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塔格|我一生都在寻觅某个有才智的人并与之交谈

欢迎点击上方的“上海译文”关注我们!推荐名家、名作、名译。上海译文,优质阅读的保证。微信号:stphbooks。

“我一生都在寻觅某个有才智的人并与之交谈”

文字整理:管舒宁 本书责编

声明:如需转载请先私信联系

·高

·低血压

·严重缺觉

·突然非常想吃纯糖(但不喜欢甜食——糖分浓度不够高)

·对酒无法容忍

·烟瘾大

·有贫血倾向

·对蛋白质极度渴望

·哮喘

·偏头痛

·胃功能很强——没有胃灼热、便秘等

·可以忽略不计的经期腹痛

·站着很容易累

·喜欢高度

·爱看畸形人(爱偷窥)

·咬指甲

·磨牙

·近视、散光

·怕冷(对冷非常敏感,喜欢炎热的夏天)

·对噪音不太敏感(高度的选择性听觉集中)

没错,这是桑塔格31岁时在日记里对自己的描述。

一代文坛女斗士、知识偶像苏珊·桑塔格离开我们已整整10年。这位5岁丧父,16岁考入芝加哥大学,17岁与相识仅10天的老师“闪婚”,19岁生子,25岁离异,其后又经历数次癌病折磨的美国女作家,生前每一本著作的问世,都是美国一次重大的文化事件。这种现象,甚至在她死后都在延续。有关她生平的著作在她逝世后陆续出版,而所有这些在桑塔格身后出版的著作中,当属桑塔格日记的出版最令人期待与激动。桑塔格去世后留下了近100个日记、笔记本,由其子戴维·里夫编辑整理的三卷本桑塔格日记已出版两卷。继首卷《重生》之后,上海译文出版社近期将推出第二卷《心为身役:桑塔格日记与笔记1964—1980》中译本。

如果说桑塔格日记第一卷《重生》是以描述主人公成长过程为主题的教育小说——是桑塔格版的《布登勃洛克一家》(托马斯·曼作品)、《马丁·伊登》(杰克·伦敦作品);这第二卷,会是一部充满活力和成功的成年时期的小说。这卷日记最引人注目的事实之一是桑塔格在不同世界之间来回穿梭的方式,充满了极度的举棋不定和思想的种种矛盾。本卷记录的是1964—1980年间的桑塔格:31岁到47岁,越南之行、反战斗士、乳癌化疗、中国旅行计划,以及《反对阐释》、《论摄影》、《疾病的隐喻》等传世之作的孕育而生,这一时期这一系列的鲜明标签使她迅速成长为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家、评论家和思想家。

在日记中,对于自己的才智,她始终自信满满:

我有抱负,不是我自鸣得意。5岁的时候,我就宣称要得诺贝尔奖。我也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没有聪明到能成为叔本华,尼采,或者维特根斯坦、萨特、西蒙娜·韦伊。我的目标是进入他们的行列,作为一个门徒;在他们的层次上工作。我有—个好脑子,甚至是一个强大的脑子。我长于理解事物——将它们理顺——运用它们(我的制图式的头脑)。但我不是天才。这一点我一直很清楚。(1966年1月4日)

我转而和不朽的故人待在一起——那些“伟人”(诺贝尔奖得主)——总有一天我会成为其中一员的。我的抱负是:不成为他们中最好的一个,而只是他们中的一员,与水平相当、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

即使到了今天,这个抱负差不多还在。这个古老的欲望:让世人充满“文化”和知识——给世界以密度和重量——把我自己填满。我看书的时候总感觉是在吃东西。看书的需要如同一种可怕的极度饥饿。所以,我常常试图同时看两三本书。(1967年8月9日)

在每个历史时期,作家都有三个团队。第一团队:他们“功成名就”,在同一种语言的同时代人的写作中成为参照点(比如:埃米尔·斯泰格尔、埃德蒙·威尔逊、V.S.普里切特)。第二团队:国际性的——他们在欧洲、美洲、日本等成为他们同时代人的参照点(比如:本雅明)。第三团队:他们成了多种语言中一代又一代人的参照点(比如:卡夫卡)。我已经身处第一团队,就快被第二团队接纳——只希望起到第三团队的作用。(1978年5月27日)

对于艺术、写作,极具桑氏风格的片段式感想俯拾皆是:

写作是扇小门。有些幻想好比大家具,进不去。(1964年8月30日)

当艺术家就是去失败,因为没有其他人敢失败……失败是他的世界。(1966年8月8日)

我是一个对手作家,一个好辩的作家。我写作是为了支持受到抨击的东西、抨击得到喝彩的东西。但因此,我让自己情感上处在很不愉快的境地。私下里,我并不希望说服别人,而且当我的小众趣味(概念)变成大众趣味(概念)时,我禁不住感到沮丧:于是我就又想抨击。我忍不住,只能把自己的作品当作对手关系。(1975年9月4日)

