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量先生每年要在医院里住两三回,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心脏坏了,心还没坏。”
这两年我见过他好几次,每次电话联系,总是很乐于听到那一声“喂——”老人是没什么东西可以伪饰的,表情、语气、语调、口头禅,样样都出卖他的性格。哪怕是一辈子都在伪饰的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也要原形毕露。在八十五六岁的年龄上,智量先生的著作和译作早已等身,华东师范大学为他出了十几卷的作品集,历史专业为他立项,专门记录他的口述史。智量先生不但有这些东西可以发表,而且也拥有与发表它们相匹配的个性。熟悉他本人的绝不会否认这一点。于我来说,他是一个但闻其声,就如见其人的人。
比如口述往事一事,早几年人们就已找到他,说了一番好话,智量先生立刻回答:“你们是看我快死了,才来找我的吧?”对方的尴尬可想而知。当然后来,他还是答应下来的,他可不是会赌这口气的人,但他必须告诉后辈们:我都明白,别来虚的。
智量先生至今住在学校附属的宿舍区里。他的藏书散去了大半,“都是我学生拿的,让他们拿呗。”我夸他唇色鲜红,气色撼人,他说“什么嘛,高血压啦。”关于他的初恋故事,事实上老先生早已写入文章,收入了回忆文集里,这部文集也在多地多次出版过——但我还是想记录下来,因为我是面对面听他讲的,就像《黑暗的心》里,叙事人听水手马洛绘声绘色地讲自己的刚果腹地亲历记一样。
陕西汉中的东边,有个城固县,抗战中期,王智量在那所县城读中学,交上一个女友。“叫素颖,”他说,不称其姓氏。“那里没有战事吗?”我话出口才想起来问错了,那边是大后方。
老先生的嗓音柔韧得很,从头到尾,他的隆腮阔颐之间,笑颜就从未淡掉。男孩女孩那时课余常常去野外,那里有大片的坟地,冬末春初的时节,迎春花把原野装点得金黄一片。女孩跳到花丛里,回头看着男孩:“你说,迎春花,它为什么开在坟地上?”
文学的换代,就是这么一个奇妙的东西。盘指算算,一场战争似乎彻底终结了一个渊脉深长的文学传统。大约自赫尔曼·黑塞和安德烈·纪德之后,浪漫主义的思维和语言就从战后人的世界里汹涌地退潮了。更曲折、更注重自我、更讲究形式的现代主义几乎一统天下。“迎春花,它为什么开在坟地上?”听起来就是一句来自昔日的问候,一个浪漫主义的孑遗,让人想起纪德日记里的那些话:“多么温馨,多么温馨,这夜晚——星光闪烁,多么柔和——我的心也为之融解。……已不是温煦的晚风。现在爱抚我的,是你的手!”
问了就得答。男孩说:
“它在对枯骨夸耀自己美丽的容颜。”
“她不满意。”王老说,他又换了一个回答:
“它在说:墓中人啊,你可知大地上又是春天。”
“她还不满意。”再换一个回答:
“它象征着青春的脚下埋葬着死亡。”
“她还是不满意,又问我:迎春花,它为什么开在坟地上?”
这几段问答,老先生说,后来被附近的大学生听了去,把这些词谱成了曲。我暗暗称奇:什么样的人身上会发生什么样的事,信然。
想当年,一个爱想象、爱用辞藻、爱举目生情并且看重生活品质的人早晚是要写些类似的句子的吧。把“文艺”一词作为形容词被广泛使用,是现在的事了,通常指那些不肯踏实工作、没事做点白日梦的“社会的门外汉”。
这两个人的关系发展很快。后来就被女孩的父亲知道了。他当时是商会会长,算是极有名望的乡绅(“后来一家全死了。”王老插了一句)。得知女儿的恋情后,这位父亲的处理十分开明,他派人去考察了王智量家的背景、学业等等。王那时是住校生,他还把调查触角伸到了七十里外他的家里。最后,这位乡绅承认了他们的关系。
“他跟我说:你也别偷偷摸摸的了,就住我家里。”这等于是接受了这个才十五六岁的女婿。
事情似乎很顺利,但是一年之后,王智量高中毕业,他是决定要上大学的。而留在未来的岳父家,将来继承一大份产业,并不是他的志向所在。事情还不容他多虑,女孩家里已经在筹备嫁妆了,男孩明白,必须迅速做出决定。
他联系上远在南京和上海的两个哥哥,让他们发来措辞严厉的书信,说若是结婚,便是不求上进,便要断绝供他上学的资助。信到了汉中这里,那位乡绅虽感无奈,但也只好妥协,他说,你先去考吧,考完了马上回来结婚。至于女孩,她的未来已被父亲规划得妥帖,她也想不到男孩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返的机会了。战争切断了铁路,风筝断了线。当王智量考上北京大学,重新与素颖取得联系,得知她也考上了武汉的一个高校——一个中共地下党的据点。他印象里真挚无暇的眼眸尚未消淡,女孩已加入了与自己父亲所代表的那个阶级水火不容的一方。
