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南宋和金的对峙

第11课 宋金南北对峙

编辑:杨林海 校对:王海成

学习目标

1、 了解金灭辽和北宋之后,出现了南宋和金南北对峙的局面。

2、 了解完颜阿骨打这位女真族杰出的政治家。

3、 了解宋金议和的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

1、正确认识宋金战争与宋金议和。

2、正确评价岳飞。

知识汇总

一、 靖康之变。

1、 女真族的发展:

女真族原生活在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过着以渔猎骑射为主的生活。10世纪时,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好压迫。后来,女真族中的完颜部族逐渐强大起来,渐渐统一了女真各部。

2、金政权的建立:

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1125年金灭辽。

3、靖康之变:

1126年,金军攻破北宋都城汴京。次年,金军俘获宋徽宗和宋钦宗及宗室三千多人北还而去。北宋自此而亡。史称“靖康之变”。

二、 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

1、 南宋的建立。

(1) 时间:1127年。

(2) 建立者:赵构。

(3) 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

2、 岳飞抗金。

(1) 背景:南宋初年,金军多次南下,南宋抗战派将领英勇抵抗。

(2) 功绩:①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复建康。

②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大片失地,史称郾城大捷。

(3) 岳飞被害: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到他们的统治。于是向金求

和,并令岳飞等人班师,解除了他们的兵权。秦桧还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3、 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岳飞班师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割让给金部分领土,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三、金朝变革女真习俗。

1、 变革原因:为了适应对高度发展的农耕地区统辖管理。

2、 内容:金统治者仿照南宋改革官制,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行政机构;迁移大批女真人到中原地区,恢复发展农业生产,推动手工业、商业发展。鼓励女真族和汉族通婚,并在生活习俗方面进一步向汉族靠拢。

3、 影响:促进中原的汉族和北方女真族的融合,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和社会的进步,同时

也促进了我国边疆地区的开发。

典型例题

A.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10世纪时,女真族受以下哪个政权的控制和压迫? ( )

A、辽 B、西夏 C、北宋 D、吐蕃

2、称帝建国的女真族首领是:( )

A、冒顿B、阿保机 C、元昊D、阿骨打

3、与金军作战中,没有被金军俘虏的皇帝是:

A、宋真宗 B、辽天祚帝 C、宋徽宗 D、宋钦宗

4、1115年,辽被以下什么政权灭亡? ( )

A、西夏 B、金 C、北宋 D、吐蕃

5、(2004,青岛市)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 )

A.西夏建立 B.澶渊之盟

C.金灭北宋 D.元朝建立

6、金对北宋的战争性质属于: ( )

A、正义战争 B、侵略战争 C、掠夺战争 D、争权夺利的战争

7、金军进犯北宋都城汴京时,主战并负责汴京防御的是: ( )

A、宋徽宗 B、宋钦宗 C、李刚 D、陈东

8、“靖康之变”指的是以下什么事件? ( )

A、金进犯北宋都城汴京

B、金灭辽

C、金灭北宋

D、南宋建立

9、金灭北宋后在北方领导八字军展开抗金斗争的将领是:( )

A、岳飞 B、王彦 C、韩世忠 D、李刚

10、率领宋军打败金朝主力骑兵取得郾城大捷的将领是: ( )

A、岳飞 B、王彦 C、韩世忠 D、李刚

11、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

A、南宋的建立 B、郾城大捷C、岳飞遇害D、1141年宋金议和

二、填空题:

12、1115年________称帝,建立金政权,后定都________,宋金和议后金朝于1153年迁都_________。

13、1127年,北宋皇族_______在_______(今河南商丘)称帝,后来定都_______-,历史上称为南京。

B.能力提高

三、材料分析:

14、请阅读下列对联和诗句: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人自宋后少名荟,我到坟前愧姓秦”。

请回答:

①对联中所指的“青山”在哪?“忠骨”是谁的遗骨?“佞臣”指谁?

②你能说出这幅对联和诗句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吗?人们还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他们的爱憎的?

15、金朝为什么要变革旧俗?金朝为此采取了那些措施?

