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村官创业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村官”是中国政府推行的一项重大人才战略。近年来,该项计划
的实施,在推动人才培养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社会舆论也是褒贬不一。那么,大学生村官在
农村的生活工作状况如何?这项计划的主要收获与问题到底有哪些?大学生
村官在农村的创业情况如何?如何让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成为长期战略
行动?主要针对大学生村官创业情况的问题,我们在这个寒假在自己家周边
社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大学生村官的发展历程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学生“村官”从无到有,到快速发展,
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发展过程。
1.自发探索阶段
1995年,为解决“三农”问题,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
层干部。1999年,海南省推出大学生“村官”计划,定安、临高、东方等市
县先后组织招聘大学生“村官”。同年,浙江省宁波市采用公开招考方式,
成为全国第一个推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地区。这一时期,大学生“村
官”人数较少,但形式多样,逐步打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回流到农村
的正式渠道,为后来发展积累了重要的实践基础。
2000年3月,广州市天河区公开招聘52名大学生“村官”,全国各地
3000多名大学生前往求职。2002年河南省鹤壁市招聘205名大学生“村官”,拉开了河南省大学生“村官”工程序幕。到2004年底,全国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省市区发展到10个,主要分布在东、中部地区。大学生“村官”
工作逐步进入到多省联动、以地区为单位的整体推进与探索阶段。
2.全面试验阶段
2005年7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
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2006年2月,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等
八部委下发通知,联合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
医和扶贫工作。此后,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大范围试验阶段。
从2005年起,北京、四川、江西、福建、青海、辽宁、贵州、陕西、山西、安徽、上海、吉林、湖南、甘肃、宁夏、内蒙古、云南等省市区先后启
动大学生 “村官”计划。截至2008年2月底,全国共有28个省市区启动大
学生“村官”计划,其中17个省市区启动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计划。
2008年3月,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座谈会,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
职工作,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一个全面的发展时期。
二、 大学生村官的生活现状
大学生村官能否适应农村生活,在工作上能否处理好各种复杂的关系,他
们的专长有没有发挥的空间?这些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我们通过对当地村
干部、村民及大学生村官本人的调查,从多个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一)生活状态从调查看,大多数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处于良好的生活状
态。
在与大学生村官接触最多的当地村干部的眼中,大部分大学生村官的生
活状态较好,96%的村干部认为本村的大学生村官过得较为开心。68.2%村干
部认为,大学生村官与当地村民有很好的交流。
(二)工作状态调查中当地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状态给予了较高
评价。
绝大部分的当地村干部(86.4%)认为大学生村官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
从整体上看,当地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是非常满意的。而广大村民也表示出
了对大学生的欢迎,调查中,76.6%的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到来表示欢迎,
86.5%的村民希望大学生村官能为广大农民的致富做出贡献。
(选自浙江大学“大学生村官”研究组)
三、 大学生村官对农村社会发展的作用
从我们的调查看,大学生村官计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一)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 实施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农村政治文明、物质文
明和精神文明等方面的建设。
(二)对大学生“村官”成长的作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不仅在促进农
村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产生了良好的作用,而且也为大学毕业生的成长提供了
一个良好的舞台,从而也为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的探索提供了一个平台。
四、 大学生村官创业实例
大学生村官投身创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正在江苏农村涌动着热潮。据
统计,近两年省选聘到村任职的2600多名大学生村官中,共有1185名通过
领办、合伙、入股等形式创办各类实体910多个,吸纳创业资金4.7亿元,
提供就业岗位1.3万多个,带动7万多名农民脱贫致富。阜宁、如皋、涟水、
灌云、句容等地大学生村官创业率都超过了80%。
(一)涟水县陈师镇沙河村村委会主任助理嵇芳,创业缘于走村串户中听到
的“抱怨”。沙河村是个典型的农业村,村民外出务工多,许多留守
妇女除了阶段性的忙收忙种、做做家务外,空余时间不少。她们告诉
嵇芳,自己也想出去打工赚钱,但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实在迈不开腿。
“她们的话一直在我的脑子里盘旋,我总在想,怎样才能为她们做些
什么?”嵇芳说,县里组织大学生村干部到镇江、苏州等地参观学习,
让她萌生了一个想法:自己创业带动她们就业。现在,嵇芳的针灸专
用针生产线和塑料制品厂已经让村里的留守妇女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的梦想。
(二)2007年7月,毕业于扬州大学的刘荣华来到灌南县百禄镇南房村当上
