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美术人物画发展史]

简述中国美术人物画发展史

人类绘画创作历史悠久,可上溯到远古时代。在中国绘画中,人物画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画种,也是最为古老的画种。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彩陶就有人面鱼纹盆。“人面鱼纹彩陶盆通高16.5厘米,口径39.5厘米,细泥红陶质地。盆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人面概括成圆形,额的左半部涂成黑色,右半部为黑色半弧形,可能是当时的文面习俗。眼睛细而平直,鼻梁挺直,神态安详,嘴旁分置两个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加上两耳旁相对的两条小鱼,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表现出丰富的想像力,人头顶的尖状角形物,可能是发髻,加上鱼鳍形的装饰,显得威武华丽。人面鱼纹彩陶盆上的人与鱼题材,可能与古代半坡人的图腾拜和经济生活有关。这种鱼纹装饰正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也象征着人们期盼富足的美好愿望。人头上奇特的装饰,大概是在进行某种宗教活动时的化妆形象。而稍作变形的鱼纹很可能代表了" 鱼神" 的形象,表达出人们以鱼为图腾的崇拜主题。”①还有马家窑文化彩陶舞蹈纹彩陶盆,盆内画着很多手拉手跳舞的人,五人一组,一共三组十五人,是氏族成员举行狩猎舞的生活写照,舞蹈的人手拉手,双腿分开,身体向左,辫子和腰带随着翩翩起舞而摆动,人物比例比较准确。

当我国逐渐步入阶级社会,随着社会分工日趋明确,专业画工开始出现。据史书记载,商朝宰相伊尹曾经画了九个王的形象来劝诫商王成汤,殷高宗武丁命人画梦中宰相,并以此像求人,这大概是最早的人物肖像画,说明夏商时期人物画就已经开始发挥它的历史作用,服务于统治阶级的需要。进入先秦以后,随着宫殿壁画的盛行,帝王功臣之像成为主要的题材。“相传孔子曾经参观周代的明堂,看到墙壁上绘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而且各有善恶之状。又看到“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庆,南面以朝诸侯图”,这可能是最早的历史故事画了。当时的人物画主要是为统治阶级政教和贵族生活服务,所以得到上层阶级的重视而迅速地兴盛起来,并在技法上得到很大的提高。”②战国时期的帛画《人物龙凤》,它画的是一位挽髻的贵妇,她穿宽袖长裙,侧身立在左边,两手向前伸,合掌敬礼,在她头顶左上方有一只展翅凤凰,欲腾空飞翔。还有《人物御龙》,画中一位高冠蓄须男子侧身直立,腰佩长剑,衣衫飘动,手拿缰绳,驾驭着一条巨龙,龙形似舟,龙尾立着一只鹭,龙身下是一条鱼。这两幅画人物刻画生动,线条富有韵律感,而且是中国绘画历史上的里程碑,它们让绘画从装饰纹样中独立出来,单线平涂法作为人物画的基本表现手法由此已经确立下来,画面传达出对生命延续的渴望。

秦汉时代,随着中央集权制度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统治者将绘画视为宣传统一功业,显示王权,纪念功臣将帅的有力工具,人物画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无论是画像石、画像砖、木板画、漆画、帛画、墓室壁画,几乎都以人物为主要题材。“西汉甘露三年,皇帝为了表彰抗击匈奴有功的十一位大臣,“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东汉永平二年明帝双命人画中兴名臣二十八人像于洛阳云台,在当时都起到了很好的、宣扬政教的作用。”③汉代最为突出的还是汉墓帛画,如《候妻墓帛画》,是呈“T ”字形的一幅旌幡,主要描绘祈颂墓主人飞升的内容,画中心是侯夫人,身着锦袍,拄杖而立,很有贵妇气派,她前面有两男子迎跪,后有三名侍女服侍,人物线条勾画准确。此帛画竖幅划分为天上、人间、地下三个部分。还有帛画《赵氏孤

儿图》,《鸿门宴图》等。

残酷黑暗的社会政治使得魏晋时期的文人士大夫离开政治,投身文化,因此魏晋南北朝是人物画的发展成熟期,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人物画画家如顾恺之,杨子华,谢赫,张僧繇,曹仲达等。这时期绘画构图技巧得到了提高,绘画风格也多种多样,在表现人物面貌,精神气质上有“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区别,在表现技法上有“其体稠叠,衣服紧窄”的“曹衣出水”。这一时期在绘画理论上也提了人物画千古不移的审美准则——顾恺之的“以形写神”和谢赫的“六法论”。顾恺之的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图》等。谢赫的“六法论”是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

