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厂设计计算书

某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计算书

学校 湖南科技大学 专业 给水排水工程 姓名 刘增民 学号 1102040219 指导老师 王西峰

目录

一.设计资料及工艺选择 二.污水处理构筑物计算

粗格栅 提升泵房 细格栅 沉砂池

卡鲁塞尔氧化沟 二沉池

接触消毒池 三 污泥处理设计 四 污水厂高程设计

一.设计资料以及工艺选择

根据《某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某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确定某市污水综合治理工程污水处理厂建设总设计规模为38万m 3/d,其中近期为19万m 3/d。

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

1、根据环保局提供的资料,B 污水综合治理工程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如下: BOD 5 240mg/l CODcr 400mg/l SS 180mg/l NH 3-N 25mg/l T-N 40mg/l

TP 5mg/l pH 6~9mg/l

水温 15~25℃ 总碱度(以CaCO 3计) 350mg/L 2、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

根据《某市城市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意见和可研评审时有关专家提出的建议,环保局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经济承受能力,指标均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标准(B标准) 。具体出水水质如下:

BOD5 20mg/l CODcr 60mg/l

SS 20mg/l NH 3-N :≤ 8mg/L (以N 计) T-P ≤1 mg/L pH : 7~8 本设计,我选用的工艺流程是

二 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一、泵前中格栅 1.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Q=19×104m 3/d 最大流量Q=2.86m³/s

栅前流速v 1=0.7m/s,过栅流速v 2=0.9m/s 栅条宽度s=0.01m,格栅间隙e=20mm 栅前部分长度0.5m ,格栅倾角α=60° 单位栅渣量ω1=0.05m3栅渣/103m 3污水 2.设计计算

(1)确定格栅前水深,考虑流量较大,故设计两套格栅。令Q1=1.43m3/s。

B v

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Q 1=11计算得:栅前槽宽

2

2

B 1=

2Q

ν

=

2⨯1. 43

=1. 89m ,则栅前水深h=0.9m 0. 8

Q α1. 60︒

=127 =

Nbhv 0. 02⨯0. 825⨯0. 9

(2)栅条间隙数n =

(3)栅槽有效宽度B=s(n-1)+en=3.80m (4)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l 1=

B -B 1

=2.6m

2tan α1

(5)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L2=1.3m (6)过栅水头损失(h 1)

因栅条边为矩形截面,取

4

k =3,则

v 20. 0130. 92

h 1=kh 0=k εsin α=3⨯2. 42⨯() ⨯sin 60︒=0. 103m

2g 0. 022⨯9. 81(7)栅后槽总高度(H )

取栅前渠道超高h 2=0.3m,则栅前槽总高度H 1=h+h2=0.9+0.3=1.2m 栅后槽总高度H=h+h1+h2=0.9+0.103+0.3=1.3m

(8)格栅总长度L=L1+L2+0.5+1.0+1.2/tanα

=2.6+1.3+0.5+1.0+1.2/tan60° =7.3m

(9)每日栅渣量W =

Q max . W 1. 864002. 2⨯0. 05⨯864003

==7. 31m 3/d >0.2m/d

K 总⨯10001. 3⨯1000

所以宜采用机械格栅清渣 (10)计算草图如下:

栅条

工作平台

图1 中格栅计算草图

二、污水提升泵房 1.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Q=2860L/s 2. 泵房设计计算

采用氧化沟工艺方案,污水处理系统简单,对于新建污水处理厂,工艺管线可以充分优化,故污水只考虑一次提升。污水经提升后入平流沉砂池,然后自流通过厌氧池、氧化沟、二沉池及接触池,最后由出水管道排入贡江。 各构筑物的水面标高和池底埋深见第三章的高程计算。

污水提升前水位-5.50m (既泵站吸水池最底水位), 提升后水位3.65m (即细格栅前水面标高)。

所以,提升净扬程Z=3.65-(-5.50)=9.15m 水泵水头损失取2m

从而需水泵扬程H=Z+h=11.15m

圆形泵房D =10m, 高12m, 泵房为半地下式,地下埋深7m ,水泵为自灌式。 三、泵后细格栅 1.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Q=19×104m 3/d=2.86m3/s 栅前流速v 1=0.8m/s,过栅流速v 2=0.9m/s 栅条宽度s=0.01m,格栅间隙e=10mm 栅前部分长度0.5m ,格栅倾角α=60° 单位栅渣量ω1=0.10m3栅渣/103m 3污水 2.设计计

