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理解

管理的理解

自参加工作至今,已经有了11个年头,从员工到现在的副主任,每一步对于我而言,都比较踏实,我也从从前的茫然走到现在的毅然; 从我自己的工作经验来谈,我无法明确表示何为管理,只能用自己浅薄的理解来阐述一下自己对管理的解释;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何为管理,起码应该具有四个要素: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目的、管理环境;和着火的三要素一样,在我的理解中,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

接下来,我们就这四个要素做一下详细的解释:

1、管理主体

按照我的理解来看,管理者应该就是真正的管理主体,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一种姿态、一种气质、一种洒脱;老话说的好,什么样的人带什么样的兵,管理者的性格和做派,会间接影响其相关人员对不同事件的不同做法;

而作为管理者应该具备如下几条:

1.1计划,对车间生产计划、安全计划、检修计划、相关实施计划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要提前对其有了相应的预判;

1.2组织,对应性的组织相关人员对计划进行实施;

1.3控制,对整体性的控制,包括安全的控制、质量的控制、人

员的控制等;

综上而言,作为基层车间的管理者,我们应该对整体的把控有一个超前的预判、超前的计划、超前的思维、超前的决断;更应该以身

作则,将自己的影响深入人心;思维的管理远远大于所谓的制度约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督促——督促、指导员工按规定完成接待任务,优秀的管理者是在不断的巡视之中完成这一管理职能的。

2. 沟通——管理者必须具有善处人际关系、处事应变的能力和解决日常业务中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协调——现场工作与各部门之间关系密切,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横向联系能力和协调能力。

4.计划与实现——相关技术人员应配合车间主任及公司领导制订相关计划并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5.控制——掌握各项业务工作并使之按程序、按规格正常地开展和进行。

6.培训——主管人员就是员工的教师,应懂得培训的方法,对服务知识、态度、技巧、职业习惯应有深刻的理解,并能给员工做出榜样,凡是要求员工应达到的各项服务标准,都能准确地示范和作出圆满的解释。

7. 鼓励——管理人员应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随时引发下属积极创新,从而产生敬业精神。

8. 评估——管理人员应身先士卒,工作在第一线,对产品质量和员工工作表现应有充分的了解,作出公正评价并以此作为对员工进行奖、罚、升、降的依据。

2、管理客体

管理客体指的是企业管理主体直接作用和影响的对象,其中包含了相关的人、财、物;作为管理客体的人与作为领导客体的人又有所区别;管理客体的人,主要是在工作中处于第一线的技术工作者、操作者; 领导客体的人,主要是综合素质较高的,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管理者。

直白而言,管理客体就是一定程度上的被管理者;在这个问题上,在一定的环境下,作为管理者,我们无法做出更好的选择,你不可以因为其性格和某些习惯的问题,而对其避让,而是要努力的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相关的合理性的制度来对其进行改变和约束。

作为车间员工而言,其拥有一定程度的知情权、选择权、投票权等相关权利,其必须严格遵守公司的相关管理制度,对其不合理的相关问题有其建议权;

3、管理目的

管理的目的是使工作在一定的效率和良性循环下完成,管理就是由“管”和“理”组成,“管”是制定规则和制度,监督监管规则和制度的日常运行;“理”是手中的规则,也就是相关的公司制度。

通俗的讲,管理的目的就是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教导、强制被管理者按照规则行事,并形成习惯性机制;

其实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讲,管理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对人的行为进行控制;通过他人的工作达到自己的目的;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整体协调所有的资源来实现既定目标;最终达到在资源高效利用之下实现公司的最终目标;

作为车间而言,管理的目的无非就是在公司和车间制度的约束下,安全、高效的完成公司及车间交付的各项任务。

4、管理环境 管理环境指存在于一个组织内外部的影响组织业绩的各种力量和条件因素的总和,包括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管理环境的特点制约和影响管理活动的内容和进行,管理环境的变化要求管理的内容、手段、方式、方法等随之调整,以利用机会,趋利避害,更好地实施管理。 管理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一般有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和自然环境。内部环境有人力资源环境、物力资源环境、财力资源环境以及内部文化环境。

外部环境对于我们车间而言是无法抗拒的;内部环境,是指组织内部的各种影响因素的总和,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控制和调节的。内部环境随着组织的诞生而产生,对组织的管理活动产生影响。内部环境决定了管理活动的可选择的方式方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组织管理的成功与失败。

综上所述,作为车间的基础管理,可以总结为一句话,管理层要利用公司和车间内部的相关制度,来约束、指导、带领员工安全、高效的完成公司及车间的各项任务。

作为车间的基础管理,我们应该抓几个重点:

1.安全

这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安全管理如何搞、如何抓,都不为过,因为安全管理实行的是一票否决制,我们只有更好的保障安全,才能为下一步的公司部署做到尽职尽责。

1.1人身安全

这是所有安全中的首要之重,我们要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保障其他生产;

1.2设备安全

设备安全是安全生产的基础保障,没有一个好的装备,如何保障生产的稳定,与此同时,设备的安全直接影响操作人员的安全,因此,此项安全可以作为安全管理的第二重点;

1.3生产安全

在设备正常情况下,生产的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参数的制定、操作的执行对生产来讲,是致命的关键;操作的好坏,直接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间接的影响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1.4财产安全

设备财产、工艺财产,任何财产的损失都有可能直接影响设备的运行及操作的执行,所以,在财产安全方面,我们应该作为一项生产基础工作来抓;

1.5管理安全

安全管理、安全操作、安全执行;首先应该有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在体系的考察、制定、修改、敲定、执行上面,我们更应该有超前的各项预想,为正确的管理提供更好的执行标准。

2. 生产

生产的一个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没有一个好的生产,就没有一个相应好的效益,那么对应的就是企业的灭亡。整个生产而言,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抓住两点即可,稳定、高效;

2.1稳定

任何生产,稳定是安全之后的第一要素,没有一个稳定的生产,企业谈何效益;生产稳定,必须要做到以下几条:

2.1.1稳定生产,设备稳定是第一位,好的设备,好的工况极为重要;

2.1.2生产各项参数的制定与修改,在设备的稳定运行中,此数据要做到精确无误,越精确的数据越能对稳定生产起到至关性的作用;

2.2高效

高效生产,是稳定生产之后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高效生产,要主抓几点:

2.2.1在稳定的前提下,通过长周期稳定运行的总结,针对各项操作、消耗进行更加稳定的整合、开发,从而达到提效的作用;

2.2.2在设备方面,通过一定的技术改造或者监测,使其定检周期延长,在保障设备稳定运行的同时,增加了工艺运行周期,产能自然会随之增加,继而起到了高效生产的目的;

3. 培训和制度

为什么将培训和制度和在一起呢,因为没有好的制度来约束或者奖励,那么就没有好的培训;我公司从建厂至今,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各方面原因的促使下,目前车间已经出现了一定的断层现象,这点似乎有些太过明显;

从目前的生产中,我们可以看出主要还有部分问题存在:

3.1培训

培训应该更贴合实际,不要为了应付而应付,这个应该从公司整体开始抓起,欺上瞒下,不会就是不会,会就是会,不会的说成会,会的说成不会,自然造成了一定的怨言,持久以往,还会有人相信公司,相信车间吗?答案是不会;

基础的培训,是保障生产安全稳定的第一前提条件,一线生产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上层人员的素质,所以,培训应该严抓;

3.2制度

在我的观点中,制度是在经验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而不是所谓的拍拍脑袋就能想出来的,制定一个合理性的制度,对于车间的基础管理来说,也许可以称之为车间的立足之本;

制度的好坏,直接决定车间管理的顺畅程度,大家都反感,那么这个制度还有存在的可能性吗?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制度应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约束性;这两点,我觉得缺一不可,所以说制度在一定范围之内,也应该适应潮流发展,在合适的时间重新修订。

以上就是我的理解,当然,不可能全部在理或者那么全面,想象和现实差距还是很大的,所以在一些问题的判断上,只能从最基本的侧面上来考虑,不合适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担待。

管理的理解

自参加工作至今,已经有了11个年头,从员工到现在的副主任,每一步对于我而言,都比较踏实,我也从从前的茫然走到现在的毅然; 从我自己的工作经验来谈,我无法明确表示何为管理,只能用自己浅薄的理解来阐述一下自己对管理的解释;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何为管理,起码应该具有四个要素: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目的、管理环境;和着火的三要素一样,在我的理解中,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

接下来,我们就这四个要素做一下详细的解释:

1、管理主体

按照我的理解来看,管理者应该就是真正的管理主体,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一种姿态、一种气质、一种洒脱;老话说的好,什么样的人带什么样的兵,管理者的性格和做派,会间接影响其相关人员对不同事件的不同做法;

而作为管理者应该具备如下几条:

1.1计划,对车间生产计划、安全计划、检修计划、相关实施计划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要提前对其有了相应的预判;

1.2组织,对应性的组织相关人员对计划进行实施;

1.3控制,对整体性的控制,包括安全的控制、质量的控制、人

员的控制等;

综上而言,作为基层车间的管理者,我们应该对整体的把控有一个超前的预判、超前的计划、超前的思维、超前的决断;更应该以身

作则,将自己的影响深入人心;思维的管理远远大于所谓的制度约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督促——督促、指导员工按规定完成接待任务,优秀的管理者是在不断的巡视之中完成这一管理职能的。

