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河山,百代诗情(下)

万里河山,百代诗情(下)

——我国山水诗的渊源和风格流派 □ 涂光社

唐代诗歌创作高度繁荣,山水诗也得到新的拓展。孟浩然、王维兼取陶、谢两家所长,诗风恬淡浑成而又清新流丽。孟浩然《宿建德江》云:“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照人。”似取法于谢,又赋予江舟羁旅愁思的新意。王维成就更高,《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大漠无垠、长河无尽,衬之以孤烟落日的高远,视野博大、画面壮阔清朗;大、直、长、圆四字浓缩了景物的特征,非大手笔不能道出。其《山居秋暝》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鹿柴》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又见其长于描绘田园山水清幽恬静的另一面。王、孟不仅克服了宋齐山水诗有句无篇的毛病,且更讲求景物画面及其中意趣。读所作常觉景物不过是一种媒介,它触发联想并使情致升华,让人体味到物象之外的旨趣。晚唐司空图和宋严羽都是诗论大家,根据唐人特别是王、孟的创作经验,提出“超然象外,得其环中”、“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与“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等主张。清初诗坛盟主王士祯也遥承王、孟诸人标举“神韵”说。虽受时代局限这类主张多少有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但其中确能体现某些艺术规律,是诗歌美的追求进一步深化的表现。

豪放派山水诗擅长描绘山河的雄奇壮丽。李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家喻户晓。其诗豪迈恣肆、想象飞腾,即使晚年被流放途中出手也是“日边攀垂萝,霞外依穹石。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却顾失丹壑,仰视临青天。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这样有气魄的诗章。李白诗主观感情色彩极为强烈,常突破时空的局限:可身踞天外,可以晤及神灵、古人;景物无论是目前的还是想象的、梦游的,一并纳入笔端,显示出强烈的浪漫主义倾向和旷世难匹的艺术才能。

在唐诗难以企及的成就面前,宋人只能另辟蹊径以求通达新的高峰。唐人写景讲气象求浑成,宋人则以刻画细腻和讲求理趣为特点。欧阳修《黄溪夜泊》也以三峡为题材,“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虽无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气势,却也在细致描写长峡月夜凄清幽邃的同时,吐露惆怅心绪。王安石《题西太一宫壁》也以凝练工巧著称:“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一“暗”一“酣”,点染出草木春深与荷花斜阳映照的浓艳醉人,不仅勾起了作者乡思,也会唤起读者联想。理趣,指诗中含哲理的意趣。早在山水诗初登文坛之际,诗人们就作过这种尝试;只是到了宋代,哲理寓于形象的问题在苏轼等人的作品中才得到解决。如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道出了当局者迷的道理。陆游《游山西村》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则表明事物运动中常常是物极必反,穷则变、变则通。

汉语简练含蓄,有利于画面浓缩和意境创造;一字一音和抑扬顿挫,使诗人能够驾驭、运用声韵、节奏、对偶等等表现手段,山水诗在反映自然美的同时,又表现了语言的精巧美。像“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酌寒江雪”以及“云破月来花弄影”之类诗句,译成其他民族文字就很难保持原有韵味,因为失去了原诗赖以表现的语言形式。

中华民族陶染于祖国的锦绣山河,表现出卓越的审美意识。不少诗人本身还是山水画的大师,王维和苏东坡就是其中的代表;体现在文学艺术理论上,也有许多堪称独步的建树。比如描绘物象重“神似”而轻“形似”,讲求“情景交融”和意境的创造等,在人类艺术创造探索的历程中都曾走在前列,有的至今仍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金元明清以至近代,山水名篇仍屡有所出,在诗坛占有重要地位。限于篇幅不能作详细些的介绍,更无法提及那些词、曲和散文中的山水佳作。不过综上所述,可知山水诗这株艺苑奇葩,确实经过百代巨匠的辛勤浇溉。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庄子也说“大林丘山善于人”,“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大自然有壮伟或者幽丽之所在,有鬼斧神工的奇观给人们以美的享受,精神的沐浴。此外海岳江湖是大物,超然喧嚣琐细与功名利禄的世俗生活之外,往往给人们多方面的启迪。因此,大自然既能陶冶人们的心灵,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和审美能力,还能作为文学描写审美创造的对象。

