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毕业总复习
小学语文教材六个年级300多篇课文,几乎篇篇都是经典,将之誉为儿童语文学习的“富矿”,一点都不为过。但不少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毕业复习时,要么舍本求末,唯课外阅读是举;要么仅将要求背诵的篇章、段落“拎”出来,让学生填空或默写;要么将课文的内容“串”起来讲讲,帮助学生掌握大意„„
其实,小学教材中的课文并不是孤立的,如果在毕业复习时,将这些课文按照不同的逻辑链接、比较、勾连、分类、重组等,挖掘其中的语文教学因素,定会让学生有无穷无尽的新体验、新发现、新收获,语文复习也将由此变成“游戏”之旅、“发现”之旅、“贯通”之旅。这里介绍三种基本做法。 一 课文文本语言的归类与整理 文本语言是构成文章的基础材料。对课文中的文本语言进行归类整理,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化、立体化地积累语言、掌握语言规律。
1.语言素材组接。即将课文中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提取出来,组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语言规律,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积累语言材料。比如,学生不容易正确把握“转”这个多音字,就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中的句子:
(1)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得叫了起来:“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小壁虎借尾巴》)
(2)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窃读记》)
(3)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匆匆》)
(4)大雁北飞天将暖,燕子南归气转寒。(《识字八》)
(5)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奇怪的大石头》)
引导学生读读这几个熟悉的句子,进行比较归纳,他们就会对前四句中“转”表示“改换方向、形势”的意思理解得更深刻,而对第五句中“转来转去”及“转笔刀”中的“转”表示“围绕一个点、一根轴或一个物体运动”的意思理解也更加到位。
2.语言现象归类。即将课文中表示独特语言现象的词句、段落放在一起,进行辨析比较,发现某种或某几种语言现象的个性特点、相互关系,便可体会特有语言现象的特有魅力。比如,可将小学古诗中的句子归类如下:
第一组:碧玉妆成一树高。(《咏柳》)黄河入海流。(《登鹳雀楼》)林暗草惊风。(《塞下曲》)
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
第二组: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
草长莺飞二月天。(《村居》)
第三组: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
复习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发现三组诗句中“倒装”这种语言现象,再分析这种语言现象的三种类型:第一组四句诗整体的语序是正常的,其中的某个部分是倒装的,“一树高”应该是“一株高树”,“入海流”应该是“流入海”,“草惊风”应该是“风惊草”,“草色遥看”应该是“遥看草色”;第二组的两个诗句是倒装的,分别应该是“春天总是万紫千红的”“二月天草长莺飞”;第三组整个诗联是倒装的,第一、二句和第三、四句在语序上应该是倒装的。在此基础上,先引导学生体会倒装在表达上的好处:一是有合韵律的作用,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作者这里让“高”倒装就是为了使它与诗中的“绦”“刀”押韵。二是有修辞上的作用,如“林暗草惊 风”中“草惊风”三字写出了草在大风的吹动下发出了惊响的感觉,与“林暗”配合,就为将军的射猎营造了一种阴暗紧张的气氛,而“风惊草”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三是有结构上的作用,如《游园不值》的前两句,经作者一倒装,就避免了平铺直叙,使结构变化有致,这样就准确地表现了作者游园不遇后那种扫兴而又自我解脱的复杂心理。然后,布置学生在课文中寻找倒装语言现象的作业,去发现这种语言现象的更多形式和魅力。
3.语言规则提炼。即将课文中有共同语言规则的语段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和提炼其中的语言规则,不断分析和掌握语言规律。如教师出示课文中的以下语句:
(1)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在眼前了。(《梅雨潭》)
(2)蓝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燕子》)
(3)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江上渔者》)
