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选择题题库

马克思题库之综合型题

一.单项选择题(13道)

1.在80年代中后期,由于温州很多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导致了在全国市场上抵制“温州货”现象。这表明:A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2.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的变化表现为 C

[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

[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

[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

[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

3.某肉食加工厂与某养猪大户签订合同,约定以现行市场价格加上一定的价格预期涨幅购买该养猪大户饲养的优良种猪,并于一年后结付所有款项。货币在这里执行的职能是:D

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4.某公司在初秋以每公斤05元的价格收购鲜玉米,采取保鲜技术处理,于冬春季出库上市,每公斤6元还供不应求。造成这种价格差异的原因是B

[A]生产玉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发生了变化

[B]玉米的价值和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

[C]市场玉米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

[D]经过处理后的玉米价值发生变化

5.某企业与工人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约定在3年内按现行工资水平付给工人工资。此后3年内,企业所在国发生了通货膨胀,并且企业经常以各种借口缩短中午休息时间。企业在3年经营当中获取了超过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更高的利润,那么该企业超出其它企业的利润的来源是:A

A.一部分工人工资与绝对剩余价值

B.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

C.一部分工人工资和相对剩余价值

D.一部分工人工资、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

6.“商品不只是当作商品来交换,而是当作资本的产品来交换”。在平均利润形成后,商 品被当作“资本的产品来交换”必然导致 A

[A] 商品按照生产价格而不是价值出售

[B] 商品价格越来越高

[C] 商品价值不再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D] 价值规律被彻底否定

7.某资本家工厂共有资本100万元,在一次生产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工人工资是40万元,耗费的不变资本为20万元,生产出商品的价值100万元。该资本的剩余价值率是 A

[A]100% [B]0 [C]200% [D]66.7%

10.1998年某公司购进一套设备,价值5000万元,公司每年按照机器原始价值的5%计算机器磨损并提取折旧基金。2003年,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该套机器的市场价格下跌至4000万元。为了准确反映机器的残余价值,公司决定对该机器加速折旧,折旧率由原来的5%提高为10%。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折旧是对无形损耗的补偿

B.无形损耗和有形损耗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了

C.技术进步加快了机器所包含价值向新产品中转移的速度

D.加速折旧增加了产品的成本,所以企业一般都不愿意加速折旧

二.多项选择题(13道)

1.马克思认为,“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这表明 ABC

[A] 商品本质上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 商品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物化了

[C] 商品的“天然的社会属性”就在于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

[D] 商品之所以成为商品是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2.裁缝的劳动和木匠的劳动都是在特定形式下进行的劳动,他们的生产活动的目的、操作方法、劳动对象、劳动手段等等都是各不相同的,但在市场上,裁缝生产的衣服却可以和木匠生产的家具相互交换。这是因为 ACD

[A] 衣服和家具都能满足人类的特定需要

[B] 衣服和家具都取材于自然界

[C] 衣服和家具都包含了人类劳动

[D] 裁缝需要家具,木匠需要衣服

3.假定1999年玉米产量为1亿公斤,投入的劳动力为1万人,劳动力的平均劳动时间为200天。2000年玉米生产投入的劳动力和平均劳动时间均未发生变化,但由于自然灾害,玉米产量下降为5000万公斤。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BCD

[A] 2000年生产的5000万公斤玉米所包含的价值量与1999年生产的1亿公斤的玉米所包含的价值量相等

[B] 相对1999年,2000年生产单位玉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了

[C] 相对1999年,2000年生产单位玉米所包含的价值量增加了

[D] 若1999年生产的玉米尚未耗尽,则这部分玉米的价值也增加了

4.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越少,凝结在该物品中的劳动量就

越小,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小。相反地,劳动生产率越低,生产一种物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多,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大。因此,为了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我们要尽量降低劳动生产率。这一观点 ABC

[A] 混淆了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B] 承认了劳动时间是商品价值的衡量标准

[C] 否认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D] 正确地理解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5.商品标价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表现着商品的内在价值。而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实际支出的货币则执行流通职能。理论上,商品交换时所需的货币量应当与商品的内在价值相符,即交换价格应当等于商品标价。但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购买商品时却往往可以进行“讨价还价”。因此,“讨价还价” AB