有两种作家。一种认为,这一生当中存在的就是全部了,于是就想描述一切:秋天、战争、分娩、赛马。即托尔斯泰这种。还有一种认为,人生是一种试验场(试验我们不知道的东西——看看我们能忍受多少快乐+痛苦,或者看看快乐+痛苦是什么),于是就只想描述要点。即陀思妥耶夫斯基这种。两种选择。在陀以后还有谁能像托那样写作呢?任务是要做到和陀一样优秀——心灵一样真诚,然后,从此处开始,继续前行。(1977年12月4日)

诚如戴维·里夫所言,对于桑塔格日记的出版,他没有删材减料的打算,无论这材料是将他母亲曝光到某种程度,还是在性事上的极度坦率,抑或对日记中出现的人物不甚友善。基于日记中这些对家庭生活、性取向真实的呈现,读者有缘一睹女神及其真我、及其个人化的一面:

我母亲每天下午躺在床上,醉醺醺地睡到四点,卧室的窗帘拉得严严实实。我由一个爱尔兰裔德国保姆带大,她是个大块头,脸上长着雀斑;每个星期天都带我去做弥撒,还给我朗读晚报上车祸和受人喜爱的凯特·史密斯的故事。17岁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消瘦、臀部肥大、头发开始秃顶的男人,他一个劲地聊啊聊,既势利又书呆子气,而且还叫我“宝贝儿”。过了几天,我就嫁给了他。我们聊了7年。(1973年8月14日)

疯狂是他的遗产。当然,我嫁给他的时候并不知道。我对他的期待值很高。一百个陈旧不堪的渴望令我惊愕。当时我年轻。有点儿油性芳香的朝气掩饰了他瘦削的脸。

当你把衬衫脱掉时,我对你腰部的那圈肥肉感到震惊、心烦意乱。当我双手搂着你时,我都在发抖。就像是在拥抱地板。

精神的诱惑是件可怕的事。自尊,被压抑的欲念。对本能的蔑视。轻易就觉得比他人优越。他们不像我们这样纯洁。我们的婚姻,我们神圣的婚姻。人人都不忠贞。所以我们也不。

但我们曾经纯洁。

你看上去年纪比我大很多。我为此感到尴尬。(1977年未标日期])

我认为我和戴维是一样的,他是那个我曾想做的男孩——因为他的存在,我就无需成为男孩了。(这一糟糕的后果:要是他成为同性恋者,我会感到不安。我相信他不会。但是,我不应该无意识地禁止这种事情发生。)(1970年4月26日)

我现在明白,我与男同性恋者的交往模式还有一个比我已经明白的更重要的涵义(去性化我自己;有男伴——这是我渴望的——这样仍然安全,不构成威胁)。它也意味着我的女性特质的迂回恢复或保留!一切“女性的”东西,“基本上”都被我母亲毒害抑制了。即使是她愿意……做什么,我也不想做。假如她喜欢,我现在也不能喜欢。一切都包括在内,从男人到香水,漂亮的家具,有品位的衣服、化妆品、漂亮的或考究的东西,柔和的线条、曲线、花儿、色彩,去美容院,以及阳光假日!更别提喝酒、打牌+看电视。感谢上帝,我母亲不喜欢孩子、食物、电影、书籍和学问!

可怜的我。但是,我相当聪明,通过接近一系列羡慕和模仿“女性的”东西的男人,找到了通往这些东西的秘密途径。我接受他们身上的这些元素。(他们——不是女人,不是我母亲——对此作出了验证。)因此,我能接受我自己身上的这一特质。因此,在过去的10年里,我已经逐渐地在我的生活中增加了更多“女性的”东西、品位。我可以爱“新艺术”(所有的曲线,乳白色的玻璃、疯狂的花朵)。我可以欣赏花。我爱跳舞。我爱漂亮的衣服。我想要(嗯,心里这么想,不过实际上我没这么干)参加和举办聚会。我想要一套漂亮的公寓,里面有漂亮家具。我爱穿色彩艳丽的衣服。(1968年8月7日)

日记还以较大篇幅呈现了桑塔格1968年春对越南之行所做的笔记。当年,应北越政府之邀,桑塔格作为美国反战积极分子代表团成员,对越南进行了两周的访问,此行引起了广泛争议。这些笔记更像是出自记者的眼光,而非一个评论家的,不仅对所到之处做依据事实和历史的评注,还列了越语单词表及其英译。这些记录文字的坦诚、敏感、思辨在某种意义上比任何杂文、评论都更有自我意识。

第一印象是每人说话的风格都一样,说的内容也一样。这一点又因为好客的礼节一遍又一遍重复的套话而得到了强化。一间空荡荡的房间,一张矮桌子,几把椅子。我们握了一圈手,然后坐下。桌子上:两只盘子里装了烂了一半的青香蕉、香烟、未烤透的饼干,还有一碟子纸包的中国糖果,几只茶杯。

