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复习资料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里

第一节 发展中的社会主义

① 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经济建设的起点低。基础差。

②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逐步认识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③ 为什么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a) 领导者:中国共产党;

b) 依靠力量:全国各族人民;

c) 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e) 实现途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f) 奋斗目标:为把我过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g) 基本路线制定的依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h) “动力系统”:改革开放;“导航系统”:四项基本原则。

⑤ 四项基本原则:

a)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第二节 充满活力的经济制度

① 经济制度:公有制(国有经济、集体经济);非公有制。

② 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它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③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④ 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是我国经济的主体。

⑤ 我国还存在着(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第三节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1.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2. 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拥有决定国家大事的最高权力。

5. 政治制度:

①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 基本政治制度: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① 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② 要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努力学习和吸收外国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③ 要加快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

7. 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

第二单元 走进小康时代

第一节 感受小康

1. 什么事小康?

答:在实现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2. 小康包括:

① 物质生活的改善;

② 精神生活的充实;

③ 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

④ 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3. 小康目标的实现意味着:

① 物质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

② 精神生活的日益充实。

第二节 改革开放富起来

1. (改革开放富起来)道出了我国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所在。

2. 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 改革的目标: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同事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要求。

4. (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5. 如何坚持对外开放?

答:通过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调动并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7.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

8. 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第三节 走向全面小康

1.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的特点:

a) 低水平的;

b) 不全面的;

c) 发展很不平衡的。

2. 在改革中,始终坚持两条原则:

a) 一是以社会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b) 一是共同富裕。

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之一。

4.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要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单元

第一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

1. 我国有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

第二节 和睦的大家庭

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也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2. 新型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

3.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4. 如何维护民族关系?

①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② 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③ 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第三节 传承民族精神

1.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家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第一节 公民最基本的权利

1. 人身权利是公民人权的重要内容,是公民的基本权利。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是维护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

2. 人身自由是公民人身权利的最主要的内容,也是公民高于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

3. 公民的人身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侵犯。

4.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所享有的最基本的人身权利,是指公民生命安全,身心健康收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任何人都不得非法加以侵害。

5. 我们在努力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生命健康权不受侵害的同时还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第二节 维护做人的尊严

1. 人格尊严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和隐私权等等。

2. 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任何人不得以盈利为目的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3. 名誉代表着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评价,代表着公民个人的个人尊严。法律禁止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4. 公民依法享有的荣誉包括各种荣誉称号,证书,勋章,奖状,奖章等。公民的荣誉是公民在学习,生产,工作或战斗中表现突出,成绩卓著,立有功勋,从社会,国家获得称号。

5. 公民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任何人干涉,盗用和假冒他人姓名。

第三节 我们也有隐私权

1. 隐私是涉及个人心理,生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每个人都有一些属于不宜公开或不愿公开的、不妨碍他人和社会利益的个人隐私。

2. 公民有隐瞒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揭露别人的隐私是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3. 当我们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可以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4. 尊重他人隐私,不仅符合法律的要求,也是每个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我们只有尊重他们的隐私权,自己的隐私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

5. 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尊重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是建设文明社会的重要前提,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

第五单元

第一节 从尊重宪法开始

1.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照宪法治理国家。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2.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① 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

② 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我国的根本法,是其他法律产生的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法效力,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是

无效的。

③ 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3. 12月4日——法制宣传日。

4. 下列宪法描述正确的有(A B)

A. 宪法是法律的法律

B. 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

C.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D. 宪法是普通法律之和

E.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所有方面

5. 为什么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① 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不得拒绝做宪法和法律规定做的事,不能做宪法和法律未授权的事。

② 宪法也是一切团体和组织以及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违反国家宪法的行为就

是违宪行为。

第二节 树立法律的权威

1. 依法治国的要求是什么?(如何做到依法治国?)

答: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 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

3. 依法行政是法制的关键;依法行政的重点是依法治官、依法治权。

4. 政府能否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法律的权威和老百姓生活质量的高低。

第三节 我们也有监督权

1. 列举你依法行使监督权的两种方式?

①打电话;②写信。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里

第一节 发展中的社会主义

① 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经济建设的起点低。基础差。

②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逐步认识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③ 为什么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a) 领导者:中国共产党;

b) 依靠力量:全国各族人民;

c) 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e) 实现途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f) 奋斗目标:为把我过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g) 基本路线制定的依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h) “动力系统”:改革开放;“导航系统”:四项基本原则。

⑤ 四项基本原则:

a)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第二节 充满活力的经济制度

① 经济制度:公有制(国有经济、集体经济);非公有制。

② 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它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③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④ 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是我国经济的主体。

⑤ 我国还存在着(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第三节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1.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2. 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拥有决定国家大事的最高权力。

5. 政治制度:

①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 基本政治制度: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① 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② 要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努力学习和吸收外国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③ 要加快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

7. 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

第二单元 走进小康时代

第一节 感受小康

1. 什么事小康?