了村主任助理。上任后不久,他在走村串户中发现本村青壮男劳力大
多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妇女们有心致富却苦无技能。于是,他到苏
州、威海等地考察,当了解到羊毛衫编织只要保证质量就不愁没有订
单后,决定上马这个项目,并得到了镇领导和村干部的支持。靠着从
亲友处筹集的50多万元资金,他购置了42台机器,并利用村里闲置
的小学校园办起了荣华针织羊毛衫厂。小小的厂子先后吸纳了100多
名留守妇女就业,人均月收入1200元以上,让40多户贫困户脱了贫。
(三)泗阳县三庄乡邵道的张秋香,刚到村时,村民们都没把她当回事。张
秋香在钢架大棚里种植的日本西瓜卖出了好价钱后,包括村干部在内的村民们都对这个“黄毛丫头”刮目相看,主动来向她学技术,加入她的合作社。一年内,钢架大棚从320亩扩张到5000多亩,今年以来仅高效农业就让村民人均增收3000元。张秋香还从创业的利润里拿出2万元作为村集体收入,让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都有了30元的“福利”。很快,秋香在村里树立起威信。在今年初改选村党总支书记的大会上,张秋香以全票当选。在由村民、蔬菜基地老板和辖区客商参加的民主测评会上,张秋香也得到了96分的高分。
所以说, 创业不仅仅是“当老板”
“创业不仅仅指创办经济实体,而应是开创自己的事业。”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刘国中说,大学生村官到了农村,能让某项事情实现从无到有,能用自己的理念和思路引领老百姓创业,能为农民农村办实事,就是实现个人价值,就是成功的创业。
五、 各级领导人看待大学生创业
1、温家宝总理在给浙江大学学生的回信中指出:“在中国不懂农村就不会真正懂国情。”“对大学生来说,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了解农村都是不可或缺的一课。”
2、如何处理大学生村官“待得住”与“流得动”的关系,胡锦涛总书记在对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来信作出的重要批示中,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创业激情和奉献精神,也要求有关部门研究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提出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努力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3、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选派大学生到村任职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战略举措。接班人,不应是一种人,而应是多种人,是对基层、对农村有深厚感情,对农村基层有足够了解阅历的人才。”
4、淮安市委常委、涟水县县委书记李卫平说,苏北农村之所以贫穷,在于“打工文化”盛行,农民满足于解决温饱而丧失“创业意识”。引导大学生村官创业,就是要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农民转变观念,形成地方发展的内在动力。大学生村官也能在创业中熟悉农村,得到锻炼,建立成就感。
5、 铜山县委组织部部长吴昌闪说,大学生村官是未来基层干部的重要来源,创业富民是培养村官的重要手段。“培养人才需要成本,在这一点上,党委政府要舍得付出。谁有创业的志向,谁有创业的本事,我们就为谁提供广阔的平台。”
六、 结论
通过本次调研,关于大学生村官计划,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个简要的结论:
(一)从总体上看,大学生村官计划是成功的,它得到了广大村干部、村民
和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和好评被调查访谈的当地村干部中,86.4%的人认为大学生村官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74.5%的人对本村的大学生村官工作表示很满意或满意。有87.1%的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计划表示了认可,认为该项制度很好。 广大村民对大学生村官和村官计划也表示了高度的认可和欢迎。调查中,76.6%的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到来表示欢迎,86.5%的村民希望大学生村官能为广大农民的致富做出贡献。对于大学生村官计划,也有63.60%的村民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学生村官对该项制度也是非常认可,70.20%的大学生村官认为他的“村官”经历非常有价值。
(二)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不可能也没必要非得与专业“对口”
目前,社会上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批评声音之一便是大部分大学生的“专业不对口”,难于发挥作用,因此认为该项计划常流于形式。大学生村官自己也经常担心自己的专业不对口会影响工作,很多专家建议在选拔村官时应尽量考虑专业对口。
我们的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村官的专业大多确实是不对口的。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性质与专业完全对口的仅占4%。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在农村发挥作用,因为在农村的工作主要并不是专业工作。
大学生村官常常同时从事多种性质的工作,其中66.74%的人要从事基层管理工作,58.43%要从事事务性工作。由于要从事多种性质的工作,而且大量的是事务性工作,很难做到“专业对口”。而专业不对口,也没有成为他们发挥作用的主要障碍,即使是被认为最需要专业的经济建设工作,当地的村干部和村民也认为“专业不对口”并不是大学生开展该项工作的主要障碍。
实际上,正是农村这些复杂的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使大学生村官们既得到了锻炼,学到了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促使了他们更好地成长;同时也使得他们在农村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七、我的收获
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创业无疑是砥砺成长的最好磨刀石,同样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学好大学里所传授的各种知识,竭尽所能的提高自我能力,提升自我素质,为踏上社会作准备。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调查,我明白,团结合作的力量是多么伟大,我也懂得,社会所给予我们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而我们所能为社会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在踏足社会后为社会做贡献。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会计学院
09注会1W
丁香
2010年2月1日
