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让全世界困惑的石头

  至今保存完好的这十七座教堂,伫立在大地上的时间最短为85年,最长的已经达到149年。它们既是珍贵的,也是孤独的。珍贵是因为它们坚守着一个时代的印记;孤独则是因为被高楼大厦掩盖,很少再有人提及或者走近。   很多人拜关公,却很少听说有拜张飞的。都是三国大将,时至今日,张飞的待遇显然不及自己的二哥。不过,在重庆彭水县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山村,情形完全相反——张飞成了当地人惟一膜拜的神。   这一切都因为一块石头。   位于彭水县太原乡花园村一座海拔1000米的山上,屹立着一块神秘的巨石,当地人将其视为神物。巨石上刻有六行奇怪的字符,千百年来无人知晓其中涵义,有人说它是远古少数民族遗留下的文字,有人说是张飞用手指刻上去的符号,甚至有人说这其中隐藏了一幅藏宝图……   神秘石刻从何而来?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彭水县开始全县文物普查。当普查员们来到彭水县太原乡询问情况时,当地村民告知在太原乡花园村的一座山上,立着一块神秘的石头。   半信半疑的普查员们为一探究竟,跟着村民从太原乡出发,沿着早年彭水通向丰都的盐茶古道,爬了近两个小时的山路,终于抵达位于旧时盐茶古道边上的村民口中所提及的神秘石刻处。   这是一块宽260厘米、高215厘米、厚218厘米的巨石,岿然不动地立在绿油油的庄稼地里,凑近一看,上面竟刻有六行奇怪的字符,当地人称这块石头叫“张飞岍”。1988年,张飞岍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神秘的石块为何与三国大将张飞牵连在一起?石块上的文字又是何意?张大将军想为后人留下什么信息呢?   这些问题也是重庆市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彭水县旅游局干部简文相最想弄清楚的。在巨石附近世代居住着18户、100余名村民,没有人知道这石刻究竟存在了多长时间。坊间传言说是张飞曾经路过此地,大手一抹,就有了6道凹槽,手指一划,便有了这些文字。这些传言无从考证,但是此地关于张飞的传说不绝于耳,这也让张飞岍石刻的说法显得更为逼真。   据说当年张飞路过此地,有块大石挡住了其去路,性格暴躁的张飞便一拳将石块打到了悬崖上去,留下了清晰的拳头状印记。解放后,这块石头掉了下来,被人们发现,后人将它称作“锭子(拳头)凼”。向北更远的山上,还有张飞当年留下的“马蹄印”,村民们言之凿凿地说这是“张飞骑骡子留下的印记”。除此之外,在这座1000多米高的山下入山处,在悬崖上的岩洞里搁一块巨石,和柜子长得一模一样,当地人对这块巨石的吹嘘就更神奇了,“此石柜便是张飞当年藏书所用,里面全是兵法秘籍”。   石刻被视作神物膜拜   张飞是否来过彭水地界,起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本史书清楚地记载过。那么为何在彭水太原乡会有这么多关于张飞的传说呢?   简文相说,“大概是因为这里历代村民对骁勇神武的张飞非常崇敬吧,所以张飞在此地就化身为平乱驱害、保护一方的善神。”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当越来越多的人将关公视为保护神时,未曾想到,在彭水县的大山里还有一个地方,是膜拜张飞的。   张飞岍石刻很早以前便成为了附近村民、甚至是彭水县以外人民供奉的对象,将其视作神物。   在一次调研石刻的活动中,随行的当地长者滕绍辉向简文相介绍说,几年前,自己3岁的孙子不知道什么原因,肚子痛得在地上直打滚,滕绍辉当时脑海里想到的第一件事,便是拿几柱自制的土香,到小溪对面的张飞岍石刻去拜祭,求神灵庇护孙儿安康。