隋代结束了南北分裂,南朝的华美的绘画风格各北朝雄浑相结合,产生了豪放的特点,隋朝统治时间短,也涌现不少画家如展子虔,杨契丹等。为辉煌的唐代奠定了基础。

唐代经济高度发达,绘画也得到了超越前代的发展,尤其是人物画,形成了一种鲜明的时代风格“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初唐的人物画已经从过去的历史故事与文学经传转向当代重大政治事件与功臣勋将,而在画风上出现了中原风格与边区风格两种,在人物:型及气质风度的刻画上大大前进了一步。”④代表画家阎立本唐代雍州万年人,隋代画家阎毗之子,阎立德之弟,善画人物肖像,最精形似。《步辇图》真实地纪录了一千三百多年前,汉族的文成公主和藏族的松赞干布联姻的重要历史事件,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图右半是唐太宗,左侧是典礼官,中间是松赞干布,后面是通译者。唐太宗是全图焦点,充分刻画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风范与威仪,“此图突出描绘人物而省略背景,制作简练而工致。勾线细劲坚实,松紧得度。设色浓重妍丽,并适当运用了晕染法。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都不失魏隋以来的传统,体现了鲜明的初唐风范。”⑤他的代表作还有《历代帝王图》。盛唐时期的画家吴道子在宗教人物画上十分突出,所画人物气势圆转,衣带飘飘欲举,人称“吴带当风”,他喜欢用焦墨来勾线,略加淡彩,被称“吴装”。他的真迹己不存在。张萱是开元年间的画官,擅长画贵族妇女、婴儿、鞍马。他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是描绘天宝年间杨贵妃的妹妹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带随从出游的场面。全画共九人骑马,前三骑与后三骑是侍从、侍女,中间并行二骑为秦国夫人与虢国夫人。布局疏密有致,背景不落墨痕,以人物闲适欢愉的意态和华丽的服饰烘托" 春" 的感觉。《捣练图》是宫中三组女子加工绢丝的场面,画中的人物有站有坐,有高有低,动作自然,富有节奏感,生活气息浓厚。唐代后期的画家周昉,师承张萱,都擅长画贵族妇女生活她的作品" 衣裳劲简" ," 彩色柔丽" ,女性形象" 以丰厚为体" 。代表作有《簪花仕女图》、《纨扇仕女图》、《调琴啜茗图》。 五代两宋是继唐代之后中国绘画史上的又一个辉煌的鼎盛时期。五代人物画杰出的画家顾闳中,他的《韩熙载夜宴图》,描写了因为他不志而为了免遭政治迫害而故意纵情声色,夜宴宾客的情景。在五个场面中,他每次都以不同的服装出现,在形貌各性格一致,他也始终不纵情欢笑,反而露出沉闷的心情,揭示了他怀才不遇又怕遭人暗算,只能装得沉湎在享乐中的苦闷。“在刻画人物和用笔的工细劲健、设色的富丽匀净等方面,已达到了很高的技巧。在用色上,五个乐伎服装的主色调是浅色,由于用红绿两色相互穿插,有对比又有呼应,显得丰富而又统

一。至于服装上那些细如毫发的织绣纹样,则更是极尽工细之能事。特别是画韩熙载的浓浓的胡须,笔法非常精细,不仅画出了胡须的质感,而且使人感到与其说是画出来的,不如说是自然地“长”出来的。其高度的用笔技巧,令人叹为观止。”⑥由于宋徽宗对绘画的喜好,与宋代画院制度的建立与兴盛,宋代绘画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画院的画师为了政治而画了很多人物画,民间则以记录身边熟悉的事为对象。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采用传统的中国画长卷形式,使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众多的景物统一纳入富于变化的画面中。梁楷的《泼墨仙人图》是现存最早的一幅泼墨写意人物画。人物脸部以淡墨细线细勾,大笔横画出衣服,人物形象憨厚可掬,带有人情味。宋代的历史故事画,李唐的《采薇图》,画中人物衣纹苍劲,树石笔法粗放,画面给人感觉淋漓,相得意彰。

元代的人物画不如山水,花鸟发达出现了“疏于人事”的状况,人物画成了山水画中的点缀,但是仍有一批画家展示他们的深厚的刻画人物的功力,像赵孟頫、刘贯道、张渥、王绎。赵孟頫擅长画人物,主张形神兼备,提倡笔墨的书法之趣,笔法苍劲,风格古朴。

