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墩柱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目录

一、编制说明........................................................ 3

【1.1】编制依据 ................................................. 3 【1.2】编制目的 ................................................. 3 【1.3】适用范围 ................................................. 3 二、工程概况........................................................ 3

【2.1】工程简介 ................................................. 3 【2.2】气候情况 ................................................. 6 【2.3】交通状况 ................................................. 7 三、施工工艺........................................................ 7

【3.1】总体施工方法 ............................................. 7 【3.2】施工方案及施工顺序 ....................................... 7 四、施工计划....................................................... 13

【4.1】工期计划 ................................................ 13 【4.2】劳动力计划 .............................................. 13 【4.3】设备计划 ................................................ 14 五、危险因素分析................................................... 14 六、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17

【6.1】组织保障措施 ............................................ 17 【6.2】安全技术措施 ............................................ 17 【6.3】模板工程的主要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 20 【6.4】落地脚手架搭设技术措施 .................................. 22 【6.5】机械设备安全保证措施 .................................... 25 【6.6】防台保障措施 ............................................ 25 【6.7】避雷保障措施 ............................................ 26 【6.8】紧急安全应急预案 ........................................ 26 七、安全检查和验收................................................. 31

【7.1】安全生产检查的目的 ...................................... 31 【7.2】安全检查的方法及要求 .................................... 32 【7.3】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 32

【7.4】检查的组织与管理 ........................................ 33 【7.5】检查程序 ................................................ 33 【7.6】隐患整改及验收 .......................................... 34 【7.7】奖励与处罚 .............................................. 34 八、文明、环保施工................................................. 34

【8.1】文明施工 ................................................ 35 【8.2】生态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 .................................. 35 九、安全验算及图纸................................................. 35

【9.1】系梁抱箍受力计算 ........................................ 35 【9.2】槽钢强度验算 ............................................ 36 【9.3】双排(满堂)钢管脚手架验算 .............................. 37 【9.4】最大翻模高度计算 ........................................ 44

高墩柱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一、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104国道温岭大溪段改建工程招标文件;

2.104国道温岭大溪段改建工程第2合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3.104国道温岭大溪段改建工程第2合同段已批准《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F50‐2011); 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9.《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55-96

1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 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 12.《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2010 13.《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G 163-2004

【1.2】编制目的

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确保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杜绝特别重大事故、杜绝重大事故、杜绝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保证墩柱施工安全。

【1.3】适用范围

本方案仅用于104国道温岭大溪段改建工程第二施工标段承建的桥梁下部结构高墩柱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与控制。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104国道温岭大溪段改建工程第二施工标段桥梁起点桩号为K12+367,路线向西南延伸,结合大溪镇总体规划,沿环城东路继续向西南沿山脚展线,在上新建村附近以分离立交形式,上跨环城北路(规划)、大石一级公路、大溪河、县

道温大线及洋岙村居民密集区,而后路线由西南折向西与第一标段山岭段起点接,终点桩号为K14+818,全长2.45公里。本施工标段包含ø1.2m圆柱24根,ø1.3m圆柱64根,ø1.6m圆柱178根,ø1.8m圆柱32根,ø2.2m圆柱20根,2m×2.4m矩形墩柱24个,2m×6.45m矩形倒角墩柱12个,各种墩柱采用根据实际墩柱长度采用一次性浇筑成型或分次浇筑完成的施工工艺,墩柱四周搭设钢管脚手架,设置梯形通道,作为施工平台和人员上下通道。钢筋及其它小型材料、工器具采用吊车进行垂直方向运输。全桥共30个中系梁,中系梁尺寸分为两种,立柱直径为Ф1.8m的中系梁尺寸为4m×1.3m×1.6m(长×宽×高),共计16个;立柱直径为Ф2.2m的中系梁尺寸为3.6m×1.7m×2m(长×宽×高),共计10个, 立柱直径为Ф2.2m的中系梁尺寸为2.45m×2m×1.8m(长×宽×高),共计4个。高墩柱第一部分起点桩号:K13+819,终点桩号:K14+335(46#~64#),墩柱高度为15~22m;第二部分起点桩号:K14+545,终点桩号K14+755(67#~76#),墩柱高度为15~36.4m.

本方案所涉及的桥梁墩柱高度统计如下:

【2.2】气候情况

温岭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气温的日差和年差不大,夏冬长、春秋短,降雨量大,持续时间长,且受台风影响较大,7~9

月份为台风活动期,多大风天气,每年3~4月份多大雾。历年平均气温17.22℃,绝对最高气温36.9℃,绝对最低气温~6.6℃。历年平均降水量2346mm,最小年降水量1044mm。年平均无霜期252天。受季风影响较深,常年主导风向东北偏北。春夏交替时,北方的西伯利亚冷气团与热带的夏威夷暖高压相遇,形成了5~6月份的梅雨;8~9月份,由于靠近太平洋西南部的台风区,常年有台风在境内及附近登陆,带来持续几天的狂风暴雨。

【2.3】交通状况

本路段工程位于温岭市大溪镇,主要公路有大石一级公路、县道温大线、镇村道路及沿线村村通公路,交通运输便捷。

三、施工工艺

【3.1】总体施工方法

本工程墩柱较高有底、中系梁,采用双排钢管脚手架搭设施工平台;中系梁以下采用一次安装钢筋,一次浇注成型;墩柱较低无中系梁时采用一次安装钢筋, 一次浇注成型;墩柱较高有中系梁时中系梁底及顶至盖梁底,采用分3次安装绑扎钢筋;下立柱砼直至中系梁底,中系梁砼浇注一次,上立柱直至盖梁底;盖梁砼浇注一次。墩柱定型钢模板安装采用汽车吊配合,模板固定采用4根钢风缆锚固于地面。施工支撑脚手架必须安装在有足够承载力的地基上,地面脚手架底座支撑点设置5cm×5cm×5mm钢板及铺垫木。砼、材料等垂直运输采用25T汽车吊。

【3.2】施工方案及施工顺序

1.墩柱

墩柱施工紧跟钻机作业,做到完成一个墩的桩基,桩基施工完成并验收合格后,立即进行墩柱中心放样,经复核无误后进行钢筋加工。接着墩柱,形成环环相扣的流水作业面。墩柱模板采用钢模板,墩柱施工关键是控制标高、定位和断面尺寸。

(1)墩柱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绑扎钢筋→立模→浇筑砼→养护 (2)施工准备

经过试验,对拟用于墩柱施工的钢筋、水泥、黄砂、碎石进行检验,并经工

程师的批准,积极采用砼外加剂,改善砼的和易性等。

(3)绑扎钢筋

钢筋在钢筋场地内加工制作,先根据设计总长度分好段,为减少钢筋接头,最大分段长度取9~12m。按设计尺寸做好钢筋骨架,用平车运至墩柱施工现场,利用汽车吊将其吊起配合人工进行搭接焊,焊接后使用缆风绳将钢筋笼定位,防止倾斜。钢筋成型后应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钢筋制作与安装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材料技术要求:φ28钢筋为受力主筋,施工时应保证其正确位置;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接头位置错开应符合有关施工规范和规程。钢筋绑扎成型时,扎丝必须扎紧,不得有滑动、折断、位移情况。

②为方便施工,在第一段钢筋的制作时,预先根据上述要求进行计算并控制好各断面钢筋接头数量和每根钢筋的长度,考虑到受力筋截面的均匀布置,为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及外观需要。

③墩柱钢筋采用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在制作棚用钢筋直螺纹机加工丝口,丝口长为3.5cm,接头长度为7cm。按规范要求主筋接长时在同一断面内的接头数量(在任何连续的0.98m高度范围内的接头均视为在同一断面内)不超过该断面主筋数量的50%。

④为了方便钢筋的绑扎,在立柱四周搭设双排钢管脚手架,作为钢筋绑扎和模板支设的施工工作平台(详见高墩柱钢管脚手架平面布置图)。

⑤由于墩柱较高,如果将钢筋全部绑扎完毕会造成竖向钢筋的失稳和扭动。故考虑采用分段支设,以下墩柱、中系梁、上墩柱分道施工,每绑扎一段钢筋后,支设此段模板,利用垫块使钢筋依附在钢模板上,稳固下部钢筋,待完成此道混凝土浇筑并养护好后。然后再向上绑扎一阶段,以此类推,直至柱顶。

⑥从第二段开始每次钢筋接长时,先将钢筋在地面将螺纹套筒套好一端,安装时将另一端套上用钢筋扳手旋紧。在钢筋安装时进行两阶段控制,第一阶段控制主筋接、主筋间距、箍筋间距在规范规定范围内,同时控制钢筋数量,避免出现少筋现象;第二阶段在完成模板安装定位后,再次检查、调整内外层钢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钢筋采用汽车吊小数量提升到位,再连接安装。因墩柱高度较高,故考虑了支架的“生根”,在支架四角设置缆风绳。

(4)立模

墩柱模板由6mm厚钢板加工成型,用汽车吊起吊安装,钢筋与模板间用砼垫块固定以确保砼保护层厚度。砼垫块根据钢筋保护层厚度预制。用4条缆风绳将其纵横固定。

模板的制作和安装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墩柱采用钢模板施工,模板按尺寸分块制作、组拼,各套模板统一编号,以防混淆。模板由专业钢结构施工队伍进行加工,并依起重能力设计为大块钢模板,保证混凝土面光洁。

②圆柱形墩柱模板制作成两个半圆形钢模,分节长度2~3m,便于倒用。模板间采用法兰盘与高强度螺栓连接并且采用双螺帽扭紧,每条拼缝不大于2mm,设置防漏胶条,并用腻子抹平。

③墩柱外搭设双排钢管支架工作平台,施工时设置4根缆风,保证模板稳定性。

④模板在使用前进行严格检查,模板各部位几何尺寸、平整度、等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首先对模板进行预拼装,正确无误后方可进行立模。

⑤每次安装模板前应先清除模板表面和接缝处的水泥沙浆等附着污物,清理干净后,在模板表面均匀涂刷脱模剂,并涂抹均匀。

⑥模板利用汽车吊进行提升与安装,模板安装时螺栓(双排)应上紧上满。 ⑦模板的校正采取拉缆风绳的方式,从第一节墩柱定位准确后,每上一节模板用垂球控制其垂直度,然后再用全站仪与水准仪复核模板的四角坐标及高程。

模板安装示意图

(5)砼浇注

砼浇注前,要检查模板接缝,模板连接螺栓及底脚楔子,模板支立必须牢固可靠。模板的连接螺栓必须全部连接到位,严禁擅自减少螺栓现象。砼各项性能指标均符《规范》要求。在拌和过程中,注意砼的用水量,并严格控制水灰比,随时检查砼坍落度,若出现异常情况立即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

砼拌和后采用砼输送车直接送到墩柱的施工位置,用汽车吊吊送泵将混凝土送入立柱模板内。

浇注砼用25cm直径的溜筒,挂至距孔底2m位置,中心布置,使砼在中心处自由下落,并一次浇注完成,砼全部用振捣器分层振捣密实。在浇注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模板加固情况,漏浆处及时堵塞。

混凝土的灌注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墩柱混凝土一次性浇注完成,每次最大灌注高度为9m。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混凝土搅拌车和混凝土泵运送,机械振捣。

②混凝土按一定厚度分层灌注,一般为30~50cm左右。

③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按平行式布置振捣点,振捣点间距不大于40cm,距模板边缘保持5~10cm。振捣必须振捣密实,但不能过振和漏振。

④振捣以混凝土表面停止下沉、不冒气泡、表面平坦、泛浆为止。 ⑤因故间断灌注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初凝时间。

⑥砼浇筑时要求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是否松动变形,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6)拆模、养护

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方可拆模。拆模时应防止硬撬,撞击,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拆模应以后搭的先拆、先搭的后拆为施工顺序,及时清理并堆放在离支架一定距离的场地上。

拆模后立即检查成品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检验合格后用土工布或塑料薄膜包裹养护。夏季施工时,拆模后及时用土工布包住墩身并洒水养护;冬季施工时,模板尽量晚拆,拆除后用塑料薄膜包裹加以保温养护,必要是用小太阳灯烘烤,防止产生砼裂缝。养护时间7d。

(7)质量控制

立柱检查项目确保符合下表要求:

墩柱检查项目

2、中系梁

(1)中系梁施工顺序

模板制作→支架搭设→放样、定位→安装抱箍及底模→钢筋制作及安装→安装侧模→混凝土浇筑→拆模及混凝土养护。

(2)施工方案 ①模板制作

模板采用6mm厚钢板制作整体、定型钢模板,并预先设计好模板图纸,委托专业的加工厂家进行制作。模板需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方可使用。

②支架搭设

支架采用钢管搭设。在系梁施工的全过程中直至砼强度达到规定后,包括模板拆除之前,以及立柱、盖梁施工过程中,均需使用该支架,因此支架搭设必须稳定、牢固。

③放样、定位在支架搭设完成后,再对墩柱进行测量校核,经检查无误后进入下道工序。

④模板安装测量校核无误后,进行抱箍及底模的安装。模板表面均匀涂抹脱模剂,模板安装牢固,不能有丝毫松动。侧模板拼装完成后,以系梁中轴线为基准,对模板作最后总体较正,侧模板采用对拉螺杆等间距60cm加固,并且在模板上口加以斜撑支护增强模板的稳定性。为防止漏浆,与墩柱接缝处夹一层海棉条或贴双面胶。

⑤钢筋制作及安装先根据设计图纸尺寸进行钢筋下料,钢筋绑扎前,需将柱

头凿毛,并清除残渣。钢筋绑扎要牢固,位置要准确,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垫好混凝土垫块。

⑥混凝土浇筑浇筑混凝土采用吊车吊送,浇筑时应严格控制砼配合比、水灰比、坍落度。砼浇筑应自上而下分层斜向浇筑,采用φ50mm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振捣要密实,振动棒应快插慢拔,防止砼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振动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砼分层灌注时,每层厚度不得超过振动棒长的1.5倍,在振动上一层时,要插入下一层中5cm左右,清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要在下层砼初凝前进行。每插一点掌握好振动时间,要求每点振捣时间为20S~30S,视砼表面呈水平不再出现下沉、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振动棒插点要均匀排列,墩身部位振捣采用“梅花交错式”,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不得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移动间距要求控制在30cm左右。插入式振动棒在使用时,距离模板不得大于振动棒作用的0.5倍,且不得紧靠模板振动,要尽量避免碰撞钢筋。

⑦模板拆除及养护

系梁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可拆除其侧模板。拆模时避免重撬硬砸,损伤砼面和棱角。由于系梁单跨跨径为5.7~5.8m,大于规范规定的4m跨径。所以系梁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以上时,即在混凝土强度能承受其自重力及其他可能叠加荷载时,方可拆除系梁底模板。拆模后外面层直接粘贴上聚乙烯薄膜二层进行砼自身养护或覆盖土工布洒水养护。

(3)搭设工艺流程 ①架子搭设工艺流程:

在垫层枕木上弹线、立杆定位→摆放扫地杆→竖立杆并与扫地杆扣紧→装扫地小横杆,并与立杆和扫地杆扣紧→装第一步大横杆并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小横杆→安第二步大横杆→安第二步小横杆→加设临时斜撑杆,上端与第二步大横杆扣紧→安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安装上层与墩柱拉杆→接立杆→加设剪力撑→铺设脚手板,绑扎防护及档脚板、立挂安全网。

②架体与墩柱的拉结

采用四根钢管与桩柱直接箍紧方式或预埋铁件与支架焊接方式拉结。 ③安全网

挂设要求:安全网应挂设严密,用扎丝扎牢固,不得漏眼绑扎,两网连接处应绑在同一杆件上。安全网要挂设在棚架内侧。脚手架与施工层之间要按验收标准设置封闭平网,防止杂物下跌。

(4)脚手架的拆除:

①脚手架拆除工艺拆架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拆除顺序:安全网—栏杆—脚手板—剪刀撑—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立杆。不准分立面拆架或在上、下两步同时进行拆架,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最后两个扣件。拆除纵向水平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拆端头扣件。

②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拆架前,全面检查待拆脚手架,根据检查结果,拟订出作业计划,报请批准,进行技术交底后才准备工作。架体拆除前,必须察看施工现场环境,包括架空线路、外脚手架、地面的设施等各类障碍物、地锚、缆风绳、附件、电气装置情况,凡能提前拆除的尽量拆除掉。拆架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绳绑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地面应设专人指挥,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需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扣件时,应通知对方采取防范措施,以防坠落。在拆架时,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

四、施工计划

【4.1】工期计划

2013年2月至2013年6月,共计5个月。

【4.2】劳动力计划

计划劳动力

【4.3】设备计划

计划设备

五、危险因素分析

根据该项工程性质及施工特点,项目部评审出墩柱施工中存在以下施工危险源,针对各个危险源,分别制订相应的防控措施,危险源清单和防控措施见下表:

六、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6.1】组织保障措施

1.在本高墩柱施工中,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安全副经理为副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以施工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为首要职责,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各个工区的用电情况并召开安全会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负责人,认真贯彻执行各建设主管单位颁发的安全条例,根据“谁负责生产、谁负责安全”,明确安全工作网络。

【6.2】安全技术措施

1.严格执行先编制安全施工专项方案,对关键部位必须经过认真验算,其安全富余量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规定。方案编制完成后,必须报监理、技术负责人审批后,严格按方案规定进行施工。

2.对高墩柱施工都必须严格执行专职安全员现场旁站制度,对关键部位要有现场监理、施工技术员、专职安全员检查确认安全后由三方人员签字,方可进行施工。

3.桥梁墩柱施工所使用的任何材料、配件和小五金等,由项目机料科、工程科共同检查确认、签字把关。必须废弃一些陈旧的管理理念,对不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的任何材料、配件和小五金,一律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坚决堵住省小钱惹大祸的源头。

4.对高墩柱施工时,一次浇筑高度大于五米时,必须做到模板使用高强螺栓、螺母并采用双螺母加固,保证个个拧紧;其余螺栓都使用高强螺栓螺母。螺母在每一次使用后,及时进行检查,出现螺纹损坏超出规范要求的不准重复使用。所有的缆风设置夹角必须符合安全规定的要求,缆风绳的自身质量和联接、紧固件质量、底锚等都必须符合计算要求。所有的立柱钢模板安装完成后,工程、质检科必须认真检查其垂直度,保证其垂直,同时要做好记录。

5.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m时,必须先设置串桶,串桶规格:直径为25cm,

长度1m,然后实行浇筑。

6.混凝土浇筑时,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塌落度和浇筑速度。由项目质检科、现场负责人监督。

7.所有从事危险作业人员必须做到身体健康良好,无与高空、浇筑施工等作业相关的疾病。

8.立柱施工的临空、临边作业面,工作平台必须牢固,四周围设护栏和安全网,安全网必须符合国家标准,高度不得低于1.2米。上部开始施工作业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清理,并对所有与当班施工作业无关的人员,认真做下部(特别是有通道的地方)隔离、警戒和警示。

9.本工程所涉及、选用的各类机械设备必须各类证件齐全并通过检验合格,实现本质安全。本工作由项目机料科负责。

10.本工程所涉及架子工、电焊工、吊车司机等特种作业必须经过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各工种持证、办证工作由劳资员负责。架子工的学徒必须在技工带领、指导下操作,非架子工未经同意不得单独进行操作。

11.上班必须按规定着装,正确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在高处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必须戴安全帽。应将所需工具装在工具袋内,传递工具不得抛掷或将工具放在平台或支架上,也不得插在腰带上,工具手柄设置腕扣绳。作业时精神要集中,团结协作、互相配合、听从统一指挥,不得“走过档”和跳跃架子,严禁打闹开玩笑、酒后作业。严禁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

12.设置的工作平台木板必须满铺,且木材等材料强度必须符合验算要求。作业人员上下的通道所用木板的厚度、强度、宽度等符合设计或技术交底要求。

13.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按照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设计计算并结合各种型式脚手架的安全技术规范来搭设。

14.认真检查脚手架所用的材料,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严禁使用。 15.遇高温、大雨、大雪、大雾、六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应停止高处露天作业。风、雨、雪等过后要认真检查已搭设的脚手架,发现倾斜、下沉、松扣、崩扣要及时修复,经项目总工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16.脚手架要结合工程进度搭设,严格按照设计计算搭设。搭设未完的脚手

架,在离开作业岗位时,不得留有未固定构件和不安全隐患,确保架子稳定。

17.在带电设备附近搭、拆脚手架时,宜停电作业。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作业时,脚手架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距离要保证其最小的安全距离。

18.各种非标准的脚手架,跨度过大、负载超重等特殊架子或新型的脚手架,按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标准的意见进行作业。

19.拆模板时,应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操作时应按顺序分段进行,严禁猛橇、硬砸或大面积橇落、拉倒。拆下的模板不准乱丢、乱放,有钉子的一面要朝下或敲弯,防止钉子伤人。拆除支架或模板时,不得双层作业,拆下的支架杆件或模板不得往下扔,而应顺序、平稳吊放或滑放,堆码整齐。装模、拆模间隙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坠落倒塌伤人。

20.使用手工工具应先检查手柄是否牢固,挥斧锤击时,必须顾及四周和上下的安全。

21.高空作业必须带安全帽、系安全带,备带的工具袋,工具等不准在脚手架上乱堆、乱放,传递工具严禁抛掷。

22.木板支撑不得使用腐朽、破裂材料,对通道木板、支撑以及平台等应经常检查,发现杆件破裂、倾斜、弯扭变型、松脱时,必须及时加固改善或更换。

23.高处、复杂结构模板拆除,应有专人指挥和切实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标出作业面,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

24.振捣墩柱、盖梁砼时平台外侧应设置可靠的栏杆和上下扶梯,并加设安全网,施工过程中应设专人检查,保证牢固可靠,不得在模板上作业。

25.吊斗升降应有专人指挥,落斗时下部作业人员必须离开,不得身倚栏杆推动吊斗,严禁吊斗碰撞模板和支架。

26.使用振捣器时,应由两人操作,一个控制振捣棒,一人配合控制电动机开关。

27.在较高的墩柱模板内浇捣时,除做好个人防护外,必须设置安全绳,上下人员保持经常联系。

28.操作震捣器人员,必须穿胶靴戴绝缘手套,湿手严禁接触电气开关,电源线不得有破皮漏电。

29.震捣器必须设专门接地,用三脚或四脚插座的配电板,以免将火线插入地线发生危险。

30.震捣器所用的导线,须用胶皮线,在导线进入震捣棒处,须用防水线,以免其磨损后发生触电事故。

31.若发现震捣器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工作,检查修理。

32.凡是进行高空作业施工的,应使用脚手架、平台、梯子、防护围栏、挡

脚板、安全带和安全网等。作业前应认真检查所用的安全设施是否牢固、可靠。

33.凡从事高空作业人员应接受高空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特殊高空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上岗前一贯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交底。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按规定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技术教育。

34.高空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施工单位应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毕备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

35.施工单位应按类别,有针对性地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应部位,夜间应设红灯示警。

36.高空作业所有用具、材料严禁投掷,上下立体交叉作业确有需要时,中间须设隔离设施。

37.高空作业应设置可靠扶梯,作业人员应沿着扶梯上下,不得沿着立杆与栏杆攀登。

38.在雨雪天应采取防滑措施,当风速在10.8m/s以上和雷电、暴雨、大雾等气候条件下,不得进行露天高空作业。

39.高空作业上下应设置联系信号或通讯装置,并指定专人负责。 40.高空作业前,工程项目部应组织有关部门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设施的,应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实施。

【6.3】模板工程的主要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1.模板支好后,首先要进行自检,填自检自评表,再上报项目部及监理公司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做好交接手续,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系梁侧模采用对拉螺杆稳定,两道侧模用斜拉撑固定,防止侧向变形。

3.底模铺完后,再用仪器复查核梁底标高和边线。

4.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复验。

5.模板与模板的接缝中铺贴双面胶,以防混凝土漏浆。

6.模板在使用前涂刷脱模剂,外露面混凝土模板的脱模剂,应采用一种品种,不能使用易粘在混凝土上或使混凝土变色的油料,严禁使用废旧机油作脱模剂。

7.浇筑混凝土时,模板要派专人值班,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要及时纠正。

8.模板拆除

(1)拆模时,砼强度必须符合规范规定,侧模待砼强度达到2.5MPa(一般3天以后),底模待达到75%设计强度(14天左右)拆除,拆模时保证表面及棱角不致受损坏,不得猛烈敲打,致使模型使用寿命降低,拆除模板和支架后应及时将灰浆、污垢清除干净,维修整理分类妥善存放。

(2)在拆模过程中,如发现实际结构混凝土强度并未达到要求,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时,应暂停拆除。待实际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继续拆除。

(3)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撑的混凝土结构,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设计的使用荷载。当承受施工荷载的效应,比使用荷载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验算,加设临时支撑。

(4)冬期施工模板的拆除应遵守冬期施工的有关规定,其中主要考虑混凝土模板拆除后的保温养护。如必须暴露在大气中,则应保证混凝土受冻前的临界强度。

(5)各类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根据模板设计的规定进行,如果模板设计无规定时,可按“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的顺序进行,以及“先拆非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的模板”及支撑的顺序进行拆除。

(6)拆模时,拆模区应设警戒线,严防有人误入被砸伤。

(7)拆模不能采取猛橇、以致大片塌落的方法拆除顶模。

9.模板拆除注意事项

(1)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拆下来的模板和支撑用料要及时运走、整理。

(2)拆模顺序一般应是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重大复杂模板的拆除,事先要制定拆模方案。

(3)定型模板,特别是组合式钢模板,要加强保护,拆除后逐块传递下来,不得抛掷,拆下后清理干净,板面涂刷脱模剂,分类堆放整齐,以利再用。

(4)拆除模板支撑前,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规定的规范,并经技术部门批准后,才能进行。

(5)拆模时必须设置警戒区域,并派专人监护,拆模必须干净彻底,不得保留有悬空模板。

10.悬空作业时模板支撑和拆除的注意事项

(1)支模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严禁在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并严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安装、拆卸模板。结构复杂的模板,装、拆应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的措施进行。

(2)支设高度在3m以上的立柱、系梁模板,四周应设斜撑,并应设立操作平台,低于3m的可用马凳操作。

(3)支设悬挑形式的模板时,应有稳定的立足点。支设临空构筑物模板时,应搭设支架。

(4)拆模高处作业,应配置登高用具或搭设支架。

(5)模板支撑拆除前,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并经申报批准后,才能进行。

(6)拆除钢模作底模时,不得一次将顶撑全部拆除,应分批拆除,然后按顺序拆下隔栅、底模,以免发生钢模在自重荷载下一次性大面积脱落。

(7)拆模时,必须设置警戒区域,并派人监护。拆模必须拆得干净彻底,不得保留有悬空模板,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堆放整齐。

【6.4】落地脚手架搭设技术措施

1.双排钢管脚手架搭设措施

(1)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200。

(2)立杆接头除在顶层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接头必须采取对接扣件,对接应符合下要求: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

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同一步内不允许有二个接头。

(3)立杆顶端应高出盖梁顶1.2m。

(4)脚手架底部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垫块表面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5)大横杆设于小横杆之上,在立杆内侧,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大横杆长度不宜小于4跨,并不小于6m。

(6)大横杆对接扣件连接、对接应符合以下要求: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并应避免设在纵向水平跨的跨中。

(7)架子四周大横杆的纵向水平高差不超过500mm,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1/300。

(8)小横杆两端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9)每一主节点(即立杆、大横杆交汇处)处必须设置一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大横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外架立面外伸长度以100mm为宜。操作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立杆间距的1/2。

(10)搭设中每隔一层外架要及时与墩柱进行牢固拉结,以保证搭设过程中的安全,要随墩柱校正杆件的垂直度和水平偏差,适度拧紧扣件。

(11)拉杆必须从第一段与墩柱连接,拉杆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可稍微下斜,不容许向上翘起。

(12)脚手架的外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每道剪刀撑的净距不应大于15m。

(13)剪刀撑的接头除顶段可以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接头均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14)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小横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15)用于大横杆对接的扣件开口,应朝架子内侧,螺栓向上,避免开口朝上,以防雨水进人,导致扣件锈蚀、锈腐后强度减弱,直角扣件不得朝上。

(16)脚手架外侧设防护栏杆一道和挡脚板一道,栏杆上皮高1.2m,挡脚板高不应小180mm。栏杆上立挂安全网。

(17)剪刀撑是在脚手架外侧交叉成十字形的双杆互相交叉。并与地面成45°~60°夹角。作用是把脚手架连成整体,增加脚手架的整体稳定。

2.脚手架的避雷接地设置:

(1)接闪器即避雷针,用直径25~32mm、壁厚不小于3mm的镀锌钢管或直径不小于12mm的镀锌钢筋制作,设在四角脚手架的立杆上,高度不小于1m,并应将最上层所有的横杆连通,形成避雷网路。

(2)垂直接地采用长1.5~2.5mm,直径25~30mm,壁厚不小于2.5mm的钢管或直径不小于20mm的圆钢或厚度不小于4mm、宽25~40mm的扁钢。接地电阻不得超过20Ω。接地极埋入地下的最高点,应在地面下并不浅于50cm,埋设时应将新填土夯实。接地极选择在人们不易走到的地方,并与电缆或其它金属保持在3m以上的距离。

(3)接地线采用直径不小于8mm的圆钢或厚度不小于4mm的扁钢。接地线的连接要绝对接触可靠,连接时应将接触面的油漆及氧化层清除,露出金属光泽,并涂中性凡士林。接地线与接地极的连接采用焊接,焊接点的长度应为接地线直径的6倍以上或扁钢宽度的2

倍以上。

【6.5】机械设备安全保证措施

1.所有施工设备和机具在使用时均必须由专职人员负责进行检查、必要的试验和维修保养,确保状况良好。各技术工种必须经过培训并经考核取得合格证,方可持证上岗操作,杜绝违章作业。大型机械的保险、限位装置防护指示器等必须齐全可靠。