不知是张飞显灵还是偶然碰巧,反正刚回家的滕绍辉就看到孙儿在地上活蹦乱跳跟没事一样。   由此,张飞岍石刻能够化病消灾的神奇作用便散播开去。每到逢年过节,或是谁家有人生病了,谁家有人要出远门,谁家有红白喜事等,都要来石刻前烧香磕头祈福,甚至连住在彭水县城的人们也会赶来。   在外人看来,这不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吗?真有如此神奇?   作为地道的彭水人,简文相说,彭水人自古就敬畏鬼神,在偏远的山村这种情况更甚。且不论张飞岍石刻的真假,既然传说流传了几十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拜祭拜祭总是没有坏处的。   到今天为止,来太原乡瞻仰张飞岍石刻的人仍然络绎不绝,而在张飞岍石刻周围的地上,到处都能看见香蜡纸烛燃尽的痕迹。   石刻天书的猜想与解读   张飞岍石刻是一块坚硬的棱骨石,重约八九吨,坐落至山梁上。巨石一面很平整,有6道人工打磨出来的深约半厘米、宽约20厘米、长约一米的凹槽,文字(符号)就一行一行地刻在凹槽中,当地村民称为“天书”。   在《彭水县志》中能够找到关于张飞岍石刻的一段记载:“……符号位阴刻,呈枝状、爪状、蚯蚓状,无环形、方形、三角形,个别略似象形状,不类甲骨文、钟鼎文,亦不类道家符咒。”   那石刻上的“天书”会不会是村民随意刻画的呢?彭水县文物管理站研究员张世峰认为,不可能存在这样的状况,因为从石刻的年代来讲,村民没有闲心、也没有条件在这坚硬的石头上凿刻东西。为佐证,张世峰曾专门拿出钉锤在相邻的石头上用力地反复敲打,但只能显出白色的痕迹,无法凿刻出规整的凹痕。   那么这些“天书”,究竟是文字还是符号?它们又代表何种含义?   在现存的彭水县文管所的《四川省文物档案》复件称:“张飞岍石刻据考证乃秦代以前所刻,据专家验证既非甲金文,亦非大小篆,音义也不辨识。”   曾经湖南工业大学一位教授推测,张飞岍石刻“天书”是彝族的一种文字。但内容为何仍旧是个谜。简文相却认为可能性不大:“彭水地区从汉代至今,除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被少数民族占领250余年外,其余时间一直属于中央政权统辖,外族文化堂而皇之镌刻在通往州县的大道上,这种可能性并不是很大。再说彭水地区是以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至今世界上还没有发现苗族的专属文字。”   而彭水县原文化局副局长、黔中道文化研讨先行者蔡盛炽老先生则提出:这可能是蚩尤军队留下的文字。因为彭水是苗族聚居地,蚩尤恰又是苗族相传的远祖之一。曾经在距张飞岍石刻不远的地方,发现有一个铜矿,出土了很多汉代的青铜器,传说蚩尤部落曾经在这里练兵铸造铜器。   通过长时间的研究,简文相则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张飞岍石刻与栖身在彭水古老民族板楯蛮有关。板楯蛮,是古代巴人的一支,曾经是居住在彭水地域的古老民族之一,因使用木板为楯,冲锋陷阵,被称为“板楯蛮”。与张飞岍石刻仅一山之隔的山沟就是1000多年前板楯蛮的聚居地。据悉,当初彭水的彭姓有的便是板楯蛮的后裔。   石刻被发现后,彭水县政府便将石刻拓片送到全国各地专家手中鉴别,然而至今没有人能够道出其所以然。   坊间流传着另一种传说,说是张飞在这附近埋葬了一笔宝藏,要是破译了石刻“天书”的内容便能找到。当然,直到现在也没人找到过宝藏,哪怕是宝藏的影子都没有瞧见过。在当地至今还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好个张飞岍,银子在路边;有人识破了,要值万万千。”   千百年来,张飞岍石刻“天书”依旧静静地屹立在那里,它们究竟向世人昭示着什么?它们又是谁的手笔?所有的疑问都只能停留在各种猜测和自我解读阶段,至今没有一个科学的论断。

