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七言律诗音韵风格研究

题名: 黃庭堅七言律詩音韻風格研究

作者: 黎采綝

LI , TSAI-LIN

贡献者: 竺家寧

黎采綝

LI , TSAI-LIN

关键词: 黃庭堅

七言律詩

音韻風格

語言風格

拗律

拗救

日期: 2005

上传时间: 2010-04-24T10:15:47Z

摘要: 歷來關於山谷詩作的討論大多集中在「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等詞彙、句法方面的討論,關注黃庭堅七言律詩的音韻特點的人並不多,本文關注的焦點是:黃庭堅如何在七言律詩的音韻上安排屬於他個人的特色,研究的方向為語言的要素:音韻。針對構成漢語語音的聲、韻、調等部分,逐一分析、歸納、詮釋,大致使用了歸納法、分析法、表列法、統計法等。如:頭韻的運用方式、四聲搭配的效果、抝律的特點分析、韻腳安排的音響效果等,分析黃庭堅不同凡「響」的地方。本論文共分六章,各章大要如下:

第一章、緒論。第一節介紹何謂「語言風格學」,第二節在說明本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三節在說明本論文研究的範圍與方法,第四節在論述前人研究的成果,而第五節則是在說明本論文的組織架構。

第二章、從聲母論黃庭堅七律的音韻風格。一個的漢字語音是由聲、韻、調三部份組成的,韻和調兩部份可以傳達音韻的效果,聲也可使得詩歌的音韻效果更加的顯著。第二章就從一個漢字字音的開端─「聲母」,作為觀察的第一個方向。本章從單一詩句內部以及對句之間聲母相互呼應的情形來論述。

第三章、從四聲運用論黃庭堅七律的音韻風格。古人認為四聲錯綜運用,可以產生優美的音律,而本文從兩個角度來觀察:在一句七字的單句詩文中,黃庭堅應用四聲的情形為何?二、在出句句腳部份,黃庭堅是否也將仄聲三聲細分?

黃庭堅單句詩文及出句句腳運用四聲的其他特點為何,也是本文所要討論的。

第四章、從拗救情形論黃庭堅七律的音韻風格。歷來皆以為黃庭堅的律詩多「抝」,其抝律師承杜甫,那麼黃詩抝救的真實面貌為何呢?本章論一、三字抝,抝多必救,聲調鏗鏘,論第五字抝,抝法多變,格調高古,最後論黃詩抝律,律外有律,師承杜甫。

第五章、從韻母論黃庭堅七律的的音韻風格。分成兩章:第一節論述黃庭堅七言律詩用韻的情形,第二節論述黃庭堅七言律詩韻尾的音韻特點。

第六章、結論。綜和論述各章的結果,歸納出黃庭堅七律的各項音韻特點。

參考文獻: 一、傳統文獻

齊•沈約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書附索引三》,台北:鼎文書局,1984年

四版。

唐•日人弘法大師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鏡秘府論校注》,台北:貫雅文化,1991。 宋•陳彭年等重修,林尹校定,《新校正切宋本廣韻》,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1995。

宋•胡仔纂,《苕溪漁隱叢話》,台北,長安出版社,1978。

宋•黃庭堅著,任淵、史容、史溫注,《山谷詩內外集注》,學海出版社,1969 。

宋•黃庭堅著,任淵、史容、史溫注,《黃山谷詩集注》,世界書局,1975。

王雲五主編,《康熙字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

清•丁福保,《歷代詩話續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63。

清•方東樹,《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

清•朱彝尊,《曝書亭全集》,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2。

清•董文煥,《聲調四譜》,台北:廣文書局,1974。

二、近人論著

丁邦新

1998 《丁邦新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王力

1976 《漢語詩律學》,香港:中華書局有限公司。

1984 《漢語音韻》,香港:中華書局有限公司。

1986 《漢語語音史》,北京:新華書店。

1991 《漢語音韻學》,台北:藍燈文化。

1997 《語言學詞典》,山東:山東教育。

1997 《漢語語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2 《詩詞格律》,香港:中華書局。

2002 《詩詞格律概要》,香港:中華書局。

2003 《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王天昌

1973 《漢語語音學研究》,台北:國語日報社。王今錚等編

1985 《簡明語言學詞典》,內蒙古:新華書店。王守國

1986 〈山谷詩美學特徵論〉,收錄在《黃庭堅研究論文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王蓉貴、劉琳、李勇先校點彙整

