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_双一流_建设的三个重要问题思考_杨兴林

2016年第2期40 江苏高教 

[””编者按]随着“工程和“高校建设的日益深化,我国一流大学包括一流学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11985积累了丰富经验,也凸显了许多问题。2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揭开了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序幕。本刊组织刊发的两篇稿件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科建设总体方案》

层面阐述了“双一流”建设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关于“双一流”建设的三个重要问题思考

 杨兴林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教研究室,北京100192

摘 要】一流学科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其根本价值目的在于高等教育强国,根  【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本立足点是国家战略需求,一流专业建设是其极为重要的内蕴。“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必须对这三个重要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和把握。

关键词】一流学科;一流专业  【 世界一流大学;

()中图分类号】文章编号】647 【003-8418201602-0040-04  【 G 1】/文献标识码】DOI0.13236.cnki.she.2016.02.009  【 A  【 1jj

,作者简介】男,湖北房县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教授、法学博士。1958—)  【 杨兴林(

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015年8月8日,  2

小组第1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5次会议审议通过《

[1]

(),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下简称《方案》

予的重要任务和职责,理所当然地应当以自己的发

展、强大为国家的发展和强大服务。另一方面是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等教育的本质功能所必然,

会服务是高等教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呈现的

其中,任何一项功能无不因国家需三项基本功能,

也无不因国家需要而发展。人才培养是要而产生,

大学的根本功能,也是国家发展支撑的根本所系,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功能,又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加速器”社会服务是大学的重要功能,更是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帮助。正因为大学对国家发展如此重要,哈佛大学前校长洛韦尔曾深刻地指“出:大学的存在时间超过了任何形式的政府,任何

。“传统、法律的变革和科学思想”在人类的种种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更经受得住漫长的吞没[2]”一切的时间历程的考验。

强大的高等教育能够推动国家发展和强大,早

已为西方国家发展所证实。有学者研究指出,人类“社会自近代以来,科学活动加速,科学活动中心”不断转移,不管这样的转移有几次,审视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转移都不难发现,其背后均以强大的高等教育为支撑,如意大利成为世界近代史上第一背后的支撑正是源于中世纪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

决定统筹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推动我国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讨论热烈,相应研性转变。高等教育界积极回应,

究立即展开。本文试就其中的三个重要问题略述思考。

“一、高等教育强国:双一流”建设的

根本价值目的

可以有两种理解:一  高等教育强国这一概念,

是高等教育的强国;一种是通过建设强大的高等教育为国家发展、强大提供重要支撑和动力。两种理联系主要反映在强大的高等教解有区别也有联系,

育是推动国家发展、强大的重要支撑和动力。本文兼顾第一种理解。高等教育能侧重于第二种理解,

够为国家发展、强大提供重要支撑和动力,根本原因有二:一方面,从“结构—功能”的视角来审视,国有机体上的各个部分均承担着整家是一个有机体,

体赋予的特殊功能和要求,在有机体的运行和发展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高等教中居于重要地位,

育作为国家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国家赋

双一流”建设 41 “

的大学勃兴,德国成为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的世

界科学活动中心,背后的支撑正是源于洪堡改革柏林大学所带来的德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正是由于近代以来高等教育对国家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早在1西方就有学者明确指出大9世纪中叶,。学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或“加油站”今天,大学的“动力站”或“加油站”作用更为突出,“知识的保存、传授、应用和创新,文明的传承和进步,人才的发掘与培育,科学发现与支持更新,无一

[3]

。不以高等教育为基础和平台”

“服务。与此相应,双一流”建设必须积极、主动地

立足国家战略需求而展开。按照弗莱克斯纳的观大学不能简单地迎合时尚,但必须满足经济社点,

会发展的长远要求,以自己的实力和声望对科学和重大而紧迫的问题进行研究,对相应的社会政策产生影响,否则脱离社会,孤芳自赏,社会在发展,大学却拒绝因势而变,势必无法维持持久的繁荣。对此,我国大学在争创“双一流”建设中同样必须深刻

自觉地践行。地认识,

当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正

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期,即从连续十多年的高速增经济结构从低端向中高端不断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发展

4]

。这是驱动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党和

国家一直致力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将教育置于优提出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党和政府开始实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工程和“工程以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11985”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使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的实力与水平得到明显提升,进而带动了我为经济社会持续国高等教育整体实力和水平提升,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必须看到,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与世界一流水平整体上还有较大

我国高等教育对国家发展和强大的贡献与世差距,

界一流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与我国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有较大差距。在这样的背景下,党和政府推出“双一流”建设,直接目的固然在于加强资源整合,创新高等教育领域重点建设的实施方