[A] 表明了买卖双方的竞争

[B] 体现了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C] 使商品价格低于商品价值

[D] 说明商品标价高于商品价值

6.马克思认为,“在私人劳动产品的偶然的不断变动的交换关系中,生产这些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调节作用的自然规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就像房屋倒在人的头上时重力定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一样。因此,价值量由劳动时间决定是一个隐藏在商品相对价 值的后面的秘密。”这表明 AD

[A]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B] 商品交换时的相对价值(价格)必须等于商品的价值

[C] 价值规律只是一个虚幻的秘密,在商品生产和交换中并不发挥作用

[D] 只要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一定会发挥作用

7.2000年资本家甲投资设立机床厂,甲在2000年初一次性投入资本2亿元,其中1.5亿元用于购置机器设备和建造厂房,3000万元用作采购钢铁等其他原材料,2000万元用于支付工人工资(一年的工资)。现已知甲在2000年通过出售机床获得的货款总额为1亿元。核算表明,该厂2000年机器厂房的折旧费用为3000万元。则该资本家甲2000年 ABCD [A] 赚取利润总额为2000万元

[B] 剩余价值总额与利润总额相等

[C] 剩余价值率为100%

[D] 利润率为10%

马克思题库之综合型题

一.单项选择题(13道)

1.在80年代中后期,由于温州很多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导致了在全国市场上抵制“温州货”现象。这表明:A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2.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的变化表现为 C

[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

[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

[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

[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

3.某肉食加工厂与某养猪大户签订合同,约定以现行市场价格加上一定的价格预期涨幅购买该养猪大户饲养的优良种猪,并于一年后结付所有款项。货币在这里执行的职能是:D

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4.某公司在初秋以每公斤05元的价格收购鲜玉米,采取保鲜技术处理,于冬春季出库上市,每公斤6元还供不应求。造成这种价格差异的原因是B

[A]生产玉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发生了变化

[B]玉米的价值和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

[C]市场玉米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

[D]经过处理后的玉米价值发生变化

5.某企业与工人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约定在3年内按现行工资水平付给工人工资。此后3年内,企业所在国发生了通货膨胀,并且企业经常以各种借口缩短中午休息时间。企业在3年经营当中获取了超过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更高的利润,那么该企业超出其它企业的利润的来源是:A

A.一部分工人工资与绝对剩余价值

B.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

C.一部分工人工资和相对剩余价值

D.一部分工人工资、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

6.“商品不只是当作商品来交换,而是当作资本的产品来交换”。在平均利润形成后,商 品被当作“资本的产品来交换”必然导致 A

[A] 商品按照生产价格而不是价值出售

[B] 商品价格越来越高

[C] 商品价值不再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D] 价值规律被彻底否定

7.某资本家工厂共有资本100万元,在一次生产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工人工资是40万元,耗费的不变资本为20万元,生产出商品的价值100万元。该资本的剩余价值率是 A

[A]100% [B]0 [C]200% [D]66.7%

10.1998年某公司购进一套设备,价值5000万元,公司每年按照机器原始价值的5%计算机器磨损并提取折旧基金。2003年,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该套机器的市场价格下跌至4000万元。为了准确反映机器的残余价值,公司决定对该机器加速折旧,折旧率由原来的5%提高为10%。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折旧是对无形损耗的补偿

B.无形损耗和有形损耗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了

C.技术进步加快了机器所包含价值向新产品中转移的速度

D.加速折旧增加了产品的成本,所以企业一般都不愿意加速折旧

二.多项选择题(13道)

1.马克思认为,“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这表明 ABC

[A] 商品本质上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 商品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物化了

[C] 商品的“天然的社会属性”就在于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

[D] 商品之所以成为商品是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2.裁缝的劳动和木匠的劳动都是在特定形式下进行的劳动,他们的生产活动的目的、操作方法、劳动对象、劳动手段等等都是各不相同的,但在市场上,裁缝生产的衣服却可以和木匠生产的家具相互交换。这是因为 ACD

[A] 衣服和家具都能满足人类的特定需要

[B] 衣服和家具都取材于自然界

[C] 衣服和家具都包含了人类劳动

[D] 裁缝需要家具,木匠需要衣服

3.假定1999年玉米产量为1亿公斤,投入的劳动力为1万人,劳动力的平均劳动时间为200天。2000年玉米生产投入的劳动力和平均劳动时间均未发生变化,但由于自然灾害,玉米产量下降为5000万公斤。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BCD