2. 沟通——管理者必须具有善处人际关系、处事应变的能力和解决日常业务中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协调——现场工作与各部门之间关系密切,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横向联系能力和协调能力。

4.计划与实现——相关技术人员应配合车间主任及公司领导制订相关计划并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5.控制——掌握各项业务工作并使之按程序、按规格正常地开展和进行。

6.培训——主管人员就是员工的教师,应懂得培训的方法,对服务知识、态度、技巧、职业习惯应有深刻的理解,并能给员工做出榜样,凡是要求员工应达到的各项服务标准,都能准确地示范和作出圆满的解释。

7. 鼓励——管理人员应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随时引发下属积极创新,从而产生敬业精神。

8. 评估——管理人员应身先士卒,工作在第一线,对产品质量和员工工作表现应有充分的了解,作出公正评价并以此作为对员工进行奖、罚、升、降的依据。

2、管理客体

管理客体指的是企业管理主体直接作用和影响的对象,其中包含了相关的人、财、物;作为管理客体的人与作为领导客体的人又有所区别;管理客体的人,主要是在工作中处于第一线的技术工作者、操作者; 领导客体的人,主要是综合素质较高的,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管理者。

直白而言,管理客体就是一定程度上的被管理者;在这个问题上,在一定的环境下,作为管理者,我们无法做出更好的选择,你不可以因为其性格和某些习惯的问题,而对其避让,而是要努力的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相关的合理性的制度来对其进行改变和约束。

作为车间员工而言,其拥有一定程度的知情权、选择权、投票权等相关权利,其必须严格遵守公司的相关管理制度,对其不合理的相关问题有其建议权;

3、管理目的

管理的目的是使工作在一定的效率和良性循环下完成,管理就是由“管”和“理”组成,“管”是制定规则和制度,监督监管规则和制度的日常运行;“理”是手中的规则,也就是相关的公司制度。

通俗的讲,管理的目的就是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教导、强制被管理者按照规则行事,并形成习惯性机制;

其实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讲,管理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对人的行为进行控制;通过他人的工作达到自己的目的;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整体协调所有的资源来实现既定目标;最终达到在资源高效利用之下实现公司的最终目标;

作为车间而言,管理的目的无非就是在公司和车间制度的约束下,安全、高效的完成公司及车间交付的各项任务。

4、管理环境 管理环境指存在于一个组织内外部的影响组织业绩的各种力量和条件因素的总和,包括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管理环境的特点制约和影响管理活动的内容和进行,管理环境的变化要求管理的内容、手段、方式、方法等随之调整,以利用机会,趋利避害,更好地实施管理。 管理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一般有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和自然环境。内部环境有人力资源环境、物力资源环境、财力资源环境以及内部文化环境。

外部环境对于我们车间而言是无法抗拒的;内部环境,是指组织内部的各种影响因素的总和,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控制和调节的。内部环境随着组织的诞生而产生,对组织的管理活动产生影响。内部环境决定了管理活动的可选择的方式方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组织管理的成功与失败。

综上所述,作为车间的基础管理,可以总结为一句话,管理层要利用公司和车间内部的相关制度,来约束、指导、带领员工安全、高效的完成公司及车间的各项任务。

作为车间的基础管理,我们应该抓几个重点:

1.安全

这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安全管理如何搞、如何抓,都不为过,因为安全管理实行的是一票否决制,我们只有更好的保障安全,才能为下一步的公司部署做到尽职尽责。

1.1人身安全

这是所有安全中的首要之重,我们要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保障其他生产;

1.2设备安全

设备安全是安全生产的基础保障,没有一个好的装备,如何保障生产的稳定,与此同时,设备的安全直接影响操作人员的安全,因此,此项安全可以作为安全管理的第二重点;

1.3生产安全

在设备正常情况下,生产的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参数的制定、操作的执行对生产来讲,是致命的关键;操作的好坏,直接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间接的影响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1.4财产安全

设备财产、工艺财产,任何财产的损失都有可能直接影响设备的运行及操作的执行,所以,在财产安全方面,我们应该作为一项生产基础工作来抓;

1.5管理安全

安全管理、安全操作、安全执行;首先应该有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在体系的考察、制定、修改、敲定、执行上面,我们更应该有超前的各项预想,为正确的管理提供更好的执行标准。

2. 生产

生产的一个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没有一个好的生产,就没有一个相应好的效益,那么对应的就是企业的灭亡。整个生产而言,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抓住两点即可,稳定、高效;

2.1稳定

任何生产,稳定是安全之后的第一要素,没有一个稳定的生产,企业谈何效益;生产稳定,必须要做到以下几条:

2.1.1稳定生产,设备稳定是第一位,好的设备,好的工况极为重要;

2.1.2生产各项参数的制定与修改,在设备的稳定运行中,此数据要做到精确无误,越精确的数据越能对稳定生产起到至关性的作用;

2.2高效

高效生产,是稳定生产之后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高效生产,要主抓几点:

2.2.1在稳定的前提下,通过长周期稳定运行的总结,针对各项操作、消耗进行更加稳定的整合、开发,从而达到提效的作用;

2.2.2在设备方面,通过一定的技术改造或者监测,使其定检周期延长,在保障设备稳定运行的同时,增加了工艺运行周期,产能自然会随之增加,继而起到了高效生产的目的;

3. 培训和制度

为什么将培训和制度和在一起呢,因为没有好的制度来约束或者奖励,那么就没有好的培训;我公司从建厂至今,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各方面原因的促使下,目前车间已经出现了一定的断层现象,这点似乎有些太过明显;

从目前的生产中,我们可以看出主要还有部分问题存在:

3.1培训

培训应该更贴合实际,不要为了应付而应付,这个应该从公司整体开始抓起,欺上瞒下,不会就是不会,会就是会,不会的说成会,会的说成不会,自然造成了一定的怨言,持久以往,还会有人相信公司,相信车间吗?答案是不会;

基础的培训,是保障生产安全稳定的第一前提条件,一线生产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上层人员的素质,所以,培训应该严抓;

3.2制度

在我的观点中,制度是在经验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而不是所谓的拍拍脑袋就能想出来的,制定一个合理性的制度,对于车间的基础管理来说,也许可以称之为车间的立足之本;

制度的好坏,直接决定车间管理的顺畅程度,大家都反感,那么这个制度还有存在的可能性吗?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制度应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约束性;这两点,我觉得缺一不可,所以说制度在一定范围之内,也应该适应潮流发展,在合适的时间重新修订。

以上就是我的理解,当然,不可能全部在理或者那么全面,想象和现实差距还是很大的,所以在一些问题的判断上,只能从最基本的侧面上来考虑,不合适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担待。


相关文章

  • 自学考试[中外教育管理史]考试大纲
  • 中外教育管理史 上编 中国教育管理史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教育管理. 一夏.商.西周时期的教育管理 1识记:1)夏,商学校的名称: 西周学校系统: 西周教学内容的特点: 学在官府的含义 2理解:学在官府教育管理体制的原因: 视学制度和选贤贡士 ...查看


  • 基金从业资格证考试大纲
  • 基金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与业务规范考试大纲: 一.金融.资产管理与投资基金 1.金融市场与资产管理 1.1理解金融与居民理财的管理 1.2理解金融市场的分类和构成要素 1.3理解金融资产的概念 1.4理解资产管理的特征与资产管理行业的功能 1 ...查看


  • 2015年经济师考试大纲与教材[中级金融]
  •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考试大纲 (惠森教育整理)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律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查看


  • 00448学校管理学
  • 课程名称:学校管理学 课程代码:00448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学校管理学>这门课程以学校管理活动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学校管理的基本理论,阐述了学校管理的主要原则.工作内容.基本环节及学校组织和 ...查看


  • 质量管理教学大纲
  • 质量管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 (中文):质量管理学 课程名称(英文): Quality Management 2.学时: 44学时 3.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微积分,解析几何,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方法.概 ...查看


  • 医药商品学大纲
  •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医药商品学>是研究药品.保健品和其他医疗用品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及在流通过程中实现使用价值的规律的应用科学. <医药商品学>教材共15章,1-13章概述了医药商品学的概念.研究 ...查看


  • 2013年自考[人力资源政策与法规11760][考试大纲]
  • <11760 人力资源政策与法规>考试大纲 http://www.fafu.edu.cn/html/2012/11/44631.htm 农大成教自考 2012-11-19 11:15:36 第一部分 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一.课程 ...查看


  • 2016年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
  • 2016年版<证券投资基金>必考点总结 第六章:投资管理基础 第一节.财务报表 1. 理解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所提供的信息 资产负债表称为"第一会计报表",报告了企业在某一时间点的资 产,负责和所有 ...查看


  • 经济法律法规教学大纲
  • 经济法律法规教学大纲(68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获取与经济相关的法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常用的经济法律法规,正确地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处理一般的经济纠纷,为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 ...查看


  • 2016证券投资基金资格考试科目1
  • 第一章 金融.资产管理与投资基金 第一节.金融市场与资产管理行业 ★理解金融与居民理财的关系:居民理财属于金融的组成部分 ★理解金融市场的分类和构成要素 按交易工具的期限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 按交易标的物分为:票据.证券.衍生工具.外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