”“”式,有效解决“工程、工程、优势学科创新211985平台建设、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方面存在的身份

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实力和水平,根本的价值目的则是在已经取得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进而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战略,

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科学技术支撑。高等教育界特别是具有实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大学,一定要对这一问题有高度的理性认知和行为自觉。

“二、国家战略需求:双一流”

建设的根本立足点

就是为达成一定时期的  所谓国家战略需求,

国家发展总目标,完成国家发展总任务,实施国家发展总政策必须满足的重大要求和条件。当下,我国党和政府推出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方案,其鲜明目的就是为实现当下至21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

一个面临国内外种种复杂情况的新阶段,也是面临一系列发展中问题的新阶段,更是一个向更高层次

跃升的新阶段。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整体提升我国经济进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

5]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既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

又汲取了当代世界发展理论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的精华,不仅是未来五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必须遵循的重大理念,也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进一步发展的重大理念。高等教育领域的“双一流”建设,作为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步推进的重大

可以有诸多路径选择,但是最为根本的却是战略,

深刻把握我国现代化发展新阶段的战略需求,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同步推进,贡献服务。在这样的意义上,无论是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还是具有较强学科实力的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都应特别注意把握如下重要领域,适应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

一是电子信息。电子信息几乎渗透现代产业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产业发展、升级的强大技术当代世界各国之间发展差距快速拉大,一些支撑,

国家被快速边缘化,最主要因素也是电子信息化水平发展的程度差别。为了加快我国电子信息化发展,李克强总理在2要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

[6]

。在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2016年第2期42 江苏高教 

浙江乌镇“互联网之光”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进

一步提出我国要实施“互联网+”战略、网络空间安“互联网+”行动计划将重点促进全战略等。其中,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体制增效升级。对此,无论是申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还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在这一领域有突出学科优势的高校,特别是电子信息类行业特色高校,尤其应当抓住时机,瞄准世界前沿科技问题,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建设队伍,深入研究,培育人才,在强劲发展自己的同时,为国家的电子信息化进一步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是现代制造。制造业是一个国家产业的基础和支撑,电子信息只有与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结合才会发挥出巨大优势。一个现代化国家首先是装备制造业现代化的国家。制造业与电子信息相互融合,发展新质态的制造业,是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极为重要的

国任务。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现代制造业发展水平,,家在2中国制造2布局十015年推出了《025规划》

大重点领域和五项重点工程。十大重要领域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五项重点工程是: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在这一领域具有突出优势地位的高校,应紧紧抓住“双一流”建设机会,密切把握世界先进制造的前沿加强研究,进一步拓展学科发展方向。着力解决国家现代制造业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是契合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迫切之需。

三是粮食安全。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占世界

/总人口的1我国的可耕地十分有5。民以食为天,限,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

大问题。粮食生产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就稳定,粮食生产出现问题,经济社会发展就会面临巨大灾难。正因为如此,粮食安全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战略问题。就粮食品种而言,我国主要是水稻、小麦、玉米和土豆。如何使这些粮食作物耕种的适应面更广,产量更高,质量更优,一直是我国农

业领域持续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双一流”建

设中,在这一领域有突出优势的高校或学科,如何进一步研究、解决我国粮食生产从我国实际出发,

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实践问题,有效提升我国的粮食产量和质量,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无疑是极富价值的战略选择。

四是生态环保。自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同时,由设新时期以来,

于种种复杂原因,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地矿

一些重要动植物物种消失,土资源被破坏性采掘,

地沙漠化、石漠化严重,江河湖海污染,酸雨面积区

扩大,雾霾现象加重。为有效治理生态问题,还人类以良好的生态家园,继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计之后,2015年3月2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又审议通4日,

,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

[7]

“,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构建科技含坚持“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的这一重展绿色产业,

同样是“双一流”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的要战略需要,战略立足点。

五是高水平智库建设。当代世界科学技术迅

猛发展,各种社会现象纷纭复杂,国家层面做出任何重大决策都不仅需要决策集体具备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对复杂事务的科学分析能力和驾驭能,力,而且特别需要有高水平的智库作为“外脑”提供多方面的情报分析和问题判断。我国的高校智库建设总体比较落后,近年来取得了不小成绩,对党和国家的宏观决策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发达国家大学智库相比,确实还处于初级阶段。当下,我国步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向纵深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层面诸多矛盾并发展,存,所处国际局势错综复杂等,对党和国家的宏观战略决策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我国的高水平智库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文化高地,具有开展交叉学科研究,成为高水平智库的天然优势,因此在这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的大学尤其应当争建一流。

