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招生并非解决就业难的理想途径

2011年11月23日   A20:A20-评论   稿件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苏振华

晨报特约评论员 苏振华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就业形势严峻。针对这一情况,教育部日前出台文件规定,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将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教育部提出,要让中小企业发挥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主渠道作用,要大力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

大学生的就业难,其实是一个必然现象。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是 “毛入学率”,这指的是某学年度某级教育在校生数占相应学龄人口总数比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24%,也就是说,在18岁到22岁的青年人中,4个人即有1人读大学。按照国际口径,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不再是精英教育的象牙塔。如此高的毛入学率,就业显然会成为问题。去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提出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目标,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20年毛入学率将达到40%。按照这一发展态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会长期存在。

大学生就业难,须有应对措施。但倘若试图以就业率为指标来控制招生规模,效果不会太理想。统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无非就是看毕业生的就业协议签订比例,而注册一系列空壳公司、由空壳公司与学生签订就业协议是很容易做到的。如果相关管理部门以就业率作为专业存废的标准,为了保住招生计划,形形色色的虚假就业协议难免层出不穷,从而导致就业率统计的失真,这只会让高校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得越来越严重。

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无非两个途径:其一是管住供给、减少大学的招生规模;其二是扩大需求。

根据国家的发展规划,减少招生并不是方向。从总量上看,我国目前大专以上学历占总人口比例只有7%左右,这一比例是远低于先发国家水平的,扩大招生仍然是必要的。要讨论的是如何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即多开设市场需要的专业方向,减少就业困难专业的招生人数。这样的调整应该由谁来主导呢?如果由管理层根据就业率来把关,就难免出现“假就业”的现象。事实上高校比管理层更关心就业率,随着毛入学率的上升以及适龄入学人数的减少,高校之间对生源的竞争日趋激烈,为此高校显然会根据市场需求结构适时调整专业设置。由高校分散决策显然会比管理层统一决策能更有效地应对市场变化,这就需要管理层把专业自主设置权更多地下放给高校。

必须认识到一点,适龄的青年即便不进入大学,也是要进入就业市场的,故而减少高校招生并不会真正缓解就业难问题,关键还是要扩大就业需求。教育部提出,要“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在长期内这的确是化解就业难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在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机会是不多的,其原因在于国家在基层和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相对不足。这一局面在未来有望发生改变,目前发达地区正在面临土地、资源等方面的发展瓶颈,民间投资向中西部转移是一个必然趋势,但同时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也要相应跟上,才能有力地推动中西部的发展,从而创造出就业岗位。

从全世界的经验来看,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都是吸纳就业的最重要力量。但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普遍地面临着融资难、融资渠道不畅通、投资机会少的问题,这在今年的经济形势下表现得尤为明显;而大学生自主创业也要面对同样的问题。一个解决之道是,鼓励民间金融的发展,为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同时也要在税收、日常管理等多方面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这一系列的问题,单靠教育部的倡导呼吁是解决不了的,需要更高层面的统筹解决。

(作者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2011年11月23日   A20:A20-评论   稿件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苏振华

晨报特约评论员 苏振华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就业形势严峻。针对这一情况,教育部日前出台文件规定,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将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教育部提出,要让中小企业发挥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主渠道作用,要大力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

大学生的就业难,其实是一个必然现象。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是 “毛入学率”,这指的是某学年度某级教育在校生数占相应学龄人口总数比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24%,也就是说,在18岁到22岁的青年人中,4个人即有1人读大学。按照国际口径,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不再是精英教育的象牙塔。如此高的毛入学率,就业显然会成为问题。去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提出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目标,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20年毛入学率将达到40%。按照这一发展态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会长期存在。

大学生就业难,须有应对措施。但倘若试图以就业率为指标来控制招生规模,效果不会太理想。统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无非就是看毕业生的就业协议签订比例,而注册一系列空壳公司、由空壳公司与学生签订就业协议是很容易做到的。如果相关管理部门以就业率作为专业存废的标准,为了保住招生计划,形形色色的虚假就业协议难免层出不穷,从而导致就业率统计的失真,这只会让高校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得越来越严重。

