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 时期的重大事件及影响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大事件:

1919年五四运动后期,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2年,中共二大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实行国共合作。

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提出三大主张,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共同掀起国民大革命。其高潮就是北伐战争。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先后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提出了“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在此前后,中国共产党人先后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其中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开始失利,之后毛泽东果断决定放弃攻打大城市的计划,将部队带到了井冈山,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并且迅速“燎原”开来。

在此基础上,1931.11.7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成立。

1934年10月长征开始,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1935年华北事变爆发,中日民族矛盾日益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逐步改变方针政策,最终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民族抗战方针。在西安事变爆发后积极促成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抗战初期最终形成。 1937——1945 抗日战争

1945——1946年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946年国民党悍然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1947年,三军挺进中原,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1948年底至1949年春,三大战役胜利,国民党精锐部队损失殆尽。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将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入城市,工作中心是尽快地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

1949年4月,渡江战役。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被推翻。 1949年9月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举行了开国大典。中国从此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迈入了新的篇章。

意义

首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数千年来,中国的历史是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近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又凭借坚船利炮,把中国一步步拖入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但是却并没有改变中国

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为了自由、民主、独立和统一整整奋斗了一个世纪,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

其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使帝国主义殖民制度遭到一次致命的打击,从而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中国从帝国主义统治的后方基地变成了反帝斗争的前哨阵地,大大增强了世界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的力量。中国革命的胜利,大大激励了许多类似中国这样遭到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剥削压迫的国家的人民,增强了他们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它对国际局势的发展和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也具有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最后,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自鸦片战争以来,无数志士仁人前赴后继为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而奋斗,但都未能取得革命的成功。只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下,中国人民才顺利地推翻了三座大山在旧中国的统治。由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被公认为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同志被公认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被公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所形成的这些基本结论,成为中国人民的巨大精神财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大事件:

1919年五四运动后期,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2年,中共二大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实行国共合作。

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提出三大主张,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共同掀起国民大革命。其高潮就是北伐战争。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先后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提出了“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在此前后,中国共产党人先后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其中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开始失利,之后毛泽东果断决定放弃攻打大城市的计划,将部队带到了井冈山,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并且迅速“燎原”开来。

在此基础上,1931.11.7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成立。

1934年10月长征开始,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1935年华北事变爆发,中日民族矛盾日益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逐步改变方针政策,最终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民族抗战方针。在西安事变爆发后积极促成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抗战初期最终形成。 1937——1945 抗日战争

1945——1946年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946年国民党悍然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1947年,三军挺进中原,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1948年底至1949年春,三大战役胜利,国民党精锐部队损失殆尽。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将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入城市,工作中心是尽快地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

1949年4月,渡江战役。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被推翻。 1949年9月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举行了开国大典。中国从此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迈入了新的篇章。

意义

首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数千年来,中国的历史是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近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又凭借坚船利炮,把中国一步步拖入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但是却并没有改变中国

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为了自由、民主、独立和统一整整奋斗了一个世纪,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

其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使帝国主义殖民制度遭到一次致命的打击,从而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中国从帝国主义统治的后方基地变成了反帝斗争的前哨阵地,大大增强了世界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的力量。中国革命的胜利,大大激励了许多类似中国这样遭到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剥削压迫的国家的人民,增强了他们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它对国际局势的发展和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也具有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最后,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自鸦片战争以来,无数志士仁人前赴后继为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而奋斗,但都未能取得革命的成功。只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下,中国人民才顺利地推翻了三座大山在旧中国的统治。由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被公认为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同志被公认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被公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所形成的这些基本结论,成为中国人民的巨大精神财富。


相关文章

  • 初一学生历史学习方法
  • 初一学生历史学习方法.txt第一次笑是因为遇见你,第一次哭是因为你不在,第一次笑着流泪是因为不能拥有你. 本文由品竹1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初一新生系列·学习篇](历史 ...查看


  • 高中历史重要阶段及其时代特征
  •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型时期] 1. 春秋战国(公元前5-前3世纪) 总体特征:社会大变革 具体表现为: 经济上:铁农具的推广和牛耕的使用使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井田制不断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耕作动力由人 ...查看


  • 世界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 分析历史,比照现实是历史高考命题的重要方向之一,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命制情况,社会转型成为了高考历史命题的重点内容.命题者之所以青睐社会转型,其原因在于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精彩片段,往往诱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 ...查看


  • 新中国外交史讲义
  • 新中国外交史讲义 新中国外交史讲义 来自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网(www.sinoir.com 目录: 概 论 第一单元.新中国外交的缘起与形成(1949-19550) 第1节:新中国对外政策的缘起 第2节:建交方针的提出与实践 第3节:抗美援朝 ...查看


  • 新时代下"大学生之爱国"
  • 浅析新时代下"大学生之爱国" 摘 要:面临新时期国内.国外形势和各种突发事件,大学生 爱国意识和行为表现出的诸多的不理性.文章在分析目前大学生爱 国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以辅导员的身份提出了大学 生理性爱国教育 ...查看


  • 2014年中考试题中国历史材料题
  • 2014级中考复习导学稿 2012年中考中国历史材料解析练习题 编写:邓银章 使用教师: 使用学生()班-- 1.观察以下图示: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成果与实践 请回答:(1)"三民主义"的提出者是谁?在这一理论的 ...查看


  • 初二历史期末测试题(材料题)
  • 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迈入新时代]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在时期Ⅰ的经济发展成 就,并分析其原因.指出时期Ⅱ中国国防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意义. [国际新形象] 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 ...查看


  • 浅谈新时期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及应对措施
  • 第27卷第2期西安社会科学 Vol .27, N o .2X i 'an Socia l S cience 2009年6月 Jun. , 2009 浅谈新时期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及应对措施 姚爱琴 姚爱娟 1 2 (1.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 ...查看


  •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一重大历史事件知识点总结
  •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与古代的埃及.印度和中国文明相比,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这种环境造成了什么结果? 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与埃及.印度和中国背靠大陆,腹地开阔,依托平原大河的形势具有极为显著的不同.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