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广播新闻节目形态的演变与发展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申启武:改革开放30年广播新闻节目形态的演变与发展

改革开放30年广播新闻节目形态的演变与发展

申启武

内容摘要! 本文在阐释广播节目形态本质内涵的基础上, 认真梳理改革开放30年来广播新闻节目形态的演变与发展的历史脉络, 并通过深入细致的考察分析从中概括出广播新闻节目形态演变与发展的∀碎片化、互动化、多元化#等基本特征, 进而得出结论:坚持∀受众本位#和广播的媒介特性与传播规律是广播新闻节目革新与发展的未来方向。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广播新闻; 新闻节目; 节目形态

改革开放30年来, 广播新闻节目形态的演变是广播媒介实施新闻改革的核心部分。其从单一走向多样、从板滞走向灵动, 表明广播新闻改革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后, 逐步回归到了媒介本体, 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对广播媒介的要求, 它与广播自身的媒介特性、传播规律息息相关, 同时也反映了广播媒介在传播观念、技术手段方面的大胆革新。基于这样的认识, 本文拟在阐释广播节目形态的内涵和本质特征的基础上, 从改革开放30年来广播新闻节目形态演进的历史脉络及其基本特征中, 探索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节目形态不同于节目类型, 因为节目类型指的是具有相同特征的节目所形成的种类。对于林林总总纷繁复杂的广播节目来说, 不同的划分标准则能够将那些具有相同特征的节目归入不同的类型, 所以任何一种分类标准都存在不同节目形态的交叉、重叠现象。表面看来,

按照具有结

构性质的体裁标准对广播节目进行分类似乎与节目形态较为接近, 但仍然难以避免不同节目形态的交叉、重叠现象, 因为∀结构不是静态的。支配结构的规律活动着,

从而使

结构不仅形成结构, 而且还起构成作用。#%事实也是如此。如今的广播节目一种形态转换成为另一种形态的构成元素的现象比较普遍。用皮亚杰关于结构的∀自我调节概念#&

广播节目形态的理论阐释

一般说来, 形态是指事物的形状或表现。节目形态是节目的形式、结构和样态, 它是节目的存在方式, 是节目内容的基本载体, 是对各类节目要素的综合加工之后呈现于受众之前的物化产品样式。当然,

由于广播节目是借助

理论来审视节目形态, 同样会发现, 节目形态并不是通过

参照节目内容的模式来建构特定的节目, 而是根据自身的内在规律或规则来建构特定的节目的。也正是因为如此, 一种节目形态可以服务各种各样的节目内容。诚如学者李幸所言,

∀形态不仅规范了一大批节目, 装进了一大堆内

声音符号诉诸听众的听觉器官的, 声音符号是听众收听广播节目时惟一可感知的对象, 而声音符号是无法用视觉可见的形状或表现来界定的。因而与报纸、电视不同, 广播节目形态的很重要特征不单单是指广播节目的形状或表现。作为广播节目最基本的构成元素, 不同的声音符号根据某种传播需要, 遵循某种内在规律或规则排列组合则形成了广播节目最基本的结构模式。∀这套规律决定着结构的性质和结构各部分的性质, 这些规律在结构之内赋予各组成部分的属性要比这些组成部分在结构之外单独获得的属性大

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说, 广播节目形态可以理解为广播

容, 而且可以到处流动#∋。

节目形态不同于节目样式, 因为节目样式是为展示节目内容服务的。不过, 节目样式势必会受到节目形态系统内部具有支配作用的内在规律或规则的制约。也就是说, 在节目内容的作用下,

节目样式可以变化多端, 但节目样

式是无法超越特定的节目形态的规范和制约的。因此, 节目形态不等于节目样式, 节目形态可以在各种各样的具体的节目中流动着, 并在流动中起到规范和制约作用。

广播新闻节目形态演变与发展的历史脉络

从延安窑洞里走来的人民广播起初是缺乏节目形态概念的。上世纪50年代初期, 胡乔木提出广播∀要学会自己走路#, 节目形态问题开始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受技术和设备等因素的制约, 新中国成立以后17年的时间里, 广播虽播出过一些符合自身特性的新闻节目, 但仍没能从根本

节目的存在方式和结构模式。或者说, 节目形态是整体的概念, 是基本框架, 声音元素是材料, 声音元素经过排列组合, 形成框架; 而框架一旦成形,

成为一种固定的结构

模式, 声音元素就必须根据某种传播需要, 遵循某种内在规律或规则, 在这个框架内进行有序的排列组合。 76

现代传播双月刊2008年第2期(总第151期)

申启武:改革开放30年广播新闻节目形态的演变与发展

上改变∀报纸有声版#的形态格局; 所以新闻节目一直是广播消息、新闻专题、广播评论这三种形态占据主流。而∀文革#十年,

17年来积累的成果几乎丧失殆尽。直到党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形式生广州的

广东广播不同的是, 香港广播节目内容丰富多彩, 动活泼, 吸引了珠三角地区的大量听众。一时间, 大街小巷到处充斥着香港广播的声音,

广东广播的收听率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经过拨乱反正和改革创新, 广播才真正步入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回顾30年来的改革历程, 广播新闻节目形态演变与发展的历史脉络清晰可辨。

1 从∀自己走路#到∀扬独家之优势#:解说加音响逐渐定型为广播新闻节目最基本的结构模式

新闻节目音响化是广播媒介特性的基本要求。1980年10月, 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重提∀自己走路#的方针。此后的1983年3、4月间, 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扬独家之优势, 汇天下之精华#的指导方针。因此, 广播在确立新闻主体地位的同时, 努力通过节目形态的变革来∀自己走路#和∀扬独家之优势#。于是, 音响元素开始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录音新闻、现场报道等节目样式比过去有所增加。中央电台记者采制的现场报道(胡耀邦总书记瞻仰周总理诗碑) 和(朱建华再次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 在当时较有影响, 这表明广播消息的形式逐步朝多样化方向拓展。与此同时,

