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等边三角形练习题

等边三角形练习题

姓名: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 知识点一 :等边三角形性质及推论

1、如图所示,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1,按图中所示的规律,用2008个这样的三角形镶嵌而成

的四边形的周长是( )

A

┅┅

A.2008

2、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点O

,DE∥BC,则这个图形中的等腰三角形共有(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B.2009

C.

2010 D.2011

8、如图,等边三角形ABC中,BD是AC边上的中线,BD=BE,则∠EDA= 度.

9、如图,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 ∠BAC=20°.分别以AB、AC为边向外作正△ABD, 正△ACE,连接BE、CD交于F,则∠BFCA

A

D

B D

PH

C

FB

C

C D

8题图

7题图

9题图

10、.如图,△ABC中,AB=AC,∠BAC=120°,AD⊥AC交BC•于点D,求证:BC=3AD.

C

A

B

A

E 3题图

A

4题图

BDC

2题图

C

DB

11、如图,已知△ABC和△BED都是等边三角形,且A、E、D在一条直线上,求证:

3、如图,△ABC和△BDE都是等边三角形,如果∠ABE=40°那么∠ABD=( ) A.80° B.90° C.100° D.105°

4、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A=30°,BD=2cm,则AB的长度是( ) A.2cm B.4cm C.8cm D.

16cm

5、在等边三角形ABC所在的平面内找一点P,使△PAB,△PAC和△PBC都是等腰三角形,具有这样性质的点P一共有( )

A、1个 B、4个

C、7个 D、10个

6、△ABC中,∠B=∠C=15°,AB=2cm,CD⊥AB交BA的延长线于点D,•则CD•长_______㎝. 7、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高AH=10,D是边AB的中点,P是AH上一个动点, 则CP+DP的最小值是 ㎝.

12、如图,点E是等边△ABC内一点,且EA=EB,△ABC外一点D满足BD=AC,且BE平分∠DBC,求∠BDE知识点二:等边三角形与全等

的度数.

A

D

B

13、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外以直角边AC为边作正△ACD,AE⊥CD于E, BD、AE交于F,连接CF, 求证:△CD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D

A

E

B

C

1.如图,C是线段AB上的任一点,分别以线段AC、BC为边向同侧作等边三角形得△ACD和△BCE,连接

AE、BD分别交DC、EC于点M、N,连MN,则如下结论:①AE=BD,②CM=CN,③MN∥AB,④△CMN是等边三角形,⑤∠EHB=60°中一定正确的结论有 ( )个。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题图 2题图 3题图

2.如图所示,在等边△ABC中,AD=BE=CF,D,E,F不是中点,连结AE,BF,CD.构成一些全等三角形,如果将三个全等三角形组成一组,那么图中全等三角形的组数是(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3.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3,P为BC上一点,且BP=1,D为AC上一点,若∠APD=60°,则CD的长为( ) A.

32

B.

23

C.

12

D.

34

4.如图所示,已知D,P分别是等边三角形ABC内,外一点,且DA=DB,AB=BP,∠DBP=∠DBC,求∠BPD的度数.

1

知识点三:等边三角形的综合应用

5、如图,等边△ABC中,D是BC中点,DE⊥AC于点E,证明CE=

4

AC 6、 如图2,△ABC中,ABBCCA,AECD, AD,BE相交于P,BQAD于Q.求证:BP2PQ.

图2

7、已知等边△ABC,BM=CN。 (1)探索BN、AM的关系;

(2)当点M运动到BC延长线上时,其余条件不变,则(1)的结论是否成立?

1、如图,在等边△ABC中,D是AC的中点,E是BC延长线上一点,且CE=CD,请说明DB=DE的理由。

2、已知:如图,△ABC和△BDE都是等边三角形,且A,E,D三点在一直线上。请你说明DA-DB=DC

3、已知,如图,△ABC是正三角形,D,E,F分别是各边上的一点,且AD=BE=CF。 请你说明△DEF是正三角形。

4.如图,△ABC中,AB=AC,∠BAC=120°,AD⊥AC交BC•于点D, •求证:•BC=3AD.

