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寻根问底:远离政坛是非的毛家第三代

远离政坛是非的毛家第三代

□小屋清风/文

朋友们一般对毛泽东唯一的嫡孙毛新宇比较熟悉。相对而言,尽管大家知道毛泽东有两个闺女,大女儿叫李敏,是毛泽东和贺子珍所生;小女儿叫李讷,是毛泽东和江青所生,但对她们的孩子们了解得并不多:毛泽东的大女儿李敏与孔令华结婚后,生有一男一女,儿子名叫孔继宁,闺女叫孔东梅;小女儿李讷结过两次婚,但只和前夫生过一个儿子,两人离婚后,这个孩子随继父改姓王,取名王效芝。那么,毛泽东的第三代到底生活得怎么样呢?

毛新宇:毛泽东主席唯一的嫡孙

毛新宇是毛泽东的次子毛岸青与邵华之子, 1970年1月17日出生。1992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专注毛泽东思想和明史研究。1992年9月至1995年7月,在中央党校理论部攻读硕士学位; 2000年进入军事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同时参军入伍,开始研究军事战略理论和毛泽东军事思想;2003年7月份,获得博士学位。

-----毛泽东唯一的嫡孙毛新宇的一家(资料图片)

毛新宇曾任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正师职研究员,现任中国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副部长,2010年7月20日已晋升为少将军衔。他还是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全国政协委员。

毛新宇从1990年起发表文章和作品,其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他爷爷的。主要发表过《便是寻常百姓家》《不学历史我们永远幼稚》《我为爷爷唱新歌》《沿着爷爷的足迹》《会当击水三千里》《我随妈妈拍长城》《赴朝祭扫伯父墓》等文章;出版过《朱元璋研究》《毛泽东眼中的五大帝王》《永远的怀念——毛泽东诞辰百年辑录》《我的伯父毛岸英》等著述,主持过电视专题片《女红军女将军风采录》《江山如此多娇》;还创作了12集电视文学剧本《一代贤后》。

毛新宇1997年12月和第一任妻子郝明莉结婚。婚前郝明莉在泰安御座宾馆当服务员,婚后被从山东矿院转学至北京大学国际商务系,两人婚姻维持时间不长。

毛新宇和现在的妻子、镇江姑娘刘滨是在2000年经人“介绍”相识的,2002年结婚。刘滨生于1977年初,属龙,身高1.70米,长得漂亮大方,中学是在镇江第八中学就读的,1995年应征入伍,1997年考取北京一所医科大学,毕业后曾在白求恩医科大学附院实习,后回母校读研。

几次接触后,刘滨对毛新宇有了更深的了解,两人不久即坠入爱河。2002年,毛家为他们举行了简朴的婚礼。因毛新宇于1970年初出生,属鸡,所以亲朋好友常戏称他和刘滨的婚姻是“龙凤配”。毛新宇和刘滨的儿子毛东东,在200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这一天出世,取名毛东东。2008年8月,毛新宇与刘滨生下第二胎,是个女儿,取名毛甜懿。

孔继宁:与外公有过接触的外孙

孔继宁1962年出生在中南海,是毛家第三代后人中最年长者。

据说孔继宁出生的那一天,毛泽东闻讯高兴地说:“我70岁官升一级啦!”那年毛泽东虚岁正好70,升为祖父级。这时,毛家已有很多年没有听到孩子们的哭声了,对于毛家的这个长外孙,毛泽东极为喜欢。但襁褓里的孔继宁对外祖父的喜悦自是浑然不觉,后来他从母亲李敏的自述《我的童年与领袖父亲》中了解到:“父亲工作累了,顺脚就去看看小外孙,抱抱、亲亲、逗逗小家伙。继宁长得虎头虎脑,不哭不闹,笑起来尤其可爱。父亲平时就喜欢孩子,现在更像所有的老人一样——隔代亲,特别爱和继宁玩。”

-----毛泽东的大外孙孔继宁(资料图片)

