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会大厦的资料1

1.国会大厦艺术风格和万神庙、帕提农神庙的关联

美国国会大厦就是新古典主义建筑之一,是美国的重要标志性建筑。美国国会大厦建在华盛顿市中心的国会山上,其设计者是威廉•桑顿。大厦在1827年建成。国会是美国最高的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因为国会大厦建在高约30公尺的小山丘上,因此被称为国会山庄。

美国国会大厦极力表现雄伟,强调纪念性,是典型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北美独立战争时引起了法国的启蒙主义思想,连同它的文化艺术潮流,于是在建筑中兴起了罗马复兴风格。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美国国会大厦的建筑风格自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影响。而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古罗马建筑风格的影响。而在外观上,古罗马万神庙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其巨大无比的穹顶,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柱子顶上的楣梁就是其主要特征之一。美国国会大厦正是将古罗马最伟大的建筑万神庙的穹窿,搁在古希腊最伟大的建筑帕提农神庙的楣梁之上。从建筑外形上看,美国国会大厦与巴黎万神庙有所关联,两栋建筑的正立面惊人的相似,而且巴黎万神庙的穹顶也是三层的。巴黎万神庙正是参照古罗马庙宇的正面构图建造的。柱顶还是模仿帕提农神庙的山花。巴黎万神庙其实是希腊风渗透到罗马式建筑中的产物。而从这个方面来讲,美国国会大厦的建筑风格的确是间接受到了古罗马和古希腊建筑风格的影响。

2.美国国会大厦

国会大厦是美国民主政府的象征,自1800年来,这里就是召开国会的所在地。联邦最高立法机关——国会(参、众两院)开会办公、通过各种法律法案的地方。中间是圆顶大厅,两边是参议院,众议院开会的地方。

国会大厦位于华盛顿25米高的国会山上,是美国的心脏建筑。国会大厦建于

1793-1800年,与华盛顿的多栋重要建筑一样,也未幸免于1814年英美战争的损毁。战后重建之后,百年以来,国会大厦又进行了包括1851-1867年的浩大重建工程在内的多次扩建,最终形成了今日的格局。国会大厦是一幢全长233米的3层建筑,以白色大理石为主料,中央顶楼上建有出镜率极高的3层大圆顶,圆顶之上立有一尊6米高的自由女神青铜雕像。大圆顶两侧的南北翼楼,分别为众议院和参议院办公地。众议院的会议厅就是美国总统宣读年度国情咨文的地方。国会大厦东面的大草坪是历届总统举行就职典礼的地方。站在大草坪上看去,国会大厦圆顶之下的圆柱式门廊气势宏伟,门廊内的3座铜质“哥伦布门”,质地厚重,其上雕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浮雕,大门内即为国会大厦的圆形大厅。在圆形大厅,可以看到美国政治的缩影。圆形大厅四壁挂有8幅记录美国历史的油画,而55米高的穹顶上,则是19世纪意大利画家布伦米迪及其学生所绘的大型画作,画面中心为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华盛顿身侧

分别为胜利女神和自由女神,画面中的其他13位女神则代表美国初立的13州。大厅所立的杰出总统石雕,每一尊都是一个时代。圆形大厅南侧还设有专门的雕像厅,其内为美国50州的名人像,合立一堂,是美国凝聚力的象征。

3.美国国会大厦的历史沿革

1793年9月18日,身为总统的乔治·华盛顿安放下奠基石,宏大的国会大厦建筑工程即告开始。1800年11月21日,参议院迁入大厦的北翼;11月22日整个国会迁入大厦。参、众两院在这座大厦首次举行参、众两院联席会议。1814年8月24日,入侵的英军一把火焚毁大厦南北两翼。幸好当夜一场大雨铺天盖地,才没使这幢大厦完全化为废墟。1819年12月,参众两院迁回重建的国会大厦。1824年10月,国会大厦中央圆顶大厅装修完毕,并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欢迎仪式,欢迎法国将军拉斐特。1851年6月,国会大厦扩建南北两翼,并将拱形圆顶增高扩大。1863年12月2日夜晚,随着近6米高的自由女神铜像被安上国会大厦的拱顶,代表35个州的35门礼炮轰鸣,国会大厦的扩建宣告完成。从那时起,国会大厦的外观基本确立,并保持到现在。