这个社会强烈的等级森严特征马上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而且令人不快。没人有一丁点卑躬屈膝,但是,许多人都清楚他们的位置。我想起古巴革命的平民主义的礼貌。我看见一些人向另外一些人表示的尊敬总是礼貌得体的。但是,显然给人一种感觉,即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重要(更有价值),理应更多地得到能有的一些享受。就像第三天我们去的那家商店,外国人(外交官、外宾)和政府要员专享,我们被带去买了裤子和胶拖鞋。导游非常自豪、毫不羞愧地告诉我们说,这是一家特供商店。我心想,他们应该明白这些设施的存在是非共产主义的。

这是我未接触过的心理世界。

每次说到什么事总有一个日期作为它的枢轴:一般不是1945年8月(越南革命日,国庆),就是1954(赶走法国殖民主义者)。此前和此后……他们的概念是按时间顺序的。我的概念既是按时间顺序,又是按地理空间。我一直在做跨文化比较——至少试图在做。这是我大多数问题的语境。他们似乎对我的很多问题都感觉有些迷惑不解,因为我们语境不同。

而1972年秋的中国之行,桑塔格自感无法再进行“西方遇到东方”式的感受力旅行了。因为她知道绝不可能单独行动,很有可能多半是去参观工厂、学校、博物馆。但想法存在。

我生命中的两个基本隐喻:

去中国旅行 沙漠

回到沙漠(图森);去中国旅行

沙漠——静止、空旷、一览无余、人烟稀少、头脑简单、简单重复的历史

中国——运动、高雅文化、青山绿水、历史宏伟、人口众多(1972年10月21日)

她把自己列为第12位远赴中国的旅行者:

12位旅行者——:

马可·波罗

利玛窦

绘画的耶稣会会士

苏利耶·德莫朗

保罗·克洛岱尔

马尔罗

泰亚尔·德·夏尔丹

埃德加·斯诺

诺曼·白求恩

我父亲

理查德·尼克松

临行前,她翻出了自己四年级时写的一篇讲述中国的长文:

据我所知,我母亲是在中国怀上我的(1932年天津),不过,由于我父母回到美国生了我(1933年纽约),因此,我最初几年是在美国度过的——为了弥补他们令人失望的智慧,我告诉同学我生在中国。我在纽约出生后不久,他们就回到了中国,我5岁前他们大都待在中国。我父亲是个皮货商;他在纽约有家公司,他让他的弟弟阿伦担任公司的负责人——而他自己则在天津经营公司的大本营,1930年他和我母亲婚后大多数时间都在天津生活。1938年10月19日,我父亲在天津去世,当时这座城市正遭受炮火的轰炸(时值日本侵略),不过,他是死于肺结核。他1906年3月6日出生在纽约下东城一个贫穷的移民家庭,在5个孩子中排行老四,10岁辍学开始打工,在皮货区当报童,1932年第一次到中国,这个时候,16岁的他已经是他工作的那家毛皮公司的代理人。他骑着骆驼进入戈壁沙漠从蒙古的游牧民手里收购毛皮……

同首卷一样,本卷日记中更不乏个性十足、种类繁多、无穷无尽的桑塔格式清单,

我喜欢:火、威尼斯、龙舌兰酒、日落、婴儿、默片、高处、粗盐、大礼帽、大长毛狗、船模、肉桂、鹅毛被、怀表、刚刈过的草的味道、亚麻布、巴赫、路易十三风格家具、寿司、显微镜、大房间、楼上、靴子、饮用水、枫糖糖果。

我不喜欢:独自睡在公寓房里、寒冷的天气、情侣、足球赛、游戏、游泳、凤尾鱼、胡子、猫、伞、被人拍照、甘草味儿、洗头(或别人给我洗)、戴手表、作讲座、雪茄、写信、冲淋浴、罗伯特·弗罗斯特、德国食品。

我喜欢:象牙、毛衣、建筑图、小便、比萨饼(罗马面包)、住在宾馆、回形针、蓝色、皮带、列单子、(欧洲铁路的)卧车、支付账单、洞穴、看溜冰、问问题、打出租车、贝宁艺术、青苹果、办公家具、犹太人、桉树、削笔刀、格言、手。

我不喜欢:电视、烘豆、毛发茂盛的男人、平装书、站着、打牌、肮脏或杂乱的公寓、扁平的枕头、晒太阳、埃兹拉·庞德,雀斑、电影里的暴力、往眼睛里滴眼药水、肉馅糕、涂了指甲油的指甲、自杀、舔信封、番茄酱、滴鼻剂、可口可乐、酒鬼。

