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接中抢抓机遇在融入中加快发展

  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是湖北省委、省政府顺应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大趋势背景下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重大举措。仙桃市作为武汉城市圈的圈内城市,抢抓这一重大政策机遇,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主动对接,积极融入,努力实现与圈内城市的合作共赢。

  

  下大力培育产业特色,依托大武汉发展配套产业

  

  

  做强五大工业板块,构建与大武汉配套发展的工业体系。仙桃市抢抓武汉城市圈产业规划政策机遇,围绕武汉市汽车、钢铁、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和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电一体化等高技术产业,主动承接配套,搞好协作,扩大服务,同时培植新的支柱产业。重点建设纺织服装、无纺布和医用卫材、医药化工、食品加工和机械电子等五大板块,构建自己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目前,全市纺织服装产业已有规模以上企业86家,拥有两个中国名牌产品、一家上市公司,形成了50万先进纺锭规模,可年产各类服装5000万件;无纺布和医用卫材产业已有生产及配套加工企业270多家,可年产无纺布6万吨、无纺布制品约3万个标准集装箱,是全国最大的无纺布出口基地;食品加工板块现有企业150多家,随着燕京啤酒、台湾旺旺、福建亲亲、浙江外婆家、美国康派克等一批知名企业的引进,产业品牌集聚效应日益显现;医药化工板块现有企业55家,年创利税近4亿元,龙头企业丝宝集团强强联手后将在仙桃再上一批新项目;机械电子板块现有企业92家,先后引进北京神雾、四川科伦、青岛三利、八一汽配、元丰汽配、天轮机械、广东纳伟仕、深圳新科万等企业,实现了高点起跳、突破性发展,成为了全市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仙桃市将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城市环境,依托与武汉业已形成的良好的科教和经济合作关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进产业集群集聚配套,努力把仙桃建设成为武汉先进制造业加工配套基地、建成全国最大的无纺布制品加工出口集散基地、建成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建成全国有影响的节能环保产品研发生产基地,成为武汉城市圈西翼重要的增长极。

  提升商贸流通业态,构建江汉平原区域性流通中心。仙桃毗邻武汉,交通便捷,商业发达,素有“小汉口”的美誉。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将仙桃定位为全省六大物流枢纽之一。按照这一定位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商贸流通业态,大力发展会议经济、假日经济、休闲经济,吸引武汉及周边地区的消费,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着力构建江汉平原区域性流通中心。全市现有星级酒店16家,其中三星级以上6家;商贸流通从业人员23.3万人,占全市劳动力总数的28%;人均商业面积1.81平方米,高于发达国家1.2平方米的平均水平。商城大厦在江汉平原“一枝独秀”,最高峰日销售额突破600万元。其中富迪超市以每7天开办一家连锁店的速度快速扩张,现已发展到500多家,连锁店遍布江汉平原13个县市,从业人员达8400人,营业额突破25亿元。以农资销售为主的丰联公司大力向农村延伸,已发展村级连锁店250多家,今年将实现镇村全覆盖。我们正在加快富迪物流产业园、江汉农产品物流园建设步伐。要在不久的将来,使仙桃的区域性商贸中心地位更加明显。

  发展四大特色农业,构建面向武汉城市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武汉作为全国特大城市,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量很大。仙桃是农业大市、鱼米之乡,是国家重要的粮棉油猪鱼蛋生产基地。仙桃在与武汉实行工农互补、城乡联动上潜力很大,优势明显。仙桃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优质粮油、名特水产、生态畜禽、绿色蔬菜四大特色农业,加快建设90万亩高产优质水稻基地、90万亩优质高效水产基地、120万头生猪基地、1500万只家禽基地和20万亩蔬菜基地。规模化发展虾、蟹、鳝、鳖等市场俏销名特品种,大力推广鱼莲共生及鱼猪、鱼鸭、鱼鹅套养等高效、生态种养模式。依托板块基地,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产品竞争力。全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70多家,年加工产值近百亿元。初步形成了以外婆家为龙头的水产加工链条、以绿生科技为龙头的生猪加工链条、以盛胜鹅业为龙头的鹅加工链条和以万荷堂为龙头的莲子及蔬菜加工链条。仙桃的水产品在武汉市场成交量不断增长,地位日益重要。“仙桃”牌香米、“九珠”牌皮盐蛋、“毛嘴”牌卤鸡、“万荷堂”牌月饼、“绿生”牌鲜肉等一批品牌农副产品深受武汉及省内外市场的青睐。

  

  

  全方位改善投资环境,构建对接大武汉的绿色通道

  