“三、一流专业建设:双一流”建设应

特别关注的重要意蕴

双一流”建设表层看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

一流学科,但是从高等教育的本质及“双一流”建设的内在要求来审视,还蕴涵一项十分重要的建设:

双一流”建设 43 “

一流专业建设,值得特别关注。

第一,从“双一流”建设的重点任务看,一流专业建设是其题中重要之义。党中央深化改革领导

,小组批准的《方案》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提出的“双一流”建设任务,一共有五项:一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培养造就一支优秀教师队伍。二是培养

着力培拔尖创新人才。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三是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提升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着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和原始创新的能力,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新型高校智库。四是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育人作用。五是着力推进成果转着力提高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化。深化产教融合,

的贡献率,推动重大科学创新、关键技术突破转变为先进生产力,增强高校创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置于第的驱动力。五项任务中,

二位,具体是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

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这样的人才既是指博士、硕士层次的人才,更是指大量的本科人才,并且在人才培养规律上,本科层次居于最为基础的层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高,不仅硕士、博士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根本前提,而且国家的经济社会建设有了高质

反之不仅硕士、博士人才培养量的基础人才保证;

量缺乏坚实基础,而且严重影响国家经济社会的基“础人才质量。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双一流”建设固

然强调的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但却内在地蕴涵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第二,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发展经验看,一流专业建设是“双一流”建设姓“学”的根本保证。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高等教育同样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期,综合实力得到稳步提升,特别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工程建设和“协同创新211985”2011”计划,更进一步增强了我国重点高校的整体实力,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越来越大,但必须正视的是,这一过程中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关系也逐渐发生错位,甚至是严重错位,科

学研究成为高校追求的硬指标,科研经费、科研获

奖、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等成为高校热衷追捧的人才培养、教学工作事实上成为软指标志性成果,标,结果是导致了学生、家长、社会对高校教育质量普遍不满,引起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部作为全国教育工作的主管部门不得不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工程,希望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心地位,但是效果却不甚理

一些政策措施被扭曲或淡化。总结其中的原想,

因,与思想上未能切实把握大学三项基本功能的关系,真正认识大学的本质姓“学”有很大关系。汲取“这样的经验教训,双一流”建设务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所有建设工作都必须落实到这一服务国家长远发展、民族振兴的根本目标上。其中,特别应当重视本科层次人才,着力建设一流本科专业,这是大学姓“学”的最为突出标志和最为根本的保证,也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最根本要求。

第三,从国外高等教育经验看,但凡世界一流高校无不是高度注重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高校。专业并非是欧美高校的词汇,据《教育大辞典》解释,它是中国、原苏联等国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的各

大体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课程计个专门领域,

)划(或者美国的课程主修(相应。roram)maorpgj

这样的培养专门领域,无论是称为专业,还是称为课程计划、课程主修,本质上都是本科学生培养的平台或载体。它以某一学科为主体,以其他若干学科为支撑而建设,目的是适应经济社会某一领域或者某一方面的需要。提起世界一流大学,对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牛津大

恐怕不会有任何争议,但是这些大学无一不高学,

度重视本科人才培养。这些大学高度重视本科通识教育,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拔尖创新能力培养;它们坚持教书比天大,教学第一;它们的学生学习要求极为严格,各个环节紧紧相扣,着力培养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它们十分注重小班教学,为学生与教授之间进行沟通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机会。正因为如此,它们因而得以成为各国莘莘学子魂牵梦萦的学术殿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实施“双一流”建设,要靠自己的努力,更需要虚心学习世界一流大学经验,高度重视本科专业,着力建设世界一流的本科专业。

一流专业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意蕴,充分认识这一重要意蕴,并落实于现实,关键是要坚持一流专业与(下转第48页)

2016年第2期48 江苏高教 

临着此类转型。包括一些普通高校、师范、医学等专业类院校、新建高校以及近十年来涌现的一批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等。以前会提应用技术型大学,近些年提得更多的是应用型大学,去掉“技术”二应用型的口径更加宽阔,不仅面向行业特征明字,

显的理工类学科,也可以扩展到师范、医学、文秘等学科范畴。德国政府就曾在1968年前后把应用技经过半个多世术大学作为本国高等教育的突破点,

纪的发展,德国目前应用技术大学的数量要远远超过普通大学。应用型大学本身就提供了一条特色化的发展道路,更体现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多元化。,应用型大学并非人们眼中的“低人一等”在全面提双创”氛围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