2.起重设备必须具有安全检测合格证、安全使用证、各项限位、保险装置齐全有效,开工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合格方能开始现场作业。

3.驾驶、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必须按规程要求进行操作,驾驶员作好例行保护和记录。

4.现场的施工机具和设备必须明确设备负责人,并做到安全设施齐备。

5.机械与输电线路(垂直、水平方向)须按规定保持距离。

6.各类机械配挂技术性能牌和上岗操作人员名单牌。

7.在施工吊装过程中,必须选定一人专职负责指挥,严禁多人指挥,发生混乱,用机械吊运时,应检查机械设备和绳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起吊后下面不得站人或通行,下放距地面1m时,作业人员方可靠近操作,严禁使用吊兰吊人;

8.严禁机械设备超负荷使用、带病运转和在作业运转中进行维修。

9.机械设备夜间作业必须有充足的照明,夜间施工有良好的照明设施。

10.施工现场的大型电器设备必须设置防雨棚,小型电器设备必须配备防雨罩,工作结束及时关闭电源,并必须设专人负责,现场专职安全人员现场监督,随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作业队整改。

【6.6】防台保障措施

1.当接收到台风预报或业主、监理的防台指令后,立即安排专人跟踪台风信息,随时将信息反映给防台领导小组领导,作好记录;

2.防台领导小组应及时将有关信息传达到施工班组;

3.当台风预报本区域可能受到影响时,应按规定启动本预案;

4.当受到台风6级风圈影响时(台风非正面袭击),在接到预报36小时内,办公室工作人员应安排专人对项目部宿舍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加固; 24小时内施工班组应停止施工,对现场设备进行加固、覆盖,确保设备机械设备的安全;12小时内完成施工现场所有加固工作,人员准备撤离;8小时以内,所有人员撤

离到指定场所避风;

5.当受到台风9级以上影响时(或预报将遭到台风正面袭击时),在接到预报36小时内,办公室工作人员在附近城区联系好足够所有人员住宿的旅馆或临时住所;24小时内施工班组应停止施工,对现场设备进行加固、覆盖,必要时将设备撤离施工现场,确保设备机械设备的安全;项目部工作人员根据职责分工不同,迅速整理好本部门工程资料装箱,准备运出险区;12小时内完成现场所有加固(撤离)工作,工程资料全部运抵安全部位,人员准备撤离;8小时以内,所有人员撤离到指定部位避风;

6. 台风过后4小时或接到上级部门明确通知后,施工管理人员可进入施工现场,对现场损失情况进行统计,并于24小时内上报;

7.对于高墩柱支模架在大于6级风力应立即停止施工撤出人员,在台风来临之前拆除密目网,检查缆风绳设置情况;

8.对起吊设备,在大雨及大风情况下停止起吊,在预报台风来临之前不能安装就位的坚决不予起吊,已经安装就位好的钢箱梁应检查临时加固措施是否到位;

9.应检查临边是否有临时堆置的材料及施工机械,防止在台风过程中的高空坠物。

【6.7】避雷保障措施

1.脚手架顶部高于2m,四角设置(长度大于3.5m,应中间设几根)避雷针。

2.用16mm2黄绿双色铜芯线作引下线,途中用磁瓶,导线绑扎。

3.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采用三根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体作电气连接,垂直接地体应采用5×50角钢、Φ48钢管或Φ22圆钢,长度2.2m,不得采用螺纹钢,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6.8】紧急安全应急预案

1.方针与原则

我项目部是一个工程建筑施工单位,本年度主要进行高墩柱施工,存在的危险因素比较多。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制定项目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的方针是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

事故蔓延优先的原则。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的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最大幅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适用范围

(1)高处作业坠落

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施工,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为高处作业。高处作业人员如不能严格按照或遵守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将会造成人员坠落或坠落物伤人事故。若发生上述事故,此预案即可生效。

(2)起重吊装伤害

项目主体工程中的一些大型设备吊运、安装必须使用起重吊装设备来完成安装工作,如果操作或管理不当,就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触电事故

现场施工场地内,用电设备比较多,工作环境较差,容易引发触电事故,必须加强用电管理。

3.组织机构

应急预案能否在应急救援中成功地发挥作用,不仅取决于应急预案自身的完善程度,还取决于应急准备的充分与否。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反应迅速、协调有序,项目部建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1) 机构与职责

领导小组构成:

组 长:虞业强

副组长:蒋代林、李润哲、张润泽、李强

成 员:各科室负责人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①负责“预案”的制定、修订。

②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并开展专业培训和演练。

③配备应急救援所需的各种物资、装备。

④检查、督促、落实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⑤发生事故,根据事故的发生情况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组织现场应急救援。 ⑥组织有关力量,全力支援现场抢救。

⑦必要时组织疏散人员,尽可能控制和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2)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副组长的职责

①协同商议救援命令,指挥各部门抢险救灾并监督落实;

②通知并联络应急救援小组有关成员,做好应急准备后立即投入救援; ③选址建立现场救援指挥部,综合协调各部门救援工作;

④事故灾害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决定是否应采取疏散措施; ⑤现场检查救援工作,提出救援方案,指挥员工开展救援工作;

⑥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适时发布公告,将事故的原因、责任及处理意见公布于众。

(3)应急救援小组成员的职责

①小组成员应具备较高的安全警惕性,熟知安全规范并带头自觉遵守; ②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应积极配合组长的工作,做好救援准备措施;

③事故发生后,救援小组成员要立即到位,及时开展救援工作;

④在救援行动中听从上级指挥,统一协调行动;

⑤应急救援小组在抢救行动中要尽心尽责,将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降到最低;

⑥协助组长做好事故处理工作。

4.应急响应

(1)接警与通知

项目部所属的施工场地一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现场人员应在进行现场急救的同时,把事故及时向项目部汇报,汇报人应说清事故的地点、性质、危害程度和与现场的联系方式等内容。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在接警后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程序,办公室通知相关人员进入工作岗位处理应急事务,根据事故的灾情,确定是否要向社会求援。

(2)应急救援程序

①发生轻伤以上事故后,现场安全负责人必须立即报告,同时组织自救,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

②项目部接到报告后,迅速通知各相关人员参加现场救援,以尽可能缩小事故影响及损失为原则,同时在整个抢救过程中,负责现场通讯和对外联系。

③项目部根据事故性质及趋势,向有关部门汇报,寻求社会紧急救援。 ④应急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查明现场有无伤亡人员,并以最快速度将他们救离现场,交由急救中心的医务人员功急送医院救治。

⑤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事故调查工作,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和善后工作。 ⑥成立事故调查组,查明事故原因,按“四不放过”原则及有关处理规定,对事故有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处理。

⑦事故发生救援结束后,项目部应当组织力量进行,及早恢复施工,减少损失。

(3)警报与紧急公告

项目部接到事故汇报后,应急领导小组在经过分析后,该事故有可能扩大并可能影响到其他范围,对周围地区的公众可能造成威胁时,将启动警报系统,向公众发出警报,告知事故性质、对安全或健康的影响、自我保护措施、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公众能够作出自我防护响应。该程序由组长确定,办公室安排专人实行。

(4)联动部门项目部接到事故汇报后要及时评判出事故的危害程度,对于安全生产事故联动的部门主要是医疗卫生单位、交通部门、公安部门、消防部门、电力部门、安委会等;对于自然灾害事故如台风等,联动的部门主要是医疗卫生单位、气象部门、电力部门、地方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等。联动部门的通知由应急领导小组总指挥决定,办公室进行实施。救援通讯:公安局:110、消防队:119、急救中心:120、交通事故:122

(5)应急人员安全在对安全生产事故及自然灾害事故进行应急处理时,由于事故的危险还有延续性,应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胁,因此事故救援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加强安全预防措施,加强个体安全防护,加强现场安全监测,事故现场处理指挥人员应明确应急人员的进出现场和紧急撤离的条件和程序,保证应急人员的安全。

(6)善后处理事故发生后,在进行事故救援的同时,必须及时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善后处理包括:伤员的救治、家属及外界人员的接待、项目部后续工作的开展等,该项工作主要由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

5.应急资源与措施

(1)应急资源

①救援力量:项目部及所属的各区队职工,都是应急救援力量;根据事故的类型及程度,需要社会力量时,再及时联系救援社会救援力量。

②救援设备、物资:项目部现有的各种机械设备、生产生活物资、材料一旦应急救援方案启动,根据需要都将成为应急救援的设备和物资,需要社会设备、物资时,再及时联系救援社会救援力量提供必须的设备、物资。

③交通工具:项目部现有车辆4台,每个施工区队各有一台以上车辆,需要时均可调集使用。

④检查、维护与更新: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2)应急措施

①高处坠落事故急救预案

a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b出现颅脑外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偶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c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d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e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②触电事故急救预案

发生触电事故现场急救对抢救触电者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员触电后不一定立即死亡而往往是假死状态,应及时抢救。方法得当,假死状态就可以获救。因此触电急救应分秒必争,不能等待医务人员。为了做到及时抢救,平时就要对职工进行触电急救常识教育,对有关人员进行必要的触电急救训练。

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应尽快切断电源,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来不及切断电源可用绝缘体挑开电源,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救治,并向医务部门呼救或报120急救中心。

如触电者的伤害情况严重,应进行现场抢救,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有呼吸但心脏停止跳动,则应采取人工胸外挤压法抢救。

触电急救应尽可能的进行,只有在条件不允许时,才可将触电者抬到可靠的地方进行抢救。在送往医院途中,仍应进行抢救工作,在此过程中不要轻易打强心针。

③身体损伤急救预案施工过程中的高处坠落、起重吊装等造成的人身伤害都是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事故的原因十分复杂,给人产生危害也很大,而且在事故的处理过程中如果方法不当将会提高伤害程度,因此必须掌握事故应急救援的方法和知识。为预防事故的发生,施工作业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安全规程》和《操作规程》,严格按规程要求进行施工操作。

④各级生产安全管理人员加强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及时纠正违章作业行为,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经常组织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观念。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应视事故的类型进行积极抢救,控制事故的进一步扩大,防止应急救援人员受到伤害。救出的伤员应在现场进行救护,根据“三先三后”的原则进行处理,出血伤员先包扎后运送,骨折伤员先固定后搬运,窒息伤员先复苏后运送。事故发生后在进行组织救援的同时,必须及时联系医疗急救单位,使伤员在第一时间能得到救治。现场救护应安全有序地进行,必须在现场急救的指挥人员统一安排开展,并有专门人员预测事故的变化,一当发现事态将威胁救援人员安全,现场指挥人员有权停止救援撤到安全地点。

七、安全检查和验收

【7.1】安全生产检查的目的

1.通过检查,可以发现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采取对策,消除不安全因素,保障安全生产。

2.利用安全检查,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各种规章制度、规范、标准。

3.通过检查,增强领导和群众安全意识,纠正违章作业,提高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4.通过检查,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交流经验,吸取教训。

5.通过检查深入了解安全生产动态,为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研究对策,加强管理提供信息和依据。

【7.2】安全检查的方法及要求

1.安全检查必须贯彻领导和群众相结合、自与互查相结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的原则。

2.项目部安全检查每月组织一次以上;班组安全检查每日进行。日常施工生产过程中,由各级安全员负责实施日常检查和监督。

3.安保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上级和地方政府要求,以及施工生产的需求和季节的变化,进行专业性的安全检查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

4.对于关键部位,安保部要落实专人加强监控,项目部每月至少进行一次专项重点检查。

5.在安全检查中发现不安全因素,必须做到“三定”(定整改措施、定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并由安全管理人员列出明细,逐个消项。需公司和其他单位帮助,可上报公司安全部门,协助解决。

6.对查出问题构成事故隐患的,必须严格执行《事故隐患整改制度》。

【7.3】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安全检查监督应有其各自的内容和重点,具体按监督检查计划执行,一般情况下安全检查包括以下内容:

1.班组安全检查内容

(1)安全技术措施是否落实到施工作业中;

(2)工具、设备是否完好无损;

(3)施工作业环境是否整洁安全,符合施工作业要求;

(4)螺栓、支架是否牢固稳定,是否达到安全验算后的要求;

2.工程项目安全检查的内容

(1)检查班组是否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

(2)检查班组和有关人员是否切实落实安全技术措施;

(3)安全日活动和和安全讲话是否如期进行,是否有针对性、有记录;管理人员参加班组安全活动有否评语及签到;

(4)检查工程项目施工作业环境和秩序是否存有不安全因素,以及不安全因至少的整改情况。

(5)本周是否有违章违纪、未遂事故、事故的发生,以及处理情况。

(6)螺栓、支架是否牢固稳定;

(7)基坑邻边防护是否到位;

(8)支架搭设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9)定期对临时用电进行排查;

(10)是否达到文明施工要求;

(11)各类机具、设施和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完好无缺;

(12)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审批、落实情况;

(13)各岗、各部门的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

(14)工程项目安全保证体系是否建立、运转;

(15)针对影响安全施工的季节性自然因素,其他所采取的防范事故的措施。

3.专业性安全检查

项目部每季应对临时用电、危险物品、消防设施、施工机具等分别进行专业性安全检查。

【7.4】检查的组织与管理

1.项目部负责按月或按季节性、节假日组织的检查,由项目部安保部协助项目经理组织成立检查组,对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2.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

3.班组各岗位的日常管理,由班组长按照作业分工组织实施。

【7.5】检查程序

1.项目的检查范围和内容,由项目安保部提出建议,主管安全生产副经理

审批确定。

2.检查的实施

(1)召开首次会议,由检查组组长介绍检查的目的、范围和时间安排,确定检查的方法、程序和陪检人员。

(2)按照检查计划规定,并经受检单位确认的检查范围、内容和时间安排,进行现场安全管理情况和安全管理资料的检查,及时记录安全检查的结果。

(3)在现场检查的基础上,对检查收集到的客观依据、材料汇总核实后,进行分析评价,确定整改项目,签发隐患整改通知单,并经受检单位有关人员签字确认。

(4)召开末次会议,由检查组组长介绍检查情况,宣布检查结论,确定隐患整改时间和验证方法。

3.检查通报

由项目安全检查组长指定专人拟草检查情况通报,报主管领导签准后下发、上报。

【7.6】隐患整改及验收

1.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检查组应签发隐患通知单,由受检单位负责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及时组织整改。对客观条件限制暂不能整改的隐患,应采取相应的临时措施,项目安保部备案,制定整改计划,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治理。

2.对检查中发现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应立即要求停止,并报告有关人员予以纠正。

3.隐患进行整改后,受检单位应填写隐患整改回执单,按规定的期限上报隐患整改结果,由检查负责人派专人进行隐患整改情况的验收。

【7.7】奖励与处罚

依据检查结果,对安全生产取得良好成绩和避免重大事故的有关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对安全存在诸多事故隐患,危及安全生产的按规定予以批评和处罚;对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单位和个人按照项目部奖惩规定予以处罚。

八、文明、环保施工

【8.1】文明施工

1.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合理的进行布置,设施、设备以最大限度减少耕地占用为原则而设置存放。

