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土保持

中国水土保持

一、概述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水蚀、风蚀、冻融侵蚀广泛分布,局部地区存在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随着城市化和工矿业的发展,地表扰动,植被破坏,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成为中国的头号环境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危害。一是耕地减少,土地退化严重;二是泥沙淤积,加剧洪涝灾害;三是影响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四是生态环境恶化,加剧贫困。

我国开展水土保持具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世纪20~40年代,对水土流失规律进行了初步探索,为开展典型治理提供了依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20世纪50~70年代,水土保持逐渐由研究、探索进入示范推广和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后,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总结提出了以小流域为单元、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模式。1991年,我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步入了依法防治的轨道。1993年,我国政府确立水土保持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1993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纲要》。1994年制定了我国《2l世纪议程》,将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1997年江泽民总书记作出关于“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的重要批示。

1998~2000年国务院先后批准实施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对2l世纪初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做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并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作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加大了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了治理水土流失进程。1998年、1999年、2000年连续三年的

治理面积突破5万平方公里。

我国初步建立了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及信息系统。1999年,水利部组织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

水土保持工作正沿着法制化的轨道,向着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和工作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第一部分 全国水土流失现状

总体状况

根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其中:

水蚀165万平方公里;

风蚀191万平方公里;

在水蚀和风蚀面积中,水蚀风蚀交错区水土流失面积为26万平方公里。

表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蚀与风蚀面积(平方公里)

水蚀现状

全国水蚀总面积165万平方公里,不同强度等级的面积:

轻度83万平方公里;

中度55万平方公里;

强度18万平方公里;

极强度6万平方公里;

剧烈3万平方公里。

风蚀现状

全国风蚀总面积191万平方公里,不同强度等级的面积:

轻度79万平方公里;

中度25万平方公里;

强度25万平方公里;

极强度27万平方公里;

剧烈35万平方公里。

第二部分 全国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情况

水土流失总面积减少

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末的367万平方公里减少到90年代末的356万平方公里,10年间减少了11万平方公里。

水蚀面积减少,侵蚀强度降低

全国水蚀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末的179万平方公里减少到90年代末的165万平方公里,10年间减少了14万平方公里。中度以上的水蚀面积由88万平方公里减少到82万平方公里,强度以上的水蚀面积由38万平方公里减少到27万平方公里。

风蚀面积增加,侵蚀强度升高

全国风蚀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末的188万平方公里增加到90年代末的191万平方公里,10年间增加了3万平方公里。中度以上的风蚀面积由94万平方公里增加到112万平方公里,强度以上的风蚀面积由66万平方公里增加到87万平方公里。

东中西部水蚀面积增减幅度不同

东部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和台湾等10省、直辖市,中部包括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等10省,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重庆、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12省、自治区、直辖市。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的10年间,东、中、西部水蚀面积增减幅度不同:

东部水蚀面积由13万平方公里减少到9万平方公里,减少4万平方公里,减少29个百分点;

中部水蚀面积由62万平方公里减少到49万平方公里,减少13万平方公里,减少22个百分点;

西部水蚀面积由104万平方公里增加到107万平方公里,增加3万平方公里,增加3个百分点。

水土流失特点

我国山丘区面积广大,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放牧垦殖历史久远,加之近年城市化和开发建设项目扩展,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使水土流失成为我国头号环境问题,主要特点表现在:

 分布范围广、面积大。据全国第二次遥感调查,水土流失总面积356万平方

公里,其中水蚀面积165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91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在平原区和沿海地区也局部存在。

 侵蚀形式多样,类型复杂,治理难度大。水蚀、风蚀、冻融侵蚀及滑坡、泥

石流等重力侵蚀相互交错,成因复杂。西北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漫岗区、南方红壤丘陵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石质山区以水蚀为主,局部伴随有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青藏高原以冻融侵蚀为主;西北风沙区和草原区以风蚀为主;西北半干旱的农牧交错带是风蚀水蚀共同作用区,冬春两季以风蚀为主,夏秋两季以水蚀为主。