2001 《黃庭堅全集》,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王理嘉、林燾

1995 《語音學教程》,台北:五南圖書。王運熙、顧易生

2000 《中國文學批評史》上、下,台北:五南圖書。孔仲溫、竺家寧師、林慶勳

1996 《文字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孔仲溫、陳新雄、竺家寧師、姚榮松、羅肇錦、吳聖雄

1989 《語言學辭典》,台北:三民書局。中國文學語言研究會

1991 《文學語言研究論文集》,上海:新準第店。白政民

2001 《黃庭堅詩歌研究》,寧夏:寧夏人民出版社初版。石安石、高名凱

1963 《語言學概論》,北京:新華書店。卡勒(Culler,Jonathan) 著,張景智譯

1992 《索緒爾》,台北:桂冠圖書公司。申小龍

1993 《語文的闡釋》,台北:紅葉文化。早川著,鄧海珠譯

1991 《語言與人生》,台北:遠流出版公司。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9 《黃庭堅研究論文集》,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朱光潛

1962 《詩論》,台北:正中書局。

2000 《談美》,台北:國際少年村。朱安群、杜華平、葉樹發譯注

1993 《黃庭堅詩文》,台北: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朱安群主編

1990 《黃庭堅詩詞賞析集》,四川:巴蜀詩社。吳晟

1998 《黃庭堅詩歌創作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初版。

1998 《黃庭堅詩歌創作論》,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初版。吳孟復

1992 《桐城文派述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李元貞

1972 《黃山谷的詩與詩論》,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李清源

1983 《英詩韻律淺說》。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李漁叔

1968 《風簾客話》,台北:大西洋圖書公司。李殿魁、楊蔭瀏等箸

1986 《語言與音樂》,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竺家寧師

1987 《古音之旅》,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1991 《聲韻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9 《漢語詞彙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9 《聲韻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2001 《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台北:五南圖書公司。周世箴

2003 《語言學與詩歌詮釋》,台中:晨星出版社。武漢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理論研究室編 1984 《歷代詩話詞話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降雲、常振國等編

1993 《歷代詩話論作家二》,台北:黎明文化。馬文熙、張歸璧等編著

2004 《古漢語知識辭典》,北京:中華書局。啟功

2002 《詩文聲律論稿》,香港:中華書局。梅祖麟

2000 《梅祖麟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莫礪鋒

1986 《江西詩派研究》,山東:齊魯出版社。郭紹虞

1980 《宋詩話輯佚(上、下冊)》,北京:新華書店。

1937 《宋詩話輯佚(上卷)─王直方詩話》,哈佛燕京學社出版。陳本益

1994 《漢語詩歌的節奏》,台北:文津出版社。陳永正選注

1998 《黃庭堅詩選》,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陳新雄

1989 《語言學辭典》。台北:三民書局。

2004 《詩詞作法入門》,台北:五南圖書。陳新雄等編著

1989 《語言學辭典》,台北:三民書局。許清雲

1997 《近體詩創作理論》,台北:紅葉文化。許常惠

1988 《音樂百科手冊》,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曹德輝

2000 《詩詞聲律修辭解說》,廣州:花城出版社。張志烈

1997 《黃庭堅詩選》,四川:四川文藝出版社。張高評

1988 《宋詩論文選集》(一),高雄:復文出版社。

1990 《宋詩之傳承與開拓》,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3 《宋詩綜論叢編》,台北:麗文文化。

1995 《宋詩之新變與代雄》,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張德明

1995 《語言風格學》,高雄:麗文文化出版社。張仲謀

1977 《清代文化與浙詩派》,北京:東方出版社。張秉權

1978 《黃山谷的交游及作品》,香港:中文大學。傅璇琮

1978 《黃庭堅和江西詩派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

1993 《黃庭堅和江西詩派卷》,高雄:麗文文化公司年版。程祥徽

1991 《語言風格學初探》,台北:書林出版社。程祥徽、黎運漢

1994 《語言風格論集》,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黃侃

1973 《文心雕龍札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2002 《黃侃國學講義錄》,新竹:花神出版社。黃公渚選注

1965 《黃山谷詩選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黃永武

1985 《中國詩學-設計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1985 《中國詩學-鑑賞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1985 《中國詩學-思想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黃篤書