2.在施工中,注意保护原有道路系统的畅通、使用,采取措施维护原有水系统的畅通及周围环境的保护,施工便道经常洒水,尽量减少扬土。

3.施工区域内道路畅通、整洁、不乱堆放、无散落物,场地平整不积水,排水成系统,并畅通无堵,施工废料集中堆放及时处理。

4.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杜绝野蛮施工,经常清理施工现场,泥浆排放不污染当地的农田、水源及水利设施。

5.施工现场树立醒目的工程简介牌,安全警示牌,原材料标识牌,混凝土配合比标识牌,使整个现场井然有序,按照规范要求的程序安全施工、文明施工。

【8.2】生态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

1.施工过程中,禁止侵占非施工用地。

2.设营、材料堆放、便道、机械车辆存放等场地设置合理。

3.保护公路用地范围之外的现有绿色植被,对永久工程施工区和临时工程施工区,地表清除必须特别注意,尽最大可能保护清理区域范围外的天然植被。因修建临时工程损坏了现有的绿色植被,在拆除临时工程时予以恢复。

4.严防有害物质污染。

施工中严格加强对环境有害物质使用的管理,严防任何有害物质(如燃料、油料、化学品、污水、废料和垃圾以及土方等)污染水源、河流、土地。机械设备加强保养,防止漏油造成污染。

九、安全验算及图纸

【9.1】系梁抱箍受力计算

1.荷载集度q的确定

钢筋砼重力密度取24KN/m³,中系梁砼体积为13.07m³,则砼总重力为

313.68KN,一套中系梁模板按8KN考虑、工字钢一套2KN、抱箍自重1.9KN、临荷载0.5KN,每套抱箍的总负荷G约为326.08KN,中系梁长L为5.8m,宽1.7m,两条“工”字钢共同承受荷载,对其中一条“工”字钢进行验算即可,按常规取1.2的安全

系数。因此荷载集度为:q=1.2G/L/2,经计算得134.93KN/m。

2.螺栓数量计算

n=0.012×G=0.012×326.08=3.91,取整数n=4。实际我标段每个抱箍的螺栓孔数量为8个。能满足施工需求。

3.系梁工字钢验算

系梁底模架设在[12槽钢上,[12槽钢架设于工字钢(工20a)上,工字钢架设于抱箍上,系梁砼(1.7m×2m×5.8m)及模板等均布荷载为5000kg/m,每根工字钢(共二根工字钢梁受力)梁均布荷载为2820kg/m,在跨中用二根[12槽钢合拼焊成工字钢形状支撑于下抱箍上,跨径L=330cm,设工字钢(材质Q235A)应力为δ=1400kg/c㎡,则

q=2820/580=4.862kg/cm

Mn=1/2qL2=1/2×4.862×3302=2694735.9kg.cm

根据δ=Mn/Wx

Wx=Mn/δ=2694735.9/1400=189.1cm³

而Ι20a的Wx为236.9cm³>189.1cm³

所以采用两根工字钢(Ι20a)梁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施工过程中,挠度最大会发生跨中。

fmax=5ql4/384EI≤[f]

式中:q─均布荷载

L─计算跨径

E─弹性模量 2.1×105

I─惯性矩 2370cm4

[f] ─容许挠度,查规范得:

经计算得fmax=5×134.93×5.84/384×2.1×1011×2370×10~7=3.99≤[f]= 33mm满足要求.

【9.2】槽钢强度验算

[20a槽钢架设于工字钢(Ι20a)上,工字钢架设于抱箍上,系梁砼

(1.7m×2m×5.8m)及模板等荷载均布在等间距25cm(共24根)跨径3.3m的[20a

槽钢上,设槽钢(材质Q235A)应力为δ=2580kg/cm³,混凝土的重力密度:rc=24KN/m³,则

q=1.7×2×5.8×2400/24/330=5.98kg/cm

Mn=1/8ql2=1/8×5.98×3302=81402.75kg/cm³

根据δ=Mn/Wx

Wx=Mn/δ=81402.75/2580=31.55m³

而[20a的Wx为178cm³>31.55cm³

所以采用[20a槽钢满足要求。

【9.3】双排(满堂)钢管脚手架验算

1、圆墩柱双排钢管脚手架验算

(1)双排(满堂)钢管脚手架搭设

104国道温岭大溪段改建工程第二施工标段 高墩柱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 38 -

①高墩柱钢管脚手架搭设高度为 42.5 米;脚手架纵向钢管等间距 120cm布置共 5根,纵向钢管全长 6 米;脚手架横向等间距 120cm布置共 11根,横向钢管全长 6 米;钢管类型为Φ48×3.0,钢管单位重为 33.3N/m;扣件及斜撑钢管的附加力考虑 20%;施工均布荷载为 2.0kN/㎡,同时施2 层,脚手板共铺设 2 层;脚手板采用串片脚手板或方木档,自重标准直 0.05 kN/㎡ , 则:

脚手架纵向钢管自重:

g1 = 42.5m×33.3N/m×1.2 = 1698.3N

脚手架横向钢管传递给每根纵向钢管自重:

g2 = [(42.5/11+1)×5×33.3]×1.2/5 =323.0N

注:公式中的两个 1.2 系数分别表示扣件及斜撑的附加力和纵向钢管受力的不均匀系数。

脚手架钢管底部截面所承受的自重压力:

G= g1 + g2 = 1698.3+323.0 = 2021.3N

②施工荷载 P 计算:

吊装模板时吊装重量考虑 500 kg=5000 N;吊装钢筋时吊装重量考虑 200 kg=2000 N ;

吊装人员最多时为 4 人,重量考虑 4 人×80 kg/人= 320kg = 3200N;荷载组合:考虑模板 吊装时吊装重量最大,故荷载组合采用模板+人员;考虑冲击系数为 1.2,施工总荷载为:

(5000+3200)×1.2 = 9840 N。

分摊到每根竖向钢管的施工荷载:P=9840/26/0.7 =540.7 N

本脚手架钢管截面所承受的最大承压应力验算:

δ= N/A = 2562 N /424 m㎡ = 6.04 Mpa

钢管轴向应力折减系数θ计算: 考虑两端铰支取长度系数μ=1; 惯性距计算:I=[3.142(D4-d4)]/64 = 107800 mm4

=15.945 mm

λ=μL/i=1×3600/15.95=226

查表求得: θ=0.143

θ[δ]=0.143 ×140= 20.02 Mpa

因为 A3 钢管轴向容许应力θ[δ]= 20.02 Mpa>δ=6.04 Mpa;所以脚手架钢管截面所承受的最大承压应力满足施工要求。

(2)脚手架竖向钢管稳定性验算:

①惯性距计算

I=[3.142(D4-d4)]/64 = 107800 mm4

已知条件:截面钢管面积A=424 m㎡;所承受最大应力δ=6.04 Mpa;横向钢管最大间 距为1.2 m;考虑两端铰支取长度系数μ=1;长度L=1.2m=1200mm

②稳定性计算:

脚手架单根钢管所承受的临界力:

Pcr=(3.142EI)/(μL)

=(3.1422×2×105×107800)/(1×1200)2

=147808 N

通过计算脚手架单根钢管施工过程中所承受的实际荷载为2562N<147808 N 所以脚手架按此布置满足施工过程中应力及稳定性的要求。

(3)扣件抗滑力计算

经计算横向钢管传递到到单根纵向钢管的作用力 R=1.117 KN<RC=8.5 KN 直角扣件、旋转扣件抗滑移承载力设计值。

(4)支垫枕木承载力核算:

本脚手架钢管底部截面支撑在 5cm×5cm×5mm 的钢板上,承压应力验算: δ= N/A =2562N /2500 m㎡ = 1.025 Mpa

已知枕木容许压应力[δ]=10 Mpa>δ=1.025 Mpa 脚手架单根钢管施工过程中所承受的实际最大承压应力,所以枕木满足钢管的承压应力施工要求。

(5)地基对枕木(钢管)承压应力的计算:

22

脚手架施工布置过程中,实际单根枕木最多承受两根竖向钢管的荷载: N=2×2562=5124 N

枕木与地面接触面积计算:

A=2500×160=400000 m㎡

δ= N/A =5124/400000=0.013 Mpa<地基容许承载力 [δ]=0.1 Mpa

所以地基承载力满足施工过程中最大承载力的要求。

2、方墩柱满堂钢管脚手架验算

方墩柱支架布置图

(1) 应力计算

①自重

脚手架纵向钢管自重:

g1 = 8.4m×33.3N/m×1.2 = 335.7N

脚手架横向钢管传递给每根纵向钢管自重:

g2 = [(8.4/18+1)×18×33.3]×1.2/18 =58.6N

注:公式中的两个 1.2 系数分别表示扣件及斜撑的附加力和纵向钢管受力的不均匀系数。

脚手架钢管底部截面所承受的自重压力:

G= g1 + g2 = 335.7+58.6=394.3

②施工荷载 P 计算:

施工机具等荷载5000N;

吊装人员最多时为 4 人,重量考虑 4 人×80 kg/人= 320kg = 3200N;荷载组合:考虑机具重量,故荷载组合采用机具+人员;考虑冲击系数为 1.2,施工总荷载为:

(5000+3200)×1.2 = 9840 N。

分摊到每根竖向钢管的施工荷载:P=9840/126/0.7 =111.6 N

本脚手架钢管截面所承受的最大承压应力验算:

δ= N/A =505.9 N /424 m㎡ = 1.2 Mpa

钢管轴向应力折减系数θ计算: 考虑两端铰支取长度系数μ=1;

惯性距计算:I=[3.142(D4-d4)]/64 = 107800 mm4

=15.945 mm

λ=μL/i=1×3600/15.95=226

查表求得: θ=0.143

θ[δ]=0.143 ×140= 20.02 Mpa

因为 A3 钢管轴向容许应力θ[δ]= 20.02 Mpa>δ=1.2Mpa;所以脚手架钢管截面所承受的最大承压应力满足施工要求。

(2)脚手架竖向钢管稳定性验算:

①惯性距计算

I=[3.142(D4-d4)]/64 = 107800 mm4

已知条件:截面钢管面积A=424 m㎡;所承受最大应力δ=1.2 Mpa;横向钢管最大间 距为0.6 m;考虑两端铰支取长度系数μ=1;长度L=0.6m=600mm

②稳定性计算:

脚手架单根钢管所承受的临界力:

Pcr=(3.1422EI)/(μL)2

=(3.1422×2×105×107800)/(1×600)2

=591232 N

通过计算脚手架单根钢管施工过程中所承受的实际荷载为505.9N<591232 N 所以脚手架按此布置满足施工过程中应力及稳定性的要求。

(3)扣件抗滑力计算

经计算横向钢管传递到到单根纵向钢管的作用力 R=0.394 KN<RC=8.5 KN 直角扣件、旋转扣件抗滑移承载力设计值。

(4)支垫枕木承载力核算:

本脚手架钢管底部截面支撑在 5cm×5cm×5mm 的钢板上,承压应力验算: δ= N/A =505.9N /2500 m㎡ =0.202 Mpa

已知枕木容许压应力[δ]=10 Mpa>δ=0.202 Mpa 脚手架单根钢管施工过程中所承受的实际最大承压应力,所以枕木满足钢管的承压应力施工要求。

(5)地基对枕木(钢管)承压应力的计算:

脚手架施工布置过程中,实际单根枕木最多承受两根竖向钢管的荷载: N=2×505.9=1011.8 N

枕木与地面接触面积计算:

A=2500×160=400000 m㎡

δ= N/A =1011.8/400000=2.5*10-3 Mpa<地基容许承载力 [δ]=0.1 Mpa 所以地基承载力满足施工过程中最大承载力的要求。

【9.4】最大翻模高度计算

1、圆柱墩计算

在高墩施工中,受墩柱高度高及中系梁等因素影响墩柱混凝土不能一次浇筑完成,本标段采取翻模法施工工艺,即要求混凝土浇筑后最顶上一节模板不予拆除,便于下一步支模,同时作为上部模板的支撑体系。

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查得新浇筑混凝土与钢模板间的切向粘结力为

8.8kpa(C30混凝土),取墩柱直径为2.2m的作为安全计算墩例,翻模后支模最大高度按15m计算,取1m宽模板进行(相当于周长1m的模板)计算。

模板重量为:G=1×1×15=15kN

式中:1为1m2的模板重,即取圆柱墩模板最大重量1kN/㎡。

模板与混凝土间的粘结反力为:

F=8.8×1×H

由以上2式就有:F≥G+Fh

式中:Fh为活荷载,取2kN。

H≥(G+Fh)/8.8=1.93m

也就是说在支立15m高模板时,需要没有拆模的模板长度至少为1.93m。如要加大支模高度,需要增加未拆模板高度或在其下部用抱箍加强。

2、矩形墩计算

(1)截面积为2.4×2m

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查得新浇筑混凝土与钢模板间的切向粘结力为

8.8kpa(C30混凝土),取墩柱截面积为2.4×2m的作为安全计算墩例,翻模后支模最大高度按9m计算,取1m宽模板进行计算。

模板重量为:G=1×2×9=18kN

式中:2为1m2的模板重,即2kN。

模板与混凝土间的粘结反力为:

F=8.8×1×H

由以上2式就有:F≥G+Fh

式中:Fh为活荷载,取2kN。

H≥(G+Fh)/8.8=2.27m

也就是说在支立9m高模板时,需要没有拆模的模板长度至少为2.27m。如要加大支模高度,需要增加未拆模板高度或在其下部设立支撑。

(2)截面积为6.45×2m

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查得新浇筑混凝土与钢模板间的切向粘结力为

8.8kpa(C30混凝土),取墩柱截面积为6.45×2m的作为安全计算墩例,翻模后支模最大高度按6m计算,取1m宽模板进行计算。

模板重量为:G=1×2.4×6=14.4kN

式中:2.4为1m2的模板重,即2.4kN。

模板与混凝土间的粘结反力为:

F=8.8×1×H

由以上2式就有:F≥G+Fh

式中:Fh为活荷载,取2kN。

H≥(G+Fh)/8.8=1.86m

也就是说在支立9m高模板时,需要没有拆模的模板长度至少为1.86m。如要加大支模高度,需要增加未拆模板高度或在其下部设立支撑。

目录

一、编制说明........................................................ 3

【1.1】编制依据 ................................................. 3 【1.2】编制目的 ................................................. 3 【1.3】适用范围 ................................................. 3 二、工程概况........................................................ 3

【2.1】工程简介 ................................................. 3 【2.2】气候情况 ................................................. 6 【2.3】交通状况 ................................................. 7 三、施工工艺........................................................ 7

【3.1】总体施工方法 ............................................. 7 【3.2】施工方案及施工顺序 ....................................... 7 四、施工计划....................................................... 13

【4.1】工期计划 ................................................ 13 【4.2】劳动力计划 .............................................. 13 【4.3】设备计划 ................................................ 14 五、危险因素分析................................................... 14 六、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17

【6.1】组织保障措施 ............................................ 17 【6.2】安全技术措施 ............................................ 17 【6.3】模板工程的主要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 20 【6.4】落地脚手架搭设技术措施 .................................. 22 【6.5】机械设备安全保证措施 .................................... 25 【6.6】防台保障措施 ............................................ 25 【6.7】避雷保障措施 ............................................ 26 【6.8】紧急安全应急预案 ........................................ 26 七、安全检查和验收................................................. 31

