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率与网络媒介公信力的缺失研究

  摘要: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媒介竞争日趋白热化。作为第四媒体,网络正通过它的及时性、互动性等便捷特性成为一种强势的新型的媒体。同电视收视率一样,竞争带来的是网络媒体的点击率大战。本文通过分析点击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来讨论时代背景下网络媒介的公信力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点击率 公信力 网络媒介

  

  从1994年网络传人中国以来,人们的思想交流、知识获取、人际社交等各方面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因为网络媒介所具有的各种便捷的特性,使得人们对其青睐有加。网络逐渐成为新时代传播的主流媒体,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其作用不言而喻,但随之而来的也有基于网络媒介自身利益的负面影响,点击率就是一个突出的量化表现。所谓点击率,是指网站页面上某一内容被点击的次数与被显示次数之比,它反映了网页上某一内容的受关注程度。在竞争激烈的媒介市场上,点击率体现的是一个网络媒体受欢迎的程度。点击率的多少决定着网络媒体收益的好坏。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点击率反映了受众对该网络媒介的依赖程度。因此,许多媒体在竞争中为了追求点击率,往往将一些社会制度、道德规范抛在一边,使其内容呈现出了低俗化。因此,盲目追求点击率,往往会对网络媒介的公信力造成影响。

  最早提出媒介公信力的概念是1999年,黄晓芳在《公信力与媒介的权威性》中给出的定义,她认为媒介公信力是“媒介在长期的发展中日积月累而形成,在社会中有广泛的权威性和信誉度,在受众中有深远影响的媒介自身魅力”。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认为媒介公信力指的是新闻媒介在受众中树立的威信以及受众对其的依赖程度。而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认为,媒介公信力是指媒介所具有的赢得公众信赖的职业品质与能力。

  

  点击率带来的网络媒介公信力缺失的表现

  

  泛娱乐化。由于网络的使用者以年轻人为主,有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24岁以下年龄段的上网人数超过网民总人数的一半。因此网络的功能以娱乐功能的使用尤为突出。受商业化侵蚀的网络媒体为了迎合受众需求、吸引受众,以娱乐至上为指导方针,将其发布的大部分内容冠上了娱乐的头衔,甚至新闻也娱乐,视频、游戏等随处可见。

  低俗化。当娱乐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的时候,人们需要更新奇刺激的东西来满足感官的需求。网络媒体为了进一步满足人们窥视、猎奇的心理,放宽了网民的自由权利,大量的色情、暴力信息充斥网络。

  炒作。互联网的互动性、及时性、开放性等特点使网络上的资源得以在第一时间被共享和传播,加快了传播速度,为媒体的跟风炒作提供了平台。网民的从众心理,加上媒体对焦点的持续炒作,使得网络跟风现象严重,低级庸俗无建树性的内容在网络泛滥并被吹捧。例如被炒得很热的“励志哥”、“优雅女”等。网络炒作在吸引大量眼球的同时模糊了受众的视线,使其难以看清事实的真相,盲目随从。虽然这样做会使点击率在短时间内飙升,但这种热情不会持久,受众经过思考之后,必然会导致该网络媒介的公信力下降。

  侵权。网络侵权问题主要表现之一即为网络新闻侵权。“所谓网络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单位或个人通过网络媒体对社会或他人造成的不法侵害行为,主要表现为著作权侵权、名誉权侵权、隐私权侵权等。”网络的开放性给信息的传播带来更便利的条件、更快的速度和更广阔的传播范围。但网络信息的难保护性,使得网络作品的著作权难以得到保护。网络的匿名性,使得网络舆论倾向随意化,若不好好加以引导,谩骂和人身攻击是常见的事情,甚至受众的隐私,也在人肉搜索的强大力量下无所遁形,给受众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

  假新闻。网络是自由的,网络的信息发布几乎没有门槛,网民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发表自己的言论,使得一些网络谣言和基于不同目的被捏造出的假新闻在网络媒体上泛滥。真实性是新闻媒体的存在基础。假新闻的出现,使得网络媒体在受众中的被信任程度严重卞降,给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网络媒介公信力缺失的应对策略

  

  在媒介竞争激烈的时代,公信力对媒体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公信力好比媒体的品牌,是媒体吸引受众获取受众依赖的有力武器。因此如何提高媒介的公信力必然成为媒介竞争的头等大事。

