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制度的思考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经济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磨合和发展,跨越了一段又一段“新鲜”的成长时期。事到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经济制度基本确定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确立这样的经济制度和在此制度下新型的经济体制经历了“分娩”的痛苦,也获得了经济腾飞的巨大成就。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对国有经济进行了明确的定位,控制力是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的主导作用。在实际生活中,对国有经济控制力的统一认识还多多少少有些出入,但就像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或经济问题一样,不同的视角会得出不同的观点,然而终究会产生一个成为主流。这些看似是问题的观点,已经不再成为突出的问题那样急需解决。也许保留一些不同的观点,可以让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思考得更加周详,发展得更加宽广。理论研究成果大多围绕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而关于国有经济控制力方面的关注较少,成为经济领域的薄弱看点。在理论研究上,薄弱带来了分歧,且无法产生主流观点;由于理论研究不透彻,制度设计和政策规定方面必然产生各种缺陷甚至空白,一时难以完善或填补。笔者结合市场经济环境的开放,立足宏观,分析研究有关国有经济控制力的问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制度深入思考,分析国民经济中国有经济有哪些作用和机制,并结合实践,检验结论,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政策支点。笔者相信这样的研究具有强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完善和补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研究,起到促进作用,也为实践工作和发展政策起到指引作用。

  理论和实证分析具体从两方面进行,第一是国有企业经营偏离效益目标与政府干预的关系,第二是坏账风险由国有企业软预算带来。

  国有企业偏离效益目标与政府干预

  从理论上分析政府干预国有企业的弊端

  政府追求的目标与企业天生的宿命几乎背道而驰,政府的目标是政治目标,是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与盈利似乎是平行线,可以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企业的盈利或是亏损的需求完全不同。企业的目标就是利润。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之所以存续的宗旨。当政治要求经济飞速发展时,政府支持企业利益为先。但是政府还有其他的目标要完成,诸如社会稳定,充分就业等,为了实现政府的目标,在政府的权限范围内,控制和干预国有企业是其得心应手的武器。政府可以从侧面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比如税收,法律法规,甚至直接管理。这样,企业发展在不知不觉间偏离了利润效益的目标,成为政府的所属部门。这一点,从国有企业冗员过多就可以看出,这是政府为达到充分就业的管理目标而造成的负面效应。

  国有企业经营效率在中国悄然变化

  人均产出的水平低下是冗员过多导致的不良后果,若想提高人均产出水平,首先影单解决冗员过多的问题。可见,判断国有企业冗员的变化情况,完全可以通过参考人均产出水平的变化得出结论。通过国有企业人均产出水平在我国工业领域的比较,得出:以2000年为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即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人均利润和人均工业总产值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两项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0年以后相比之前的情况有了显著的改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人均利润和人均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2001年到2007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还与全国平均水平拉开了差距。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2008年,人均利润在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达到5.1万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5.3%;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人均工业总产值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9.7%,达到了80.24万元。当然,这样的数据可能对国有企业在部分行业中产出水平偏低的状况有所掩盖,日后的研究还可以对人均产出在各大类国有企业在工业领域的净值进行分别分析。

  从利用资产效率的的指标来看,过去十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总资产收益率一直处于整体水平之下,以2008年为例,整体总资产收益率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达到7.1%,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只有4.8%。

  坏账风险由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带来

  国有企业最重要的激励机制之一就是软预算约束。政府不能承诺不去解救国有企业的亏损。从而形成了软预算机制。尽管软预算与政府补贴不能混为一谈,但是二者存在着相当紧密的联系。可以说,软预算约束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政府补贴。这对形成坏账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保持一定量的国有经济是发挥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关键一环。国有经济的规模应当适度,并不是国有经济的规模越大,发挥的控制力越好,也并不是国民经济中国有经济的比重越大越好,国有经济过度发展,会带来相应的弊端,甚至比重过大,也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麻烦。理论是具有模型或框架性的,从我国历史发展的事实出发分析这些问题,答案不言而喻。

  (作者单位:长春房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物业总公司)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经济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磨合和发展,跨越了一段又一段“新鲜”的成长时期。事到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经济制度基本确定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确立这样的经济制度和在此制度下新型的经济体制经历了“分娩”的痛苦,也获得了经济腾飞的巨大成就。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对国有经济进行了明确的定位,控制力是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的主导作用。在实际生活中,对国有经济控制力的统一认识还多多少少有些出入,但就像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或经济问题一样,不同的视角会得出不同的观点,然而终究会产生一个成为主流。这些看似是问题的观点,已经不再成为突出的问题那样急需解决。也许保留一些不同的观点,可以让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思考得更加周详,发展得更加宽广。理论研究成果大多围绕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而关于国有经济控制力方面的关注较少,成为经济领域的薄弱看点。在理论研究上,薄弱带来了分歧,且无法产生主流观点;由于理论研究不透彻,制度设计和政策规定方面必然产生各种缺陷甚至空白,一时难以完善或填补。笔者结合市场经济环境的开放,立足宏观,分析研究有关国有经济控制力的问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制度深入思考,分析国民经济中国有经济有哪些作用和机制,并结合实践,检验结论,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政策支点。笔者相信这样的研究具有强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完善和补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研究,起到促进作用,也为实践工作和发展政策起到指引作用。