4.美国国会大厦烧毁

攻占并火烧白宫的是英国人,时间是1814年8月24日,当时美国正同英国进行第二次美英战争,又称“第二次独立战争”。 在通过独立战争取得独立后,美国同英国的矛盾并没有就此了结。虽然在战争结束时,美英签订了《巴黎条约》,规定了密西西比河以东是美国的领土范围,但是独立后的美国很快就走上了扩张的道路。特别是1803年,美国从法国手中购得路易斯安那,使美国领土扩大了一倍。英国并不希望看到美国实力壮大。而此时的美国比起英国来还是相对弱小的,在贸易、政治和军事等方面仍受到英国的压制。实际上,在英美矛盾背后还有一个法国。当时在欧洲,拿破仑的法国与英国是敌手。而拿破仑有意将路易斯安那卖给美国,就是想拉拢美国联合对抗英国。为了防止美国与法国联手,在与拿破仑作战的同时,英国开始利用海军的优势对美国的海上贸易进行袭扰。1807年6月,英国军舰袭击了美国帆船“切萨皮克”号,造成21名美国船员伤亡,两国关系进入紧张状态。到1810年,英国共劫持了近千艘美国舰船,试图彻底封锁美国的海上贸易。与此同时,英国以加拿大为基地,支援印第安人与美国政府作战,特别是西北部的印第安人在酋长特库姆塞的领导下,一直坚定地阻止美国向西扩张。这使美国政府深信,只有征服了加拿大,才能确保领土扩张顺利地向西挺进。1812年6月18日,美国正式向英国宣战,第二次美英战争爆发。尽管美国是以“维护航海自由”为名发动战争的,但其真实的目的是占领加拿大,继续扩大自己的版图。战争初期,英国因忙于欧洲战事,大部分精锐海陆武装力量都部署在欧洲。1812年,英国在加拿大的正规军只有5000人,其余主要靠加拿大民兵。不过此时美国方面也未做好战争准备。1812年,美国陆军正规部队只有不到2万人。开战后,虽然美国国会批准扩军至3-5万人,但是士兵多为志愿兵而且民众不热衷行伍,受过正规训练的军官极度缺乏,部队战斗力不足。尽管陆上军力势均

力敌,但是英国拥有当时世界最强的海军力量。1812年,英国皇家海军在美洲水域部署了97艘战舰,而成立不到20年的美国海军仅有22艘战舰。然而在战争初期,战术灵活的美国海军却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俘获大量英国船只,战果令皇家海军对其刮目相看。1814年4月,英国所在的欧洲反法联盟击败了法国,拿破仑也被流放。因此,英国得以腾出手将军队和舰船调往美国,支援在那里与美国作战的英军。英国派遣军队占领了百慕大群岛,以此为基地封锁了美国海岸并准备登陆。在得到华盛顿等地美军防线薄弱的情报后,英军总指挥亚历山大·考克伦将军决定攻打美国的政治中心——华盛顿。英军攻打美国城镇的另一个动机是报复。1814年5月,美军在伊利湖北部沿岸一带进行毁灭性的烧杀抢掠,其中最有名的是“多佛港暴行”。为此,加拿大总督写信给考克伦希望对美国的行为进行报复。7月18日,考克伦下达命令给准备登陆的英军将领:可以自己决定给敌人以相似程度的惩罚……但不能伤害非武装平民。8月19日,在指挥官罗伯特·罗斯的率领下,2500名英军在马里兰沿岸登陆。在到达华盛顿前,他们只遇到了一小支美国海军和无经验的美国民兵的抵抗。8月24日,英军进入华盛顿。在遭到几个武装团伙的袭击后,本来预备了停战协定的罗斯将军下令放火。英军最先火烧了国会山,当时国会山主体建筑还在施工,两院大楼内部包括国会图书馆都遭破坏。接下来,英军沿宾夕法尼亚大道向西北奔总统官邸而去。此刻,美国政府官员们仓皇逃走,第一夫人多莉·麦迪逊最后才撤离,临走时,机智的她还不忘从墙上摘下华盛顿的肖像,带走《独立宣言》的原件和一批历史档案。当晚,英军火烧总统官邸,为了大火能烧到第二天,英军还添加了燃料。据当时的报道,熊熊燃烧的大火远在巴尔地摩都看得清楚。不过,到了第二天,华盛顿然降暴雨,浇灭了大部分的火焰。还迫使英军退回到军舰上。1814年底,打得不分上下的美英双方签署了《根特和约》,正式停战,双方恢复了战前的边界。