在毛家的孙辈中,年近半百的孔继宁是惟一与毛泽东有过接触的人,尽管孔继宁直言,外祖父的音容笑貌并没有给他留下太多记忆。

孔继宁曾告诉记者,他的名字是外公和爷爷共同起的。“继宁”两个字有着深刻的含义,外公当时提出,一律不用虎、豹、彪、杨、柳、松、牛、马、羊这些字,而爷爷认为,马、恩、列、斯这几位伟人里面,比较适合人们习惯的还是列宁的“宁”字,汉字里又有“宁静、安宁”的意思。外公了解了爷爷的想法后,高兴地说,继承列宁遗志,好!就叫他长大继承我们的事业吧,这叫后继有人,就取名继宁吧!于是,名字就这么定了。

除去毛家的身份,孔家本身也有着显赫的家世。孔继宁的爷爷、孔令华的父亲孔从洲将军曾在杨虎城的西北军工作,西安事变时任十七路军警备二旅旅长兼西安城防司令,参与指挥了当年“捉蒋”的全过程。

但作为毛家后代,孔继宁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并不想生活在先辈的光环下。他读书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不知道他是毛泽东的外孙。直到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去世,孔继宁突然被叫回去,到9月18日回到学校时,一些学生才知道他的特殊身份。

15岁的时候,孔继宁也和同龄人一样,走上了“上山下乡”的道路,但当时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家境。据说,在大队的时候,村里还把他当作一个好劳力来用。

这种低调甚至延续到孔继宁的爱情中。孔继宁的妻子叫沈蓉,现在香港从事商务咨询工作。据说沈蓉和孔继宁相恋很长时间后,还一直以为孔继宁家只是北京一户很普通的人家,当偶然从一位朋友那里听说了他的家世后,一度生气不理孔继宁了。

从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毕业后,孔继宁进入了解放军总参谋部,先后被派往中国驻巴基斯坦和英国大使馆,任助理武官,从事了8年外交工作。1997年离开部队后,孔继宁投身商海。2002年,孔继宁在深圳成立了中国(深圳)民族精神与中国发展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这使他有机会对毛泽东思想进行更透彻的研究。

孔继宁说:“主席最悲哀的一点在于,他一生戎马,为国为民处心积虑,但自己却很少真正享受到温馨的家庭生活。他也不懂得合理休息,他的休息方式就是读书。如果他晚年生活再丰富一点,对社会上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他也就会像其他人一样充分享受生活。”针对有些抱怨,毛泽东那个时候搞得那么贫困,看我们今天的生活多好!孔继宁认为,我们吃到第五个馒头的时候就觉得自己饱了,但你不能说功劳都在那第五个馒头上,那第一个馒头没垫底吗?

毛泽东对农民的关心、对农村问题的重视也对孔继宁影响至深。2006年,孔继宁与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合作共同发起成立了东方昆仑公益基金,推出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希望医院——乡镇卫生院救助行动”。

2007年8月1日,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中央电视台和湖南卫视开始播出纪录片《父辈的战争岁月》,湖南卫视邀请孔继宁担任特邀主持人。据说他亲和自然的主持风格,赢得了不少观众,后来又有几家电视台请他去主持节目。

孔东梅:与外公长相神似的外孙女

孔东梅是孔继宁的妹妹,毛家第三代中惟一的女性,1972年生于上海。在毛家第三代后人中,孔东梅长相可能与毛泽东最为神似,和毛泽东年轻时一样,孔东梅身材高挑而清瘦,而下巴上那颗标准毛泽东风格的痣,甚至不用介绍都可以让很多人认出她。

如果不是因为毛泽东的一句话,孔东梅可能就不会来到这个世界上。那时,“文化大革命”正在进行得如火如荼。社会动荡,经济困难,怀孕的母亲李敏向孩子的外公征询意见,问要不要把这个孩子生下来。毛泽东说,要,生活再困难,也是应该要这个孩子的。

----毛泽东唯一的外孙女孔东梅((资料图片)

后来,毛泽东看到孩子的照片,给她取名“东梅”,“东”是他名字里的一个字,“梅”又是他的平生最爱。遗憾的是,在女孩4岁的时候,毛泽东就去世了,他没有亲眼见到照片上那个乖巧可人,和他一样下巴长了一颗痣的外孙女。