【7.1】安全生产检查的目的 ...................................... 31 【7.2】安全检查的方法及要求 .................................... 32 【7.3】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 32

【7.4】检查的组织与管理 ........................................ 33 【7.5】检查程序 ................................................ 33 【7.6】隐患整改及验收 .......................................... 34 【7.7】奖励与处罚 .............................................. 34 八、文明、环保施工................................................. 34

【8.1】文明施工 ................................................ 35 【8.2】生态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 .................................. 35 九、安全验算及图纸................................................. 35

【9.1】系梁抱箍受力计算 ........................................ 35 【9.2】槽钢强度验算 ............................................ 36 【9.3】双排(满堂)钢管脚手架验算 .............................. 37 【9.4】最大翻模高度计算 ........................................ 44

高墩柱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一、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104国道温岭大溪段改建工程招标文件;

2.104国道温岭大溪段改建工程第2合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3.104国道温岭大溪段改建工程第2合同段已批准《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F50‐2011); 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9.《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55-96

1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 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 12.《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2010 13.《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G 163-2004

【1.2】编制目的

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确保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杜绝特别重大事故、杜绝重大事故、杜绝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保证墩柱施工安全。

【1.3】适用范围

本方案仅用于104国道温岭大溪段改建工程第二施工标段承建的桥梁下部结构高墩柱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与控制。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104国道温岭大溪段改建工程第二施工标段桥梁起点桩号为K12+367,路线向西南延伸,结合大溪镇总体规划,沿环城东路继续向西南沿山脚展线,在上新建村附近以分离立交形式,上跨环城北路(规划)、大石一级公路、大溪河、县

道温大线及洋岙村居民密集区,而后路线由西南折向西与第一标段山岭段起点接,终点桩号为K14+818,全长2.45公里。本施工标段包含ø1.2m圆柱24根,ø1.3m圆柱64根,ø1.6m圆柱178根,ø1.8m圆柱32根,ø2.2m圆柱20根,2m×2.4m矩形墩柱24个,2m×6.45m矩形倒角墩柱12个,各种墩柱采用根据实际墩柱长度采用一次性浇筑成型或分次浇筑完成的施工工艺,墩柱四周搭设钢管脚手架,设置梯形通道,作为施工平台和人员上下通道。钢筋及其它小型材料、工器具采用吊车进行垂直方向运输。全桥共30个中系梁,中系梁尺寸分为两种,立柱直径为Ф1.8m的中系梁尺寸为4m×1.3m×1.6m(长×宽×高),共计16个;立柱直径为Ф2.2m的中系梁尺寸为3.6m×1.7m×2m(长×宽×高),共计10个, 立柱直径为Ф2.2m的中系梁尺寸为2.45m×2m×1.8m(长×宽×高),共计4个。高墩柱第一部分起点桩号:K13+819,终点桩号:K14+335(46#~64#),墩柱高度为15~22m;第二部分起点桩号:K14+545,终点桩号K14+755(67#~76#),墩柱高度为15~36.4m.

本方案所涉及的桥梁墩柱高度统计如下:

【2.2】气候情况

温岭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气温的日差和年差不大,夏冬长、春秋短,降雨量大,持续时间长,且受台风影响较大,7~9

月份为台风活动期,多大风天气,每年3~4月份多大雾。历年平均气温17.22℃,绝对最高气温36.9℃,绝对最低气温~6.6℃。历年平均降水量2346mm,最小年降水量1044mm。年平均无霜期252天。受季风影响较深,常年主导风向东北偏北。春夏交替时,北方的西伯利亚冷气团与热带的夏威夷暖高压相遇,形成了5~6月份的梅雨;8~9月份,由于靠近太平洋西南部的台风区,常年有台风在境内及附近登陆,带来持续几天的狂风暴雨。

【2.3】交通状况

本路段工程位于温岭市大溪镇,主要公路有大石一级公路、县道温大线、镇村道路及沿线村村通公路,交通运输便捷。

三、施工工艺

【3.1】总体施工方法

本工程墩柱较高有底、中系梁,采用双排钢管脚手架搭设施工平台;中系梁以下采用一次安装钢筋,一次浇注成型;墩柱较低无中系梁时采用一次安装钢筋, 一次浇注成型;墩柱较高有中系梁时中系梁底及顶至盖梁底,采用分3次安装绑扎钢筋;下立柱砼直至中系梁底,中系梁砼浇注一次,上立柱直至盖梁底;盖梁砼浇注一次。墩柱定型钢模板安装采用汽车吊配合,模板固定采用4根钢风缆锚固于地面。施工支撑脚手架必须安装在有足够承载力的地基上,地面脚手架底座支撑点设置5cm×5cm×5mm钢板及铺垫木。砼、材料等垂直运输采用25T汽车吊。

【3.2】施工方案及施工顺序

1.墩柱

墩柱施工紧跟钻机作业,做到完成一个墩的桩基,桩基施工完成并验收合格后,立即进行墩柱中心放样,经复核无误后进行钢筋加工。接着墩柱,形成环环相扣的流水作业面。墩柱模板采用钢模板,墩柱施工关键是控制标高、定位和断面尺寸。

(1)墩柱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绑扎钢筋→立模→浇筑砼→养护 (2)施工准备

经过试验,对拟用于墩柱施工的钢筋、水泥、黄砂、碎石进行检验,并经工

程师的批准,积极采用砼外加剂,改善砼的和易性等。

(3)绑扎钢筋

钢筋在钢筋场地内加工制作,先根据设计总长度分好段,为减少钢筋接头,最大分段长度取9~12m。按设计尺寸做好钢筋骨架,用平车运至墩柱施工现场,利用汽车吊将其吊起配合人工进行搭接焊,焊接后使用缆风绳将钢筋笼定位,防止倾斜。钢筋成型后应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钢筋制作与安装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材料技术要求:φ28钢筋为受力主筋,施工时应保证其正确位置;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接头位置错开应符合有关施工规范和规程。钢筋绑扎成型时,扎丝必须扎紧,不得有滑动、折断、位移情况。

②为方便施工,在第一段钢筋的制作时,预先根据上述要求进行计算并控制好各断面钢筋接头数量和每根钢筋的长度,考虑到受力筋截面的均匀布置,为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及外观需要。

③墩柱钢筋采用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在制作棚用钢筋直螺纹机加工丝口,丝口长为3.5cm,接头长度为7cm。按规范要求主筋接长时在同一断面内的接头数量(在任何连续的0.98m高度范围内的接头均视为在同一断面内)不超过该断面主筋数量的50%。

④为了方便钢筋的绑扎,在立柱四周搭设双排钢管脚手架,作为钢筋绑扎和模板支设的施工工作平台(详见高墩柱钢管脚手架平面布置图)。

⑤由于墩柱较高,如果将钢筋全部绑扎完毕会造成竖向钢筋的失稳和扭动。故考虑采用分段支设,以下墩柱、中系梁、上墩柱分道施工,每绑扎一段钢筋后,支设此段模板,利用垫块使钢筋依附在钢模板上,稳固下部钢筋,待完成此道混凝土浇筑并养护好后。然后再向上绑扎一阶段,以此类推,直至柱顶。

⑥从第二段开始每次钢筋接长时,先将钢筋在地面将螺纹套筒套好一端,安装时将另一端套上用钢筋扳手旋紧。在钢筋安装时进行两阶段控制,第一阶段控制主筋接、主筋间距、箍筋间距在规范规定范围内,同时控制钢筋数量,避免出现少筋现象;第二阶段在完成模板安装定位后,再次检查、调整内外层钢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钢筋采用汽车吊小数量提升到位,再连接安装。因墩柱高度较高,故考虑了支架的“生根”,在支架四角设置缆风绳。

(4)立模

墩柱模板由6mm厚钢板加工成型,用汽车吊起吊安装,钢筋与模板间用砼垫块固定以确保砼保护层厚度。砼垫块根据钢筋保护层厚度预制。用4条缆风绳将其纵横固定。

模板的制作和安装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墩柱采用钢模板施工,模板按尺寸分块制作、组拼,各套模板统一编号,以防混淆。模板由专业钢结构施工队伍进行加工,并依起重能力设计为大块钢模板,保证混凝土面光洁。

②圆柱形墩柱模板制作成两个半圆形钢模,分节长度2~3m,便于倒用。模板间采用法兰盘与高强度螺栓连接并且采用双螺帽扭紧,每条拼缝不大于2mm,设置防漏胶条,并用腻子抹平。

③墩柱外搭设双排钢管支架工作平台,施工时设置4根缆风,保证模板稳定性。

④模板在使用前进行严格检查,模板各部位几何尺寸、平整度、等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首先对模板进行预拼装,正确无误后方可进行立模。

⑤每次安装模板前应先清除模板表面和接缝处的水泥沙浆等附着污物,清理干净后,在模板表面均匀涂刷脱模剂,并涂抹均匀。

⑥模板利用汽车吊进行提升与安装,模板安装时螺栓(双排)应上紧上满。 ⑦模板的校正采取拉缆风绳的方式,从第一节墩柱定位准确后,每上一节模板用垂球控制其垂直度,然后再用全站仪与水准仪复核模板的四角坐标及高程。

模板安装示意图

(5)砼浇注

砼浇注前,要检查模板接缝,模板连接螺栓及底脚楔子,模板支立必须牢固可靠。模板的连接螺栓必须全部连接到位,严禁擅自减少螺栓现象。砼各项性能指标均符《规范》要求。在拌和过程中,注意砼的用水量,并严格控制水灰比,随时检查砼坍落度,若出现异常情况立即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

砼拌和后采用砼输送车直接送到墩柱的施工位置,用汽车吊吊送泵将混凝土送入立柱模板内。

浇注砼用25cm直径的溜筒,挂至距孔底2m位置,中心布置,使砼在中心处自由下落,并一次浇注完成,砼全部用振捣器分层振捣密实。在浇注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模板加固情况,漏浆处及时堵塞。

混凝土的灌注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墩柱混凝土一次性浇注完成,每次最大灌注高度为9m。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混凝土搅拌车和混凝土泵运送,机械振捣。

②混凝土按一定厚度分层灌注,一般为30~50cm左右。

③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按平行式布置振捣点,振捣点间距不大于40cm,距模板边缘保持5~10cm。振捣必须振捣密实,但不能过振和漏振。

④振捣以混凝土表面停止下沉、不冒气泡、表面平坦、泛浆为止。 ⑤因故间断灌注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初凝时间。

⑥砼浇筑时要求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是否松动变形,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6)拆模、养护

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方可拆模。拆模时应防止硬撬,撞击,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拆模应以后搭的先拆、先搭的后拆为施工顺序,及时清理并堆放在离支架一定距离的场地上。

拆模后立即检查成品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检验合格后用土工布或塑料薄膜包裹养护。夏季施工时,拆模后及时用土工布包住墩身并洒水养护;冬季施工时,模板尽量晚拆,拆除后用塑料薄膜包裹加以保温养护,必要是用小太阳灯烘烤,防止产生砼裂缝。养护时间7d。

(7)质量控制

立柱检查项目确保符合下表要求:

墩柱检查项目

2、中系梁

(1)中系梁施工顺序

模板制作→支架搭设→放样、定位→安装抱箍及底模→钢筋制作及安装→安装侧模→混凝土浇筑→拆模及混凝土养护。

(2)施工方案 ①模板制作

模板采用6mm厚钢板制作整体、定型钢模板,并预先设计好模板图纸,委托专业的加工厂家进行制作。模板需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方可使用。

②支架搭设

支架采用钢管搭设。在系梁施工的全过程中直至砼强度达到规定后,包括模板拆除之前,以及立柱、盖梁施工过程中,均需使用该支架,因此支架搭设必须稳定、牢固。

③放样、定位在支架搭设完成后,再对墩柱进行测量校核,经检查无误后进入下道工序。

④模板安装测量校核无误后,进行抱箍及底模的安装。模板表面均匀涂抹脱模剂,模板安装牢固,不能有丝毫松动。侧模板拼装完成后,以系梁中轴线为基准,对模板作最后总体较正,侧模板采用对拉螺杆等间距60cm加固,并且在模板上口加以斜撑支护增强模板的稳定性。为防止漏浆,与墩柱接缝处夹一层海棉条或贴双面胶。

⑤钢筋制作及安装先根据设计图纸尺寸进行钢筋下料,钢筋绑扎前,需将柱

头凿毛,并清除残渣。钢筋绑扎要牢固,位置要准确,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垫好混凝土垫块。

⑥混凝土浇筑浇筑混凝土采用吊车吊送,浇筑时应严格控制砼配合比、水灰比、坍落度。砼浇筑应自上而下分层斜向浇筑,采用φ50mm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振捣要密实,振动棒应快插慢拔,防止砼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振动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砼分层灌注时,每层厚度不得超过振动棒长的1.5倍,在振动上一层时,要插入下一层中5cm左右,清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要在下层砼初凝前进行。每插一点掌握好振动时间,要求每点振捣时间为20S~30S,视砼表面呈水平不再出现下沉、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振动棒插点要均匀排列,墩身部位振捣采用“梅花交错式”,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不得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移动间距要求控制在30cm左右。插入式振动棒在使用时,距离模板不得大于振动棒作用的0.5倍,且不得紧靠模板振动,要尽量避免碰撞钢筋。

⑦模板拆除及养护

系梁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可拆除其侧模板。拆模时避免重撬硬砸,损伤砼面和棱角。由于系梁单跨跨径为5.7~5.8m,大于规范规定的4m跨径。所以系梁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以上时,即在混凝土强度能承受其自重力及其他可能叠加荷载时,方可拆除系梁底模板。拆模后外面层直接粘贴上聚乙烯薄膜二层进行砼自身养护或覆盖土工布洒水养护。

(3)搭设工艺流程 ①架子搭设工艺流程:

在垫层枕木上弹线、立杆定位→摆放扫地杆→竖立杆并与扫地杆扣紧→装扫地小横杆,并与立杆和扫地杆扣紧→装第一步大横杆并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小横杆→安第二步大横杆→安第二步小横杆→加设临时斜撑杆,上端与第二步大横杆扣紧→安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安装上层与墩柱拉杆→接立杆→加设剪力撑→铺设脚手板,绑扎防护及档脚板、立挂安全网。

②架体与墩柱的拉结

采用四根钢管与桩柱直接箍紧方式或预埋铁件与支架焊接方式拉结。 ③安全网

挂设要求:安全网应挂设严密,用扎丝扎牢固,不得漏眼绑扎,两网连接处应绑在同一杆件上。安全网要挂设在棚架内侧。脚手架与施工层之间要按验收标准设置封闭平网,防止杂物下跌。

(4)脚手架的拆除:

①脚手架拆除工艺拆架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拆除顺序:安全网—栏杆—脚手板—剪刀撑—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立杆。不准分立面拆架或在上、下两步同时进行拆架,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最后两个扣件。拆除纵向水平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拆端头扣件。

