活。

无论是某样东西,

还是某个人,某段关系,

某种过去的自己,统统都送走。

07

告别“囤积症”,享受自己的人生

不要谴责任何过去,回首时只需要带着祝福和感激,因为那是你的历史。厌恶曾经和自己有关的人或事,就是在厌恶曾经那个阶段的你,送走的意思就是连这种厌恶感都送走。

不必担心他们,没有人需要你的担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命的节奏和想体验的东西,那可以和你不同,但并不意味着你选择的就是他们想要的。

当然更不用担心自己的未来,担心就是在关注“以后”,而我们真正要学会的是关注“现在”。

哪里有什么未来,所有的未来都是以当下的状态出现在我们的生命当中的,我们真正能拥有的永远只有此时此刻。

当下是没有烦恼的,所有的烦恼都是因为要么我们活在对过去的懊恼和不甘当中,要么活在对未来的焦虑和恐惧当中,一旦掉进这种状态,自信,开心,美,行动,享受...所有可以带来创造性改变的力量就消失掉了。

不要因为对未来的恐惧而消耗现在的生命,去为一个虚假的未来做囤积,每时每刻你都站在生命的分叉路口上,这一刻不同的选择,就决定了你下一个此刻所待的地方。

祝福每一位朋友都能够在成长的路上,越来越轻松、越来越智慧、越来越快乐。你的转发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感恩你的宝贵时间,感恩你的阅读!

*来源:文章版权归周梵(ID:xfhzf520)所有,明瑜学堂整理后发布。


相关文章

  • 囤积土地是中国房地产市场中最严重的问题
  • 囤积土地是中国房地产市场中最严重的问题 网友互动 2010-11-03 17:23:37 阅读8282 评论24   字号:大中小 订阅 --2010年11月3日潘石屹微访谈实录 北京CBD核心区空置超过十年的一块土地 政策没有很好执行导致 ...查看


  • 关于通货膨胀
  • (2011-01-29 18:42:39) 转载▼ 标签: 通货膨胀 经济杂谈 财经 说到通胀,首先要说通胀的起因.通胀的起因直观看很简单,就是钱相对商品太多了. 金属货币时期是不容易发生通胀的.因为无论是黄金.白银还是铜,都有内在的价值, ...查看


  • 你是哪种基因类型
  • 你是哪种肥胖基因体质? 用了不下100种减肥方法,还是瘦不下来?你是否想过,或许是你根本没找到适合自己体质的方法?透过最精确的基因检测,分析出是哪种肥胖基因体质,再依照肥胖类型对症下药,有效达成减肥目的! 胖不胖,DNA 一验便知! 有些人 ...查看


  • 九个细节让您提高基础代谢
  • 使用Breezing后你需要知道的九个细节助你轻松减肥瘦身 导语:基础代谢率对于减肥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东西,这是基本的减肥常识,如果你新陈代谢比别人差,那么你吃再少也没别人有用.那么在用Breezing检测过我们自身的代谢率后,接下来我们介 ...查看


  • 六年级(上)古文
  • 杨亿巧对 选自宋. 欧阳修<归田录> 寇莱公在中书.与同列戏云:"水底日为天上日",未有对, 寇准 以...... 为游戏 应对 寇准在中书.和其他大臣以做对子为游戏,他说:"水底日为天上日.没有人 ...查看


  • 资源真的稀缺吗?
  • 访客 等级:客人 帖子4133篇 查看发表的主题 查看所有的帖子 注册:2004-2-21 主题 资源真的稀缺吗? 人的手指头只有十个,数量有限,但人并不觉得十个手指头满足不了自己的需要,为什么?因为人很好的利用了这个资源.所以有限不等于就 ...查看


  • 葱价暴涨被指"向钱葱" 一根葱最多抵得上10个鸡蛋
  • 2012年03月21日 14:56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邢云 前不久葱价暴涨,特别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市民发现,与往年相比,葱价翻了几番,"花10元钱仅能买到两根大葱".近来"向钱葱"虽有所放缓,但 ...查看


  • 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四)
  • 100个成语典故 及其历史人物故事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语即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你对以下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了解多少呢?人物博报编辑倾情奉献,以飨读者. 76.前倨后恭(苏秦) ...查看


  •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1
  • 作者: 中国监察 2006年05期 背景资料: 邵建伟,男,48岁,1957年11月4日出生,河北省晋州市人,大学文化,曾历任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处长.太原市北城公安分局局长.太原市公安局副局长兼杏花岭公安分局局长.临汾市公安局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