为了全面、

迅速下降。这一状况让广东广播的决策者寝食不安。在他们看来, 广播像过去那样过分倚重报纸媒体,

以训导者的

姿态向听众作灌输式的宣传是无法实行应有的传播效果的。基于这样的认识, 广东广播的决策者本着∀听众是广播的主人#的传播观念, 在认真分析广播的媒介特性和传播规律, 借鉴境外电台尤其是香港电台传播经验以及深刻反思过去几十年传播模式的基础上,

利用广播传输技术与现代

通信技术合理对接搭建的直播化的播出平台, 于1986年12月15日推出了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其主持人、大版块、直播化的播出方式开创了引领中国广播全面改革的∀珠江模式#。

主持人的出现为广播谈话类节目提供了前提性的条件, 因为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更多地借鉴人际传播方式, 用平等的态度、商讨的口吻、柔和的语调、亲切的语气与听众谈心, 为听众服务。因此, ∀珠江模式#问世以后, 各种各样的广播谈话类节目与听众见面。其中,

对当前社会

深刻地反映和解读改革开放后不断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 新闻专题成了最佳选择。新闻通讯、新闻访谈、新闻特写等体裁的专题节目纷纷与听众见面。不过, 许多新闻专题篇幅较长, 板滞厚重, 但是音响元素同样受到应有的重视, 以录音通讯、录音特写、录音访谈等体裁形式采制的专题节目时常会出现在广播中。例如:为了宣传雷雨顺的先进事迹, 中央电台(新闻与报纸摘要) 节目∀在一个半月时间里, 播发消息、通讯、录音报道、录音讲话、听众来信、评论16篇, 在社会上反响强烈, 在知识分子中

影响很大#。

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或令人关注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进行讨论则成了新闻谈话类节目的任务。新闻谈话类节目的运行方式各不相同, 有两位主持人通过对话方式对某一新闻话题交流意见的; 有通过电话连线嘉宾就某一社会问题发表看法的; 有众多听众围绕某个问题通过热线参与发表意见的; 有邀请嘉宾到直播室与主持人交流, 并通过热线电话与场外听众互动对话的。广东电台的(今日热线) 和上海电台的(市民与社会) 在广播界影响较大。

所要指出的是, 随着新闻谈话类节目的面世,

新闻专

题节目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新闻通讯、新闻特写和新闻访谈。同样的新闻事实, 谈话类节目可以以专题的形式对其进行解读与评说。广播评论也不再局限于本台评论、本台评论员文章、广播谈话、记者述评、短评、编后话等形式, 同样的社会问题, 谈话类节目可以通过热线参与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发表议论, 阐明观点。因此, 谈话类节目的问世使广播新闻节目形态的边界变得模糊起来。

∀大版块#在珠江经济电台成功推出以后,

各地电台

广播评论节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广播特色, 但是一味地移植和借用报纸评论的结构模式势必缺乏长久的生命力。90年代初期, 在电视媒体的强力冲击下, 广播评论的听众欣赏指数逐渐下滑, 几乎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中央电台1994年10月1日开办的一档全新的新闻评论节目(新闻纵横) 则改变了广播评论的尴尬处境。(新闻纵横) 将舆论监督摆在突出位置, 依托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社会现象, 就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采访, 以音响素材为依据, 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客观评述发表记者的观点和看法, 从而达到解疑释惑、引导舆论的目的。在这里, 音响元素成了广播评论增加现场感和真实性的有效手段, 深得听众的欢迎。随后, 各地方电台纷纷效仿, 开办了诸如(新闻追踪) 、(新闻瞭望) 、(时事观察) 等类似节目。

2 走自己的路:以主持人、大版块、直播化为标志的∀珠江模式#横空出世

改革开放以后, 香港广播加强对广东内地的覆盖, 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境内外多家电台激烈竞争的局面。与

纷纷效仿, 开办了各具特色的版块节目。其中, 有大版块, 也有小版块; 大版块中也可以套小版块。就新闻版块节目而言, 各个小的栏目虽然在内容与形式上呈综合性、多样性特征, 但是在主持人的∀耦合#+作用下, 其不同的功能却共同作用于节目整体, 进而体现节目整体的表现功能与社会功能。中央电台的(午间半小时) 是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新闻版块节目。由此可见,

∀珠江模式#的问世在

很大程度上表明, 广播∀不仅学会了自己走路。而且开始走自己的路#, 了。

3 超越与突破:现场直播向多元融合的特别直播延伸如果说传统的实况广播只是新闻现场的原生态呈现,

77

2期(总第151期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申启武:改革开放30年广播新闻节目形态的演变与发展

形式单一, 缺少创意, 那么勃兴于90年代后期的现场直播就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报道重大的新闻事件。现场直播不再局限于新闻事件的一个地点, 而是可以多点异地同步进行; 不再是新闻现场单一的实况转播, 而是除了新闻实况之外还有现场报道、背景介绍、专家述评乃至与该事件有关的来自异地的新闻报道和新闻插播等诸多内容。节目中既有前方记者的现场采访, 又有后方直播室里的嘉宾解读; 还有直播室里的主持人的串联、引导与协调。他们所担负的角色因功能不同而有所区别, 但是目的明确, 目标一致, 就是将某一重大的新闻事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完整、全面地同步报道出去。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 中央电台对香港回归进行了7场直播。其中, 长达7小时的(百年长梦今宵圆) 就采用上述方式, 在新闻实效、报道深度、音乐烘托等方面都做得非常成功。在现场直播节目中, 实况广播依然处于主体地位, 它是整个节目的核心; 新闻专题、谈话类节目、多点连线报道等节目形态也可能会出现, 但是它们已经作为节目的构成元素在主持人的牵引和串联之下融入到整体的节目之中。换句话说, 它们只是作为实现传播效果的一种手段, 已丧失了独立的节目形态地位。