16、史学界对澶渊之盟有两种观点。传统观点,对澶渊之盟持否定的评价。这种观点认为当时辽兵虽号称20万,但孤军深入,粮饷不继,所过城市,仅攻下两城,其余诸州均在宋军的坚守之中,宋军随时可以出击,截断辽军后路。而陆续集结在澶州附近的宋军达数十万,士气正盛,首次接敌,即射杀辽大将萧挞览,迫使辽兵后退。既懦弱又怕战争的宋真宗,与辽订立的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性的和约。北宋从此每年向辽交纳大量岁币,成为北宋积贫积弱的一个重要因素。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史学界出现另一种观点,认为澶渊之盟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辽、宋两个政权内部力量的变化消长,产生了在一定的历史时间内实力的相对平衡,一方面是辽有内忧,另一方面是北宋军力不弱但士气不振,这样才有和议的出现。澶渊之盟结束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沟通辽、宋双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密切各族人民之间的往来,对当时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呢?请谈谈你的观点。

C.探究应用

四、议一议:

17、为什么宋高宗会在岳飞抗金取得郾城大捷,抗金形式对南宋颇为有利的情况下,要下12道金牌命令岳飞班师回朝?为什么岳飞不敢抗旨坚持抗金而只好班师回朝,你能理解岳飞的行动吗?如果你是岳飞的幕僚,你会出什么建议?

参考答案;

第11课 宋金南北对峙

A.基础知识

1A、2D、3A、4B、5C、6C、7C、8C、9B、10A、11D。12、阿骨打,会宁,燕京。 13、赵构,南京,临安。

B.能力提高

14、①杭州西子湖畔栖霞、岭、岳飞、秦会。②(略)③表达了人们对岳飞抗金的崇敬,对秦会之流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岳飞的愤慨。人们除以对联诗歌来表达他们对秦会的愤慨外,还在岳飞墓前用铁铸了秦会夫妇的跪象,让他们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等。 15、为了适应对先进的中原农耕地区的管理.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仿宋制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机构,积极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推动手工业商业发展.学习汉人生活习俗。16、学生据史回答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如: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双方边境地区的生产得到发展,而且还彼此进行贸易。

C.探究应用

17、南宋政权建立之初,投降派就左右着政局,宋高宗既怕败,又怕胜。败了会为金所灭;胜了徽宗、钦宗回来后皇帝由谁来当,还有抗金力量和人民武装的发展,都不利于自己的统治。因此,高宗始终主张投降,他只有在被金逼得走投无路时,才会用抵抗派去抵挡一阵。岳飞当时不能也不会抗旨,因为在那个时代,国君是国家的象征,一个人爱不爱国,首先表现在忠不忠君上,岳飞要爱国就必须要忠君,而他忠于的君主并不想收复失地,只想维持半壁河山的统治.这就是岳飞个人悲剧所在。

第11课 宋金南北对峙

编辑:杨林海 校对:王海成

学习目标

1、 了解金灭辽和北宋之后,出现了南宋和金南北对峙的局面。

2、 了解完颜阿骨打这位女真族杰出的政治家。

3、 了解宋金议和的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

1、正确认识宋金战争与宋金议和。

2、正确评价岳飞。

知识汇总

一、 靖康之变。

1、 女真族的发展:

女真族原生活在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过着以渔猎骑射为主的生活。10世纪时,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好压迫。后来,女真族中的完颜部族逐渐强大起来,渐渐统一了女真各部。

2、金政权的建立:

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1125年金灭辽。

3、靖康之变:

1126年,金军攻破北宋都城汴京。次年,金军俘获宋徽宗和宋钦宗及宗室三千多人北还而去。北宋自此而亡。史称“靖康之变”。

二、 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

1、 南宋的建立。

(1) 时间:1127年。

(2) 建立者:赵构。

(3) 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

2、 岳飞抗金。

(1) 背景:南宋初年,金军多次南下,南宋抗战派将领英勇抵抗。

(2) 功绩:①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复建康。

②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大片失地,史称郾城大捷。

(3) 岳飞被害: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到他们的统治。于是向金求

和,并令岳飞等人班师,解除了他们的兵权。秦桧还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3、 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岳飞班师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割让给金部分领土,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三、金朝变革女真习俗。

