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道十二法:亲而离之的智慧

一个国家君臣团结,这样的国家就会强大;一支军队上下一心,这样的军队就难以战胜。因此,面对上下相亲的敌军,就必须想办法“亲而离之”,先从内部分化、瓦解,促使其丧失原有的战斗能力,然后相机反击。十一家的张预解析为“或间其君臣,或间其交援,使相离二,然后图之”,李筌解析为“破其行约,间其君臣,而后攻也”,都是比较到位地领会了孙子的这一战术意图。

“亲而离之”,这一作为后世“反间计”蓝本的军事原则,在历史军事斗争中任用成功的范例不胜枚举。如战国时齐将田单,面对燕军统帅名将乐毅,自知取胜难度较大。为了除去这一隐患﹐于是派人到燕国行使反间计﹐散布乐毅名为攻齐﹐实欲称王齐国﹐因此故意缓攻即墨和莒﹐燕国若另派主将伐齐﹐即墨便可指日而下等谣言。燕惠王本来怀疑乐毅久攻即墨不克﹐是养敌自重,闻此消息,更深信不疑,遂命骑劫取代乐毅。乐毅惧诛奔赵。田单“亲而离之”的计谋获得成果,为之后破燕复国扫清了最大的障碍。

据《史记·项羽本纪》载:楚汉战争时,楚军数次切断汉军粮道,将汉王刘邦围困在荥阳。刘邦出于无奈,派人向项羽请和。但项羽的谋臣范增坚决不同意。怂恿项羽率军急攻荥阳。情急之下,刘邦采纳手下谋士陈平的意见,对项羽和范增实施离间之计,终于令项羽疑心范增勾结汉军而削其兵权,范增一怒之下而告老回乡,半途背疽发作死在路上。刘邦任用“亲而离之”的策略,除去了项羽的得力助手,使得胜负的天平发生了倾斜。

行使“亲而离之”的手段,多数情况下需要利用金钱财帛相辅佐。杜牧所言:“敌若上下相亲,则当以厚利啖而离间之用。”用金钱、地位这个“糖衣炮弹”来直接收买对方举足轻重的人物,促其投降叛变,或发生内乱、分化瓦解最好不过,即其次,则能收买对方重要或有影响力人士,让他帮助造谣传谣,亦能达到快捷,便利地行使“反间”之奇效。战国时秦国用“亲而离之”最终诛杀赵国栋梁之材大将李牧,就是采用对赵王近臣郭开重金收买,让郭开在赵国都城四处散布李牧勾结秦军,正准备叛国投敌的流言蜚语,从而让昏聩的赵王迁很快轻信这些谣言,不调查不研究,草率发布诏命,赐李牧自裁而毁掉长城。虽然疏不间亲,但以亲间亲,却常常极易收到出奇的效果,因此,在不能对敌方主将策反的情况下,不惜重金收买对方国君身边的重要人员,为我所用,这是行使“亲而离之”时的必备手段。

要全面掌握“亲而离之”的军事原则,还特别应注意须从两个对立的方面来考察。在对敌使用“亲而离之”手段的同时,亦应警惕和防范敌人对我方所施行的“亲而离之”,只有这样,才能知己知彼,真正彻悟孙子兵法“亲而离之”的辩证之妙。

结语:

诡道十二法是孙子兵法“诡道”艺术的高度提炼,但其“诡道”的方法和内容决不尽于此。且各种具体方法在使用时也不是孤立、静止、片面的,是应当相互联系和可以有机结合,甚至环环相扣的。在使用某一方法的同时,并不妨碍使用另一方法。甚至多种方法同时使用,巧妙连环使用,亦更易达成欺骗之目的,效果也可能会更加出色。

诡道之谋略,总的说来不外乎阳谋和阴谋。诡道十二法是阴谋中的典型。如果把阳谋看成是“正”,则阴谋就是“奇”。故孙子兵法的谋略艺术,亦可谓之为奇正艺术。阳谋与阴谋的关系,自然也可以看成是正与奇的关系。而具体的军事指挥原则,自然也可以看成是如何运用好奇正的问题。那么,孙子兵法中,孙子又是如何具体地分析用兵的奇正问题呢?欲知答案:请看第3节:奇正相生的智慧。

一个国家君臣团结,这样的国家就会强大;一支军队上下一心,这样的军队就难以战胜。因此,面对上下相亲的敌军,就必须想办法“亲而离之”,先从内部分化、瓦解,促使其丧失原有的战斗能力,然后相机反击。十一家的张预解析为“或间其君臣,或间其交援,使相离二,然后图之”,李筌解析为“破其行约,间其君臣,而后攻也”,都是比较到位地领会了孙子的这一战术意图。

“亲而离之”,这一作为后世“反间计”蓝本的军事原则,在历史军事斗争中任用成功的范例不胜枚举。如战国时齐将田单,面对燕军统帅名将乐毅,自知取胜难度较大。为了除去这一隐患﹐于是派人到燕国行使反间计﹐散布乐毅名为攻齐﹐实欲称王齐国﹐因此故意缓攻即墨和莒﹐燕国若另派主将伐齐﹐即墨便可指日而下等谣言。燕惠王本来怀疑乐毅久攻即墨不克﹐是养敌自重,闻此消息,更深信不疑,遂命骑劫取代乐毅。乐毅惧诛奔赵。田单“亲而离之”的计谋获得成果,为之后破燕复国扫清了最大的障碍。

