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akai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_岑俊杰

DOI:10.13811/j.cnki.eer.2009.09.018

基于Sakai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岑俊杰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新乡

[摘

453002)

要]Sakai是一个开源的网络教学和协作学习的平台。本文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为基础,开展基于Sakai的

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探讨了在Sakai网络教学平台上开展混合教学的模式和基本过程。

[关键词]Sakai;混合教学模式;教学平台[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学模式混合,教师主导活动和学生主体参与活动的混合,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不同学习环境的混合,不同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的混合,课堂讲授和网络课程的不同学习方式的混合,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混合等。其目的是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和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其核心是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统一,始终关注两者的自主性、创造性,在教学中根据不同情境、不同问题、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应用的迅速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教学中开始得到应用,其中既有学校自己组织开发的教学平台,也有商业化的产品和免费的开源网络教学平台,商业化的产品有Blackboard、WebCT等,开源的网络教学平台有Moodle和Sakai等。

面对众多的网络教学平台,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网络教学平台、采用合适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开展教学,是教师和学校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以Sakai网络教学平台为工具,进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混合教学,介绍了Sakai教学平台的特点,探讨了基于

二、Sakai网络教学平台概述

Sakai是由美国印地安那大学、密西根大学、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于2004年1月共同发起的一项开源CMS计划。Sakai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开发Sakai程序的系统架构(SAF),将之与各大学现有的各

种课程管理系统的工具和组件整合为一体。这些工具与组件既可用于课程管理,同时也可作为原有CMS模型的扩展插件,形成一套适用于高校教学的新一代网上教学平台。美国梅隆基金会为这个项目提供了开发资金,软件的开发由这四所大学的开发人员共同完成。

Sakai平台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为教师和学

校开展网络教学提供参考。

一、混合式教学的概念和内涵

著名的教育技术专家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式教学(Blended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目前国际教育技术界的共识是,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1]

混合式教学在形式上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课堂讲授相结合,但其深层次的内涵是包括了基于建构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等不同教学理论的教

Sakai的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它由两部分组成:Sakai框架(SAF)和工具(Tool)。Sakai框架提供程序的界面表示服务,完成与用户之间的UI交互,同时为

工具程序提供接口和服务,来支撑工具程序的运行;工具是在Sakai框架之上独立运行的应用程序,主要用于完成CMS的各种功能,它由Java代码编写,用户

可以向Sakai框架中添加新的工具来满足实际教学的这个过程是一个循环进行的过程,从大的层面需要,这也是Sakai不同于其他CMS系统的特点之看,在学期开始之初,要进行课程总体的教学设计和一。

课程开发;就具体细节而言,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要具体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安排,根据教学评价结果,及时修改教学设计,调整教学活动安排,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图1Sakai的系统架构图2基于Sakai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

Sakai支持国际化的标准(包括一些工业级的标1.Sakai教学平台的部署

准,例如:OASIS、W3C、ISO)和教育业界的国际化标准

教学平台的部署是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基础,平台(如SCORM标准、PESC标准、IMS的全球学习标准要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资源、提供学习支持服等)。

[3]

务,还要能够实现师生间及时的交流、提供多种交流Sakai的体系架构特点决定了它能够提供完善的方式,保证学生的学习有效并朝正确方向进行,使学课程管理工具。Sakai平台提供了近80种工具,有效

生在学习中体会到网络学习的多种好处,将网络学习地将众多类似软件的功能进行了整合,使应用效果得转变为一种自觉的学习能力。

到了较大提升。工具主要包括工作站点工具、管理员Sakai系统有着丰富的功能、基于J2EE的企业级

工具、我的工作空间、临时性工具等。特别要指出的应用、开源性、易用性等特点,能够为混合式教学提供是,开源的电子档案袋评价工具OSP(OpenSource

良好的支撑。它是一个免费的开源软件,从Sakai的官Portfolio)已经成为Sakai的核心工具之一,[4]学生和教

方网站(http://sakaiproject.org)可以获取最新版本的软师可以利用这个工具在教学平台中记录学习轨迹、展件源代码,下载后经过编译可以部署到本地服务器示学习成果。除了平台提供的工具之外,使用者还能上,具体过程不再详述。

够自己开发、定制和添加课程管理工具,扩成Sakai的2.教学设计与基于Sakai的课程开发

功能,满足实际教学需求。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为高校一年级新生开Sakai是一个免费的开源软件,它使用ECL(Edu-设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cationalCommunityLicense),即教育公共许可证,这