 土壤流失严重。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长江流域年

土壤流失总量24亿吨,其中中上游地区达15.6亿吨;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区每年输入黄河泥沙16亿吨,特别是内蒙古河口镇至龙门区间的7万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达10000吨/平方公里,严重的高达3~5万吨/平方公里,该区输入黄河的泥沙约占黄河输沙量的一半以上。

水土流失危害

水土流失广泛分布于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严重的水土流失

导致耕地减少、土地退化,加剧洪涝灾害,恶化生态环境,给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危害,成为我国头号环境问题。  耕地减少,土地退化严重。近50年来,我国因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达4000

多万亩,平均每年近100万亩。因水土流失造成退化、沙化、碱化草地约10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草原总面积的50%。进入20世纪9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2460平方公里。

 泥沙淤积,加剧洪涝灾害。水土流失产生大量泥沙,淤积在江河、湖、库,

降低了水利设施调蓄功能和天然河道泄洪能力,加剧了下游的洪涝灾害。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年均输入黄河泥沙16亿吨中,约4亿吨淤积在下游河床,致使河床每年抬高8~10厘米,形成“地上悬河”,对周围地区构成严重威胁。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加速了暴雨径流的汇集过程,降低了水库的调蓄和河道的行洪能力。

 影响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加剧干旱的发展。我国多年农田受旱面

积2.94亿亩,多数发生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山丘地区。西北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总量仅占全国l/8,但为了减轻泥沙淤积造成的库容损失,部分黄河干支流水库不得不采用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使大量宝贵的水资源随着泥沙排入黄河。而在下游,平均每年需舍弃200~30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用于冲沙入海,降低河床。

 生态环境恶化,加剧贫困。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特征,是贫

困的根源。尤其是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地力下降,产量下降,形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目前全国农村贫困人口90%以上都生活在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水土流失地区。

水土流失加剧的原因

 过伐过垦过牧。我国人口众多,土地后备资源不足。在人口压力下,滥伐森

林、陡坡开垦荒、草原垦殖、超载过牧等活动不断发生,土地资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 侧重开发、忽视保护。一些开矿、修路、采石等生产建设,随意倾倒废土、

废石、矿渣,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

 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特别是西北地区,人与自然争水现象严重,生态用

水减少,天然绿洲萎缩,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第四部分 水土保持成就

50年累计治理成效

经过50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国累计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存面积85.9万平方公里,其中修建基本农田2亿亩,营造水土保持林6.5亿亩,经果林7000多万亩,种草6500多万亩,建设治沟骨干工程1403座,以及一大批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水土保持设施每年拦蓄泥沙能力15亿吨,增加蓄水能力250亿立方米,减少入黄泥沙3亿吨。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高效农牧业,项目区2500多万亩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实施封育保护面积10万平方公里,基本解决了4000多万人的温饱问题,为水土流失治理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本经验

回顾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经历,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逐步实现了六个大的转变:水土保持从典型示范到全面发展;从单项措施、分散治理到以小流域为单元,分区防治、分类指导,综合治理;从单纯治理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从传统的治理方法到依

靠科技,采用和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模式;从防护性治理到治理开发相结合,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从单纯依靠政府行为组织到采取行政、经济、法律手段相结合。

我国水土保持已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防治水土流失的路子,主要做法:

 预防为主,依法防治水土流失

我国政府通过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建立健全了水土保持配套法规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法律规定要制定水土保持规划,并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计划,长期持续开展;规定了“谁投资、谁治理、谁收益”的政策,并切实保障治理者的合法权益;规定了“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执法监督,禁止陡坡开荒,要求开发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水土保持,实行水土保持方案报批制度;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对全国水土流失动态进行监测预报,并予以公告;同时 要求加强宣传和教育,增强全民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通过法律的执行,有效地遏制了人为水土流失。