5.自由雕像 在美国华盛顿国会大厦高高的圆形楼顶上,竖立着一个7米高的自由女神铜像,这位自由女神右手持一支剑,左手扶着盾牌。

6.圆顶的《华盛顿成圣》壁画

The Apotheosis of Washington(华盛顿成圣)是由意大利艺术家

Constantino Brumidi在1865年绘在美国国会大厦圆形大厅穹顶的壁画。The

Apotheosis of Washington通过古典神话描绘了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成圣的过程,华盛顿身着紫色(皇室的颜色,王权的象征)的衣服,脚踩着拱形彩虹。华盛顿左侧是身着绿色,使用号角的胜利女神,右边是带着红色垂尖圆锥帽(根据古罗马的传统,当孩子成年后离开家的时候或者奴隶被解放的时候都会被给与红色的帽子以代表自由)代表着自由的自由女神。在两位女神周围是由13个仙女组成的圆圈,每一位仙女的头上都有一颗星,代表着当时最原始的美国13个殖民地。这13个仙女每位仙女都背对

着华盛顿,据说这象征着这13个殖民地在华盛顿成圣这幅还没完工时(处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退出了早期的美国同盟(13只是早期的13个殖民地,而不代表着南北战争叛乱的州,此处象征着国家分裂,另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叛乱州为11个州)。华盛顿上边倒置的旗语写着E Pluribus Unum,拉丁文意思为“合众为一”。华盛顿周围被两个女神和13位仙女划分为6个寓言区域,这六个寓言区域以华盛顿为中心,从上至下顺时针一次是“战争寓言区”“科学寓言区”“海洋寓言区”“商业寓言

区”“机械寓言区”“农业寓言区”。从国会大厦的地板上的仰视这这幅壁画,并不能将其全貌尽收眼底(部分学者把Constantino Brumidi这种不能站在地上看全整幅画的设计也视为一种隐喻)。

7.参议院

宪法规定,参议院出席过半为法定有效人数。参议院依规章与惯例向来假定出席率到达法定有效人数,除非经清点后证实并非如此。任何一位参议员都能以「法定人数不足」为由请求清点人数。院内职员接着便进行唱名并记录出席的议员。实际上,参议员们几乎都并不是为了确证人数不足而要求清点人数,而大多是企图暂时延宕时程。时程延宕可达到的许多目的之一,是让院内领袖们各就其立场谈判妥协。当企图利用拖延战术所欲得到的目标达成时,任何参议员可请求全体一致同意撤销人数清点。 在辩论中,参议员仅能在主席召唤时发言。议事主席必须准许第一位举手的议员发言。所以,议事主席对辩论的进行仅能有些许的控制权。依照惯例,多数党与少数党的领袖经协调后在辩论进行中优先发言,不论是否有其他议员先行举手。所有的演说都必须以“主席先生”或“主席女士”来称呼主席。唯有主席可在演说时直呼他人,其他议员必须使用第三人称。议员彼此多不直呼其名,而使用诸如“维吉尼亚州的资深参议员”或“加利福尼亚州的新进参议员”之类的表述。

参议院规定任何参议员不得在同一立法日内就单一议案或提案演说超过两次。 (立法日自参议院开议日起至休会日止,并不必然符合历法之一日。)演说的长度不受限,于是,参议员们大多可以讲到自己满意为止。