的基础知识,能够完成计算机的常见操作,为后续课是一种经核准的开源许可证。在这种许可证下,源代程的学习打好基础。课程的讲授重点是知识的应用,码可供商业或非商业实体自由地开发,只要列出机构关键是操作技能、综合能力、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在的名字和版权时间,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改变版权来使实际教学中以课堂讲授和上机练习相互交叉进行。

用ECL。

[5]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重视调整教学环境四个要素三、基于Sakai的混合教学过程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在Sakai平台中开展混合教学的过程模式如图2者和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生由所示,其过程可以简单描述为:在Sakai教学平台的支单一的信息接收者转化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撑下,创建学习资源充足的网络课程、构建自主学习义的主动建构者,既可以在课堂上学习,又能够从网环境;根据课程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和课程开发;开展络学习环境中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学内容要结合课堂教学和网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及时进行混合学生和本课程的特点做出适度调整,突出操作技能和式教学评价,根据教学评价结果来修改课程的教学设能力的训练,教学媒体由单一的教材转变为更加包括计和学习活动安排。

多媒体课件、视频、网络资源的多媒体学习包在内。

开发基于网络的课程,要高度重视教学资源建设,构建具有动态交互功能的资源丰富的网络课程,使之成为混合式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网上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把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课后网上获取资源、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把网络学习的优势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学、网络在线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之间的相互配合,提高学习者兴趣,完成教学目的。

在Sakai教学平台上开发一门新课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创建新课程。具体过程是:进入Sakai教学平台,注册一个教师类型的新用户并登录到平台中,选择“设置工作站点”工具中的“新建”命令来创建一个新的工作站点,工作站点的类型设置为“课程”站点,选择学期为当前的时间,点击“创建”命令来创建一门新的课程,输入课程名称“计算机文化基础”,并输入课程的相关信息,点击“继续”命令来选择要使用的课程管理工具,点击“确定”后,系统自动生成一门新的网络课程。

第二步,课程内容设计。教师登录到Sakai教学平台后,进入“计算机文件基础”网络课程中,通过定制的课程工具来设计课程内容,主要的课程工具有以下三种:

主页工具:这个工具是学生和教师进入课程时的默认页面,教师通过这个工具,发布关于课程和教学活动的通知,列出论坛和讨论区中的最新主题,对当前的网络课程的内容、学习方法进行描述等;学生通过这个工具来了解课程相关信息、查看课程的教学活动安排和通知等信息。

课程大纲工具:教师通过这个工具来创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创建的方法可以是在线编辑、复制Word文档、链接其他网址的资源,其界面如图3所示。

图4

作业工具

化基础”网络课程添加各种学习资源,资源的类型可以是网页、文本、音频、视频、PPT文档、Word文档或

flash动画等,资源自动存储于服务器上,形成多媒体

学习资源包。存储后的资源还能够进行新建文件、移动、重命名、编辑或删除操作。

辅助性的课程内容设计工具还包括日程表、课程表、课程通知、学生花名册、成绩册、课程词汇表等,这些工具辅助教师进行网络课程的设计。

第三步,组织教学活动。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中,教学活动的设计是针对每个知识点而开展的,当一个知识点经过教师的课堂讲解后,接下来要开展基于网络的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学习活动。在Sakai教学平台中,提供了多种教学活动工具,主要包括:

作业工具:当教师讲授过一个知识点后,就应该通过作业工具为学生布置一个作业,让学生通过网络来获取学习资源,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在Sakai教学平台中,教师根据作业工具的提示,简单几步就可以设计出一个高质量的作业。在设计作业时,教师需要指定作业的题目、作业开始日期、截止日期、最迟提交日期、学生提交作业的方式(在线编写、粘贴附件、非电子作业)、评分的方式、在嵌入式HTML编辑器中输入作业内容、将作业的开始和截止日期加入到学生的日程表中,教师批改作业时可以给学生做出评分和指导评语。作业工具的界面如图4所示。

答疑室:其界面、操作和使用类似于网络中的聊天室,主要为师生提供课程问题讨论的空间。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提出问题,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自由解答问题。

