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地理提纲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概况

1.自然资源

(1)定义: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2)种类: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3)主要特征: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随着人口的增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断下降。随着生产的发展,某些资源的总量会变得越来越少。

2.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1)可再生资源: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等。对于可再生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加以开发利用。

(2)非可再生资源: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应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

3.中国的矿产资源

(1)能源矿产资源:煤炭比重偏大,石油、天然气相对较少。

煤矿产地的分布:鸡西、鹤岗煤矿分布在黑龙江省;大同煤矿分布在山西省;平顶山煤矿分布在河南省;攀枝花煤矿分布在四川省;六盘水煤矿分布在贵州省。

石油产地的分布:大庆油田分布在黑龙江省;胜利油田分布在山东省;中原油田分布在河南省;华北油田分布在河北省;克拉玛依油田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主要金属矿产分布:内蒙古自治区的白云鄂博主要分布稀土矿产;铁矿的分布有辽宁省鞍山铁矿,四川省的攀枝花铁矿,安徽省的马鞍山铁矿,海南省的石碌铁矿等。

(3)总之,中国的矿产资源总量较大,但地区分布不均。煤炭及石油的分布北方多,南方少。金属矿的分布总体北方少,南方多。

4.新能源

普遍具有污染小,储量大,分布广的特点。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能,氢能等。

(1)我国风能丰富的地区:东南沿海,新疆北部,内蒙古,甘肃北部。 (2)我国太阳能丰富地区:青藏高原;我国太阳能稀少地区:四川盆地。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

1.主要特点

(1)国情特点:人多地少

(2)构成特点:类型齐全,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耕地、林地比重相对偏小,难以利用土地(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石山等)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2.分布规律

3.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异

4.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5.土地政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

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解决措施

2.南水北调工程(P76图3-24)

(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沿京杭运河北上,在山东西部穿过黄河,进入河北抵达天津。

中线工程: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郑州、石家庄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

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引水入黄河,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3.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一部分水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许多城市严重缺水。

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1.生物资源

(1)发展条件:我国海域自北向南跨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 (2)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①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又称墨鱼) ②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最大)、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

(3)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主要海水养殖品种有海带、紫菜、虾、扇贝、牡蛎、鲍鱼等。

2.矿产资源

(1)石油、天然气——中国近海大陆架。

(2)滨海砂矿:锆石、钛铁矿、金红石、石英砂等

3.化学资源

(1)利用方式:从海水中提取海盐和钾、镁、溴、碘等化学元素。

(2)海盐 4.四大盐场

北方以长芦盐场、淮北盐场最为著名,南方有台湾的布袋盐场、海南的莺歌海盐场等。

长芦盐场形成原因:盐场的分布受地形和气候两方面影响。长芦盐场地处渤海湾西岸:1.有漫长宽广平坦的泥质海滩。2.有利于海水蒸发的天气,这里雨季

5.海洋资源的保护

(1)问题:海洋灾害频繁、海洋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等。 (2)措施: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防止海洋污染,并对海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一节 农业

1.农业(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

一种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1)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渔业、牧业等农业生产部门。 (2)狭义的农业:指的是种植业。

2.农业的发展成就

(我国农业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的国家,也是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还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茶树的国家。)

(1)目前,我国的谷物、肉类、籽棉、油菜籽、茶叶、水果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1位。谷物人均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棉花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2)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东部地区建设了大量的高产稳产农田;在生产水平低的地区培育了新的农业基地;建立了许多以出口创汇为主的农产品基地;城郊农业蓬勃发展起来。

(3)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田灌溉和农业机械化逐步普及;农业高科技手段广泛应用于农产品育种;储存、保鲜技术的运用。

(新型农业:类型有观光农业、创汇农业、绿色农业;其中重要的创汇农业基地有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闽南、珠江三角洲等地。)

3.农作物的分布

中国七大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

4.畜牧业

分界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5.牧区畜牧业发展的条件:草原辽阔,牧场宽广,水草肥美,具有悠久的畜牧业生产历史