1996年,孔东梅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在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工作3年后,像当时很多年轻人一样,孔东梅1999年选择了远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2001年回国后,孔东梅以“新红色文化”为基点,创办了北京东润菊香书屋有限公司,任董事长,致力于传播“红色”文化,出版了翻开我家的老影集———我心中的外公毛泽东》和《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毛泽东与贺子珍》均引起社会热烈反响,与《改变世界的日子——与王海容谈毛泽东外交往事》共同形成中国首部红色家族史纪实文学系列。

谈及外公,孔东梅说,打小就觉得外公既熟悉又陌生,既远又近。这一次通过写书、办展览,我感触很深,觉得自己开始真正走进毛泽东的世界。我很高兴自己的身上流着他的血,打心底里尊敬他。还在美国留学时,看到妈妈李敏写的《我的父亲毛泽东》,就特别被书中的内容所感动。当时就想我也应该站出来为外公、为这个家庭做些事,为热爱毛泽东的人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家里那本老影集,定格着外公,讲述着岁月,我愿意把它写出来。

同毛家的所有后人一样,孔东梅也是做人低调,不张扬。在回国创业前,孔东梅甚至一直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孔东梅去美国攻读硕士,只有当时的驻美大使李肇星知道她的身份。孔东梅说,我从小受的教育就是,不要在外人面前提及自己的身份,没有什么必要。

虽然父母没有给孔东梅任何压力,但身为“名门之后”,“普通”的可能性极小。“名人之后,永远要肩负一些东西。”孔东梅感慨。和所有年轻女子一样,孔东梅喜欢逛街,喜欢看电影、喜欢旅游、喜欢文学。但生活在伟人的光环里,乐观的孔东梅也曾经有过一些无形的压力。“以前总会想别人会怎样看我,小时候也会有被小朋友疏远的经历,但现在我很坦然。人活在世上肯定有各种各样的压力。因为毛泽东的崇高地位,所以他的后代肯定会受到关注。人们自然会对你有所要求,做什么也会有评判。但不管是谁的后代,首先是自己。只要做好自己就行。”

王效芝:最为低调的毛家第三代

王效芝是李讷唯一的儿子,出生于1972年,据说是毛泽东第三代后人中最小的一位。1984年,李讷与王景清建立了新家庭,原名徐小宁的王效芝改为现名,即效仿外公毛润芝的意思。

同几位哥哥、姐姐的低调相比,王效芝更为低调,在媒体和网络上抛头露面可谓少之又少。有报道说,王效芝从北京市外事旅游职业高中毕业后,选择了一条与父母完全不同的独立生活道路-----当宾馆的服务员。

王效芝的名字第一次见诸报端应该是1990年亚运会期间,当时新华社的摄影记者唐师曾拍了一张题为《毛主席外孙在亚运村》的照片,王效芝进入公众视野。

2010年4月30日,毛泽东的小外孙王效芝(左三)及爱人王伟(右三)带着女儿王瑞雪专程来到韶山,向毛主席铜像深深鞠躬并敬献花篮,对外公表达无限的怀念之情。(资料图片)

当时的报道如此描述王效芝:“在运动员公寓10号楼里,有一个默默无闻,但威信很高的服务员,他就是毛泽东的外孙王效芝。18岁的王效芝是北京市外事旅游职业学校的学生,自1990年5月份起由学校组织和同学们一道到亚运村服务以来,他就一直在10号楼里任副领班。虽然是毛泽东的外孙,但在工作中,他却从不搞特殊化,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任劳任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同学和运动员的赞扬。”

后来,王效芝亲手创建了自己的公司。下海经商多年来,王效芝一直秉承着毛家人低调、踏实、稳健的风格,认真打理着自己的公司。据说,见过王效芝的人以及这么多年来他的商业伙伴对他的评价很高:效芝是个内向的不太善于交际的人,但是他时尚健康帅气的形象加上他谦虚儒雅的风格,令人感到很亲近。效芝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他的翻译助理经常只能做做记录,效芝就自己与客户谈妥了生意。