  仙桃坚持把各种软硬环境建设作为增强自身吸附力的重要工程来抓,开辟对接大武汉的绿色通道。

  加强园区建设,加快园区对接。仙桃市充分发挥靠近武汉市沌口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加快园区平台建设,直接承接沌口开发区的产业转移和经济辐射。仙桃市委、市政府经过科学规划和论证,决定推进城市重心南移,在宜黄高速公路以南建设一个50平方公里的新区,将过去分散的四大工业园区进行整合对接,推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目前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已有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品牌企业陆续进驻园区,力争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使新区成为仙桃市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和武汉经济辐射的最大载体和平台,成为仙桃最显魅力、最具活力的新型产业集中区和税源积聚区。

  营造投资环境,打造投资洼地。仙桃市坚持把提高行政效率作为优化投资环境的关键举措来抓,大力推行效能革命,减少审批手续,简化办事程序,提升行政服务质量,为城市圈各个层面、各种生产要素的进入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宽松的环境。市行政服务中心实行集中办公、一站式办证、一条龙服务,所有手续通过服务中心一次性快速办结。市委、市政府营造全社会保护企业家、爱护投资者、尊重纳税人的良好氛围,重奖招商引资、重奖纳税大户、重奖科技型企业和创新创业型人才,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产生了明显的“洼地效应”。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看好仙桃、落户仙桃、扎根仙桃,使仙桃成为一块投资热土。

  推进文明创建,打造城市特色。仙桃市目前建成区面积已近40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36.3万人,仙桃市以此为起点,全力打造新的城市特色,增创新的城市优势。以荣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先进市为新起点,全市坚持不懈抓创建、永不松懈促发展,进一步营造功能完善的设施环境、天蓝水碧的人居环境、繁荣发达的服务环境、勇争第一的人文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增强城市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凝聚力,把仙桃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独具特色的创业宜居型城市。

  

  多层面加强交流协作,架设融入大武汉的立交桥

  

  武汉在“1+8”城市圈中居龙头地位,加快仙桃发展,必须全方位开展与大武汉的交流合作,推进与武汉及周边城市的一体化进程。

  设施联通。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设施是实现城市圈一体化的重要载体。仙桃市把设施建设作为推进城市圈一体化的基础工程来抓,以设施联通促进全面对接,整体融入。先后完成和启动了318国道一级化改造、仙汉公路建设、仙天一级公路建设、汉江大桥建设、仙洪公路加宽、仙潜公路改造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初步实现了仙桃与武汉及周边城市连接公路一级化、市通乡(镇)公路二级化、通村公路等级化,力争在江汉平原率先实现交通现代化。同时,投入20多亿元,加强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以武汉为中心的信息、能源建设,形成了数字化、宽带化的信息通道和一体化的能源利用体系,使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未来我们还将建设与武汉一体的通信同网和城际轻轨,进一步缩短与武汉的时空距离。

  招商联动。从地理位置看,仙桃之于武汉,好比昆山之于上海。在招商引资上,仙桃市充分发挥毗邻武汉、背靠武汉的区位优势,引导知名大企业、大集团落户仙桃,以此作为占领武汉市场、拓展华中市场、进军西部市场的“桥头堡”。近几年,仙桃市主动围绕配套大武汉开展招商,探索出了两种招商模式:一是“前店后厂”模式,就是引导大中型企业将总部包括研发中心、营销中心放在武汉,把生产加工基地放到仙桃,使武汉完备的综合功能与仙桃加工成本低的优势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分工合作中实现双赢。其中丝宝集团将总部和研发销售中心设在武汉,将主要加工基地建在仙桃,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发展模式,实现了超常发展。二是产业延伸模式,主要是围绕武汉核心区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上下游产品,为武汉大型企业配套服务。围绕配套武汉汽车城,大力发展汽车零配件加工业,现已引进和培育汽车零配件加工企业10多家。今后,仙桃市将更加主动对接武汉“千亿元产业计划”,重点围绕配套武钢、东风等企业抓机械加工企业的引进,围绕配套富士康抓光机电高新企业的引进,围绕配套80万吨乙烯项目抓下游制品加工企业的引进,借势招商,借力发展。

  

  科企联姻。武汉市人才智力资源雄厚。仙桃市积极承接武汉科技人才外溢效应,大力开展招才引智、招研引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要素推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以科技创新推动结构创新,努力实现县域经济高端发展。仙桃市率先举办武汉城市圈仙桃人才引进与科技合作洽谈会,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4所知名学校建立了全面校市合作关系,全市200多家企业与武汉30多所院校实现技术对接,使企业的研发中心延伸到高校院所,使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得以迅速转化,实现了科企合作的“双赢”。中星电子、元丰汽配、信达化工等一批企业通过这种模式得到了快速发展。