1998 《黃山谷全傳》,台北:五洲出版社。黃寶華

1998 《黃庭堅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9 《黃庭堅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黃庭堅詩詞文選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雷蒙德•查普曼(英)著,王晶培譯 1989 《語言學與文學》,台北:結構出版群。費尼迪南•德•索緒爾著,高名凱譯

1980 《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新華書店總店北京發行所發行。楊成鑒 1995 《中國詩詞風格研究》,台北,紅葉文化。楊家駱選注

1967 《黃山谷詩集注》,台北:世界書局年版。

1972 《音韻學通論》,台北:鼎文書局。

1984 《新校本宋書附索引三》,台北:鼎文書局。楊慶存

2002 《黃庭堅與宋代文化》,河南,新華書店。劉堅主編

1998 《二十世紀的中國語言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齊治平

1984 《唐宋詩之爭概述》,長沙:岳麓書社。費尼迪南•德•索緒爾著,高名凱譯

1980 《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葉桂桐

1998 《中國詩律學》,台北:文津出版社。董同龢

1979 《漢語音韻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臺靜農編

1974 《百種詩話類編》,台北:藝文印書館。劉維崇

1981 《黃庭堅評傳》,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年版。鄭遠漢

1998 《言語風格學》,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黎運漢

1990 《漢語風格探索》,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年。謝雲飛

1978 《文學與音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987 《語音學大綱》,台北:學生書局。簡明勇

1990 《律詩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簡政珍

1989 《語言與文學空間》,台北:漢光文化。羅立乾注譯

1994 《新譯文心雕龍》,台北:三民書局。羅載光

1993 《近體詩的理論和作法》,高雄:復文出版社。

三、單篇論文(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于年湖2004 〈論杜甫拗體的寫作藝術〉,《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4.11:179-182。

于進海2003 〈近體詩仄仄腳律句的拗救〉,《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3第1期:69-72。 王金龍、王玉紅2005 〈近體詩的拗救〉,《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5.7:86-87。 王達津1994 〈黃庭堅的詩歌理論和詩〉,《河池師專學報》1994第2期:1-10。

王碩荃1996 〈論子美七言以古入律——杜詩拗格試析〉,《杜甫研究學刊》1996第1期:13-18。

王樹芳1998 〈杜詩七律之聲律〉,《湖州師專學報》1998.8:18-25。

冷國儉1996 〈談拗救〉,《佳木斯師專學報》1996第1期:22-24。

呂煦2003 〈英語頭韻探析〉,《石家庄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3.7第4期:69-72。 宋筱蕙〈黃庭堅詩法研究〉,《嘉師專學報》第14期:265-289。

阮永謙2000 〈入乎其律,出乎其律,高於其律,妙合自然——談律詩中之拗律〉,《綿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2:48-51。

吳瑾瑋2004 〈從韻律音韻學制約談近體詩之格律問題〉,《國文學報》2004.12:103-138。 金啟華1998 〈論杜甫的拗體七律〉,《堅城師專學報》1998第2期:40-44。

姚榮松2004 〈韻律音韻學與文學的詮釋〉,《國文學誌》2004.12:17-39。

范月嬌〈談黃庭堅與李杜詩〉,《淡江大學中文學報》創刊號:168-203。

凌左義1995 〈黃庭堅絕句藝術方法論〉,《九江師專學報》1995.4:48-60。

高永晨2004 〈漢語“雙聲、疊韻”與英語Alliteration & Assonance 的跨文化差異〉,《(蘇州

大學外語學校)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第8期:22-25。

莫道才1997 〈黃庭堅論杜甫〉,《杜甫研究學刊》1997第2期:53-61。

莫礪鋒1995 〈論黃庭堅詩歌創作的三個階段〉,《文化遺產》1995第3期:70-79。 梅俊道1995 〈黃庭堅七律的新變〉,《江西社會科學》1995第11期:46-52。

梅俊道、譚耀炬1995 〈論黃庭堅七律的新變〉,《贛南師範學院學報》1995第5期:36-39。 張意霞〈杜甫與黃庭堅七律詩聲律風格探析〉221-226。

黃鎮林2000 〈語不驚人死不休——略論黃庭堅學杜〉,《杜甫研究學刊》2000第4期:41-44。 舒志武2002 〈論杜甫的入聲韻腳詩〉,《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02第1期:58-64。

劉明華1997 〈完善與破棄——對杜甫”拗體”的思考〉,《杜甫研究學刊》1997第2期:15-20。1998 〈拗體三論〉,《漳州師院學報》1998第3期:17-23。