8.众议院

众议院内的表决有三项惯例。第一,众议院以电子表决器进行表决。议员们使用身份鉴别卡在院内44个投票站之一记录其表决意向,几乎所有表决都是以电子表决器进行。第二,众议院可进行口头表决。议员们投下色卡以表示其向:绿色表示同意,红色表示反对,而橘色则表示表决时在场(弃权)。口头表决一般只在电脑故障时举行。最后,众议院可进行唱名表决。院内职员朗读议员名册,由被点到者宣布其表决意向。此一程序仅在非常正式的选举中进行(例如议长选举),因为点名数百名的议员极为耗时。表决传统上持续约15分钟,但在领导者需要联络更多议员时可延长。

众议院的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规定众议员的任期为两年,每两年全部改选一次,宪法授权众议院因『叛乱、贪污或其他轻重罪行』而弹劾联邦官员,可经简单多数表

决通过弹劾案,经判决确定的政府官员自动解职。众议院有权在没有总统候选人取得选举人团多数支持的情况下,推选总统。

1.国会大厦艺术风格和万神庙、帕提农神庙的关联

美国国会大厦就是新古典主义建筑之一,是美国的重要标志性建筑。美国国会大厦建在华盛顿市中心的国会山上,其设计者是威廉•桑顿。大厦在1827年建成。国会是美国最高的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因为国会大厦建在高约30公尺的小山丘上,因此被称为国会山庄。

美国国会大厦极力表现雄伟,强调纪念性,是典型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北美独立战争时引起了法国的启蒙主义思想,连同它的文化艺术潮流,于是在建筑中兴起了罗马复兴风格。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美国国会大厦的建筑风格自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影响。而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古罗马建筑风格的影响。而在外观上,古罗马万神庙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其巨大无比的穹顶,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柱子顶上的楣梁就是其主要特征之一。美国国会大厦正是将古罗马最伟大的建筑万神庙的穹窿,搁在古希腊最伟大的建筑帕提农神庙的楣梁之上。从建筑外形上看,美国国会大厦与巴黎万神庙有所关联,两栋建筑的正立面惊人的相似,而且巴黎万神庙的穹顶也是三层的。巴黎万神庙正是参照古罗马庙宇的正面构图建造的。柱顶还是模仿帕提农神庙的山花。巴黎万神庙其实是希腊风渗透到罗马式建筑中的产物。而从这个方面来讲,美国国会大厦的建筑风格的确是间接受到了古罗马和古希腊建筑风格的影响。

2.美国国会大厦

国会大厦是美国民主政府的象征,自1800年来,这里就是召开国会的所在地。联邦最高立法机关——国会(参、众两院)开会办公、通过各种法律法案的地方。中间是圆顶大厅,两边是参议院,众议院开会的地方。

国会大厦位于华盛顿25米高的国会山上,是美国的心脏建筑。国会大厦建于

1793-1800年,与华盛顿的多栋重要建筑一样,也未幸免于1814年英美战争的损毁。战后重建之后,百年以来,国会大厦又进行了包括1851-1867年的浩大重建工程在内的多次扩建,最终形成了今日的格局。国会大厦是一幢全长233米的3层建筑,以白色大理石为主料,中央顶楼上建有出镜率极高的3层大圆顶,圆顶之上立有一尊6米高的自由女神青铜雕像。大圆顶两侧的南北翼楼,分别为众议院和参议院办公地。众议院的会议厅就是美国总统宣读年度国情咨文的地方。国会大厦东面的大草坪是历届总统举行就职典礼的地方。站在大草坪上看去,国会大厦圆顶之下的圆柱式门廊气势宏伟,门廊内的3座铜质“哥伦布门”,质地厚重,其上雕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浮雕,大门内即为国会大厦的圆形大厅。在圆形大厅,可以看到美国政治的缩影。圆形大厅四壁挂有8幅记录美国历史的油画,而55米高的穹顶上,则是19世纪意大利画家布伦米迪及其学生所绘的大型画作,画面中心为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华盛顿身侧

分别为胜利女神和自由女神,画面中的其他13位女神则代表美国初立的13州。大厅所立的杰出总统石雕,每一尊都是一个时代。圆形大厅南侧还设有专门的雕像厅,其内为美国50州的名人像,合立一堂,是美国凝聚力的象征。