进入新世纪以后, 在遭遇传统的电视、报纸媒体强势挤兑的同时, 网络与手机等新媒体的勃兴更让弱势的广播感到竞争的压力, 但是手机短信、网络直播帖的介入使得广播传受双方有了更广阔的互动空间。为了最大限度地争取听众, 为逆境中广播创造生存与发展机会, 国家广电总局将2003定为∀广播发展年#,

有力地推动了广播新闻的

1 碎片化。碎片化的概念一般用于指受众市场的破碎。不过, 将完整的节目∀破碎#与受众市场的破碎有某种相似之处, 所以姑且借用这一概念。广播是单信道传播, 声音是听众收听广播节目时可感知的惟一信号, 所以传统意义上的解说加音响的新闻节目尤其是篇幅较长的新闻专题往往会因为声音元素的单一以及制作手法的呆滞与僵硬给听众带来单调、乏味之感。为了克服这一缺陷,

以强化

听众收听兴趣, 消除听众收听疲劳为旨归的新闻节目碎片化成了广播新闻节目形态演变与发展过程中的一大倾向。

直播化的新闻专题节目通过信息的分解与组合解读新闻。直播化的播出方式不仅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传递信息, 而且改变了广播新闻的传播模式。在这里, 专题类新闻节目已不只是通过解说加音响对新闻进行渲染式的解读与评说, 而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采用现场主持、嘉宾访谈、记者连

线、采访音响、新闻资料、背景音乐、主题歌曲、片头片花、短信互动等多种方式与手段, 在主持人、嘉宾、听众乃至前方记者之间通过信息的分解与组合, 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地对新闻进行解读与评说, 从而形成新闻场, 在对听众形成一定作用力的同时, 丰富了节目形式, 淡化了节目时长。而且, 听众不管何时走进节目, 都能获得新的信息。

新闻信息在∀聊#中成为∀碎片#。说到新闻碎片化, 人们会认为新闻信息本身就非常碎片了, 但传统的新闻信息需要在一个固定的结构中叙述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从这个意义上说, 它又相对完整。而目前流行的连线报道则更多的是在前方记者与后方主持人互动交流中∀聊#出新闻的。这样, 完整的新闻在∀聊#中成为∀碎片#了。

2 互动化。在西方学者看来,

∀图灵测试#−是理想中

改革。也正是这一年的伊拉克战争期间, 中央电台的特别直播节目(海湾零距离) 征服了亿万听众。2004年1月1日, 中央电台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的成功推出, 则标志着广播新闻改革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由于现场直播在报道新闻事件方面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 所以其报道范围已经不再局限于重大的活动和重要的会议,

而是将报

的双向互动形式。直播化播出以后, 热线电话和手机短信使广播传受双向的即时互动成为可能,

这无疑是广播节目

实现∀图灵测试#的最有效途径。因此, 在广播新闻节目形态变革与发展的过程中, 互动化是其主要特征:

热线互动。其实, 热线电话介入广播之前, 信函是广播传受双向互动所采用的一种主要方式, 但是由于这种方式属于延时性互动, 互动过程麻烦、反馈率较低,

所以始

道的视野拓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2005年1月4日, 中央电台∀中国之声#(直播中国) 节目的开播则将现场直播这一传播方式带入到日常播出的固定栏目之中, 只是因为多数题材缺少重大新闻事件所拥有的现场盛况, 所以少了实况转播的内容, 与现场直播有一定的距离。即便如此, 我们依然认为, 现场直播开始成为常态的节目品种了, 这就是目前随处可见的特别直播节目。

终没有形成气候。伴随着∀珠江模式#的诞生, 热线电话将广播传受双向互动带入即时互动时代。热线互动方便操作, 利于沟通, 具有人际传播的某种精神特质, 而且与广播借助声音符号传播的特点相吻合, 因而成了广播与听众即时沟通交流的最佳选择。一时间, 各种各样的热线互动类新闻节目相继问世, 成了广播新闻节目中的一道亮丽的

广播新闻节目形态演变与发展的基本特征

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广播新闻节目形态演变与发展的历史脉络的梳理与考察, 我们不难发现, 广播新闻节目形态的演变与发展是一个从单一走向多样、从板滞走向灵动的过程, 同时也是在适应广播媒介特性和传播规律以及满足听众的收听需求的基础上有序地进行着。基本特征如下: 78

风景。

短信互动。虽然热线互动拥有独特的优势, 但是也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受电话线路的制约, 众参与互动的人数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同一时间听

参与者声音质量的

参差不齐会影响传播效果, 而且控制不好还可能会出现政治风险。而短信互动则可以实现传受双方全景式的交流沟通, 也就是说, 在同一时间范围内, 任何听众对节目的反

现代传播双月刊2008年第2期(总第151期)

申启武:改革开放30年广播新闻节目形态的演变与发展

馈和意见都能够进入传播者的视野, 所以实现了最大程度的交互传受。同时热线互动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也不会在短信互动时发生。因此, 近年来, 当手机短信应用到广播领域, 短信互动便成为广播传受双方沟通交流的主要手段。

立体交叉互动。应该说, 虽然热线互动存在着一定的政治风险和声音质量等问题, 但是热线互动所拥有的一些优势也是短信互动难以企及的; 所以当节目使用了延时装置, 并在主持人和导播的强有力的掌控下可以有效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时,