讨论区:与答疑室不同,在讨论区中首先由教师指定讨论主题,学生和教师都围绕特定的主题进行讨

图3

课程内容设计

论,不至于让学生偏离正常的学习轨道。讨论区的操作与使用类似于当前网络上的论坛,教师可以设计讨

资源工具:通过这个工具,教师可以为“计算机文

论区的模板,统计学生的发言。

练习与测验:这个工具主要用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添加的问题类型有选择、调查、简答、填空、论述、匹配、是非等题,可以在线输入题目,也可以从题库中抽取试题,教师需要设定题目类型、题干、答案、正确答案、评分方式、反馈内容、考试时间等,学生进入这个模块后就可以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成绩自动记录到成绩册中。

调查工具:教师使用调查工具来发布调查问卷,这些问卷用来搜集学生的学习倾向、学习风格、知识水平以及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的意见和建议,调查问卷工具既可以作为前测工具也可以作为评价工具。

其他可以使用的教学设计工具还有词汇表、检索工具、邮件工具、投递箱、花名册、分组信息等,不再详细介绍。

要在课堂上进行作业的点评、讨论和交流。教师登录课程网站,打开学生提交的作业,让每位学生演示制作好的幻灯片、讲述制作心得,教师和其他同学对作业进行点评、相互交流意见。把幻灯片演示安排在课堂上进行,有利于全班同学的交流学习和相互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也有利于在汇报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这也是促进学生知识建构和迁移的重要手段。

通过上述四步的教学,完成了一个由课堂到网络、再到课堂的基本教学过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既充分发挥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在网上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学生不但从理论上掌握了幻灯片的制作知识,而且可以动手把幻灯片制作出来,教学内容也从单一的课本内容转变为幻灯片、网络资源、课件等多种学习资源的学习和使用。通过这个教学过程,把课堂教学的优势和网络自主学习的优势体现出来,完成了“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软件”这一节课的混合教学,达到了学习目标的要求。

3.混合式教学过程

此处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一节课“Power-

Point幻灯片制作软件”的教学过程来简要说明具体

的实施步骤。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上课时,向学生演示一个事先制作好的幻灯片,幻灯片内容丰富,包含动画、音乐、视频等多种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告诉学生,幻灯片的制作步骤和素材文件存放在网络课程的资源库中,让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到资源库中去获取需要的资源。

(2)课程内容重点和难点讲解:对课程重点内容的讲授,是保证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结构的重要措施。在演示过多媒体课件之后,要向学生讲授具体的课程内容,根据教学安排,要花费两个课时来完成课程内容的讲解。教师讲授的大纲和课件要存放在网络课程的资源库中,方便学生在自主学习时获取使用。

(3)学生的自主学习:经过课堂教学后,大部分学生可以初步掌握“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要想深入掌握该软件的使用,就需要进入到课程网站中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课程的资源工具,学生可以学习教师的教案和多媒体课件,掌握更多的软件使用技巧;通过作业工具,学生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巩固学到的知识;通过讨论区和答疑室,师生之间进行异步交流,开拓思路,畅谈个人学习心得;通过测验工具来考察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水平。

(4)课堂讨论、交流、答疑:在经过网络自主学习后,每个学生都完成了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接下来

4.教学评价

对混合式教学进行教学评价采用传统教学评价和网上教学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其模式如图5所示。[6]采用发展性评价理念,教师可随时查看学生的电子档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并通过课堂、电子邮件、论坛等方式及时反馈和调整教学行为以补救不足,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发展的内部动力。另外通过课堂考试、在线测验等定量评价与课堂项目学习成果汇报、学习心得等定性评价相结合,更能准确、科学地对学习者作出评价。

图5混合式教学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Sakai平台的“问卷调查”工具来收集学生的意见,获得教学反馈,在此基础上来修改教学设计,调整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利用“电子档案”、“作业”和“测验”工具来检测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Sakai平台中完整记录了学生浏览教学资源情况,学生参与讨论的次数和

(下转第73页)

动态的且不断随技术进步而变化发展的问题。本文的研究通过对网络安全的起因、网络安全问题的成因的分析,提出了一些信息化校园网络安全的基本对策及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措施,以期对信息化校园网络的

健康运行有益。当然,我们的研究只是冰山一角,也只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和观点,对于当前信息保密和系统安全做得并不十分完备的校园的网络安全问题还有待更多的人关注、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志强,郝志萍.校园网络安全现状与安全策略构建[J].中州大学学报,2008,(3).[2]周扬玲.校园网安全问题及防范策略[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61~62.[3]张玉珍.高校知识创新中的信息保障体系研究[J].情报杂志,2005,(1):132~134.[4]钟平.试论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对校园网络安全的要求[J].福建电脑,2008,(1):43.

