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育目的 答案解析

【章节】教育目的

【页码】56

【题干】1. ( )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A. 教育目的

B. 经济发展水平

C. 教育制度

D. 教学目标

【答案】A

【解析】考察教育目的的涵义。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章节】教育目的

【页码】56

【题干】2. 教育者、受教育者认识到了教育目的的重要性,并由它来指导实践,在教育活动中就会以更强烈的责任感、更饱满的热情、更有效的方法来实现教育目标。这是教育目的的( )。

A. 平衡作用

B. 评价作用

C. 激励作用

D. 导向作用

【答案】C

【解析】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结果的一种设想,具有理想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它具有激励教育行为的作用。

【章节】教育目的

【页码】56

【题干】3. 爱因斯坦认为:“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

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以一个和谐的人格,最重要的是,人要借着教育得到对事物及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受,人必须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誉有亲切的感觉,对于人类的各种动机、各种期望、各种痛苦有了解,才能和别的个人和社会有合适的关系。“爱因斯坦的上述看法反映的教育目的观是( )。

A.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

B.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

C.实用主义教育目的观

D.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

【答案】B

【解析】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即以人为中心和以人自身精神上的完善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观。

【章节】教育目的

【页码】56

【题干】4. 涂尔干说:“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个人中,建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这句话反映了()

A 、 个人本位论

B 、 教育无目的论

C 、 社会本位论

D 、 生活目的论

【答案】C

【解析】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中国古代的孔子和国外的斯宾塞、涂尔干、孔德等。主张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

【章节】教育目的

【页码】57

【题干】5. 在我国,教育目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是( )。

A. 社会本位理论

B. 个人本位理论

C.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D. 教育改革与发展理论

【答案】C

【解析】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章节】教育目的

【页码】57

【题干】6. 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包括( )

A .国家的教育目标

B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C .教师的教学目标

D .社会的价值取向

【答案】ABC

【解析】教育目的层次包括:1. 国家教育目的;2.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 学科的课程目标;4. 课堂的教学目标。

【章节】教育目的

【页码】57

【题干】7. 关于教学目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教学目的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

B. 教学目的就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C. 教学目的体现了人们教育理想

D. 教学目的是社会历史性和时代性的动态综合

【答案】ACD

【解析】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

【章节】教育目的

【页码】57

【题干】8. ( )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A. 培育“四有”新人

B. 培养创新型人才

C. 培养学术型人才

D. 培养劳动者

【答案】D

【解析】《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中对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章节】教育目的

【页码】57

【题干】9. ( )是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

A. 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

B. 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C. 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D. 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答案】B

【解析】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章节】教育目的

【页码】57

【题干】10. 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中,为其他方面的教育活动提供科学知识与智慧基础的是( )。

A. 德育

B. 智育

C. 美育

D. 劳动技术教育

【答案】B

【解析】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都是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各自

有自身的基本任务,不能相互代替,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智育是其他各育的知识和智力基础,各育的实施都不能离开知识技能教育。

【章节】教育目的

【页码】56

【题干】1. ( )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A. 教育目的

B. 经济发展水平

C. 教育制度

D. 教学目标

【答案】A

【解析】考察教育目的的涵义。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章节】教育目的

【页码】56

【题干】2. 教育者、受教育者认识到了教育目的的重要性,并由它来指导实践,在教育活动中就会以更强烈的责任感、更饱满的热情、更有效的方法来实现教育目标。这是教育目的的( )。

A. 平衡作用

B. 评价作用

C. 激励作用

D. 导向作用

【答案】C

【解析】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结果的一种设想,具有理想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它具有激励教育行为的作用。

【章节】教育目的

【页码】56

【题干】3. 爱因斯坦认为:“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

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以一个和谐的人格,最重要的是,人要借着教育得到对事物及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受,人必须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誉有亲切的感觉,对于人类的各种动机、各种期望、各种痛苦有了解,才能和别的个人和社会有合适的关系。“爱因斯坦的上述看法反映的教育目的观是( )。