热线互动依然拥有非常大的生存空间。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不同的声音符号根据传播需要遵循某种内在规律或者内在规则排列组合而成。声音符号虽然包括口头语言、音响和音乐三种类型,

但是三种符号的物质形式毕竟都是声音;

所以为了克服广播节目单信道传输的弱点, 强化广播的声音功能, 丰富节目的声音色彩, 除了基本的口头语言外, 许多节目尽量用足、用好音响元素, 努力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具体的问题细节化, 在∀听#字上下功夫。音乐本来与新闻似乎还有不小的距离,

但是如今许多新闻节目尤

新闻与

其是大型的新闻直播节目却是采用多种元素搭配,

∀珠江模式#以来, 热线互动在许多的新闻节目中一直延续着, 目前风靡国内广播界的∀阳光热线#类节目,

其主

/

文艺组合的方式制作节目, 最大程度发挥广播传播优势。

体内容就是主持人、政府官员与老百姓之间的热线互动。当然, 网络以及短信互动也同样得到应有的重视; 有的节目还沿用传统的信函作为延时性互动方式。这样, 整个节目便形成了立体交叉互动形式, 为听众参与节目提供更多

.

便利。河南电台的(政府在线) 堪为范例。

结 语

美国新闻学者罗杰0菲德勒在(媒介形态变化) 一书中说:

∀传播媒介的形态变化, 通常是由可感知的需要、竞

争和政治压力, 以及社会和技术革新的复杂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传播媒介的形态变化是这样, 广播节目的形态变化同样如此。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广播新闻节目形态演变与发展的历程, 我们看到, 传播体制改革引入了媒介的竞争机制。媒介竞争激活了广播新闻传播中的受众意识。当受众意识主宰着广播传播者的思想观念后,

∀一切从受众出

3 多元化。∀珠江模式#以后, 为了适应广播的传播特性, 发挥广播的传播优势, 广播新闻节目形态开始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多种节目形态作为另一节目形态的构成元素出现。随着版板块节目的问世, 多元的节目形态元素随之出现。在广播新闻版块节目中, 作为每个版块栏目中的节目形态不尽相同, 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些各不相同的节目形态已经成了整个版块节目的构成元素, 自身缺乏独立性。不过, 版块节目的整体结构依然处于松散状态, 是经过主持人的∀耦合#将这些∀元素#综合贯穿在一起, 表面上看存在着某种一致性, 但是本质上缺乏必然的联系。而广播新闻节目形态又总是在变革和发展中不断超越自我, 彼此交叉、相互融合, 并在交叉与融合中形成了像多形态元素构成的现场直播这样的节目形态。节目形态的融合度越来越高, 整体感越来越强, 单一的形态在整个节目中只是一种构成元素,

只是作为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的一种手段,

发#就不仅仅是一句空话, 而成了广播新闻改革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因此, 考虑到广播的单信道传播以及声音是听众收听广播节目时可感知的惟一信号的媒介特性, 当广播传输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合理对接使直播化的播出方式成为现实以后, 各种形态的新闻直播节目在改革中相继推出, 目的就是为了扬长避短,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广播新闻的传播优势。笔者认为, 改革开放30年来广播新闻节目形态演变与发展及其表现出来的碎片化、互动化、多元化等特征, 是∀受众本位意识#和广播的媒介特性与传播规律的双重作用下的必然结果; 可以这样说, 广播新闻节目形态从单一走向多样、从板滞走向灵动的过程, 是广播新闻改革努力回归本体的过程, 也是不断得到听众认可与接受的过程; 广播新闻节目的革新与发展应本着这一思路一直持续下去。

已丧失了独立的节目形态的地位。

节目形态内部构成元素呈多样化格局。节目形态是由

注释:

∃%& [英]特伦斯0霍克斯著:(结构主义和符号学) , 瞿铁鹏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第7页。∋ 李幸:(电视节目形态之我见) , (电影艺术) ,

2004年第1期。

∗ 徐光春:(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简史) ,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 第231页。

+ 王振业、方毅华等:(广播电视新闻性节目规范研究) ,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第278页。, 曾广星:(横空出世111广播∀珠江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第23页。

− [美]约瑟夫0斯特劳巴哈、罗伯特0拉罗斯著:(今日媒介: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 , 熊澄宇等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15页。

. 陈德年、徐红晓:(政府在线111媒介监督的新形态) ,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 2005年4期。/ 申启武:(广播新闻:在创新与超越中寻求突破) ,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 2007年第2期。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张国涛!

2期(总第151期 79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申启武:改革开放30年广播新闻节目形态的演变与发展

改革开放30年广播新闻节目形态的演变与发展

申启武

内容摘要! 本文在阐释广播节目形态本质内涵的基础上, 认真梳理改革开放30年来广播新闻节目形态的演变与发展的历史脉络, 并通过深入细致的考察分析从中概括出广播新闻节目形态演变与发展的∀碎片化、互动化、多元化#等基本特征, 进而得出结论:坚持∀受众本位#和广播的媒介特性与传播规律是广播新闻节目革新与发展的未来方向。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广播新闻; 新闻节目; 节目形态

改革开放30年来, 广播新闻节目形态的演变是广播媒介实施新闻改革的核心部分。其从单一走向多样、从板滞走向灵动, 表明广播新闻改革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后, 逐步回归到了媒介本体, 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对广播媒介的要求, 它与广播自身的媒介特性、传播规律息息相关, 同时也反映了广播媒介在传播观念、技术手段方面的大胆革新。基于这样的认识, 本文拟在阐释广播节目形态的内涵和本质特征的基础上, 从改革开放30年来广播新闻节目形态演进的历史脉络及其基本特征中, 探索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节目形态不同于节目类型, 因为节目类型指的是具有相同特征的节目所形成的种类。对于林林总总纷繁复杂的广播节目来说, 不同的划分标准则能够将那些具有相同特征的节目归入不同的类型, 所以任何一种分类标准都存在不同节目形态的交叉、重叠现象。表面看来,