(上接第55页)

内容,以及在协作学习中资料贡献情况,提问内容和次数及心得体会等,这些记录都是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

“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程采用了混合式的教学评价方式,学生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期末考试成绩、教学系统中的成绩册成绩和电子档案袋评价工具中的学生作品成绩。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成绩册成绩占总成绩的30%、学生作品成绩占总成绩的40%,突出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与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相比,采用混合式教学评价更能考核出学生的真正水平,避免了传统考试中重

成绩、轻能力的情况发生。

四、结束语

通过“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在Sakai教学系统中一个学期的实施,可以看到,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在注重应用和操作性的课程中实施混合式教学,既可以保证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我设计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都有积极作用;Sakai教学系统零成本、教学功能齐全、可以根据需要添加课程管理工具,受到师生的一致欢迎,证明其可以作为一个通用的教学支撑平台来使用。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37~48.[2]田富鹏,焦道利.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5,(4):63~65.[3]J.Farmer.Interoperability:ACommunityAspiration[Z].SakaiProject,UniversityofMichigan,2004.

[4]AnthonyWhyte.SakaiToolList(2.5)[EB/OL].http://confluence.sakaiproject.org/confluence/display./DOC/Tool+List+%282.5%29,2008—6—23.[5]朱莹莹,胡航.Sakai:教育中的合作与学习环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3):16~19.[6]陈声健.高校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

!!!!!!!!!!!!!!!!!!!!!!!!!!!!!!!!!!!!!!!!!!!!!!!!!!!!!!!!!!!!!!"

厚积薄发大洋BIRTV2009新品阵容星光闪耀

8月26日开幕的BIRTV展会上,厚积薄发的大洋人倾心打造的新媒体产品、高清新闻3G平台、D3-Censor审片系统、MAM-ZONE媒资家族、D3-Edit系列非编等全线新品悉数闪亮登场。

NovelWorks新媒体工厂由URC统一资源中心、U@Media媒体互动平台、AnyShow个人上传系统三部分组成。它可以为新

媒体运营者提供功能更丰富的技术平台。高清新闻3G平台是大洋公司推出的新一代新闻生产系统,该平台充分考虑了新闻资讯节目在高效生产、多渠道的信息收集和发布、灵活的资源共享和集中管理等方面的需求,是一个泛网络化、高协同的生产平台。Censor审片系统是大洋公司2009年倾力推出的新一代综合节目内容审片系统,系统支持高标清节目审看。最新推出的演播室图文包装系统最大限度地采用了图形图像处理方面的各种领先技术,与老一代操作系统下采用DirectX9的情况相比,整体性能提升了20%。本届展会上大洋首次发布ME最新版本V2.0-beta软件,新的编辑软件带来了更专业的尤其是针对

Vista工作环境的解决方案,并扩展了对前期设备的支持范围。

!!!!!!!!!!!!!!!!!!!!!!!!!!!!!!!!!!!!!!!!!!!!!!

DOI:10.13811/j.cnki.eer.2009.09.018

基于Sakai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岑俊杰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新乡

[摘

453002)

要]Sakai是一个开源的网络教学和协作学习的平台。本文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为基础,开展基于Sakai的

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探讨了在Sakai网络教学平台上开展混合教学的模式和基本过程。

[关键词]Sakai;混合教学模式;教学平台[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学模式混合,教师主导活动和学生主体参与活动的混合,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不同学习环境的混合,不同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的混合,课堂讲授和网络课程的不同学习方式的混合,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混合等。其目的是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和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其核心是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统一,始终关注两者的自主性、创造性,在教学中根据不同情境、不同问题、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应用的迅速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教学中开始得到应用,其中既有学校自己组织开发的教学平台,也有商业化的产品和免费的开源网络教学平台,商业化的产品有Blackboard、WebCT等,开源的网络教学平台有Moodle和Sakai等。

面对众多的网络教学平台,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网络教学平台、采用合适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开展教学,是教师和学校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以Sakai网络教学平台为工具,进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混合教学,介绍了Sakai教学平台的特点,探讨了基于

二、Sakai网络教学平台概述

Sakai是由美国印地安那大学、密西根大学、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于2004年1月共同发起的一项开源CMS计划。Sakai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开发Sakai程序的系统架构(SAF),将之与各大学现有的各

