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朝阳二模文综历史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

文科历史综合试卷

12.观察《讲经图》,所讲内容最有可能是 A. 《诗》《书》《礼》《易》《春秋》 B. 《伤寒杂病论》 C. 《四书章句集注》 D. 《天下郡国利病书》

13.唐太宗把各地都督、刺吏及其他重要官吏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得其在官善恶之迹,皆注于名下,以备黜陟”。其目的是

A. 压抑士族,广辟才路 B. 加强考察,赏功罚罪 C. 精简机构,提高效能 D. 惟才是举,用人所长 14.观察下图,从根本上反映了

A. 完善中央集权 B. 强化君主专制 C. 提高行政效率 D. 弥合君相矛盾

15.轮船招商局创办的宗旨是:“发展中国航运事业,促进对外贸易,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等业务。”据此可知,轮船招商局

①以发展民族航运为中心 ②提供“一条龙”的业务服务 ③有可能与外商形成竞争 ④是当时中国最早的洋务企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6.严复说:“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这表明严复主张

A. 争取民主平等 B. 实行君主立宪 C. 实现国家独立 D. 重视个人自由

17.观察近代中国部分地区示意图,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 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包括①和④ B. ②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祥地 C.19世纪70年代第一条电报线在④处架设 D.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在③诞生

③ 长沙 ●

④ 厦门●

18.“各种‘主义’开始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各阶级、各阶层的代表人物纷纷登台亮相,各种名目的政纲、政论、宣言遍布报刊。„„中国开始走出家族统治和王朝更替的社会形态。”(《中共党史·第一卷》)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 甲午战争的刺激 B. 戊戌变法的促进 C. 辛亥革命的影响 D. 北伐战争的胜利

19.“去年年初国内战局毫无开朗现象,如今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已是一片光明的远景,大半个中国今年绝对可以在安定中开始建国工作了,同时民主与反动势力的实力也是越见优劣分明了。炼污的政府,反动的集团,……让它们都随着旧年滚到后面去吧! ”(《钱家骏日记》)材料表明作者当时看到了

A. 共和取代帝制的现实 B. 袁世凯军阀统治的彻底失败 C. 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 D. 解放战争即将赢得全国胜利

20.副总理李先念说:“1954年入秋以来,„„农村里食油、粉条、豆腐、熟食等供应不足。特别严重的是,不少地方,农民杀牛、杀母猪小猪的现象相当普遍;积肥不热心,春耕准备不积极,生产情绪不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 B. 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援建项目的撤销 C.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存在过急过粗问题 D. 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21.《十二铜表法》第七表第八条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这表明罗马法

A. 保护私有财产 B. 维护平民利益 C. 袒护贵族特权 D. 体现政治民主 22.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60分)

37.(34分)人类文明是多元、平等和包容的,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主题在于记述希波战争中希腊人的胜利,但其涉及的范围,包括地中海地区、多瑙河外、两河流域、波斯,以及在此以北的草原地带,就是当时希腊人已知世界的历史。比希罗多德晚出的中国古代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全书的主体是汉天子统治之下的中国。但其所记史事的地理范围东起朝鲜,西迄大夏、安息,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这是一部当时中国人已知世界的历史。

⑴据材料一,分析两部史学著作记述的共同点。(3分)结合所学,分析他们这样记述“世界历史”的原因。(6分)

材料二 在欧风东渐的历史大潮中,西洋历法逐渐以各种途径进入中国人视野和日常生活之中。魏源较早地接受了西方传过来的“地球”和“经纬度”等概念。1877~1882年出使日本的黄遵宪对日本放弃沿用千年之夏历遽然改用阳历的做法颇不认同;十几年后,遍历亚欧美三大洲的黄遵宪,既认同阳历优于中历但又以为历不必改。1896年,开明的知识分子、近代出版家高梦旦从世界大同的国际化视角倡导改历。1897年,在思想界引领风骚的梁启超著文《改用太阳历法议》,大力鼓吹改历。1907年,在日本研修经济学的孟森发表《历法议》,从统计学角度论证阳历之便利,提出改用阳历的主张。民国肇建后历行改历,阳历最终成为全国一体遵行的官方历法。1912年8月,《教育杂志》发表文章,呼吁教育界应承担起引导民众改变旧思想、旧习惯以适应新历法的责任。

⑵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解读从晚清到民国西方历法在中国传播的变化历程。(14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语言表述符合学科用语。】

材料三 “文明的发展与借鉴”