说到李讷儿子王效芝的婚姻,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佳话:据说正是刘少奇的大儿子刘源和薄一波的小儿子薄熙成(薄熙来之弟)作为男女方媒妁,促成了李讷儿子的姻配良缘。婚礼上,刘源曾面对几百位毛家的亲朋好友,从容讲了一段坦荡激昂的话,颇耐人寻味-----

“祖先的遗留,良心陋习,好赖香臭,像一锅乱炖;泽被与贻害,后辈都要承担,优秀的思想和惨痛的教训,同样可贵。我们继承什么?全在生者自身所为。当然,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今天,毛泽东、刘少奇两位老人家,若在天有灵,看到我们举行如此盛大的婚礼聚会,济济一堂,同贺大喜,一定会为我们高兴,一定会为有这样的后代而自豪,一定会为“换了人间今又是”,而“泪飞顿作倾盆雨”!语音未落,已是满堂掌声、喝彩,有欢呼称快的,有啧啧称奇的,有喜极而泣的……李敏的女儿孔东梅跑过来,小声说:“刘源叔叔,你真棒!”

王效芝的妻子叫王伟,生有一个闺女,取名叫王瑞雪。王效芝平时的生活很简单,除了必要的应酬,基本上工作结束就回家了。他曾经说过,由于我特殊的童年环境,所以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家人带来幸福,尤其要给我女儿最开心快乐的童年。

有空的时候,王效芝喜欢在家里的园子里“精耕细作”,他种着一些花草、蔬菜、水果。只要有朋友到家里来做客,他一定要自己挽起袖子,到自家的菜园了摘上几棵自己种的蔬菜,并亲自掌勺为客人做一桌香味无比的菜。王效芝还喜欢旅游,想出门的时候,他就给自己放个长假,带着老婆、孩子甚至全家老小十几个人出门游玩。

毛泽东曾经多次愧疚对他的大儿子毛岸英说过:谁叫你是我毛泽东的儿子呢?毛泽东的外孙、外孙女们虽然拥有“名门之后”的光环,但他们中没有一个人借着这个光环去捞取什么好处或个人的私利,而是完全依靠自己的双手,夹着尾巴做人,甚至隐姓埋名,默默地坚守着一份信念,一分理想,并为这个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老人家要是有灵,在另外一个世界也当含笑和欣慰。

(注:笔者在撰写本文过程中参考了大量资料,在此,谨向有关作者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

远离政坛是非的毛家第三代

□小屋清风/文

朋友们一般对毛泽东唯一的嫡孙毛新宇比较熟悉。相对而言,尽管大家知道毛泽东有两个闺女,大女儿叫李敏,是毛泽东和贺子珍所生;小女儿叫李讷,是毛泽东和江青所生,但对她们的孩子们了解得并不多:毛泽东的大女儿李敏与孔令华结婚后,生有一男一女,儿子名叫孔继宁,闺女叫孔东梅;小女儿李讷结过两次婚,但只和前夫生过一个儿子,两人离婚后,这个孩子随继父改姓王,取名王效芝。那么,毛泽东的第三代到底生活得怎么样呢?

毛新宇:毛泽东主席唯一的嫡孙

毛新宇是毛泽东的次子毛岸青与邵华之子, 1970年1月17日出生。1992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专注毛泽东思想和明史研究。1992年9月至1995年7月,在中央党校理论部攻读硕士学位; 2000年进入军事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同时参军入伍,开始研究军事战略理论和毛泽东军事思想;2003年7月份,获得博士学位。

-----毛泽东唯一的嫡孙毛新宇的一家(资料图片)

毛新宇曾任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正师职研究员,现任中国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副部长,2010年7月20日已晋升为少将军衔。他还是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全国政协委员。

