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都在“断舍离”了,
你还在“囤积症”吗?
超实用断舍离方法,
赶快来试!
「断舍离」并不是一个收纳整理术,
也不是一个清洁房间的概念。
真正的断舍离,与你的生命质量、
身心状况、和运气息息相关!
断:断绝接受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掉没用的东西,
离:离开对事物的执念。
01
你有囤积症吗?
老公是个IT达人,有什么好用的手机应用他一定是第一个知道,他的手机里装了两三百个APP,琳琅满目。但我一直嫌弃他手机,很长时间他手机都非常非常慢,开个微信的时间都可以去喝杯咖啡了。
终于,前两天他的手机不堪重负,彻底死机,死的妥妥的,连开机都不行了。
我在旁边看着他,默默地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跟他说,“手机的病不难医,你的病才得赶紧治啊。”
他回头看我,疑惑地瞪着眼问我:“什么病?”
我一字一顿的说:“囤——积——症。”
02
“囤积症”患者无处不在
囤积手机APP算是囤积症里比较轻的类型了,但依然是囤积症的一种,那么多APP其实真正常用的就那么二三十种,但他却保留那么多在手机里不删掉,还不停下载新的APP。
其实和所有的囤积症患者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关注焦点——“以后”。
人们囤积的东西太多了:
买一大堆书但几乎不看,他们认为“以后会看”;
购物,觉得好就买一堆,堆在家里的东西越来越多,旧的没用完,还在不停买新的,他们认为“以后会用”;
出去旅个行,见啥拍啥,拍上一大堆照片,认后是美好的记忆,可过后再也没时间细看;
还有囤积文凭的,各种证各种PASS,不管喜不喜欢这个领域,也要咬着牙去考一个,因为“以后可能会有用”。
这些小小的东西囤积起来,看似并没有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什么巨大影响,但所有的囤积都会无限牵扯我们的注意力和精力。
注意力就是生命力,
你关注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分散你注意力的东西越多越琐碎,
你的力量感就丧失的越多。
03
我们不仅会囤积实体的物品,
还会囤积很多虚拟的东西,比如囤积信息。
我有个学员敏,她跟我分享她发现自己的一个模式:她在家带孩子很久,儿子还没上学时,她总觉得自己很忙,急匆匆地做很多事情,她总觉得没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学习,看书等。
那时她每次在微信上看到一些不错的文章,被标题吸引之后,每次都打开只看看前面一小部分就直接把这篇文章放进收藏夹,告诉自己现在没时间,等以后有时间了再好好看。
而现在儿子已经上小学了,一整个白天她有很多时间,她发现她看文章的时候,还是看一半后就点击进收藏夹。
现在她的收藏夹里已经有很多很多文章了,可她几乎没有认真安下心来读过哪篇。
当我们一直处在这种假象焦虑的感觉中,我们便会一直错过当下,继续给未来的自己积攒更多的焦虑。这种状态,没有办法好好过好和享受每一天。
04
还有更隐蔽的囤积症,比如囤积关系。
囤积关系的人关注的当然也是“以后”,所以当他们和面前的任何人相处时,从来都没有真正关注过眼前的这个人,去感受对方,或者去感受大家在一起的感觉。
这些关乎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身上真正重要的东西,却被忽视了。
你会发现,这些喜欢囤积关系的人,你很难单独和TA安心吃顿饭,你见他/她时,永远都是一大桌子人。
忘记生命本质的人就会得到这样讽刺的人生:越是囤积关系,越感觉孤独。
05
不面对当下,囤积也只能继续制造痛苦
这就是囤积带来的最大问题,当我们总在关注以后时,我们就不停地错过现在,错过这一刻的美景,一篇美文,可爱的食物。
总之好像在做一件件事情,但总是在急着把这件事做完,好做下一件,哪件事情都没有真正享受过。
很多父母常常很急,对孩子总是不停地催催催,总嫌孩子磨蹭。
但并不是孩子真的有多慢,而是自己心里好像有个人在拿着鞭子抽着自己往前赶,可似乎怎么赶都到不了头。
06
囤积时间大概是人类最严重的囤积症
很多人都把工作当做换取收入的工具,可是,我的老天,你一天有八个小时在工作!