F

课堂检测

姓名:_______日期:_______教师:_______分数:_______

1. 等边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平分线所成的钝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

2. 若一个三角形有两个外角都是120°,则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__三角形。 3. 等边三角形的两条中线相交所成的锐角的度数是_________。

4. 若等腰三角形腰上的中线垂直于腰,则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_三角形。

5. 如图14-45,在等边ΔABC中,O是三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OD∥AB,OE∥AC,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

个数是 。

A

6. 如图14-46,ΔABC是等边三角形,D为BA的中点,DE⊥AC,垂足为点E,EFAB,AE=1,则AD= ,

BDC

ΔEFC的周长= 。

7. 如图14-47,在等边ΔABC中,AE=CD,BGAD,求证:BP=2PG。

5.如图,已知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BE交AC于F,AD交CE于H,

①求证:△BCE≌△ACD; ②求证:CF=CH;

③判断△CFH•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A

B

D

8. 若右图所示,已知点D在BC上,点E在AD上,BE=AE=CE,并且∠1=∠2=60°.求证:△ABC是等边

三角形。

9.如右图所示,在等边三角形ABC的边AB、AC上分别截出AD=AE,△ADE是等边三角形吗?说明理由。

10.如右图所示,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为BC延长线上的一点,CE评分∠ACD,CE=BD,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练习题

姓名: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 知识点一 :等边三角形性质及推论

1、如图所示,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1,按图中所示的规律,用2008个这样的三角形镶嵌而成

的四边形的周长是( )

A

┅┅

A.2008

2、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点O

,DE∥BC,则这个图形中的等腰三角形共有(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B.2009

C.

2010 D.2011

8、如图,等边三角形ABC中,BD是AC边上的中线,BD=BE,则∠EDA= 度.

9、如图,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 ∠BAC=20°.分别以AB、AC为边向外作正△ABD, 正△ACE,连接BE、CD交于F,则∠BFCA

A

D

B D

PH

C

FB

C

C D

8题图

7题图

9题图

10、.如图,△ABC中,AB=AC,∠BAC=120°,AD⊥AC交BC•于点D,求证:BC=3AD.

C

A

B

A

E 3题图

A

4题图

BDC

2题图

C

DB

11、如图,已知△ABC和△BED都是等边三角形,且A、E、D在一条直线上,求证:

3、如图,△ABC和△BDE都是等边三角形,如果∠ABE=40°那么∠ABD=( ) A.80° B.90° C.100° D.105°

4、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A=30°,BD=2cm,则AB的长度是( ) A.2cm B.4cm C.8cm D.

16cm

5、在等边三角形ABC所在的平面内找一点P,使△PAB,△PAC和△PBC都是等腰三角形,具有这样性质的点P一共有( )

A、1个 B、4个

C、7个 D、10个

6、△ABC中,∠B=∠C=15°,AB=2cm,CD⊥AB交BA的延长线于点D,•则CD•长_______㎝. 7、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高AH=10,D是边AB的中点,P是AH上一个动点, 则CP+DP的最小值是 ㎝.

12、如图,点E是等边△ABC内一点,且EA=EB,△ABC外一点D满足BD=AC,且BE平分∠DBC,求∠BDE知识点二:等边三角形与全等

的度数.

A

D

B

13、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外以直角边AC为边作正△ACD,AE⊥CD于E, BD、AE交于F,连接CF, 求证:△CD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D

A

E

B

C

1.如图,C是线段AB上的任一点,分别以线段AC、BC为边向同侧作等边三角形得△ACD和△BCE,连接

AE、BD分别交DC、EC于点M、N,连MN,则如下结论:①AE=BD,②CM=CN,③MN∥AB,④△CMN是等边三角形,⑤∠EHB=60°中一定正确的结论有 ( )个。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题图 2题图 3题图

2.如图所示,在等边△ABC中,AD=BE=CF,D,E,F不是中点,连结AE,BF,CD.构成一些全等三角形,如果将三个全等三角形组成一组,那么图中全等三角形的组数是(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3.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3,P为BC上一点,且BP=1,D为AC上一点,若∠APD=60°,则CD的长为( ) A.

32

B.

23

C.

12

D.

34

4.如图所示,已知D,P分别是等边三角形ABC内,外一点,且DA=DB,AB=BP,∠DBP=∠DBC,求∠BPD的度数.