[A] 2000年生产的5000万公斤玉米所包含的价值量与1999年生产的1亿公斤的玉米所包含的价值量相等

[B] 相对1999年,2000年生产单位玉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了

[C] 相对1999年,2000年生产单位玉米所包含的价值量增加了

[D] 若1999年生产的玉米尚未耗尽,则这部分玉米的价值也增加了

4.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越少,凝结在该物品中的劳动量就

越小,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小。相反地,劳动生产率越低,生产一种物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多,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大。因此,为了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我们要尽量降低劳动生产率。这一观点 ABC

[A] 混淆了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B] 承认了劳动时间是商品价值的衡量标准

[C] 否认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D] 正确地理解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5.商品标价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表现着商品的内在价值。而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实际支出的货币则执行流通职能。理论上,商品交换时所需的货币量应当与商品的内在价值相符,即交换价格应当等于商品标价。但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购买商品时却往往可以进行“讨价还价”。因此,“讨价还价” AB

[A] 表明了买卖双方的竞争

[B] 体现了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C] 使商品价格低于商品价值

[D] 说明商品标价高于商品价值

6.马克思认为,“在私人劳动产品的偶然的不断变动的交换关系中,生产这些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调节作用的自然规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就像房屋倒在人的头上时重力定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一样。因此,价值量由劳动时间决定是一个隐藏在商品相对价 值的后面的秘密。”这表明 AD

[A]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B] 商品交换时的相对价值(价格)必须等于商品的价值

[C] 价值规律只是一个虚幻的秘密,在商品生产和交换中并不发挥作用

[D] 只要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一定会发挥作用

7.2000年资本家甲投资设立机床厂,甲在2000年初一次性投入资本2亿元,其中1.5亿元用于购置机器设备和建造厂房,3000万元用作采购钢铁等其他原材料,2000万元用于支付工人工资(一年的工资)。现已知甲在2000年通过出售机床获得的货款总额为1亿元。核算表明,该厂2000年机器厂房的折旧费用为3000万元。则该资本家甲2000年 ABCD [A] 赚取利润总额为2000万元

[B] 剩余价值总额与利润总额相等

[C] 剩余价值率为100%

[D] 利润率为10%


相关文章

  • 马基选择题题库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C] A. 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B.都认为世界是客观 ...查看


  • 2016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库
  • 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控制社会.经济运行的两大并行力量是(A). A.市场和政府B.法律和市场C.宪法和法律D.政府和政策 2.深刻影响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和行政主流理论的人是(B). A.马克思.恩格斯 B.马克斯?韦 ...查看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第六章 最新题库(含答案)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题库(含答案) 四川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院)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除我国之外,哪个国家也提出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 A. 苏联 B .南斯拉夫 C .越南 D .古巴 2.美苏冷战全面展 ...查看


  •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综合知识练习(三)
  • 行测题库:综合知识练习(三) 行测题库:多项选择题 1.下论论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A.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B.世界是上帝创造的C.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绝对精神派生的D.理在气先 2.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适用于(). A. ...查看


  • 大一思修题库绪论
  •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一.单项选择题 1. 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是( ) A. 知识渊博 B. 品质高尚 C. 德才兼备 D. 知行统一 2. 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 ...查看


  • 马克思主义原理复习题题库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学年复习提纲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错 选均不得分.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 ...查看


  • 政府执行力题库
  • 提升政府执行力题库 一.判断题 () 1. 尽量做规则内选择,避免做规则间选择.() 正确 错误 2. 毛泽东把矛盾化为两大类: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 正确 错误 3. 高执行力的规则保证金山银山出现的同时,绿水青山也能出现.() 正 ...查看


  • 艺术概论试题库
  • 艺术概论试题库 --选择题 1.艺术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是( C ) A.社会性B.认识性C.审美性D.科学性 2. 2.艺术作为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的是( B ) A全面的社会生产劳动B.经济基础C.政治D.哲学 3.在阶级社会中,艺 ...查看


  • 2014年事业单位考试题库
  • 事业单位考试专用题库 (高清电子版) 内容提示 ★本书是人事考试中心内部参考题库,不论是对于各地区的事业编考试还是各个命题机构的命题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是事业编考试命题的第一参考资料.全书分为29个考点,其中政治部分为考点三.四.五.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