复习时,引导学生关注上述句子中蓝色的字词,看看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规律,并找出来。学生会发现,这里的“带”“痕”“叶”遵循了一种“量词移用”的规则,有意将人们平常不用作量词的字词借用为量词,或者有意将修饰、限制甲事物的量词移用来修饰、限制乙事物,以取得某种特殊的修辞效果。比如,句子(1)中的“带”本是名词,指质地柔软的狭长形纺织品。这里借用来作量词修饰瀑布,形象地描绘出远望瀑布的壮美姿态,简洁而准确。在课文中,像这样的词语移用现象十分普遍,随后布置学生复习课文,去发现词语移用的规则和规律,便可举一反三。 二 课文文本篇章的辨析与融通 通过对篇章多维度的比较、辨析、归纳和融通,可以让学生发现课文在立意、结构、文化等方面的规律,体会文章的艺术魅力。
1.主题意趣辨析。文以意为主,“意”是文章的核心与灵魂。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深度。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立意进行比较分析,可以领会作者的匠心所在。如六年级的《匆匆》与四年级的《和时间赛跑》两篇文章,同为表达珍惜时间这一主题,虽都是用具象表现抽象的事物,表达手法却不同。《匆匆》一文有着诗一般的节奏与韵律,注重从人物内心独特的感受出发,善于由眼前景物展开联想,用凝练且含义深刻的语句直抒胸臆。而《和时间赛跑》一文注重从生活中提取多个事例来提炼、表达观点,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来抒发情感是此文的一大特点。这样一比较,文章的不同意趣便汩汩流淌而出。
2.谋篇布局分析。从文章体裁、结构等方面对不同的课文进行比较分析,在同与不同中发现谋篇布局的规律。如《索溪峪的“野”》与《威尼斯的小艇》虽同为游记类散文,但作者的着眼点与写作手法大相径庭。《索溪峪的“野”》一文,着眼点为大自然中景物的“野”,大量笔墨都用在了对景物的特点描写上,为我们展现了大自然的奇特与奔放,在行文至尾时,又巧妙地将人融入其中,表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是文学巨匠马克?吐温的作品,这篇游记则更凸显人文因素,从威尼斯的小艇入手,将船夫、商人、妇女、孩子、老人等形形色色的人物囊括其中,把小艇与人的关系、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织成了一张细密的网,从而形成了游记作品中难能可贵的、更加丰富和立体的感受。这样一比较,课文谋篇布局的差异和特色就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了。
3.文化贯通。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文化要素进行比较、辨析、分类、提炼,最终实现对古今中外文化的融通理解,是一种深入文本“骨髓”的复习方式。这种贯通,可以是不同时序的文化贯通,也可以是不同地域的文化贯通,还可以是不同性状的文化贯通,甚至是有冲突的文化之间的贯通。比如,将课文中人物的外貌描写进行对比分析,就可以读出不同时代、民族的文化特征,乃至触摸到时代变迁的脉搏。请看如下三个片段: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少年闰土》)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故乡》) 第一个片段出自《红楼梦》中对王熙凤的出场描写,从装扮方面,选取头饰、裙饰和服饰三个要点,极力铺陈王熙凤集珍珠宝玉于一身的装扮,不仅显示出她的富贵,暗示了她在贾府中的显赫地位和咄咄逼人的好强性格,而且折射出她志得意满的心态,反映出当时贾府的奢侈消费文化。第二个片段,文中的少年闰土,虽只有寥寥几笔,却句句藏着玄机。因为闰土生活在海边,常年的海风造就了他健康的肤色,所以“紫色的圆脸”写出了其生活特点和身体特点;“头戴一顶小毡帽”又源自于绍兴当地习俗,故体现了地域特点;而在那样的年代,出于对孩子的呵护,许多人家都会迷信地用金银首饰来避邪驱魔,因此“银项圈”又体现出了时代特点。第三个片段选自鲁迅的作品《故乡》,可从老年闰土的形象看到地域文化没有变,但生活在变,生活让闰土变得认不出来了,旧社会那种让人扭曲、人生扭曲的生活昭然若揭。将这三个片段放在一起对比分析,即可看出,在我国封建社会里,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形态和生活遭遇。鲁迅先生所说的封建“吃人”文化在这样的文本链接和对比分析中被充分地凸显出来。
4.表达比较。文章的表达方式主要是指文章的写作方法,以及这种方法所表现出来的语言形式特点。就小学课文来说,叙述、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这五种表达方式都有涉及,但叙述更为常见,而叙述方法又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复习时,可以将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并尝试运用。如复习时,可出示下面的课文片段: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匆匆》)
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餐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穷人》)
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只有一个地球》)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为人民服务》)