  市场联网。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是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按照打造江汉平原区域性商贸市场次中心区域布局定位要求,仙桃市主动融入城市圈市场网络,积极加强与武汉及周边城市的商业交流与合作,大力引进和培育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强化和完善商贸体系的集聚、辐射功能,努力构建与武汉大都市商贸中心相呼应的区域性商贸次中心。仙桃市积极引进武汉中百、中商,提升了商贸流通业态水平,带动了全市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一批优质农产品得以进入省内外大型超市。仙桃市积极引进武汉及周边城市先进的流通业态和经营模式,吸引武汉等大中城市大型商贸集团来仙桃开设连锁分店,扩大圈内城市商品流通。同时认真研究武汉的市场需求,大力开拓武汉市场,扩大本地产品在武汉的市场份额,并以武汉为“桥头堡”,进军华中及全国市场,带动仙桃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作者为中共仙桃市委书记)

  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是湖北省委、省政府顺应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大趋势背景下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重大举措。仙桃市作为武汉城市圈的圈内城市,抢抓这一重大政策机遇,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主动对接,积极融入,努力实现与圈内城市的合作共赢。

  

  下大力培育产业特色,依托大武汉发展配套产业

  

  

  做强五大工业板块,构建与大武汉配套发展的工业体系。仙桃市抢抓武汉城市圈产业规划政策机遇,围绕武汉市汽车、钢铁、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和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电一体化等高技术产业,主动承接配套,搞好协作,扩大服务,同时培植新的支柱产业。重点建设纺织服装、无纺布和医用卫材、医药化工、食品加工和机械电子等五大板块,构建自己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目前,全市纺织服装产业已有规模以上企业86家,拥有两个中国名牌产品、一家上市公司,形成了50万先进纺锭规模,可年产各类服装5000万件;无纺布和医用卫材产业已有生产及配套加工企业270多家,可年产无纺布6万吨、无纺布制品约3万个标准集装箱,是全国最大的无纺布出口基地;食品加工板块现有企业150多家,随着燕京啤酒、台湾旺旺、福建亲亲、浙江外婆家、美国康派克等一批知名企业的引进,产业品牌集聚效应日益显现;医药化工板块现有企业55家,年创利税近4亿元,龙头企业丝宝集团强强联手后将在仙桃再上一批新项目;机械电子板块现有企业92家,先后引进北京神雾、四川科伦、青岛三利、八一汽配、元丰汽配、天轮机械、广东纳伟仕、深圳新科万等企业,实现了高点起跳、突破性发展,成为了全市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仙桃市将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城市环境,依托与武汉业已形成的良好的科教和经济合作关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进产业集群集聚配套,努力把仙桃建设成为武汉先进制造业加工配套基地、建成全国最大的无纺布制品加工出口集散基地、建成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建成全国有影响的节能环保产品研发生产基地,成为武汉城市圈西翼重要的增长极。

  提升商贸流通业态,构建江汉平原区域性流通中心。仙桃毗邻武汉,交通便捷,商业发达,素有“小汉口”的美誉。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将仙桃定位为全省六大物流枢纽之一。按照这一定位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商贸流通业态,大力发展会议经济、假日经济、休闲经济,吸引武汉及周边地区的消费,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着力构建江汉平原区域性流通中心。全市现有星级酒店16家,其中三星级以上6家;商贸流通从业人员23.3万人,占全市劳动力总数的28%;人均商业面积1.81平方米,高于发达国家1.2平方米的平均水平。商城大厦在江汉平原“一枝独秀”,最高峰日销售额突破600万元。其中富迪超市以每7天开办一家连锁店的速度快速扩张,现已发展到500多家,连锁店遍布江汉平原13个县市,从业人员达8400人,营业额突破25亿元。以农资销售为主的丰联公司大力向农村延伸,已发展村级连锁店250多家,今年将实现镇村全覆盖。我们正在加快富迪物流产业园、江汉农产品物流园建设步伐。要在不久的将来,使仙桃的区域性商贸中心地位更加明显。