据《史记·项羽本纪》载:楚汉战争时,楚军数次切断汉军粮道,将汉王刘邦围困在荥阳。刘邦出于无奈,派人向项羽请和。但项羽的谋臣范增坚决不同意。怂恿项羽率军急攻荥阳。情急之下,刘邦采纳手下谋士陈平的意见,对项羽和范增实施离间之计,终于令项羽疑心范增勾结汉军而削其兵权,范增一怒之下而告老回乡,半途背疽发作死在路上。刘邦任用“亲而离之”的策略,除去了项羽的得力助手,使得胜负的天平发生了倾斜。

行使“亲而离之”的手段,多数情况下需要利用金钱财帛相辅佐。杜牧所言:“敌若上下相亲,则当以厚利啖而离间之用。”用金钱、地位这个“糖衣炮弹”来直接收买对方举足轻重的人物,促其投降叛变,或发生内乱、分化瓦解最好不过,即其次,则能收买对方重要或有影响力人士,让他帮助造谣传谣,亦能达到快捷,便利地行使“反间”之奇效。战国时秦国用“亲而离之”最终诛杀赵国栋梁之材大将李牧,就是采用对赵王近臣郭开重金收买,让郭开在赵国都城四处散布李牧勾结秦军,正准备叛国投敌的流言蜚语,从而让昏聩的赵王迁很快轻信这些谣言,不调查不研究,草率发布诏命,赐李牧自裁而毁掉长城。虽然疏不间亲,但以亲间亲,却常常极易收到出奇的效果,因此,在不能对敌方主将策反的情况下,不惜重金收买对方国君身边的重要人员,为我所用,这是行使“亲而离之”时的必备手段。

要全面掌握“亲而离之”的军事原则,还特别应注意须从两个对立的方面来考察。在对敌使用“亲而离之”手段的同时,亦应警惕和防范敌人对我方所施行的“亲而离之”,只有这样,才能知己知彼,真正彻悟孙子兵法“亲而离之”的辩证之妙。

结语:

诡道十二法是孙子兵法“诡道”艺术的高度提炼,但其“诡道”的方法和内容决不尽于此。且各种具体方法在使用时也不是孤立、静止、片面的,是应当相互联系和可以有机结合,甚至环环相扣的。在使用某一方法的同时,并不妨碍使用另一方法。甚至多种方法同时使用,巧妙连环使用,亦更易达成欺骗之目的,效果也可能会更加出色。

诡道之谋略,总的说来不外乎阳谋和阴谋。诡道十二法是阴谋中的典型。如果把阳谋看成是“正”,则阴谋就是“奇”。故孙子兵法的谋略艺术,亦可谓之为奇正艺术。阳谋与阴谋的关系,自然也可以看成是正与奇的关系。而具体的军事指挥原则,自然也可以看成是如何运用好奇正的问题。那么,孙子兵法中,孙子又是如何具体地分析用兵的奇正问题呢?欲知答案:请看第3节:奇正相生的智慧。


相关文章

  • 再读孙子兵法:"兵者,诡道也"
  • 再读孙子兵法:"兵者,诡道也" ------读<始计篇>有感 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孙子感叹,用兵打仗关系着国家的生死存亡,总结战争的经验教训,<孙子兵法>也就应运而生. 当今世界,战争的 ...查看


  • [孙子兵法]的生命解读
  • <孙子兵法>的生命解读 主讲人:杨义 讲演地点:澳门大学 时间:2013年10月 <光明日报>(2014年02月24日 16 版) 杨义,澳门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 ...查看


  • 孙子兵法·始计篇译文及注释 1
  •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百姓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不能不认真地思考和研究. 因此,要通过对敌我五个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势,四是将领,五是制度.政治,就 ...查看


  • 论诡道十二法与现代商战
  • 论诡道十二法与现代商战 摘要:孙子兵法是战场的宝典,在商战中也可以运用,而诡道十二法是在首篇中提出,可以说是提纲挈领,在商战中的应用更为典型广泛. 关键词:商战 腾讯与360 股市 消费者 孙子兵法是现存世界最早的,最著名的兵法,在我国古代 ...查看


  • 适度:人生的基本遵循
  • 适度:人生的基本遵循 王续琨 世间万事万物的存在状态都有两个极端,或为阴阳,或为高低,或为大小,或为利弊,等等.对于一个具体事物而言,通常处在两个极端之间的某个点上,保持着稳定的"度"."度"维系着事 ...查看


  • [孙子兵法]与商业竞争(2)
  • 七. "避实击虚",顺利销售商品 "避实击虚"是孙子重要的用兵思想. <孙子·虚实篇>指出:"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又说:" ...查看


  • [孙子兵法]中的十大人生启示-头条网
  • 与以往一味鼓吹成功秘笈,借<孙子兵法>之名烹煮自己的"厚黑鸡汤"的所谓解读不同,在这本书中,华杉首次以曹操.杜牧等十一位传世注家的注解为基础,澄清了现代人对<孙子兵法>的诸多误读之处,将<孙 ...查看


  • [孙子兵法]的智慧
  • <孙子兵法>的智慧 2013年12月30日 第A9版:文化教育 作者:冯光远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2163 孙子重战.慎战的战争观<孙子兵法>以<计篇>为首,开宗明义地指出:"兵者,国之大事, ...查看


  • 孙子兵法的要点解读
  • 始计篇: 孙子兵法里的第一篇始计开头说军事很重要,为什么重要呢.因为这个东西关系到国家的存亡.也就是关系到存亡的东西就很重要.所以我们要研究它,研究它的最好办法就是掌握它的规律. 我们都知道打架也有规律,打架的第一条规律就是分析形势.什么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