上述第一个片段是抒情,第二个片段是描写,第三个片段是说明,第四个片段是议论。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将这些课文片段放在一起来阅读比较,体会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及其特点,再联系课文分析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表达方式,从而体会到语言表达方式是为文章内容服务的,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式是写作的基本要求。 三 课文文本写作的迁移与创新 复习课文,不仅要积累语言材料,把握语言规律,提高阅读能力,还要借助课文,着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模仿写作。按照课文的主题思想、结构样式、表达方式等进行模仿写作。比如,引导学生以“爱”为主题,模仿《“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写一写父母对自己不同的爱,模仿《慈母情深》写一写亲人对自己无私的爱。
2.延伸写作。很多课文在文中留下了表达的空白,或者在结尾处戛然而止,让读者意犹未尽。复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补白式的扩写,可以沿着作者的思路继续写下去,也可以沿用作者的语言风格继续写,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给它一个与众不同的结局。举例来说,《临死前的严监生》中对严监生三次摇头动作缺乏直接的心理描写,可以让学生进行补白再创作;严监生生前死后的故事,也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延伸创作。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复习了课文,也“整个身子参与了进来”,一定收获非凡。
3.聚合写作。聚合性写作最能训练学生提取关键信息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能很好地达到把厚书读薄这一目的。如在学习了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部分选文后,引导学生进行课内外的拓展阅读,让学生选择一部名著做一个梗概式的介绍。
4.创新写作。改变课文内容,转换认识角度,探索新的方法,探究新的形式,摸索新的思路,反其道而行之,也会为学生以后的习作打开一扇扇新的门窗。如将《一次成功的实验》改写成《一次失败的实验》;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进行颠覆性改写,写小村庄是怎样由即将消失而变得越来越美丽的。
小学毕业总复习
小学语文教材六个年级300多篇课文,几乎篇篇都是经典,将之誉为儿童语文学习的“富矿”,一点都不为过。但不少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毕业复习时,要么舍本求末,唯课外阅读是举;要么仅将要求背诵的篇章、段落“拎”出来,让学生填空或默写;要么将课文的内容“串”起来讲讲,帮助学生掌握大意„„
其实,小学教材中的课文并不是孤立的,如果在毕业复习时,将这些课文按照不同的逻辑链接、比较、勾连、分类、重组等,挖掘其中的语文教学因素,定会让学生有无穷无尽的新体验、新发现、新收获,语文复习也将由此变成“游戏”之旅、“发现”之旅、“贯通”之旅。这里介绍三种基本做法。 一 课文文本语言的归类与整理 文本语言是构成文章的基础材料。对课文中的文本语言进行归类整理,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化、立体化地积累语言、掌握语言规律。
1.语言素材组接。即将课文中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提取出来,组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语言规律,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积累语言材料。比如,学生不容易正确把握“转”这个多音字,就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中的句子:
(1)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得叫了起来:“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小壁虎借尾巴》)
(2)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窃读记》)
(3)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匆匆》)
(4)大雁北飞天将暖,燕子南归气转寒。(《识字八》)
(5)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奇怪的大石头》)
引导学生读读这几个熟悉的句子,进行比较归纳,他们就会对前四句中“转”表示“改换方向、形势”的意思理解得更深刻,而对第五句中“转来转去”及“转笔刀”中的“转”表示“围绕一个点、一根轴或一个物体运动”的意思理解也更加到位。
2.语言现象归类。即将课文中表示独特语言现象的词句、段落放在一起,进行辨析比较,发现某种或某几种语言现象的个性特点、相互关系,便可体会特有语言现象的特有魅力。比如,可将小学古诗中的句子归类如下:
第一组:碧玉妆成一树高。(《咏柳》)黄河入海流。(《登鹳雀楼》)林暗草惊风。(《塞下曲》)