种课程管理系统的工具和组件整合为一体。这些工具与组件既可用于课程管理,同时也可作为原有CMS模型的扩展插件,形成一套适用于高校教学的新一代网上教学平台。美国梅隆基金会为这个项目提供了开发资金,软件的开发由这四所大学的开发人员共同完成。

Sakai平台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为教师和学

校开展网络教学提供参考。

一、混合式教学的概念和内涵

著名的教育技术专家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式教学(Blended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目前国际教育技术界的共识是,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1]

混合式教学在形式上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课堂讲授相结合,但其深层次的内涵是包括了基于建构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等不同教学理论的教

Sakai的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它由两部分组成:Sakai框架(SAF)和工具(Tool)。Sakai框架提供程序的界面表示服务,完成与用户之间的UI交互,同时为

工具程序提供接口和服务,来支撑工具程序的运行;工具是在Sakai框架之上独立运行的应用程序,主要用于完成CMS的各种功能,它由Java代码编写,用户

可以向Sakai框架中添加新的工具来满足实际教学的这个过程是一个循环进行的过程,从大的层面需要,这也是Sakai不同于其他CMS系统的特点之看,在学期开始之初,要进行课程总体的教学设计和一。

课程开发;就具体细节而言,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要具体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安排,根据教学评价结果,及时修改教学设计,调整教学活动安排,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图1Sakai的系统架构图2基于Sakai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

Sakai支持国际化的标准(包括一些工业级的标1.Sakai教学平台的部署

准,例如:OASIS、W3C、ISO)和教育业界的国际化标准

教学平台的部署是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基础,平台(如SCORM标准、PESC标准、IMS的全球学习标准要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资源、提供学习支持服等)。

[3]

务,还要能够实现师生间及时的交流、提供多种交流Sakai的体系架构特点决定了它能够提供完善的方式,保证学生的学习有效并朝正确方向进行,使学课程管理工具。Sakai平台提供了近80种工具,有效

生在学习中体会到网络学习的多种好处,将网络学习地将众多类似软件的功能进行了整合,使应用效果得转变为一种自觉的学习能力。

到了较大提升。工具主要包括工作站点工具、管理员Sakai系统有着丰富的功能、基于J2EE的企业级

工具、我的工作空间、临时性工具等。特别要指出的应用、开源性、易用性等特点,能够为混合式教学提供是,开源的电子档案袋评价工具OSP(OpenSource

良好的支撑。它是一个免费的开源软件,从Sakai的官Portfolio)已经成为Sakai的核心工具之一,[4]学生和教

方网站(http://sakaiproject.org)可以获取最新版本的软师可以利用这个工具在教学平台中记录学习轨迹、展件源代码,下载后经过编译可以部署到本地服务器示学习成果。除了平台提供的工具之外,使用者还能上,具体过程不再详述。

够自己开发、定制和添加课程管理工具,扩成Sakai的2.教学设计与基于Sakai的课程开发

功能,满足实际教学需求。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为高校一年级新生开Sakai是一个免费的开源软件,它使用ECL(Edu-设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cationalCommunityLicense),即教育公共许可证,这

的基础知识,能够完成计算机的常见操作,为后续课是一种经核准的开源许可证。在这种许可证下,源代程的学习打好基础。课程的讲授重点是知识的应用,码可供商业或非商业实体自由地开发,只要列出机构关键是操作技能、综合能力、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在的名字和版权时间,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改变版权来使实际教学中以课堂讲授和上机练习相互交叉进行。

用ECL。

[5]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重视调整教学环境四个要素三、基于Sakai的混合教学过程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在Sakai平台中开展混合教学的过程模式如图2者和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生由所示,其过程可以简单描述为:在Sakai教学平台的支单一的信息接收者转化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撑下,创建学习资源充足的网络课程、构建自主学习义的主动建构者,既可以在课堂上学习,又能够从网环境;根据课程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和课程开发;开展络学习环境中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学内容要结合课堂教学和网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及时进行混合学生和本课程的特点做出适度调整,突出操作技能和式教学评价,根据教学评价结果来修改课程的教学设能力的训练,教学媒体由单一的教材转变为更加包括计和学习活动安排。

多媒体课件、视频、网络资源的多媒体学习包在内。

开发基于网络的课程,要高度重视教学资源建设,构建具有动态交互功能的资源丰富的网络课程,使之成为混合式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网上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把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课后网上获取资源、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把网络学习的优势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学、网络在线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之间的相互配合,提高学习者兴趣,完成教学目的。