关于大学生村官创业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村官”是中国政府推行的一项重大人才战略。近年来,该项计划
的实施,在推动人才培养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社会舆论也是褒贬不一。那么,大学生村官在
农村的生活工作状况如何?这项计划的主要收获与问题到底有哪些?大学生
村官在农村的创业情况如何?如何让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成为长期战略
行动?主要针对大学生村官创业情况的问题,我们在这个寒假在自己家周边
社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大学生村官的发展历程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学生“村官”从无到有,到快速发展,
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发展过程。
1.自发探索阶段
1995年,为解决“三农”问题,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
层干部。1999年,海南省推出大学生“村官”计划,定安、临高、东方等市
县先后组织招聘大学生“村官”。同年,浙江省宁波市采用公开招考方式,
成为全国第一个推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地区。这一时期,大学生“村
官”人数较少,但形式多样,逐步打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回流到农村
的正式渠道,为后来发展积累了重要的实践基础。
2000年3月,广州市天河区公开招聘52名大学生“村官”,全国各地
3000多名大学生前往求职。2002年河南省鹤壁市招聘205名大学生“村官”,拉开了河南省大学生“村官”工程序幕。到2004年底,全国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省市区发展到10个,主要分布在东、中部地区。大学生“村官”
工作逐步进入到多省联动、以地区为单位的整体推进与探索阶段。
2.全面试验阶段
2005年7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
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2006年2月,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等
八部委下发通知,联合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
医和扶贫工作。此后,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大范围试验阶段。
从2005年起,北京、四川、江西、福建、青海、辽宁、贵州、陕西、山西、安徽、上海、吉林、湖南、甘肃、宁夏、内蒙古、云南等省市区先后启
动大学生 “村官”计划。截至2008年2月底,全国共有28个省市区启动大
学生“村官”计划,其中17个省市区启动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计划。
2008年3月,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座谈会,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
职工作,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一个全面的发展时期。
二、 大学生村官的生活现状
大学生村官能否适应农村生活,在工作上能否处理好各种复杂的关系,他
们的专长有没有发挥的空间?这些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我们通过对当地村
干部、村民及大学生村官本人的调查,从多个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一)生活状态从调查看,大多数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处于良好的生活状
态。
在与大学生村官接触最多的当地村干部的眼中,大部分大学生村官的生
活状态较好,96%的村干部认为本村的大学生村官过得较为开心。68.2%村干
部认为,大学生村官与当地村民有很好的交流。
(二)工作状态调查中当地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状态给予了较高
评价。
绝大部分的当地村干部(86.4%)认为大学生村官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
从整体上看,当地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是非常满意的。而广大村民也表示出
了对大学生的欢迎,调查中,76.6%的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到来表示欢迎,
86.5%的村民希望大学生村官能为广大农民的致富做出贡献。
(选自浙江大学“大学生村官”研究组)
三、 大学生村官对农村社会发展的作用
从我们的调查看,大学生村官计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一)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 实施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农村政治文明、物质文
明和精神文明等方面的建设。
(二)对大学生“村官”成长的作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不仅在促进农
村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产生了良好的作用,而且也为大学毕业生的成长提供了
一个良好的舞台,从而也为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的探索提供了一个平台。
四、 大学生村官创业实例
大学生村官投身创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正在江苏农村涌动着热潮。据
统计,近两年省选聘到村任职的2600多名大学生村官中,共有1185名通过
领办、合伙、入股等形式创办各类实体910多个,吸纳创业资金4.7亿元,
提供就业岗位1.3万多个,带动7万多名农民脱贫致富。阜宁、如皋、涟水、
灌云、句容等地大学生村官创业率都超过了80%。
(一)涟水县陈师镇沙河村村委会主任助理嵇芳,创业缘于走村串户中听到
的“抱怨”。沙河村是个典型的农业村,村民外出务工多,许多留守
妇女除了阶段性的忙收忙种、做做家务外,空余时间不少。她们告诉
嵇芳,自己也想出去打工赚钱,但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实在迈不开腿。
“她们的话一直在我的脑子里盘旋,我总在想,怎样才能为她们做些
什么?”嵇芳说,县里组织大学生村干部到镇江、苏州等地参观学习,
让她萌生了一个想法:自己创业带动她们就业。现在,嵇芳的针灸专
用针生产线和塑料制品厂已经让村里的留守妇女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的梦想。
(二)2007年7月,毕业于扬州大学的刘荣华来到灌南县百禄镇南房村当上
了村主任助理。上任后不久,他在走村串户中发现本村青壮男劳力大