⑶阅读上表,从“文明的发展与借鉴”的某个侧面,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运用这4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11分)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39.(30分) 能源的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和生态关系密切。

材料:100万千瓦功率核电站每年需核燃料30多吨,同功率的火电站每年耗煤300多万吨。核电站不排放有害气体和CO 2。我国能源基地分布图(图19) 。

(1)说出我国能源基地的分布特点,说明建设东部沿海核电开发带的原因。(10分)

(2)以“能源与社会进步”为题,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8分)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和制度不完善、全民生态环境意识水平较低,造成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3)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谈谈如何正确对待生态环境问题。(12分)

40.(27分) 从古到今,丝绸之路延伸着人类文明的光辉。

汉武帝时期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唐宋以后逐渐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经由丝绸之路,中外政府使者、商人络绎不绝。元朝时,马可·波罗沿丝绸之路来到大都,明代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中国输出的大多是丝绸、瓷器、茶叶等,输入的多是胡椒、香料、珠宝等。四大发明随之传入西方,世界三大宗教也陆续传到中国。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丝绸之路的特点和历史影响。(10分)

2011年“渝新欧”铁路(图20) 开通,该铁路被誉为“新丝绸之路”。

(2)据图20,从中德和中哈之中任选其一,说出经济合作双方的优势条件。(10分

)

借助高效的现代交通和快捷的资讯传播,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将实现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

(3)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应怎样推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文化交流。(7分)

37.(34分)

⑴(9分)共同点:以本民族历史为中心,观察周边世界;把已知地理范围视为“世界历史”。(3分)

原因: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交往范围相对狭隘;地理知识和民族意识的局限;古代世界文明处于分散隔绝的状态。(6分,任意答出三点即可)

⑵(14分)从晚清到民国(近代时期),伴随着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侵入和中国国门的洞开,西洋历法(阳历/公历)逐渐以各种途径进入中国,中国经历了从认识到接受再到采用的变化历程。从鸦片战争时期的魏源到19世纪末的黄遵宪,逐渐接受了西方传过来的“地球”“经纬度”等自然科学概念,开始认识到西方历法(阳历/公历)优于中国传统历法(阴历/农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版、思想、经济、教育等社会各界不仅提出改行公历(阳历),而且从国际化(或世界化)、政治性、工具化、思想解放等角度宣传历法知识,终至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行公历,阳历成为全国一体遵行的官方历法。

上述材料表明,由于历法在中国所具有的特别政治和文化意义,使得国人在接触阳历之初,很自然地以一种“正统”眼光视之。但是,当中西接触日深以及知识分子走出国门,亲身体会到阳历的优点和长处后,人们逐渐抛弃了一开始的政治性眼光,而从工具性角度更客观地看待阳历。 ⑶(11分)示例

39. 【参考答案】 ⑵(8分)

①能源开发推动人类社会进步。(2分)

例1:以煤为燃料的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例2:以石油能源为动力的内燃机的出现,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便利了人们的交流。 (任举一例得2分)

②人类科技进步推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2分)

例1: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使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成为可能。电力开始成为新能源,电灯、电话、电报等相继问世,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例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原子能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平利用原子能,建立核电站服务于人类。(任举一例得2分)

40. ⑴(10分)

特点:海陆并举、由陆路为主逐渐转为海路为主;政治、经济、文化等全面交流;中西贸易互通有无,品种多样。(6分)

影响:促进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人民的生活;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推动了中西文明的碰撞和交融;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4分)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

文科历史综合试卷

12.观察《讲经图》,所讲内容最有可能是 A. 《诗》《书》《礼》《易》《春秋》 B. 《伤寒杂病论》 C. 《四书章句集注》 D. 《天下郡国利病书》

13.唐太宗把各地都督、刺吏及其他重要官吏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得其在官善恶之迹,皆注于名下,以备黜陟”。其目的是

A. 压抑士族,广辟才路 B. 加强考察,赏功罚罪 C. 精简机构,提高效能 D. 惟才是举,用人所长 14.观察下图,从根本上反映了

A. 完善中央集权 B. 强化君主专制 C. 提高行政效率 D. 弥合君相矛盾

15.轮船招商局创办的宗旨是:“发展中国航运事业,促进对外贸易,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等业务。”据此可知,轮船招商局

①以发展民族航运为中心 ②提供“一条龙”的业务服务 ③有可能与外商形成竞争 ④是当时中国最早的洋务企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6.严复说:“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这表明严复主张