农耕区畜牧业发展的条件:饲料资源丰富

6.四大牧区优良牲畜 内蒙古牧区:三河牛、三河马

新疆牧区:新疆细毛羊、伊犁马 西藏牧区:西藏牦牛、藏南绵羊 青海牧区:青海牦牛

第二节 工业

1.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1)地位与作用: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为各个部门提供生产资料(原材料、能源和技术装备)和生活资料。

(2)影响因素:根据各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人口和劳动力状况、市场因素以及现有经济基础等来发展工业。

3.农作物的分布

中国七大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

4.畜牧业

分界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5.牧区畜牧业发展的条件:草原辽阔,牧场宽广,水草肥美,具有悠久的畜牧业生产历史

农耕区畜牧业发展的条件:饲料资源丰富

6.四大牧区优良牲畜 内蒙古牧区:三河牛、三河马

新疆牧区:新疆细毛羊、伊犁马 西藏牧区:西藏牦牛、藏南绵羊 青海牧区:青海牦牛

第二节 工业

1.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1)地位与作用: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为各个部门提供生产资料(原材料、能源和技术装备)和生活资料。

(2)影响因素:根据各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人口和劳动力状况、市场因素以及现有经济基础等来发展工业。

2.中国工业的发展

(1)许多工业品的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其中煤炭、钢铁、水泥、发电量、棉布、汽车、电视机、电冰箱等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2)已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①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沿海地区相对集中

②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和污染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长足发展。

③整体状况:东部沿海—改造提升

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中西部地区—扩展和升级

④城市工业局部调整:内城区工业企业搬迁到郊县工业园区。

3.中国工业的分布

(1)能源工业

①第一大能源:

煤炭:山西、内蒙古、陕西是中国的主要产煤区。 ②第二大能源:

石油: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黑龙江省的大庆油田 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

③水力是我国重要能源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江、黄河、澜沧江、珠江、松花江上游。 (2)钢铁工业

①发展条件:丰富的焦煤资源和铁矿资源。 ①发展成就:基本形成以工业设备、农业机械、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布局相对合理的机械工业体系。

②全国大型工业基地:辽中南、京津唐、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珠江

三角洲、武汉、重庆等。 (4)纺织工业

①工业体系完整:包括棉、毛、丝、麻纺织和化纤等行业,其中以棉纺织工业最重要。

②主要棉纺织工业基地:上海、天津、青岛、石家庄、郑州、西安、武汉等地。

4.高新技术产业

(1)发展概况:发展迅速,中国成为世界上重要的高新技术出口国。

(2)产业结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空间、海洋等技术领域为主体,表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3)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

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以上海高新区为中心的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以深圳高新区为中心的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以西安—杨凌高新区为中心的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5.我国四大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区————我国北方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区————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区————我国最大的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

1.定义

利用各种交通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生产部门。

2.作用

起着联结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纽带作用,具有先行发展的特征。

(地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1.运输方式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 中国铁路运输的地位尤为突出。

航空运输是衡量一个国家交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2.铁路运输

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概况

1.自然资源

(1)定义: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2)种类: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3)主要特征: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随着人口的增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断下降。随着生产的发展,某些资源的总量会变得越来越少。

2.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1)可再生资源: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等。对于可再生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加以开发利用。

(2)非可再生资源: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应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

3.中国的矿产资源

(1)能源矿产资源:煤炭比重偏大,石油、天然气相对较少。

煤矿产地的分布:鸡西、鹤岗煤矿分布在黑龙江省;大同煤矿分布在山西省;平顶山煤矿分布在河南省;攀枝花煤矿分布在四川省;六盘水煤矿分布在贵州省。

石油产地的分布:大庆油田分布在黑龙江省;胜利油田分布在山东省;中原油田分布在河南省;华北油田分布在河北省;克拉玛依油田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主要金属矿产分布:内蒙古自治区的白云鄂博主要分布稀土矿产;铁矿的分布有辽宁省鞍山铁矿,四川省的攀枝花铁矿,安徽省的马鞍山铁矿,海南省的石碌铁矿等。