劉曉南2001 〈宋代文士用韻與宋代通語及方言〉,《古漢語研究》2001年第一期:25-32。 鄧玉榮1995 〈對近體詩”拗救”的再認識〉,《桂林市教育學院學報》1995第2期:12-15。 鄺健行2003 〈近體詩創作中的四聲遞用與抑揚清濁闡說〉,《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03.2:19-24。

魏紅星2003 〈小議杜甫晚期的七律拗體詩〉,《南京工業大學學報》2003.1:67-70。 羅龍炎1995 〈黃庭堅的詩歌創作論〉,《江西社會科學》1995第11期:49-52。

蘭香梅2004 〈杜甫”大拗”律詩的聲律分析——兼談杜甫拗律的歸屬〉,《杜甫研究學刊》2004第3期:57-62。

龔曉斌、林建、景旭華2001 〈頭韻(Alliteration )的魅力〉,《江蘇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第1期:98。

四、學位論文(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王源娥1983 《黃庭堅詩論探微》,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純卿2001 《黃山谷詩論與詩的教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吳幸樺1995 《黃庭堅律詩的語言風格研究––以詞彙的運用現象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元貞1971 《黃山谷的詩與詩論》,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英華2001 《黃庭堅詠物詩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玲2001 《樊川詩的詞彙和語法─從語言風格學探索》。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周碧香1994 《東籬樂府語言風格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能昌2001 《杜甫七律的語法風格》,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吳梅芬1993 《杜甫晚年七律作品語言風格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 士論文。

洪雅惠2003 《高適七言古詩語言風格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

徐裕源1985 《黃山谷詩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逸玫1995 《東坡詞語言風格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陳穩如2003 《韓愈古體詩之音韻風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

張靜宜1995 《李賀詩之語言風格研究-從詞彙與句型結構分析》,淡江大學中國文 學系碩士論文。

張嘉玲2003 《杜牧七言律詩語言風格研究-以音韻和詞彙為範圍》。台北市立師範 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瑞玲1992 《溫庭筠詩之語言風格研究─從顏色字的使用及其詩句結構分析經》。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碩士論文。

湯慧麗2006 《王昌齡五言古詩的音韻風格》。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

楊憶慈1995 《西遊記詞彙研究-論擬聲詞、重疊詞和派生詞》。國立成功大學中

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芳薇1994 《維摩詰所說經語言風格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

蔡雅霓1999 《黃山谷贈物詩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娓淑1994 《李商隱七言律詩之詞彙風格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 。

五、網路資源

國家圖書館全球資訊網——NCL WWW http://www.ncl.edu.tw/c_ncl.html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NBINet http://nbinet.ncl.edu.tw/

中國期刊網(政治大學)http://cnki.csis.com.tw/

詩話典籍資料庫﹙暨南大學﹚ http://www.cll.ncnu.edu.tw/hpoet/pindex.htm http://www.lib.yuntech.edu.tw/query/query.html

中古音查詢網站:http://www.eastling.org/tdfweb/midage.aspx

题名: 黃庭堅七言律詩音韻風格研究

作者: 黎采綝

LI , TSAI-LIN

贡献者: 竺家寧

黎采綝

LI , TSAI-LIN

关键词: 黃庭堅

七言律詩

音韻風格

語言風格

拗律

拗救

日期: 2005

上传时间: 2010-04-24T10:15:47Z

摘要: 歷來關於山谷詩作的討論大多集中在「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等詞彙、句法方面的討論,關注黃庭堅七言律詩的音韻特點的人並不多,本文關注的焦點是:黃庭堅如何在七言律詩的音韻上安排屬於他個人的特色,研究的方向為語言的要素:音韻。針對構成漢語語音的聲、韻、調等部分,逐一分析、歸納、詮釋,大致使用了歸納法、分析法、表列法、統計法等。如:頭韻的運用方式、四聲搭配的效果、抝律的特點分析、韻腳安排的音響效果等,分析黃庭堅不同凡「響」的地方。本論文共分六章,各章大要如下:

第一章、緒論。第一節介紹何謂「語言風格學」,第二節在說明本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三節在說明本論文研究的範圍與方法,第四節在論述前人研究的成果,而第五節則是在說明本論文的組織架構。

第二章、從聲母論黃庭堅七律的音韻風格。一個的漢字語音是由聲、韻、調三部份組成的,韻和調兩部份可以傳達音韻的效果,聲也可使得詩歌的音韻效果更加的顯著。第二章就從一個漢字字音的開端─「聲母」,作為觀察的第一個方向。本章從單一詩句內部以及對句之間聲母相互呼應的情形來論述。

第三章、從四聲運用論黃庭堅七律的音韻風格。古人認為四聲錯綜運用,可以產生優美的音律,而本文從兩個角度來觀察:在一句七字的單句詩文中,黃庭堅應用四聲的情形為何?二、在出句句腳部份,黃庭堅是否也將仄聲三聲細分?

