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你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品德与社会第 七 册第 二 单元。主题内容是: 两份帐单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简述一下我对这节课的设计。

首先是教材分析,该教材是小学品德与社会第七册,第二单元。该内容主要由两份帐单所引出的故事,儿子的帐单上列出了具体的数字。而母亲的帐单上却全部是0。从这两份帐单上可以体现出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无私的更是无价的。通过两份帐单的对比,把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体现的更加生动具体

教学目标:

根据国家新课程标准及我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再结合学生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我将该内容的教学目标分成以下几点:

1.引领学生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

2.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母亲的帐单上全部是0呢?

3.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发现父母对我们的关爱。

4.教育学生我们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是应当的,不应当索取报酬。

重点、难点:

而在本课时中,教学的重难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要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更好的理解和消化该教材的教学内容

2. 通过实践运用,切身体会母亲的帐单中那无私的关爱。

3. 思考生活中我们为父母做事是否应该要索取报酬?

4. 结合课堂所学内容延伸生活实际当中,以后碰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又能为父母做些什么事情?

教学方法:

教育学中指出,教学有法,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并且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注重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重要学科,作为教师我们应将教学中心放在学生内心素质的培养与发展上,所以我在课程中将会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来适时的引导培养学生。根据本节教育内容,我预定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 情景导入法

2, 情感陶冶法

3, 直观教学法

4, 小组合作探究法

学生学法:

我们都知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与组织者。所以,在我这节课的设计中,学生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受教育者和接受者的角色,他们还要参与到我这节课中来。作为一个参与者和协作者来配合我上好这一节课。通过他们自己亲身去经历和参与和思考,在实践中将所学的新知识转换为自己内在的知识。

因此,在上课之前我会让学生先做好上课前的前期准备工作。例如上课时所需要调查的资料,准备的物品等等。

教学过程: 在本课时中,我将该课分成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是情景导入环节:

我会首先提问学生,平时有哪些同学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呢?

其次出示教学内容中儿子的帐单,询问学生,这是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肯定会回答这是一份帐单)

再追问学生这是一份关于什么的帐单呢?

(平时做事情索取报酬的帐单)

那上面所列举的事例,你们平时有没有做过呢?

这时候我会让学生自己展开讨论,平时在家都会做些什么从而引出本次的教学内容。

引出课题:

提问:故事中的航航为父母做了家务,所以列举了一份帐单,那他的父母又是怎么回答的呢?(引出课文插图)

这时候出示母亲的帐单,让学生去仔细观察比较两份帐单有什么不同。

母亲的帐单上有什么?为什么上面的数字全是0呢?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母亲的帐单上为什么会是0?帐单上的项目,我们自己是否也曾接受过。

第二个环节是合作交流,感知分享。

这一环节也是本课堂的难与重点,我准备从几点方面入手

1,再次出示这两份帐单,让学生说一说对这两份帐单的看法,

为别人做了事情索取报酬这是理所当然的。那么儿子的这份帐单对不对?

父母为我们做了这么多,帐单上却全是0。这是为什么?

2,学生通过分成几个讨论小组,说说自己对该内容的理解。当学生碰到教材中的情况时,思考一下他们会怎么做呢?

3,学生通过讨论、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做到取长补短,拾漏补缺。

4.然后让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表自己小组的意见与看法,让全体学生来参与评定和讨论。

第三个环节,是亲身实践,切身感受

该环节在我设定的课程中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去体会日常生活中父母对我们那无私的关爱。这是本课程中的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

让学生思考一下。父母为我们做过什么?

联系下实际生活。让学生仔细回忆。父母为了自己的子女劳心劳力,却没有收取任何的报酬,那我们在生活中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否要收取报酬呢?

在这里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适当的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思路。

如:如果有学生提出索取报酬是应该的,那理由是什么?那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这么多,我们应该给父母多少酬劳呢?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答案,并走向正确的思路。

第四个环节:回归生活,课堂延伸。

在本环节中,我会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这一课堂中所学到哪些知识。这些知识让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尊重学生们的意见,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想法。把这

一环节的的主角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把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类和整理。

对学生的意见做一个明确和肯定性的总结。并对学生们的看法给出鼓励性的评价 通过这个环节,要让学生明白。按劳索酬是正常的。但是也要分对象和人。做为子女,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是不应该索取报酬的。在得到父母关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要学会关爱自己的父母。

通过提问:“那么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为父母做什么事情?”这一个问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在日常中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并学会在日常生活要学会关爱自己的父母。体会父母工作的辛劳。

设计理念

在本节课中,我的设计理念是基于学生的心理发展,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以及在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来设计该课程。力求把教育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把课堂还于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达到学习教育的目的,使学生能培养出一个良好的心理道德素质。

我的说课完了。谢谢。

尊敬的各位评委:

你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品德与社会第 七 册第 二 单元。主题内容是: 两份帐单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简述一下我对这节课的设计。

首先是教材分析,该教材是小学品德与社会第七册,第二单元。该内容主要由两份帐单所引出的故事,儿子的帐单上列出了具体的数字。而母亲的帐单上却全部是0。从这两份帐单上可以体现出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无私的更是无价的。通过两份帐单的对比,把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体现的更加生动具体

教学目标:

根据国家新课程标准及我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再结合学生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我将该内容的教学目标分成以下几点:

1.引领学生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

2.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母亲的帐单上全部是0呢?

3.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发现父母对我们的关爱。

4.教育学生我们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是应当的,不应当索取报酬。

重点、难点:

而在本课时中,教学的重难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要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更好的理解和消化该教材的教学内容

2. 通过实践运用,切身体会母亲的帐单中那无私的关爱。

3. 思考生活中我们为父母做事是否应该要索取报酬?

4. 结合课堂所学内容延伸生活实际当中,以后碰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又能为父母做些什么事情?