我喜欢:鼓、康乃馨、短袜、生豌豆、啃甘蔗、桥、丢勒、自动扶梯、炎热的天气、鲟鱼、高个儿的人、沙漠、白墙、马、电动打字机、樱桃、柳/藤条家具、跷二郎腿坐着、条纹、大窗子、新鲜的小茴香、朗读、逛书店、家具少的房间、跳舞、《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1977年2月21日)

在1977年的一篇日记里,桑塔格列出了她心目中的“最佳电影”(排名不分先后):

1. 布列松,《扒手》

2. 库布里克,《2001》

3. 维多,《战地之花》

4. 维斯康蒂,《对头冤家》

5. 黑泽明,《天国与地狱》

6. 西贝尔贝格,《希特勒》

7. 戈达尔,《我略知她一二……》

8. 罗塞利尼,《路易十四》

9. 雷诺阿,《游戏规则》

10. 小津安二郎,《东京物语》

11. 德莱叶,《葛楚》

12. 爱森斯坦,《波坦金》

13. 冯·斯坦伯格,《蓝天使》

14. 朗,《马布斯博士》

15. 安东尼奥尼,《蚀》

16. 布列松,《死囚……》

17. 冈斯,《拿破仑传》

18. 维尔托夫,《带摄影机的人》

19. 弗亚德,《朱德克斯》

20. 安格,《极乐大厦揭幕》

21. 戈达尔,《随心所欲》

22. 贝洛基奥,《口袋里的拳头》

23. 马塞尔·卡尔内,《天堂的孩子们》

24. 黑泽明,《七武士》

25. 雅克塔蒂,《游戏时间》

26. 特吕弗,《野孩子》

27. 里维特,《疯狂的爱》

28. 爱森斯坦,《罢工》

29. 冯·斯特罗海姆,《贪婪》

30. 斯特劳布,《安娜·玛格达莱娜·巴赫……》

当然,本书仅罗列了四分之一不到,因为这张单子一直持续到228条才打住。阅读至此,各位粉丝是大快朵颐还是有了补课的冲动?

本卷日记英文原书名As Consciousness is Harnessed to Flesh,直译为“正如意识受命于肉体”。本书译者,南京师范大学姚君伟教授借中文里“心为身役,身为物役”的说法,为中译本量身定制了这一精简的书名。中译本约20万字,预计2015年年初付梓,2月与读者见面。

────────

心为身役

--苏珊·桑塔格日记与笔记(1964-1980)

────────

作者: [美]苏珊·桑塔格 著

[美]戴维·里夫 编

译者:姚君伟

ISBN: 978-7-5327-6785-4/I.4104

预计出版时间: 2015年2月

如果说桑塔格日记第一卷《重生》是以描述主人公成长过程为主题的教育小说——是桑塔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马丁·伊登》;这第二卷,会是一部充满活力和成功的成年时期的小说。

这卷日记最引人注目的事实之一是桑塔格在不同世界之间来回穿梭的方式,充满了极度的举棋不定和思想的种种矛盾。31岁到47岁,越南之行、反战斗士、乳癌化疗、中国旅行计划,以及《反对阐释》、《论摄影》、《疾病的隐喻》等传世之作的孕育而生,这一时期这一系列的鲜明标签使她迅速成长为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家、评论家和思想家。

欢迎点击上方的“上海译文”关注我们!推荐名家、名作、名译。上海译文,优质阅读的保证。微信号:stphbooks。

“我一生都在寻觅某个有才智的人并与之交谈”

文字整理:管舒宁 本书责编

声明:如需转载请先私信联系

·高

·低血压

·严重缺觉

·突然非常想吃纯糖(但不喜欢甜食——糖分浓度不够高)

·对酒无法容忍

·烟瘾大

·有贫血倾向

·对蛋白质极度渴望

·哮喘

·偏头痛

·胃功能很强——没有胃灼热、便秘等

·可以忽略不计的经期腹痛

·站着很容易累

·喜欢高度

·爱看畸形人(爱偷窥)

·咬指甲

·磨牙

·近视、散光

·怕冷(对冷非常敏感,喜欢炎热的夏天)

·对噪音不太敏感(高度的选择性听觉集中)

没错,这是桑塔格31岁时在日记里对自己的描述。

一代文坛女斗士、知识偶像苏珊·桑塔格离开我们已整整10年。这位5岁丧父,16岁考入芝加哥大学,17岁与相识仅10天的老师“闪婚”,19岁生子,25岁离异,其后又经历数次癌病折磨的美国女作家,生前每一本著作的问世,都是美国一次重大的文化事件。这种现象,甚至在她死后都在延续。有关她生平的著作在她逝世后陆续出版,而所有这些在桑塔格身后出版的著作中,当属桑塔格日记的出版最令人期待与激动。桑塔格去世后留下了近100个日记、笔记本,由其子戴维·里夫编辑整理的三卷本桑塔格日记已出版两卷。继首卷《重生》之后,上海译文出版社近期将推出第二卷《心为身役:桑塔格日记与笔记1964—1980》中译本。