明代人物画仍不占主要地位,不过这个时期的画家将人物画与山水画结合起来,画的主题上以人的活动为主线,如刘俊的《雪夜访普图》、仇英的《人物故事图》等,当时明四家中的唐寅各仇英都擅长画人物画。明中期的戴进、吴伟、张路,明后期的丁云鹏、陈洪绶、崔子忠在人物画方面也坡有见解。

清代的人物画分二类,一类是宫廷画家,他们为皇室人员画画,受到了西洋绘画的影响, 借鉴西洋画法, 并与传统中国画法相融合, 逐渐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清代宫廷人物画画风——西洋风尚一类是宫廷之外的,他们打破传统,标新立异,像扬州八怪。清末受到鸦片战争的影响,绘画冲破了复古派的束缚,出现新的局面。

近现代画坛也涌现了一批杰出画家。以齐白石、黄宾虹等为代表,他们既坚持人物画的传统产,又大胆创造出雅俗共赏的新型风格。

注①百度

注② 百度

注③ 百度

注④ 百度

注⑤ 老师课件

注⑥ 老师课件

简述中国美术人物画发展史

人类绘画创作历史悠久,可上溯到远古时代。在中国绘画中,人物画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画种,也是最为古老的画种。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彩陶就有人面鱼纹盆。“人面鱼纹彩陶盆通高16.5厘米,口径39.5厘米,细泥红陶质地。盆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人面概括成圆形,额的左半部涂成黑色,右半部为黑色半弧形,可能是当时的文面习俗。眼睛细而平直,鼻梁挺直,神态安详,嘴旁分置两个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加上两耳旁相对的两条小鱼,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表现出丰富的想像力,人头顶的尖状角形物,可能是发髻,加上鱼鳍形的装饰,显得威武华丽。人面鱼纹彩陶盆上的人与鱼题材,可能与古代半坡人的图腾拜和经济生活有关。这种鱼纹装饰正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也象征着人们期盼富足的美好愿望。人头上奇特的装饰,大概是在进行某种宗教活动时的化妆形象。而稍作变形的鱼纹很可能代表了" 鱼神" 的形象,表达出人们以鱼为图腾的崇拜主题。”①还有马家窑文化彩陶舞蹈纹彩陶盆,盆内画着很多手拉手跳舞的人,五人一组,一共三组十五人,是氏族成员举行狩猎舞的生活写照,舞蹈的人手拉手,双腿分开,身体向左,辫子和腰带随着翩翩起舞而摆动,人物比例比较准确。

当我国逐渐步入阶级社会,随着社会分工日趋明确,专业画工开始出现。据史书记载,商朝宰相伊尹曾经画了九个王的形象来劝诫商王成汤,殷高宗武丁命人画梦中宰相,并以此像求人,这大概是最早的人物肖像画,说明夏商时期人物画就已经开始发挥它的历史作用,服务于统治阶级的需要。进入先秦以后,随着宫殿壁画的盛行,帝王功臣之像成为主要的题材。“相传孔子曾经参观周代的明堂,看到墙壁上绘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而且各有善恶之状。又看到“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庆,南面以朝诸侯图”,这可能是最早的历史故事画了。当时的人物画主要是为统治阶级政教和贵族生活服务,所以得到上层阶级的重视而迅速地兴盛起来,并在技法上得到很大的提高。”②战国时期的帛画《人物龙凤》,它画的是一位挽髻的贵妇,她穿宽袖长裙,侧身立在左边,两手向前伸,合掌敬礼,在她头顶左上方有一只展翅凤凰,欲腾空飞翔。还有《人物御龙》,画中一位高冠蓄须男子侧身直立,腰佩长剑,衣衫飘动,手拿缰绳,驾驭着一条巨龙,龙形似舟,龙尾立着一只鹭,龙身下是一条鱼。这两幅画人物刻画生动,线条富有韵律感,而且是中国绘画历史上的里程碑,它们让绘画从装饰纹样中独立出来,单线平涂法作为人物画的基本表现手法由此已经确立下来,画面传达出对生命延续的渴望。

秦汉时代,随着中央集权制度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统治者将绘画视为宣传统一功业,显示王权,纪念功臣将帅的有力工具,人物画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无论是画像石、画像砖、木板画、漆画、帛画、墓室壁画,几乎都以人物为主要题材。“西汉甘露三年,皇帝为了表彰抗击匈奴有功的十一位大臣,“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东汉永平二年明帝双命人画中兴名臣二十八人像于洛阳云台,在当时都起到了很好的、宣扬政教的作用。”③汉代最为突出的还是汉墓帛画,如《候妻墓帛画》,是呈“T ”字形的一幅旌幡,主要描绘祈颂墓主人飞升的内容,画中心是侯夫人,身着锦袍,拄杖而立,很有贵妇气派,她前面有两男子迎跪,后有三名侍女服侍,人物线条勾画准确。此帛画竖幅划分为天上、人间、地下三个部分。还有帛画《赵氏孤