多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妇女们有心致富却苦无技能。于是,他到苏
州、威海等地考察,当了解到羊毛衫编织只要保证质量就不愁没有订
单后,决定上马这个项目,并得到了镇领导和村干部的支持。靠着从
亲友处筹集的50多万元资金,他购置了42台机器,并利用村里闲置
的小学校园办起了荣华针织羊毛衫厂。小小的厂子先后吸纳了100多
名留守妇女就业,人均月收入1200元以上,让40多户贫困户脱了贫。
(三)泗阳县三庄乡邵道的张秋香,刚到村时,村民们都没把她当回事。张
秋香在钢架大棚里种植的日本西瓜卖出了好价钱后,包括村干部在内的村民们都对这个“黄毛丫头”刮目相看,主动来向她学技术,加入她的合作社。一年内,钢架大棚从320亩扩张到5000多亩,今年以来仅高效农业就让村民人均增收3000元。张秋香还从创业的利润里拿出2万元作为村集体收入,让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都有了30元的“福利”。很快,秋香在村里树立起威信。在今年初改选村党总支书记的大会上,张秋香以全票当选。在由村民、蔬菜基地老板和辖区客商参加的民主测评会上,张秋香也得到了96分的高分。
所以说, 创业不仅仅是“当老板”
“创业不仅仅指创办经济实体,而应是开创自己的事业。”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刘国中说,大学生村官到了农村,能让某项事情实现从无到有,能用自己的理念和思路引领老百姓创业,能为农民农村办实事,就是实现个人价值,就是成功的创业。
五、 各级领导人看待大学生创业
1、温家宝总理在给浙江大学学生的回信中指出:“在中国不懂农村就不会真正懂国情。”“对大学生来说,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了解农村都是不可或缺的一课。”
2、如何处理大学生村官“待得住”与“流得动”的关系,胡锦涛总书记在对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来信作出的重要批示中,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创业激情和奉献精神,也要求有关部门研究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提出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努力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3、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选派大学生到村任职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战略举措。接班人,不应是一种人,而应是多种人,是对基层、对农村有深厚感情,对农村基层有足够了解阅历的人才。”
4、淮安市委常委、涟水县县委书记李卫平说,苏北农村之所以贫穷,在于“打工文化”盛行,农民满足于解决温饱而丧失“创业意识”。引导大学生村官创业,就是要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农民转变观念,形成地方发展的内在动力。大学生村官也能在创业中熟悉农村,得到锻炼,建立成就感。
5、 铜山县委组织部部长吴昌闪说,大学生村官是未来基层干部的重要来源,创业富民是培养村官的重要手段。“培养人才需要成本,在这一点上,党委政府要舍得付出。谁有创业的志向,谁有创业的本事,我们就为谁提供广阔的平台。”
六、 结论
通过本次调研,关于大学生村官计划,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个简要的结论:
(一)从总体上看,大学生村官计划是成功的,它得到了广大村干部、村民
和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和好评被调查访谈的当地村干部中,86.4%的人认为大学生村官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74.5%的人对本村的大学生村官工作表示很满意或满意。有87.1%的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计划表示了认可,认为该项制度很好。 广大村民对大学生村官和村官计划也表示了高度的认可和欢迎。调查中,76.6%的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到来表示欢迎,86.5%的村民希望大学生村官能为广大农民的致富做出贡献。对于大学生村官计划,也有63.60%的村民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学生村官对该项制度也是非常认可,70.20%的大学生村官认为他的“村官”经历非常有价值。
(二)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不可能也没必要非得与专业“对口”
目前,社会上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批评声音之一便是大部分大学生的“专业不对口”,难于发挥作用,因此认为该项计划常流于形式。大学生村官自己也经常担心自己的专业不对口会影响工作,很多专家建议在选拔村官时应尽量考虑专业对口。
我们的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村官的专业大多确实是不对口的。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性质与专业完全对口的仅占4%。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在农村发挥作用,因为在农村的工作主要并不是专业工作。
大学生村官常常同时从事多种性质的工作,其中66.74%的人要从事基层管理工作,58.43%要从事事务性工作。由于要从事多种性质的工作,而且大量的是事务性工作,很难做到“专业对口”。而专业不对口,也没有成为他们发挥作用的主要障碍,即使是被认为最需要专业的经济建设工作,当地的村干部和村民也认为“专业不对口”并不是大学生开展该项工作的主要障碍。
实际上,正是农村这些复杂的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使大学生村官们既得到了锻炼,学到了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促使了他们更好地成长;同时也使得他们在农村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七、我的收获
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创业无疑是砥砺成长的最好磨刀石,同样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学好大学里所传授的各种知识,竭尽所能的提高自我能力,提升自我素质,为踏上社会作准备。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调查,我明白,团结合作的力量是多么伟大,我也懂得,社会所给予我们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而我们所能为社会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在踏足社会后为社会做贡献。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会计学院
09注会1W
丁香
2010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