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
第二组: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
草长莺飞二月天。(《村居》)
第三组: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
复习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发现三组诗句中“倒装”这种语言现象,再分析这种语言现象的三种类型:第一组四句诗整体的语序是正常的,其中的某个部分是倒装的,“一树高”应该是“一株高树”,“入海流”应该是“流入海”,“草惊风”应该是“风惊草”,“草色遥看”应该是“遥看草色”;第二组的两个诗句是倒装的,分别应该是“春天总是万紫千红的”“二月天草长莺飞”;第三组整个诗联是倒装的,第一、二句和第三、四句在语序上应该是倒装的。在此基础上,先引导学生体会倒装在表达上的好处:一是有合韵律的作用,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作者这里让“高”倒装就是为了使它与诗中的“绦”“刀”押韵。二是有修辞上的作用,如“林暗草惊 风”中“草惊风”三字写出了草在大风的吹动下发出了惊响的感觉,与“林暗”配合,就为将军的射猎营造了一种阴暗紧张的气氛,而“风惊草”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三是有结构上的作用,如《游园不值》的前两句,经作者一倒装,就避免了平铺直叙,使结构变化有致,这样就准确地表现了作者游园不遇后那种扫兴而又自我解脱的复杂心理。然后,布置学生在课文中寻找倒装语言现象的作业,去发现这种语言现象的更多形式和魅力。
3.语言规则提炼。即将课文中有共同语言规则的语段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和提炼其中的语言规则,不断分析和掌握语言规律。如教师出示课文中的以下语句:
(1)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在眼前了。(《梅雨潭》)
(2)蓝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燕子》)
(3)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江上渔者》)
复习时,引导学生关注上述句子中蓝色的字词,看看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规律,并找出来。学生会发现,这里的“带”“痕”“叶”遵循了一种“量词移用”的规则,有意将人们平常不用作量词的字词借用为量词,或者有意将修饰、限制甲事物的量词移用来修饰、限制乙事物,以取得某种特殊的修辞效果。比如,句子(1)中的“带”本是名词,指质地柔软的狭长形纺织品。这里借用来作量词修饰瀑布,形象地描绘出远望瀑布的壮美姿态,简洁而准确。在课文中,像这样的词语移用现象十分普遍,随后布置学生复习课文,去发现词语移用的规则和规律,便可举一反三。 二 课文文本篇章的辨析与融通 通过对篇章多维度的比较、辨析、归纳和融通,可以让学生发现课文在立意、结构、文化等方面的规律,体会文章的艺术魅力。
1.主题意趣辨析。文以意为主,“意”是文章的核心与灵魂。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深度。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立意进行比较分析,可以领会作者的匠心所在。如六年级的《匆匆》与四年级的《和时间赛跑》两篇文章,同为表达珍惜时间这一主题,虽都是用具象表现抽象的事物,表达手法却不同。《匆匆》一文有着诗一般的节奏与韵律,注重从人物内心独特的感受出发,善于由眼前景物展开联想,用凝练且含义深刻的语句直抒胸臆。而《和时间赛跑》一文注重从生活中提取多个事例来提炼、表达观点,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来抒发情感是此文的一大特点。这样一比较,文章的不同意趣便汩汩流淌而出。
2.谋篇布局分析。从文章体裁、结构等方面对不同的课文进行比较分析,在同与不同中发现谋篇布局的规律。如《索溪峪的“野”》与《威尼斯的小艇》虽同为游记类散文,但作者的着眼点与写作手法大相径庭。《索溪峪的“野”》一文,着眼点为大自然中景物的“野”,大量笔墨都用在了对景物的特点描写上,为我们展现了大自然的奇特与奔放,在行文至尾时,又巧妙地将人融入其中,表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是文学巨匠马克?吐温的作品,这篇游记则更凸显人文因素,从威尼斯的小艇入手,将船夫、商人、妇女、孩子、老人等形形色色的人物囊括其中,把小艇与人的关系、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织成了一张细密的网,从而形成了游记作品中难能可贵的、更加丰富和立体的感受。这样一比较,课文谋篇布局的差异和特色就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了。