A.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

B.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

C.实用主义教育目的观

D.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

【答案】B

【解析】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即以人为中心和以人自身精神上的完善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观。

【章节】教育目的

【页码】56

【题干】4. 涂尔干说:“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个人中,建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这句话反映了()

A 、 个人本位论

B 、 教育无目的论

C 、 社会本位论

D 、 生活目的论

【答案】C

【解析】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中国古代的孔子和国外的斯宾塞、涂尔干、孔德等。主张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

【章节】教育目的

【页码】57

【题干】5. 在我国,教育目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是( )。

A. 社会本位理论

B. 个人本位理论

C.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D. 教育改革与发展理论

【答案】C

【解析】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章节】教育目的

【页码】57

【题干】6. 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包括( )

A .国家的教育目标

B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C .教师的教学目标

D .社会的价值取向

【答案】ABC

【解析】教育目的层次包括:1. 国家教育目的;2.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 学科的课程目标;4. 课堂的教学目标。

【章节】教育目的

【页码】57

【题干】7. 关于教学目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教学目的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

B. 教学目的就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C. 教学目的体现了人们教育理想

D. 教学目的是社会历史性和时代性的动态综合

【答案】ACD

【解析】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

【章节】教育目的

【页码】57

【题干】8. ( )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A. 培育“四有”新人

B. 培养创新型人才

C. 培养学术型人才

D. 培养劳动者

【答案】D

【解析】《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中对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章节】教育目的

【页码】57

【题干】9. ( )是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

A. 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

B. 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C. 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D. 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答案】B

【解析】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章节】教育目的

【页码】57

【题干】10. 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中,为其他方面的教育活动提供科学知识与智慧基础的是( )。

A. 德育

B. 智育

C. 美育

D. 劳动技术教育

【答案】B

【解析】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都是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各自

有自身的基本任务,不能相互代替,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智育是其他各育的知识和智力基础,各育的实施都不能离开知识技能教育。


相关文章

  • 教育教学技能试题
  • 一.单项选择题1. 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 A .言行一致 B .衣着整洁 C .举止端庄 D .谈吐文雅 我要纠错分享题解您的答案:空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B .C .D 虽然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但起主要表率作用的还是A. ...查看


  • 10-11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及标准答案)
  • 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 2."双轨制" 3.京师同文馆 4."活教育" 5.骑士教育 6.<莫雷尔法案> 二.简答题 1.举例说明螺旋式课程内容组织 ...查看


  •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二
  • 给人改变未来的了力量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二 湖北教师考试网提供: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备考指导,最新资讯,备考资料,练习题.模拟题及真题. 1.如果一个人情绪消极,对生活感到全无乐趣,觉得自己的活动没有价值.这 ...查看


  • 教师资格证t
  • 1.教育在奴隶时期.封建时期.资本主义时期的内容.目的.方法各不相同,这体现了教育具有( ). A.永恒性 B.历史性 C.相对独立性 D.基础性 2.教师发展五阶段论的提出者是( ). A.福勒 B.布朗 C.伯利纳 D.夸美纽斯 3.以 ...查看


  • 2015年辽宁省特岗真题及解析
  • 2015年辽宁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招聘考试 本试卷由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两个科目组成,共8页,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教育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 ...查看


  • 教育理论试题(简答题)
  • 二.简答题 1.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 [答案解析]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2.简述小学教学的任务. [答案解析]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 ...查看


  •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 附件2 2014年广西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与说明 一.考试性质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全区统一的选拔性考试,从教师应有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 ...查看


  • 2015菏泽教师招聘.教育类真题解析
  • 2015菏泽教师招聘真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其选出,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共60题,每题0.6分,共36分) 1.[答案]B.解析: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 ...查看


  • 辽宁省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真题试卷
  • 辽宁省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真题试卷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 )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礼记> 2."拔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