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教学法在篮球运球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在小学篮球教学中,运球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内容,选择或创编一种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了方格教学法,本文阐述了方格教学法在原地运球、直线运球和曲线运球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关键词:原地运球;直线运球;曲线运球,方格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1-0060-02

  运球技术是小学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教师应当选择或创编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笔者正是基于以上两点创编了“方格教学法”,利用方格和口诀帮助学生学习。本文涉及方格教学的技术动作均以右手为例。

  一、在原地运球教学中的运用:“田”字格明确基本站位

  在原地运球教学中,对于初学者来说,运球的基本站位很重要,笔者利用“田”字格来规范学生的基本站位和身体姿势,并通过示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相较以往的教学方法,方格教学法更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更利于规范学生运球的基本动作。

  案例一:原地运球是小学三年级球类活动中的内容,初学阶段要求学生明确脚的站位、身体的基本姿势和球的落点。为了让学生打下良好的动作基础,我设计了田字格运球法,通过田字格规范学生的运球基本姿势,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动作的各个环节,同时结合口诀明确动作的方法:

  动作口诀:左1右3球落2;左臂护球朝前看;五指张开空着按;指尖指球要压腕。

  二、方格教学法在直线运球教学中的运用用

  1.注重动作姿态的培养

  篮球比赛是一场视觉盛宴,人们看到精彩的进球、巧妙的配合、优美的动作,这些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篮球项目是一个很注重姿态美的运动。而身体姿态需要从小培养,让学生通过学习养成正确的身体姿态。

  篮球比赛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很多时候都需要队员有见缝插针的能力,直线运球是快速运球移动的最好方法。在直线运球中,对于初学者来说,运球姿势以及球与身体保持合适的距离是比较困难的,笔者利用一列小方格来规范学生的移动路线和球的落点。通过此法来控制学生运球的节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球感。

  案例二:直线运球是在原地运球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学生沿着直线走以明确移动路线,球落在格中以控制球与身体的距离,每格运一次球来培养学生运球的节奏感。

  动作要求:人在线上走,球在格中落。

  2.高低结合体会节奏

  运球过人依赖两点,一是运球移动的速度,这是基础;二是利用时间差,这是关键。急停急起运球正是利用了时间差进行带球过人,它是在直线运球基础上进行的。利用直线运球时的方格进行练习,通过此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运球节奏感,体会比赛时高运球与低运球结合运用的效果。

  案例三:急停急起运球练习时可以在需要运球的方格内画上小星星图案,在个别有小星星图案的上方设置高度障碍,模拟篮球实战,让学生遇到障碍时原地运球三次,学生为了穿越障碍会选择低运球,这个练习巧妙地将高运球与低运球结合在了一起,同时让学生体会急停急起过人的时差感,培养学生在篮球比赛场上活学活用的能力。

  动作要求:人在线上走,球在格中落,遇到星星低运球。

  三、方格教学法在曲线运球教学中的运用:利用九宫格降低学习难度

  在篮球比赛中要想取得好的成绩,除了团队配合默契之外,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个人能力,个人能力又分为个人进攻能力和个人防守能力。个人进攻能力主要体现在过人能力上,而曲线运球正是篮球比赛中最基本的过人能力。可见,曲线运球中体前变向技术是小学阶段学生们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术。但是由于小学生受实际球性及控球能力的影响,学生往往不能较好地掌握此项技术,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运用了九宫格来帮助学生学习掌握体前变向技术。

  案例四:利用九宫格进行原地体前变向技术动作的教学,让学生明确体前变向前双脚的站位,变向时身体的变化以及脚的移动方向与落位,变向后的换手运球以及球的落点。根据体前变向的动作特点创编了一个小口诀:左8右9球落5中,左手触球推落1中,右脚跨5重心前移,右臂前伸左转探肩。

  体前变向运球实际上是直线运球和原地体前变向的结合体,因此,体前变向运球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原地体前变向技术。教师可以待学生熟练掌握此项技术之后再结合直线运球进行练习。

  四、教学反思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精确分化能力差,需要更简化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学习。方格教学法可以降低运球技术动作的难度,让学生体验轻松学习运动技能的乐趣。同时,通过方格来规范学生站、走、跑等身体姿势,为他们打下良好的动作基础。此法能更好地与实际比赛接轨,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篮球意识和素养。因此,方格教学法是一种比较适宜小学生的教学方法。