黃庭堅單句詩文及出句句腳運用四聲的其他特點為何,也是本文所要討論的。

第四章、從拗救情形論黃庭堅七律的音韻風格。歷來皆以為黃庭堅的律詩多「抝」,其抝律師承杜甫,那麼黃詩抝救的真實面貌為何呢?本章論一、三字抝,抝多必救,聲調鏗鏘,論第五字抝,抝法多變,格調高古,最後論黃詩抝律,律外有律,師承杜甫。

第五章、從韻母論黃庭堅七律的的音韻風格。分成兩章:第一節論述黃庭堅七言律詩用韻的情形,第二節論述黃庭堅七言律詩韻尾的音韻特點。

第六章、結論。綜和論述各章的結果,歸納出黃庭堅七律的各項音韻特點。

參考文獻: 一、傳統文獻

齊•沈約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書附索引三》,台北:鼎文書局,1984年

四版。

唐•日人弘法大師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鏡秘府論校注》,台北:貫雅文化,1991。 宋•陳彭年等重修,林尹校定,《新校正切宋本廣韻》,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1995。

宋•胡仔纂,《苕溪漁隱叢話》,台北,長安出版社,1978。

宋•黃庭堅著,任淵、史容、史溫注,《山谷詩內外集注》,學海出版社,1969 。

宋•黃庭堅著,任淵、史容、史溫注,《黃山谷詩集注》,世界書局,1975。

王雲五主編,《康熙字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

清•丁福保,《歷代詩話續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63。

清•方東樹,《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

清•朱彝尊,《曝書亭全集》,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2。

清•董文煥,《聲調四譜》,台北:廣文書局,1974。

二、近人論著

丁邦新

1998 《丁邦新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王力

1976 《漢語詩律學》,香港:中華書局有限公司。

1984 《漢語音韻》,香港:中華書局有限公司。

1986 《漢語語音史》,北京:新華書店。

1991 《漢語音韻學》,台北:藍燈文化。

1997 《語言學詞典》,山東:山東教育。

1997 《漢語語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2 《詩詞格律》,香港:中華書局。

2002 《詩詞格律概要》,香港:中華書局。

2003 《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王天昌

1973 《漢語語音學研究》,台北:國語日報社。王今錚等編

1985 《簡明語言學詞典》,內蒙古:新華書店。王守國

1986 〈山谷詩美學特徵論〉,收錄在《黃庭堅研究論文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王蓉貴、劉琳、李勇先校點彙整

2001 《黃庭堅全集》,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王理嘉、林燾

1995 《語音學教程》,台北:五南圖書。王運熙、顧易生

2000 《中國文學批評史》上、下,台北:五南圖書。孔仲溫、竺家寧師、林慶勳

1996 《文字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孔仲溫、陳新雄、竺家寧師、姚榮松、羅肇錦、吳聖雄

1989 《語言學辭典》,台北:三民書局。中國文學語言研究會

1991 《文學語言研究論文集》,上海:新準第店。白政民

2001 《黃庭堅詩歌研究》,寧夏:寧夏人民出版社初版。石安石、高名凱

1963 《語言學概論》,北京:新華書店。卡勒(Culler,Jonathan) 著,張景智譯

1992 《索緒爾》,台北:桂冠圖書公司。申小龍

1993 《語文的闡釋》,台北:紅葉文化。早川著,鄧海珠譯

1991 《語言與人生》,台北:遠流出版公司。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9 《黃庭堅研究論文集》,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朱光潛