如果你没办法让自己真正地享受工作,常常在妥协、煎熬的感觉中度过,试图用这样的煎熬换一个美好的未来,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无论你在囤积什么,都要记得:越囤积,越匮乏。而现在我会做的是,永远都先挑好苹果吃,所以我永远都吃好苹果,我不焦虑未来,我只享受当下。
如果你问,如果过去生活中已经有烂苹果了,怎么办?
该扔的扔掉,该送的送走,
把已经发生的对自己没有帮助的东西
清理出自己的生活。
无论是某样东西,
还是某个人,某段关系,
某种过去的自己,统统都送走。
07
告别“囤积症”,享受自己的人生
不要谴责任何过去,回首时只需要带着祝福和感激,因为那是你的历史。厌恶曾经和自己有关的人或事,就是在厌恶曾经那个阶段的你,送走的意思就是连这种厌恶感都送走。
不必担心他们,没有人需要你的担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命的节奏和想体验的东西,那可以和你不同,但并不意味着你选择的就是他们想要的。
当然更不用担心自己的未来,担心就是在关注“以后”,而我们真正要学会的是关注“现在”。
哪里有什么未来,所有的未来都是以当下的状态出现在我们的生命当中的,我们真正能拥有的永远只有此时此刻。
当下是没有烦恼的,所有的烦恼都是因为要么我们活在对过去的懊恼和不甘当中,要么活在对未来的焦虑和恐惧当中,一旦掉进这种状态,自信,开心,美,行动,享受...所有可以带来创造性改变的力量就消失掉了。
不要因为对未来的恐惧而消耗现在的生命,去为一个虚假的未来做囤积,每时每刻你都站在生命的分叉路口上,这一刻不同的选择,就决定了你下一个此刻所待的地方。
祝福每一位朋友都能够在成长的路上,越来越轻松、越来越智慧、越来越快乐。你的转发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感恩你的宝贵时间,感恩你的阅读!
*来源:文章版权归周梵(ID:xfhzf520)所有,明瑜学堂整理后发布。
别人都在“断舍离”了,
你还在“囤积症”吗?
超实用断舍离方法,
赶快来试!
「断舍离」并不是一个收纳整理术,
也不是一个清洁房间的概念。
真正的断舍离,与你的生命质量、
身心状况、和运气息息相关!
断:断绝接受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掉没用的东西,
离:离开对事物的执念。
01
你有囤积症吗?
老公是个IT达人,有什么好用的手机应用他一定是第一个知道,他的手机里装了两三百个APP,琳琅满目。但我一直嫌弃他手机,很长时间他手机都非常非常慢,开个微信的时间都可以去喝杯咖啡了。
终于,前两天他的手机不堪重负,彻底死机,死的妥妥的,连开机都不行了。
我在旁边看着他,默默地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跟他说,“手机的病不难医,你的病才得赶紧治啊。”
他回头看我,疑惑地瞪着眼问我:“什么病?”