(3)总之,中国的矿产资源总量较大,但地区分布不均。煤炭及石油的分布北方多,南方少。金属矿的分布总体北方少,南方多。

4.新能源

普遍具有污染小,储量大,分布广的特点。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能,氢能等。

(1)我国风能丰富的地区:东南沿海,新疆北部,内蒙古,甘肃北部。 (2)我国太阳能丰富地区:青藏高原;我国太阳能稀少地区:四川盆地。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

1.主要特点

(1)国情特点:人多地少

(2)构成特点:类型齐全,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耕地、林地比重相对偏小,难以利用土地(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石山等)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2.分布规律

3.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异

4.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5.土地政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

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解决措施

2.南水北调工程(P76图3-24)

(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沿京杭运河北上,在山东西部穿过黄河,进入河北抵达天津。

中线工程: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郑州、石家庄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

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引水入黄河,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3.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一部分水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许多城市严重缺水。

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1.生物资源

(1)发展条件:我国海域自北向南跨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 (2)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①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又称墨鱼) ②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最大)、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

(3)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主要海水养殖品种有海带、紫菜、虾、扇贝、牡蛎、鲍鱼等。

2.矿产资源

(1)石油、天然气——中国近海大陆架。

(2)滨海砂矿:锆石、钛铁矿、金红石、石英砂等

3.化学资源

(1)利用方式:从海水中提取海盐和钾、镁、溴、碘等化学元素。

(2)海盐 4.四大盐场

北方以长芦盐场、淮北盐场最为著名,南方有台湾的布袋盐场、海南的莺歌海盐场等。

长芦盐场形成原因:盐场的分布受地形和气候两方面影响。长芦盐场地处渤海湾西岸:1.有漫长宽广平坦的泥质海滩。2.有利于海水蒸发的天气,这里雨季

5.海洋资源的保护

(1)问题:海洋灾害频繁、海洋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等。 (2)措施: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防止海洋污染,并对海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一节 农业

1.农业(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

一种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1)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渔业、牧业等农业生产部门。 (2)狭义的农业:指的是种植业。

2.农业的发展成就

(我国农业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的国家,也是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还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茶树的国家。)

(1)目前,我国的谷物、肉类、籽棉、油菜籽、茶叶、水果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1位。谷物人均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棉花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2)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东部地区建设了大量的高产稳产农田;在生产水平低的地区培育了新的农业基地;建立了许多以出口创汇为主的农产品基地;城郊农业蓬勃发展起来。

(3)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田灌溉和农业机械化逐步普及;农业高科技手段广泛应用于农产品育种;储存、保鲜技术的运用。

(新型农业:类型有观光农业、创汇农业、绿色农业;其中重要的创汇农业基地有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闽南、珠江三角洲等地。)

3.农作物的分布

中国七大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

4.畜牧业

分界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5.牧区畜牧业发展的条件:草原辽阔,牧场宽广,水草肥美,具有悠久的畜牧业生产历史

农耕区畜牧业发展的条件:饲料资源丰富

6.四大牧区优良牲畜 内蒙古牧区:三河牛、三河马

新疆牧区:新疆细毛羊、伊犁马 西藏牧区:西藏牦牛、藏南绵羊 青海牧区:青海牦牛

第二节 工业

1.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1)地位与作用: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为各个部门提供生产资料(原材料、能源和技术装备)和生活资料。

(2)影响因素:根据各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人口和劳动力状况、市场因素以及现有经济基础等来发展工业。

3.农作物的分布

中国七大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

4.畜牧业

分界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5.牧区畜牧业发展的条件:草原辽阔,牧场宽广,水草肥美,具有悠久的畜牧业生产历史