A. 争取民主平等 B. 实行君主立宪 C. 实现国家独立 D. 重视个人自由

17.观察近代中国部分地区示意图,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 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包括①和④ B. ②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祥地 C.19世纪70年代第一条电报线在④处架设 D.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在③诞生

③ 长沙 ●

④ 厦门●

18.“各种‘主义’开始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各阶级、各阶层的代表人物纷纷登台亮相,各种名目的政纲、政论、宣言遍布报刊。„„中国开始走出家族统治和王朝更替的社会形态。”(《中共党史·第一卷》)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 甲午战争的刺激 B. 戊戌变法的促进 C. 辛亥革命的影响 D. 北伐战争的胜利

19.“去年年初国内战局毫无开朗现象,如今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已是一片光明的远景,大半个中国今年绝对可以在安定中开始建国工作了,同时民主与反动势力的实力也是越见优劣分明了。炼污的政府,反动的集团,……让它们都随着旧年滚到后面去吧! ”(《钱家骏日记》)材料表明作者当时看到了

A. 共和取代帝制的现实 B. 袁世凯军阀统治的彻底失败 C. 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 D. 解放战争即将赢得全国胜利

20.副总理李先念说:“1954年入秋以来,„„农村里食油、粉条、豆腐、熟食等供应不足。特别严重的是,不少地方,农民杀牛、杀母猪小猪的现象相当普遍;积肥不热心,春耕准备不积极,生产情绪不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 B. 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援建项目的撤销 C.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存在过急过粗问题 D. 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21.《十二铜表法》第七表第八条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这表明罗马法

A. 保护私有财产 B. 维护平民利益 C. 袒护贵族特权 D. 体现政治民主 22.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60分)

37.(34分)人类文明是多元、平等和包容的,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主题在于记述希波战争中希腊人的胜利,但其涉及的范围,包括地中海地区、多瑙河外、两河流域、波斯,以及在此以北的草原地带,就是当时希腊人已知世界的历史。比希罗多德晚出的中国古代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全书的主体是汉天子统治之下的中国。但其所记史事的地理范围东起朝鲜,西迄大夏、安息,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这是一部当时中国人已知世界的历史。

⑴据材料一,分析两部史学著作记述的共同点。(3分)结合所学,分析他们这样记述“世界历史”的原因。(6分)

材料二 在欧风东渐的历史大潮中,西洋历法逐渐以各种途径进入中国人视野和日常生活之中。魏源较早地接受了西方传过来的“地球”和“经纬度”等概念。1877~1882年出使日本的黄遵宪对日本放弃沿用千年之夏历遽然改用阳历的做法颇不认同;十几年后,遍历亚欧美三大洲的黄遵宪,既认同阳历优于中历但又以为历不必改。1896年,开明的知识分子、近代出版家高梦旦从世界大同的国际化视角倡导改历。1897年,在思想界引领风骚的梁启超著文《改用太阳历法议》,大力鼓吹改历。1907年,在日本研修经济学的孟森发表《历法议》,从统计学角度论证阳历之便利,提出改用阳历的主张。民国肇建后历行改历,阳历最终成为全国一体遵行的官方历法。1912年8月,《教育杂志》发表文章,呼吁教育界应承担起引导民众改变旧思想、旧习惯以适应新历法的责任。

⑵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解读从晚清到民国西方历法在中国传播的变化历程。(14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语言表述符合学科用语。】

材料三 “文明的发展与借鉴”

⑶阅读上表,从“文明的发展与借鉴”的某个侧面,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运用这4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11分)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39.(30分) 能源的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和生态关系密切。

材料:100万千瓦功率核电站每年需核燃料30多吨,同功率的火电站每年耗煤300多万吨。核电站不排放有害气体和CO 2。我国能源基地分布图(图19) 。

(1)说出我国能源基地的分布特点,说明建设东部沿海核电开发带的原因。(10分)

(2)以“能源与社会进步”为题,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8分)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和制度不完善、全民生态环境意识水平较低,造成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3)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谈谈如何正确对待生态环境问题。(12分)

40.(27分) 从古到今,丝绸之路延伸着人类文明的光辉。

汉武帝时期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唐宋以后逐渐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经由丝绸之路,中外政府使者、商人络绎不绝。元朝时,马可·波罗沿丝绸之路来到大都,明代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中国输出的大多是丝绸、瓷器、茶叶等,输入的多是胡椒、香料、珠宝等。四大发明随之传入西方,世界三大宗教也陆续传到中国。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丝绸之路的特点和历史影响。(10分)

2011年“渝新欧”铁路(图20) 开通,该铁路被誉为“新丝绸之路”。

(2)据图20,从中德和中哈之中任选其一,说出经济合作双方的优势条件。(10分

)