如果说桑塔格日记第一卷《重生》是以描述主人公成长过程为主题的教育小说——是桑塔格版的《布登勃洛克一家》(托马斯·曼作品)、《马丁·伊登》(杰克·伦敦作品);这第二卷,会是一部充满活力和成功的成年时期的小说。这卷日记最引人注目的事实之一是桑塔格在不同世界之间来回穿梭的方式,充满了极度的举棋不定和思想的种种矛盾。本卷记录的是1964—1980年间的桑塔格:31岁到47岁,越南之行、反战斗士、乳癌化疗、中国旅行计划,以及《反对阐释》、《论摄影》、《疾病的隐喻》等传世之作的孕育而生,这一时期这一系列的鲜明标签使她迅速成长为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家、评论家和思想家。

在日记中,对于自己的才智,她始终自信满满:

我有抱负,不是我自鸣得意。5岁的时候,我就宣称要得诺贝尔奖。我也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没有聪明到能成为叔本华,尼采,或者维特根斯坦、萨特、西蒙娜·韦伊。我的目标是进入他们的行列,作为一个门徒;在他们的层次上工作。我有—个好脑子,甚至是一个强大的脑子。我长于理解事物——将它们理顺——运用它们(我的制图式的头脑)。但我不是天才。这一点我一直很清楚。(1966年1月4日)

我转而和不朽的故人待在一起——那些“伟人”(诺贝尔奖得主)——总有一天我会成为其中一员的。我的抱负是:不成为他们中最好的一个,而只是他们中的一员,与水平相当、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

即使到了今天,这个抱负差不多还在。这个古老的欲望:让世人充满“文化”和知识——给世界以密度和重量——把我自己填满。我看书的时候总感觉是在吃东西。看书的需要如同一种可怕的极度饥饿。所以,我常常试图同时看两三本书。(1967年8月9日)

在每个历史时期,作家都有三个团队。第一团队:他们“功成名就”,在同一种语言的同时代人的写作中成为参照点(比如:埃米尔·斯泰格尔、埃德蒙·威尔逊、V.S.普里切特)。第二团队:国际性的——他们在欧洲、美洲、日本等成为他们同时代人的参照点(比如:本雅明)。第三团队:他们成了多种语言中一代又一代人的参照点(比如:卡夫卡)。我已经身处第一团队,就快被第二团队接纳——只希望起到第三团队的作用。(1978年5月27日)

对于艺术、写作,极具桑氏风格的片段式感想俯拾皆是:

写作是扇小门。有些幻想好比大家具,进不去。(1964年8月30日)

当艺术家就是去失败,因为没有其他人敢失败……失败是他的世界。(1966年8月8日)

我是一个对手作家,一个好辩的作家。我写作是为了支持受到抨击的东西、抨击得到喝彩的东西。但因此,我让自己情感上处在很不愉快的境地。私下里,我并不希望说服别人,而且当我的小众趣味(概念)变成大众趣味(概念)时,我禁不住感到沮丧:于是我就又想抨击。我忍不住,只能把自己的作品当作对手关系。(1975年9月4日)

有两种作家。一种认为,这一生当中存在的就是全部了,于是就想描述一切:秋天、战争、分娩、赛马。即托尔斯泰这种。还有一种认为,人生是一种试验场(试验我们不知道的东西——看看我们能忍受多少快乐+痛苦,或者看看快乐+痛苦是什么),于是就只想描述要点。即陀思妥耶夫斯基这种。两种选择。在陀以后还有谁能像托那样写作呢?任务是要做到和陀一样优秀——心灵一样真诚,然后,从此处开始,继续前行。(1977年12月4日)

诚如戴维·里夫所言,对于桑塔格日记的出版,他没有删材减料的打算,无论这材料是将他母亲曝光到某种程度,还是在性事上的极度坦率,抑或对日记中出现的人物不甚友善。基于日记中这些对家庭生活、性取向真实的呈现,读者有缘一睹女神及其真我、及其个人化的一面:

我母亲每天下午躺在床上,醉醺醺地睡到四点,卧室的窗帘拉得严严实实。我由一个爱尔兰裔德国保姆带大,她是个大块头,脸上长着雀斑;每个星期天都带我去做弥撒,还给我朗读晚报上车祸和受人喜爱的凯特·史密斯的故事。17岁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消瘦、臀部肥大、头发开始秃顶的男人,他一个劲地聊啊聊,既势利又书呆子气,而且还叫我“宝贝儿”。过了几天,我就嫁给了他。我们聊了7年。(1973年8月14日)