毛新宇从1990年起发表文章和作品,其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他爷爷的。主要发表过《便是寻常百姓家》《不学历史我们永远幼稚》《我为爷爷唱新歌》《沿着爷爷的足迹》《会当击水三千里》《我随妈妈拍长城》《赴朝祭扫伯父墓》等文章;出版过《朱元璋研究》《毛泽东眼中的五大帝王》《永远的怀念——毛泽东诞辰百年辑录》《我的伯父毛岸英》等著述,主持过电视专题片《女红军女将军风采录》《江山如此多娇》;还创作了12集电视文学剧本《一代贤后》。

毛新宇1997年12月和第一任妻子郝明莉结婚。婚前郝明莉在泰安御座宾馆当服务员,婚后被从山东矿院转学至北京大学国际商务系,两人婚姻维持时间不长。

毛新宇和现在的妻子、镇江姑娘刘滨是在2000年经人“介绍”相识的,2002年结婚。刘滨生于1977年初,属龙,身高1.70米,长得漂亮大方,中学是在镇江第八中学就读的,1995年应征入伍,1997年考取北京一所医科大学,毕业后曾在白求恩医科大学附院实习,后回母校读研。

几次接触后,刘滨对毛新宇有了更深的了解,两人不久即坠入爱河。2002年,毛家为他们举行了简朴的婚礼。因毛新宇于1970年初出生,属鸡,所以亲朋好友常戏称他和刘滨的婚姻是“龙凤配”。毛新宇和刘滨的儿子毛东东,在200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这一天出世,取名毛东东。2008年8月,毛新宇与刘滨生下第二胎,是个女儿,取名毛甜懿。

孔继宁:与外公有过接触的外孙

孔继宁1962年出生在中南海,是毛家第三代后人中最年长者。

据说孔继宁出生的那一天,毛泽东闻讯高兴地说:“我70岁官升一级啦!”那年毛泽东虚岁正好70,升为祖父级。这时,毛家已有很多年没有听到孩子们的哭声了,对于毛家的这个长外孙,毛泽东极为喜欢。但襁褓里的孔继宁对外祖父的喜悦自是浑然不觉,后来他从母亲李敏的自述《我的童年与领袖父亲》中了解到:“父亲工作累了,顺脚就去看看小外孙,抱抱、亲亲、逗逗小家伙。继宁长得虎头虎脑,不哭不闹,笑起来尤其可爱。父亲平时就喜欢孩子,现在更像所有的老人一样——隔代亲,特别爱和继宁玩。”

-----毛泽东的大外孙孔继宁(资料图片)

在毛家的孙辈中,年近半百的孔继宁是惟一与毛泽东有过接触的人,尽管孔继宁直言,外祖父的音容笑貌并没有给他留下太多记忆。

孔继宁曾告诉记者,他的名字是外公和爷爷共同起的。“继宁”两个字有着深刻的含义,外公当时提出,一律不用虎、豹、彪、杨、柳、松、牛、马、羊这些字,而爷爷认为,马、恩、列、斯这几位伟人里面,比较适合人们习惯的还是列宁的“宁”字,汉字里又有“宁静、安宁”的意思。外公了解了爷爷的想法后,高兴地说,继承列宁遗志,好!就叫他长大继承我们的事业吧,这叫后继有人,就取名继宁吧!于是,名字就这么定了。

除去毛家的身份,孔家本身也有着显赫的家世。孔继宁的爷爷、孔令华的父亲孔从洲将军曾在杨虎城的西北军工作,西安事变时任十七路军警备二旅旅长兼西安城防司令,参与指挥了当年“捉蒋”的全过程。

但作为毛家后代,孔继宁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并不想生活在先辈的光环下。他读书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不知道他是毛泽东的外孙。直到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去世,孔继宁突然被叫回去,到9月18日回到学校时,一些学生才知道他的特殊身份。

15岁的时候,孔继宁也和同龄人一样,走上了“上山下乡”的道路,但当时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家境。据说,在大队的时候,村里还把他当作一个好劳力来用。

这种低调甚至延续到孔继宁的爱情中。孔继宁的妻子叫沈蓉,现在香港从事商务咨询工作。据说沈蓉和孔继宁相恋很长时间后,还一直以为孔继宁家只是北京一户很普通的人家,当偶然从一位朋友那里听说了他的家世后,一度生气不理孔继宁了。