 以小流域为单元、科学规划、综合治理

我国水土保持始终坚持和重视制定科学的水土保持规划,并以小流域为单元,根据水土流失的规律,因地制宜,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综合开发,采取工程、生物和农业技术措施优化配置,因害设防,形成综合防治体系。对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先从大江大河支流的小流域实施,分期分批重点治理,逐步推进,治理一片,巩固一片,见效一片。  治理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实现三大效益的统一

在治理过程中,既注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培育,又重视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 用,把治理水土流失和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密切结合起来,把小流域的资源优势转化 为经济优势,突出生态效益,兼顾经济效益,实现三大效益的统一,使群众在治理 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 依靠科技,提高治理的水平和效益

我国水土保持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科技与生产相结合,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 先导作用。因地制宜研究推广实用技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先进的理 论、技术和管理模式,狠抓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对农民群众采取示范、培训等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增强科学治理意识和能力,提高治理的质量和效益。

 建立政府行为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实行的租赁、承包、股份合作、拍卖“四荒”使用权等多种形式的治理责任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起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土保持投入新机制,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治理水土流失的新局面。

 广泛宣传,提高全民水保意识

采取政府组织、舆论导向、教育介入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水土流失危害性的宣传,唤起全社会、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形成水土保持人人有责的氛围。

第五部分 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我国水土保持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行动,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是,21世纪的水土保持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是水土流失面积大,防治任务艰巨。目前仍有近200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需要治理,按照目前的防治速度,需要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才能得到初步治理;二是水土流失强度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遏制;三是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仍然存在,对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因此,必须充分认识防治水土流失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综合防治,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

指导思想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新要求,21世纪水土保持发展战略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建设秀美山川为目标,以防治水土流失为核心,以退耕还林(草)为重点,以坡耕地改造为基础,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合理配置,充分发挥生态的自然修复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示范引导,实施分区防治战略,加强管理,突出保护;依靠深化改革,实行机制创新;加大行业监管力度,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防治目标

21世纪是全球致力于经济和自然协调发展的世纪,我国政府已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确立为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根本措施,明确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战略目标和行动。

 近期目标(2000年~2010年):每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万平方公里,

到2010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万平方公里,七大流域特别是长江、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重点治理工程初见成效,在全国水土流失区基本建立起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和水土流失监测网络,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 中期目标(从2011~2030年):使全国60%以上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得到

不同程度的治理,重点治理区生态环境开始走上良性循环轨道,全国建立起健全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和动态监测网络,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形成完善的体系。

 远期目标(从2031~2050年):全国建立起适应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

生态系统,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整治,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基本得到控制,坡耕地基本实现梯田化,宜林地全部绿化,“三化”草地得到恢复,全国生态环境明显改观,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山川秀美。

重点布局

根据我国水土流失状况,划分出全国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实行分区防治、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 重点预防保护区:对有潜在侵蚀危险的森林区、草原区、植被覆盖度在40%

以上的沙区以及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治理成果区实施保护,尤其是对长江、黄河、珠江的源头区、内蒙古草原区、重要水源地库区和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要实施重点预防和保护。

 重点监督区:对晋陕蒙接壤区、豫陕晋接壤区及西部开发建设等重点区域实

施重点监督,全面落实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批制度和“三同时”制度,防止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 重点治理区:对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珠江南北盘江上游、长城沿线农牧

交错区等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实施重点治理,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优先实施的项目有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沟道整治工程,农牧交错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长江上游地区坡面水土整治工程,石灰岩地区土地抢救工程,以及内陆河区生态绿洲保护工程等。

防治措施

 依法行政,不断完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

强化预防监督,

坚决遏制人为水土流失。同时,通过法律执行,切实保障治理开发者的合法权益,把水土流失的防治纳入法制化轨道。

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高度,着眼

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努力做到以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系统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既要依靠广大群众积极开展综合治理,更要遵循自然规律,采取多种措施,创造条件,注重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加快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改善。