  发展四大特色农业,构建面向武汉城市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武汉作为全国特大城市,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量很大。仙桃是农业大市、鱼米之乡,是国家重要的粮棉油猪鱼蛋生产基地。仙桃在与武汉实行工农互补、城乡联动上潜力很大,优势明显。仙桃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优质粮油、名特水产、生态畜禽、绿色蔬菜四大特色农业,加快建设90万亩高产优质水稻基地、90万亩优质高效水产基地、120万头生猪基地、1500万只家禽基地和20万亩蔬菜基地。规模化发展虾、蟹、鳝、鳖等市场俏销名特品种,大力推广鱼莲共生及鱼猪、鱼鸭、鱼鹅套养等高效、生态种养模式。依托板块基地,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产品竞争力。全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70多家,年加工产值近百亿元。初步形成了以外婆家为龙头的水产加工链条、以绿生科技为龙头的生猪加工链条、以盛胜鹅业为龙头的鹅加工链条和以万荷堂为龙头的莲子及蔬菜加工链条。仙桃的水产品在武汉市场成交量不断增长,地位日益重要。“仙桃”牌香米、“九珠”牌皮盐蛋、“毛嘴”牌卤鸡、“万荷堂”牌月饼、“绿生”牌鲜肉等一批品牌农副产品深受武汉及省内外市场的青睐。

  

  

  全方位改善投资环境,构建对接大武汉的绿色通道

  

  仙桃坚持把各种软硬环境建设作为增强自身吸附力的重要工程来抓,开辟对接大武汉的绿色通道。

  加强园区建设,加快园区对接。仙桃市充分发挥靠近武汉市沌口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加快园区平台建设,直接承接沌口开发区的产业转移和经济辐射。仙桃市委、市政府经过科学规划和论证,决定推进城市重心南移,在宜黄高速公路以南建设一个50平方公里的新区,将过去分散的四大工业园区进行整合对接,推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目前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已有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品牌企业陆续进驻园区,力争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使新区成为仙桃市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和武汉经济辐射的最大载体和平台,成为仙桃最显魅力、最具活力的新型产业集中区和税源积聚区。

  营造投资环境,打造投资洼地。仙桃市坚持把提高行政效率作为优化投资环境的关键举措来抓,大力推行效能革命,减少审批手续,简化办事程序,提升行政服务质量,为城市圈各个层面、各种生产要素的进入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宽松的环境。市行政服务中心实行集中办公、一站式办证、一条龙服务,所有手续通过服务中心一次性快速办结。市委、市政府营造全社会保护企业家、爱护投资者、尊重纳税人的良好氛围,重奖招商引资、重奖纳税大户、重奖科技型企业和创新创业型人才,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产生了明显的“洼地效应”。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看好仙桃、落户仙桃、扎根仙桃,使仙桃成为一块投资热土。

  推进文明创建,打造城市特色。仙桃市目前建成区面积已近40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36.3万人,仙桃市以此为起点,全力打造新的城市特色,增创新的城市优势。以荣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先进市为新起点,全市坚持不懈抓创建、永不松懈促发展,进一步营造功能完善的设施环境、天蓝水碧的人居环境、繁荣发达的服务环境、勇争第一的人文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增强城市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凝聚力,把仙桃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独具特色的创业宜居型城市。

  

  多层面加强交流协作,架设融入大武汉的立交桥

  

  武汉在“1+8”城市圈中居龙头地位,加快仙桃发展,必须全方位开展与大武汉的交流合作,推进与武汉及周边城市的一体化进程。

  设施联通。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设施是实现城市圈一体化的重要载体。仙桃市把设施建设作为推进城市圈一体化的基础工程来抓,以设施联通促进全面对接,整体融入。先后完成和启动了318国道一级化改造、仙汉公路建设、仙天一级公路建设、汉江大桥建设、仙洪公路加宽、仙潜公路改造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初步实现了仙桃与武汉及周边城市连接公路一级化、市通乡(镇)公路二级化、通村公路等级化,力争在江汉平原率先实现交通现代化。同时,投入20多亿元,加强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以武汉为中心的信息、能源建设,形成了数字化、宽带化的信息通道和一体化的能源利用体系,使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未来我们还将建设与武汉一体的通信同网和城际轻轨,进一步缩短与武汉的时空距离。