中,应用型大学也可以有所作为,可以为建设一流甚至为建设一流大学夯基础、做准备。其目学科,

标选择在于更加鲜明、灵活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接,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学科体系。例如,南京工程学院就是依托机械、电力、核工业等行业办学。应用型大学要在与区域行业对接学科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和产学研融合的同时,也要依托高层次、高水平大学,增加与同区域综合性大学的合作,来带动其自身的学科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至今,不再执著于注重数量硬件上的追求,而是通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上的、

流学科建设,注重各方面质量和软实力的提升,真正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以学科建设作为基础,以(“上接第4双一流”同步考虑、同步建设、同步3页)就是“双一流”申报评检查和考核。所谓同步考虑,

审必须考虑相应的一流专业建设,有相应的建设思所谓同步建设,就是将一流专业建设与路与措施;

世界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建设视为一个整体,从师资建设到软硬件资源等都要保证相应专业建设同步受益。所谓同步检查与考核,就是在五年一个周期完毕,无论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还是世界一流成果总结都必须包括相应专业建设在学科建设,

内,政府委托的第三方评审也必须根据预期指标对相应专业建设进行严格评审,只有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与一流专业建设同时审查合格才是真正的合方有资格进入下一个建设周期。格,

【参考文献】

[]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1

世界一流大学作为目标导向。不同高校的目标选择存在趋同性,但也应该体现多元化的倾向。高层次、高水平大学,本身拥有比较好的基础和资源,发展的重点在于弥补短板,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提升同时为国内其他大学起好引领作用。地综合实力,

方普通高校不论是定位为综合性的还是理工为主发展和维持自身的强势学科,加强基础学的大学,

在其他综合指标上要借鉴和学习国内顶尖科建设,

高校,是当下的重心。对于应用型大学而言,则要与把重心放在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学科建设上,高水平大学合作、与相关企业合作带动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1358

][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64号)Z].

[]朱秀林.以改革为动力以服务为导向加快推进中国地方高校一2

/:///流大学建设步伐[EBOL].httwww.moe.edu.cnb_pjy/////xwfbmoe_2082zl_2015n2015_zl53201511t20151104_217645.html.

[]]陆根书.从世界大学排名看一流大学建设[苏州大学学报4J.

(,():教育科学版)2005,416.

[]——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翟亚军,王战军.理念与模式—6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的解读[J.2009,217-18.

[]]周江林.英国华威大学成果的内在“基因”及启示[井冈山大7J.

,():社会科学版)学学报(2011,570-75.

[]沈 健,胡 娟.高水平大学优势学科布局与选择的量化分析9

[]():中国高教研究,J.2013,966.

[]/://102015中国1056所大学各学科排行榜[EBOL].httedu.p

////n20150602c1053-27092223.html.eole.com.cnpp

(责任编辑 肖地生)

[/://////OBOL].httwww.ov.cnzhencecontent2015-11pgg/_05content10269.htm.

[]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2M].

教育出版社,1987:27.

[]邬大光,赵婷婷,李枭鹰,梁燕玲,李国强.高等教育强国的内3

]():涵、本质与基本特征[中国高教研究,J.2010,14—10.[人民网.习近平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3个特点及4个机遇4]

[/://////OBOL].httolitics.peole.com.cnn20141109pppc1024-25998809.html.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5

()建议[光明日报,N].2015-11-041.

[]——二〇一五年三月五日在第十二届全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6

()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光明日报,N].2015—03—171.[]中共中央国务院善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光明7N].

()日报,2015-05-061-2.

(责任编辑 邱梅生)

2016年第2期40 江苏高教 

[””编者按]随着“工程和“高校建设的日益深化,我国一流大学包括一流学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11985积累了丰富经验,也凸显了许多问题。2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揭开了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序幕。本刊组织刊发的两篇稿件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科建设总体方案》

层面阐述了“双一流”建设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关于“双一流”建设的三个重要问题思考

 杨兴林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教研究室,北京100192

摘 要】一流学科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其根本价值目的在于高等教育强国,根  【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本立足点是国家战略需求,一流专业建设是其极为重要的内蕴。“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必须对这三个重要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和把握。

关键词】一流学科;一流专业  【 世界一流大学;

()中图分类号】文章编号】647 【003-8418201602-0040-04  【 G 1】/文献标识码】DOI0.13236.cnki.she.2016.02.009  【 A  【 1jj

,作者简介】男,湖北房县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教授、法学博士。1958—)  【 杨兴林(

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015年8月8日,  2

小组第1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5次会议审议通过《

[1]

(),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下简称《方案》

予的重要任务和职责,理所当然地应当以自己的发

展、强大为国家的发展和强大服务。另一方面是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等教育的本质功能所必然,