②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拆架前,全面检查待拆脚手架,根据检查结果,拟订出作业计划,报请批准,进行技术交底后才准备工作。架体拆除前,必须察看施工现场环境,包括架空线路、外脚手架、地面的设施等各类障碍物、地锚、缆风绳、附件、电气装置情况,凡能提前拆除的尽量拆除掉。拆架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绳绑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地面应设专人指挥,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需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扣件时,应通知对方采取防范措施,以防坠落。在拆架时,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

四、施工计划

【4.1】工期计划

2013年2月至2013年6月,共计5个月。

【4.2】劳动力计划

计划劳动力

【4.3】设备计划

计划设备

五、危险因素分析

根据该项工程性质及施工特点,项目部评审出墩柱施工中存在以下施工危险源,针对各个危险源,分别制订相应的防控措施,危险源清单和防控措施见下表:

六、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6.1】组织保障措施

1.在本高墩柱施工中,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安全副经理为副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以施工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为首要职责,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各个工区的用电情况并召开安全会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负责人,认真贯彻执行各建设主管单位颁发的安全条例,根据“谁负责生产、谁负责安全”,明确安全工作网络。

【6.2】安全技术措施

1.严格执行先编制安全施工专项方案,对关键部位必须经过认真验算,其安全富余量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规定。方案编制完成后,必须报监理、技术负责人审批后,严格按方案规定进行施工。

2.对高墩柱施工都必须严格执行专职安全员现场旁站制度,对关键部位要有现场监理、施工技术员、专职安全员检查确认安全后由三方人员签字,方可进行施工。

3.桥梁墩柱施工所使用的任何材料、配件和小五金等,由项目机料科、工程科共同检查确认、签字把关。必须废弃一些陈旧的管理理念,对不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的任何材料、配件和小五金,一律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坚决堵住省小钱惹大祸的源头。

4.对高墩柱施工时,一次浇筑高度大于五米时,必须做到模板使用高强螺栓、螺母并采用双螺母加固,保证个个拧紧;其余螺栓都使用高强螺栓螺母。螺母在每一次使用后,及时进行检查,出现螺纹损坏超出规范要求的不准重复使用。所有的缆风设置夹角必须符合安全规定的要求,缆风绳的自身质量和联接、紧固件质量、底锚等都必须符合计算要求。所有的立柱钢模板安装完成后,工程、质检科必须认真检查其垂直度,保证其垂直,同时要做好记录。

5.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m时,必须先设置串桶,串桶规格:直径为25cm,

长度1m,然后实行浇筑。

6.混凝土浇筑时,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塌落度和浇筑速度。由项目质检科、现场负责人监督。

7.所有从事危险作业人员必须做到身体健康良好,无与高空、浇筑施工等作业相关的疾病。

8.立柱施工的临空、临边作业面,工作平台必须牢固,四周围设护栏和安全网,安全网必须符合国家标准,高度不得低于1.2米。上部开始施工作业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清理,并对所有与当班施工作业无关的人员,认真做下部(特别是有通道的地方)隔离、警戒和警示。

9.本工程所涉及、选用的各类机械设备必须各类证件齐全并通过检验合格,实现本质安全。本工作由项目机料科负责。

10.本工程所涉及架子工、电焊工、吊车司机等特种作业必须经过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各工种持证、办证工作由劳资员负责。架子工的学徒必须在技工带领、指导下操作,非架子工未经同意不得单独进行操作。

11.上班必须按规定着装,正确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在高处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必须戴安全帽。应将所需工具装在工具袋内,传递工具不得抛掷或将工具放在平台或支架上,也不得插在腰带上,工具手柄设置腕扣绳。作业时精神要集中,团结协作、互相配合、听从统一指挥,不得“走过档”和跳跃架子,严禁打闹开玩笑、酒后作业。严禁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

12.设置的工作平台木板必须满铺,且木材等材料强度必须符合验算要求。作业人员上下的通道所用木板的厚度、强度、宽度等符合设计或技术交底要求。

13.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按照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设计计算并结合各种型式脚手架的安全技术规范来搭设。

14.认真检查脚手架所用的材料,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严禁使用。 15.遇高温、大雨、大雪、大雾、六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应停止高处露天作业。风、雨、雪等过后要认真检查已搭设的脚手架,发现倾斜、下沉、松扣、崩扣要及时修复,经项目总工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16.脚手架要结合工程进度搭设,严格按照设计计算搭设。搭设未完的脚手

架,在离开作业岗位时,不得留有未固定构件和不安全隐患,确保架子稳定。

17.在带电设备附近搭、拆脚手架时,宜停电作业。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作业时,脚手架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距离要保证其最小的安全距离。

18.各种非标准的脚手架,跨度过大、负载超重等特殊架子或新型的脚手架,按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标准的意见进行作业。

19.拆模板时,应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操作时应按顺序分段进行,严禁猛橇、硬砸或大面积橇落、拉倒。拆下的模板不准乱丢、乱放,有钉子的一面要朝下或敲弯,防止钉子伤人。拆除支架或模板时,不得双层作业,拆下的支架杆件或模板不得往下扔,而应顺序、平稳吊放或滑放,堆码整齐。装模、拆模间隙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坠落倒塌伤人。

20.使用手工工具应先检查手柄是否牢固,挥斧锤击时,必须顾及四周和上下的安全。

21.高空作业必须带安全帽、系安全带,备带的工具袋,工具等不准在脚手架上乱堆、乱放,传递工具严禁抛掷。

22.木板支撑不得使用腐朽、破裂材料,对通道木板、支撑以及平台等应经常检查,发现杆件破裂、倾斜、弯扭变型、松脱时,必须及时加固改善或更换。

23.高处、复杂结构模板拆除,应有专人指挥和切实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标出作业面,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

24.振捣墩柱、盖梁砼时平台外侧应设置可靠的栏杆和上下扶梯,并加设安全网,施工过程中应设专人检查,保证牢固可靠,不得在模板上作业。

25.吊斗升降应有专人指挥,落斗时下部作业人员必须离开,不得身倚栏杆推动吊斗,严禁吊斗碰撞模板和支架。

26.使用振捣器时,应由两人操作,一个控制振捣棒,一人配合控制电动机开关。

27.在较高的墩柱模板内浇捣时,除做好个人防护外,必须设置安全绳,上下人员保持经常联系。

28.操作震捣器人员,必须穿胶靴戴绝缘手套,湿手严禁接触电气开关,电源线不得有破皮漏电。

29.震捣器必须设专门接地,用三脚或四脚插座的配电板,以免将火线插入地线发生危险。

30.震捣器所用的导线,须用胶皮线,在导线进入震捣棒处,须用防水线,以免其磨损后发生触电事故。

31.若发现震捣器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工作,检查修理。

32.凡是进行高空作业施工的,应使用脚手架、平台、梯子、防护围栏、挡

脚板、安全带和安全网等。作业前应认真检查所用的安全设施是否牢固、可靠。

33.凡从事高空作业人员应接受高空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特殊高空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上岗前一贯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交底。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按规定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技术教育。

34.高空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施工单位应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毕备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

35.施工单位应按类别,有针对性地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应部位,夜间应设红灯示警。

36.高空作业所有用具、材料严禁投掷,上下立体交叉作业确有需要时,中间须设隔离设施。

37.高空作业应设置可靠扶梯,作业人员应沿着扶梯上下,不得沿着立杆与栏杆攀登。

38.在雨雪天应采取防滑措施,当风速在10.8m/s以上和雷电、暴雨、大雾等气候条件下,不得进行露天高空作业。

39.高空作业上下应设置联系信号或通讯装置,并指定专人负责。 40.高空作业前,工程项目部应组织有关部门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设施的,应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实施。

【6.3】模板工程的主要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1.模板支好后,首先要进行自检,填自检自评表,再上报项目部及监理公司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做好交接手续,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系梁侧模采用对拉螺杆稳定,两道侧模用斜拉撑固定,防止侧向变形。

3.底模铺完后,再用仪器复查核梁底标高和边线。

4.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复验。

5.模板与模板的接缝中铺贴双面胶,以防混凝土漏浆。

6.模板在使用前涂刷脱模剂,外露面混凝土模板的脱模剂,应采用一种品种,不能使用易粘在混凝土上或使混凝土变色的油料,严禁使用废旧机油作脱模剂。

7.浇筑混凝土时,模板要派专人值班,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要及时纠正。

8.模板拆除

(1)拆模时,砼强度必须符合规范规定,侧模待砼强度达到2.5MPa(一般3天以后),底模待达到75%设计强度(14天左右)拆除,拆模时保证表面及棱角不致受损坏,不得猛烈敲打,致使模型使用寿命降低,拆除模板和支架后应及时将灰浆、污垢清除干净,维修整理分类妥善存放。

(2)在拆模过程中,如发现实际结构混凝土强度并未达到要求,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时,应暂停拆除。待实际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继续拆除。

(3)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撑的混凝土结构,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设计的使用荷载。当承受施工荷载的效应,比使用荷载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验算,加设临时支撑。

(4)冬期施工模板的拆除应遵守冬期施工的有关规定,其中主要考虑混凝土模板拆除后的保温养护。如必须暴露在大气中,则应保证混凝土受冻前的临界强度。

(5)各类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根据模板设计的规定进行,如果模板设计无规定时,可按“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的顺序进行,以及“先拆非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的模板”及支撑的顺序进行拆除。

(6)拆模时,拆模区应设警戒线,严防有人误入被砸伤。

(7)拆模不能采取猛橇、以致大片塌落的方法拆除顶模。

9.模板拆除注意事项

(1)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拆下来的模板和支撑用料要及时运走、整理。

(2)拆模顺序一般应是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重大复杂模板的拆除,事先要制定拆模方案。

(3)定型模板,特别是组合式钢模板,要加强保护,拆除后逐块传递下来,不得抛掷,拆下后清理干净,板面涂刷脱模剂,分类堆放整齐,以利再用。

(4)拆除模板支撑前,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规定的规范,并经技术部门批准后,才能进行。

(5)拆模时必须设置警戒区域,并派专人监护,拆模必须干净彻底,不得保留有悬空模板。

10.悬空作业时模板支撑和拆除的注意事项

(1)支模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严禁在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并严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安装、拆卸模板。结构复杂的模板,装、拆应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的措施进行。

(2)支设高度在3m以上的立柱、系梁模板,四周应设斜撑,并应设立操作平台,低于3m的可用马凳操作。

(3)支设悬挑形式的模板时,应有稳定的立足点。支设临空构筑物模板时,应搭设支架。

(4)拆模高处作业,应配置登高用具或搭设支架。

(5)模板支撑拆除前,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并经申报批准后,才能进行。

(6)拆除钢模作底模时,不得一次将顶撑全部拆除,应分批拆除,然后按顺序拆下隔栅、底模,以免发生钢模在自重荷载下一次性大面积脱落。

(7)拆模时,必须设置警戒区域,并派人监护。拆模必须拆得干净彻底,不得保留有悬空模板,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堆放整齐。

【6.4】落地脚手架搭设技术措施

1.双排钢管脚手架搭设措施

(1)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200。

(2)立杆接头除在顶层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接头必须采取对接扣件,对接应符合下要求: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

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同一步内不允许有二个接头。

(3)立杆顶端应高出盖梁顶1.2m。

(4)脚手架底部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垫块表面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5)大横杆设于小横杆之上,在立杆内侧,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大横杆长度不宜小于4跨,并不小于6m。

(6)大横杆对接扣件连接、对接应符合以下要求: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并应避免设在纵向水平跨的跨中。

(7)架子四周大横杆的纵向水平高差不超过500mm,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1/300。

(8)小横杆两端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9)每一主节点(即立杆、大横杆交汇处)处必须设置一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大横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外架立面外伸长度以100mm为宜。操作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立杆间距的1/2。

(10)搭设中每隔一层外架要及时与墩柱进行牢固拉结,以保证搭设过程中的安全,要随墩柱校正杆件的垂直度和水平偏差,适度拧紧扣件。

(11)拉杆必须从第一段与墩柱连接,拉杆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可稍微下斜,不容许向上翘起。

(12)脚手架的外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每道剪刀撑的净距不应大于15m。

(13)剪刀撑的接头除顶段可以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接头均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14)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小横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15)用于大横杆对接的扣件开口,应朝架子内侧,螺栓向上,避免开口朝上,以防雨水进人,导致扣件锈蚀、锈腐后强度减弱,直角扣件不得朝上。

(16)脚手架外侧设防护栏杆一道和挡脚板一道,栏杆上皮高1.2m,挡脚板高不应小180mm。栏杆上立挂安全网。

(17)剪刀撑是在脚手架外侧交叉成十字形的双杆互相交叉。并与地面成45°~60°夹角。作用是把脚手架连成整体,增加脚手架的整体稳定。

2.脚手架的避雷接地设置:

(1)接闪器即避雷针,用直径25~32mm、壁厚不小于3mm的镀锌钢管或直径不小于12mm的镀锌钢筋制作,设在四角脚手架的立杆上,高度不小于1m,并应将最上层所有的横杆连通,形成避雷网路。

(2)垂直接地采用长1.5~2.5mm,直径25~30mm,壁厚不小于2.5mm的钢管或直径不小于20mm的圆钢或厚度不小于4mm、宽25~40mm的扁钢。接地电阻不得超过20Ω。接地极埋入地下的最高点,应在地面下并不浅于50cm,埋设时应将新填土夯实。接地极选择在人们不易走到的地方,并与电缆或其它金属保持在3m以上的距离。

(3)接地线采用直径不小于8mm的圆钢或厚度不小于4mm的扁钢。接地线的连接要绝对接触可靠,连接时应将接触面的油漆及氧化层清除,露出金属光泽,并涂中性凡士林。接地线与接地极的连接采用焊接,焊接点的长度应为接地线直径的6倍以上或扁钢宽度的2

倍以上。

【6.5】机械设备安全保证措施

1.所有施工设备和机具在使用时均必须由专职人员负责进行检查、必要的试验和维修保养,确保状况良好。各技术工种必须经过培训并经考核取得合格证,方可持证上岗操作,杜绝违章作业。大型机械的保险、限位装置防护指示器等必须齐全可靠。

2.起重设备必须具有安全检测合格证、安全使用证、各项限位、保险装置齐全有效,开工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合格方能开始现场作业。

3.驾驶、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必须按规程要求进行操作,驾驶员作好例行保护和记录。

4.现场的施工机具和设备必须明确设备负责人,并做到安全设施齐备。

5.机械与输电线路(垂直、水平方向)须按规定保持距离。

6.各类机械配挂技术性能牌和上岗操作人员名单牌。

7.在施工吊装过程中,必须选定一人专职负责指挥,严禁多人指挥,发生混乱,用机械吊运时,应检查机械设备和绳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起吊后下面不得站人或通行,下放距地面1m时,作业人员方可靠近操作,严禁使用吊兰吊人;

8.严禁机械设备超负荷使用、带病运转和在作业运转中进行维修。

9.机械设备夜间作业必须有充足的照明,夜间施工有良好的照明设施。

10.施工现场的大型电器设备必须设置防雨棚,小型电器设备必须配备防雨罩,工作结束及时关闭电源,并必须设专人负责,现场专职安全人员现场监督,随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作业队整改。