从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毕业后,孔继宁进入了解放军总参谋部,先后被派往中国驻巴基斯坦和英国大使馆,任助理武官,从事了8年外交工作。1997年离开部队后,孔继宁投身商海。2002年,孔继宁在深圳成立了中国(深圳)民族精神与中国发展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这使他有机会对毛泽东思想进行更透彻的研究。

孔继宁说:“主席最悲哀的一点在于,他一生戎马,为国为民处心积虑,但自己却很少真正享受到温馨的家庭生活。他也不懂得合理休息,他的休息方式就是读书。如果他晚年生活再丰富一点,对社会上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他也就会像其他人一样充分享受生活。”针对有些抱怨,毛泽东那个时候搞得那么贫困,看我们今天的生活多好!孔继宁认为,我们吃到第五个馒头的时候就觉得自己饱了,但你不能说功劳都在那第五个馒头上,那第一个馒头没垫底吗?

毛泽东对农民的关心、对农村问题的重视也对孔继宁影响至深。2006年,孔继宁与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合作共同发起成立了东方昆仑公益基金,推出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希望医院——乡镇卫生院救助行动”。

2007年8月1日,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中央电视台和湖南卫视开始播出纪录片《父辈的战争岁月》,湖南卫视邀请孔继宁担任特邀主持人。据说他亲和自然的主持风格,赢得了不少观众,后来又有几家电视台请他去主持节目。

孔东梅:与外公长相神似的外孙女

孔东梅是孔继宁的妹妹,毛家第三代中惟一的女性,1972年生于上海。在毛家第三代后人中,孔东梅长相可能与毛泽东最为神似,和毛泽东年轻时一样,孔东梅身材高挑而清瘦,而下巴上那颗标准毛泽东风格的痣,甚至不用介绍都可以让很多人认出她。

如果不是因为毛泽东的一句话,孔东梅可能就不会来到这个世界上。那时,“文化大革命”正在进行得如火如荼。社会动荡,经济困难,怀孕的母亲李敏向孩子的外公征询意见,问要不要把这个孩子生下来。毛泽东说,要,生活再困难,也是应该要这个孩子的。

----毛泽东唯一的外孙女孔东梅((资料图片)

后来,毛泽东看到孩子的照片,给她取名“东梅”,“东”是他名字里的一个字,“梅”又是他的平生最爱。遗憾的是,在女孩4岁的时候,毛泽东就去世了,他没有亲眼见到照片上那个乖巧可人,和他一样下巴长了一颗痣的外孙女。

1996年,孔东梅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在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工作3年后,像当时很多年轻人一样,孔东梅1999年选择了远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2001年回国后,孔东梅以“新红色文化”为基点,创办了北京东润菊香书屋有限公司,任董事长,致力于传播“红色”文化,出版了翻开我家的老影集———我心中的外公毛泽东》和《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毛泽东与贺子珍》均引起社会热烈反响,与《改变世界的日子——与王海容谈毛泽东外交往事》共同形成中国首部红色家族史纪实文学系列。

谈及外公,孔东梅说,打小就觉得外公既熟悉又陌生,既远又近。这一次通过写书、办展览,我感触很深,觉得自己开始真正走进毛泽东的世界。我很高兴自己的身上流着他的血,打心底里尊敬他。还在美国留学时,看到妈妈李敏写的《我的父亲毛泽东》,就特别被书中的内容所感动。当时就想我也应该站出来为外公、为这个家庭做些事,为热爱毛泽东的人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家里那本老影集,定格着外公,讲述着岁月,我愿意把它写出来。

同毛家的所有后人一样,孔东梅也是做人低调,不张扬。在回国创业前,孔东梅甚至一直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孔东梅去美国攻读硕士,只有当时的驻美大使李肇星知道她的身份。孔东梅说,我从小受的教育就是,不要在外人面前提及自己的身份,没有什么必要。