我一字一顿的说:“囤——积——症。”
02
“囤积症”患者无处不在
囤积手机APP算是囤积症里比较轻的类型了,但依然是囤积症的一种,那么多APP其实真正常用的就那么二三十种,但他却保留那么多在手机里不删掉,还不停下载新的APP。
其实和所有的囤积症患者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关注焦点——“以后”。
人们囤积的东西太多了:
买一大堆书但几乎不看,他们认为“以后会看”;
购物,觉得好就买一堆,堆在家里的东西越来越多,旧的没用完,还在不停买新的,他们认为“以后会用”;
出去旅个行,见啥拍啥,拍上一大堆照片,认后是美好的记忆,可过后再也没时间细看;
还有囤积文凭的,各种证各种PASS,不管喜不喜欢这个领域,也要咬着牙去考一个,因为“以后可能会有用”。
这些小小的东西囤积起来,看似并没有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什么巨大影响,但所有的囤积都会无限牵扯我们的注意力和精力。
注意力就是生命力,
你关注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分散你注意力的东西越多越琐碎,
你的力量感就丧失的越多。
03
我们不仅会囤积实体的物品,
还会囤积很多虚拟的东西,比如囤积信息。
我有个学员敏,她跟我分享她发现自己的一个模式:她在家带孩子很久,儿子还没上学时,她总觉得自己很忙,急匆匆地做很多事情,她总觉得没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学习,看书等。
那时她每次在微信上看到一些不错的文章,被标题吸引之后,每次都打开只看看前面一小部分就直接把这篇文章放进收藏夹,告诉自己现在没时间,等以后有时间了再好好看。
而现在儿子已经上小学了,一整个白天她有很多时间,她发现她看文章的时候,还是看一半后就点击进收藏夹。
现在她的收藏夹里已经有很多很多文章了,可她几乎没有认真安下心来读过哪篇。
当我们一直处在这种假象焦虑的感觉中,我们便会一直错过当下,继续给未来的自己积攒更多的焦虑。这种状态,没有办法好好过好和享受每一天。
04
还有更隐蔽的囤积症,比如囤积关系。
囤积关系的人关注的当然也是“以后”,所以当他们和面前的任何人相处时,从来都没有真正关注过眼前的这个人,去感受对方,或者去感受大家在一起的感觉。
这些关乎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身上真正重要的东西,却被忽视了。
你会发现,这些喜欢囤积关系的人,你很难单独和TA安心吃顿饭,你见他/她时,永远都是一大桌子人。
忘记生命本质的人就会得到这样讽刺的人生:越是囤积关系,越感觉孤独。
05
不面对当下,囤积也只能继续制造痛苦
这就是囤积带来的最大问题,当我们总在关注以后时,我们就不停地错过现在,错过这一刻的美景,一篇美文,可爱的食物。
总之好像在做一件件事情,但总是在急着把这件事做完,好做下一件,哪件事情都没有真正享受过。
很多父母常常很急,对孩子总是不停地催催催,总嫌孩子磨蹭。
但并不是孩子真的有多慢,而是自己心里好像有个人在拿着鞭子抽着自己往前赶,可似乎怎么赶都到不了头。
06
囤积时间大概是人类最严重的囤积症
很多人都把工作当做换取收入的工具,可是,我的老天,你一天有八个小时在工作!
如果你没办法让自己真正地享受工作,常常在妥协、煎熬的感觉中度过,试图用这样的煎熬换一个美好的未来,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无论你在囤积什么,都要记得:越囤积,越匮乏。而现在我会做的是,永远都先挑好苹果吃,所以我永远都吃好苹果,我不焦虑未来,我只享受当下。
如果你问,如果过去生活中已经有烂苹果了,怎么办?
该扔的扔掉,该送的送走,
把已经发生的对自己没有帮助的东西
清理出自己的生活。
无论是某样东西,
还是某个人,某段关系,
某种过去的自己,统统都送走。
07
告别“囤积症”,享受自己的人生
不要谴责任何过去,回首时只需要带着祝福和感激,因为那是你的历史。厌恶曾经和自己有关的人或事,就是在厌恶曾经那个阶段的你,送走的意思就是连这种厌恶感都送走。
不必担心他们,没有人需要你的担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命的节奏和想体验的东西,那可以和你不同,但并不意味着你选择的就是他们想要的。
当然更不用担心自己的未来,担心就是在关注“以后”,而我们真正要学会的是关注“现在”。
哪里有什么未来,所有的未来都是以当下的状态出现在我们的生命当中的,我们真正能拥有的永远只有此时此刻。
当下是没有烦恼的,所有的烦恼都是因为要么我们活在对过去的懊恼和不甘当中,要么活在对未来的焦虑和恐惧当中,一旦掉进这种状态,自信,开心,美,行动,享受...所有可以带来创造性改变的力量就消失掉了。
不要因为对未来的恐惧而消耗现在的生命,去为一个虚假的未来做囤积,每时每刻你都站在生命的分叉路口上,这一刻不同的选择,就决定了你下一个此刻所待的地方。
祝福每一位朋友都能够在成长的路上,越来越轻松、越来越智慧、越来越快乐。你的转发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感恩你的宝贵时间,感恩你的阅读!
*来源:文章版权归周梵(ID:xfhzf520)所有,明瑜学堂整理后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