农耕区畜牧业发展的条件:饲料资源丰富

6.四大牧区优良牲畜 内蒙古牧区:三河牛、三河马

新疆牧区:新疆细毛羊、伊犁马 西藏牧区:西藏牦牛、藏南绵羊 青海牧区:青海牦牛

第二节 工业

1.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1)地位与作用: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为各个部门提供生产资料(原材料、能源和技术装备)和生活资料。

(2)影响因素:根据各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人口和劳动力状况、市场因素以及现有经济基础等来发展工业。

2.中国工业的发展

(1)许多工业品的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其中煤炭、钢铁、水泥、发电量、棉布、汽车、电视机、电冰箱等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2)已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①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沿海地区相对集中

②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和污染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长足发展。

③整体状况:东部沿海—改造提升

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中西部地区—扩展和升级

④城市工业局部调整:内城区工业企业搬迁到郊县工业园区。

3.中国工业的分布

(1)能源工业

①第一大能源:

煤炭:山西、内蒙古、陕西是中国的主要产煤区。 ②第二大能源:

石油: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黑龙江省的大庆油田 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

③水力是我国重要能源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江、黄河、澜沧江、珠江、松花江上游。 (2)钢铁工业

①发展条件:丰富的焦煤资源和铁矿资源。 ①发展成就:基本形成以工业设备、农业机械、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布局相对合理的机械工业体系。

②全国大型工业基地:辽中南、京津唐、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珠江

三角洲、武汉、重庆等。 (4)纺织工业

①工业体系完整:包括棉、毛、丝、麻纺织和化纤等行业,其中以棉纺织工业最重要。

②主要棉纺织工业基地:上海、天津、青岛、石家庄、郑州、西安、武汉等地。

4.高新技术产业

(1)发展概况:发展迅速,中国成为世界上重要的高新技术出口国。

(2)产业结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空间、海洋等技术领域为主体,表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3)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

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以上海高新区为中心的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以深圳高新区为中心的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以西安—杨凌高新区为中心的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5.我国四大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区————我国北方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区————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区————我国最大的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

1.定义

利用各种交通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生产部门。

2.作用

起着联结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纽带作用,具有先行发展的特征。

(地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1.运输方式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 中国铁路运输的地位尤为突出。

航空运输是衡量一个国家交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2.铁路运输

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相关文章

  • 八上地理期中复习提纲
  • 1.疆域: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热带.没有寒带. 四至点: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汇合处: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南端南沙群岛 ...查看


  • 湖南八上地理复习提纲
  • 湖南八上地理复习提纲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一小部分在 (热带) ,没有(寒带 ) .气候差异大,为发展( 多种农业经济 )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 ...查看


  • 初二上地理复习提纲
  • 初二上地理复习提纲 人教版 1 2.从大洲大 3.从纬度位置看,中国大部分位于属 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 14个.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 ...查看


  • 七上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 2012-2013学年度 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1.地理与日常生产.生活的关系: 天气的变化 地理与生产建设:→ 农作物的种植地理与风土人情:→ 各具特色的文化和宗教 2.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①比例尺 ...查看


  • 八上地理复习提纲.
  • 第一章辽阔的疆域 1.从东西半球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她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 ...查看


  • 七下科学复习提纲
  • 第一章复习提纲 一.新生命的诞生 1.精子和卵细胞 ⑴新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⑵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⑶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呈球形:而精子有尾巴,能够移动.呈蝌蚪形:精子和卵细胞属 ...查看


  • 地理必修一(行星地球复习提纲) (1)
  • 第一章 一.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行星地球 1. 宇宙的概念: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总和,是由各种形态的物质组成的,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 2. 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①: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 ...查看


  • 七上地理复习资料 1
  • 地理七年级(上)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 3. 4.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1. 2. 3. 第三节:地图 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图例.方向(指向标). 2. ...查看


  • 乡政府汇报提纲
  • 汇 报 提 纲 中共***乡委员会 ***乡人民政府 (2011年10月) 自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开展以来,我们***乡党委按 照县委的总体安排和部署,结合全乡实际情况,紧紧围绕"抓学习.提素质.促发展"这一主题,精心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