B v

(1)确定格栅前水深,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Q 1=11计算得栅前槽宽

2

2

B 1=

2Q

ν

=

2⨯2. 86

=2. 6m ,则栅前水深h=1.3m 0. 8

Q α

=212 ehv

(2)栅条间隙数 n =

设置两组,每组106个善调 (3)栅槽有效宽度B 2=s(n-1)+en=2.11m

所以总槽宽为2.11×2+0.2=4.42m (考虑中间隔墙厚0.2m (4)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L1=2M

(其中α1为进水渠展开角)

(5)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L2=1M (6)过栅水头损失(h 1)

因栅条边为矩形截面,取k=3,则

v 20. 0130. 92

h 1=kh 0=k εsin α=3⨯2. 42⨯() ⨯sin 60︒=0. 26m

2g 0. 012⨯9. 81(7)栅后槽总高度(H )

取栅前渠道超高h 2=0.3m,则栅前槽总高度H 1=h+h2=1.6m 栅后槽总高度H=h+h1+h2=1.86

4

(8)格栅总长度L=L1+L2+0.5+1.0+1.86/tanα

=2+1+0.5+1.0+1.86/tan60°=5.9m

(10)计算草图如下:

进水

图3 细格栅计算草图

四、沉砂池

采用平流式沉砂池 1.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Q=2860L/s

设计流速:v=0.25m/s(0.15~0.3m/s) 水力停留时间:t=30s(不小于30s) 2. 设计计算

设计平流沉砂池两座,每座沉砂池的设计流量为Q max =2. 86m 3/s ,设计水力停留时间t =30s ,水平流速v =0. 25m /s ⑴池长:

l =vt =0. 25⨯30=7. 5m

⑵水流断面面积:

A =

Q max 2. 86

==11. 44m 2 v 0. 25

⑶池总宽度:

有效水深h 2=1m

B =A /h 2=

5. 22

=5. 22m 1

设n=2格,每格宽b=1.5m ⑷沉砂斗容积:

V =

Q V max ∙X ∙T ⨯864001. 1⨯30⨯2⨯864003

==4. 4m 66

K Z ∙101. 3⨯10

T =2d ,X =30m 3/106m 3

⑸每个沉砂斗的容积V 0

设每一分格有2格沉砂斗,则

V 0=

4. 4

=1. 1m 3 2⨯2

⑹沉砂斗各部分尺寸:

设贮砂斗底宽b 1=0. 5m ;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60°,贮砂斗高h ' 3=0. 8m

b 2=

2h ' 3

+b 1=1. 7m tg 60︒

⑺贮砂斗容积:(V 1)

11

V 1=h ' 3(S 1+S 2+S 1S 2) =⨯0. 8⨯(1. 72+0. 52+1. 7⨯0. 5) =1. 1m 3

33

⑻沉砂室高度:(h 3)

设采用重力排砂,池底坡度i =6%,坡向砂斗,则

h 3=h ' 3+0. 06l 2=h ' 3+0. 06(L -2b 2-b ' ) /2

=1. 59m

⑼池总高度:(H )

H =h 1+h 2+h 3=0. 3+1. 0+1. 59=2. 89m

⑽核算最小流速v min

11

每座沉砂池的最小流量为Q =⨯2. 275m 3/s =1. 375m 3/s

22v min =

1. 375

=0. 758m /s >0. 15m /s (符合要求)

1⨯1. 5⨯1

五、厌氧池

1.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最大日平均时流量为Q ′=Q/Kh =2986L/s,每座设计流量为Q 1′=1493L/s,分2座

水力停留时间:T=2.0h

污泥浓度:X=3000mg/L(2000mg/L ~5000 mg/L) 污泥回流液浓度:X r =10000mg/L 2. 设计计算

(1)厌氧池容积:

V= Q 1′T=1493×10-3×2.0×3600=10749m3

(2)厌氧池尺寸:水深取为h=8.0m。 则厌氧池面积:

A=V/h=10749/8=1343m2

厌氧池直径:

D=41.3m 取42m

考虑0.3m 的超高,故池总高为H=h+0.3=8+0.3=8.3m。 (3)污泥回流量计算: 1)回流比计算

R =X/(X r -X )=3/(10-3)=0.43 2)污泥回流量

Q R =RQ1′=0.43×1493=642L/s=55469m3/d

六、氧化沟 1. 设计参数

拟用卡罗塞(Carrousel )氧化沟,去除BOD 5与COD 之外,还具备硝化和一定的脱氮除磷作用,使出水NH 3-N 低于排放标准。氧化沟按设计分2座,按最大日平均时流量设计,每座氧化沟设计流量为Q=1493L/S

总污泥龄:25d 氧化沟的尺寸: 氧化沟容积的计算

V =

24Q θc Y (S 0-S e )1000X

3

24⨯3958m /h ⨯25d ⨯0. 87⨯220==101008m 3

1000⨯4. 5

由于

V D θcd

==0. 20 V θc

则氧化沟缺氧区容积为

V D =0. 20V =20201m 3

氧化沟好氧区容积为

V D =(1-0. 20)V =80806m 3

校核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

HRT =

V

=1. 06d =25. 5h (合格 Q

3 氧化沟沟型计算[1,6]

1)单座氧化沟有效容积

V 单=

V 101000==25250m 3 44

2)设计氧化沟有效水深H=3.5m ,超高设计0.3m

h=3.5+0.3=3.8m

中间分隔墙厚度为0.25m

3)氧化沟面积

A =

V 单

=

25250

=7214m 2 3. 5

设计单沟道宽度b=10m

4)弯道部分面积

1⎛2⨯10+0. 25⎫2

A 1=⨯π⨯ ⎪⨯2=321. 90m

22⎝⎭

A 2=

1⎛4⨯10+0. 25⎫2⨯π⨯ ⎪=635. 9m 22⎝⎭

2

A 弯=A 1+A 2=975. 8m 2

5)直线段部分面积

A 直=A -A 弯=7214-957. 8=6256m 2 6)单沟道直线段长度L:

L =

A 直6256

==156. 4m 4⨯b 4⨯10

7)进水管和出水管计算 污泥回流比:R=40% 进出水管流量:

Q 9. 5⨯104

Q =(1+R )⨯=(1+0. 4)⨯=33250m 3/d =0. 3848m 3/s

44

进水水管控制流速:V ≤1m /s 进出水管直径:

d =

4Q 4⨯0. 3848==0. 70m 取0.75m πV 3. 14⨯1

校核进出水管流速:

V =

Q 0. 3848=≈0. 77〈1m /s (合格) 2A 0. 4π

七、二沉池

该沉淀池采用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的幅流式沉淀池,采用刮泥机。 设计选用2座辐流式沉淀池。参数如下:

a. 表面负荷q 一般取0.5~2. 5m 3/m 2h ,本设计取2m 3/m 2h ,沉淀率40%-60% b. T=4h;

c. 池底坡度一般采用0.05-0.08;

d. 排泥管设于池底,管径大于200mm. ,管内流速大于0.4m/s,排泥静水压力1.2—2.0m ,排泥时间大于10min 。 ⑴每座沉淀池表面积A 1和池径D

A 1=

Q max 190000÷24⨯1. 3

==1286m 2 nq 04⨯2

D =

4A 1

π

=

4⨯286

π

=40. 6m , 取D=41m

(2)有效水深h 2 h 2=q0t=2*2=4m

D/H2=41/4=10.25,符合要求。 (3)沉淀池总高低H H=h1+h2+h3+h4+h5

设池底进向坡度为0.05,污泥斗底部直径r 2= 1m,上部直径r 2 = 2m,倾角 60°。 污泥斗容积:V 1=

πh 5

3

(r 12+r 1r 2+r 22)