虽然父母没有给孔东梅任何压力,但身为“名门之后”,“普通”的可能性极小。“名人之后,永远要肩负一些东西。”孔东梅感慨。和所有年轻女子一样,孔东梅喜欢逛街,喜欢看电影、喜欢旅游、喜欢文学。但生活在伟人的光环里,乐观的孔东梅也曾经有过一些无形的压力。“以前总会想别人会怎样看我,小时候也会有被小朋友疏远的经历,但现在我很坦然。人活在世上肯定有各种各样的压力。因为毛泽东的崇高地位,所以他的后代肯定会受到关注。人们自然会对你有所要求,做什么也会有评判。但不管是谁的后代,首先是自己。只要做好自己就行。”

王效芝:最为低调的毛家第三代

王效芝是李讷唯一的儿子,出生于1972年,据说是毛泽东第三代后人中最小的一位。1984年,李讷与王景清建立了新家庭,原名徐小宁的王效芝改为现名,即效仿外公毛润芝的意思。

同几位哥哥、姐姐的低调相比,王效芝更为低调,在媒体和网络上抛头露面可谓少之又少。有报道说,王效芝从北京市外事旅游职业高中毕业后,选择了一条与父母完全不同的独立生活道路-----当宾馆的服务员。

王效芝的名字第一次见诸报端应该是1990年亚运会期间,当时新华社的摄影记者唐师曾拍了一张题为《毛主席外孙在亚运村》的照片,王效芝进入公众视野。

2010年4月30日,毛泽东的小外孙王效芝(左三)及爱人王伟(右三)带着女儿王瑞雪专程来到韶山,向毛主席铜像深深鞠躬并敬献花篮,对外公表达无限的怀念之情。(资料图片)

当时的报道如此描述王效芝:“在运动员公寓10号楼里,有一个默默无闻,但威信很高的服务员,他就是毛泽东的外孙王效芝。18岁的王效芝是北京市外事旅游职业学校的学生,自1990年5月份起由学校组织和同学们一道到亚运村服务以来,他就一直在10号楼里任副领班。虽然是毛泽东的外孙,但在工作中,他却从不搞特殊化,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任劳任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同学和运动员的赞扬。”

后来,王效芝亲手创建了自己的公司。下海经商多年来,王效芝一直秉承着毛家人低调、踏实、稳健的风格,认真打理着自己的公司。据说,见过王效芝的人以及这么多年来他的商业伙伴对他的评价很高:效芝是个内向的不太善于交际的人,但是他时尚健康帅气的形象加上他谦虚儒雅的风格,令人感到很亲近。效芝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他的翻译助理经常只能做做记录,效芝就自己与客户谈妥了生意。

说到李讷儿子王效芝的婚姻,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佳话:据说正是刘少奇的大儿子刘源和薄一波的小儿子薄熙成(薄熙来之弟)作为男女方媒妁,促成了李讷儿子的姻配良缘。婚礼上,刘源曾面对几百位毛家的亲朋好友,从容讲了一段坦荡激昂的话,颇耐人寻味-----

“祖先的遗留,良心陋习,好赖香臭,像一锅乱炖;泽被与贻害,后辈都要承担,优秀的思想和惨痛的教训,同样可贵。我们继承什么?全在生者自身所为。当然,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今天,毛泽东、刘少奇两位老人家,若在天有灵,看到我们举行如此盛大的婚礼聚会,济济一堂,同贺大喜,一定会为我们高兴,一定会为有这样的后代而自豪,一定会为“换了人间今又是”,而“泪飞顿作倾盆雨”!语音未落,已是满堂掌声、喝彩,有欢呼称快的,有啧啧称奇的,有喜极而泣的……李敏的女儿孔东梅跑过来,小声说:“刘源叔叔,你真棒!”

