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白发病的发生与防治

摘要 介绍谷子白发病在谷子不同生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分析其发病条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 谷子白发病;发病症状;发病条件;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 s435.1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4-0123-02

2015年夏季,由于洮南市万宝镇降水量大,田间相对湿度高,谷子白发病发生比较严重,所有的谷田都有不同程度的病害发生,给谷子的产量和品质造成极大的影响。

1 谷子白发病发病症状

2014年7月15日左右谷子抽穗前显症,与2014年相比,2015年谷子白发病发病表现的症状提前1个月,6月15日左右个别谷田在苗期就出现灰背症状。作为系统侵染的土传病害,在谷子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且在不同的器官上显露不同的症状。

1.1 烂芽

粪肥、土壤及种子表面的卵孢子随谷子的发芽而萌发,后从中胚轴、胚芽鞘及幼根表皮直接侵入,逐渐蔓延至生长点,随生长点分化进行系统侵染,各种症状得以表现。幼芽时未接触到土壤表面就变色,扭转弯曲,最终完全腐烂,称为“烂芽”,使谷田缺苗断垄,降低产量。

1.2 灰背

如果感病比较轻,萌芽时仍然可以出苗,但是当幼苗长到6~7 cm时开始发病,中下部叶片变黄绿色,有苍白色及黄白色条纹与叶脉平行,局部病斑苗期病叶背上产生的病原菌游动孢子囊,随着气流传播到健株的叶片上,局部侵染形成叶斑。叶斑为不规则形或长圆形,初淡绿至淡黄色,后变为黄褐色或紫褐色,病斑背面密生灰白色霉层,称为“灰背”[1]。

1.3 枪杆或白尖

谷子白发病在谷子生长的不同阶段所表现的症状不同,在孕穗期(在谷子株高60 cm左右的时候),出现灰背的植株上部叶片变成黄白色,病株上边2~3片叶不能正常展开,心叶不能伸出,呈卷筒直立向上。后期叶尖变为黄白色,其中白尖逐渐变褐干枯,直立于田间,形成“枪杆”或“白尖”。

1.4 白发

白尖7~10 d后,抽穗期心叶薄壁组织解体纵列,颜色由黄白色变为红褐色,散出大量褐色粉末状物即病原菌卵孢子,残留卷曲的丝状维管束,故称白发,病株不能抽穗。

1.5 刺猬头“看谷老”

某些病株由于病情发展缓慢,叶片灰背严重但未表现白尖,能够抽穗或半抽穗,但穗子短缩肥肿,内外颖受刺激形成小叶状,颖片向四周伸长,全穗蓬松,短而直立,互抱成卷叶状,使全穗或局部变成畸形。有的卷曲成角状或尖针状,向外伸张,呈刺猬状,称为“看谷老”。不结粒或部分结粒,病穗深褐色,组织破裂后,飞散出大量的黄色粉末,即卵孢子。 2 发病规律

谷子白发病病原菌以卵孢子混杂在粪肥、土壤中或黏附在种子表面越冬,其中土壤带菌是主要越冬菌源,一般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病株后期组织破裂,卵孢子又在土壤、病残体、粪肥种子上越冬,完成侵染循环。

3 发病条件

谷子白发病主要借土壤传播,土壤温湿度、播种深度及播种质量等土壤环境对其侵染发病有重要影响,低温潮湿土壤中种子萌发及幼苗出土速度均较慢,比较容易感染发病。土壤温度在11~32 ℃之间均能发病,最适发病温度为18~20 ℃,最低发病温度为10~12 ℃,最高发病温度为31~34 ℃,土温超过35 ℃则不发病。土壤湿度在40%~50%间发病株率较高。

不同谷子品种对白发病的抗性不同,虽然目前在生产上尚无免疫品种,但应尽量选择人工接种条件下发病率较低的品种。

由于谷子白发病病原卵孢子具有一定的休眠作用,在土壤中可存活2年以上,连作可使土壤中的菌量累积,发病重。播种深,出苗慢可增加受侵染的几率,因此一切不利于幼苗出土的因素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2]。

4 防治方法

4.1 种子处理

可用35%甲霜灵拌种剂按种子量0.2%~0.3%直接干拌种或加水湿拌;或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0.3%~0.4%拌种;还可用50%地茂松、50%多菌灵拌种,药量为拌种量的0.7%。

4.2 土壤处理

如果土壤菌量过大,除拌种外,仍需要覆盖药土,即用75%敌克松可溶性粉剂7 500 g/hm2对细土225~300 kg/hm2,播种后沟施盖种,能长期保护幼苗不受侵害。