他俩的故事,让我想到林语堂和青梅竹马的赖柏英。民国生人,从文字到情怀都带着青年纪德的味道,所以我更愿意说是“纪德时人”——他们在回忆初恋时,总是会带出出一些诗意至极、浪漫至极、唯美至极的东西,林语堂回忆中的赖柏英,在小溪里蹲下,等蝴蝶落在她的头发上,站起身走开,不把蝴蝶惊走。后来林语堂也是要考大学,与初恋分手,但赖留在老家,而素颖他们赶上了一个更大的变局。一代诗意,记忆的背囊还没来得及兜住它,便自己把自己拗碎了。
近二十年的右派生涯过后,王智量好不容易进了华师大,他俄语和英语俱佳,还有一手民国教育训练出来的汉语,在诸多《黑暗的心》的译本里,我最青睐他的。1990年,他六旬已过,竟无意中得知了素颖的消息。
“她改名叫樊堃了,樊是她母亲的名字,而父亲的名字里有个堃。我是在一次去成都的会议上,在聊天的时候得知这么一个人了。我当时就知道,一定是她。她的丈夫是《湖北日报》的主编,出车祸去世,她就接任了,后来在文革时也挨了斗。”
他赶紧出发去见她,另一位俄苏专家王志耕陪同。樊社长端坐办公室,那情景,我不敢复述,直接摘上王智量回忆文章里的话:
“一位两鬓斑白的,朴素而颇有些领导人威严的女同志坐在硕大的办公桌前,我坐在她对面的照例是被接见者的座位上。我们四目凝视,片刻间相对无言。我极力在她的举止形态和面容上寻找当年的素颖的痕迹。我似乎找到一些,但是微乎其微。而她的确就是我的素颖。当年我的素颖。”
他们说了点什么,智量先生没写,我想他们不会只是“无语凝噎”半天,但像他这么坦率明白的人,也会在这里住笔,恐怕是因为那些东西太硬,太硌人了。从报社回旅店的路上,他看到路边盛开的迎春花——会有那么巧吗?也许是回忆写到此地、自然而生的联想吧。两个月后,樊堃重病,当年的男孩搭飞机再回故地,透过病房的一小片窗玻璃,看到那个正被许多白大褂围着的人。“那个病房很大,只有她一个病人。”
故事结束时,至情至性的老人的声音已经很轻了——他说话久了就会这样。这般故事,世上虽不少有,但对“沧桑无语”这种体验,人其实是从不嫌其多的。
(责任编辑:王晶)
智量先生每年要在医院里住两三回,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心脏坏了,心还没坏。”
这两年我见过他好几次,每次电话联系,总是很乐于听到那一声“喂——”老人是没什么东西可以伪饰的,表情、语气、语调、口头禅,样样都出卖他的性格。哪怕是一辈子都在伪饰的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也要原形毕露。在八十五六岁的年龄上,智量先生的著作和译作早已等身,华东师范大学为他出了十几卷的作品集,历史专业为他立项,专门记录他的口述史。智量先生不但有这些东西可以发表,而且也拥有与发表它们相匹配的个性。熟悉他本人的绝不会否认这一点。于我来说,他是一个但闻其声,就如见其人的人。
比如口述往事一事,早几年人们就已找到他,说了一番好话,智量先生立刻回答:“你们是看我快死了,才来找我的吧?”对方的尴尬可想而知。当然后来,他还是答应下来的,他可不是会赌这口气的人,但他必须告诉后辈们:我都明白,别来虚的。
智量先生至今住在学校附属的宿舍区里。他的藏书散去了大半,“都是我学生拿的,让他们拿呗。”我夸他唇色鲜红,气色撼人,他说“什么嘛,高血压啦。”关于他的初恋故事,事实上老先生早已写入文章,收入了回忆文集里,这部文集也在多地多次出版过——但我还是想记录下来,因为我是面对面听他讲的,就像《黑暗的心》里,叙事人听水手马洛绘声绘色地讲自己的刚果腹地亲历记一样。
陕西汉中的东边,有个城固县,抗战中期,王智量在那所县城读中学,交上一个女友。“叫素颖,”他说,不称其姓氏。“那里没有战事吗?”我话出口才想起来问错了,那边是大后方。
老先生的嗓音柔韧得很,从头到尾,他的隆腮阔颐之间,笑颜就从未淡掉。男孩女孩那时课余常常去野外,那里有大片的坟地,冬末春初的时节,迎春花把原野装点得金黄一片。女孩跳到花丛里,回头看着男孩:“你说,迎春花,它为什么开在坟地上?”
文学的换代,就是这么一个奇妙的东西。盘指算算,一场战争似乎彻底终结了一个渊脉深长的文学传统。大约自赫尔曼·黑塞和安德烈·纪德之后,浪漫主义的思维和语言就从战后人的世界里汹涌地退潮了。更曲折、更注重自我、更讲究形式的现代主义几乎一统天下。“迎春花,它为什么开在坟地上?”听起来就是一句来自昔日的问候,一个浪漫主义的孑遗,让人想起纪德日记里的那些话:“多么温馨,多么温馨,这夜晚——星光闪烁,多么柔和——我的心也为之融解。……已不是温煦的晚风。现在爱抚我的,是你的手!”