3.美国国会大厦的历史沿革

1793年9月18日,身为总统的乔治·华盛顿安放下奠基石,宏大的国会大厦建筑工程即告开始。1800年11月21日,参议院迁入大厦的北翼;11月22日整个国会迁入大厦。参、众两院在这座大厦首次举行参、众两院联席会议。1814年8月24日,入侵的英军一把火焚毁大厦南北两翼。幸好当夜一场大雨铺天盖地,才没使这幢大厦完全化为废墟。1819年12月,参众两院迁回重建的国会大厦。1824年10月,国会大厦中央圆顶大厅装修完毕,并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欢迎仪式,欢迎法国将军拉斐特。1851年6月,国会大厦扩建南北两翼,并将拱形圆顶增高扩大。1863年12月2日夜晚,随着近6米高的自由女神铜像被安上国会大厦的拱顶,代表35个州的35门礼炮轰鸣,国会大厦的扩建宣告完成。从那时起,国会大厦的外观基本确立,并保持到现在。

4.美国国会大厦烧毁

攻占并火烧白宫的是英国人,时间是1814年8月24日,当时美国正同英国进行第二次美英战争,又称“第二次独立战争”。 在通过独立战争取得独立后,美国同英国的矛盾并没有就此了结。虽然在战争结束时,美英签订了《巴黎条约》,规定了密西西比河以东是美国的领土范围,但是独立后的美国很快就走上了扩张的道路。特别是1803年,美国从法国手中购得路易斯安那,使美国领土扩大了一倍。英国并不希望看到美国实力壮大。而此时的美国比起英国来还是相对弱小的,在贸易、政治和军事等方面仍受到英国的压制。实际上,在英美矛盾背后还有一个法国。当时在欧洲,拿破仑的法国与英国是敌手。而拿破仑有意将路易斯安那卖给美国,就是想拉拢美国联合对抗英国。为了防止美国与法国联手,在与拿破仑作战的同时,英国开始利用海军的优势对美国的海上贸易进行袭扰。1807年6月,英国军舰袭击了美国帆船“切萨皮克”号,造成21名美国船员伤亡,两国关系进入紧张状态。到1810年,英国共劫持了近千艘美国舰船,试图彻底封锁美国的海上贸易。与此同时,英国以加拿大为基地,支援印第安人与美国政府作战,特别是西北部的印第安人在酋长特库姆塞的领导下,一直坚定地阻止美国向西扩张。这使美国政府深信,只有征服了加拿大,才能确保领土扩张顺利地向西挺进。1812年6月18日,美国正式向英国宣战,第二次美英战争爆发。尽管美国是以“维护航海自由”为名发动战争的,但其真实的目的是占领加拿大,继续扩大自己的版图。战争初期,英国因忙于欧洲战事,大部分精锐海陆武装力量都部署在欧洲。1812年,英国在加拿大的正规军只有5000人,其余主要靠加拿大民兵。不过此时美国方面也未做好战争准备。1812年,美国陆军正规部队只有不到2万人。开战后,虽然美国国会批准扩军至3-5万人,但是士兵多为志愿兵而且民众不热衷行伍,受过正规训练的军官极度缺乏,部队战斗力不足。尽管陆上军力势均