会服务是高等教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呈现的

其中,任何一项功能无不因国家需三项基本功能,

也无不因国家需要而发展。人才培养是要而产生,

大学的根本功能,也是国家发展支撑的根本所系,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功能,又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加速器”社会服务是大学的重要功能,更是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帮助。正因为大学对国家发展如此重要,哈佛大学前校长洛韦尔曾深刻地指“出:大学的存在时间超过了任何形式的政府,任何

。“传统、法律的变革和科学思想”在人类的种种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更经受得住漫长的吞没[2]”一切的时间历程的考验。

强大的高等教育能够推动国家发展和强大,早

已为西方国家发展所证实。有学者研究指出,人类“社会自近代以来,科学活动加速,科学活动中心”不断转移,不管这样的转移有几次,审视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转移都不难发现,其背后均以强大的高等教育为支撑,如意大利成为世界近代史上第一背后的支撑正是源于中世纪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

决定统筹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推动我国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讨论热烈,相应研性转变。高等教育界积极回应,

究立即展开。本文试就其中的三个重要问题略述思考。

“一、高等教育强国:双一流”建设的

根本价值目的

可以有两种理解:一  高等教育强国这一概念,

是高等教育的强国;一种是通过建设强大的高等教育为国家发展、强大提供重要支撑和动力。两种理联系主要反映在强大的高等教解有区别也有联系,

育是推动国家发展、强大的重要支撑和动力。本文兼顾第一种理解。高等教育能侧重于第二种理解,

够为国家发展、强大提供重要支撑和动力,根本原因有二:一方面,从“结构—功能”的视角来审视,国有机体上的各个部分均承担着整家是一个有机体,

体赋予的特殊功能和要求,在有机体的运行和发展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高等教中居于重要地位,

育作为国家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国家赋

双一流”建设 41 “

的大学勃兴,德国成为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的世

界科学活动中心,背后的支撑正是源于洪堡改革柏林大学所带来的德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正是由于近代以来高等教育对国家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早在1西方就有学者明确指出大9世纪中叶,。学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或“加油站”今天,大学的“动力站”或“加油站”作用更为突出,“知识的保存、传授、应用和创新,文明的传承和进步,人才的发掘与培育,科学发现与支持更新,无一

[3]

。不以高等教育为基础和平台”

“服务。与此相应,双一流”建设必须积极、主动地

立足国家战略需求而展开。按照弗莱克斯纳的观大学不能简单地迎合时尚,但必须满足经济社点,

会发展的长远要求,以自己的实力和声望对科学和重大而紧迫的问题进行研究,对相应的社会政策产生影响,否则脱离社会,孤芳自赏,社会在发展,大学却拒绝因势而变,势必无法维持持久的繁荣。对此,我国大学在争创“双一流”建设中同样必须深刻

自觉地践行。地认识,

当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正

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期,即从连续十多年的高速增经济结构从低端向中高端不断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发展

4]

。这是驱动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党和

国家一直致力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将教育置于优提出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党和政府开始实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工程和“工程以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11985”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使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的实力与水平得到明显提升,进而带动了我为经济社会持续国高等教育整体实力和水平提升,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必须看到,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与世界一流水平整体上还有较大

我国高等教育对国家发展和强大的贡献与世差距,

界一流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与我国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有较大差距。在这样的背景下,党和政府推出“双一流”建设,直接目的固然在于加强资源整合,创新高等教育领域重点建设的实施方

”“”式,有效解决“工程、工程、优势学科创新211985平台建设、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方面存在的身份

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实力和水平,根本的价值目的则是在已经取得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进而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战略,

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科学技术支撑。高等教育界特别是具有实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大学,一定要对这一问题有高度的理性认知和行为自觉。

“二、国家战略需求:双一流”

建设的根本立足点

就是为达成一定时期的  所谓国家战略需求,

国家发展总目标,完成国家发展总任务,实施国家发展总政策必须满足的重大要求和条件。当下,我国党和政府推出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方案,其鲜明目的就是为实现当下至21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

一个面临国内外种种复杂情况的新阶段,也是面临一系列发展中问题的新阶段,更是一个向更高层次

跃升的新阶段。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整体提升我国经济进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

5]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既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

又汲取了当代世界发展理论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的精华,不仅是未来五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必须遵循的重大理念,也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进一步发展的重大理念。高等教育领域的“双一流”建设,作为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步推进的重大

可以有诸多路径选择,但是最为根本的却是战略,

深刻把握我国现代化发展新阶段的战略需求,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同步推进,贡献服务。在这样的意义上,无论是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还是具有较强学科实力的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都应特别注意把握如下重要领域,适应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