 继续坚持已有的成功经验,大力推行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防治的技术路线

和关键措施,抓好示范,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进程。  坚持科技进步,加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不断寻求更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

提高土地生产力的措施,搞好水土保持科学普及和技术推广工作,大力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建立全国水土流失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努力提高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科技含量。  进一步深化水土保持改革,不断完善和制定优惠政策,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

济的利益驱动机制,鼓励支持广大农民和全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治理水土流失。

 加大水土保持的投入力度,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建立多元化投入

机制。

 加强国际合作和对外交流,增进了解,相互学习,不断吸收国外水土保持科

技的先进理论、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快速提高我国水土保持科

技水平,积极引进外资,增加水土保持投入。

中国水土保持

一、概述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水蚀、风蚀、冻融侵蚀广泛分布,局部地区存在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随着城市化和工矿业的发展,地表扰动,植被破坏,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成为中国的头号环境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危害。一是耕地减少,土地退化严重;二是泥沙淤积,加剧洪涝灾害;三是影响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四是生态环境恶化,加剧贫困。

我国开展水土保持具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世纪20~40年代,对水土流失规律进行了初步探索,为开展典型治理提供了依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20世纪50~70年代,水土保持逐渐由研究、探索进入示范推广和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后,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总结提出了以小流域为单元、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模式。1991年,我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步入了依法防治的轨道。1993年,我国政府确立水土保持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1993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纲要》。1994年制定了我国《2l世纪议程》,将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1997年江泽民总书记作出关于“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的重要批示。

1998~2000年国务院先后批准实施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对2l世纪初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做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并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作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加大了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了治理水土流失进程。1998年、1999年、2000年连续三年的

治理面积突破5万平方公里。

我国初步建立了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及信息系统。1999年,水利部组织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

水土保持工作正沿着法制化的轨道,向着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和工作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第一部分 全国水土流失现状

总体状况

根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其中:

水蚀165万平方公里;

风蚀191万平方公里;

在水蚀和风蚀面积中,水蚀风蚀交错区水土流失面积为26万平方公里。

表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蚀与风蚀面积(平方公里)

水蚀现状

全国水蚀总面积165万平方公里,不同强度等级的面积:

轻度83万平方公里;

中度55万平方公里;

强度18万平方公里;

极强度6万平方公里;

剧烈3万平方公里。

风蚀现状

全国风蚀总面积191万平方公里,不同强度等级的面积:

轻度79万平方公里;

中度25万平方公里;

强度25万平方公里;

极强度27万平方公里;

剧烈35万平方公里。

第二部分 全国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情况

水土流失总面积减少

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末的367万平方公里减少到90年代末的356万平方公里,10年间减少了11万平方公里。

水蚀面积减少,侵蚀强度降低

全国水蚀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末的179万平方公里减少到90年代末的165万平方公里,10年间减少了14万平方公里。中度以上的水蚀面积由88万平方公里减少到82万平方公里,强度以上的水蚀面积由38万平方公里减少到27万平方公里。

风蚀面积增加,侵蚀强度升高

全国风蚀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末的188万平方公里增加到90年代末的191万平方公里,10年间增加了3万平方公里。中度以上的风蚀面积由94万平方公里增加到112万平方公里,强度以上的风蚀面积由66万平方公里增加到87万平方公里。

东中西部水蚀面积增减幅度不同

东部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和台湾等10省、直辖市,中部包括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等10省,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重庆、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12省、自治区、直辖市。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的10年间,东、中、西部水蚀面积增减幅度不同:

东部水蚀面积由13万平方公里减少到9万平方公里,减少4万平方公里,减少29个百分点;

中部水蚀面积由62万平方公里减少到49万平方公里,减少13万平方公里,减少22个百分点;

西部水蚀面积由104万平方公里增加到107万平方公里,增加3万平方公里,增加3个百分点。

水土流失特点

我国山丘区面积广大,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放牧垦殖历史久远,加之近年城市化和开发建设项目扩展,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使水土流失成为我国头号环境问题,主要特点表现在:

 分布范围广、面积大。据全国第二次遥感调查,水土流失总面积356万平方

公里,其中水蚀面积165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91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在平原区和沿海地区也局部存在。

 侵蚀形式多样,类型复杂,治理难度大。水蚀、风蚀、冻融侵蚀及滑坡、泥

石流等重力侵蚀相互交错,成因复杂。西北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漫岗区、南方红壤丘陵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石质山区以水蚀为主,局部伴随有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青藏高原以冻融侵蚀为主;西北风沙区和草原区以风蚀为主;西北半干旱的农牧交错带是风蚀水蚀共同作用区,冬春两季以风蚀为主,夏秋两季以水蚀为主。

 土壤流失严重。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长江流域年

土壤流失总量24亿吨,其中中上游地区达15.6亿吨;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区每年输入黄河泥沙16亿吨,特别是内蒙古河口镇至龙门区间的7万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达10000吨/平方公里,严重的高达3~5万吨/平方公里,该区输入黄河的泥沙约占黄河输沙量的一半以上。

水土流失危害

水土流失广泛分布于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严重的水土流失

导致耕地减少、土地退化,加剧洪涝灾害,恶化生态环境,给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危害,成为我国头号环境问题。  耕地减少,土地退化严重。近50年来,我国因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达4000

多万亩,平均每年近100万亩。因水土流失造成退化、沙化、碱化草地约10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草原总面积的50%。进入20世纪9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2460平方公里。

 泥沙淤积,加剧洪涝灾害。水土流失产生大量泥沙,淤积在江河、湖、库,

降低了水利设施调蓄功能和天然河道泄洪能力,加剧了下游的洪涝灾害。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年均输入黄河泥沙16亿吨中,约4亿吨淤积在下游河床,致使河床每年抬高8~10厘米,形成“地上悬河”,对周围地区构成严重威胁。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加速了暴雨径流的汇集过程,降低了水库的调蓄和河道的行洪能力。

 影响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加剧干旱的发展。我国多年农田受旱面

积2.94亿亩,多数发生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山丘地区。西北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总量仅占全国l/8,但为了减轻泥沙淤积造成的库容损失,部分黄河干支流水库不得不采用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使大量宝贵的水资源随着泥沙排入黄河。而在下游,平均每年需舍弃200~30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用于冲沙入海,降低河床。

 生态环境恶化,加剧贫困。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特征,是贫

困的根源。尤其是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地力下降,产量下降,形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目前全国农村贫困人口90%以上都生活在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水土流失地区。

水土流失加剧的原因

 过伐过垦过牧。我国人口众多,土地后备资源不足。在人口压力下,滥伐森

林、陡坡开垦荒、草原垦殖、超载过牧等活动不断发生,土地资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 侧重开发、忽视保护。一些开矿、修路、采石等生产建设,随意倾倒废土、

废石、矿渣,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

 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特别是西北地区,人与自然争水现象严重,生态用

水减少,天然绿洲萎缩,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第四部分 水土保持成就

50年累计治理成效

经过50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国累计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存面积85.9万平方公里,其中修建基本农田2亿亩,营造水土保持林6.5亿亩,经果林7000多万亩,种草6500多万亩,建设治沟骨干工程1403座,以及一大批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水土保持设施每年拦蓄泥沙能力15亿吨,增加蓄水能力250亿立方米,减少入黄泥沙3亿吨。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高效农牧业,项目区2500多万亩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实施封育保护面积10万平方公里,基本解决了4000多万人的温饱问题,为水土流失治理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本经验

回顾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经历,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逐步实现了六个大的转变:水土保持从典型示范到全面发展;从单项措施、分散治理到以小流域为单元,分区防治、分类指导,综合治理;从单纯治理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从传统的治理方法到依

靠科技,采用和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模式;从防护性治理到治理开发相结合,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从单纯依靠政府行为组织到采取行政、经济、法律手段相结合。