1962 《詩論》,台北:正中書局。

2000 《談美》,台北:國際少年村。朱安群、杜華平、葉樹發譯注

1993 《黃庭堅詩文》,台北: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朱安群主編

1990 《黃庭堅詩詞賞析集》,四川:巴蜀詩社。吳晟

1998 《黃庭堅詩歌創作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初版。

1998 《黃庭堅詩歌創作論》,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初版。吳孟復

1992 《桐城文派述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李元貞

1972 《黃山谷的詩與詩論》,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李清源

1983 《英詩韻律淺說》。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李漁叔

1968 《風簾客話》,台北:大西洋圖書公司。李殿魁、楊蔭瀏等箸

1986 《語言與音樂》,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竺家寧師

1987 《古音之旅》,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1991 《聲韻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9 《漢語詞彙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9 《聲韻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2001 《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台北:五南圖書公司。周世箴

2003 《語言學與詩歌詮釋》,台中:晨星出版社。武漢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理論研究室編 1984 《歷代詩話詞話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降雲、常振國等編

1993 《歷代詩話論作家二》,台北:黎明文化。馬文熙、張歸璧等編著

2004 《古漢語知識辭典》,北京:中華書局。啟功

2002 《詩文聲律論稿》,香港:中華書局。梅祖麟

2000 《梅祖麟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莫礪鋒

1986 《江西詩派研究》,山東:齊魯出版社。郭紹虞

1980 《宋詩話輯佚(上、下冊)》,北京:新華書店。

1937 《宋詩話輯佚(上卷)─王直方詩話》,哈佛燕京學社出版。陳本益

1994 《漢語詩歌的節奏》,台北:文津出版社。陳永正選注

1998 《黃庭堅詩選》,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陳新雄

1989 《語言學辭典》。台北:三民書局。

2004 《詩詞作法入門》,台北:五南圖書。陳新雄等編著

1989 《語言學辭典》,台北:三民書局。許清雲

1997 《近體詩創作理論》,台北:紅葉文化。許常惠

1988 《音樂百科手冊》,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曹德輝

2000 《詩詞聲律修辭解說》,廣州:花城出版社。張志烈

1997 《黃庭堅詩選》,四川:四川文藝出版社。張高評

1988 《宋詩論文選集》(一),高雄:復文出版社。

1990 《宋詩之傳承與開拓》,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3 《宋詩綜論叢編》,台北:麗文文化。

1995 《宋詩之新變與代雄》,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張德明

1995 《語言風格學》,高雄:麗文文化出版社。張仲謀

1977 《清代文化與浙詩派》,北京:東方出版社。張秉權

1978 《黃山谷的交游及作品》,香港:中文大學。傅璇琮

1978 《黃庭堅和江西詩派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

1993 《黃庭堅和江西詩派卷》,高雄:麗文文化公司年版。程祥徽

1991 《語言風格學初探》,台北:書林出版社。程祥徽、黎運漢

1994 《語言風格論集》,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黃侃

1973 《文心雕龍札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2002 《黃侃國學講義錄》,新竹:花神出版社。黃公渚選注

1965 《黃山谷詩選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黃永武

1985 《中國詩學-設計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1985 《中國詩學-鑑賞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1985 《中國詩學-思想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黃篤書

1998 《黃山谷全傳》,台北:五洲出版社。黃寶華

1998 《黃庭堅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9 《黃庭堅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黃庭堅詩詞文選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雷蒙德•查普曼(英)著,王晶培譯 1989 《語言學與文學》,台北:結構出版群。費尼迪南•德•索緒爾著,高名凱譯

1980 《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新華書店總店北京發行所發行。楊成鑒 1995 《中國詩詞風格研究》,台北,紅葉文化。楊家駱選注

1967 《黃山谷詩集注》,台北:世界書局年版。

1972 《音韻學通論》,台北:鼎文書局。

1984 《新校本宋書附索引三》,台北:鼎文書局。楊慶存

2002 《黃庭堅與宋代文化》,河南,新華書店。劉堅主編

1998 《二十世紀的中國語言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齊治平

1984 《唐宋詩之爭概述》,長沙:岳麓書社。費尼迪南•德•索緒爾著,高名凱譯

1980 《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葉桂桐

1998 《中國詩律學》,台北:文津出版社。董同龢

1979 《漢語音韻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臺靜農編

1974 《百種詩話類編》,台北:藝文印書館。劉維崇

1981 《黃庭堅評傳》,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年版。鄭遠漢

1998 《言語風格學》,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黎運漢

1990 《漢語風格探索》,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年。謝雲飛

1978 《文學與音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987 《語音學大綱》,台北:學生書局。簡明勇