一是电子信息。电子信息几乎渗透现代产业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产业发展、升级的强大技术当代世界各国之间发展差距快速拉大,一些支撑,

国家被快速边缘化,最主要因素也是电子信息化水平发展的程度差别。为了加快我国电子信息化发展,李克强总理在2要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

[6]

。在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2016年第2期42 江苏高教 

浙江乌镇“互联网之光”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进

一步提出我国要实施“互联网+”战略、网络空间安“互联网+”行动计划将重点促进全战略等。其中,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体制增效升级。对此,无论是申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还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在这一领域有突出学科优势的高校,特别是电子信息类行业特色高校,尤其应当抓住时机,瞄准世界前沿科技问题,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建设队伍,深入研究,培育人才,在强劲发展自己的同时,为国家的电子信息化进一步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是现代制造。制造业是一个国家产业的基础和支撑,电子信息只有与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结合才会发挥出巨大优势。一个现代化国家首先是装备制造业现代化的国家。制造业与电子信息相互融合,发展新质态的制造业,是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极为重要的

国任务。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现代制造业发展水平,,家在2中国制造2布局十015年推出了《025规划》

大重点领域和五项重点工程。十大重要领域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五项重点工程是: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在这一领域具有突出优势地位的高校,应紧紧抓住“双一流”建设机会,密切把握世界先进制造的前沿加强研究,进一步拓展学科发展方向。着力解决国家现代制造业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是契合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迫切之需。

三是粮食安全。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占世界

/总人口的1我国的可耕地十分有5。民以食为天,限,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

大问题。粮食生产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就稳定,粮食生产出现问题,经济社会发展就会面临巨大灾难。正因为如此,粮食安全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战略问题。就粮食品种而言,我国主要是水稻、小麦、玉米和土豆。如何使这些粮食作物耕种的适应面更广,产量更高,质量更优,一直是我国农

业领域持续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双一流”建

设中,在这一领域有突出优势的高校或学科,如何进一步研究、解决我国粮食生产从我国实际出发,

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实践问题,有效提升我国的粮食产量和质量,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无疑是极富价值的战略选择。

四是生态环保。自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同时,由设新时期以来,

于种种复杂原因,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地矿

一些重要动植物物种消失,土资源被破坏性采掘,

地沙漠化、石漠化严重,江河湖海污染,酸雨面积区

扩大,雾霾现象加重。为有效治理生态问题,还人类以良好的生态家园,继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计之后,2015年3月2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又审议通4日,

,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

[7]

“,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构建科技含坚持“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的这一重展绿色产业,

同样是“双一流”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的要战略需要,战略立足点。

五是高水平智库建设。当代世界科学技术迅

猛发展,各种社会现象纷纭复杂,国家层面做出任何重大决策都不仅需要决策集体具备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对复杂事务的科学分析能力和驾驭能,力,而且特别需要有高水平的智库作为“外脑”提供多方面的情报分析和问题判断。我国的高校智库建设总体比较落后,近年来取得了不小成绩,对党和国家的宏观决策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发达国家大学智库相比,确实还处于初级阶段。当下,我国步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向纵深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层面诸多矛盾并发展,存,所处国际局势错综复杂等,对党和国家的宏观战略决策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我国的高水平智库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文化高地,具有开展交叉学科研究,成为高水平智库的天然优势,因此在这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的大学尤其应当争建一流。

“三、一流专业建设:双一流”建设应

特别关注的重要意蕴

双一流”建设表层看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

一流学科,但是从高等教育的本质及“双一流”建设的内在要求来审视,还蕴涵一项十分重要的建设:

双一流”建设 43 “

一流专业建设,值得特别关注。

第一,从“双一流”建设的重点任务看,一流专业建设是其题中重要之义。党中央深化改革领导

,小组批准的《方案》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提出的“双一流”建设任务,一共有五项:一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培养造就一支优秀教师队伍。二是培养

着力培拔尖创新人才。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三是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提升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着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和原始创新的能力,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新型高校智库。四是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育人作用。五是着力推进成果转着力提高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化。深化产教融合,

的贡献率,推动重大科学创新、关键技术突破转变为先进生产力,增强高校创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置于第的驱动力。五项任务中,

二位,具体是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

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这样的人才既是指博士、硕士层次的人才,更是指大量的本科人才,并且在人才培养规律上,本科层次居于最为基础的层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高,不仅硕士、博士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根本前提,而且国家的经济社会建设有了高质

反之不仅硕士、博士人才培养量的基础人才保证;

量缺乏坚实基础,而且严重影响国家经济社会的基“础人才质量。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双一流”建设固