在Sakai教学平台上开发一门新课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创建新课程。具体过程是:进入Sakai教学平台,注册一个教师类型的新用户并登录到平台中,选择“设置工作站点”工具中的“新建”命令来创建一个新的工作站点,工作站点的类型设置为“课程”站点,选择学期为当前的时间,点击“创建”命令来创建一门新的课程,输入课程名称“计算机文化基础”,并输入课程的相关信息,点击“继续”命令来选择要使用的课程管理工具,点击“确定”后,系统自动生成一门新的网络课程。

第二步,课程内容设计。教师登录到Sakai教学平台后,进入“计算机文件基础”网络课程中,通过定制的课程工具来设计课程内容,主要的课程工具有以下三种:

主页工具:这个工具是学生和教师进入课程时的默认页面,教师通过这个工具,发布关于课程和教学活动的通知,列出论坛和讨论区中的最新主题,对当前的网络课程的内容、学习方法进行描述等;学生通过这个工具来了解课程相关信息、查看课程的教学活动安排和通知等信息。

课程大纲工具:教师通过这个工具来创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创建的方法可以是在线编辑、复制Word文档、链接其他网址的资源,其界面如图3所示。

图4

作业工具

化基础”网络课程添加各种学习资源,资源的类型可以是网页、文本、音频、视频、PPT文档、Word文档或

flash动画等,资源自动存储于服务器上,形成多媒体

学习资源包。存储后的资源还能够进行新建文件、移动、重命名、编辑或删除操作。

辅助性的课程内容设计工具还包括日程表、课程表、课程通知、学生花名册、成绩册、课程词汇表等,这些工具辅助教师进行网络课程的设计。

第三步,组织教学活动。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中,教学活动的设计是针对每个知识点而开展的,当一个知识点经过教师的课堂讲解后,接下来要开展基于网络的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学习活动。在Sakai教学平台中,提供了多种教学活动工具,主要包括:

作业工具:当教师讲授过一个知识点后,就应该通过作业工具为学生布置一个作业,让学生通过网络来获取学习资源,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在Sakai教学平台中,教师根据作业工具的提示,简单几步就可以设计出一个高质量的作业。在设计作业时,教师需要指定作业的题目、作业开始日期、截止日期、最迟提交日期、学生提交作业的方式(在线编写、粘贴附件、非电子作业)、评分的方式、在嵌入式HTML编辑器中输入作业内容、将作业的开始和截止日期加入到学生的日程表中,教师批改作业时可以给学生做出评分和指导评语。作业工具的界面如图4所示。

答疑室:其界面、操作和使用类似于网络中的聊天室,主要为师生提供课程问题讨论的空间。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提出问题,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自由解答问题。

讨论区:与答疑室不同,在讨论区中首先由教师指定讨论主题,学生和教师都围绕特定的主题进行讨

图3

课程内容设计

论,不至于让学生偏离正常的学习轨道。讨论区的操作与使用类似于当前网络上的论坛,教师可以设计讨

资源工具:通过这个工具,教师可以为“计算机文

论区的模板,统计学生的发言。

练习与测验:这个工具主要用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添加的问题类型有选择、调查、简答、填空、论述、匹配、是非等题,可以在线输入题目,也可以从题库中抽取试题,教师需要设定题目类型、题干、答案、正确答案、评分方式、反馈内容、考试时间等,学生进入这个模块后就可以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成绩自动记录到成绩册中。

调查工具:教师使用调查工具来发布调查问卷,这些问卷用来搜集学生的学习倾向、学习风格、知识水平以及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的意见和建议,调查问卷工具既可以作为前测工具也可以作为评价工具。

其他可以使用的教学设计工具还有词汇表、检索工具、邮件工具、投递箱、花名册、分组信息等,不再详细介绍。

要在课堂上进行作业的点评、讨论和交流。教师登录课程网站,打开学生提交的作业,让每位学生演示制作好的幻灯片、讲述制作心得,教师和其他同学对作业进行点评、相互交流意见。把幻灯片演示安排在课堂上进行,有利于全班同学的交流学习和相互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也有利于在汇报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这也是促进学生知识建构和迁移的重要手段。