1990 《律詩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簡政珍

1989 《語言與文學空間》,台北:漢光文化。羅立乾注譯

1994 《新譯文心雕龍》,台北:三民書局。羅載光

1993 《近體詩的理論和作法》,高雄:復文出版社。

三、單篇論文(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于年湖2004 〈論杜甫拗體的寫作藝術〉,《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4.11:179-182。

于進海2003 〈近體詩仄仄腳律句的拗救〉,《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3第1期:69-72。 王金龍、王玉紅2005 〈近體詩的拗救〉,《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5.7:86-87。 王達津1994 〈黃庭堅的詩歌理論和詩〉,《河池師專學報》1994第2期:1-10。

王碩荃1996 〈論子美七言以古入律——杜詩拗格試析〉,《杜甫研究學刊》1996第1期:13-18。

王樹芳1998 〈杜詩七律之聲律〉,《湖州師專學報》1998.8:18-25。

冷國儉1996 〈談拗救〉,《佳木斯師專學報》1996第1期:22-24。

呂煦2003 〈英語頭韻探析〉,《石家庄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3.7第4期:69-72。 宋筱蕙〈黃庭堅詩法研究〉,《嘉師專學報》第14期:265-289。

阮永謙2000 〈入乎其律,出乎其律,高於其律,妙合自然——談律詩中之拗律〉,《綿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2:48-51。

吳瑾瑋2004 〈從韻律音韻學制約談近體詩之格律問題〉,《國文學報》2004.12:103-138。 金啟華1998 〈論杜甫的拗體七律〉,《堅城師專學報》1998第2期:40-44。

姚榮松2004 〈韻律音韻學與文學的詮釋〉,《國文學誌》2004.12:17-39。

范月嬌〈談黃庭堅與李杜詩〉,《淡江大學中文學報》創刊號:168-203。

凌左義1995 〈黃庭堅絕句藝術方法論〉,《九江師專學報》1995.4:48-60。

高永晨2004 〈漢語“雙聲、疊韻”與英語Alliteration & Assonance 的跨文化差異〉,《(蘇州

大學外語學校)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第8期:22-25。

莫道才1997 〈黃庭堅論杜甫〉,《杜甫研究學刊》1997第2期:53-61。

莫礪鋒1995 〈論黃庭堅詩歌創作的三個階段〉,《文化遺產》1995第3期:70-79。 梅俊道1995 〈黃庭堅七律的新變〉,《江西社會科學》1995第11期:46-52。

梅俊道、譚耀炬1995 〈論黃庭堅七律的新變〉,《贛南師範學院學報》1995第5期:36-39。 張意霞〈杜甫與黃庭堅七律詩聲律風格探析〉221-226。

黃鎮林2000 〈語不驚人死不休——略論黃庭堅學杜〉,《杜甫研究學刊》2000第4期:41-44。 舒志武2002 〈論杜甫的入聲韻腳詩〉,《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02第1期:58-64。

劉明華1997 〈完善與破棄——對杜甫”拗體”的思考〉,《杜甫研究學刊》1997第2期:15-20。1998 〈拗體三論〉,《漳州師院學報》1998第3期:17-23。

劉曉南2001 〈宋代文士用韻與宋代通語及方言〉,《古漢語研究》2001年第一期:25-32。 鄧玉榮1995 〈對近體詩”拗救”的再認識〉,《桂林市教育學院學報》1995第2期:12-15。 鄺健行2003 〈近體詩創作中的四聲遞用與抑揚清濁闡說〉,《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03.2:19-24。

魏紅星2003 〈小議杜甫晚期的七律拗體詩〉,《南京工業大學學報》2003.1:67-70。 羅龍炎1995 〈黃庭堅的詩歌創作論〉,《江西社會科學》1995第11期:49-52。

蘭香梅2004 〈杜甫”大拗”律詩的聲律分析——兼談杜甫拗律的歸屬〉,《杜甫研究學刊》2004第3期:57-62。

龔曉斌、林建、景旭華2001 〈頭韻(Alliteration )的魅力〉,《江蘇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第1期:98。

四、學位論文(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王源娥1983 《黃庭堅詩論探微》,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純卿2001 《黃山谷詩論與詩的教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吳幸樺1995 《黃庭堅律詩的語言風格研究––以詞彙的運用現象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元貞1971 《黃山谷的詩與詩論》,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英華2001 《黃庭堅詠物詩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玲2001 《樊川詩的詞彙和語法─從語言風格學探索》。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周碧香1994 《東籬樂府語言風格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能昌2001 《杜甫七律的語法風格》,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吳梅芬1993 《杜甫晚年七律作品語言風格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 士論文。