疯狂是他的遗产。当然,我嫁给他的时候并不知道。我对他的期待值很高。一百个陈旧不堪的渴望令我惊愕。当时我年轻。有点儿油性芳香的朝气掩饰了他瘦削的脸。

当你把衬衫脱掉时,我对你腰部的那圈肥肉感到震惊、心烦意乱。当我双手搂着你时,我都在发抖。就像是在拥抱地板。

精神的诱惑是件可怕的事。自尊,被压抑的欲念。对本能的蔑视。轻易就觉得比他人优越。他们不像我们这样纯洁。我们的婚姻,我们神圣的婚姻。人人都不忠贞。所以我们也不。

但我们曾经纯洁。

你看上去年纪比我大很多。我为此感到尴尬。(1977年未标日期])

我认为我和戴维是一样的,他是那个我曾想做的男孩——因为他的存在,我就无需成为男孩了。(这一糟糕的后果:要是他成为同性恋者,我会感到不安。我相信他不会。但是,我不应该无意识地禁止这种事情发生。)(1970年4月26日)

我现在明白,我与男同性恋者的交往模式还有一个比我已经明白的更重要的涵义(去性化我自己;有男伴——这是我渴望的——这样仍然安全,不构成威胁)。它也意味着我的女性特质的迂回恢复或保留!一切“女性的”东西,“基本上”都被我母亲毒害抑制了。即使是她愿意……做什么,我也不想做。假如她喜欢,我现在也不能喜欢。一切都包括在内,从男人到香水,漂亮的家具,有品位的衣服、化妆品、漂亮的或考究的东西,柔和的线条、曲线、花儿、色彩,去美容院,以及阳光假日!更别提喝酒、打牌+看电视。感谢上帝,我母亲不喜欢孩子、食物、电影、书籍和学问!

可怜的我。但是,我相当聪明,通过接近一系列羡慕和模仿“女性的”东西的男人,找到了通往这些东西的秘密途径。我接受他们身上的这些元素。(他们——不是女人,不是我母亲——对此作出了验证。)因此,我能接受我自己身上的这一特质。因此,在过去的10年里,我已经逐渐地在我的生活中增加了更多“女性的”东西、品位。我可以爱“新艺术”(所有的曲线,乳白色的玻璃、疯狂的花朵)。我可以欣赏花。我爱跳舞。我爱漂亮的衣服。我想要(嗯,心里这么想,不过实际上我没这么干)参加和举办聚会。我想要一套漂亮的公寓,里面有漂亮家具。我爱穿色彩艳丽的衣服。(1968年8月7日)

日记还以较大篇幅呈现了桑塔格1968年春对越南之行所做的笔记。当年,应北越政府之邀,桑塔格作为美国反战积极分子代表团成员,对越南进行了两周的访问,此行引起了广泛争议。这些笔记更像是出自记者的眼光,而非一个评论家的,不仅对所到之处做依据事实和历史的评注,还列了越语单词表及其英译。这些记录文字的坦诚、敏感、思辨在某种意义上比任何杂文、评论都更有自我意识。

第一印象是每人说话的风格都一样,说的内容也一样。这一点又因为好客的礼节一遍又一遍重复的套话而得到了强化。一间空荡荡的房间,一张矮桌子,几把椅子。我们握了一圈手,然后坐下。桌子上:两只盘子里装了烂了一半的青香蕉、香烟、未烤透的饼干,还有一碟子纸包的中国糖果,几只茶杯。

这个社会强烈的等级森严特征马上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而且令人不快。没人有一丁点卑躬屈膝,但是,许多人都清楚他们的位置。我想起古巴革命的平民主义的礼貌。我看见一些人向另外一些人表示的尊敬总是礼貌得体的。但是,显然给人一种感觉,即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重要(更有价值),理应更多地得到能有的一些享受。就像第三天我们去的那家商店,外国人(外交官、外宾)和政府要员专享,我们被带去买了裤子和胶拖鞋。导游非常自豪、毫不羞愧地告诉我们说,这是一家特供商店。我心想,他们应该明白这些设施的存在是非共产主义的。

这是我未接触过的心理世界。

每次说到什么事总有一个日期作为它的枢轴:一般不是1945年8月(越南革命日,国庆),就是1954(赶走法国殖民主义者)。此前和此后……他们的概念是按时间顺序的。我的概念既是按时间顺序,又是按地理空间。我一直在做跨文化比较——至少试图在做。这是我大多数问题的语境。他们似乎对我的很多问题都感觉有些迷惑不解,因为我们语境不同。

而1972年秋的中国之行,桑塔格自感无法再进行“西方遇到东方”式的感受力旅行了。因为她知道绝不可能单独行动,很有可能多半是去参观工厂、学校、博物馆。但想法存在。

我生命中的两个基本隐喻:

去中国旅行 沙漠

回到沙漠(图森);去中国旅行

沙漠——静止、空旷、一览无余、人烟稀少、头脑简单、简单重复的历史

中国——运动、高雅文化、青山绿水、历史宏伟、人口众多(1972年10月21日)

