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练习与答案

《愚公移山》练习与答案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惩(chéng)山北之塞(sè) 遂率子孙荷(hé)担者三夫

B.京城氏之孀(shuāng)妻 始龀(chèn), 跳往助之

C.高万仞(rèn) 曾(chéng)不能损魁父之丘

D.河曲智叟(sòu) 一厝(cuò)朔东

2.下列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杂然相许 (赞同) 寒暑易节(交换) ..

B.何苦而不平(愁)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 ...

C.而山不加增(加大) 惧其不已也(停止) ..

D.方七百里(周长) 其如土石何(用在“如„„何”前,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

3、下列句中的“之”与另外三句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笑而止之 B.跳往助之 C.惩山北之塞 D.暮寝而思之

4、与“河曲智叟亡无应”中“亡”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B.甚至,汝之不惠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一厝朔东

5、给下列各句找出正确的译文。 ..

①帝感其诚( )

A.天地感到了他的诚心 B.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A.于是率领子孙和能挑担子的三个人。 B.于是率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

③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

A.一直通向豫州南部,达到汉水南边 B.一直通向豫州南部,达到汉水北边

6、根据文段内容用原句答题。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2)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3)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

(4)愚公坚信山能被移走的理由是:

(5)文段中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细节是:

(6)侧面看出愚公取得论辩胜利的是:

(7)愚公移山的结果是:

二、课时达标

阅读《愚公移山》原文后回答下列问题:

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将近) .

B.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苦于) .

C.冀之南、汉之阴(阴:〈汉水的〉北岸) .

D.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 .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

B﹒而山不加增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

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 ..

D﹒以残年余力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甚矣,汝之不惠!

10、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

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动”

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C﹒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从发展

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

D﹒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

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11、 读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三、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6题。

[甲]《愚公移山》

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

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

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

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

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

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

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

何恃而往?”曰:“吾一瓶③一钵④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

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

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③瓶:水瓶。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⑤顾:难道,反而。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②汝之不惠 惠: ...

③帝感其诚 感: ④越明年 越: ..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 B.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 ....

C.以告富者/先帝不以臣卑鄙 D.吾欲之南诲/辍耕之垄上 ....

14、翻译下面句子。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5、对[甲]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拥护。

C.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16、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

答案

一、基础训练

1、 B

2、 D

3、 C

4、 A

5、 ①B ②B ③A

6、(1)惩北山之塞,出入之迂也。

(2)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士石何?

(4)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5)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6)河曲智叟无以应。

(7)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二、课时达标

7、 C (“阴”指江河的南岸)

8、 B(两个“而”均表转折关系)

9、 (1)你太不聪明了 (2)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还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

10、D

11、启示:像愚公一样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顽强拼搏,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在当代社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如果想建立一番事业,不可避免要面对许多困难,所以继承并发扬“愚公精神”在当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能力提升

12、①用箕畚 ②通“慧”,聪明 ③被„„感动 ④到、及

13、D(A.人称代词,他/表反问,可译为“难道” 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

C.把/因 为 D.都是“去、往”的意思。)

14、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15、A(愚公之妻只是有疑,而不是坚决反对。)

16、①人要立志,并坚定地付诸于行动。

②甲文以神话结尾,乙文以议论结尾。

《愚公移山》练习与答案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惩(chéng)山北之塞(sè) 遂率子孙荷(hé)担者三夫

B.京城氏之孀(shuāng)妻 始龀(chèn), 跳往助之

C.高万仞(rèn) 曾(chéng)不能损魁父之丘

D.河曲智叟(sòu) 一厝(cuò)朔东

2.下列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杂然相许 (赞同) 寒暑易节(交换) ..

B.何苦而不平(愁)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 ...

C.而山不加增(加大) 惧其不已也(停止) ..

D.方七百里(周长) 其如土石何(用在“如„„何”前,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

3、下列句中的“之”与另外三句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笑而止之 B.跳往助之 C.惩山北之塞 D.暮寝而思之

4、与“河曲智叟亡无应”中“亡”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B.甚至,汝之不惠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一厝朔东

5、给下列各句找出正确的译文。 ..

①帝感其诚( )

A.天地感到了他的诚心 B.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A.于是率领子孙和能挑担子的三个人。 B.于是率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

③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

A.一直通向豫州南部,达到汉水南边 B.一直通向豫州南部,达到汉水北边

6、根据文段内容用原句答题。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2)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3)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

(4)愚公坚信山能被移走的理由是:

(5)文段中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细节是:

(6)侧面看出愚公取得论辩胜利的是:

(7)愚公移山的结果是:

二、课时达标

阅读《愚公移山》原文后回答下列问题:

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将近) .