答:在实现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2. 小康包括:

① 物质生活的改善;

② 精神生活的充实;

③ 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

④ 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3. 小康目标的实现意味着:

① 物质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

② 精神生活的日益充实。

第二节 改革开放富起来

1. (改革开放富起来)道出了我国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所在。

2. 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 改革的目标: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同事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要求。

4. (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5. 如何坚持对外开放?

答:通过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调动并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7.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

8. 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第三节 走向全面小康

1.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的特点:

a) 低水平的;

b) 不全面的;

c) 发展很不平衡的。

2. 在改革中,始终坚持两条原则:

a) 一是以社会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b) 一是共同富裕。

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之一。

4.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要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单元

第一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

1. 我国有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

第二节 和睦的大家庭

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也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2. 新型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

3.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4. 如何维护民族关系?

①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② 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③ 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第三节 传承民族精神

1.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家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第一节 公民最基本的权利

1. 人身权利是公民人权的重要内容,是公民的基本权利。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是维护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

2. 人身自由是公民人身权利的最主要的内容,也是公民高于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

3. 公民的人身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侵犯。

4.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所享有的最基本的人身权利,是指公民生命安全,身心健康收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任何人都不得非法加以侵害。

5. 我们在努力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生命健康权不受侵害的同时还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第二节 维护做人的尊严

1. 人格尊严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和隐私权等等。

2. 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任何人不得以盈利为目的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3. 名誉代表着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评价,代表着公民个人的个人尊严。法律禁止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4. 公民依法享有的荣誉包括各种荣誉称号,证书,勋章,奖状,奖章等。公民的荣誉是公民在学习,生产,工作或战斗中表现突出,成绩卓著,立有功勋,从社会,国家获得称号。

5. 公民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任何人干涉,盗用和假冒他人姓名。

第三节 我们也有隐私权

1. 隐私是涉及个人心理,生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每个人都有一些属于不宜公开或不愿公开的、不妨碍他人和社会利益的个人隐私。

2. 公民有隐瞒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揭露别人的隐私是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3. 当我们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可以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4. 尊重他人隐私,不仅符合法律的要求,也是每个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我们只有尊重他们的隐私权,自己的隐私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

5. 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尊重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是建设文明社会的重要前提,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

第五单元

第一节 从尊重宪法开始

1.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照宪法治理国家。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2.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① 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

② 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我国的根本法,是其他法律产生的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法效力,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是

无效的。

③ 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3. 12月4日——法制宣传日。

4. 下列宪法描述正确的有(A B)

A. 宪法是法律的法律

B. 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

C.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D. 宪法是普通法律之和

E.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所有方面

5. 为什么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① 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不得拒绝做宪法和法律规定做的事,不能做宪法和法律未授权的事。

② 宪法也是一切团体和组织以及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违反国家宪法的行为就

是违宪行为。

第二节 树立法律的权威

1. 依法治国的要求是什么?(如何做到依法治国?)

答: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 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

3. 依法行政是法制的关键;依法行政的重点是依法治官、依法治权。

4. 政府能否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法律的权威和老百姓生活质量的高低。

第三节 我们也有监督权

1. 列举你依法行使监督权的两种方式?

①打电话;②写信。


相关文章

  • 九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计划[1]
  • 九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计划 明光市旧县中学 郑建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引,积极推行学校的"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课后反思"的集体备课制 ...查看


  • 中考前十天复习计划
  • 文综最后十四天复习安排 在本复习阶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最后十四天的复习作出如下安排: 一.复习目标.目的:回归教材,知识贯通,形成整体. 二.复习方法.手段:学生通读课本:掩上课本,回顾课本内容:大致说出课本 主要内容. 三.日程安排 ...查看


  • 2010-2011年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 2010-2011年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李平辉 一.指导思想: 1.坚持认真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学校提出的"六个现代教育观念"为指针,以"学会关心" ...查看


  •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试题
  •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从太空中观察地球全貌的人是( )宇航员尤里.加加林. 2.我们现在所测得的地球赤道周长约为( )万千米.大约需要4000万名同学手拉手环绕地球站一圈. 3.地球是我们 ...查看


  •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
  •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第一部分 填空题 1. 文字是人们记录( )和语言.与别人( )的工具. 2. ( )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既表音又表意的文字. 3. "文房四宝"包括( ).( ).( ). ...查看


  • 一年级品德与社会 下册 教学计划
  •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姓名:学科:年级:学校:坊上明德小学时间: 王 帅 社会与品德 一 年 级 2015年3月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共有学生65人,其中女生27人,男生38人.大多数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 ...查看


  •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9.祁黄羊 一.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美观.整洁地书写.书写注意"伐"."悼"."慎"的结构,"避"的最后一笔要舒展. ...查看


  •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计划下册
  • --教学计划(五下) 樱桃园小学 张瑾 2011.3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品德与社会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 ...查看


  • 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 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1,积极转变观念 (1)树立综合的,开放的课程观.综合的课程观要求我们走出以往的学科教学模式尤其是说教式德育模式,尊重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组织教学活动,积极引导他们在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