  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在网络传播中,由于传者、受者界限模糊,一些媒体盲目追求点击率,不对内容进行核实和筛选而导致严格意义上的“把关人”缺失。在网络鱼龙混杂的环境中,尤其需要把关人来严把质量关,防止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侵入,误导受众;防止虚假信息对受众造成的错误偏向;防止网络谣言的扩散流传。因此,做好“把关人”是提升媒介公信力的第一步。

  提高主体的素质。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站不断涌现,对网站编辑人员的需求增大,以至于一些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不具备从事新闻行业资格的人员被任用。且由于现在的网站工作量大,网站编辑通常只求数量不求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影响网络媒体公信力的一个因素。此外,这里的主体还包括网络传播中的普通受众,因为他们在网络中也可以进行自由传播。但普通受众由于所处的社会阶层、接受的教育程度各不相同,不少人缺乏应有的知识和素养。因此总体来说,我国当前传播主体的素质亟待提高。

  提高主体的责任意识。这里所说的主体仍然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媒介本身,另一方面是作为传者的受众。网络媒介要恪守职业道德,尽量避免侵权事件的发生,还应该对信息先进行审核再发布。要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己任,坚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正确引导舆论,自觉抵制假新闻,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矛盾的时候能够以社会效益优先指导自己的行为。而作为传者的受众,则要时刻以维护国家安全、维持社会稳定为己任,不跟风、不炒作、不散布谣言、不参与虚假信息的传播。

  建立内部奖惩、外部监督的机制i出于媒体自身的利益,很多假信息因此而生,低俗信息泛滥。对于这种现象,网络媒体有必要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约束,使其恪守职业道德,廉洁自律,维护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一方面在媒体内部建立奖惩机制,对于违反职业道德进行违规操作,制造虚假信息,或者对于网络上的虚假信息、暴力信息、色情信息等置之不理的从业人员给予一定的惩罚,通过强制性的手段维护媒体内部的从业规范。而对于正确履行“把关人”职责,维护网络社会稳定的适当给予奖励。另一方面‘要依靠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2009年4月,国务院新闻办网络新闻宣传局成立,负责统筹协调全国互联网络新闻宣传工作。网络的快速发展已经远远超过相关制度法规的制定速度,因此总体而言我国网络媒体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来维持秩序。很多问题,像侵权、侵犯隐私、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等得不到有效的管制。网络问题的层出不穷,迫切要求我国尽快出台一部关于网络传播的相关法律,使不法行为得到有效制止。防止危害网络媒介公信力的行为出现。

  另外,受众有权利和义务对媒介进行监督。作为民主社会的一员,受众有权利发挥自己的主人公意识,监督信息传播,用群众的强大力量,维持传播环境的稳定和谐。

  网络媒体商业化经营是不可避免的。但作为越来越多受众接触的媒体。网络媒体有必要坚持社会责任感,以社会效益为优先、经济效益其次为指导方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避免低俗化、网络暴力、色情等负面影响的产生或扩大,用健康、积极向上的内容满足网民受众的精神需求,提高其文化素养。随着网络媒体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媒体只有不断提高自己,坚定不移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才能提升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使网络媒体走上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编校:赵亮

  摘要: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媒介竞争日趋白热化。作为第四媒体,网络正通过它的及时性、互动性等便捷特性成为一种强势的新型的媒体。同电视收视率一样,竞争带来的是网络媒体的点击率大战。本文通过分析点击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来讨论时代背景下网络媒介的公信力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点击率 公信力 网络媒介

  

  从1994年网络传人中国以来,人们的思想交流、知识获取、人际社交等各方面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因为网络媒介所具有的各种便捷的特性,使得人们对其青睐有加。网络逐渐成为新时代传播的主流媒体,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其作用不言而喻,但随之而来的也有基于网络媒介自身利益的负面影响,点击率就是一个突出的量化表现。所谓点击率,是指网站页面上某一内容被点击的次数与被显示次数之比,它反映了网页上某一内容的受关注程度。在竞争激烈的媒介市场上,点击率体现的是一个网络媒体受欢迎的程度。点击率的多少决定着网络媒体收益的好坏。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点击率反映了受众对该网络媒介的依赖程度。因此,许多媒体在竞争中为了追求点击率,往往将一些社会制度、道德规范抛在一边,使其内容呈现出了低俗化。因此,盲目追求点击率,往往会对网络媒介的公信力造成影响。