  招商联动。从地理位置看,仙桃之于武汉,好比昆山之于上海。在招商引资上,仙桃市充分发挥毗邻武汉、背靠武汉的区位优势,引导知名大企业、大集团落户仙桃,以此作为占领武汉市场、拓展华中市场、进军西部市场的“桥头堡”。近几年,仙桃市主动围绕配套大武汉开展招商,探索出了两种招商模式:一是“前店后厂”模式,就是引导大中型企业将总部包括研发中心、营销中心放在武汉,把生产加工基地放到仙桃,使武汉完备的综合功能与仙桃加工成本低的优势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分工合作中实现双赢。其中丝宝集团将总部和研发销售中心设在武汉,将主要加工基地建在仙桃,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发展模式,实现了超常发展。二是产业延伸模式,主要是围绕武汉核心区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上下游产品,为武汉大型企业配套服务。围绕配套武汉汽车城,大力发展汽车零配件加工业,现已引进和培育汽车零配件加工企业10多家。今后,仙桃市将更加主动对接武汉“千亿元产业计划”,重点围绕配套武钢、东风等企业抓机械加工企业的引进,围绕配套富士康抓光机电高新企业的引进,围绕配套80万吨乙烯项目抓下游制品加工企业的引进,借势招商,借力发展。

  

  科企联姻。武汉市人才智力资源雄厚。仙桃市积极承接武汉科技人才外溢效应,大力开展招才引智、招研引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要素推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以科技创新推动结构创新,努力实现县域经济高端发展。仙桃市率先举办武汉城市圈仙桃人才引进与科技合作洽谈会,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4所知名学校建立了全面校市合作关系,全市200多家企业与武汉30多所院校实现技术对接,使企业的研发中心延伸到高校院所,使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得以迅速转化,实现了科企合作的“双赢”。中星电子、元丰汽配、信达化工等一批企业通过这种模式得到了快速发展。

  市场联网。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是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按照打造江汉平原区域性商贸市场次中心区域布局定位要求,仙桃市主动融入城市圈市场网络,积极加强与武汉及周边城市的商业交流与合作,大力引进和培育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强化和完善商贸体系的集聚、辐射功能,努力构建与武汉大都市商贸中心相呼应的区域性商贸次中心。仙桃市积极引进武汉中百、中商,提升了商贸流通业态水平,带动了全市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一批优质农产品得以进入省内外大型超市。仙桃市积极引进武汉及周边城市先进的流通业态和经营模式,吸引武汉等大中城市大型商贸集团来仙桃开设连锁分店,扩大圈内城市商品流通。同时认真研究武汉的市场需求,大力开拓武汉市场,扩大本地产品在武汉的市场份额,并以武汉为“桥头堡”,进军华中及全国市场,带动仙桃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作者为中共仙桃市委书记)


相关文章

  • 松桃发展的关键在于"六个新跨越"
  • 没有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就没有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大跨越.铜仁地委书记廖国勋在全面分析铜仁地区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型工业.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创新型城市.旅游文化产业和生态文明 ...查看


  • 区委书记在三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 解放思想   加快发展 为主动快速全面融入武汉城市圈而奋斗 --陈华志同志在全区三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2008年2月14日 同志们: 新春伊始,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享过去一年的成功喜悦,共谋新一年的发展大计.在此,我谨代表区委.区人大.区 ...查看


  • 上海自贸区建设对江苏的影响及对策研究_赵海建
  • 总第766期 热点关注 上海自贸区建设对江苏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赵海建 从海燕 王 清 江苏省210003)(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研究所, 摘要:建立上海自贸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上海自贸区在财税.审批等方面率先突破,强 ...查看


  • 河南省委秘书长"揭短"列举领导干部八类问题
  • 那么,领导方式转变和发展方式转变是啥关系呢? 曹维新说,领导方式转变与发展方式转变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要转变.转快.转好发展方式,必须首先转变.转快.转好领导方式." 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是思路举措的制定者和实施者, ...查看


  • 2015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征求意见稿)
  • ****届人大***次 会议文件(***)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5年---月---日在****第***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人民政府*长 ****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查看


  • 项目谋划工作的思路
  • 项目谋划工作的思路 一.领导讲话:项目谋划工作时,既要仰望星空,深研国家和省级政策,抢抓宏观机遇,争取将更多的黄州元素纳入国家和省级战略规划;又要脚踏实地,注重项目谋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争取让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开花. 二.如何做好项 ...查看


  • 任丘政府工作报告2011
  • 抢抓机遇 加快发展 为把我市建设成为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强市而努力奋斗 --在全市三级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2011年2月21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市三级干部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和沧州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 ...查看


  • "两化"互动调研报告
  • 区委常委.副区长 胡 健 推进"两化"互动,是省委.省政府把握阶段性特征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是抢抓机遇重塑经济版图的战略举措,是有效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现实选择,是 ...查看


  • 十四次党代会报告
  •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开创清水跨越式科学发展新局面 --在中国共产党清水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中共清水县委书记 刘天波 (2011年9月18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清水县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