然强调的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但却内在地蕴涵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第二,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发展经验看,一流专业建设是“双一流”建设姓“学”的根本保证。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高等教育同样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期,综合实力得到稳步提升,特别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工程建设和“协同创新211985”2011”计划,更进一步增强了我国重点高校的整体实力,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越来越大,但必须正视的是,这一过程中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关系也逐渐发生错位,甚至是严重错位,科

学研究成为高校追求的硬指标,科研经费、科研获

奖、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等成为高校热衷追捧的人才培养、教学工作事实上成为软指标志性成果,标,结果是导致了学生、家长、社会对高校教育质量普遍不满,引起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部作为全国教育工作的主管部门不得不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工程,希望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心地位,但是效果却不甚理

一些政策措施被扭曲或淡化。总结其中的原想,

因,与思想上未能切实把握大学三项基本功能的关系,真正认识大学的本质姓“学”有很大关系。汲取“这样的经验教训,双一流”建设务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所有建设工作都必须落实到这一服务国家长远发展、民族振兴的根本目标上。其中,特别应当重视本科层次人才,着力建设一流本科专业,这是大学姓“学”的最为突出标志和最为根本的保证,也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最根本要求。

第三,从国外高等教育经验看,但凡世界一流高校无不是高度注重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高校。专业并非是欧美高校的词汇,据《教育大辞典》解释,它是中国、原苏联等国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的各

大体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课程计个专门领域,

)划(或者美国的课程主修(相应。roram)maorpgj

这样的培养专门领域,无论是称为专业,还是称为课程计划、课程主修,本质上都是本科学生培养的平台或载体。它以某一学科为主体,以其他若干学科为支撑而建设,目的是适应经济社会某一领域或者某一方面的需要。提起世界一流大学,对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牛津大

恐怕不会有任何争议,但是这些大学无一不高学,

度重视本科人才培养。这些大学高度重视本科通识教育,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拔尖创新能力培养;它们坚持教书比天大,教学第一;它们的学生学习要求极为严格,各个环节紧紧相扣,着力培养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它们十分注重小班教学,为学生与教授之间进行沟通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机会。正因为如此,它们因而得以成为各国莘莘学子魂牵梦萦的学术殿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实施“双一流”建设,要靠自己的努力,更需要虚心学习世界一流大学经验,高度重视本科专业,着力建设世界一流的本科专业。

一流专业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意蕴,充分认识这一重要意蕴,并落实于现实,关键是要坚持一流专业与(下转第48页)

2016年第2期48 江苏高教 

临着此类转型。包括一些普通高校、师范、医学等专业类院校、新建高校以及近十年来涌现的一批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等。以前会提应用技术型大学,近些年提得更多的是应用型大学,去掉“技术”二应用型的口径更加宽阔,不仅面向行业特征明字,

显的理工类学科,也可以扩展到师范、医学、文秘等学科范畴。德国政府就曾在1968年前后把应用技经过半个多世术大学作为本国高等教育的突破点,

纪的发展,德国目前应用技术大学的数量要远远超过普通大学。应用型大学本身就提供了一条特色化的发展道路,更体现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多元化。,应用型大学并非人们眼中的“低人一等”在全面提双创”氛围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

中,应用型大学也可以有所作为,可以为建设一流甚至为建设一流大学夯基础、做准备。其目学科,

标选择在于更加鲜明、灵活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接,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学科体系。例如,南京工程学院就是依托机械、电力、核工业等行业办学。应用型大学要在与区域行业对接学科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和产学研融合的同时,也要依托高层次、高水平大学,增加与同区域综合性大学的合作,来带动其自身的学科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至今,不再执著于注重数量硬件上的追求,而是通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上的、

流学科建设,注重各方面质量和软实力的提升,真正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以学科建设作为基础,以(“上接第4双一流”同步考虑、同步建设、同步3页)就是“双一流”申报评检查和考核。所谓同步考虑,

审必须考虑相应的一流专业建设,有相应的建设思所谓同步建设,就是将一流专业建设与路与措施;

世界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建设视为一个整体,从师资建设到软硬件资源等都要保证相应专业建设同步受益。所谓同步检查与考核,就是在五年一个周期完毕,无论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还是世界一流成果总结都必须包括相应专业建设在学科建设,

内,政府委托的第三方评审也必须根据预期指标对相应专业建设进行严格评审,只有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与一流专业建设同时审查合格才是真正的合方有资格进入下一个建设周期。格,

【参考文献】

[]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1

世界一流大学作为目标导向。不同高校的目标选择存在趋同性,但也应该体现多元化的倾向。高层次、高水平大学,本身拥有比较好的基础和资源,发展的重点在于弥补短板,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提升同时为国内其他大学起好引领作用。地综合实力,

方普通高校不论是定位为综合性的还是理工为主发展和维持自身的强势学科,加强基础学的大学,

在其他综合指标上要借鉴和学习国内顶尖科建设,

高校,是当下的重心。对于应用型大学而言,则要与把重心放在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学科建设上,高水平大学合作、与相关企业合作带动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1358

][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64号)Z].