  至今保存完好的这十七座教堂,伫立在大地上的时间最短为85年,最长的已经达到149年。它们既是珍贵的,也是孤独的。珍贵是因为它们坚守着一个时代的印记;孤独则是因为被高楼大厦掩盖,很少再有人提及或者走近。   很多人拜关公,却很少听说有拜张飞的。都是三国大将,时至今日,张飞的待遇显然不及自己的二哥。不过,在重庆彭水县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山村,情形完全相反——张飞成了当地人惟一膜拜的神。   这一切都因为一块石头。   位于彭水县太原乡花园村一座海拔1000米的山上,屹立着一块神秘的巨石,当地人将其视为神物。巨石上刻有六行奇怪的字符,千百年来无人知晓其中涵义,有人说它是远古少数民族遗留下的文字,有人说是张飞用手指刻上去的符号,甚至有人说这其中隐藏了一幅藏宝图……   神秘石刻从何而来?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彭水县开始全县文物普查。当普查员们来到彭水县太原乡询问情况时,当地村民告知在太原乡花园村的一座山上,立着一块神秘的石头。   半信半疑的普查员们为一探究竟,跟着村民从太原乡出发,沿着早年彭水通向丰都的盐茶古道,爬了近两个小时的山路,终于抵达位于旧时盐茶古道边上的村民口中所提及的神秘石刻处。   这是一块宽260厘米、高215厘米、厚218厘米的巨石,岿然不动地立在绿油油的庄稼地里,凑近一看,上面竟刻有六行奇怪的字符,当地人称这块石头叫“张飞岍”。1988年,张飞岍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神秘的石块为何与三国大将张飞牵连在一起?石块上的文字又是何意?张大将军想为后人留下什么信息呢?   这些问题也是重庆市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彭水县旅游局干部简文相最想弄清楚的。在巨石附近世代居住着18户、100余名村民,没有人知道这石刻究竟存在了多长时间。坊间传言说是张飞曾经路过此地,大手一抹,就有了6道凹槽,手指一划,便有了这些文字。这些传言无从考证,但是此地关于张飞的传说不绝于耳,这也让张飞岍石刻的说法显得更为逼真。   据说当年张飞路过此地,有块大石挡住了其去路,性格暴躁的张飞便一拳将石块打到了悬崖上去,留下了清晰的拳头状印记。解放后,这块石头掉了下来,被人们发现,后人将它称作“锭子(拳头)凼”。向北更远的山上,还有张飞当年留下的“马蹄印”,村民们言之凿凿地说这是“张飞骑骡子留下的印记”。除此之外,在这座1000多米高的山下入山处,在悬崖上的岩洞里搁一块巨石,和柜子长得一模一样,当地人对这块巨石的吹嘘就更神奇了,“此石柜便是张飞当年藏书所用,里面全是兵法秘籍”。   石刻被视作神物膜拜   张飞是否来过彭水地界,起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本史书清楚地记载过。那么为何在彭水太原乡会有这么多关于张飞的传说呢?   简文相说,“大概是因为这里历代村民对骁勇神武的张飞非常崇敬吧,所以张飞在此地就化身为平乱驱害、保护一方的善神。”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当越来越多的人将关公视为保护神时,未曾想到,在彭水县的大山里还有一个地方,是膜拜张飞的。   张飞岍石刻很早以前便成为了附近村民、甚至是彭水县以外人民供奉的对象,将其视作神物。   在一次调研石刻的活动中,随行的当地长者滕绍辉向简文相介绍说,几年前,自己3岁的孙子不知道什么原因,肚子痛得在地上直打滚,滕绍辉当时脑海里想到的第一件事,便是拿几柱自制的土香,到小溪对面的张飞岍石刻去拜祭,求神灵庇护孙儿安康。不知是张飞显灵还是偶然碰巧,反正刚回家的滕绍辉就看到孙儿在地上活蹦乱跳跟没事一样。   由此,张飞岍石刻能够化病消灾的神奇作用便散播开去。每到逢年过节,或是谁家有人生病了,谁家有人要出远门,谁家有红白喜事等,都要来石刻前烧香磕头祈福,甚至连住在彭水县城的人们也会赶来。   在外人看来,这不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吗?真有如此神奇?   作为地道的彭水人,简文相说,彭水人自古就敬畏鬼神,在偏远的山村这种情况更甚。且不论张飞岍石刻的真假,既然传说流传了几十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拜祭拜祭总是没有坏处的。   到今天为止,来太原乡瞻仰张飞岍石刻的人仍然络绎不绝,而在张飞岍石刻周围的地上,到处都能看见香蜡纸烛燃尽的痕迹。   石刻天书的猜想与解读   张飞岍石刻是一块坚硬的棱骨石,重约八九吨,坐落至山梁上。巨石一面很平整,有6道人工打磨出来的深约半厘米、宽约20厘米、长约一米的凹槽,文字(符号)就一行一行地刻在凹槽中,当地村民称为“天书”。   在《彭水县志》中能够找到关于张飞岍石刻的一段记载:“……符号位阴刻,呈枝状、爪状、蚯蚓状,无环形、方形、三角形,个别略似象形状,不类甲骨文、钟鼎文,亦不类道家符咒。”   那石刻上的“天书”会不会是村民随意刻画的呢?彭水县文物管理站研究员张世峰认为,不可能存在这样的状况,因为从石刻的年代来讲,村民没有闲心、也没有条件在这坚硬的石头上凿刻东西。为佐证,张世峰曾专门拿出钉锤在相邻的石头上用力地反复敲打,但只能显出白色的痕迹,无法凿刻出规整的凹痕。   那么这些“天书”,究竟是文字还是符号?它们又代表何种含义?   在现存的彭水县文管所的《四川省文物档案》复件称:“张飞岍石刻据考证乃秦代以前所刻,据专家验证既非甲金文,亦非大小篆,音义也不辨识。”   曾经湖南工业大学一位教授推测,张飞岍石刻“天书”是彝族的一种文字。但内容为何仍旧是个谜。简文相却认为可能性不大:“彭水地区从汉代至今,除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被少数民族占领250余年外,其余时间一直属于中央政权统辖,外族文化堂而皇之镌刻在通往州县的大道上,这种可能性并不是很大。再说彭水地区是以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至今世界上还没有发现苗族的专属文字。”   而彭水县原文化局副局长、黔中道文化研讨先行者蔡盛炽老先生则提出:这可能是蚩尤军队留下的文字。因为彭水是苗族聚居地,蚩尤恰又是苗族相传的远祖之一。曾经在距张飞岍石刻不远的地方,发现有一个铜矿,出土了很多汉代的青铜器,传说蚩尤部落曾经在这里练兵铸造铜器。   通过长时间的研究,简文相则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张飞岍石刻与栖身在彭水古老民族板楯蛮有关。板楯蛮,是古代巴人的一支,曾经是居住在彭水地域的古老民族之一,因使用木板为楯,冲锋陷阵,被称为“板楯蛮”。与张飞岍石刻仅一山之隔的山沟就是1000多年前板楯蛮的聚居地。据悉,当初彭水的彭姓有的便是板楯蛮的后裔。   石刻被发现后,彭水县政府便将石刻拓片送到全国各地专家手中鉴别,然而至今没有人能够道出其所以然。   坊间流传着另一种传说,说是张飞在这附近埋葬了一笔宝藏,要是破译了石刻“天书”的内容便能找到。当然,直到现在也没人找到过宝藏,哪怕是宝藏的影子都没有瞧见过。在当地至今还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好个张飞岍,银子在路边;有人识破了,要值万万千。”   千百年来,张飞岍石刻“天书”依旧静静地屹立在那里,它们究竟向世人昭示着什么?它们又是谁的手笔?所有的疑问都只能停留在各种猜测和自我解读阶段,至今没有一个科学的论断。