按照具有结

构性质的体裁标准对广播节目进行分类似乎与节目形态较为接近, 但仍然难以避免不同节目形态的交叉、重叠现象, 因为∀结构不是静态的。支配结构的规律活动着,

从而使

结构不仅形成结构, 而且还起构成作用。#%事实也是如此。如今的广播节目一种形态转换成为另一种形态的构成元素的现象比较普遍。用皮亚杰关于结构的∀自我调节概念#&

广播节目形态的理论阐释

一般说来, 形态是指事物的形状或表现。节目形态是节目的形式、结构和样态, 它是节目的存在方式, 是节目内容的基本载体, 是对各类节目要素的综合加工之后呈现于受众之前的物化产品样式。当然,

由于广播节目是借助

理论来审视节目形态, 同样会发现, 节目形态并不是通过

参照节目内容的模式来建构特定的节目, 而是根据自身的内在规律或规则来建构特定的节目的。也正是因为如此, 一种节目形态可以服务各种各样的节目内容。诚如学者李幸所言,

∀形态不仅规范了一大批节目, 装进了一大堆内

声音符号诉诸听众的听觉器官的, 声音符号是听众收听广播节目时惟一可感知的对象, 而声音符号是无法用视觉可见的形状或表现来界定的。因而与报纸、电视不同, 广播节目形态的很重要特征不单单是指广播节目的形状或表现。作为广播节目最基本的构成元素, 不同的声音符号根据某种传播需要, 遵循某种内在规律或规则排列组合则形成了广播节目最基本的结构模式。∀这套规律决定着结构的性质和结构各部分的性质, 这些规律在结构之内赋予各组成部分的属性要比这些组成部分在结构之外单独获得的属性大

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说, 广播节目形态可以理解为广播

容, 而且可以到处流动#∋。

节目形态不同于节目样式, 因为节目样式是为展示节目内容服务的。不过, 节目样式势必会受到节目形态系统内部具有支配作用的内在规律或规则的制约。也就是说, 在节目内容的作用下,

节目样式可以变化多端, 但节目样

式是无法超越特定的节目形态的规范和制约的。因此, 节目形态不等于节目样式, 节目形态可以在各种各样的具体的节目中流动着, 并在流动中起到规范和制约作用。

广播新闻节目形态演变与发展的历史脉络

从延安窑洞里走来的人民广播起初是缺乏节目形态概念的。上世纪50年代初期, 胡乔木提出广播∀要学会自己走路#, 节目形态问题开始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受技术和设备等因素的制约, 新中国成立以后17年的时间里, 广播虽播出过一些符合自身特性的新闻节目, 但仍没能从根本

节目的存在方式和结构模式。或者说, 节目形态是整体的概念, 是基本框架, 声音元素是材料, 声音元素经过排列组合, 形成框架; 而框架一旦成形,

成为一种固定的结构

模式, 声音元素就必须根据某种传播需要, 遵循某种内在规律或规则, 在这个框架内进行有序的排列组合。 76

现代传播双月刊2008年第2期(总第151期)

申启武:改革开放30年广播新闻节目形态的演变与发展

上改变∀报纸有声版#的形态格局; 所以新闻节目一直是广播消息、新闻专题、广播评论这三种形态占据主流。而∀文革#十年,

17年来积累的成果几乎丧失殆尽。直到党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形式生广州的

广东广播不同的是, 香港广播节目内容丰富多彩, 动活泼, 吸引了珠三角地区的大量听众。一时间, 大街小巷到处充斥着香港广播的声音,

广东广播的收听率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经过拨乱反正和改革创新, 广播才真正步入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回顾30年来的改革历程, 广播新闻节目形态演变与发展的历史脉络清晰可辨。

1 从∀自己走路#到∀扬独家之优势#:解说加音响逐渐定型为广播新闻节目最基本的结构模式

新闻节目音响化是广播媒介特性的基本要求。1980年10月, 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重提∀自己走路#的方针。此后的1983年3、4月间, 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扬独家之优势, 汇天下之精华#的指导方针。因此, 广播在确立新闻主体地位的同时, 努力通过节目形态的变革来∀自己走路#和∀扬独家之优势#。于是, 音响元素开始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录音新闻、现场报道等节目样式比过去有所增加。中央电台记者采制的现场报道(胡耀邦总书记瞻仰周总理诗碑) 和(朱建华再次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 在当时较有影响, 这表明广播消息的形式逐步朝多样化方向拓展。与此同时,

为了全面、

迅速下降。这一状况让广东广播的决策者寝食不安。在他们看来, 广播像过去那样过分倚重报纸媒体,

以训导者的

姿态向听众作灌输式的宣传是无法实行应有的传播效果的。基于这样的认识, 广东广播的决策者本着∀听众是广播的主人#的传播观念, 在认真分析广播的媒介特性和传播规律, 借鉴境外电台尤其是香港电台传播经验以及深刻反思过去几十年传播模式的基础上,

利用广播传输技术与现代

通信技术合理对接搭建的直播化的播出平台, 于1986年12月15日推出了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其主持人、大版块、直播化的播出方式开创了引领中国广播全面改革的∀珠江模式#。

主持人的出现为广播谈话类节目提供了前提性的条件, 因为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更多地借鉴人际传播方式, 用平等的态度、商讨的口吻、柔和的语调、亲切的语气与听众谈心, 为听众服务。因此, ∀珠江模式#问世以后, 各种各样的广播谈话类节目与听众见面。其中,