通过上述四步的教学,完成了一个由课堂到网络、再到课堂的基本教学过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既充分发挥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在网上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学生不但从理论上掌握了幻灯片的制作知识,而且可以动手把幻灯片制作出来,教学内容也从单一的课本内容转变为幻灯片、网络资源、课件等多种学习资源的学习和使用。通过这个教学过程,把课堂教学的优势和网络自主学习的优势体现出来,完成了“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软件”这一节课的混合教学,达到了学习目标的要求。

3.混合式教学过程

此处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一节课“Power-

Point幻灯片制作软件”的教学过程来简要说明具体

的实施步骤。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上课时,向学生演示一个事先制作好的幻灯片,幻灯片内容丰富,包含动画、音乐、视频等多种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告诉学生,幻灯片的制作步骤和素材文件存放在网络课程的资源库中,让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到资源库中去获取需要的资源。

(2)课程内容重点和难点讲解:对课程重点内容的讲授,是保证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结构的重要措施。在演示过多媒体课件之后,要向学生讲授具体的课程内容,根据教学安排,要花费两个课时来完成课程内容的讲解。教师讲授的大纲和课件要存放在网络课程的资源库中,方便学生在自主学习时获取使用。

(3)学生的自主学习:经过课堂教学后,大部分学生可以初步掌握“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要想深入掌握该软件的使用,就需要进入到课程网站中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课程的资源工具,学生可以学习教师的教案和多媒体课件,掌握更多的软件使用技巧;通过作业工具,学生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巩固学到的知识;通过讨论区和答疑室,师生之间进行异步交流,开拓思路,畅谈个人学习心得;通过测验工具来考察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水平。

(4)课堂讨论、交流、答疑:在经过网络自主学习后,每个学生都完成了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接下来

4.教学评价

对混合式教学进行教学评价采用传统教学评价和网上教学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其模式如图5所示。[6]采用发展性评价理念,教师可随时查看学生的电子档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并通过课堂、电子邮件、论坛等方式及时反馈和调整教学行为以补救不足,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发展的内部动力。另外通过课堂考试、在线测验等定量评价与课堂项目学习成果汇报、学习心得等定性评价相结合,更能准确、科学地对学习者作出评价。

图5混合式教学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Sakai平台的“问卷调查”工具来收集学生的意见,获得教学反馈,在此基础上来修改教学设计,调整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利用“电子档案”、“作业”和“测验”工具来检测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Sakai平台中完整记录了学生浏览教学资源情况,学生参与讨论的次数和

(下转第73页)

动态的且不断随技术进步而变化发展的问题。本文的研究通过对网络安全的起因、网络安全问题的成因的分析,提出了一些信息化校园网络安全的基本对策及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措施,以期对信息化校园网络的

健康运行有益。当然,我们的研究只是冰山一角,也只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和观点,对于当前信息保密和系统安全做得并不十分完备的校园的网络安全问题还有待更多的人关注、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志强,郝志萍.校园网络安全现状与安全策略构建[J].中州大学学报,2008,(3).[2]周扬玲.校园网安全问题及防范策略[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61~62.[3]张玉珍.高校知识创新中的信息保障体系研究[J].情报杂志,2005,(1):132~134.[4]钟平.试论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对校园网络安全的要求[J].福建电脑,2008,(1):43.

(上接第55页)

内容,以及在协作学习中资料贡献情况,提问内容和次数及心得体会等,这些记录都是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

“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程采用了混合式的教学评价方式,学生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期末考试成绩、教学系统中的成绩册成绩和电子档案袋评价工具中的学生作品成绩。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成绩册成绩占总成绩的30%、学生作品成绩占总成绩的40%,突出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与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相比,采用混合式教学评价更能考核出学生的真正水平,避免了传统考试中重

成绩、轻能力的情况发生。

四、结束语

通过“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在Sakai教学系统中一个学期的实施,可以看到,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在注重应用和操作性的课程中实施混合式教学,既可以保证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我设计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都有积极作用;Sakai教学系统零成本、教学功能齐全、可以根据需要添加课程管理工具,受到师生的一致欢迎,证明其可以作为一个通用的教学支撑平台来使用。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37~48.[2]田富鹏,焦道利.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5,(4):63~65.[3]J.Farmer.Interoperability:ACommunityAspiration[Z].SakaiProject,UniversityofMichigan,2004.

