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婢加术汤加减治疗急性肾炎的经验探讨

  【摘 要】用越婢加术汤加减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20例,风水束表3~5天内改善。水肿在6~8天内退尽,尿常规在二周内转阴,均高于西药对照组。   【关键词】急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药治疗;越婢加术汤   【中图分类号】R27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734-02   急性肾炎属中医“风水”、“皮水”等范畴。西医认为系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反应所致。临床上以水肿、血压增高、蛋白尿、血尿为主要症状。急性肾炎病位在肾,与外感有关,以水的运行代谢失调为主,发为水肿。中医认为,肾主一身之阴液和一身之阳气,为阴液之本,阳气之根。在人体水液代谢中,肾气取着决定性作用。对于肾气的生理功能,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一段形象的描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又说“雨气通于肾”。此处的雨气和天气,无疑恰是肾气的蒸腾和肺气的输布清肃,而肺气的输布是依赖和从属于肾气之蒸腾的,古人善假万物以类比人体 。正是由于肾气之蒸腾,而使“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由于肾气的作用,一方面,通过三焦通路,升腾卫气,借肺之宣发而行“肥腠理,司开阖”之用,保证水液代谢的重要通道之一的皮肤玄府开阖有度,保证了肺的宣发功能正常,从而使通调水道的肃降之功得以实现。一方面,温化与肾相表里的“州都之官,津液藏焉”的膀胱之水液,使之“气化则能出矣”。同时又因肾司二便的功能,赖肾气使前后二阴开阖有度,保证体内正常津液量。肾气还可温助脾气,使其制水之权得衡。使水行其常道,不致泛滥为患。尿、汗同赖肾气之化而上出下注。   《灵枢・五癃津液别》云:“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现代气象医学研究表明,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为了加强散热,周围血管扩张,85~90%的水分经汗腺排泄,排尿量减少;冬季寒冷,为了防止体温散失,周围血管收缩,汗腺排泄减少,60~80%的水分由肾排出,这样就变成少汗多尿。可见,人体水液代谢主要通道乃腠理玄府与膀胱水道。而二者皆为肾所主,皆赖肾的气化功能。肾主腠理玄府,是因“五脏六腑…肾为之主外”(《灵枢・五癃津液别》)。因此,肾的气化失常,是导致水液代谢失常,发生水肿的主要病机。仲景将其命之曰“水气病”,大有深意。水赖气动,所谓“气行一寸,水即行一寸,气行周身,水即行周身”(《医理真传》)。故肾的气化失常而致水停,水停又碍其气化,使三焦受滞,水、气俱受其阻,结而为病。因气无处不到,故肿亦无处不在也。经谓:“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此之谓也。肾的气化失常为急性肾炎发生之关键,然肾之气化失常,主要是因“肾气实”和“肾阴虚”所致。   近二年来,本人用越婢加术汤合肾炎四味丸治疗20例急性肾小球肾炎,获得较满意疗效,现整理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病例选择本文所取病例以新版统编教材《内科学》为诊断依据。确诊为肾小球肾炎,自水肿出现1~2日内前来就诊。经辩证属风水(风寒型)者,并排除以下情况:原有心、肝、肾疾病;原发性高血压;泌尿系感染;过敏性紫癜性;系统性红班狼疮等病;年龄在40岁以上者,发病后曾用过中、西药者。   观察分组:在所选34例患者中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8-31岁,平均约26岁,其中轻度水肿(限于眼脸、面部)8例,中重度水肿12例,80%有高血压,45%有肉眼血尿,18%有发热。对照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12-30岁,平均22.5岁。其中轻度6例,中、重度水肿9例。