儿图》,《鸿门宴图》等。

残酷黑暗的社会政治使得魏晋时期的文人士大夫离开政治,投身文化,因此魏晋南北朝是人物画的发展成熟期,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人物画画家如顾恺之,杨子华,谢赫,张僧繇,曹仲达等。这时期绘画构图技巧得到了提高,绘画风格也多种多样,在表现人物面貌,精神气质上有“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区别,在表现技法上有“其体稠叠,衣服紧窄”的“曹衣出水”。这一时期在绘画理论上也提了人物画千古不移的审美准则——顾恺之的“以形写神”和谢赫的“六法论”。顾恺之的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图》等。谢赫的“六法论”是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

隋代结束了南北分裂,南朝的华美的绘画风格各北朝雄浑相结合,产生了豪放的特点,隋朝统治时间短,也涌现不少画家如展子虔,杨契丹等。为辉煌的唐代奠定了基础。

唐代经济高度发达,绘画也得到了超越前代的发展,尤其是人物画,形成了一种鲜明的时代风格“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初唐的人物画已经从过去的历史故事与文学经传转向当代重大政治事件与功臣勋将,而在画风上出现了中原风格与边区风格两种,在人物:型及气质风度的刻画上大大前进了一步。”④代表画家阎立本唐代雍州万年人,隋代画家阎毗之子,阎立德之弟,善画人物肖像,最精形似。《步辇图》真实地纪录了一千三百多年前,汉族的文成公主和藏族的松赞干布联姻的重要历史事件,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图右半是唐太宗,左侧是典礼官,中间是松赞干布,后面是通译者。唐太宗是全图焦点,充分刻画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风范与威仪,“此图突出描绘人物而省略背景,制作简练而工致。勾线细劲坚实,松紧得度。设色浓重妍丽,并适当运用了晕染法。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都不失魏隋以来的传统,体现了鲜明的初唐风范。”⑤他的代表作还有《历代帝王图》。盛唐时期的画家吴道子在宗教人物画上十分突出,所画人物气势圆转,衣带飘飘欲举,人称“吴带当风”,他喜欢用焦墨来勾线,略加淡彩,被称“吴装”。他的真迹己不存在。张萱是开元年间的画官,擅长画贵族妇女、婴儿、鞍马。他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是描绘天宝年间杨贵妃的妹妹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带随从出游的场面。全画共九人骑马,前三骑与后三骑是侍从、侍女,中间并行二骑为秦国夫人与虢国夫人。布局疏密有致,背景不落墨痕,以人物闲适欢愉的意态和华丽的服饰烘托" 春" 的感觉。《捣练图》是宫中三组女子加工绢丝的场面,画中的人物有站有坐,有高有低,动作自然,富有节奏感,生活气息浓厚。唐代后期的画家周昉,师承张萱,都擅长画贵族妇女生活她的作品" 衣裳劲简" ," 彩色柔丽" ,女性形象" 以丰厚为体" 。代表作有《簪花仕女图》、《纨扇仕女图》、《调琴啜茗图》。 五代两宋是继唐代之后中国绘画史上的又一个辉煌的鼎盛时期。五代人物画杰出的画家顾闳中,他的《韩熙载夜宴图》,描写了因为他不志而为了免遭政治迫害而故意纵情声色,夜宴宾客的情景。在五个场面中,他每次都以不同的服装出现,在形貌各性格一致,他也始终不纵情欢笑,反而露出沉闷的心情,揭示了他怀才不遇又怕遭人暗算,只能装得沉湎在享乐中的苦闷。“在刻画人物和用笔的工细劲健、设色的富丽匀净等方面,已达到了很高的技巧。在用色上,五个乐伎服装的主色调是浅色,由于用红绿两色相互穿插,有对比又有呼应,显得丰富而又统

一。至于服装上那些细如毫发的织绣纹样,则更是极尽工细之能事。特别是画韩熙载的浓浓的胡须,笔法非常精细,不仅画出了胡须的质感,而且使人感到与其说是画出来的,不如说是自然地“长”出来的。其高度的用笔技巧,令人叹为观止。”⑥由于宋徽宗对绘画的喜好,与宋代画院制度的建立与兴盛,宋代绘画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画院的画师为了政治而画了很多人物画,民间则以记录身边熟悉的事为对象。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采用传统的中国画长卷形式,使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众多的景物统一纳入富于变化的画面中。梁楷的《泼墨仙人图》是现存最早的一幅泼墨写意人物画。人物脸部以淡墨细线细勾,大笔横画出衣服,人物形象憨厚可掬,带有人情味。宋代的历史故事画,李唐的《采薇图》,画中人物衣纹苍劲,树石笔法粗放,画面给人感觉淋漓,相得意彰。