3.文化贯通。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文化要素进行比较、辨析、分类、提炼,最终实现对古今中外文化的融通理解,是一种深入文本“骨髓”的复习方式。这种贯通,可以是不同时序的文化贯通,也可以是不同地域的文化贯通,还可以是不同性状的文化贯通,甚至是有冲突的文化之间的贯通。比如,将课文中人物的外貌描写进行对比分析,就可以读出不同时代、民族的文化特征,乃至触摸到时代变迁的脉搏。请看如下三个片段: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少年闰土》)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故乡》) 第一个片段出自《红楼梦》中对王熙凤的出场描写,从装扮方面,选取头饰、裙饰和服饰三个要点,极力铺陈王熙凤集珍珠宝玉于一身的装扮,不仅显示出她的富贵,暗示了她在贾府中的显赫地位和咄咄逼人的好强性格,而且折射出她志得意满的心态,反映出当时贾府的奢侈消费文化。第二个片段,文中的少年闰土,虽只有寥寥几笔,却句句藏着玄机。因为闰土生活在海边,常年的海风造就了他健康的肤色,所以“紫色的圆脸”写出了其生活特点和身体特点;“头戴一顶小毡帽”又源自于绍兴当地习俗,故体现了地域特点;而在那样的年代,出于对孩子的呵护,许多人家都会迷信地用金银首饰来避邪驱魔,因此“银项圈”又体现出了时代特点。第三个片段选自鲁迅的作品《故乡》,可从老年闰土的形象看到地域文化没有变,但生活在变,生活让闰土变得认不出来了,旧社会那种让人扭曲、人生扭曲的生活昭然若揭。将这三个片段放在一起对比分析,即可看出,在我国封建社会里,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形态和生活遭遇。鲁迅先生所说的封建“吃人”文化在这样的文本链接和对比分析中被充分地凸显出来。
4.表达比较。文章的表达方式主要是指文章的写作方法,以及这种方法所表现出来的语言形式特点。就小学课文来说,叙述、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这五种表达方式都有涉及,但叙述更为常见,而叙述方法又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复习时,可以将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并尝试运用。如复习时,可出示下面的课文片段: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匆匆》)
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餐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穷人》)
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只有一个地球》)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为人民服务》)
上述第一个片段是抒情,第二个片段是描写,第三个片段是说明,第四个片段是议论。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将这些课文片段放在一起来阅读比较,体会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及其特点,再联系课文分析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表达方式,从而体会到语言表达方式是为文章内容服务的,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式是写作的基本要求。 三 课文文本写作的迁移与创新 复习课文,不仅要积累语言材料,把握语言规律,提高阅读能力,还要借助课文,着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模仿写作。按照课文的主题思想、结构样式、表达方式等进行模仿写作。比如,引导学生以“爱”为主题,模仿《“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写一写父母对自己不同的爱,模仿《慈母情深》写一写亲人对自己无私的爱。
2.延伸写作。很多课文在文中留下了表达的空白,或者在结尾处戛然而止,让读者意犹未尽。复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补白式的扩写,可以沿着作者的思路继续写下去,也可以沿用作者的语言风格继续写,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给它一个与众不同的结局。举例来说,《临死前的严监生》中对严监生三次摇头动作缺乏直接的心理描写,可以让学生进行补白再创作;严监生生前死后的故事,也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延伸创作。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复习了课文,也“整个身子参与了进来”,一定收获非凡。
3.聚合写作。聚合性写作最能训练学生提取关键信息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能很好地达到把厚书读薄这一目的。如在学习了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部分选文后,引导学生进行课内外的拓展阅读,让学生选择一部名著做一个梗概式的介绍。
4.创新写作。改变课文内容,转换认识角度,探索新的方法,探究新的形式,摸索新的思路,反其道而行之,也会为学生以后的习作打开一扇扇新的门窗。如将《一次成功的实验》改写成《一次失败的实验》;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进行颠覆性改写,写小村庄是怎样由即将消失而变得越来越美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