她把自己列为第12位远赴中国的旅行者:

12位旅行者——:

马可·波罗

利玛窦

绘画的耶稣会会士

苏利耶·德莫朗

保罗·克洛岱尔

马尔罗

泰亚尔·德·夏尔丹

埃德加·斯诺

诺曼·白求恩

我父亲

理查德·尼克松

临行前,她翻出了自己四年级时写的一篇讲述中国的长文:

据我所知,我母亲是在中国怀上我的(1932年天津),不过,由于我父母回到美国生了我(1933年纽约),因此,我最初几年是在美国度过的——为了弥补他们令人失望的智慧,我告诉同学我生在中国。我在纽约出生后不久,他们就回到了中国,我5岁前他们大都待在中国。我父亲是个皮货商;他在纽约有家公司,他让他的弟弟阿伦担任公司的负责人——而他自己则在天津经营公司的大本营,1930年他和我母亲婚后大多数时间都在天津生活。1938年10月19日,我父亲在天津去世,当时这座城市正遭受炮火的轰炸(时值日本侵略),不过,他是死于肺结核。他1906年3月6日出生在纽约下东城一个贫穷的移民家庭,在5个孩子中排行老四,10岁辍学开始打工,在皮货区当报童,1932年第一次到中国,这个时候,16岁的他已经是他工作的那家毛皮公司的代理人。他骑着骆驼进入戈壁沙漠从蒙古的游牧民手里收购毛皮……

同首卷一样,本卷日记中更不乏个性十足、种类繁多、无穷无尽的桑塔格式清单,

我喜欢:火、威尼斯、龙舌兰酒、日落、婴儿、默片、高处、粗盐、大礼帽、大长毛狗、船模、肉桂、鹅毛被、怀表、刚刈过的草的味道、亚麻布、巴赫、路易十三风格家具、寿司、显微镜、大房间、楼上、靴子、饮用水、枫糖糖果。

我不喜欢:独自睡在公寓房里、寒冷的天气、情侣、足球赛、游戏、游泳、凤尾鱼、胡子、猫、伞、被人拍照、甘草味儿、洗头(或别人给我洗)、戴手表、作讲座、雪茄、写信、冲淋浴、罗伯特·弗罗斯特、德国食品。

我喜欢:象牙、毛衣、建筑图、小便、比萨饼(罗马面包)、住在宾馆、回形针、蓝色、皮带、列单子、(欧洲铁路的)卧车、支付账单、洞穴、看溜冰、问问题、打出租车、贝宁艺术、青苹果、办公家具、犹太人、桉树、削笔刀、格言、手。

我不喜欢:电视、烘豆、毛发茂盛的男人、平装书、站着、打牌、肮脏或杂乱的公寓、扁平的枕头、晒太阳、埃兹拉·庞德,雀斑、电影里的暴力、往眼睛里滴眼药水、肉馅糕、涂了指甲油的指甲、自杀、舔信封、番茄酱、滴鼻剂、可口可乐、酒鬼。

我喜欢:鼓、康乃馨、短袜、生豌豆、啃甘蔗、桥、丢勒、自动扶梯、炎热的天气、鲟鱼、高个儿的人、沙漠、白墙、马、电动打字机、樱桃、柳/藤条家具、跷二郎腿坐着、条纹、大窗子、新鲜的小茴香、朗读、逛书店、家具少的房间、跳舞、《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1977年2月21日)

在1977年的一篇日记里,桑塔格列出了她心目中的“最佳电影”(排名不分先后):

1. 布列松,《扒手》

2. 库布里克,《2001》

3. 维多,《战地之花》

4. 维斯康蒂,《对头冤家》

5. 黑泽明,《天国与地狱》

6. 西贝尔贝格,《希特勒》

7. 戈达尔,《我略知她一二……》

8. 罗塞利尼,《路易十四》

9. 雷诺阿,《游戏规则》

10. 小津安二郎,《东京物语》

11. 德莱叶,《葛楚》

12. 爱森斯坦,《波坦金》

13. 冯·斯坦伯格,《蓝天使》

14. 朗,《马布斯博士》

15. 安东尼奥尼,《蚀》

16. 布列松,《死囚……》

17. 冈斯,《拿破仑传》

18. 维尔托夫,《带摄影机的人》

19. 弗亚德,《朱德克斯》

20. 安格,《极乐大厦揭幕》

21. 戈达尔,《随心所欲》

22. 贝洛基奥,《口袋里的拳头》

23. 马塞尔·卡尔内,《天堂的孩子们》

24. 黑泽明,《七武士》

25. 雅克塔蒂,《游戏时间》

26. 特吕弗,《野孩子》

27. 里维特,《疯狂的爱》

28. 爱森斯坦,《罢工》

29. 冯·斯特罗海姆,《贪婪》

30. 斯特劳布,《安娜·玛格达莱娜·巴赫……》

当然,本书仅罗列了四分之一不到,因为这张单子一直持续到228条才打住。阅读至此,各位粉丝是大快朵颐还是有了补课的冲动?