我国水土保持已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防治水土流失的路子,主要做法:

 预防为主,依法防治水土流失

我国政府通过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建立健全了水土保持配套法规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法律规定要制定水土保持规划,并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计划,长期持续开展;规定了“谁投资、谁治理、谁收益”的政策,并切实保障治理者的合法权益;规定了“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执法监督,禁止陡坡开荒,要求开发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水土保持,实行水土保持方案报批制度;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对全国水土流失动态进行监测预报,并予以公告;同时 要求加强宣传和教育,增强全民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通过法律的执行,有效地遏制了人为水土流失。

 以小流域为单元、科学规划、综合治理

我国水土保持始终坚持和重视制定科学的水土保持规划,并以小流域为单元,根据水土流失的规律,因地制宜,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综合开发,采取工程、生物和农业技术措施优化配置,因害设防,形成综合防治体系。对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先从大江大河支流的小流域实施,分期分批重点治理,逐步推进,治理一片,巩固一片,见效一片。  治理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实现三大效益的统一

在治理过程中,既注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培育,又重视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 用,把治理水土流失和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密切结合起来,把小流域的资源优势转化 为经济优势,突出生态效益,兼顾经济效益,实现三大效益的统一,使群众在治理 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 依靠科技,提高治理的水平和效益

我国水土保持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科技与生产相结合,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 先导作用。因地制宜研究推广实用技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先进的理 论、技术和管理模式,狠抓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对农民群众采取示范、培训等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增强科学治理意识和能力,提高治理的质量和效益。

 建立政府行为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实行的租赁、承包、股份合作、拍卖“四荒”使用权等多种形式的治理责任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起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土保持投入新机制,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治理水土流失的新局面。

 广泛宣传,提高全民水保意识

采取政府组织、舆论导向、教育介入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水土流失危害性的宣传,唤起全社会、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形成水土保持人人有责的氛围。

第五部分 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我国水土保持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行动,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是,21世纪的水土保持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是水土流失面积大,防治任务艰巨。目前仍有近200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需要治理,按照目前的防治速度,需要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才能得到初步治理;二是水土流失强度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遏制;三是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仍然存在,对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因此,必须充分认识防治水土流失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综合防治,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

指导思想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新要求,21世纪水土保持发展战略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建设秀美山川为目标,以防治水土流失为核心,以退耕还林(草)为重点,以坡耕地改造为基础,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合理配置,充分发挥生态的自然修复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示范引导,实施分区防治战略,加强管理,突出保护;依靠深化改革,实行机制创新;加大行业监管力度,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防治目标

21世纪是全球致力于经济和自然协调发展的世纪,我国政府已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确立为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根本措施,明确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战略目标和行动。

 近期目标(2000年~2010年):每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万平方公里,

到2010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万平方公里,七大流域特别是长江、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重点治理工程初见成效,在全国水土流失区基本建立起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和水土流失监测网络,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 中期目标(从2011~2030年):使全国60%以上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得到

不同程度的治理,重点治理区生态环境开始走上良性循环轨道,全国建立起健全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和动态监测网络,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形成完善的体系。

 远期目标(从2031~2050年):全国建立起适应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

生态系统,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整治,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基本得到控制,坡耕地基本实现梯田化,宜林地全部绿化,“三化”草地得到恢复,全国生态环境明显改观,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山川秀美。

重点布局

根据我国水土流失状况,划分出全国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实行分区防治、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 重点预防保护区:对有潜在侵蚀危险的森林区、草原区、植被覆盖度在40%

以上的沙区以及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治理成果区实施保护,尤其是对长江、黄河、珠江的源头区、内蒙古草原区、重要水源地库区和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要实施重点预防和保护。

 重点监督区:对晋陕蒙接壤区、豫陕晋接壤区及西部开发建设等重点区域实

施重点监督,全面落实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批制度和“三同时”制度,防止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 重点治理区:对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珠江南北盘江上游、长城沿线农牧