4.3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避免重茬播种。不同品种对白发病抗病性差异明显,选用适宜的抗病品种能够有效地防治谷子白发病,如公谷2号等。

4.4 实施轮作

合理轮作倒茬,实行3年以上轮作,能有效减轻此病的发生。适当晚播浅播发病轻,为避免粪肥传染,不能用带病谷草沤肥。清除谷田内病株和植株残体,深埋或焚烧,切勿用作饲料。出现白尖应连续拔除并且及时,勿让卵孢子飞落到土壤里[3-4]。

4.5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10%苯醚甲环唑400 g/hm2与生根剂500 g/hm2和481芸苔素100 g/hm2二次稀释并对水350 kg/hm2,喷雾防治,每隔7 d用药1次,连续用药3次即可。也可用45%代森铵水剂180~360倍液喷施;或58%甲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施。间隔一段时间后,喷1遍沃斯丁、481芸苔素、叶面肥混合对水350 kg/hm2,能有效增强植株抗病性

[5]。

摘要 介绍谷子白发病在谷子不同生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分析其发病条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 谷子白发病;发病症状;发病条件;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 s435.1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4-0123-02

2015年夏季,由于洮南市万宝镇降水量大,田间相对湿度高,谷子白发病发生比较严重,所有的谷田都有不同程度的病害发生,给谷子的产量和品质造成极大的影响。

1 谷子白发病发病症状

2014年7月15日左右谷子抽穗前显症,与2014年相比,2015年谷子白发病发病表现的症状提前1个月,6月15日左右个别谷田在苗期就出现灰背症状。作为系统侵染的土传病害,在谷子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且在不同的器官上显露不同的症状。

1.1 烂芽

粪肥、土壤及种子表面的卵孢子随谷子的发芽而萌发,后从中胚轴、胚芽鞘及幼根表皮直接侵入,逐渐蔓延至生长点,随生长点分化进行系统侵染,各种症状得以表现。幼芽时未接触到土壤表面就变色,扭转弯曲,最终完全腐烂,称为“烂芽”,使谷田缺苗断垄,降低产量。

1.2 灰背

如果感病比较轻,萌芽时仍然可以出苗,但是当幼苗长到6~7 cm时开始发病,中下部叶片变黄绿色,有苍白色及黄白色条纹与叶脉平行,局部病斑苗期病叶背上产生的病原菌游动孢子囊,随着气流传播到健株的叶片上,局部侵染形成叶斑。叶斑为不规则形或长圆形,初淡绿至淡黄色,后变为黄褐色或紫褐色,病斑背面密生灰白色霉层,称为“灰背”[1]。

1.3 枪杆或白尖

谷子白发病在谷子生长的不同阶段所表现的症状不同,在孕穗期(在谷子株高60 cm左右的时候),出现灰背的植株上部叶片变成黄白色,病株上边2~3片叶不能正常展开,心叶不能伸出,呈卷筒直立向上。后期叶尖变为黄白色,其中白尖逐渐变褐干枯,直立于田间,形成“枪杆”或“白尖”。

1.4 白发

白尖7~10 d后,抽穗期心叶薄壁组织解体纵列,颜色由黄白色变为红褐色,散出大量褐色粉末状物即病原菌卵孢子,残留卷曲的丝状维管束,故称白发,病株不能抽穗。

1.5 刺猬头“看谷老”

某些病株由于病情发展缓慢,叶片灰背严重但未表现白尖,能够抽穗或半抽穗,但穗子短缩肥肿,内外颖受刺激形成小叶状,颖片向四周伸长,全穗蓬松,短而直立,互抱成卷叶状,使全穗或局部变成畸形。有的卷曲成角状或尖针状,向外伸张,呈刺猬状,称为“看谷老”。不结粒或部分结粒,病穗深褐色,组织破裂后,飞散出大量的黄色粉末,即卵孢子。 2 发病规律

谷子白发病病原菌以卵孢子混杂在粪肥、土壤中或黏附在种子表面越冬,其中土壤带菌是主要越冬菌源,一般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病株后期组织破裂,卵孢子又在土壤、病残体、粪肥种子上越冬,完成侵染循环。

3 发病条件

谷子白发病主要借土壤传播,土壤温湿度、播种深度及播种质量等土壤环境对其侵染发病有重要影响,低温潮湿土壤中种子萌发及幼苗出土速度均较慢,比较容易感染发病。土壤温度在11~32 ℃之间均能发病,最适发病温度为18~20 ℃,最低发病温度为10~12 ℃,最高发病温度为31~34 ℃,土温超过35 ℃则不发病。土壤湿度在40%~50%间发病株率较高。