  首先,利用方格教学法让学生体会原地运球的基本站位,同时,结合口诀明确原地运球各个环节的动作方法,通过反复练习让肌肉加深对正确动作的记忆。其次,利用一列方格来规范学生行进间运球的身体姿态,在篮球比赛中姿态优美与进球得分同样重要,动作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再改正。因此,要打下良好的动作基础。再次,利用带小星星图案的方格进行运球节奏感的培养,比以往的单纯练运球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九宫格教学法大大简化了原地体前变向的难度,使原本复杂的动作变得清晰,同时配合口诀,明确了手、脚的移动位置和先后顺序,与以往的教学法相比,此法更简便。

  摘 要:在小学篮球教学中,运球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内容,选择或创编一种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了方格教学法,本文阐述了方格教学法在原地运球、直线运球和曲线运球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关键词:原地运球;直线运球;曲线运球,方格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1-0060-02

  运球技术是小学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教师应当选择或创编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笔者正是基于以上两点创编了“方格教学法”,利用方格和口诀帮助学生学习。本文涉及方格教学的技术动作均以右手为例。

  一、在原地运球教学中的运用:“田”字格明确基本站位

  在原地运球教学中,对于初学者来说,运球的基本站位很重要,笔者利用“田”字格来规范学生的基本站位和身体姿势,并通过示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相较以往的教学方法,方格教学法更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更利于规范学生运球的基本动作。

  案例一:原地运球是小学三年级球类活动中的内容,初学阶段要求学生明确脚的站位、身体的基本姿势和球的落点。为了让学生打下良好的动作基础,我设计了田字格运球法,通过田字格规范学生的运球基本姿势,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动作的各个环节,同时结合口诀明确动作的方法:

  动作口诀:左1右3球落2;左臂护球朝前看;五指张开空着按;指尖指球要压腕。

  二、方格教学法在直线运球教学中的运用用

  1.注重动作姿态的培养

  篮球比赛是一场视觉盛宴,人们看到精彩的进球、巧妙的配合、优美的动作,这些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篮球项目是一个很注重姿态美的运动。而身体姿态需要从小培养,让学生通过学习养成正确的身体姿态。

  篮球比赛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很多时候都需要队员有见缝插针的能力,直线运球是快速运球移动的最好方法。在直线运球中,对于初学者来说,运球姿势以及球与身体保持合适的距离是比较困难的,笔者利用一列小方格来规范学生的移动路线和球的落点。通过此法来控制学生运球的节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球感。

  案例二:直线运球是在原地运球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学生沿着直线走以明确移动路线,球落在格中以控制球与身体的距离,每格运一次球来培养学生运球的节奏感。

  动作要求:人在线上走,球在格中落。

  2.高低结合体会节奏

  运球过人依赖两点,一是运球移动的速度,这是基础;二是利用时间差,这是关键。急停急起运球正是利用了时间差进行带球过人,它是在直线运球基础上进行的。利用直线运球时的方格进行练习,通过此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运球节奏感,体会比赛时高运球与低运球结合运用的效果。

  案例三:急停急起运球练习时可以在需要运球的方格内画上小星星图案,在个别有小星星图案的上方设置高度障碍,模拟篮球实战,让学生遇到障碍时原地运球三次,学生为了穿越障碍会选择低运球,这个练习巧妙地将高运球与低运球结合在了一起,同时让学生体会急停急起过人的时差感,培养学生在篮球比赛场上活学活用的能力。

  动作要求:人在线上走,球在格中落,遇到星星低运球。

  三、方格教学法在曲线运球教学中的运用:利用九宫格降低学习难度

  在篮球比赛中要想取得好的成绩,除了团队配合默契之外,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个人能力,个人能力又分为个人进攻能力和个人防守能力。个人进攻能力主要体现在过人能力上,而曲线运球正是篮球比赛中最基本的过人能力。可见,曲线运球中体前变向技术是小学阶段学生们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术。但是由于小学生受实际球性及控球能力的影响,学生往往不能较好地掌握此项技术,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运用了九宫格来帮助学生学习掌握体前变向技术。