借助高效的现代交通和快捷的资讯传播,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将实现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

(3)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应怎样推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文化交流。(7分)

37.(34分)

⑴(9分)共同点:以本民族历史为中心,观察周边世界;把已知地理范围视为“世界历史”。(3分)

原因: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交往范围相对狭隘;地理知识和民族意识的局限;古代世界文明处于分散隔绝的状态。(6分,任意答出三点即可)

⑵(14分)从晚清到民国(近代时期),伴随着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侵入和中国国门的洞开,西洋历法(阳历/公历)逐渐以各种途径进入中国,中国经历了从认识到接受再到采用的变化历程。从鸦片战争时期的魏源到19世纪末的黄遵宪,逐渐接受了西方传过来的“地球”“经纬度”等自然科学概念,开始认识到西方历法(阳历/公历)优于中国传统历法(阴历/农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版、思想、经济、教育等社会各界不仅提出改行公历(阳历),而且从国际化(或世界化)、政治性、工具化、思想解放等角度宣传历法知识,终至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行公历,阳历成为全国一体遵行的官方历法。

上述材料表明,由于历法在中国所具有的特别政治和文化意义,使得国人在接触阳历之初,很自然地以一种“正统”眼光视之。但是,当中西接触日深以及知识分子走出国门,亲身体会到阳历的优点和长处后,人们逐渐抛弃了一开始的政治性眼光,而从工具性角度更客观地看待阳历。 ⑶(11分)示例

39. 【参考答案】 ⑵(8分)

①能源开发推动人类社会进步。(2分)

例1:以煤为燃料的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例2:以石油能源为动力的内燃机的出现,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便利了人们的交流。 (任举一例得2分)

②人类科技进步推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2分)

例1: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使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成为可能。电力开始成为新能源,电灯、电话、电报等相继问世,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例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原子能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平利用原子能,建立核电站服务于人类。(任举一例得2分)

40. ⑴(10分)

特点:海陆并举、由陆路为主逐渐转为海路为主;政治、经济、文化等全面交流;中西贸易互通有无,品种多样。(6分)

影响:促进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人民的生活;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推动了中西文明的碰撞和交融;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4分)


相关文章

  • 北京中考语文答案
  • 北京中考语文答案 相关栏目推荐 北京中考答案 北京中考数学试题 北京2014中考真题 北京中考语文真题 北京中考改革 北京中考模拟试题 北京中考报名网 北京中考生物真题 北京中考满分作文100字 北京中考试卷 北京中考满分作文200字 北京 ...查看


  • 北京朝阳区2014年初三统一练习(二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 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综合练习(二) 语文试卷 2014.6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5分.第1-6题,每小题2分:第7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 ...查看


  • 2014年北京市朝阳区高考生物二模试卷
  • 2014年北京市朝阳区高考生物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 1.(6分)(2014•朝阳区二模)下列叙述对应有误的是( ) A.载体蛋白:可帮助一些物质顺或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B.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并参与控制物质进出 C.胰岛素与胰高血 ...查看


  • 2014江苏省高考历年语文试卷精选试题及答案
  •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即日起开始施行,值得注意的是,该规定首次提出保修期不低于三年. B .东方白鹳是一种体态优美的大型涉禽,其羽毛亮如白雪, ...查看


  • 2015北京中考一模数学朝阳
  • 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综合练习(一) 数学试卷 2015.5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 1. 据亚洲开发银行统计数据,2010年至2020年,亚洲各经 ...查看


  • 2013山西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透彻频律攻坚战振聋发聩 B.通谍竞聘节骨眼锋芒毕露 C.精悍杂糅识时务礼尚往来 D.坐标博取辨证法大相径庭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散文能够真正地见出一位作家的个性和_____ ...查看


  • 2014河南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考试题库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暂时z àn 埋怨m ái 谆谆告诫zh ūn 引吭高歌h áng B .豆豉ch ǐ 踝骨hu ái 踉踉跄跄c āng 按图索骥j ì C .梗概g ěn 删改sh ān 炊烟袅袅ni ...查看


  • 2014云南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考试技巧与口诀
  •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即日起开始施行,值得 注意的是,该规定首次提出保修期不低于三年. B .东方白鹳是一种体态优美的大型涉禽,其羽毛亮如白雪 ...查看


  • 201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枯涸曲quán 酝酿.hé 蜷..niàng 一丝不苟.gǒu B.收敛.liàn 肥硕.s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