问了就得答。男孩说:
“它在对枯骨夸耀自己美丽的容颜。”
“她不满意。”王老说,他又换了一个回答:
“它在说:墓中人啊,你可知大地上又是春天。”
“她还不满意。”再换一个回答:
“它象征着青春的脚下埋葬着死亡。”
“她还是不满意,又问我:迎春花,它为什么开在坟地上?”
这几段问答,老先生说,后来被附近的大学生听了去,把这些词谱成了曲。我暗暗称奇:什么样的人身上会发生什么样的事,信然。
想当年,一个爱想象、爱用辞藻、爱举目生情并且看重生活品质的人早晚是要写些类似的句子的吧。把“文艺”一词作为形容词被广泛使用,是现在的事了,通常指那些不肯踏实工作、没事做点白日梦的“社会的门外汉”。
这两个人的关系发展很快。后来就被女孩的父亲知道了。他当时是商会会长,算是极有名望的乡绅(“后来一家全死了。”王老插了一句)。得知女儿的恋情后,这位父亲的处理十分开明,他派人去考察了王智量家的背景、学业等等。王那时是住校生,他还把调查触角伸到了七十里外他的家里。最后,这位乡绅承认了他们的关系。
“他跟我说:你也别偷偷摸摸的了,就住我家里。”这等于是接受了这个才十五六岁的女婿。
事情似乎很顺利,但是一年之后,王智量高中毕业,他是决定要上大学的。而留在未来的岳父家,将来继承一大份产业,并不是他的志向所在。事情还不容他多虑,女孩家里已经在筹备嫁妆了,男孩明白,必须迅速做出决定。
他联系上远在南京和上海的两个哥哥,让他们发来措辞严厉的书信,说若是结婚,便是不求上进,便要断绝供他上学的资助。信到了汉中这里,那位乡绅虽感无奈,但也只好妥协,他说,你先去考吧,考完了马上回来结婚。至于女孩,她的未来已被父亲规划得妥帖,她也想不到男孩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返的机会了。战争切断了铁路,风筝断了线。当王智量考上北京大学,重新与素颖取得联系,得知她也考上了武汉的一个高校——一个中共地下党的据点。他印象里真挚无暇的眼眸尚未消淡,女孩已加入了与自己父亲所代表的那个阶级水火不容的一方。
他俩的故事,让我想到林语堂和青梅竹马的赖柏英。民国生人,从文字到情怀都带着青年纪德的味道,所以我更愿意说是“纪德时人”——他们在回忆初恋时,总是会带出出一些诗意至极、浪漫至极、唯美至极的东西,林语堂回忆中的赖柏英,在小溪里蹲下,等蝴蝶落在她的头发上,站起身走开,不把蝴蝶惊走。后来林语堂也是要考大学,与初恋分手,但赖留在老家,而素颖他们赶上了一个更大的变局。一代诗意,记忆的背囊还没来得及兜住它,便自己把自己拗碎了。
近二十年的右派生涯过后,王智量好不容易进了华师大,他俄语和英语俱佳,还有一手民国教育训练出来的汉语,在诸多《黑暗的心》的译本里,我最青睐他的。1990年,他六旬已过,竟无意中得知了素颖的消息。
“她改名叫樊堃了,樊是她母亲的名字,而父亲的名字里有个堃。我是在一次去成都的会议上,在聊天的时候得知这么一个人了。我当时就知道,一定是她。她的丈夫是《湖北日报》的主编,出车祸去世,她就接任了,后来在文革时也挨了斗。”
他赶紧出发去见她,另一位俄苏专家王志耕陪同。樊社长端坐办公室,那情景,我不敢复述,直接摘上王智量回忆文章里的话:
“一位两鬓斑白的,朴素而颇有些领导人威严的女同志坐在硕大的办公桌前,我坐在她对面的照例是被接见者的座位上。我们四目凝视,片刻间相对无言。我极力在她的举止形态和面容上寻找当年的素颖的痕迹。我似乎找到一些,但是微乎其微。而她的确就是我的素颖。当年我的素颖。”
他们说了点什么,智量先生没写,我想他们不会只是“无语凝噎”半天,但像他这么坦率明白的人,也会在这里住笔,恐怕是因为那些东西太硬,太硌人了。从报社回旅店的路上,他看到路边盛开的迎春花——会有那么巧吗?也许是回忆写到此地、自然而生的联想吧。两个月后,樊堃重病,当年的男孩搭飞机再回故地,透过病房的一小片窗玻璃,看到那个正被许多白大褂围着的人。“那个病房很大,只有她一个病人。”
故事结束时,至情至性的老人的声音已经很轻了——他说话久了就会这样。这般故事,世上虽不少有,但对“沧桑无语”这种体验,人其实是从不嫌其多的。
(责任编辑: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