华夏文明中有天人合一,与自然亲和的意识。山水诗是在我们民族文化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是一笔值得珍视和承传、弘扬的文化遗产。

万里河山,百代诗情(下)

——我国山水诗的渊源和风格流派 □ 涂光社

唐代诗歌创作高度繁荣,山水诗也得到新的拓展。孟浩然、王维兼取陶、谢两家所长,诗风恬淡浑成而又清新流丽。孟浩然《宿建德江》云:“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照人。”似取法于谢,又赋予江舟羁旅愁思的新意。王维成就更高,《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大漠无垠、长河无尽,衬之以孤烟落日的高远,视野博大、画面壮阔清朗;大、直、长、圆四字浓缩了景物的特征,非大手笔不能道出。其《山居秋暝》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鹿柴》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又见其长于描绘田园山水清幽恬静的另一面。王、孟不仅克服了宋齐山水诗有句无篇的毛病,且更讲求景物画面及其中意趣。读所作常觉景物不过是一种媒介,它触发联想并使情致升华,让人体味到物象之外的旨趣。晚唐司空图和宋严羽都是诗论大家,根据唐人特别是王、孟的创作经验,提出“超然象外,得其环中”、“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与“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等主张。清初诗坛盟主王士祯也遥承王、孟诸人标举“神韵”说。虽受时代局限这类主张多少有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但其中确能体现某些艺术规律,是诗歌美的追求进一步深化的表现。

豪放派山水诗擅长描绘山河的雄奇壮丽。李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家喻户晓。其诗豪迈恣肆、想象飞腾,即使晚年被流放途中出手也是“日边攀垂萝,霞外依穹石。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却顾失丹壑,仰视临青天。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这样有气魄的诗章。李白诗主观感情色彩极为强烈,常突破时空的局限:可身踞天外,可以晤及神灵、古人;景物无论是目前的还是想象的、梦游的,一并纳入笔端,显示出强烈的浪漫主义倾向和旷世难匹的艺术才能。

在唐诗难以企及的成就面前,宋人只能另辟蹊径以求通达新的高峰。唐人写景讲气象求浑成,宋人则以刻画细腻和讲求理趣为特点。欧阳修《黄溪夜泊》也以三峡为题材,“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虽无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气势,却也在细致描写长峡月夜凄清幽邃的同时,吐露惆怅心绪。王安石《题西太一宫壁》也以凝练工巧著称:“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一“暗”一“酣”,点染出草木春深与荷花斜阳映照的浓艳醉人,不仅勾起了作者乡思,也会唤起读者联想。理趣,指诗中含哲理的意趣。早在山水诗初登文坛之际,诗人们就作过这种尝试;只是到了宋代,哲理寓于形象的问题在苏轼等人的作品中才得到解决。如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道出了当局者迷的道理。陆游《游山西村》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则表明事物运动中常常是物极必反,穷则变、变则通。

汉语简练含蓄,有利于画面浓缩和意境创造;一字一音和抑扬顿挫,使诗人能够驾驭、运用声韵、节奏、对偶等等表现手段,山水诗在反映自然美的同时,又表现了语言的精巧美。像“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酌寒江雪”以及“云破月来花弄影”之类诗句,译成其他民族文字就很难保持原有韵味,因为失去了原诗赖以表现的语言形式。