1、 变革原因:为了适应对高度发展的农耕地区统辖管理。

2、 内容:金统治者仿照南宋改革官制,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行政机构;迁移大批女真人到中原地区,恢复发展农业生产,推动手工业、商业发展。鼓励女真族和汉族通婚,并在生活习俗方面进一步向汉族靠拢。

3、 影响:促进中原的汉族和北方女真族的融合,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和社会的进步,同时

也促进了我国边疆地区的开发。

典型例题

A.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10世纪时,女真族受以下哪个政权的控制和压迫? ( )

A、辽 B、西夏 C、北宋 D、吐蕃

2、称帝建国的女真族首领是:( )

A、冒顿B、阿保机 C、元昊D、阿骨打

3、与金军作战中,没有被金军俘虏的皇帝是:

A、宋真宗 B、辽天祚帝 C、宋徽宗 D、宋钦宗

4、1115年,辽被以下什么政权灭亡? ( )

A、西夏 B、金 C、北宋 D、吐蕃

5、(2004,青岛市)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 )

A.西夏建立 B.澶渊之盟

C.金灭北宋 D.元朝建立

6、金对北宋的战争性质属于: ( )

A、正义战争 B、侵略战争 C、掠夺战争 D、争权夺利的战争

7、金军进犯北宋都城汴京时,主战并负责汴京防御的是: ( )

A、宋徽宗 B、宋钦宗 C、李刚 D、陈东

8、“靖康之变”指的是以下什么事件? ( )

A、金进犯北宋都城汴京

B、金灭辽

C、金灭北宋

D、南宋建立

9、金灭北宋后在北方领导八字军展开抗金斗争的将领是:( )

A、岳飞 B、王彦 C、韩世忠 D、李刚

10、率领宋军打败金朝主力骑兵取得郾城大捷的将领是: ( )

A、岳飞 B、王彦 C、韩世忠 D、李刚

11、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

A、南宋的建立 B、郾城大捷C、岳飞遇害D、1141年宋金议和

二、填空题:

12、1115年________称帝,建立金政权,后定都________,宋金和议后金朝于1153年迁都_________。

13、1127年,北宋皇族_______在_______(今河南商丘)称帝,后来定都_______-,历史上称为南京。

B.能力提高

三、材料分析:

14、请阅读下列对联和诗句: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人自宋后少名荟,我到坟前愧姓秦”。

请回答:

①对联中所指的“青山”在哪?“忠骨”是谁的遗骨?“佞臣”指谁?

②你能说出这幅对联和诗句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吗?人们还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他们的爱憎的?

15、金朝为什么要变革旧俗?金朝为此采取了那些措施?

16、史学界对澶渊之盟有两种观点。传统观点,对澶渊之盟持否定的评价。这种观点认为当时辽兵虽号称20万,但孤军深入,粮饷不继,所过城市,仅攻下两城,其余诸州均在宋军的坚守之中,宋军随时可以出击,截断辽军后路。而陆续集结在澶州附近的宋军达数十万,士气正盛,首次接敌,即射杀辽大将萧挞览,迫使辽兵后退。既懦弱又怕战争的宋真宗,与辽订立的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性的和约。北宋从此每年向辽交纳大量岁币,成为北宋积贫积弱的一个重要因素。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史学界出现另一种观点,认为澶渊之盟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辽、宋两个政权内部力量的变化消长,产生了在一定的历史时间内实力的相对平衡,一方面是辽有内忧,另一方面是北宋军力不弱但士气不振,这样才有和议的出现。澶渊之盟结束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沟通辽、宋双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密切各族人民之间的往来,对当时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呢?请谈谈你的观点。

C.探究应用

四、议一议:

17、为什么宋高宗会在岳飞抗金取得郾城大捷,抗金形式对南宋颇为有利的情况下,要下12道金牌命令岳飞班师回朝?为什么岳飞不敢抗旨坚持抗金而只好班师回朝,你能理解岳飞的行动吗?如果你是岳飞的幕僚,你会出什么建议?