本卷日记英文原书名As Consciousness is Harnessed to Flesh,直译为“正如意识受命于肉体”。本书译者,南京师范大学姚君伟教授借中文里“心为身役,身为物役”的说法,为中译本量身定制了这一精简的书名。中译本约20万字,预计2015年年初付梓,2月与读者见面。

────────

心为身役

--苏珊·桑塔格日记与笔记(1964-1980)

────────

作者: [美]苏珊·桑塔格 著

[美]戴维·里夫 编

译者:姚君伟

ISBN: 978-7-5327-6785-4/I.4104

预计出版时间: 2015年2月

如果说桑塔格日记第一卷《重生》是以描述主人公成长过程为主题的教育小说——是桑塔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马丁·伊登》;这第二卷,会是一部充满活力和成功的成年时期的小说。

这卷日记最引人注目的事实之一是桑塔格在不同世界之间来回穿梭的方式,充满了极度的举棋不定和思想的种种矛盾。31岁到47岁,越南之行、反战斗士、乳癌化疗、中国旅行计划,以及《反对阐释》、《论摄影》、《疾病的隐喻》等传世之作的孕育而生,这一时期这一系列的鲜明标签使她迅速成长为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家、评论家和思想家。


相关文章

  • 每周优秀书籍推荐(一)
  • 优秀书籍推荐(一): <城门开>用文字召回北京消失的气味儿.声音和光影,恢复被四合院.胡同和庙宇的原貌,让瓦顶排浪般涌向低低天际线的景象重现,让鸽哨响彻蓝天的清脆回到人们耳边.北岛重建了这座"孩子们熟知四季变化,居民们 ...查看


  • 清明时节祭母亲
  • 母亲虽然匆匆地走了,带给亲人许多怀念和哀思,作为儿女的我们只好将这份哀痛化作一种动力,走好自己的路,让九泉之下的母亲放心,以此来告慰母亲在天之灵! 题记 母亲虽然匆匆地走了,带给亲人许多怀念和哀思,作为儿女的我们只好将这份哀痛化作一种动力, ...查看


  • [高考作文]我看到一幅美景
  • 我看到一幅美景. 那是在我早晨跑步的时候.田间小道的两旁,触目是苍翠,满眼是葱茏,小麦.大蒜.洋葱都拼足了劲竞争着生长.在生长中竞争,在竞争中生长,一幅和谐的竞争 生长图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一行杨树,葱郁繁茂,宛若一道绿色的长城.它们一 ...查看


  • 爱情就是赌局的非主流爱情语录
  • 篇一:三毛经典语录大全.爱情语录 三毛 的经典语录.三毛经典语录大全.三毛经典爱情语录 3.连死的勇气都有, 何况活呢? 4.生命的滋味,无 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都要自己去尝一尝啊~ 6.三毛:今天回来, 心已经碎了. 荷西:碎的心,可 ...查看


  • 直面人生的阴影
  • 2002年秋在武汉的一次外国文学学术会上,听说<世界文学>编辑部拟于次年初邀请苏珊・桑塔格来华参加学术研讨会.我很是高兴,因为我正在翻译她的小说<死亡之匣>.我拿定主意一定要参加那次会议,以期对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可 ...查看


  • 中国汽车工业最具影响力的十大人物,邓小平居功至伟,王传福上榜
  • 中国工业化进程与汽车产业的真正起步始于新中国成立.从毛主席的建国座驾开始,中国汽车工业由纯粹依赖进口,到合资研发,再到自主开发,直至跑步进入汽车社会,持续井喷,直至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60多年的拼搏历史,涌现了一批刻苦研究的先锋们,那么 ...查看


  • 王尔德与坎普
  • 作者:陈星君 贵州社会科学 2015年01期 中图分类号:B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24(2014)9-068-071 1964年,苏珊·桑塔格的名作<"坎普"札记>发表,她特意把 ...查看


  • 给蓝颜的话
  • 给蓝颜的话 1.好的蓝颜知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也许他就在你的身边,就是某个黄昏在咖啡厅偶遇的那个影子. 2.蓝颜,谢谢你和我一起淘宝.帮我一起选男人.照顾我的情绪,你是世间最好的人. 3.未婚男人做蓝颜知己,该男人必定要成熟稳重,能够阅尽世 ...查看


  • 射手座VS天蝎座你不得不信的完美搭配
  • 射手座VS天蝎座 你不得不信的完美搭配 在希腊神话里,天蝎座与射手座如同日月,当一方在东边升起,另一方在西边沉落,注定是无法相遇的星座.当天蝎遇见射手座,会惊异,世界上怎么会有这种人?因为射手是和天蝎思维方式最不同,差异最明显的星座.这两个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