交错区等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实施重点治理,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优先实施的项目有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沟道整治工程,农牧交错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长江上游地区坡面水土整治工程,石灰岩地区土地抢救工程,以及内陆河区生态绿洲保护工程等。

防治措施

 依法行政,不断完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

强化预防监督,

坚决遏制人为水土流失。同时,通过法律执行,切实保障治理开发者的合法权益,把水土流失的防治纳入法制化轨道。

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高度,着眼

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努力做到以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系统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既要依靠广大群众积极开展综合治理,更要遵循自然规律,采取多种措施,创造条件,注重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加快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改善。

 继续坚持已有的成功经验,大力推行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防治的技术路线

和关键措施,抓好示范,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进程。  坚持科技进步,加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不断寻求更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

提高土地生产力的措施,搞好水土保持科学普及和技术推广工作,大力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建立全国水土流失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努力提高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科技含量。  进一步深化水土保持改革,不断完善和制定优惠政策,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

济的利益驱动机制,鼓励支持广大农民和全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治理水土流失。

 加大水土保持的投入力度,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建立多元化投入

机制。

 加强国际合作和对外交流,增进了解,相互学习,不断吸收国外水土保持科

技的先进理论、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快速提高我国水土保持科

技水平,积极引进外资,增加水土保持投入。


相关文章

  •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质管理办法
  •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质管理办法(试行) 1.培训人员学历.资历和专业要求(附录1) 2.水保方案编制资质变更证明材料(附录2)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目的和依据 为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质管理,保障水土保持方案质量,根据水土保持 ...查看


  • 中国水利工程市场及调研报告目录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查看


  • 城市水土保持立法的必要性与重点_姜德文
  • 第12卷第5期中国水土保持科学ScienceofSoilandWaterConservation Vol.12No.5 2014年10月Oct.2014 城市水土保持立法的必要性与重点 姜 德 文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100053,北 ...查看


  • 水土流失现状及保持对策
  • 水土流失现状及保持对策 班级:地理科学1112班 姓名:石祖良 学号:2011113241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阐述了水土流失的危害,并分析了其成因,从法制与规划.山区道路与煤矿生产建设.植树造林与水利建设等方面提出水土 ...查看


  • 中国土壤侵蚀分区及土壤流失调查
  • 第20卷第4期 2011年8月自然灾害学报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 Vol.20No.4Aug.2011文章编号:1004-4574(2011)04-0131-06 中国土壤侵蚀分区及土壤流失调查 杨新 (北 ...查看


  • 水土保持论文
  • 水土保持学论文 学校: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 班级:XX级土地资源管理XX班 学号:XXXXXXX 姓名:XXX 目录 1.中国水土流失现状-------.3 2.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4 3.水土流失的危害--. ...查看


  • 国内外小流域治理研究现状_李仁辉
  • 32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0年第3期 国内外小流域治理研究现状 李仁辉 潘秀清 金家双 1 2 3 (1.普兰店市水保办;2.普兰店市刘大水库管理局,大连普兰店116200;3.金州区水保办,大连金州116200) 中图分类号:S157. ...查看


  • 2012上海各区县二模政治论述题汇编
  • [普陀区] 38.运用政治常识,论述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答案示例 正确的政治领导主要体现在生产力发展上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政治领导,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 ...查看


  • 研究生入党申请书范例5篇
  • [小编提示]更多入党申请书请点击本站以下链接: 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范文|入党申请书3000字|入党转正申请书|入党自传|入党介绍人意见 尊敬的**大学党支部: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志愿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 ...查看


  • 自然侵蚀量和容许土壤流失量与水土流失治理标准
  • 2008年8月6(4):77284中国水土保持科学ScienceofSoilandWaterConservation Vol.6 No.4Aug. 2008 自然侵蚀量和容许土壤流失量与水土流失治理标准 焦菊英1,贾燕锋1,景可2,王万忠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