元代的人物画不如山水,花鸟发达出现了“疏于人事”的状况,人物画成了山水画中的点缀,但是仍有一批画家展示他们的深厚的刻画人物的功力,像赵孟頫、刘贯道、张渥、王绎。赵孟頫擅长画人物,主张形神兼备,提倡笔墨的书法之趣,笔法苍劲,风格古朴。

明代人物画仍不占主要地位,不过这个时期的画家将人物画与山水画结合起来,画的主题上以人的活动为主线,如刘俊的《雪夜访普图》、仇英的《人物故事图》等,当时明四家中的唐寅各仇英都擅长画人物画。明中期的戴进、吴伟、张路,明后期的丁云鹏、陈洪绶、崔子忠在人物画方面也坡有见解。

清代的人物画分二类,一类是宫廷画家,他们为皇室人员画画,受到了西洋绘画的影响, 借鉴西洋画法, 并与传统中国画法相融合, 逐渐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清代宫廷人物画画风——西洋风尚一类是宫廷之外的,他们打破传统,标新立异,像扬州八怪。清末受到鸦片战争的影响,绘画冲破了复古派的束缚,出现新的局面。

近现代画坛也涌现了一批杰出画家。以齐白石、黄宾虹等为代表,他们既坚持人物画的传统产,又大胆创造出雅俗共赏的新型风格。

注①百度

注② 百度

注③ 百度

注④ 百度

注⑤ 老师课件

注⑥ 老师课件


相关文章

  • 美术史考研历年专业试题
  • 2002重庆大学 简述艺术史.艺术批评.美学三者的概念和区别. 简述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和五代时期四个以上代表画家.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主要风格特色是什么?简述文艺复兴"三杰"艺术特色. 佛教出入中国时佛教的雕塑风格 ...查看


  • 中国美术史各章节重点(整理后完整版)
  •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美术 1. 我国原始时代美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混沌性特征 :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物:各门类浑然一体,相互依存 2. 从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石器制造看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 人们的审美艺术逐渐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而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现 ...查看


  • 教师招聘浙江省的真题
  • 笔试的设计的内容比较多,有类似公务员考试的选择题,包括常识(文学历史,也有一两道时事常识),言语理解与表达,逻辑思维,推理题等等:还有计算机的英语,都是选择题:还有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知识:最后就是专业知识(语文)的考题. 卷面是百分制的,但 ...查看


  •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
  •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1 一.填空题(40分) 1.中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是 石器 时代的美术. 3.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壁画墨迹,是辽宁牛河梁 红山文化女神庙 遗址出土的壁画残块 4.我国先秦时代的青铜器,分 礼器 .乐器 . 兵器 . ...查看


  • 试题以及答案
  •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01) 1. 中国新石器时代最突出的美术创造是___陶器____,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仰韶文化 2. 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帛画>出土地点是___1949___年在__长沙陈家山_____ 3. <步辇 ...查看


  • 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题
  • 综合问答题及答案 外国美术史部分 1. 何为罗可可艺术? 答:18世界法国宫廷绘画风格.以上流社会的享乐生活为对象,描绘全裸或半裸的妇女和精美华丽的装饰的艳情艺术.一方面不免浮华做作,缺乏对于神圣力量的感受:另一方面却以法国式的轻快优雅使绘 ...查看


  • 美术考试名词解释.简答
  • 1.试述顾恺之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 (1)克服前代限于说教内容的缺点,广泛采用多样性题材.(2)明确提出了"传神"的重要性.(3)加强平列构图的变化,依靠画面人物相互关系的巧妙处理以显示人物的情思.(4)揉合汉画与西域 ...查看


  • 外国美术史复习资料大全
  • 第一章 原始,古代美术 1. 古埃及美术有什么特点?P9 1. 埃及美术是为法老与少数贵族服务的,它的作用是歌颂王权,巩固奴隶主国家的政权,强调等级制度.这种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规模宏伟. 2. 为了神话法老和贵族,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又必须 ...查看


  • 2015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复习题 简述题及论述题
  • 简答题(参考) 1.怎样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涵义? 2. 谈谈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媒体的多样化问题. 3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通过那两方面体现 4. 中国古代儿童美术教育有哪两种倾向,其内涵为何? 5.改革开放后,中国学前美术教育开始注意到哪些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