66%有高血压,40%有肉眼血尿,12%有发热。   治疗方法   对急性肾炎的治疗,《内经》谓“开鬼门,洁净府”,即上启玄府,下通水道,发汗利小便也。《金匮要略》提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上述治则,皆宗“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之意,顺其病势而为之也。上发其汗,下引其流。发汗,能使在上之水从玄府而出,汗出须卫气之助,故汗出卫气亦泄,水气俱去,故发汗病愈。引流能使在下之水得出,水出有赖肾气之化,故引流亦可使在下之水气俱出,而病得痊。可见,发汗、利小便,不但去其水,亦泄其气也。若肾气不足,断不能用。误用发汗则卫气大伤,不得肾气后助,而汗大泄不止,则“筋惕肉,此为逆也”,误用利小便,若肾气不足,用之非但不利,且小便不利之证更盛。岳美中老曾指出:“急性肾炎,多取发汗或峻下的方法。”可谓中的之言,许多临床家亦常用此二法治疗急性肾炎。   中药治疗组:卧床休息、低盐饮食,中药治疗,处方:麻黄10g,白术15g,生姜3片,甘草6g,大枣3枚,石膏24g,丹参15g,蝉衣20g,猪苓30g,水煎温服,每日一剂,分二次服。对照组,卧床休息,低盐饮食,静滴青霉素抗感染,(青霉素过敏者用阿奇霉素),对症治疗:用双氢克尿噻配强的松治疗。   观察指标:改善临床症状:观察服药后发热、恶寒、头身痛等风寒表证消失时间;水肿消退时间;以肉眼观察加肌肤切按来判断水肿消退情况,自水肿出现之日起开始计时;尿常规转阴时间;隔日查次尿常规,连续三次尿检镜下蛋白、红细胞,管形完全消失,自细胞消失或每高倍视野下低于5个为尿常规转阴,转阴时间从水肿出现第二日尿检算起尿检正常(第一次)为至;并发症出现率,观察和计算急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脑痛,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出现率;迁延率;尿常规持续两个月以上不转阴,或伴有临床症状者甚至持续6个月以上转成慢性肾炎者为迁延症例,并计算在总病例中所占有百分率。   讨论: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泌尿系常见疾病之一。就中医的整体观来看,急性肾炎的发生虽与肾、肺、脾三脏关系密切,但在其中起主要和直接作用者,当是肾的气化功能,而肾的气化功能失常又与肾气实和肾阴虚有直接关系。只要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就能使我们论有所据,治有所依,而加强了治疗的针对性,为该病的预防和治疗开拓了明朗的前景。尽管本病自愈率很高,但良好的治疗,对于促进疾病康复,减轻肾功能损害,防止迁延复发及后遗症的出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此类患者,我们主张积极治疗。本文着重探讨越婢加术汤加减对急性肾炎的治疗作用,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利水,配白术、生姜、大枣健脾利水,蝉衣、丹参、猪苓、黄芪四位合用,具有增加机体抵抗力,消除蛋白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奏“开鬼门、洁净府”通上达下之功。石膏由于性甘寒,恐有损害脾胃之功,故除去不用。经临床应用观察,表明该方能明显改善急性肾炎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水肿消退和尿常规转阴,并能减少急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出现,防止其迁延复发。与西药比较,该方具有退肿作用迅速,又不会出现利尿药的反跳现象,尿常规转阴快,愈后较好等优点,为治疗急性肾炎的有效良方。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主编 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2] 叶任高,沈青瑞主编 肾脏疾病诊断与治疗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42   [3] 叶任高,中西结合肾脏病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602-604

