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也是一项改革

2008年03月26日 09:23:17  来源:文汇报

【字号 大 中 小】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Email推荐: 】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着深刻和丰富的改革意义。一方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用改革开放的思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政策内容;另一方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始终是与发展和完善市场机制放在一起加以强调的,是为市场机制的规范和成 熟创造更良好的制度环境

●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组成部分的宏观调控,在许多方面具有新的特点。首先,在调控的范围上,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因为管得有限,所以可以管得有效;其次,在调控的对象上,主要不是管下面的企业,管的是政府自己;再次,在调控的方法上,体现了市场筛选、科学发展的法则,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相适应的

●动态地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不仅需要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来加以设计和实施,而且还必须与政府职能的切实转变互为条件。要确保宏观调控任务的全面完成,政府职能真正由经济参与型转变为公共服务型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这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需要不断改善的应有之义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08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这就是更加重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更加重视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更加重视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发展质量,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在今年要着重抓好的九项工作中,第一项就是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实施主体是政府,习惯上,人们也容易把宏观调控和政府的行政干预联系在一起。但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着深刻和丰富的改革意义。

一方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在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的前提下提出的。在总结过去五年工作的宝贵经验时,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改革开放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在阐述今年的主要工作时,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家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这表明我们所要加强和改善的宏观调控,是用改革开放的思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政策内容。

另一方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始终是与发展和完善市场机制放在一起加以强调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写道:“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组成部分。我们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只有把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整个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这就是说,我们所要加强和改善的宏观调控,并不是要对市场机制的培育和健全形成抑制,相反,是为它的规范和成熟创造更良好的制度环境。

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组成部分的宏观调控在许多方面具有新的特点。首先,在调控的范围上,这次规定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二是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通俗地讲,前一个任务是管好政府怎样用钱,用多少,用在什么地方;后一个任务是管好政府怎样发钱,发多少,发给谁,借给谁。这两个任务都具有控制源头的作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往往管头管脚,什么都管,所以“一管就死”。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因为管得有限,所以可以管得有效。

其次,在调控的对象上,出现了调控主体同时成为调控对象的情况。在传统体制中,宏观调控的直接对象无外乎企业和地方经济。随着市场体制的健全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只要规范经营,理性判断,微观、中观层面受宏观调控的影响将是间接的,有限的,而政府调控决策的科学性,贯彻实施的有效性,政策目标的实现度,则将受到透明的监督和严格的审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主要不是管下面的企业,管的是政府自己。

再次,在调控的方法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发挥各种政策的组合效应;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不搞急刹车;坚持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调整政策,注重实际效果。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干预的手段往往行政命令,无视客观经济规律,调控就难以收效,常常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解决了这边的问题,却引起了那边的问题。现在我们讲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实际上体现了市场筛选、科学发展的法则,如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加大对“三农”、服务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节能环保、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贷款支持,等等。这种调控方法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相适应的。

动态地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不仅需要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来加以设计和实施,而且宏观调控的顺利推进还必须与政府职能的切实转变互为条件。毋庸讳言,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是有体制性原因的。例如,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中各级政府投资拉动的比例达到40%以上的高位。再如,我国商品房价格的持续走高,究竟有多少是市场供求的真实反映?正如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所指出的那样:“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仍比较薄弱”,“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以上问题有的得到了调整,如在政府的财政支出中,国债投资为300亿元,比去年减少200亿元,与此同时,较大幅度地增加了“三农”、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节能减排和廉租住房建设等方面的支出;有的受到了重视,如提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等等。但要确保宏观调控任务的全面完成,政府自身的改革势在必行,政府职能真正由经济参与型转变为公共服务型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这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需要不断改善的应有之义。(钟祥财/致公党中央经济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2008年03月26日 09:23:17  来源:文汇报

【字号 大 中 小】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Email推荐: 】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着深刻和丰富的改革意义。一方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用改革开放的思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政策内容;另一方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始终是与发展和完善市场机制放在一起加以强调的,是为市场机制的规范和成 熟创造更良好的制度环境

●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组成部分的宏观调控,在许多方面具有新的特点。首先,在调控的范围上,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因为管得有限,所以可以管得有效;其次,在调控的对象上,主要不是管下面的企业,管的是政府自己;再次,在调控的方法上,体现了市场筛选、科学发展的法则,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相适应的