1

知识点三:等边三角形的综合应用

5、如图,等边△ABC中,D是BC中点,DE⊥AC于点E,证明CE=

4

AC 6、 如图2,△ABC中,ABBCCA,AECD, AD,BE相交于P,BQAD于Q.求证:BP2PQ.

图2

7、已知等边△ABC,BM=CN。 (1)探索BN、AM的关系;

(2)当点M运动到BC延长线上时,其余条件不变,则(1)的结论是否成立?

1、如图,在等边△ABC中,D是AC的中点,E是BC延长线上一点,且CE=CD,请说明DB=DE的理由。

2、已知:如图,△ABC和△BDE都是等边三角形,且A,E,D三点在一直线上。请你说明DA-DB=DC

3、已知,如图,△ABC是正三角形,D,E,F分别是各边上的一点,且AD=BE=CF。 请你说明△DEF是正三角形。

4.如图,△ABC中,AB=AC,∠BAC=120°,AD⊥AC交BC•于点D, •求证:•BC=3AD.

F

课堂检测

姓名:_______日期:_______教师:_______分数:_______

1. 等边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平分线所成的钝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

2. 若一个三角形有两个外角都是120°,则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__三角形。 3. 等边三角形的两条中线相交所成的锐角的度数是_________。

4. 若等腰三角形腰上的中线垂直于腰,则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_三角形。

5. 如图14-45,在等边ΔABC中,O是三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OD∥AB,OE∥AC,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

个数是 。

A

6. 如图14-46,ΔABC是等边三角形,D为BA的中点,DE⊥AC,垂足为点E,EFAB,AE=1,则AD= ,

BDC

ΔEFC的周长= 。

7. 如图14-47,在等边ΔABC中,AE=CD,BGAD,求证:BP=2PG。

5.如图,已知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BE交AC于F,AD交CE于H,

①求证:△BCE≌△ACD; ②求证:CF=CH;

③判断△CFH•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A

B

D

8. 若右图所示,已知点D在BC上,点E在AD上,BE=AE=CE,并且∠1=∠2=60°.求证:△ABC是等边

三角形。

9.如右图所示,在等边三角形ABC的边AB、AC上分别截出AD=AE,△ADE是等边三角形吗?说明理由。

10.如右图所示,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为BC延长线上的一点,CE评分∠ACD,CE=BD,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


相关文章

  • 青岛版初中数学章节
  • 青岛版初一数学 (上册) 第一章 基本的几何图形 1.1 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 1.2 点.线.面.体 1.3 线段.射线和直线 1.4 线段的度量和比较 同步练习 单元测试 本章综合 第二章 有理数 2.1 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2.2 数轴 ...查看


  • 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
  • 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 七年级上 第一章 我们与数学同行 1.1生活数学 1.2活动思考 第二章 有理数 2.1 比0小的数 2.2 数轴 2.3 绝对值与相反数 2.4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2.5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2.6 有理数的乘方 ...查看


  • 初中数学 华东师大版 目录内容
  • 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按章节目录 七年级上 第1章 走进数学世界 §1.1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1. 数学伴我们成长:2. 人类离不开数学:3. 人人都能学会数学:阅读材料 华罗庚的故事:视数学为生命的陈景润:少年高斯的速算: §1.2 让我们来 ...查看


  •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目录(详细)
  •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实验与探究 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 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观察与猜想 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1.5 有理数的乘方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 ...查看


  • 初中数学课本目录(新人教版 完整)
  • 初中数学课本目录(新人教版) 初一(上)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实验与探究 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 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观察与猜想 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1.5 有理 ...查看


  • 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
  • 综合练习(11/11/底) 姓名 学号 一.填空: 如图在三角形ABC中, )AC边上的高是( ), (2)CD为高,它相对应的底是 ( ). 2.如图(单位厘米) 这个三角形的底是( )厘米,它相对应 的高是( )厘米. 二.求三角形的面 ...查看


  • 人教版初中数学课程详细目录
  • 人教版初中数学课程目录(详细)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1.1 正数和负数 1.2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实验与探究 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 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观察与思考 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1.5 有理数的乘方 ...查看


  • 七年级数学内容
  •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阅读与思考 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实验与探究 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 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观察与思考 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1.5 有理数的乘方 ...查看


  • 2014年广州初中数学目录
  • 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 新人教版2014年初中数学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5 有理数的乘方 数学活动 小结 习题解答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