对当前社会

深刻地反映和解读改革开放后不断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 新闻专题成了最佳选择。新闻通讯、新闻访谈、新闻特写等体裁的专题节目纷纷与听众见面。不过, 许多新闻专题篇幅较长, 板滞厚重, 但是音响元素同样受到应有的重视, 以录音通讯、录音特写、录音访谈等体裁形式采制的专题节目时常会出现在广播中。例如:为了宣传雷雨顺的先进事迹, 中央电台(新闻与报纸摘要) 节目∀在一个半月时间里, 播发消息、通讯、录音报道、录音讲话、听众来信、评论16篇, 在社会上反响强烈, 在知识分子中

影响很大#。

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或令人关注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进行讨论则成了新闻谈话类节目的任务。新闻谈话类节目的运行方式各不相同, 有两位主持人通过对话方式对某一新闻话题交流意见的; 有通过电话连线嘉宾就某一社会问题发表看法的; 有众多听众围绕某个问题通过热线参与发表意见的; 有邀请嘉宾到直播室与主持人交流, 并通过热线电话与场外听众互动对话的。广东电台的(今日热线) 和上海电台的(市民与社会) 在广播界影响较大。

所要指出的是, 随着新闻谈话类节目的面世,

新闻专

题节目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新闻通讯、新闻特写和新闻访谈。同样的新闻事实, 谈话类节目可以以专题的形式对其进行解读与评说。广播评论也不再局限于本台评论、本台评论员文章、广播谈话、记者述评、短评、编后话等形式, 同样的社会问题, 谈话类节目可以通过热线参与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发表议论, 阐明观点。因此, 谈话类节目的问世使广播新闻节目形态的边界变得模糊起来。

∀大版块#在珠江经济电台成功推出以后,

各地电台

广播评论节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广播特色, 但是一味地移植和借用报纸评论的结构模式势必缺乏长久的生命力。90年代初期, 在电视媒体的强力冲击下, 广播评论的听众欣赏指数逐渐下滑, 几乎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中央电台1994年10月1日开办的一档全新的新闻评论节目(新闻纵横) 则改变了广播评论的尴尬处境。(新闻纵横) 将舆论监督摆在突出位置, 依托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社会现象, 就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采访, 以音响素材为依据, 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客观评述发表记者的观点和看法, 从而达到解疑释惑、引导舆论的目的。在这里, 音响元素成了广播评论增加现场感和真实性的有效手段, 深得听众的欢迎。随后, 各地方电台纷纷效仿, 开办了诸如(新闻追踪) 、(新闻瞭望) 、(时事观察) 等类似节目。

2 走自己的路:以主持人、大版块、直播化为标志的∀珠江模式#横空出世

改革开放以后, 香港广播加强对广东内地的覆盖, 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境内外多家电台激烈竞争的局面。与

纷纷效仿, 开办了各具特色的版块节目。其中, 有大版块, 也有小版块; 大版块中也可以套小版块。就新闻版块节目而言, 各个小的栏目虽然在内容与形式上呈综合性、多样性特征, 但是在主持人的∀耦合#+作用下, 其不同的功能却共同作用于节目整体, 进而体现节目整体的表现功能与社会功能。中央电台的(午间半小时) 是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新闻版块节目。由此可见,

∀珠江模式#的问世在

很大程度上表明, 广播∀不仅学会了自己走路。而且开始走自己的路#, 了。

3 超越与突破:现场直播向多元融合的特别直播延伸如果说传统的实况广播只是新闻现场的原生态呈现,

77

2期(总第151期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申启武:改革开放30年广播新闻节目形态的演变与发展

形式单一, 缺少创意, 那么勃兴于90年代后期的现场直播就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报道重大的新闻事件。现场直播不再局限于新闻事件的一个地点, 而是可以多点异地同步进行; 不再是新闻现场单一的实况转播, 而是除了新闻实况之外还有现场报道、背景介绍、专家述评乃至与该事件有关的来自异地的新闻报道和新闻插播等诸多内容。节目中既有前方记者的现场采访, 又有后方直播室里的嘉宾解读; 还有直播室里的主持人的串联、引导与协调。他们所担负的角色因功能不同而有所区别, 但是目的明确, 目标一致, 就是将某一重大的新闻事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完整、全面地同步报道出去。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 中央电台对香港回归进行了7场直播。其中, 长达7小时的(百年长梦今宵圆) 就采用上述方式, 在新闻实效、报道深度、音乐烘托等方面都做得非常成功。在现场直播节目中, 实况广播依然处于主体地位, 它是整个节目的核心; 新闻专题、谈话类节目、多点连线报道等节目形态也可能会出现, 但是它们已经作为节目的构成元素在主持人的牵引和串联之下融入到整体的节目之中。换句话说, 它们只是作为实现传播效果的一种手段, 已丧失了独立的节目形态地位。

进入新世纪以后, 在遭遇传统的电视、报纸媒体强势挤兑的同时, 网络与手机等新媒体的勃兴更让弱势的广播感到竞争的压力, 但是手机短信、网络直播帖的介入使得广播传受双方有了更广阔的互动空间。为了最大限度地争取听众, 为逆境中广播创造生存与发展机会, 国家广电总局将2003定为∀广播发展年#,

有力地推动了广播新闻的

1 碎片化。碎片化的概念一般用于指受众市场的破碎。不过, 将完整的节目∀破碎#与受众市场的破碎有某种相似之处, 所以姑且借用这一概念。广播是单信道传播, 声音是听众收听广播节目时可感知的惟一信号, 所以传统意义上的解说加音响的新闻节目尤其是篇幅较长的新闻专题往往会因为声音元素的单一以及制作手法的呆滞与僵硬给听众带来单调、乏味之感。为了克服这一缺陷,