B.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苦于) .

C.冀之南、汉之阴(阴:〈汉水的〉北岸) .

D.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 .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

B﹒而山不加增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

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 ..

D﹒以残年余力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甚矣,汝之不惠!

10、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

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动”

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C﹒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从发展

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

D﹒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

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11、 读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三、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6题。

[甲]《愚公移山》

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

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

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

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

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

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

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

何恃而往?”曰:“吾一瓶③一钵④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

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

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③瓶:水瓶。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⑤顾:难道,反而。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②汝之不惠 惠: ...

③帝感其诚 感: ④越明年 越: ..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 B.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 ....

C.以告富者/先帝不以臣卑鄙 D.吾欲之南诲/辍耕之垄上 ....

14、翻译下面句子。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5、对[甲]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拥护。

C.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16、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

答案

一、基础训练

1、 B

2、 D

3、 C

4、 A

5、 ①B ②B ③A

6、(1)惩北山之塞,出入之迂也。

(2)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士石何?

(4)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5)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6)河曲智叟无以应。

(7)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二、课时达标

7、 C (“阴”指江河的南岸)

8、 B(两个“而”均表转折关系)

9、 (1)你太不聪明了 (2)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还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

10、D

11、启示:像愚公一样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顽强拼搏,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在当代社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如果想建立一番事业,不可避免要面对许多困难,所以继承并发扬“愚公精神”在当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能力提升

12、①用箕畚 ②通“慧”,聪明 ③被„„感动 ④到、及

13、D(A.人称代词,他/表反问,可译为“难道” 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

C.把/因 为 D.都是“去、往”的意思。)

14、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15、A(愚公之妻只是有疑,而不是坚决反对。)

16、①人要立志,并坚定地付诸于行动。

②甲文以神话结尾,乙文以议论结尾。


相关文章

  • 短语类型以及练习题含答案[2]
  • 短语类型 主备:刘治科 审阅签字: 时间:2014-11-25 姓名: 短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的结构规则和语义关系组合成的语言单位叫短语. 偏正短语:前偏后正,"偏"修饰,限制"正". 鉴 ...查看


  • 初三语文短语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 初三语文短语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一.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 1.风俗习惯( )2.变化规律( )3.历史悠久( )4.整修一新( )5.交头接耳( )6.思维敏捷( )7.废寝忘食( )8.前程远大( )9.全神贯注( )10.襟怀坦白( )11 ...查看


  • 语文短语练习题及答案
  • 语文短语综合练习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 1.风俗习惯( ) 2.变化规律( ) 3.历史悠久( ) 4.整修一新( ) 5.交 ...查看


  • 初中语文网--初中语文同步教学优秀站点
  • · 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收藏本页 · 在线字典.成语查询 · | 网站首页 | 七上 | 七下 | 八上 | 八下 | 九上 | 九下 | 人教版 | 教案 | 中考指导 | 下载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货币战争 鬼吹灯 海底两万里 ...查看


  • 江苏小学假日乐园快乐寒假作业本语文答案
  • 语文答案 练习1 一.烦恼 塑造 崇高 紫袍 浸透 朝霞 二.拔草 拼搏 既然 光辉 拨动 博学 即使 日晖 二.前后 后后前前 三.再 再 在 在 再 在 以 已 以 已 以 已 四.1.晚上不要练 以免影响我们睡 觉. 2.陈伯伯在夸奖 ...查看


  • 句子成分练习题答案
  • 短语类型及句子成分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 1.风俗习惯( )2.变化规律( ) 3.历史悠久( ) 4.整修一新( )5.交头接耳( )6.思维敏捷( ) 7.废寝忘食( )8.前程远大( )9.全神贯注( ) 10.襟怀坦白( ) ...查看


  • 八年级语文 )语文语法知识练习带答案
  • 八年级(上)语文语法知识练习(一) --词性.短语 1.找出词性完全相同的一组( ) A .宝贵 光荣 骄傲 战友 B .制造 报答 提高 寻求 C .角色 语文 经常 兴趣 D .非常 偶尔 清楚 风景 2.对加点词的词性判断完全正确的一 ...查看


  • 四年级语文(上)补充习题答案_5
  • 四年级语文(上)补充习题答案 1.老师,您好!补充习题答案 一. 茁壮 衷心 理想 幸福 崇高 茁壮 二. 省略 三. 1.①"铺设大道" 和" 架起金桥" 这是一种形象的比喻, 意在说明教师在我们每 ...查看


  • [赵普]课内外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 郑梁梅中学初三语文复习练习 课题: <赵普>课内外对比阅读 命题:许礼靖 审核: 做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用时: (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5分) [甲]普性深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