  最早提出媒介公信力的概念是1999年,黄晓芳在《公信力与媒介的权威性》中给出的定义,她认为媒介公信力是“媒介在长期的发展中日积月累而形成,在社会中有广泛的权威性和信誉度,在受众中有深远影响的媒介自身魅力”。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认为媒介公信力指的是新闻媒介在受众中树立的威信以及受众对其的依赖程度。而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认为,媒介公信力是指媒介所具有的赢得公众信赖的职业品质与能力。

  

  点击率带来的网络媒介公信力缺失的表现

  

  泛娱乐化。由于网络的使用者以年轻人为主,有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24岁以下年龄段的上网人数超过网民总人数的一半。因此网络的功能以娱乐功能的使用尤为突出。受商业化侵蚀的网络媒体为了迎合受众需求、吸引受众,以娱乐至上为指导方针,将其发布的大部分内容冠上了娱乐的头衔,甚至新闻也娱乐,视频、游戏等随处可见。

  低俗化。当娱乐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的时候,人们需要更新奇刺激的东西来满足感官的需求。网络媒体为了进一步满足人们窥视、猎奇的心理,放宽了网民的自由权利,大量的色情、暴力信息充斥网络。

  炒作。互联网的互动性、及时性、开放性等特点使网络上的资源得以在第一时间被共享和传播,加快了传播速度,为媒体的跟风炒作提供了平台。网民的从众心理,加上媒体对焦点的持续炒作,使得网络跟风现象严重,低级庸俗无建树性的内容在网络泛滥并被吹捧。例如被炒得很热的“励志哥”、“优雅女”等。网络炒作在吸引大量眼球的同时模糊了受众的视线,使其难以看清事实的真相,盲目随从。虽然这样做会使点击率在短时间内飙升,但这种热情不会持久,受众经过思考之后,必然会导致该网络媒介的公信力下降。

  侵权。网络侵权问题主要表现之一即为网络新闻侵权。“所谓网络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单位或个人通过网络媒体对社会或他人造成的不法侵害行为,主要表现为著作权侵权、名誉权侵权、隐私权侵权等。”网络的开放性给信息的传播带来更便利的条件、更快的速度和更广阔的传播范围。但网络信息的难保护性,使得网络作品的著作权难以得到保护。网络的匿名性,使得网络舆论倾向随意化,若不好好加以引导,谩骂和人身攻击是常见的事情,甚至受众的隐私,也在人肉搜索的强大力量下无所遁形,给受众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

  假新闻。网络是自由的,网络的信息发布几乎没有门槛,网民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发表自己的言论,使得一些网络谣言和基于不同目的被捏造出的假新闻在网络媒体上泛滥。真实性是新闻媒体的存在基础。假新闻的出现,使得网络媒体在受众中的被信任程度严重卞降,给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网络媒介公信力缺失的应对策略

  

  在媒介竞争激烈的时代,公信力对媒体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公信力好比媒体的品牌,是媒体吸引受众获取受众依赖的有力武器。因此如何提高媒介的公信力必然成为媒介竞争的头等大事。

  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在网络传播中,由于传者、受者界限模糊,一些媒体盲目追求点击率,不对内容进行核实和筛选而导致严格意义上的“把关人”缺失。在网络鱼龙混杂的环境中,尤其需要把关人来严把质量关,防止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侵入,误导受众;防止虚假信息对受众造成的错误偏向;防止网络谣言的扩散流传。因此,做好“把关人”是提升媒介公信力的第一步。

  提高主体的素质。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站不断涌现,对网站编辑人员的需求增大,以至于一些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不具备从事新闻行业资格的人员被任用。且由于现在的网站工作量大,网站编辑通常只求数量不求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影响网络媒体公信力的一个因素。此外,这里的主体还包括网络传播中的普通受众,因为他们在网络中也可以进行自由传播。但普通受众由于所处的社会阶层、接受的教育程度各不相同,不少人缺乏应有的知识和素养。因此总体来说,我国当前传播主体的素质亟待提高。

  提高主体的责任意识。这里所说的主体仍然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媒介本身,另一方面是作为传者的受众。网络媒介要恪守职业道德,尽量避免侵权事件的发生,还应该对信息先进行审核再发布。要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己任,坚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正确引导舆论,自觉抵制假新闻,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矛盾的时候能够以社会效益优先指导自己的行为。而作为传者的受众,则要时刻以维护国家安全、维持社会稳定为己任,不跟风、不炒作、不散布谣言、不参与虚假信息的传播。