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无非两个途径:其一是管住供给、减少大学的招生规模;其二是扩大需求。

根据国家的发展规划,减少招生并不是方向。从总量上看,我国目前大专以上学历占总人口比例只有7%左右,这一比例是远低于先发国家水平的,扩大招生仍然是必要的。要讨论的是如何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即多开设市场需要的专业方向,减少就业困难专业的招生人数。这样的调整应该由谁来主导呢?如果由管理层根据就业率来把关,就难免出现“假就业”的现象。事实上高校比管理层更关心就业率,随着毛入学率的上升以及适龄入学人数的减少,高校之间对生源的竞争日趋激烈,为此高校显然会根据市场需求结构适时调整专业设置。由高校分散决策显然会比管理层统一决策能更有效地应对市场变化,这就需要管理层把专业自主设置权更多地下放给高校。

必须认识到一点,适龄的青年即便不进入大学,也是要进入就业市场的,故而减少高校招生并不会真正缓解就业难问题,关键还是要扩大就业需求。教育部提出,要“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在长期内这的确是化解就业难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在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机会是不多的,其原因在于国家在基层和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相对不足。这一局面在未来有望发生改变,目前发达地区正在面临土地、资源等方面的发展瓶颈,民间投资向中西部转移是一个必然趋势,但同时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也要相应跟上,才能有力地推动中西部的发展,从而创造出就业岗位。

从全世界的经验来看,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都是吸纳就业的最重要力量。但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普遍地面临着融资难、融资渠道不畅通、投资机会少的问题,这在今年的经济形势下表现得尤为明显;而大学生自主创业也要面对同样的问题。一个解决之道是,鼓励民间金融的发展,为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同时也要在税收、日常管理等多方面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这一系列的问题,单靠教育部的倡导呼吁是解决不了的,需要更高层面的统筹解决。

(作者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相关文章

  • 132011年广州市越秀区教师招聘考试题目(主观题)
  • 2011年广州市越秀区教师招聘考试题(主观题) 1.请你谈谈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2.请你谈谈教学育智育的联系和区别. 3.教师在课外辅导学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谈谈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论述题: -...独生子女在 ...查看


  • 中职学校"招生难"状况分析与研究
  • 中职学校"招生难"状况分析与研究 三穗职中 田连权 近年来,在我县初中毕业生逐年减少,面对严峻的招生环境,招生也是越来越难.大部分同志感受都一样:一年根本没有什么时间休息,平时得上课,一放暑假就得出去招生,一年到头都要跑 ...查看


  • 对高职招生宣传工作的分析与思考
  • ・254・ 价值工程 对高职招生宣传工作的分析与思考 AnalysisandThinkingaboutEnrollmentPropaganda Work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 隋郁Sui Yu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 ...查看


  • 关于校企合作对学校招生就业的意义
  • 关于校企合作对学校招生就业的意义 作者:邓人捷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年第09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迅速的发展,社会对高职层次专业性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然而近几年来高职院校生源数量和质量不断减少,据统计,湖南 ...查看


  • 就业指导手册
  • 湖南工学院 毕业生就业指导手册 2014年6月 前 言 就业既是民生之本,亦是安邦之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国家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大学生毕业后的个人发展和家庭幸福.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的迅速增加,2013年全国 ...查看


  • 教育行政学论文
  • 浅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改革历程 问题 对策 [摘要]对于高等教育,置身其中的我们,应该理性看待.本文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了定位,然后详细写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建国后及改革开放初 ...查看


  •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 第33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1月 Vol. 33 No. 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11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邵 通1,曲晓鹏2,曹健行3,陈述芬 ...查看


  •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因及对策探讨
  •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因及对策探讨 王刚 (中国海洋大学 法政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0) [摘要]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难,应该从两个方面分析:大学生"相对过剩"和大学生"绝对过剩". 所谓&quo ...查看


  • 招生接待工作的技巧 1
  • 招生接待工作的技巧 1.要有良好的形象.良好的形象出现在学生及家长面前(包括衣着.谈吐.言行等),尤其是良好的第一印象,会给家长和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容易拉近与他们的心理和感情距离. 2.熟悉自己学校开设专业的特点.师资配备.教学环境.教学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