教学方法:

教育学中指出,教学有法,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并且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注重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重要学科,作为教师我们应将教学中心放在学生内心素质的培养与发展上,所以我在课程中将会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来适时的引导培养学生。根据本节教育内容,我预定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 情景导入法

2, 情感陶冶法

3, 直观教学法

4, 小组合作探究法

学生学法:

我们都知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与组织者。所以,在我这节课的设计中,学生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受教育者和接受者的角色,他们还要参与到我这节课中来。作为一个参与者和协作者来配合我上好这一节课。通过他们自己亲身去经历和参与和思考,在实践中将所学的新知识转换为自己内在的知识。

因此,在上课之前我会让学生先做好上课前的前期准备工作。例如上课时所需要调查的资料,准备的物品等等。

教学过程: 在本课时中,我将该课分成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是情景导入环节:

我会首先提问学生,平时有哪些同学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呢?

其次出示教学内容中儿子的帐单,询问学生,这是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肯定会回答这是一份帐单)

再追问学生这是一份关于什么的帐单呢?

(平时做事情索取报酬的帐单)

那上面所列举的事例,你们平时有没有做过呢?

这时候我会让学生自己展开讨论,平时在家都会做些什么从而引出本次的教学内容。

引出课题:

提问:故事中的航航为父母做了家务,所以列举了一份帐单,那他的父母又是怎么回答的呢?(引出课文插图)

这时候出示母亲的帐单,让学生去仔细观察比较两份帐单有什么不同。

母亲的帐单上有什么?为什么上面的数字全是0呢?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母亲的帐单上为什么会是0?帐单上的项目,我们自己是否也曾接受过。

第二个环节是合作交流,感知分享。

这一环节也是本课堂的难与重点,我准备从几点方面入手

1,再次出示这两份帐单,让学生说一说对这两份帐单的看法,

为别人做了事情索取报酬这是理所当然的。那么儿子的这份帐单对不对?

父母为我们做了这么多,帐单上却全是0。这是为什么?

2,学生通过分成几个讨论小组,说说自己对该内容的理解。当学生碰到教材中的情况时,思考一下他们会怎么做呢?

3,学生通过讨论、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做到取长补短,拾漏补缺。

4.然后让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表自己小组的意见与看法,让全体学生来参与评定和讨论。

第三个环节,是亲身实践,切身感受

该环节在我设定的课程中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去体会日常生活中父母对我们那无私的关爱。这是本课程中的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

让学生思考一下。父母为我们做过什么?

联系下实际生活。让学生仔细回忆。父母为了自己的子女劳心劳力,却没有收取任何的报酬,那我们在生活中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否要收取报酬呢?

在这里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适当的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思路。

如:如果有学生提出索取报酬是应该的,那理由是什么?那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这么多,我们应该给父母多少酬劳呢?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答案,并走向正确的思路。

第四个环节:回归生活,课堂延伸。

在本环节中,我会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这一课堂中所学到哪些知识。这些知识让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尊重学生们的意见,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想法。把这

一环节的的主角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把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类和整理。

对学生的意见做一个明确和肯定性的总结。并对学生们的看法给出鼓励性的评价 通过这个环节,要让学生明白。按劳索酬是正常的。但是也要分对象和人。做为子女,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是不应该索取报酬的。在得到父母关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要学会关爱自己的父母。

通过提问:“那么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为父母做什么事情?”这一个问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在日常中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并学会在日常生活要学会关爱自己的父母。体会父母工作的辛劳。

设计理念

在本节课中,我的设计理念是基于学生的心理发展,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以及在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来设计该课程。力求把教育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把课堂还于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达到学习教育的目的,使学生能培养出一个良好的心理道德素质。

我的说课完了。谢谢。


相关文章

  • 思品教学论文
  • 学思品教学论文 - 让课堂回归生活 新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已如火如荼地开展了,我们对于新课程 的认识也逐渐由最初的迷茫. 无措而在实践中逐渐清晰. 丰满起来. 之所以要对小学品德教 学进行新课程改革, ...查看


  • 浅谈小学品德课教学
  • 浅谈小学品德课教学 社会飞速发展,不断进步.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小学品德课作为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学科课程,既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品德知识和规范要求,懂得道德思维方式.方法,更要让学生学会 ...查看


  • 小学品社论文
  • 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的思考 石门中小 xiao尹 摘要:江总书记曾说过:"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最重要".小学思品课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学科课程,既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品德知识和规范要求,懂得道德思维方式方法, ...查看


  • 小学品社课标测试题
  • 小学品社课标测试题 填空:[每空1分 共20分] .1.品德与社会是小学中--年级开设的一门以--社会生活为--,促进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综合课程. 2.课程要--每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体现以--的现代教 ...查看


  • 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实践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实践 作者:王晓娥 韩德慧 来源:<新课程学习·上>2013年第03期 摘 要:关于小学生们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应该注重教育的方式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因 ...查看


  • 小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小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 关键字: 思想品德 教育 环境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新开设的综合课程,它的价值在于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是小学阶段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意 ...查看


  • 如何上好小学思想品德课
  • 如何上好小学思想品德课 作者:刘丽青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4年第01期 摘 要: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他们具有教育者所希望的思想品德.品德教育的过程 ...查看


  • 二街中心小学2016年思想品德课落实情况说明报告
  • 二街中心小学2016年思想品德课落实情况说明报告 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是集中体现国家意志,是学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主阵地.从总体上看,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面贯彻落实上级 ...查看


  • 小学生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 [关键词]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现状;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1―0028―01 一.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越来越重视培养小学生思想品德教 ...查看


  •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
  •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联系和区别?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教育人的内容和手段,而心理辅导或疏通侧重的是个性与自尊自信. 小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