中华民族陶染于祖国的锦绣山河,表现出卓越的审美意识。不少诗人本身还是山水画的大师,王维和苏东坡就是其中的代表;体现在文学艺术理论上,也有许多堪称独步的建树。比如描绘物象重“神似”而轻“形似”,讲求“情景交融”和意境的创造等,在人类艺术创造探索的历程中都曾走在前列,有的至今仍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金元明清以至近代,山水名篇仍屡有所出,在诗坛占有重要地位。限于篇幅不能作详细些的介绍,更无法提及那些词、曲和散文中的山水佳作。不过综上所述,可知山水诗这株艺苑奇葩,确实经过百代巨匠的辛勤浇溉。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庄子也说“大林丘山善于人”,“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大自然有壮伟或者幽丽之所在,有鬼斧神工的奇观给人们以美的享受,精神的沐浴。此外海岳江湖是大物,超然喧嚣琐细与功名利禄的世俗生活之外,往往给人们多方面的启迪。因此,大自然既能陶冶人们的心灵,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和审美能力,还能作为文学描写审美创造的对象。

华夏文明中有天人合一,与自然亲和的意识。山水诗是在我们民族文化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是一笔值得珍视和承传、弘扬的文化遗产。


相关文章

  • 元宵节对联
  • 元宵捧月千顷碧(伞儿) 端午舞舟万户欢(搅和) 辉相灯月上元夜(伞儿) 珠引龙头福寿年[晓月寒] 凌波一月乾坤镜(伞儿) 纵墨千篇今古风(搅和) 元宵捧月千顷碧(伞儿) 七夕观星一梦遥(小舢舨) 斯月清辉浇四野(伞儿) 闲舟巨浪醉三江(搅和 ...查看


  • 豪放派诗词的代表作
  • 豪放派诗词的代表作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人.北宋的大文学家,书画家.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 苏轼是北宋词坛独树一帜的大家,他拓展了词的领域,开创豪放的风格.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着重表达豪迈 ...查看


  • 作文引用古诗句
  • 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别号灵胥,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生于公元1631年(明思宗崇祯四年),卒于公元1647年 ...查看


  • 2010年新年对联大全[转帖]_电脑技术交流
  • 2010年新年对联大全[转帖]_电脑技术交流百度空间 | 百度首页 | 登录 电脑技术交流软件来自网络 本人只是转贴 是否含有病毒 请您自行查杀 文章来自网上 本人只是收藏 如果网友引用 请与作者协商 主页博客相册|个人档案 |好友 查看文 ...查看


  • 2017通用七言春联集锦
  • 人在尧天雨露中 莺啭芳林报好音 竹报平安月月圆 花片片飞风弄叶 花发阶前春色俏 花动一城春袅娜 柳荫荫下水平桥 柳临江上惠风和 歌酣万户国升平 花团锦簇春风力 花灯灿烂逢盛世 花灯美酒千门醉 云蒸霞蔚旭日功 锣鼓喧天颂华年 桃符爆竹万户春 ...查看


  • [登岳阳楼]
  •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 ...查看


  • 十一字春联
  • "小孩盼过年"现在未必 "大人望种地"而今不然 百花争艳欣望江山千里秀 万民欢庆齐颂祖国万年春 百业方兴山海多姿皆入画 三春伊始神州无处不飞花 百业振兴锦簇花团十六大 三阳启泰风调雨顺万千春 百折不回 ...查看


  • 嘉峪关记-孙艺秋
  • 嘉峪关记-孙艺秋 依山筑防,临水设险,拒劲敌于边墙之外,固邦国于危难之秋,此古之当国者所以于边墙关塞之设,无不未雨绸缪,殚心竭力者也.溯自周秦以还,披荆榛.斩蒙茏.攀峭崿.越峥嵘,历时两千载,绵亘数万里,版筑雉堞之殷,井干烽橹之勤,以空前之 ...查看


  • "勿忘国耻圆梦中华"诗歌征稿选登(五)
  • 玩火者必自焚 满洲国耻令倭昏,事变卢沟衅鼓喧. 十四铁蹄奴役苦,九三汗马自由尊. 仲昆共忾循天道,狼狈为奸破海门? 狮子文明非食素,安君玩火或残根. --北京  王谷 鹧鸪天·游刘公岛 宝岛葱茏卧海中,烟痕弹迹印前峰.水师衙署依然绿,江总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