洪雅惠2003 《高適七言古詩語言風格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

徐裕源1985 《黃山谷詩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逸玫1995 《東坡詞語言風格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陳穩如2003 《韓愈古體詩之音韻風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

張靜宜1995 《李賀詩之語言風格研究-從詞彙與句型結構分析》,淡江大學中國文 學系碩士論文。

張嘉玲2003 《杜牧七言律詩語言風格研究-以音韻和詞彙為範圍》。台北市立師範 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瑞玲1992 《溫庭筠詩之語言風格研究─從顏色字的使用及其詩句結構分析經》。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碩士論文。

湯慧麗2006 《王昌齡五言古詩的音韻風格》。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

楊憶慈1995 《西遊記詞彙研究-論擬聲詞、重疊詞和派生詞》。國立成功大學中

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芳薇1994 《維摩詰所說經語言風格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

蔡雅霓1999 《黃山谷贈物詩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娓淑1994 《李商隱七言律詩之詞彙風格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 。

五、網路資源

國家圖書館全球資訊網——NCL WWW http://www.ncl.edu.tw/c_ncl.html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NBINet http://nbinet.ncl.edu.tw/

中國期刊網(政治大學)http://cnki.csis.com.tw/

詩話典籍資料庫﹙暨南大學﹚ http://www.cll.ncnu.edu.tw/hpoet/pindex.htm http://www.lib.yuntech.edu.tw/query/query.html

中古音查詢網站:http://www.eastling.org/tdfweb/midage.aspx


相关文章

  • 中古国代诗歌常识
  • 中古国代诗歌常识 一.古诗从体裁上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1.古体诗一般也称古风,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从字数看,基本上有一句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四种,如"诗经""楚辞""汉魏南北朝乐府民 ...查看


  • 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
  • 1.宋初"三体"诗宋初诗坛诗派林立,主要有"白体"."西昆体"."晚唐体",合 称宋初"三体"诗. 2.西昆体是北宋初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 ...查看


  • 古代诗歌与散文
  • 第一章 一.风雅颂--<诗经>的内容 风雅颂是<诗经>的三类,也可以用来概括<诗经>的题材内容. 1.风 风是诸侯国的地方音乐,主要抒发个体的情感,表现他们真实的"私人"生活和心愿,以 ...查看


  • 唐诗概说..
  • docken 一.导入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从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六朝古诗到唐诗宋词元曲,大半部中国文学史主要是诗史,所以我们谈到中国古代文学,言必称屈.陶.李.杜.人们将中国古代诗歌喻为一条灿烂的银河,这条银河中最 ...查看


  • 律诗基本知识
  • 律詩基本知 一.五言古诗 五言古诗是汉.魏时期形成的一种新诗体.它没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长短,不讲平仄,用韵也相当自由,但句式--每句五言却是固定不变的.因为它既不同于汉代乐府歌辞,也不同于唐代的近体律诗和绝句,故称五言古诗. 唐代的五言古诗 ...查看


  • 若将中国的文化比作一片灿烂的星空
  • 品评诗词名篇,感受诗词魅力 关键词:领悟意象 诗词魅力 品味情感 体味语言 欣赏韵味 内容提要:诗歌从古至今贯穿着中华文化的发展,诵读诗词,品味它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诗歌是形象化的艺术体裁",因而,诗歌中的情感必须借助 ...查看


  • 中国古典诗词的声韵美
  • 中国古典诗词的声韵美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八 陈友冰 汉语有一个与世界上普遍使用的拼音文字显著不同的特点,就是使用单音节字,字与字之间搭配组成词,由词再组成句,由句再组成文.因此,对中国文学来说,最基本的成分就是字 ...查看


  • 唐代边塞诗兴盛原因探析
  • 唐代边塞诗兴盛原因探析 泱泱大唐是一个诗的国度,特别是盛唐时期描写边塞生活,雄浑奔放.慷慨悲壮的边塞诗与描写山水田园,清新自然.明朗恬静的山水田园诗争奇斗妍,并立诗坛,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独特景观,令后人追慕.这两个诗歌流派并非是当时诗人 ...查看


  • 文学体裁特点全览
  • 赋的特点 一.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四: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经历长期的演变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