相关文章

  • "西齐弗推一块石头上山"
  • 有关"西齐弗推一块石头上山"的写作指导和例文 [文题]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西齐弗的故事西齐弗因为在天庭犯了法,被大神惩罚,降到人世间来受苦对他的惩罚是要推一块石头上山每天,西齐弗都费了很 ...查看


  • 走在拥有诗歌的路上(外四首)
  • 前一段,整理书房时,翻出了2001年买的由人民文学出版出版的<泰戈尔诗选>(冰心.石真.郑振铎.黄雨石翻译).诗集分为诗选.故事诗.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1921-1941年诗选七个部分.蓝光甚爱此诗集,当时常读它, ...查看


  • 教师面试小学语文说课稿:奇怪的大石头
  • <奇怪的大石头>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7课<奇怪的大石头>,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一.说设计理念;二.说对教材的解读;三.说教学方法;四 ...查看


  •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石头(一)
  • (一)内容简介 田鼠村庄里出大事了,一块又大又圆的石头把刚挖好的游泳池填得满满的.村里有特殊本领的人都来了,他们一个个运用自己的特长,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想把大石头搬走,结果都失败了.这时,田鼠宝宝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想了什么好办法呢? ( ...查看


  • 中考作文分析
  • 作文分析 作文题要么大俗,要么大雅.避免假大空,具有新颖性.真实性.朴实性(学生在不同的平台上有话说). (2016扬州)香,有花草之香.书墨之香.品德之香„„留住香气,留下香气,濡染自我,感染他人,有益社会. 请以"留香&quo ...查看


  • 第1课 山中访友
  • 第1课 山中访友 [学习目标] 1.背诵古诗<四时之风>. 2.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 ...查看


  • [我很重要]教学设计
  • <我很重要>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职高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课文<我很重要>. 二.学情分析 职校学生的"落水者"."多余人"的心态比较普遍,自我评价不 当,精神状态不佳. ...查看


  •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石头(二)
  • (一)内容简介 田鼠村庄里出大事了,一块又大又圆的石头把刚挖好的游泳池填得满满的.村里有特殊本领的人都来了,他们一个个运用自己的特长,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想把大石头搬走,结果都失败了.这时,田鼠宝宝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想了什么好办法呢? ( ...查看


  • 石头书读后感
  • <摸着石头过河>读后感 文∕张令凯 知道杨石头此人两年多了,源起2010年偶然一次看央视教育频道<职来职往>节目,当 时自己对职场之路亦异常迷茫困惑,于是对这个节目的形式和内容兴趣陡升,更被各达人老 师的麻辣.犀利.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