  建立内部奖惩、外部监督的机制i出于媒体自身的利益,很多假信息因此而生,低俗信息泛滥。对于这种现象,网络媒体有必要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约束,使其恪守职业道德,廉洁自律,维护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一方面在媒体内部建立奖惩机制,对于违反职业道德进行违规操作,制造虚假信息,或者对于网络上的虚假信息、暴力信息、色情信息等置之不理的从业人员给予一定的惩罚,通过强制性的手段维护媒体内部的从业规范。而对于正确履行“把关人”职责,维护网络社会稳定的适当给予奖励。另一方面‘要依靠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2009年4月,国务院新闻办网络新闻宣传局成立,负责统筹协调全国互联网络新闻宣传工作。网络的快速发展已经远远超过相关制度法规的制定速度,因此总体而言我国网络媒体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来维持秩序。很多问题,像侵权、侵犯隐私、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等得不到有效的管制。网络问题的层出不穷,迫切要求我国尽快出台一部关于网络传播的相关法律,使不法行为得到有效制止。防止危害网络媒介公信力的行为出现。

  另外,受众有权利和义务对媒介进行监督。作为民主社会的一员,受众有权利发挥自己的主人公意识,监督信息传播,用群众的强大力量,维持传播环境的稳定和谐。

  网络媒体商业化经营是不可避免的。但作为越来越多受众接触的媒体。网络媒体有必要坚持社会责任感,以社会效益为优先、经济效益其次为指导方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避免低俗化、网络暴力、色情等负面影响的产生或扩大,用健康、积极向上的内容满足网民受众的精神需求,提高其文化素养。随着网络媒体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媒体只有不断提高自己,坚定不移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才能提升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使网络媒体走上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编校:赵亮


相关文章

  • 网络广告效果评估的现状_问题与修正_苏林森
  • 网络广告效果评估的现状.问题与修正 苏林森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网络广告效果评估的现状,并重点指出存在的问题:网络广告评估标准杂乱而不统一.评估标准缺乏定性指标.对不同类型互联网和广告的差异欠考虑等,导致网络广告评估不适应网络广告业的 ...查看


  • 网络广告效果评估的现状\问题与修正
  • 背景:网络广告的快速增长 和评估指标的缺失 1997年3月中国第一条商业网络广告的出现标志着网络广告的诞生.1998年中国网络广告营业额0.30亿元,占广告营业额的0.06%.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根据中国广告协会互动网络分会的统计数据,201 ...查看


  • 浅析我国体育新闻道德失范现象
  • [摘要]归纳了当今我国体育新闻传播覆盖面广.及时性强.受众广泛,为媒体带来了丰厚的效益等发展现状.同时,对体育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出现的如虚假新闻.过度炒作.人文关怀缺失以及"三俗"新闻内容.过度娱乐化等违背新闻职业道德规范 ...查看


  • 网络谣言对社会稳定的危害及其治理
  • [摘要]网络谣言是社会的毒瘤,严重危害着国家政治安全.社会安定.经济安全和社会秩序.文章系统地研究网络谣言,剖析网络谣言特点,探究其产生的原因,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维持虚拟社会的健康运行,对保证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查看


  • 自媒体时代
  • 自媒体时代:从传播到互播的转变 周晓虹 <新闻界>杂志供稿 摘要 自媒体的产生依托于互联网技术,扎根于普通公众,区别于传统媒体.本文阐述了自媒体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并以传统媒体为参照,分析了自媒体时代从传播到互播转变的优势及其缺陷 ...查看


  • 浅谈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 [摘 要]虚假新闻损害公众利益,误导社会舆论,扰乱正常社会秩序,危害极大.其产生往往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防治虚假新闻也需要从各方面采取措施. [关键词]虚假新闻 原因 措施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然而,长期以来,虚假新闻一直是中外新闻界难以 ...查看


  • 从集体行动(群体事件)看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 从集体行动(群体事件) 看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作者:黄 敏 来源:<现代交际>2010年第09期 [摘要]集体行动(群体事件) 是我国转型期较新的社会问题,信息传播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从议程设置.大众传播的理论出发分析在这 ...查看


  • 跨媒体研究
  • 绪论 国外"媒介融合'研究现状 1983年,美国人Ithiel De Sola Pool <自由的科技>中最早提出:媒介融合.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藩篱的打破,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闻媒体 将融 ...查看


  • 马航失联事件
  • "马航失联事件"媒体报道的反思 自今年3月8日"马航失联事件"发生以来,国内众多媒体都通过微博.微信对事件的进展给予关注和报道,微信与微博(双微)交织成新的舆论场.媒体官方法人双微账号.媒体从业者双微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