  【摘 要】用越婢加术汤加减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20例,风水束表3~5天内改善。水肿在6~8天内退尽,尿常规在二周内转阴,均高于西药对照组。   【关键词】急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药治疗;越婢加术汤   【中图分类号】R27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734-02   急性肾炎属中医“风水”、“皮水”等范畴。西医认为系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反应所致。临床上以水肿、血压增高、蛋白尿、血尿为主要症状。急性肾炎病位在肾,与外感有关,以水的运行代谢失调为主,发为水肿。中医认为,肾主一身之阴液和一身之阳气,为阴液之本,阳气之根。在人体水液代谢中,肾气取着决定性作用。对于肾气的生理功能,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一段形象的描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又说“雨气通于肾”。此处的雨气和天气,无疑恰是肾气的蒸腾和肺气的输布清肃,而肺气的输布是依赖和从属于肾气之蒸腾的,古人善假万物以类比人体 。正是由于肾气之蒸腾,而使“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由于肾气的作用,一方面,通过三焦通路,升腾卫气,借肺之宣发而行“肥腠理,司开阖”之用,保证水液代谢的重要通道之一的皮肤玄府开阖有度,保证了肺的宣发功能正常,从而使通调水道的肃降之功得以实现。一方面,温化与肾相表里的“州都之官,津液藏焉”的膀胱之水液,使之“气化则能出矣”。同时又因肾司二便的功能,赖肾气使前后二阴开阖有度,保证体内正常津液量。肾气还可温助脾气,使其制水之权得衡。使水行其常道,不致泛滥为患。尿、汗同赖肾气之化而上出下注。   《灵枢・五癃津液别》云:“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现代气象医学研究表明,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为了加强散热,周围血管扩张,85~90%的水分经汗腺排泄,排尿量减少;冬季寒冷,为了防止体温散失,周围血管收缩,汗腺排泄减少,60~80%的水分由肾排出,这样就变成少汗多尿。可见,人体水液代谢主要通道乃腠理玄府与膀胱水道。而二者皆为肾所主,皆赖肾的气化功能。肾主腠理玄府,是因“五脏六腑…肾为之主外”(《灵枢・五癃津液别》)。因此,肾的气化失常,是导致水液代谢失常,发生水肿的主要病机。仲景将其命之曰“水气病”,大有深意。水赖气动,所谓“气行一寸,水即行一寸,气行周身,水即行周身”(《医理真传》)。故肾的气化失常而致水停,水停又碍其气化,使三焦受滞,水、气俱受其阻,结而为病。因气无处不到,故肿亦无处不在也。经谓:“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此之谓也。肾的气化失常为急性肾炎发生之关键,然肾之气化失常,主要是因“肾气实”和“肾阴虚”所致。   近二年来,本人用越婢加术汤合肾炎四味丸治疗20例急性肾小球肾炎,获得较满意疗效,现整理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病例选择本文所取病例以新版统编教材《内科学》为诊断依据。确诊为肾小球肾炎,自水肿出现1~2日内前来就诊。经辩证属风水(风寒型)者,并排除以下情况:原有心、肝、肾疾病;原发性高血压;泌尿系感染;过敏性紫癜性;系统性红班狼疮等病;年龄在40岁以上者,发病后曾用过中、西药者。   观察分组:在所选34例患者中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8-31岁,平均约26岁,其中轻度水肿(限于眼脸、面部)8例,中重度水肿12例,80%有高血压,45%有肉眼血尿,18%有发热。对照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12-30岁,平均22.5岁。其中轻度6例,中、重度水肿9例。66%有高血压,40%有肉眼血尿,12%有发热。   治疗方法   对急性肾炎的治疗,《内经》谓“开鬼门,洁净府”,即上启玄府,下通水道,发汗利小便也。《金匮要略》提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上述治则,皆宗“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之意,顺其病势而为之也。上发其汗,下引其流。发汗,能使在上之水从玄府而出,汗出须卫气之助,故汗出卫气亦泄,水气俱去,故发汗病愈。引流能使在下之水得出,水出有赖肾气之化,故引流亦可使在下之水气俱出,而病得痊。可见,发汗、利小便,不但去其水,亦泄其气也。若肾气不足,断不能用。误用发汗则卫气大伤,不得肾气后助,而汗大泄不止,则“筋惕肉,此为逆也”,误用利小便,若肾气不足,用之非但不利,且小便不利之证更盛。岳美中老曾指出:“急性肾炎,多取发汗或峻下的方法。”可谓中的之言,许多临床家亦常用此二法治疗急性肾炎。   中药治疗组:卧床休息、低盐饮食,中药治疗,处方:麻黄10g,白术15g,生姜3片,甘草6g,大枣3枚,石膏24g,丹参15g,蝉衣20g,猪苓30g,水煎温服,每日一剂,分二次服。对照组,卧床休息,低盐饮食,静滴青霉素抗感染,(青霉素过敏者用阿奇霉素),对症治疗:用双氢克尿噻配强的松治疗。   观察指标:改善临床症状:观察服药后发热、恶寒、头身痛等风寒表证消失时间;水肿消退时间;以肉眼观察加肌肤切按来判断水肿消退情况,自水肿出现之日起开始计时;尿常规转阴时间;隔日查次尿常规,连续三次尿检镜下蛋白、红细胞,管形完全消失,自细胞消失或每高倍视野下低于5个为尿常规转阴,转阴时间从水肿出现第二日尿检算起尿检正常(第一次)为至;并发症出现率,观察和计算急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脑痛,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出现率;迁延率;尿常规持续两个月以上不转阴,或伴有临床症状者甚至持续6个月以上转成慢性肾炎者为迁延症例,并计算在总病例中所占有百分率。   讨论: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泌尿系常见疾病之一。就中医的整体观来看,急性肾炎的发生虽与肾、肺、脾三脏关系密切,但在其中起主要和直接作用者,当是肾的气化功能,而肾的气化功能失常又与肾气实和肾阴虚有直接关系。只要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就能使我们论有所据,治有所依,而加强了治疗的针对性,为该病的预防和治疗开拓了明朗的前景。尽管本病自愈率很高,但良好的治疗,对于促进疾病康复,减轻肾功能损害,防止迁延复发及后遗症的出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此类患者,我们主张积极治疗。本文着重探讨越婢加术汤加减对急性肾炎的治疗作用,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利水,配白术、生姜、大枣健脾利水,蝉衣、丹参、猪苓、黄芪四位合用,具有增加机体抵抗力,消除蛋白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奏“开鬼门、洁净府”通上达下之功。石膏由于性甘寒,恐有损害脾胃之功,故除去不用。经临床应用观察,表明该方能明显改善急性肾炎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水肿消退和尿常规转阴,并能减少急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出现,防止其迁延复发。与西药比较,该方具有退肿作用迅速,又不会出现利尿药的反跳现象,尿常规转阴快,愈后较好等优点,为治疗急性肾炎的有效良方。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主编 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2] 叶任高,沈青瑞主编 肾脏疾病诊断与治疗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42   [3] 叶任高,中西结合肾脏病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602-604