参考答案;

第11课 宋金南北对峙

A.基础知识

1A、2D、3A、4B、5C、6C、7C、8C、9B、10A、11D。12、阿骨打,会宁,燕京。 13、赵构,南京,临安。

B.能力提高

14、①杭州西子湖畔栖霞、岭、岳飞、秦会。②(略)③表达了人们对岳飞抗金的崇敬,对秦会之流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岳飞的愤慨。人们除以对联诗歌来表达他们对秦会的愤慨外,还在岳飞墓前用铁铸了秦会夫妇的跪象,让他们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等。 15、为了适应对先进的中原农耕地区的管理.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仿宋制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机构,积极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推动手工业商业发展.学习汉人生活习俗。16、学生据史回答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如: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双方边境地区的生产得到发展,而且还彼此进行贸易。

C.探究应用

17、南宋政权建立之初,投降派就左右着政局,宋高宗既怕败,又怕胜。败了会为金所灭;胜了徽宗、钦宗回来后皇帝由谁来当,还有抗金力量和人民武装的发展,都不利于自己的统治。因此,高宗始终主张投降,他只有在被金逼得走投无路时,才会用抵抗派去抵挡一阵。岳飞当时不能也不会抗旨,因为在那个时代,国君是国家的象征,一个人爱不爱国,首先表现在忠不忠君上,岳飞要爱国就必须要忠君,而他忠于的君主并不想收复失地,只想维持半壁河山的统治.这就是岳飞个人悲剧所在。


相关文章

  • 宋金南北对峙教学设计李永翠
  • <宋金南北对峙> 教 学 设 计 单县终兴中学 李永翠 <宋金南北对峙> 教学设计 单县终兴中学 李永翠 授课年级:七年级 课时安排:一课时 内容标准: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查看


  • 宋金南北对峙
  • 第11课 宋金南北对峙 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 [认定目标] 1.知道南宋和金对峙局面的出现,了解宋金和议的主要内容. 2.认识女真抗辽斗争.李纲和岳飞以及北方义军的抗金斗争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都是正义的,岳飞等人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 ...查看


  • 第十一课宋金南北对峙
  • 第十 一课 宋金南北对峙 导入:(屏幕里显示<满江红>词)同学们都知道这首词的作者吗?(学生答:岳飞)好,请同学们说说岳飞的故事(学生自由发言).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你们说的有的是历史上真有其人其事,有些是民间传说.我知道同学们都 ...查看


  • 第6课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 第6课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川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6课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下面我就本课的教学设想向大家作一介绍. 一.教材地位: 本课为第七学习主题< ...查看


  • 第十课宋金对峙导学案
  • 11 宋金南北对峙 学习目标: 1. 2. 3. 识记金和南宋的建立者.时间及都城. 通过东京保卫战与靖康之变的故事,分析北宋灭亡的原因. 通过学习岳飞抗金的故事学会评价历史人物.分析送进对峙局面形成的原因. 新知探索: 探索一:靖康之变. ...查看


  • 七下历史教案(第9课)
  • 课 题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第9课)>教学研究案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把握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殊时代的基本脉络. [思想教育] 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 ...查看


  • 岳飞传(全本)
  • 岳飞传(全本) 点击量:2555 简介:<岳飞传>为作者研究宋代人物之力作,也是综括研究两宋之际政治事的重要史著.此书初版于1945年抗战胜利之日,后经两度大幅增订修改,再版于1983年.书中准确地勾画出岳飞生活的时代轮廓,真切 ...查看


  • 南宋最不怂的皇帝!即使只做这一件事,也足以流芳百世
  • 宋孝宗赵昚,是南宋第二位皇帝,宋高宗养子,宋太祖七世孙.1132年,被高宗选中育于宫中:1162年,被立为皇太子,同年登基.孝宗共在位27年,逝世时享年68岁,谥号为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宋孝宗是南宋最有作为明君,也是最不 ...查看


  • 八下历史答案2
  • 七 年 级 历 史(二) (第七学习主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 A.赵匡胤 B.赵普 C.耶律阿保机 D.赵构 2.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4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