不同谷子品种对白发病的抗性不同,虽然目前在生产上尚无免疫品种,但应尽量选择人工接种条件下发病率较低的品种。

由于谷子白发病病原卵孢子具有一定的休眠作用,在土壤中可存活2年以上,连作可使土壤中的菌量累积,发病重。播种深,出苗慢可增加受侵染的几率,因此一切不利于幼苗出土的因素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2]。

4 防治方法

4.1 种子处理

可用35%甲霜灵拌种剂按种子量0.2%~0.3%直接干拌种或加水湿拌;或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0.3%~0.4%拌种;还可用50%地茂松、50%多菌灵拌种,药量为拌种量的0.7%。

4.2 土壤处理

如果土壤菌量过大,除拌种外,仍需要覆盖药土,即用75%敌克松可溶性粉剂7 500 g/hm2对细土225~300 kg/hm2,播种后沟施盖种,能长期保护幼苗不受侵害。

4.3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避免重茬播种。不同品种对白发病抗病性差异明显,选用适宜的抗病品种能够有效地防治谷子白发病,如公谷2号等。

4.4 实施轮作

合理轮作倒茬,实行3年以上轮作,能有效减轻此病的发生。适当晚播浅播发病轻,为避免粪肥传染,不能用带病谷草沤肥。清除谷田内病株和植株残体,深埋或焚烧,切勿用作饲料。出现白尖应连续拔除并且及时,勿让卵孢子飞落到土壤里[3-4]。

4.5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10%苯醚甲环唑400 g/hm2与生根剂500 g/hm2和481芸苔素100 g/hm2二次稀释并对水350 kg/hm2,喷雾防治,每隔7 d用药1次,连续用药3次即可。也可用45%代森铵水剂180~360倍液喷施;或58%甲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施。间隔一段时间后,喷1遍沃斯丁、481芸苔素、叶面肥混合对水350 kg/hm2,能有效增强植株抗病性

[5]。


相关文章

  • 黑龙江省谷子高产栽培技术_马金丰
  •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3) :147-148 中图分类号:S5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767(2011) 03-0147-02 黑龙江省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马金丰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 黑龙江哈尔滨150 ...查看


  • 山东省谷子生产现状与技术需求对策
  • 山东农业科学2009,9:119-122 Shandong A加cultuml Sciences 山东省谷子生产现状与技术需求对策 管延安,杨延兵,秦 岭,王海莲,张华文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谷子是我 ...查看


  • 黑小米的种植技术
  • 黑小米的种植技术 1.播前准备 1.1地块选择 种植黑小米要选择地势较高,阳光充足,通风条件好,肥力较好的岭地.二阶地,严禁在阴暗湿润,通风采光条件差的河滩地.沟坎地栽种,地块土壤最好选择红粘土或红砂土. 1.2轮作倒茬 欣绿洲黑小米与一般 ...查看


  • 绿色食品谷子栽培技术论文
  • 绿色食品谷子栽培技术论文 摘要 介绍了绿色食品谷子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整地.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适期播种.适时间定苗.肥分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与脱粒加工等内容,以期为绿色食品谷子的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谷子:绿色食品:栽培技术 ...查看


  • 水稻稻瘟病
  • 水稻稻瘟病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分布在全国各稻区,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因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苗瘟 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 ...查看


  • 怎样防治瓜类白粉病
  • 科 技植技ZHI BAO I SHU 本栏目主持:钱文娟 马铃薯田封闭除草技术 马铃薯是高产经济作物,近几年在黑龙江省播种面积逐年增加,马铃薯田块杂草危害普遍较重,该省绝大多数地区都采取封闭除草方式防除马铃薯田块杂草. 黑龙江省马铃薯除草常 ...查看


  • 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发展战略研究
  • 山西农业科学2013,41(3):294-298Journa/ofShanxiAgieulturai Sciences doi:10.3969/j.issn.1002-2481.2013.03.24 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发展战略研究 孟宪文1' ...查看


  • 谷子栽培技术
  • 谷子栽培技术 摘要 介绍了谷子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精细整地.品种选择与异地换种.适期播种.肥水管理.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谷子:精细整地:适期播种:肥水管理:田间管理 谷子去壳是小米,小米熬粥营养 ...查看


  • 20160408二十四节气与主要农事活动
  • 二十四节气与主要农事活动与作物种植 节气与农事活动因地理纬度.海拔高度.地形地貌的不同而具 有强烈的地域性,节气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具有不同的农业气象内容.下面,介绍一下河南省中东部地区各节气的主要农事活动.每个节气的时间概念定为:代表该节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