力敌,但是英国拥有当时世界最强的海军力量。1812年,英国皇家海军在美洲水域部署了97艘战舰,而成立不到20年的美国海军仅有22艘战舰。然而在战争初期,战术灵活的美国海军却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俘获大量英国船只,战果令皇家海军对其刮目相看。1814年4月,英国所在的欧洲反法联盟击败了法国,拿破仑也被流放。因此,英国得以腾出手将军队和舰船调往美国,支援在那里与美国作战的英军。英国派遣军队占领了百慕大群岛,以此为基地封锁了美国海岸并准备登陆。在得到华盛顿等地美军防线薄弱的情报后,英军总指挥亚历山大·考克伦将军决定攻打美国的政治中心——华盛顿。英军攻打美国城镇的另一个动机是报复。1814年5月,美军在伊利湖北部沿岸一带进行毁灭性的烧杀抢掠,其中最有名的是“多佛港暴行”。为此,加拿大总督写信给考克伦希望对美国的行为进行报复。7月18日,考克伦下达命令给准备登陆的英军将领:可以自己决定给敌人以相似程度的惩罚……但不能伤害非武装平民。8月19日,在指挥官罗伯特·罗斯的率领下,2500名英军在马里兰沿岸登陆。在到达华盛顿前,他们只遇到了一小支美国海军和无经验的美国民兵的抵抗。8月24日,英军进入华盛顿。在遭到几个武装团伙的袭击后,本来预备了停战协定的罗斯将军下令放火。英军最先火烧了国会山,当时国会山主体建筑还在施工,两院大楼内部包括国会图书馆都遭破坏。接下来,英军沿宾夕法尼亚大道向西北奔总统官邸而去。此刻,美国政府官员们仓皇逃走,第一夫人多莉·麦迪逊最后才撤离,临走时,机智的她还不忘从墙上摘下华盛顿的肖像,带走《独立宣言》的原件和一批历史档案。当晚,英军火烧总统官邸,为了大火能烧到第二天,英军还添加了燃料。据当时的报道,熊熊燃烧的大火远在巴尔地摩都看得清楚。不过,到了第二天,华盛顿然降暴雨,浇灭了大部分的火焰。还迫使英军退回到军舰上。1814年底,打得不分上下的美英双方签署了《根特和约》,正式停战,双方恢复了战前的边界。

5.自由雕像 在美国华盛顿国会大厦高高的圆形楼顶上,竖立着一个7米高的自由女神铜像,这位自由女神右手持一支剑,左手扶着盾牌。

6.圆顶的《华盛顿成圣》壁画

The Apotheosis of Washington(华盛顿成圣)是由意大利艺术家

Constantino Brumidi在1865年绘在美国国会大厦圆形大厅穹顶的壁画。The

Apotheosis of Washington通过古典神话描绘了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成圣的过程,华盛顿身着紫色(皇室的颜色,王权的象征)的衣服,脚踩着拱形彩虹。华盛顿左侧是身着绿色,使用号角的胜利女神,右边是带着红色垂尖圆锥帽(根据古罗马的传统,当孩子成年后离开家的时候或者奴隶被解放的时候都会被给与红色的帽子以代表自由)代表着自由的自由女神。在两位女神周围是由13个仙女组成的圆圈,每一位仙女的头上都有一颗星,代表着当时最原始的美国13个殖民地。这13个仙女每位仙女都背对

着华盛顿,据说这象征着这13个殖民地在华盛顿成圣这幅还没完工时(处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退出了早期的美国同盟(13只是早期的13个殖民地,而不代表着南北战争叛乱的州,此处象征着国家分裂,另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叛乱州为11个州)。华盛顿上边倒置的旗语写着E Pluribus Unum,拉丁文意思为“合众为一”。华盛顿周围被两个女神和13位仙女划分为6个寓言区域,这六个寓言区域以华盛顿为中心,从上至下顺时针一次是“战争寓言区”“科学寓言区”“海洋寓言区”“商业寓言

区”“机械寓言区”“农业寓言区”。从国会大厦的地板上的仰视这这幅壁画,并不能将其全貌尽收眼底(部分学者把Constantino Brumidi这种不能站在地上看全整幅画的设计也视为一种隐喻)。

7.参议院

宪法规定,参议院出席过半为法定有效人数。参议院依规章与惯例向来假定出席率到达法定有效人数,除非经清点后证实并非如此。任何一位参议员都能以「法定人数不足」为由请求清点人数。院内职员接着便进行唱名并记录出席的议员。实际上,参议员们几乎都并不是为了确证人数不足而要求清点人数,而大多是企图暂时延宕时程。时程延宕可达到的许多目的之一,是让院内领袖们各就其立场谈判妥协。当企图利用拖延战术所欲得到的目标达成时,任何参议员可请求全体一致同意撤销人数清点。 在辩论中,参议员仅能在主席召唤时发言。议事主席必须准许第一位举手的议员发言。所以,议事主席对辩论的进行仅能有些许的控制权。依照惯例,多数党与少数党的领袖经协调后在辩论进行中优先发言,不论是否有其他议员先行举手。所有的演说都必须以“主席先生”或“主席女士”来称呼主席。唯有主席可在演说时直呼他人,其他议员必须使用第三人称。议员彼此多不直呼其名,而使用诸如“维吉尼亚州的资深参议员”或“加利福尼亚州的新进参议员”之类的表述。