  案例四:利用九宫格进行原地体前变向技术动作的教学,让学生明确体前变向前双脚的站位,变向时身体的变化以及脚的移动方向与落位,变向后的换手运球以及球的落点。根据体前变向的动作特点创编了一个小口诀:左8右9球落5中,左手触球推落1中,右脚跨5重心前移,右臂前伸左转探肩。

  体前变向运球实际上是直线运球和原地体前变向的结合体,因此,体前变向运球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原地体前变向技术。教师可以待学生熟练掌握此项技术之后再结合直线运球进行练习。

  四、教学反思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精确分化能力差,需要更简化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学习。方格教学法可以降低运球技术动作的难度,让学生体验轻松学习运动技能的乐趣。同时,通过方格来规范学生站、走、跑等身体姿势,为他们打下良好的动作基础。此法能更好地与实际比赛接轨,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篮球意识和素养。因此,方格教学法是一种比较适宜小学生的教学方法。

  首先,利用方格教学法让学生体会原地运球的基本站位,同时,结合口诀明确原地运球各个环节的动作方法,通过反复练习让肌肉加深对正确动作的记忆。其次,利用一列方格来规范学生行进间运球的身体姿态,在篮球比赛中姿态优美与进球得分同样重要,动作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再改正。因此,要打下良好的动作基础。再次,利用带小星星图案的方格进行运球节奏感的培养,比以往的单纯练运球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九宫格教学法大大简化了原地体前变向的难度,使原本复杂的动作变得清晰,同时配合口诀,明确了手、脚的移动位置和先后顺序,与以往的教学法相比,此法更简便。


相关文章

  • 初中篮球单元教学计划
  • 初中篮球单元教学计划一:初中篮球单元教学计划 关注点:使学生对篮球运动有初步了解 一.篮球基础知识:1起源与发展 2篮球运动的价值与特点 3篮球运动规则简介 二.关注点: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培养球感 1课堂常规 2热身练习:1慢跑2滑步3 ...查看


  • [篮球.接力跑]体育说课.教案.反思
  • <篮球.接力跑> 体育说课.教案.反思 一.教材内容: 篮球:原地运球.直线运球 跑:接力跑. 二.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投等动作组成,是在快速.激烈.对抗的情况下通过传递.抛接.运拍,最终把球送入固定篮圈的一项综合性 ...查看


  • 篮球运球说课稿
  • 篮球说课稿 刘辉 体育教学改革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涌现出一批新的模式和新的手段方法.方式方法的转变不同,但大家要实现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让每一个学生真正的享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本人结合在<快乐篮球>一课中的教学,投石问路,说 ...查看


  • 初中体育篮球教学反思
  • 反思一:初中体育篮球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一个篮球让学生体会到健康和快乐,一节好的体育课让学生让学生对篮球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锻炼的目标 二.学情分析:我这节课教学的是初一年级43位同学,他们比较好动,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 ...查看


  • 篮球说课稿2
  • 篮球说课稿 2013级2班田济鹏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讲课的内容是篮球运球和传球. 一. 教材内容: 篮球: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二. 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投等动作组成,是在快速.激烈.对抗的情况下通过传递.抛接.运拍 ...查看


  • 2014年篮球论文
  • 内蒙古师范大学 青少年篮球基础运球的培养与研究 学生姓名:张莉 学 号:[1**********] 专业班级:运动训练 指导老师:张慧升 完成时间:2014年6月 目录 摘要„„„„„„„„„„„„„„„„„„„„„„„„„„1 1 前言„ ...查看


  • 篮球教学反思
  • 篮球教学反思 篮球是三大球之一,在全世界影响广泛,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同时也是一项学生喜爱 的运动项目之一,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灵敏.协调素质,而且能够培养团结协作.遵守规则的 意识和习惯. 本期安排六年级进行篮球教学.作为六年级的教学,重点是 ...查看


  • 新课改下篮球游戏教学法在小学生篮球训练中的应用探究
  •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4-000-01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小学生篮球教学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游戏教学法逐步在小学生篮球教学中得以普及.下 ...查看


  • 篮球运球教学反思
  • 篮球运球教学反思 重难点: 1.重点:手腕控球.运球时手触球的部位. 2.难点: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全身协调发力控制球的方向 信息技术: 通过制作PPT课件和WORD文档来精心备课, 给学生在观看动作方法时直观地了解画面,特别是看课件的时候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