[]朱秀林.以改革为动力以服务为导向加快推进中国地方高校一2

/:///流大学建设步伐[EBOL].httwww.moe.edu.cnb_pjy/////xwfbmoe_2082zl_2015n2015_zl53201511t20151104_217645.html.

[]]陆根书.从世界大学排名看一流大学建设[苏州大学学报4J.

(,():教育科学版)2005,416.

[]——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翟亚军,王战军.理念与模式—6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的解读[J.2009,217-18.

[]]周江林.英国华威大学成果的内在“基因”及启示[井冈山大7J.

,():社会科学版)学学报(2011,570-75.

[]沈 健,胡 娟.高水平大学优势学科布局与选择的量化分析9

[]():中国高教研究,J.2013,966.

[]/://102015中国1056所大学各学科排行榜[EBOL].httedu.p

////n20150602c1053-27092223.html.eole.com.cnpp

(责任编辑 肖地生)

[/://////OBOL].httwww.ov.cnzhencecontent2015-11pgg/_05content10269.htm.

[]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2M].

教育出版社,1987:27.

[]邬大光,赵婷婷,李枭鹰,梁燕玲,李国强.高等教育强国的内3

]():涵、本质与基本特征[中国高教研究,J.2010,14—10.[人民网.习近平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3个特点及4个机遇4]

[/://////OBOL].httolitics.peole.com.cnn20141109pppc1024-25998809.html.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5

()建议[光明日报,N].2015-11-041.

[]——二〇一五年三月五日在第十二届全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6

()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光明日报,N].2015—03—171.[]中共中央国务院善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光明7N].

()日报,2015-05-061-2.

(责任编辑 邱梅生)


相关文章

  • 专访贵州教育厅厅长:教育是"挖掉穷根"的治本之策!
  • "乡镇上最好的建筑一定是学校" --中国教育在线专访贵州教育厅厅长王凤友 一提到贵州,我脑海中总会闪过醇香高价的茅台和落后贫穷的教育这两种反差极大的东西.如今,茅台依然优雅高贵,而贵州的教育也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扶持下 ...查看


  • 全县造林绿化工作会议讲话稿
  • 全县造林绿化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这次全县绿化工作会议是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指导今年乃至今后的林业工作意义重大.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q ...查看


  • 2011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讲话(贾)
  • 抓住战略机遇 转变发展方式 全面开创现代林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在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 贾 治 邦 (2011年1月5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农村.林业工作会 ...查看


  • 河北"双一流"大学名单出炉!12所高校入选!
  • 在国家启动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启动之际,各省份纷纷启动了本省的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而今河北省的方案也最终出炉了,部分入围学校的官网也纷纷发布了入围的消息.值得注意的是,与很多省份不同,河北省的双一流建设方案直接公布了入选高校和学科名单. 近日 ...查看


  • 关于贯彻落实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精神情况的报告
  • 关于贯彻落实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精神情况的 报告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 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于1月14-15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不但分析了形势,总结了经验,明确了任务和要求,而且解放了思想,开拓了视野,振奋了精神,鼓舞了士气,是一次对今后林业发 ...查看


  • 论加强林业技术研究具体途径及方法研究
  • 论加强林业技术的研究的具体途径及方法研究 [摘要]当前,林业行业要想健康快速的发展,必须有相关的技术作为支撑:本文首先论述了阻碍我国林业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其次制定了加快我国林业技术发展的主要途径,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相应的借鉴. [关键词] ...查看


  • 双一流建设≠双一流名单,高校重新洗牌?这个要分清
  • *如何订阅我们? -------------?---------- 2015年8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正式通过,"双一流"建设成为了继"211工程"和" ...查看


  • 地方高校转型丨黄达人@书记.校长,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这三点要清楚!
  • 关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思考 01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关键是定位 02处理好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关系 03要有一个良好的行政氛围 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关键是定位 学校的办学定位不要停留在口号上,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前提是明确合适的办学定位和人才 ...查看


  • 2012年松林镇卫生院关于开展"双拥"情况工作总结
  • 广汉市松林镇卫生院 关于开展"双拥"工作情况总结 今年 8月 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5周年纪念日,坚 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及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