  理论和实证分析具体从两方面进行,第一是国有企业经营偏离效益目标与政府干预的关系,第二是坏账风险由国有企业软预算带来。

  国有企业偏离效益目标与政府干预

  从理论上分析政府干预国有企业的弊端

  政府追求的目标与企业天生的宿命几乎背道而驰,政府的目标是政治目标,是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与盈利似乎是平行线,可以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企业的盈利或是亏损的需求完全不同。企业的目标就是利润。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之所以存续的宗旨。当政治要求经济飞速发展时,政府支持企业利益为先。但是政府还有其他的目标要完成,诸如社会稳定,充分就业等,为了实现政府的目标,在政府的权限范围内,控制和干预国有企业是其得心应手的武器。政府可以从侧面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比如税收,法律法规,甚至直接管理。这样,企业发展在不知不觉间偏离了利润效益的目标,成为政府的所属部门。这一点,从国有企业冗员过多就可以看出,这是政府为达到充分就业的管理目标而造成的负面效应。

  国有企业经营效率在中国悄然变化

  人均产出的水平低下是冗员过多导致的不良后果,若想提高人均产出水平,首先影单解决冗员过多的问题。可见,判断国有企业冗员的变化情况,完全可以通过参考人均产出水平的变化得出结论。通过国有企业人均产出水平在我国工业领域的比较,得出:以2000年为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即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人均利润和人均工业总产值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两项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0年以后相比之前的情况有了显著的改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人均利润和人均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2001年到2007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还与全国平均水平拉开了差距。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2008年,人均利润在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达到5.1万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5.3%;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人均工业总产值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9.7%,达到了80.24万元。当然,这样的数据可能对国有企业在部分行业中产出水平偏低的状况有所掩盖,日后的研究还可以对人均产出在各大类国有企业在工业领域的净值进行分别分析。

  从利用资产效率的的指标来看,过去十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总资产收益率一直处于整体水平之下,以2008年为例,整体总资产收益率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达到7.1%,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只有4.8%。

  坏账风险由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带来

  国有企业最重要的激励机制之一就是软预算约束。政府不能承诺不去解救国有企业的亏损。从而形成了软预算机制。尽管软预算与政府补贴不能混为一谈,但是二者存在着相当紧密的联系。可以说,软预算约束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政府补贴。这对形成坏账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保持一定量的国有经济是发挥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关键一环。国有经济的规模应当适度,并不是国有经济的规模越大,发挥的控制力越好,也并不是国民经济中国有经济的比重越大越好,国有经济过度发展,会带来相应的弊端,甚至比重过大,也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麻烦。理论是具有模型或框架性的,从我国历史发展的事实出发分析这些问题,答案不言而喻。

  (作者单位:长春房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物业总公司)


相关文章

  •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 选题方向:"政府经济学研究".政府经济学.组织行为学 1. 论管理者的性格培养与管理效能 2. 论管理情景对管理方式和效果的制约性 3. 有限政府的经济管理效能分析 4. 政府行政成本 ...查看


  • 行政管理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 "德法同构"在现代中国行政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顾客关系管理"理念与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方法论 ...查看


  • 财政学专业毕业论文备选题目
  • 2010届财政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备选题目 序号 财政方向 1 进一步完善我国省以下财政体制的思考 2 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利弊分析 3 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政策选择 4 论财政补贴的社会经济效应 5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提供能力的实证分析 ...查看


  • 关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
  •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项经济.社会制度.直接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发展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宏观调控的加强,牵动着整个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在当前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 ...查看


  • 关于目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模式的思考
  • 关于目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模式的思考 王 丹 (辽宁行政学院110161) [摘要]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创新是随着当前我国公共事业的实际发展,所建立的一种模式.本文从我国目前公共事业管理的实际出发,概述了现行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 ...查看


  • 工商行政管理毕业论文选题范围
  • 工商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为了增强论文的现实性和说服力,也培养同学们在调查实践中进行研究和论文写作的习惯和能力,建议同学们要把毕业论文写作和前端的社会实践统一考虑,保持连贯性. 第一部分 题目指南 以下选题仅做指南使用,学员完全 ...查看


  • 关于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思考
  • 关于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思考 关于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思考 QQ 鱼注:本文来源于安徽劳动保障网,目前社保统筹层次提高是一个关注热点,从目前的政策和舆论导向来看,社保统筹问题迟早要解决,提高统筹层次是一个必由之路,但是在具体实施 ...查看


  • 改革开放教案
  • 时间:_______年 ____月 ____日 星期_____ 课题: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5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 ...查看


  • 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思考
  •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研究成果很多,但鲜有从党代会报告的角度进行研究的.而作为改革两大主体工程之一,十二大以来,政治体制改革成为历届党代会报告的重要内容,报告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指挥棒和指南针.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报告,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