●动态地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不仅需要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来加以设计和实施,而且还必须与政府职能的切实转变互为条件。要确保宏观调控任务的全面完成,政府职能真正由经济参与型转变为公共服务型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这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需要不断改善的应有之义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08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这就是更加重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更加重视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更加重视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发展质量,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在今年要着重抓好的九项工作中,第一项就是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实施主体是政府,习惯上,人们也容易把宏观调控和政府的行政干预联系在一起。但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着深刻和丰富的改革意义。

一方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在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的前提下提出的。在总结过去五年工作的宝贵经验时,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改革开放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在阐述今年的主要工作时,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家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这表明我们所要加强和改善的宏观调控,是用改革开放的思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政策内容。

另一方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始终是与发展和完善市场机制放在一起加以强调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写道:“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组成部分。我们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只有把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整个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这就是说,我们所要加强和改善的宏观调控,并不是要对市场机制的培育和健全形成抑制,相反,是为它的规范和成熟创造更良好的制度环境。

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组成部分的宏观调控在许多方面具有新的特点。首先,在调控的范围上,这次规定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二是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通俗地讲,前一个任务是管好政府怎样用钱,用多少,用在什么地方;后一个任务是管好政府怎样发钱,发多少,发给谁,借给谁。这两个任务都具有控制源头的作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往往管头管脚,什么都管,所以“一管就死”。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因为管得有限,所以可以管得有效。

其次,在调控的对象上,出现了调控主体同时成为调控对象的情况。在传统体制中,宏观调控的直接对象无外乎企业和地方经济。随着市场体制的健全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只要规范经营,理性判断,微观、中观层面受宏观调控的影响将是间接的,有限的,而政府调控决策的科学性,贯彻实施的有效性,政策目标的实现度,则将受到透明的监督和严格的审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主要不是管下面的企业,管的是政府自己。

再次,在调控的方法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发挥各种政策的组合效应;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不搞急刹车;坚持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调整政策,注重实际效果。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干预的手段往往行政命令,无视客观经济规律,调控就难以收效,常常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解决了这边的问题,却引起了那边的问题。现在我们讲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实际上体现了市场筛选、科学发展的法则,如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加大对“三农”、服务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节能环保、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贷款支持,等等。这种调控方法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相适应的。

动态地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不仅需要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来加以设计和实施,而且宏观调控的顺利推进还必须与政府职能的切实转变互为条件。毋庸讳言,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是有体制性原因的。例如,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中各级政府投资拉动的比例达到40%以上的高位。再如,我国商品房价格的持续走高,究竟有多少是市场供求的真实反映?正如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所指出的那样:“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仍比较薄弱”,“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以上问题有的得到了调整,如在政府的财政支出中,国债投资为300亿元,比去年减少200亿元,与此同时,较大幅度地增加了“三农”、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节能减排和廉租住房建设等方面的支出;有的受到了重视,如提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等等。但要确保宏观调控任务的全面完成,政府自身的改革势在必行,政府职能真正由经济参与型转变为公共服务型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这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需要不断改善的应有之义。(钟祥财/致公党中央经济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相关文章

  • 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全文
  • 新华网北京12月14日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 ...查看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07年12月3日至5日在北京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 ...查看


  • 2011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 --2011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回 ...查看


  • 重点时政与分析
  • (四)2014年高考政治重大热点 热点问题既有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也有关系人们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2014年高考涉及的热点问题较多. 国际方面:有人类共同关注的和平问题.发展问题.如国际金融危机.多哈回合谈判.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 ...查看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4年六大任务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4年六大任务 ■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要着力抓好化解产能过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优 ...查看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会文稿
  • 中国网络电视台: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会直播结束,谢谢关注!(2011-03-05 11:15) 吴邦国:各位代表,今天全体会议的各项议程已经进行完毕,现在休会.(2011-03-05 11:15) 吴邦国:现在进行第四项议 ...查看


  • 201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全文
  • 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温家宝.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会议.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持续健康发 ...查看


  •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发言
  •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发言(全文) 谢旭人: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这次论坛,与大家一起探讨宏观经济与结构调整问题,根据这次论坛会议的安排,我主要就完善财政宏观调控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等问题向大家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2 ...查看


  • 2015中央经济工作会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16年(全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5-12-21 20:49 要点提炼: 1)要降低社会保险费,研究精简归并"五险一金". 2)要降低电力价格,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 3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