【6.6】防台保障措施

1.当接收到台风预报或业主、监理的防台指令后,立即安排专人跟踪台风信息,随时将信息反映给防台领导小组领导,作好记录;

2.防台领导小组应及时将有关信息传达到施工班组;

3.当台风预报本区域可能受到影响时,应按规定启动本预案;

4.当受到台风6级风圈影响时(台风非正面袭击),在接到预报36小时内,办公室工作人员应安排专人对项目部宿舍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加固; 24小时内施工班组应停止施工,对现场设备进行加固、覆盖,确保设备机械设备的安全;12小时内完成施工现场所有加固工作,人员准备撤离;8小时以内,所有人员撤

离到指定场所避风;

5.当受到台风9级以上影响时(或预报将遭到台风正面袭击时),在接到预报36小时内,办公室工作人员在附近城区联系好足够所有人员住宿的旅馆或临时住所;24小时内施工班组应停止施工,对现场设备进行加固、覆盖,必要时将设备撤离施工现场,确保设备机械设备的安全;项目部工作人员根据职责分工不同,迅速整理好本部门工程资料装箱,准备运出险区;12小时内完成现场所有加固(撤离)工作,工程资料全部运抵安全部位,人员准备撤离;8小时以内,所有人员撤离到指定部位避风;

6. 台风过后4小时或接到上级部门明确通知后,施工管理人员可进入施工现场,对现场损失情况进行统计,并于24小时内上报;

7.对于高墩柱支模架在大于6级风力应立即停止施工撤出人员,在台风来临之前拆除密目网,检查缆风绳设置情况;

8.对起吊设备,在大雨及大风情况下停止起吊,在预报台风来临之前不能安装就位的坚决不予起吊,已经安装就位好的钢箱梁应检查临时加固措施是否到位;

9.应检查临边是否有临时堆置的材料及施工机械,防止在台风过程中的高空坠物。

【6.7】避雷保障措施

1.脚手架顶部高于2m,四角设置(长度大于3.5m,应中间设几根)避雷针。

2.用16mm2黄绿双色铜芯线作引下线,途中用磁瓶,导线绑扎。

3.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采用三根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体作电气连接,垂直接地体应采用5×50角钢、Φ48钢管或Φ22圆钢,长度2.2m,不得采用螺纹钢,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6.8】紧急安全应急预案

1.方针与原则

我项目部是一个工程建筑施工单位,本年度主要进行高墩柱施工,存在的危险因素比较多。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制定项目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的方针是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

事故蔓延优先的原则。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的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最大幅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适用范围

(1)高处作业坠落

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施工,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为高处作业。高处作业人员如不能严格按照或遵守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将会造成人员坠落或坠落物伤人事故。若发生上述事故,此预案即可生效。

(2)起重吊装伤害

项目主体工程中的一些大型设备吊运、安装必须使用起重吊装设备来完成安装工作,如果操作或管理不当,就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触电事故

现场施工场地内,用电设备比较多,工作环境较差,容易引发触电事故,必须加强用电管理。

3.组织机构

应急预案能否在应急救援中成功地发挥作用,不仅取决于应急预案自身的完善程度,还取决于应急准备的充分与否。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反应迅速、协调有序,项目部建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1) 机构与职责

领导小组构成:

组 长:虞业强

副组长:蒋代林、李润哲、张润泽、李强

成 员:各科室负责人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①负责“预案”的制定、修订。

②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并开展专业培训和演练。

③配备应急救援所需的各种物资、装备。

④检查、督促、落实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⑤发生事故,根据事故的发生情况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组织现场应急救援。 ⑥组织有关力量,全力支援现场抢救。

⑦必要时组织疏散人员,尽可能控制和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2)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副组长的职责

①协同商议救援命令,指挥各部门抢险救灾并监督落实;

②通知并联络应急救援小组有关成员,做好应急准备后立即投入救援; ③选址建立现场救援指挥部,综合协调各部门救援工作;

④事故灾害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决定是否应采取疏散措施; ⑤现场检查救援工作,提出救援方案,指挥员工开展救援工作;

⑥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适时发布公告,将事故的原因、责任及处理意见公布于众。

(3)应急救援小组成员的职责

①小组成员应具备较高的安全警惕性,熟知安全规范并带头自觉遵守; ②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应积极配合组长的工作,做好救援准备措施;

③事故发生后,救援小组成员要立即到位,及时开展救援工作;

④在救援行动中听从上级指挥,统一协调行动;

⑤应急救援小组在抢救行动中要尽心尽责,将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降到最低;

⑥协助组长做好事故处理工作。

4.应急响应

(1)接警与通知

项目部所属的施工场地一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现场人员应在进行现场急救的同时,把事故及时向项目部汇报,汇报人应说清事故的地点、性质、危害程度和与现场的联系方式等内容。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在接警后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程序,办公室通知相关人员进入工作岗位处理应急事务,根据事故的灾情,确定是否要向社会求援。

(2)应急救援程序

①发生轻伤以上事故后,现场安全负责人必须立即报告,同时组织自救,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

②项目部接到报告后,迅速通知各相关人员参加现场救援,以尽可能缩小事故影响及损失为原则,同时在整个抢救过程中,负责现场通讯和对外联系。

③项目部根据事故性质及趋势,向有关部门汇报,寻求社会紧急救援。 ④应急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查明现场有无伤亡人员,并以最快速度将他们救离现场,交由急救中心的医务人员功急送医院救治。

⑤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事故调查工作,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和善后工作。 ⑥成立事故调查组,查明事故原因,按“四不放过”原则及有关处理规定,对事故有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处理。

⑦事故发生救援结束后,项目部应当组织力量进行,及早恢复施工,减少损失。

(3)警报与紧急公告

项目部接到事故汇报后,应急领导小组在经过分析后,该事故有可能扩大并可能影响到其他范围,对周围地区的公众可能造成威胁时,将启动警报系统,向公众发出警报,告知事故性质、对安全或健康的影响、自我保护措施、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公众能够作出自我防护响应。该程序由组长确定,办公室安排专人实行。

(4)联动部门项目部接到事故汇报后要及时评判出事故的危害程度,对于安全生产事故联动的部门主要是医疗卫生单位、交通部门、公安部门、消防部门、电力部门、安委会等;对于自然灾害事故如台风等,联动的部门主要是医疗卫生单位、气象部门、电力部门、地方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等。联动部门的通知由应急领导小组总指挥决定,办公室进行实施。救援通讯:公安局:110、消防队:119、急救中心:120、交通事故:122

(5)应急人员安全在对安全生产事故及自然灾害事故进行应急处理时,由于事故的危险还有延续性,应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胁,因此事故救援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加强安全预防措施,加强个体安全防护,加强现场安全监测,事故现场处理指挥人员应明确应急人员的进出现场和紧急撤离的条件和程序,保证应急人员的安全。

(6)善后处理事故发生后,在进行事故救援的同时,必须及时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善后处理包括:伤员的救治、家属及外界人员的接待、项目部后续工作的开展等,该项工作主要由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

5.应急资源与措施

(1)应急资源

①救援力量:项目部及所属的各区队职工,都是应急救援力量;根据事故的类型及程度,需要社会力量时,再及时联系救援社会救援力量。

②救援设备、物资:项目部现有的各种机械设备、生产生活物资、材料一旦应急救援方案启动,根据需要都将成为应急救援的设备和物资,需要社会设备、物资时,再及时联系救援社会救援力量提供必须的设备、物资。

③交通工具:项目部现有车辆4台,每个施工区队各有一台以上车辆,需要时均可调集使用。

④检查、维护与更新: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2)应急措施

①高处坠落事故急救预案

a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b出现颅脑外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偶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c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d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e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②触电事故急救预案

发生触电事故现场急救对抢救触电者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员触电后不一定立即死亡而往往是假死状态,应及时抢救。方法得当,假死状态就可以获救。因此触电急救应分秒必争,不能等待医务人员。为了做到及时抢救,平时就要对职工进行触电急救常识教育,对有关人员进行必要的触电急救训练。

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应尽快切断电源,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来不及切断电源可用绝缘体挑开电源,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救治,并向医务部门呼救或报120急救中心。

如触电者的伤害情况严重,应进行现场抢救,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有呼吸但心脏停止跳动,则应采取人工胸外挤压法抢救。

触电急救应尽可能的进行,只有在条件不允许时,才可将触电者抬到可靠的地方进行抢救。在送往医院途中,仍应进行抢救工作,在此过程中不要轻易打强心针。

③身体损伤急救预案施工过程中的高处坠落、起重吊装等造成的人身伤害都是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事故的原因十分复杂,给人产生危害也很大,而且在事故的处理过程中如果方法不当将会提高伤害程度,因此必须掌握事故应急救援的方法和知识。为预防事故的发生,施工作业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安全规程》和《操作规程》,严格按规程要求进行施工操作。

④各级生产安全管理人员加强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及时纠正违章作业行为,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经常组织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观念。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应视事故的类型进行积极抢救,控制事故的进一步扩大,防止应急救援人员受到伤害。救出的伤员应在现场进行救护,根据“三先三后”的原则进行处理,出血伤员先包扎后运送,骨折伤员先固定后搬运,窒息伤员先复苏后运送。事故发生后在进行组织救援的同时,必须及时联系医疗急救单位,使伤员在第一时间能得到救治。现场救护应安全有序地进行,必须在现场急救的指挥人员统一安排开展,并有专门人员预测事故的变化,一当发现事态将威胁救援人员安全,现场指挥人员有权停止救援撤到安全地点。

七、安全检查和验收

【7.1】安全生产检查的目的

1.通过检查,可以发现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采取对策,消除不安全因素,保障安全生产。

2.利用安全检查,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各种规章制度、规范、标准。

3.通过检查,增强领导和群众安全意识,纠正违章作业,提高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4.通过检查,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交流经验,吸取教训。

5.通过检查深入了解安全生产动态,为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研究对策,加强管理提供信息和依据。

【7.2】安全检查的方法及要求

1.安全检查必须贯彻领导和群众相结合、自与互查相结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的原则。

2.项目部安全检查每月组织一次以上;班组安全检查每日进行。日常施工生产过程中,由各级安全员负责实施日常检查和监督。

3.安保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上级和地方政府要求,以及施工生产的需求和季节的变化,进行专业性的安全检查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

4.对于关键部位,安保部要落实专人加强监控,项目部每月至少进行一次专项重点检查。

5.在安全检查中发现不安全因素,必须做到“三定”(定整改措施、定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并由安全管理人员列出明细,逐个消项。需公司和其他单位帮助,可上报公司安全部门,协助解决。

6.对查出问题构成事故隐患的,必须严格执行《事故隐患整改制度》。

【7.3】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安全检查监督应有其各自的内容和重点,具体按监督检查计划执行,一般情况下安全检查包括以下内容:

1.班组安全检查内容

(1)安全技术措施是否落实到施工作业中;

(2)工具、设备是否完好无损;

(3)施工作业环境是否整洁安全,符合施工作业要求;

(4)螺栓、支架是否牢固稳定,是否达到安全验算后的要求;

2.工程项目安全检查的内容

(1)检查班组是否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

(2)检查班组和有关人员是否切实落实安全技术措施;

(3)安全日活动和和安全讲话是否如期进行,是否有针对性、有记录;管理人员参加班组安全活动有否评语及签到;

(4)检查工程项目施工作业环境和秩序是否存有不安全因素,以及不安全因至少的整改情况。

(5)本周是否有违章违纪、未遂事故、事故的发生,以及处理情况。

(6)螺栓、支架是否牢固稳定;

(7)基坑邻边防护是否到位;

(8)支架搭设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9)定期对临时用电进行排查;

(10)是否达到文明施工要求;

(11)各类机具、设施和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完好无缺;

(12)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审批、落实情况;

(13)各岗、各部门的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

(14)工程项目安全保证体系是否建立、运转;

(15)针对影响安全施工的季节性自然因素,其他所采取的防范事故的措施。

3.专业性安全检查

项目部每季应对临时用电、危险物品、消防设施、施工机具等分别进行专业性安全检查。

【7.4】检查的组织与管理

1.项目部负责按月或按季节性、节假日组织的检查,由项目部安保部协助项目经理组织成立检查组,对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2.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

3.班组各岗位的日常管理,由班组长按照作业分工组织实施。

【7.5】检查程序

1.项目的检查范围和内容,由项目安保部提出建议,主管安全生产副经理

审批确定。

2.检查的实施

(1)召开首次会议,由检查组组长介绍检查的目的、范围和时间安排,确定检查的方法、程序和陪检人员。

(2)按照检查计划规定,并经受检单位确认的检查范围、内容和时间安排,进行现场安全管理情况和安全管理资料的检查,及时记录安全检查的结果。

(3)在现场检查的基础上,对检查收集到的客观依据、材料汇总核实后,进行分析评价,确定整改项目,签发隐患整改通知单,并经受检单位有关人员签字确认。

(4)召开末次会议,由检查组组长介绍检查情况,宣布检查结论,确定隐患整改时间和验证方法。

3.检查通报

由项目安全检查组长指定专人拟草检查情况通报,报主管领导签准后下发、上报。

【7.6】隐患整改及验收

1.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检查组应签发隐患通知单,由受检单位负责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及时组织整改。对客观条件限制暂不能整改的隐患,应采取相应的临时措施,项目安保部备案,制定整改计划,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治理。

2.对检查中发现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应立即要求停止,并报告有关人员予以纠正。

3.隐患进行整改后,受检单位应填写隐患整改回执单,按规定的期限上报隐患整改结果,由检查负责人派专人进行隐患整改情况的验收。

【7.7】奖励与处罚

依据检查结果,对安全生产取得良好成绩和避免重大事故的有关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对安全存在诸多事故隐患,危及安全生产的按规定予以批评和处罚;对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单位和个人按照项目部奖惩规定予以处罚。

八、文明、环保施工

【8.1】文明施工

1.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合理的进行布置,设施、设备以最大限度减少耕地占用为原则而设置存放。

2.在施工中,注意保护原有道路系统的畅通、使用,采取措施维护原有水系统的畅通及周围环境的保护,施工便道经常洒水,尽量减少扬土。

3.施工区域内道路畅通、整洁、不乱堆放、无散落物,场地平整不积水,排水成系统,并畅通无堵,施工废料集中堆放及时处理。

4.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杜绝野蛮施工,经常清理施工现场,泥浆排放不污染当地的农田、水源及水利设施。

5.施工现场树立醒目的工程简介牌,安全警示牌,原材料标识牌,混凝土配合比标识牌,使整个现场井然有序,按照规范要求的程序安全施工、文明施工。

【8.2】生态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

1.施工过程中,禁止侵占非施工用地。

2.设营、材料堆放、便道、机械车辆存放等场地设置合理。

3.保护公路用地范围之外的现有绿色植被,对永久工程施工区和临时工程施工区,地表清除必须特别注意,尽最大可能保护清理区域范围外的天然植被。因修建临时工程损坏了现有的绿色植被,在拆除临时工程时予以恢复。

4.严防有害物质污染。

施工中严格加强对环境有害物质使用的管理,严防任何有害物质(如燃料、油料、化学品、污水、废料和垃圾以及土方等)污染水源、河流、土地。机械设备加强保养,防止漏油造成污染。

九、安全验算及图纸

【9.1】系梁抱箍受力计算

1.荷载集度q的确定

钢筋砼重力密度取24KN/m³,中系梁砼体积为13.07m³,则砼总重力为

313.68KN,一套中系梁模板按8KN考虑、工字钢一套2KN、抱箍自重1.9KN、临荷载0.5KN,每套抱箍的总负荷G约为326.08KN,中系梁长L为5.8m,宽1.7m,两条“工”字钢共同承受荷载,对其中一条“工”字钢进行验算即可,按常规取1.2的安全

系数。因此荷载集度为:q=1.2G/L/2,经计算得134.93KN/m。

2.螺栓数量计算

n=0.012×G=0.012×326.08=3.91,取整数n=4。实际我标段每个抱箍的螺栓孔数量为8个。能满足施工需求。

3.系梁工字钢验算

系梁底模架设在[12槽钢上,[12槽钢架设于工字钢(工20a)上,工字钢架设于抱箍上,系梁砼(1.7m×2m×5.8m)及模板等均布荷载为5000kg/m,每根工字钢(共二根工字钢梁受力)梁均布荷载为2820kg/m,在跨中用二根[12槽钢合拼焊成工字钢形状支撑于下抱箍上,跨径L=330cm,设工字钢(材质Q235A)应力为δ=1400kg/c㎡,则

q=2820/580=4.862kg/cm

Mn=1/2qL2=1/2×4.862×3302=2694735.9kg.cm

根据δ=Mn/Wx

Wx=Mn/δ=2694735.9/1400=189.1cm³

而Ι20a的Wx为236.9cm³>189.1cm³

所以采用两根工字钢(Ι20a)梁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施工过程中,挠度最大会发生跨中。

fmax=5ql4/384EI≤[f]

式中:q─均布荷载

L─计算跨径

E─弹性模量 2.1×105

I─惯性矩 2370cm4

[f] ─容许挠度,查规范得:

经计算得fmax=5×134.93×5.84/384×2.1×1011×2370×10~7=3.99≤[f]= 33mm满足要求.