以强化

听众收听兴趣, 消除听众收听疲劳为旨归的新闻节目碎片化成了广播新闻节目形态演变与发展过程中的一大倾向。

直播化的新闻专题节目通过信息的分解与组合解读新闻。直播化的播出方式不仅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传递信息, 而且改变了广播新闻的传播模式。在这里, 专题类新闻节目已不只是通过解说加音响对新闻进行渲染式的解读与评说, 而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采用现场主持、嘉宾访谈、记者连

线、采访音响、新闻资料、背景音乐、主题歌曲、片头片花、短信互动等多种方式与手段, 在主持人、嘉宾、听众乃至前方记者之间通过信息的分解与组合, 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地对新闻进行解读与评说, 从而形成新闻场, 在对听众形成一定作用力的同时, 丰富了节目形式, 淡化了节目时长。而且, 听众不管何时走进节目, 都能获得新的信息。

新闻信息在∀聊#中成为∀碎片#。说到新闻碎片化, 人们会认为新闻信息本身就非常碎片了, 但传统的新闻信息需要在一个固定的结构中叙述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从这个意义上说, 它又相对完整。而目前流行的连线报道则更多的是在前方记者与后方主持人互动交流中∀聊#出新闻的。这样, 完整的新闻在∀聊#中成为∀碎片#了。

2 互动化。在西方学者看来,

∀图灵测试#−是理想中

改革。也正是这一年的伊拉克战争期间, 中央电台的特别直播节目(海湾零距离) 征服了亿万听众。2004年1月1日, 中央电台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的成功推出, 则标志着广播新闻改革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由于现场直播在报道新闻事件方面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 所以其报道范围已经不再局限于重大的活动和重要的会议,

而是将报

的双向互动形式。直播化播出以后, 热线电话和手机短信使广播传受双向的即时互动成为可能,

这无疑是广播节目

实现∀图灵测试#的最有效途径。因此, 在广播新闻节目形态变革与发展的过程中, 互动化是其主要特征:

热线互动。其实, 热线电话介入广播之前, 信函是广播传受双向互动所采用的一种主要方式, 但是由于这种方式属于延时性互动, 互动过程麻烦、反馈率较低,

所以始

道的视野拓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2005年1月4日, 中央电台∀中国之声#(直播中国) 节目的开播则将现场直播这一传播方式带入到日常播出的固定栏目之中, 只是因为多数题材缺少重大新闻事件所拥有的现场盛况, 所以少了实况转播的内容, 与现场直播有一定的距离。即便如此, 我们依然认为, 现场直播开始成为常态的节目品种了, 这就是目前随处可见的特别直播节目。

终没有形成气候。伴随着∀珠江模式#的诞生, 热线电话将广播传受双向互动带入即时互动时代。热线互动方便操作, 利于沟通, 具有人际传播的某种精神特质, 而且与广播借助声音符号传播的特点相吻合, 因而成了广播与听众即时沟通交流的最佳选择。一时间, 各种各样的热线互动类新闻节目相继问世, 成了广播新闻节目中的一道亮丽的

广播新闻节目形态演变与发展的基本特征

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广播新闻节目形态演变与发展的历史脉络的梳理与考察, 我们不难发现, 广播新闻节目形态的演变与发展是一个从单一走向多样、从板滞走向灵动的过程, 同时也是在适应广播媒介特性和传播规律以及满足听众的收听需求的基础上有序地进行着。基本特征如下: 78

风景。

短信互动。虽然热线互动拥有独特的优势, 但是也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受电话线路的制约, 众参与互动的人数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同一时间听

参与者声音质量的

参差不齐会影响传播效果, 而且控制不好还可能会出现政治风险。而短信互动则可以实现传受双方全景式的交流沟通, 也就是说, 在同一时间范围内, 任何听众对节目的反

现代传播双月刊2008年第2期(总第151期)

申启武:改革开放30年广播新闻节目形态的演变与发展

馈和意见都能够进入传播者的视野, 所以实现了最大程度的交互传受。同时热线互动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也不会在短信互动时发生。因此, 近年来, 当手机短信应用到广播领域, 短信互动便成为广播传受双方沟通交流的主要手段。

立体交叉互动。应该说, 虽然热线互动存在着一定的政治风险和声音质量等问题, 但是热线互动所拥有的一些优势也是短信互动难以企及的; 所以当节目使用了延时装置, 并在主持人和导播的强有力的掌控下可以有效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时,

热线互动依然拥有非常大的生存空间。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不同的声音符号根据传播需要遵循某种内在规律或者内在规则排列组合而成。声音符号虽然包括口头语言、音响和音乐三种类型,

但是三种符号的物质形式毕竟都是声音;

所以为了克服广播节目单信道传输的弱点, 强化广播的声音功能, 丰富节目的声音色彩, 除了基本的口头语言外, 许多节目尽量用足、用好音响元素, 努力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具体的问题细节化, 在∀听#字上下功夫。音乐本来与新闻似乎还有不小的距离,

但是如今许多新闻节目尤

新闻与

其是大型的新闻直播节目却是采用多种元素搭配,

∀珠江模式#以来, 热线互动在许多的新闻节目中一直延续着, 目前风靡国内广播界的∀阳光热线#类节目,

其主

/

文艺组合的方式制作节目, 最大程度发挥广播传播优势。

体内容就是主持人、政府官员与老百姓之间的热线互动。当然, 网络以及短信互动也同样得到应有的重视; 有的节目还沿用传统的信函作为延时性互动方式。这样, 整个节目便形成了立体交叉互动形式, 为听众参与节目提供更多

.