其中h 5=(r1-r 2)tan α=(2-1)tan60=1.7m

则V 1=

π⨯1. 7

3

(22+2⨯1+12) =12. 46m 3

坡底落差h 4=(R-r 1) ×0.05=(20-2) ×0.05=0.9,R=D/2。 因此,池底可贮存污泥的体积为: V 2=

πh 5

3

(R 12+Rr 1+r 12) =

π⨯1. 7

3

202+20⨯20⨯2+22)=313. 69m 3

沉淀池总高度:H = h1 + h2 + h3 + h4 + h5 =0.3+4+0.3+0.9+1.7= 7.2 m (4)沉淀池周边高度

沉淀池周边高度为:h 1 + h2 + h3 =0.3+4+0.3= 4.6m

出水槽设计

单池设计污水量Q=1.43 出水槽流量q=Q/2=0.715 出水槽宽b=0.9(kq)^0.4=0.85m 槽深取1m

八、接触消毒池与加氯间 采用隔板式接触反应池

平流式接触消毒池

本设计采用3个3廊式平流式接触消毒池,计算如下: ⑴ 接触消毒池容积

V =Qt

3-110

式中 V ——接触池单池容积,m 3; t ——接触消毒时间,一般取30min 。 设计中取t =30min

V =Qt =0. 71⨯30⨯60=1278m 3 ⑵ 接触消毒池表面积

F =

V

h 1

式中 h 1——接触消毒池有效水深,m 。 设计中取h 1=3. 0m

F =

1278

3. 0

=426m 2 ⑶ 接触消毒池池长

式中 L /——接触消毒池廊道总长,m ;

B ——接触消毒池廊道单宽,m 。 设计中取 B =5.0m

L '=

426

5

=85. 2m 接触消毒池采用3廊道,接触消毒池长为:校核长宽比:

L 'B =82. 5

5

=17. 04m ≥10,合乎要求 L =L '3=85. 23

=28. 4m 3-111

L /=

F

B

3-112

⑷池高

设计中取超高为:h 2=0.3m

h =h 1+h 2=3. 0+0. 3=3. 3m 3-113 ⑸进水部分

每个接触消毒池的进水管管径DN 900mm ,v =1.43m s 。

三 污泥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一、回流污泥泵房 1. 设计说明

二沉池活性污泥由吸泥管吸入,由池中心落泥管及排泥管排入池外套筒阀井中,然后由管道输送至回流泵房,其他污泥由刮泥板刮入污泥井中,再由排泥管排入剩余污泥泵房集泥井中。

设计回流污泥量为Q R =RQ,污泥回流比R=50%-100%。按最大考虑,即Q R = 100%Q=2200L/s=190000m 3/d 2. 回流污泥泵设计选型 (1)扬程:

二沉池水面相对地面标高为0.6m, 套筒阀井泥面相对标高为0.2m ,回流污泥泵房泥面相对标高为-0.2-0.2=-0.4m ,氧化沟水面相对标高为1.5m ,则污泥回流泵所需提升高度为:1.5-(-0.4)=1.9m (2)流量:

两座氧化沟设一座回流污泥泵房,泵房回流污泥量为19000m 3/d=7920m 3/h (3)选泵: 二、剩余污泥泵房

二沉池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及其它处理构筑物排出污泥由地下管道自流入集泥井,剩余污泥泵(地下式)将其提升至污泥浓缩池中。

处理厂设一座剩余污泥泵房(两座二沉池共用)

四 高程计算

一、水头损失计算

计算厂区内污水在处理流程中的水头损失,选最长的流程计算,结果见下表:

污水厂水头损失计算表

二、高程确定

各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水面标高及池底标高

某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计算书

学校 湖南科技大学 专业 给水排水工程 姓名 刘增民 学号 1102040219 指导老师 王西峰

目录

一.设计资料及工艺选择 二.污水处理构筑物计算

粗格栅 提升泵房 细格栅 沉砂池

卡鲁塞尔氧化沟 二沉池

接触消毒池 三 污泥处理设计 四 污水厂高程设计

一.设计资料以及工艺选择

根据《某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某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确定某市污水综合治理工程污水处理厂建设总设计规模为38万m 3/d,其中近期为19万m 3/d。

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

1、根据环保局提供的资料,B 污水综合治理工程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如下: BOD 5 240mg/l CODcr 400mg/l SS 180mg/l NH 3-N 25mg/l T-N 40mg/l

TP 5mg/l pH 6~9mg/l

水温 15~25℃ 总碱度(以CaCO 3计) 350mg/L 2、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

根据《某市城市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意见和可研评审时有关专家提出的建议,环保局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经济承受能力,指标均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标准(B标准) 。具体出水水质如下:

BOD5 20mg/l CODcr 60mg/l

SS 20mg/l NH 3-N :≤ 8mg/L (以N 计) T-P ≤1 mg/L pH : 7~8 本设计,我选用的工艺流程是

二 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一、泵前中格栅 1.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Q=19×104m 3/d 最大流量Q=2.86m³/s

栅前流速v 1=0.7m/s,过栅流速v 2=0.9m/s 栅条宽度s=0.01m,格栅间隙e=20mm 栅前部分长度0.5m ,格栅倾角α=60° 单位栅渣量ω1=0.05m3栅渣/103m 3污水 2.设计计算

(1)确定格栅前水深,考虑流量较大,故设计两套格栅。令Q1=1.43m3/s。

B v

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Q 1=11计算得:栅前槽宽

2

2

B 1=

2Q

ν

=

2⨯1. 43

=1. 89m ,则栅前水深h=0.9m 0. 8

Q α1. 60︒

=127 =

Nbhv 0. 02⨯0. 825⨯0. 9

(2)栅条间隙数n =

(3)栅槽有效宽度B=s(n-1)+en=3.80m (4)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l 1=

B -B 1

=2.6m

2tan α1

(5)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L2=1.3m (6)过栅水头损失(h 1)

因栅条边为矩形截面,取

4

k =3,则

v 20. 0130. 92

h 1=kh 0=k εsin α=3⨯2. 42⨯() ⨯sin 60︒=0. 103m

2g 0. 022⨯9. 81(7)栅后槽总高度(H )

取栅前渠道超高h 2=0.3m,则栅前槽总高度H 1=h+h2=0.9+0.3=1.2m 栅后槽总高度H=h+h1+h2=0.9+0.103+0.3=1.3m

(8)格栅总长度L=L1+L2+0.5+1.0+1.2/tanα

=2.6+1.3+0.5+1.0+1.2/tan60° =7.3m

(9)每日栅渣量W =

Q max . W 1. 864002. 2⨯0. 05⨯864003

==7. 31m 3/d >0.2m/d

K 总⨯10001. 3⨯1000

所以宜采用机械格栅清渣 (10)计算草图如下:

栅条

工作平台

图1 中格栅计算草图

二、污水提升泵房 1.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Q=2860L/s 2. 泵房设计计算

采用氧化沟工艺方案,污水处理系统简单,对于新建污水处理厂,工艺管线可以充分优化,故污水只考虑一次提升。污水经提升后入平流沉砂池,然后自流通过厌氧池、氧化沟、二沉池及接触池,最后由出水管道排入贡江。 各构筑物的水面标高和池底埋深见第三章的高程计算。

污水提升前水位-5.50m (既泵站吸水池最底水位), 提升后水位3.65m (即细格栅前水面标高)。

所以,提升净扬程Z=3.65-(-5.50)=9.15m 水泵水头损失取2m

从而需水泵扬程H=Z+h=11.15m

圆形泵房D =10m, 高12m, 泵房为半地下式,地下埋深7m ,水泵为自灌式。 三、泵后细格栅 1.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Q=19×104m 3/d=2.86m3/s 栅前流速v 1=0.8m/s,过栅流速v 2=0.9m/s 栅条宽度s=0.01m,格栅间隙e=10mm 栅前部分长度0.5m ,格栅倾角α=60° 单位栅渣量ω1=0.10m3栅渣/103m 3污水 2.设计计

B v

(1)确定格栅前水深,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Q 1=11计算得栅前槽宽

2

2

B 1=

2Q

ν

=

2⨯2. 86

=2. 6m ,则栅前水深h=1.3m 0. 8

Q α

=212 ehv

(2)栅条间隙数 n =

设置两组,每组106个善调 (3)栅槽有效宽度B 2=s(n-1)+en=2.11m

所以总槽宽为2.11×2+0.2=4.42m (考虑中间隔墙厚0.2m (4)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L1=2M

(其中α1为进水渠展开角)

(5)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L2=1M (6)过栅水头损失(h 1)

因栅条边为矩形截面,取k=3,则

v 20. 0130. 92

h 1=kh 0=k εsin α=3⨯2. 42⨯() ⨯sin 60︒=0. 26m

2g 0. 012⨯9. 81(7)栅后槽总高度(H )