【9.2】槽钢强度验算

[20a槽钢架设于工字钢(Ι20a)上,工字钢架设于抱箍上,系梁砼

(1.7m×2m×5.8m)及模板等荷载均布在等间距25cm(共24根)跨径3.3m的[20a

槽钢上,设槽钢(材质Q235A)应力为δ=2580kg/cm³,混凝土的重力密度:rc=24KN/m³,则

q=1.7×2×5.8×2400/24/330=5.98kg/cm

Mn=1/8ql2=1/8×5.98×3302=81402.75kg/cm³

根据δ=Mn/Wx

Wx=Mn/δ=81402.75/2580=31.55m³

而[20a的Wx为178cm³>31.55cm³

所以采用[20a槽钢满足要求。

【9.3】双排(满堂)钢管脚手架验算

1、圆墩柱双排钢管脚手架验算

(1)双排(满堂)钢管脚手架搭设

104国道温岭大溪段改建工程第二施工标段 高墩柱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 38 -

①高墩柱钢管脚手架搭设高度为 42.5 米;脚手架纵向钢管等间距 120cm布置共 5根,纵向钢管全长 6 米;脚手架横向等间距 120cm布置共 11根,横向钢管全长 6 米;钢管类型为Φ48×3.0,钢管单位重为 33.3N/m;扣件及斜撑钢管的附加力考虑 20%;施工均布荷载为 2.0kN/㎡,同时施2 层,脚手板共铺设 2 层;脚手板采用串片脚手板或方木档,自重标准直 0.05 kN/㎡ , 则:

脚手架纵向钢管自重:

g1 = 42.5m×33.3N/m×1.2 = 1698.3N

脚手架横向钢管传递给每根纵向钢管自重:

g2 = [(42.5/11+1)×5×33.3]×1.2/5 =323.0N

注:公式中的两个 1.2 系数分别表示扣件及斜撑的附加力和纵向钢管受力的不均匀系数。

脚手架钢管底部截面所承受的自重压力:

G= g1 + g2 = 1698.3+323.0 = 2021.3N

②施工荷载 P 计算:

吊装模板时吊装重量考虑 500 kg=5000 N;吊装钢筋时吊装重量考虑 200 kg=2000 N ;

吊装人员最多时为 4 人,重量考虑 4 人×80 kg/人= 320kg = 3200N;荷载组合:考虑模板 吊装时吊装重量最大,故荷载组合采用模板+人员;考虑冲击系数为 1.2,施工总荷载为:

(5000+3200)×1.2 = 9840 N。

分摊到每根竖向钢管的施工荷载:P=9840/26/0.7 =540.7 N

本脚手架钢管截面所承受的最大承压应力验算:

δ= N/A = 2562 N /424 m㎡ = 6.04 Mpa

钢管轴向应力折减系数θ计算: 考虑两端铰支取长度系数μ=1; 惯性距计算:I=[3.142(D4-d4)]/64 = 107800 mm4

=15.945 mm

λ=μL/i=1×3600/15.95=226

查表求得: θ=0.143

θ[δ]=0.143 ×140= 20.02 Mpa

因为 A3 钢管轴向容许应力θ[δ]= 20.02 Mpa>δ=6.04 Mpa;所以脚手架钢管截面所承受的最大承压应力满足施工要求。

(2)脚手架竖向钢管稳定性验算:

①惯性距计算

I=[3.142(D4-d4)]/64 = 107800 mm4

已知条件:截面钢管面积A=424 m㎡;所承受最大应力δ=6.04 Mpa;横向钢管最大间 距为1.2 m;考虑两端铰支取长度系数μ=1;长度L=1.2m=1200mm

②稳定性计算:

脚手架单根钢管所承受的临界力:

Pcr=(3.142EI)/(μL)

=(3.1422×2×105×107800)/(1×1200)2

=147808 N

通过计算脚手架单根钢管施工过程中所承受的实际荷载为2562N<147808 N 所以脚手架按此布置满足施工过程中应力及稳定性的要求。

(3)扣件抗滑力计算

经计算横向钢管传递到到单根纵向钢管的作用力 R=1.117 KN<RC=8.5 KN 直角扣件、旋转扣件抗滑移承载力设计值。

(4)支垫枕木承载力核算:

本脚手架钢管底部截面支撑在 5cm×5cm×5mm 的钢板上,承压应力验算: δ= N/A =2562N /2500 m㎡ = 1.025 Mpa

已知枕木容许压应力[δ]=10 Mpa>δ=1.025 Mpa 脚手架单根钢管施工过程中所承受的实际最大承压应力,所以枕木满足钢管的承压应力施工要求。

(5)地基对枕木(钢管)承压应力的计算:

22

脚手架施工布置过程中,实际单根枕木最多承受两根竖向钢管的荷载: N=2×2562=5124 N

枕木与地面接触面积计算:

A=2500×160=400000 m㎡

δ= N/A =5124/400000=0.013 Mpa<地基容许承载力 [δ]=0.1 Mpa

所以地基承载力满足施工过程中最大承载力的要求。

2、方墩柱满堂钢管脚手架验算

方墩柱支架布置图

(1) 应力计算

①自重

脚手架纵向钢管自重:

g1 = 8.4m×33.3N/m×1.2 = 335.7N

脚手架横向钢管传递给每根纵向钢管自重:

g2 = [(8.4/18+1)×18×33.3]×1.2/18 =58.6N

注:公式中的两个 1.2 系数分别表示扣件及斜撑的附加力和纵向钢管受力的不均匀系数。

脚手架钢管底部截面所承受的自重压力:

G= g1 + g2 = 335.7+58.6=394.3

②施工荷载 P 计算:

施工机具等荷载5000N;

吊装人员最多时为 4 人,重量考虑 4 人×80 kg/人= 320kg = 3200N;荷载组合:考虑机具重量,故荷载组合采用机具+人员;考虑冲击系数为 1.2,施工总荷载为:

(5000+3200)×1.2 = 9840 N。

分摊到每根竖向钢管的施工荷载:P=9840/126/0.7 =111.6 N

本脚手架钢管截面所承受的最大承压应力验算:

δ= N/A =505.9 N /424 m㎡ = 1.2 Mpa

钢管轴向应力折减系数θ计算: 考虑两端铰支取长度系数μ=1;

惯性距计算:I=[3.142(D4-d4)]/64 = 107800 mm4

=15.945 mm

λ=μL/i=1×3600/15.95=226

查表求得: θ=0.143

θ[δ]=0.143 ×140= 20.02 Mpa

因为 A3 钢管轴向容许应力θ[δ]= 20.02 Mpa>δ=1.2Mpa;所以脚手架钢管截面所承受的最大承压应力满足施工要求。

(2)脚手架竖向钢管稳定性验算:

①惯性距计算

I=[3.142(D4-d4)]/64 = 107800 mm4

已知条件:截面钢管面积A=424 m㎡;所承受最大应力δ=1.2 Mpa;横向钢管最大间 距为0.6 m;考虑两端铰支取长度系数μ=1;长度L=0.6m=600mm

②稳定性计算:

脚手架单根钢管所承受的临界力:

Pcr=(3.1422EI)/(μL)2

=(3.1422×2×105×107800)/(1×600)2

=591232 N

通过计算脚手架单根钢管施工过程中所承受的实际荷载为505.9N<591232 N 所以脚手架按此布置满足施工过程中应力及稳定性的要求。

(3)扣件抗滑力计算

经计算横向钢管传递到到单根纵向钢管的作用力 R=0.394 KN<RC=8.5 KN 直角扣件、旋转扣件抗滑移承载力设计值。

(4)支垫枕木承载力核算:

本脚手架钢管底部截面支撑在 5cm×5cm×5mm 的钢板上,承压应力验算: δ= N/A =505.9N /2500 m㎡ =0.202 Mpa

已知枕木容许压应力[δ]=10 Mpa>δ=0.202 Mpa 脚手架单根钢管施工过程中所承受的实际最大承压应力,所以枕木满足钢管的承压应力施工要求。

(5)地基对枕木(钢管)承压应力的计算:

脚手架施工布置过程中,实际单根枕木最多承受两根竖向钢管的荷载: N=2×505.9=1011.8 N

枕木与地面接触面积计算:

A=2500×160=400000 m㎡

δ= N/A =1011.8/400000=2.5*10-3 Mpa<地基容许承载力 [δ]=0.1 Mpa 所以地基承载力满足施工过程中最大承载力的要求。

【9.4】最大翻模高度计算

1、圆柱墩计算

在高墩施工中,受墩柱高度高及中系梁等因素影响墩柱混凝土不能一次浇筑完成,本标段采取翻模法施工工艺,即要求混凝土浇筑后最顶上一节模板不予拆除,便于下一步支模,同时作为上部模板的支撑体系。

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查得新浇筑混凝土与钢模板间的切向粘结力为

8.8kpa(C30混凝土),取墩柱直径为2.2m的作为安全计算墩例,翻模后支模最大高度按15m计算,取1m宽模板进行(相当于周长1m的模板)计算。

模板重量为:G=1×1×15=15kN

式中:1为1m2的模板重,即取圆柱墩模板最大重量1kN/㎡。

模板与混凝土间的粘结反力为:

F=8.8×1×H

由以上2式就有:F≥G+Fh

式中:Fh为活荷载,取2kN。

H≥(G+Fh)/8.8=1.93m

也就是说在支立15m高模板时,需要没有拆模的模板长度至少为1.93m。如要加大支模高度,需要增加未拆模板高度或在其下部用抱箍加强。

2、矩形墩计算

(1)截面积为2.4×2m

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查得新浇筑混凝土与钢模板间的切向粘结力为

8.8kpa(C30混凝土),取墩柱截面积为2.4×2m的作为安全计算墩例,翻模后支模最大高度按9m计算,取1m宽模板进行计算。

模板重量为:G=1×2×9=18kN

式中:2为1m2的模板重,即2kN。

模板与混凝土间的粘结反力为:

F=8.8×1×H

由以上2式就有:F≥G+Fh

式中:Fh为活荷载,取2kN。

H≥(G+Fh)/8.8=2.27m

也就是说在支立9m高模板时,需要没有拆模的模板长度至少为2.27m。如要加大支模高度,需要增加未拆模板高度或在其下部设立支撑。

(2)截面积为6.45×2m

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查得新浇筑混凝土与钢模板间的切向粘结力为

8.8kpa(C30混凝土),取墩柱截面积为6.45×2m的作为安全计算墩例,翻模后支模最大高度按6m计算,取1m宽模板进行计算。

模板重量为:G=1×2.4×6=14.4kN

式中:2.4为1m2的模板重,即2.4kN。

模板与混凝土间的粘结反力为:

F=8.8×1×H

由以上2式就有:F≥G+Fh

式中:Fh为活荷载,取2kN。

H≥(G+Fh)/8.8=1.86m

也就是说在支立9m高模板时,需要没有拆模的模板长度至少为1.86m。如要加大支模高度,需要增加未拆模板高度或在其下部设立支撑。


相关文章

  • 1需做施工方案.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的分部分项工程
  • 需做施工方案.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的分部 分项工程目录 1.基坑施工方案 (深度3米以下):安全检查标准 2.基坑专项支护.降水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深度3米以上)87号文 基坑专项支护.降水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深度5米以上,需专家 ...查看


  • 专项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交底
  •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资料 (第五册) 专项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新盛花苑安置房A区二期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 江苏苏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无锡市建苑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省建筑安全监督总站制 目 录 5.1 ...查看


  • 广东整改单
  • 说明:本表为审核专项方案专用表,各基层公司送审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时,必须同时填好:<申报开工安全生产条件备案资料专项方案会签表和公司新开工项目一览表>,并一同送总师办备案,否则专项方案不予审 说明:本表为审核专项方案专用表,各基层 ...查看


  • 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审查制度 1
  • 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审查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一. 根据国务院令393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和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建质[2004]213号)文要求 ...查看


  • 专项方案评审办法
  • 武汉市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 分项工程专项方案专家论证实施细则 为认真贯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以下简称"建设部87号文件")和省住房和城乡 ...查看


  • 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施工方案审查
  • 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查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施工的技术性文件,是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经济和技术进行的全面策划,是改善和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专项施工方案是建筑施工安全的指导性文件,对于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 ...查看


  • 危险性较大的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批制度
  • 危险性较大的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批制度 为规范工程项目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的编制.论证和审批程序,根据<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 ...查看


  • "平安工地"建设50问(江苏省)
  • 前 言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各项事业的有序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前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江苏省公路水运建设工程领域自2010年以来持续开展"平安工地"建设活动,有力促进了全省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和技术水 ...查看


  • 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及专家论证范围
  • 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江苏省.山东省建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中央管理的建筑企业: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 ...查看


  • 建设工程安全监理作业指导书
  • 安 全 监 理 作 业 指 导 书 2014年5月 安全监理作业指导书 随着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和完善,依据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部<关于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若干意见>自治区颁发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