[4]AnthonyWhyte.SakaiToolList(2.5)[EB/OL].http://confluence.sakaiproject.org/confluence/display./DOC/Tool+List+%282.5%29,2008—6—23.[5]朱莹莹,胡航.Sakai:教育中的合作与学习环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3):16~19.[6]陈声健.高校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

!!!!!!!!!!!!!!!!!!!!!!!!!!!!!!!!!!!!!!!!!!!!!!!!!!!!!!!!!!!!!!"

厚积薄发大洋BIRTV2009新品阵容星光闪耀

8月26日开幕的BIRTV展会上,厚积薄发的大洋人倾心打造的新媒体产品、高清新闻3G平台、D3-Censor审片系统、MAM-ZONE媒资家族、D3-Edit系列非编等全线新品悉数闪亮登场。

NovelWorks新媒体工厂由URC统一资源中心、U@Media媒体互动平台、AnyShow个人上传系统三部分组成。它可以为新

媒体运营者提供功能更丰富的技术平台。高清新闻3G平台是大洋公司推出的新一代新闻生产系统,该平台充分考虑了新闻资讯节目在高效生产、多渠道的信息收集和发布、灵活的资源共享和集中管理等方面的需求,是一个泛网络化、高协同的生产平台。Censor审片系统是大洋公司2009年倾力推出的新一代综合节目内容审片系统,系统支持高标清节目审看。最新推出的演播室图文包装系统最大限度地采用了图形图像处理方面的各种领先技术,与老一代操作系统下采用DirectX9的情况相比,整体性能提升了20%。本届展会上大洋首次发布ME最新版本V2.0-beta软件,新的编辑软件带来了更专业的尤其是针对

Vista工作环境的解决方案,并扩展了对前期设备的支持范围。

!!!!!!!!!!!!!!!!!!!!!!!!!!!!!!!!!!!!!!!!!!!!!!


相关文章

  • 聚赖氨酸综述预稿
  • 聚赖氨酸(PL)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极大推动了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也促进了纳米载药系统的迅猛发展.纳米给药系统因其缓控释作用强.毒副作用小且兼具靶向作用等优点,成为目前国内外抗肿瘤药物新剂型研究的一大热点.聚赖 ...查看


  • 电动汽车控制技术
  • 电动汽车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摘要 汽车控制技术是推动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全球汽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通过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提高我国汽车控制系统的自主研发能力,完成从消费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过渡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 ...查看


  • _电力自动化设备_2012年著者索引_第32卷第1_12期_
  • <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年著者索引 (第32卷第1-12期) (著者姓名按汉语拼音为序) 陈国柱见:洪陈国柱见:杨陈 英,等(10,121) 白雪峰见:刘 鹏,刘瑞叶,白雪峰,等 (9,30) 白玉东,王承民,衣 计算 鲍颜红 ...查看


  • 胡俊杰实验报告
  • 华东理工大学2016-2017学年第_1_学期 <制剂技术与工程>实验报告 2017.1 专业制药工程 学号Y45160331 姓名及联系方式胡俊杰[1**********]开课学院 药学院 任课教师_任福正 成绩_______ ...查看


  • 铝粉粉末涂料邦定工艺
  • 2013年第24期 广东化工 第40卷总第266塑竺竺:!!!!!竺:!!竺 :!:一 铝粉粉末涂料邦定工艺的研究 梁俊杰1,陈锐波扩,刘宝全2,袁定胜r (1.暨南大学化学系,广东广州510632:2.广东省江门皇宙化工有限公司,广东江门 ...查看


  • 本科生毕业设计
  •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学 院 业 姓 名指导教师 高白鲑精液的冷冻保存技术研究 动物科学学院 动物科技与生 产管理 班级 动科062 王跃 学号 张俊杰 职称 讲师 年 月 日 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专 目 录 摘要 ....... ...查看


  • 地球科学进展课程读书报告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博士生<地球科学进展>读书报告 题 目: 硬质合金表面涂层技术研究 姓 名: 习建国 学 号: 3002130003 院 部: 工程技术学院 专 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相近课程名称:硅酸盐体系材料设计原理与 ...查看


  • 风电场风速概率分布参数计算方法的研究
  • 第25卷第10期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v01.25No.10May20052005年5月ProceedingsofmeCSEE@2005Cllin.Soc.f研Elec.Eng. 文章编号:0258.8013(2005)10一0107.04 中 ...查看


  • 政府间松散型横向一体化战略联盟_跨域治理的新模式_蒋辉
  • 第32卷第1期2012年1月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outh-Centr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Vol.32No.1J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