相关文章

  • 急性肾小球肾炎综述
  • 急性肾小球肾炎中医治疗进展 摘要: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儿童和青年中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多由于感受外邪,迁延不愈,或感染链球菌后而引起的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为特征的急性肾炎.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中医在辨证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取得了满意的效 ...查看


  •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复习重点
  •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重点疾病有新生儿黄疸.佝偻病,过敏性紫癜,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鹅口疮,小儿腹泻.病毒性心肌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缺铁性贫血,病毒性脑炎,积滞,厌食,疳证,急惊风. 题型:名词解释,单选,填空,简答,案例 ...查看


  • [湖北中医杂志]2007年总目录
  • 2007年第29卷第12期 湖北中医杂志Ⅰ <湖北中医杂志>2007年总目录 第1期 [论 著] 艾灸对老年鼠乙酰胆碱含量及胆碱脂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杜艳军等(3) 慢性肾功能衰竭血瘀证患者 ...查看


  • 广西2017年上半年中西医助理医师:痰热郁肺证考试题
  • 广西2017年上半年中西医助理医师:痰热郁肺证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既是腑会穴,又是胃之募穴的是 A .足三里 B .胃俞 C .中脘 D .上巨虚 E .天枢 2.患女28岁,已 ...查看


  • 儿科学考试重点
  • 儿科学考试重点 知识点: 1. 营养不良:是由于缺乏能量和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 2惊厥:是由于脑功能暂时紊乱,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全身或局部肌群突然发生的不随意收缩,常伴有意识障碍.,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危急症状. 3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查看


  • 慢性肾炎的中医辨证
  • 慢性肾炎的中医辨证 急性肾炎中医属"水肿"."虚劳"范畴.临床呈现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少尿或无尿等多种表现,早期的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将其分为四型 ...查看


  • 金匮要略方剂手册
  • 发布: 2009-11-11 17:00 | 作者:张广志 | 来源: 复兴中医网 痉湿暍病方 瓜蒌桂枝汤 金匮瓜蒌桂枝汤,白芍甘草枣生姜: 项背强直成柔痉,解肌驱邪舒筋良. 组成:瓜蒌根.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解肌祛邪,舒 ...查看


  • 2010年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真题
  • [01]第一站:A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⑵感冒(阴虚感冒)B. 第二站:⑴孔最.足三里.气海的定位 ⑵间接叩诊法操作 ⑶肾脏.输尿管病变时的压痛 点的解剖位置 ⑷手术区消毒. 第三站:⑴关节痛问诊 ⑵孔最.气海的主治 ⑶慢性肺心病的代偿期的表 ...查看


  • 丹参的临床应用,丹参的用法用量
  • 丹参是常用活血药,其用途广,疗效卓有成效,性平无毒,药源广而价廉易得,是一味值得认真研究推广的药物. 其一,化瘀活血疗诸疾,上下虚实皆可用 (1)治疗上部疾病:对突发性耳聋,因肝肾不足者,血行不畅,耳窍失聪,经中西药物治疗久治难瘥者,治用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