王效芝的妻子叫王伟,生有一个闺女,取名叫王瑞雪。王效芝平时的生活很简单,除了必要的应酬,基本上工作结束就回家了。他曾经说过,由于我特殊的童年环境,所以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家人带来幸福,尤其要给我女儿最开心快乐的童年。

有空的时候,王效芝喜欢在家里的园子里“精耕细作”,他种着一些花草、蔬菜、水果。只要有朋友到家里来做客,他一定要自己挽起袖子,到自家的菜园了摘上几棵自己种的蔬菜,并亲自掌勺为客人做一桌香味无比的菜。王效芝还喜欢旅游,想出门的时候,他就给自己放个长假,带着老婆、孩子甚至全家老小十几个人出门游玩。

毛泽东曾经多次愧疚对他的大儿子毛岸英说过:谁叫你是我毛泽东的儿子呢?毛泽东的外孙、外孙女们虽然拥有“名门之后”的光环,但他们中没有一个人借着这个光环去捞取什么好处或个人的私利,而是完全依靠自己的双手,夹着尾巴做人,甚至隐姓埋名,默默地坚守着一份信念,一分理想,并为这个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老人家要是有灵,在另外一个世界也当含笑和欣慰。

(注:笔者在撰写本文过程中参考了大量资料,在此,谨向有关作者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


相关文章

  • 公务员考试文学常识
  • 解释题 1.政治抒情诗:2.百花文学:3.革命样板戏:4红色经典:5.伤痕文学:6.反思文学: 7.朦胧诗:8.第三代诗:9.寻根文学:10.新写实小说:11.先锋小说:12.女性写作: 13.个人化写作:14.现实主义冲击波 简答题 1. ...查看


  • 我的谱叙荣光梦想经历与实践
  • 我的谱叙荣光梦想经历与实践 四川内江 蒋伯英 我是一名长期从亊供销社工作退休职工,现已步入耄耋之年.在过去的70多年,我的梦想经历了三次大转折,一次比一次梦想更深刻.梦想时间更长,但我的梦想实现了.当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查看


  • 米歇尔与希拉里之辩
  • 北京人才市场 北京找工作 米歇尔与希拉里之辩 奥巴马夫人米歇尔在2012年辅佐丈夫竞选连任时发表演讲,赢得了美国听众的一片喝彩.我粗略估算了一下,这篇演讲在中国大陆以博客.视频与其他转载的方式出现,点击阅读与查看人次突破五千万,欢呼声几乎比 ...查看


  • 务学习笔记范文
  • 务学习笔记范文 (1).什么是德育专家?一般来说,好的老师就是那些能摆平班级纪律,控制住差生,并能促使班级学业成绩提高的教师,但作为专家型教师,这还不够,光关注并控制学生的行为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你还必须研究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帮助学生道德 ...查看


  • 现代文学常识
  • 1.五六十年代主流诗歌诗人诗作: 闻捷<天山牧歌> 贺敬之<回延安>.<桂林山水歌> 郭小川<一个和八个> 诗歌运动: 新民歌运动(大跃进民歌运动2.五六十年代非主流诗歌潜在写作: 七月派诗人 ...查看


  • [转载]杨志卖刀羞了谁
  • 转自:赵炎 杨志卖刀羞了谁 文/赵炎 载<华声>十月上第19期,责编:冷眉 明代文坛"前七子"中的王廷相,嘉靖十二年曾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有一次,他给属下讲了个故事,说某日上朝遇雨,有个轿夫穿了双新鞋,开始时 ...查看


  • 美籍华人董增辰赴邢台寻根祭祖
  • 2006-11-6 10:54:00  博武国际武术网 2006年11月3日,一代太极拳大师董英杰之孙美籍华人董增辰先生,率60余名海外弟子到老家河北邢台进行了祭祖活动.活动期间参观了董氏故居并祭祖,11月4日上午9点在邢台市达活泉公园郭守 ...查看


  • [转载]教师应该读的十本书
  • 教师应该读的十本书 1.<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 [美]弗里德曼/著  何帆 肖莹莹 郝正非/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9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一个创新型的国家,阿姆斯特朗的"个人一小步,人类一大步&qu ...查看


  • 中南海政坛人物春秋史
  • 历史的重任是怎样又一次落到了一位永不言败的东方小个子身上? 作 者: 出 版: 定 价:45元 出版日期:2011-08 标 签: 所属分类: 图书简介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人民和他的祖国走过了漫长且短暂的60年.这期间人们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