参议院规定任何参议员不得在同一立法日内就单一议案或提案演说超过两次。 (立法日自参议院开议日起至休会日止,并不必然符合历法之一日。)演说的长度不受限,于是,参议员们大多可以讲到自己满意为止。

8.众议院

众议院内的表决有三项惯例。第一,众议院以电子表决器进行表决。议员们使用身份鉴别卡在院内44个投票站之一记录其表决意向,几乎所有表决都是以电子表决器进行。第二,众议院可进行口头表决。议员们投下色卡以表示其向:绿色表示同意,红色表示反对,而橘色则表示表决时在场(弃权)。口头表决一般只在电脑故障时举行。最后,众议院可进行唱名表决。院内职员朗读议员名册,由被点到者宣布其表决意向。此一程序仅在非常正式的选举中进行(例如议长选举),因为点名数百名的议员极为耗时。表决传统上持续约15分钟,但在领导者需要联络更多议员时可延长。

众议院的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规定众议员的任期为两年,每两年全部改选一次,宪法授权众议院因『叛乱、贪污或其他轻重罪行』而弹劾联邦官员,可经简单多数表

决通过弹劾案,经判决确定的政府官员自动解职。众议院有权在没有总统候选人取得选举人团多数支持的情况下,推选总统。


相关文章

  • 美国的扩张和强盛
  • 第14课 美国的扩张和强盛 浦东新区沪新中学 于冬梅 [教学目标] 1. 知道美国领土扩张简况,工业革命兴起的概况,南北战争的过程及结果,知道林肯总统颁布的<宅地法>和<解放宣言>.理解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和重大影响. ...查看


  • 美国国家档案馆的馆藏及其对外开放
  • ZIYUANGONGXIANG 资源共享 兰台世界2012·11月中旬 安全保障 ANQUANBAOZHANG ---------------------------------------------------------管的档案资料大 ...查看


  • [美国]教学设计
  • <美国>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4.用实例说明 ...查看


  • 全国各大书城介绍
  • 全国各大书城介绍 北京 北京图书大厦 经营面积:16000平方米 书城资料:北京图书大厦成立于1998年5月,目前是全国最大的国有零售书店之一,共有30万种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总建筑面积50000余平方米,经营面积16000平方米. ...查看


  • 越南:很难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 愿帮美防备中国
  • 正文 我来说两句(2793人参与) 2012年10月22日09:38 来源:新华网 打印 字号 大|中|小 保存到博客 原标题 [外媒:越官员称乐于接受美帮助防备中国] 保存到相册 资料图:20日,美国"乔治·华盛顿"号 ...查看


  • 周雪光:社会学视野下的世纪社会变迁--读费希尔和豪特[差异的世纪]
  • 人社 提交 2009/03/15 阅读: 148 来源:<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1期 摘要:社会学家克劳德·S. 费希尔(Claude S. Fischer) 和迈克尔·豪特(Michael Hout) 的近作<差异的世 ...查看


  • 2017美国人工智能产业分析
  • 2017美国人工智能产业分析 近年来,美国一直注重人工智能的研发,2013财政年度,美国政府将22亿美元的国家预算投入到先进制造业,国际机器人技术是投入重点之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完善,美国政府已将人工智能当作未来的主导型战略. 美国人 ...查看


  • 美国证券信用评级制度及启示
  • 美国证券信用评级制度及启示 美国拥有发达的证券市场,也相应建立了较为完善和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证券信用评级制度是美国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券评级是信用评级制度的起源,它既是证券信用评级的核心业务,其评级方法也是其他种类评级的重要参考 ...查看


  • 吉大专科毕业综述写作参考
  •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 毕业综述写作参考 一.综述概述 1.什么是综述 综述,又称文献综述,英文名为review .它是利用已发表的文献资料为原始素材撰写的论文.综述包括综与述两个方面.所谓综就是指作者必须对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 ...查看


  •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研究性活动,也是一种通过实践研究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能力方法和知识经验的活动.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在经历每一个主题实践活动都生成了一些与学科课程相关的能力.于此,我们以学科实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