取栅前渠道超高h 2=0.3m,则栅前槽总高度H 1=h+h2=1.6m 栅后槽总高度H=h+h1+h2=1.86

4

(8)格栅总长度L=L1+L2+0.5+1.0+1.86/tanα

=2+1+0.5+1.0+1.86/tan60°=5.9m

(10)计算草图如下:

进水

图3 细格栅计算草图

四、沉砂池

采用平流式沉砂池 1.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Q=2860L/s

设计流速:v=0.25m/s(0.15~0.3m/s) 水力停留时间:t=30s(不小于30s) 2. 设计计算

设计平流沉砂池两座,每座沉砂池的设计流量为Q max =2. 86m 3/s ,设计水力停留时间t =30s ,水平流速v =0. 25m /s ⑴池长:

l =vt =0. 25⨯30=7. 5m

⑵水流断面面积:

A =

Q max 2. 86

==11. 44m 2 v 0. 25

⑶池总宽度:

有效水深h 2=1m

B =A /h 2=

5. 22

=5. 22m 1

设n=2格,每格宽b=1.5m ⑷沉砂斗容积:

V =

Q V max ∙X ∙T ⨯864001. 1⨯30⨯2⨯864003

==4. 4m 66

K Z ∙101. 3⨯10

T =2d ,X =30m 3/106m 3

⑸每个沉砂斗的容积V 0

设每一分格有2格沉砂斗,则

V 0=

4. 4

=1. 1m 3 2⨯2

⑹沉砂斗各部分尺寸:

设贮砂斗底宽b 1=0. 5m ;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60°,贮砂斗高h ' 3=0. 8m

b 2=

2h ' 3

+b 1=1. 7m tg 60︒

⑺贮砂斗容积:(V 1)

11

V 1=h ' 3(S 1+S 2+S 1S 2) =⨯0. 8⨯(1. 72+0. 52+1. 7⨯0. 5) =1. 1m 3

33

⑻沉砂室高度:(h 3)

设采用重力排砂,池底坡度i =6%,坡向砂斗,则

h 3=h ' 3+0. 06l 2=h ' 3+0. 06(L -2b 2-b ' ) /2

=1. 59m

⑼池总高度:(H )

H =h 1+h 2+h 3=0. 3+1. 0+1. 59=2. 89m

⑽核算最小流速v min

11

每座沉砂池的最小流量为Q =⨯2. 275m 3/s =1. 375m 3/s

22v min =

1. 375

=0. 758m /s >0. 15m /s (符合要求)

1⨯1. 5⨯1

五、厌氧池

1.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最大日平均时流量为Q ′=Q/Kh =2986L/s,每座设计流量为Q 1′=1493L/s,分2座

水力停留时间:T=2.0h

污泥浓度:X=3000mg/L(2000mg/L ~5000 mg/L) 污泥回流液浓度:X r =10000mg/L 2. 设计计算

(1)厌氧池容积:

V= Q 1′T=1493×10-3×2.0×3600=10749m3

(2)厌氧池尺寸:水深取为h=8.0m。 则厌氧池面积:

A=V/h=10749/8=1343m2

厌氧池直径:

D=41.3m 取42m

考虑0.3m 的超高,故池总高为H=h+0.3=8+0.3=8.3m。 (3)污泥回流量计算: 1)回流比计算

R =X/(X r -X )=3/(10-3)=0.43 2)污泥回流量

Q R =RQ1′=0.43×1493=642L/s=55469m3/d

六、氧化沟 1. 设计参数

拟用卡罗塞(Carrousel )氧化沟,去除BOD 5与COD 之外,还具备硝化和一定的脱氮除磷作用,使出水NH 3-N 低于排放标准。氧化沟按设计分2座,按最大日平均时流量设计,每座氧化沟设计流量为Q=1493L/S

总污泥龄:25d 氧化沟的尺寸: 氧化沟容积的计算

V =

24Q θc Y (S 0-S e )1000X

3

24⨯3958m /h ⨯25d ⨯0. 87⨯220==101008m 3

1000⨯4. 5

由于

V D θcd

==0. 20 V θc

则氧化沟缺氧区容积为

V D =0. 20V =20201m 3

氧化沟好氧区容积为

V D =(1-0. 20)V =80806m 3

校核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

HRT =

V

=1. 06d =25. 5h (合格 Q

3 氧化沟沟型计算[1,6]