便利。河南电台的(政府在线) 堪为范例。

结 语

美国新闻学者罗杰0菲德勒在(媒介形态变化) 一书中说:

∀传播媒介的形态变化, 通常是由可感知的需要、竞

争和政治压力, 以及社会和技术革新的复杂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传播媒介的形态变化是这样, 广播节目的形态变化同样如此。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广播新闻节目形态演变与发展的历程, 我们看到, 传播体制改革引入了媒介的竞争机制。媒介竞争激活了广播新闻传播中的受众意识。当受众意识主宰着广播传播者的思想观念后,

∀一切从受众出

3 多元化。∀珠江模式#以后, 为了适应广播的传播特性, 发挥广播的传播优势, 广播新闻节目形态开始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多种节目形态作为另一节目形态的构成元素出现。随着版板块节目的问世, 多元的节目形态元素随之出现。在广播新闻版块节目中, 作为每个版块栏目中的节目形态不尽相同, 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些各不相同的节目形态已经成了整个版块节目的构成元素, 自身缺乏独立性。不过, 版块节目的整体结构依然处于松散状态, 是经过主持人的∀耦合#将这些∀元素#综合贯穿在一起, 表面上看存在着某种一致性, 但是本质上缺乏必然的联系。而广播新闻节目形态又总是在变革和发展中不断超越自我, 彼此交叉、相互融合, 并在交叉与融合中形成了像多形态元素构成的现场直播这样的节目形态。节目形态的融合度越来越高, 整体感越来越强, 单一的形态在整个节目中只是一种构成元素,

只是作为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的一种手段,

发#就不仅仅是一句空话, 而成了广播新闻改革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因此, 考虑到广播的单信道传播以及声音是听众收听广播节目时可感知的惟一信号的媒介特性, 当广播传输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合理对接使直播化的播出方式成为现实以后, 各种形态的新闻直播节目在改革中相继推出, 目的就是为了扬长避短,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广播新闻的传播优势。笔者认为, 改革开放30年来广播新闻节目形态演变与发展及其表现出来的碎片化、互动化、多元化等特征, 是∀受众本位意识#和广播的媒介特性与传播规律的双重作用下的必然结果; 可以这样说, 广播新闻节目形态从单一走向多样、从板滞走向灵动的过程, 是广播新闻改革努力回归本体的过程, 也是不断得到听众认可与接受的过程; 广播新闻节目的革新与发展应本着这一思路一直持续下去。

已丧失了独立的节目形态的地位。

节目形态内部构成元素呈多样化格局。节目形态是由

注释:

∃%& [英]特伦斯0霍克斯著:(结构主义和符号学) , 瞿铁鹏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第7页。∋ 李幸:(电视节目形态之我见) , (电影艺术) ,

2004年第1期。

∗ 徐光春:(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简史) ,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 第231页。

+ 王振业、方毅华等:(广播电视新闻性节目规范研究) ,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第278页。, 曾广星:(横空出世111广播∀珠江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第23页。

− [美]约瑟夫0斯特劳巴哈、罗伯特0拉罗斯著:(今日媒介: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 , 熊澄宇等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15页。

. 陈德年、徐红晓:(政府在线111媒介监督的新形态) ,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 2005年4期。/ 申启武:(广播新闻:在创新与超越中寻求突破) ,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 2007年第2期。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张国涛!

2期(总第151期 79


相关文章

  • 000广播电视概论
  •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第一节 广播电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 1986 年 10 月 15 日,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成立.学会以"开展广播电视的学术研究,促进中 国广播学.电视学的建设和发展"为首要任务.该学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 ...查看


  • 媒介融合下的新闻观
  • 媒介融合下的新闻观 -媒介技术冲击与新闻选择的思考 大纲 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产生的影响 新闻观 新闻选择与选题拓展 一. 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相关书籍"媒介融合"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 ...查看


  •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选题
  •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 参考选题 一.广播电视作品分析,专题栏目类 1. 论新闻传播的人文关怀 2. 里芬斯塔尔的纪录片创作实践与艺术贡献 3. 浅析幽默在新闻报道中的价值 4. 从<话说长江>到<再说长江> ...查看


  • 北大的媒体法律法规
  • 媒体法律法规 03 伯尔尼公约 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Berne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s),简称伯尔尼公约(Berne Convent ...查看


  • 跨媒体研究
  • 绪论 国外"媒介融合'研究现状 1983年,美国人Ithiel De Sola Pool <自由的科技>中最早提出:媒介融合.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藩篱的打破,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闻媒体 将融 ...查看


  • 论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
  • 摘要:随着信息科技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的环境也在不断的演变变化,各种各样的媒体形式都争相进发.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不再像以前那样局限于电视新闻或者报纸之类的媒体媒介,那么形式较为单一的传统电视新闻已逐渐无法满足大众 ...查看


  • 播音主持论文 1
  •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报告 索 2012 题 目:我们仍在仰望星空-关于广播未来发展的探 系 部 运动与休闲系 专业名称 体育服务与管理 班 级 2009级5班 姓 名 陈俊秀 学 号 2009080516 指导教师 彭 菲 年6 月10日 ...查看


  • [中外广播电视发展史]大纲
  • <中外广播电视发展史>大纲 赵 民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email protected]) MMV All rights reserved 参考教材 郭镇之:电视传播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 汪文斌.胡正荣:世 ...查看


  • 新闻学概论
  • 一.媒介生存环境对媒介发展的意义 1.媒介生存环境是指媒介所处在的社会环境和科学技术环境,主要包括:(1)社会制度(2)政府与媒介的关系(3)社会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4)社会文化传统和文明发展程度 2.媒介生存环境对媒介发展的意义(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