1)单座氧化沟有效容积

V 单=

V 101000==25250m 3 44

2)设计氧化沟有效水深H=3.5m ,超高设计0.3m

h=3.5+0.3=3.8m

中间分隔墙厚度为0.25m

3)氧化沟面积

A =

V 单

=

25250

=7214m 2 3. 5

设计单沟道宽度b=10m

4)弯道部分面积

1⎛2⨯10+0. 25⎫2

A 1=⨯π⨯ ⎪⨯2=321. 90m

22⎝⎭

A 2=

1⎛4⨯10+0. 25⎫2⨯π⨯ ⎪=635. 9m 22⎝⎭

2

A 弯=A 1+A 2=975. 8m 2

5)直线段部分面积

A 直=A -A 弯=7214-957. 8=6256m 2 6)单沟道直线段长度L:

L =

A 直6256

==156. 4m 4⨯b 4⨯10

7)进水管和出水管计算 污泥回流比:R=40% 进出水管流量:

Q 9. 5⨯104

Q =(1+R )⨯=(1+0. 4)⨯=33250m 3/d =0. 3848m 3/s

44

进水水管控制流速:V ≤1m /s 进出水管直径:

d =

4Q 4⨯0. 3848==0. 70m 取0.75m πV 3. 14⨯1

校核进出水管流速:

V =

Q 0. 3848=≈0. 77〈1m /s (合格) 2A 0. 4π

七、二沉池

该沉淀池采用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的幅流式沉淀池,采用刮泥机。 设计选用2座辐流式沉淀池。参数如下:

a. 表面负荷q 一般取0.5~2. 5m 3/m 2h ,本设计取2m 3/m 2h ,沉淀率40%-60% b. T=4h;

c. 池底坡度一般采用0.05-0.08;

d. 排泥管设于池底,管径大于200mm. ,管内流速大于0.4m/s,排泥静水压力1.2—2.0m ,排泥时间大于10min 。 ⑴每座沉淀池表面积A 1和池径D

A 1=

Q max 190000÷24⨯1. 3

==1286m 2 nq 04⨯2

D =

4A 1

π

=

4⨯286

π

=40. 6m , 取D=41m

(2)有效水深h 2 h 2=q0t=2*2=4m

D/H2=41/4=10.25,符合要求。 (3)沉淀池总高低H H=h1+h2+h3+h4+h5

设池底进向坡度为0.05,污泥斗底部直径r 2= 1m,上部直径r 2 = 2m,倾角 60°。 污泥斗容积:V 1=

πh 5

3

(r 12+r 1r 2+r 22)

其中h 5=(r1-r 2)tan α=(2-1)tan60=1.7m

则V 1=

π⨯1. 7

3

(22+2⨯1+12) =12. 46m 3

坡底落差h 4=(R-r 1) ×0.05=(20-2) ×0.05=0.9,R=D/2。 因此,池底可贮存污泥的体积为: V 2=

πh 5

3

(R 12+Rr 1+r 12) =

π⨯1. 7

3

202+20⨯20⨯2+22)=313. 69m 3

沉淀池总高度:H = h1 + h2 + h3 + h4 + h5 =0.3+4+0.3+0.9+1.7= 7.2 m (4)沉淀池周边高度

沉淀池周边高度为:h 1 + h2 + h3 =0.3+4+0.3= 4.6m

出水槽设计

单池设计污水量Q=1.43 出水槽流量q=Q/2=0.715 出水槽宽b=0.9(kq)^0.4=0.85m 槽深取1m

八、接触消毒池与加氯间 采用隔板式接触反应池

平流式接触消毒池

本设计采用3个3廊式平流式接触消毒池,计算如下: ⑴ 接触消毒池容积

V =Qt

3-110

式中 V ——接触池单池容积,m 3; t ——接触消毒时间,一般取30min 。 设计中取t =30min

V =Qt =0. 71⨯30⨯60=1278m 3 ⑵ 接触消毒池表面积

F =

V

h 1

式中 h 1——接触消毒池有效水深,m 。 设计中取h 1=3. 0m

F =

1278

3. 0

=426m 2 ⑶ 接触消毒池池长

式中 L /——接触消毒池廊道总长,m ;

B ——接触消毒池廊道单宽,m 。 设计中取 B =5.0m

L '=

426

5

=85. 2m 接触消毒池采用3廊道,接触消毒池长为:校核长宽比:

L 'B =82. 5

5

=17. 04m ≥10,合乎要求 L =L '3=85. 23

=28. 4m 3-111

L /=

F

B

3-112

⑷池高

设计中取超高为:h 2=0.3m

h =h 1+h 2=3. 0+0. 3=3. 3m 3-113 ⑸进水部分

每个接触消毒池的进水管管径DN 900mm ,v =1.43m s 。

三 污泥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一、回流污泥泵房 1. 设计说明

二沉池活性污泥由吸泥管吸入,由池中心落泥管及排泥管排入池外套筒阀井中,然后由管道输送至回流泵房,其他污泥由刮泥板刮入污泥井中,再由排泥管排入剩余污泥泵房集泥井中。

设计回流污泥量为Q R =RQ,污泥回流比R=50%-100%。按最大考虑,即Q R = 100%Q=2200L/s=190000m 3/d 2. 回流污泥泵设计选型 (1)扬程:

二沉池水面相对地面标高为0.6m, 套筒阀井泥面相对标高为0.2m ,回流污泥泵房泥面相对标高为-0.2-0.2=-0.4m ,氧化沟水面相对标高为1.5m ,则污泥回流泵所需提升高度为:1.5-(-0.4)=1.9m (2)流量:

两座氧化沟设一座回流污泥泵房,泵房回流污泥量为19000m 3/d=7920m 3/h (3)选泵: 二、剩余污泥泵房

二沉池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及其它处理构筑物排出污泥由地下管道自流入集泥井,剩余污泥泵(地下式)将其提升至污泥浓缩池中。

处理厂设一座剩余污泥泵房(两座二沉池共用)

四 高程计算

一、水头损失计算

计算厂区内污水在处理流程中的水头损失,选最长的流程计算,结果见下表:

污水厂水头损失计算表

二、高程确定

各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水面标高及池底标高


相关文章

  • [水处理工程]的课程设计
  • 环境2007级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题目 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任务书(1) 一.设计题目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1) 本设计是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在设计中掌握解决实际工程问 ...查看


  •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 < 管道工程 > 课程设计报告 系 别: 城市建设系 专业班级: 环境工程0802 姓 名: 张芬芬 学 号: [1**********] 指导教师: 莫文婷 (课程设计时间:2011年1月3日--2011年1月7日) 华中科技 ...查看


  •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1]
  • <水处理工程>(二)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设计题目 某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设计周数 两周(2011年12月19日--2012年1月1日) 班 级 给水排水专业0242081/2班指导教师 毛艳丽 肖晓存 王红强 何亚丽 ...查看


  • 9.2污水管道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 设计管段的划分及其流量的确定 污水管道系统平面布置完成后,即可划分设计管段,计算每个管段的设计流量,以便进行水力计算. 1. 设计管段 污水管道中,任意两个检查井间的连续管段,如果流量基本不变,管道坡度不变,则可以选择相同的管径,这种管段称 ...查看


  •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
  • 前 言 水是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科学用水和排水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内容之一.特别是在近代历史中,随着人类居住和生产的程式化进程,给水排水工程已经发展成为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成为 ...查看


  • [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指导书
  • 给 水 排 水 管 网 课 程 设 计 指 导 书 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 给 水 排 水 教 研 室 2015年12月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指导书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一.设计步骤: 1.用水量计算 (1).确定用水量标准,计算 ...查看


  • 污水设计说明书
  • 福建工程学院 课 程 课 程:系 别:专 业:班 级:学生姓名:学 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计 说 明 水质工程学 环境设备工程系 给水排水工程 0802 林立驰 0908103208 马立艳 2011/12/17 设 书 水质工程学课程 ...查看


  • 环境工程设计-奥贝尔氧化沟
  • 前 言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污水处理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已有一批城市兴建了污水处理厂,一大批工业企业建设了工业废水处理厂(站),更多的城市和工业企业在规划.筹划和设计污水处理厂.水污染防治.保护水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查看


  • 排水工程设计任务书
  • 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县城污水管网课程设计 二.设计要求 要求学生根据所给资料,完成一中小型城镇的污水管网的课程设计,设计时间为一周.通过设计要求学生能够基合理划分排水流域,布置污水并正确计算管段设计流量并进行管道水力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