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的行政管理学研究

2013年中国的行政管理学研究

2014年02月24日 17: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作者:高小平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223

【核心提示】2013年中国的行政管理学研究呈现出亮点突出、广度拓展、分析深入、对策可行的特点。学术界研究的领域十分宽阔,涉及行政体制和职能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服务机构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创新等。

2013年中国的行政管理学研究呈现出亮点突出、广度拓展、分析深入、对策可行的特点。学术界研究的领域十分宽阔,涉及行政体制和职能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服务机构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创新等。

行政体制改革研究取得新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进行了6次国务院机构改革。2013年,国务院进行了第7次机构改革。这次改革在推进部门整合上迈出了坚定有力的新步伐,使国务院大部门体制的雏形初现。行政管理学界围绕国务院机构改革、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大部制”、理顺职责关系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在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中,主要聚焦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抓住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这个改革的关键环节,从如何减少微观事务管理,如何取消、下放、整合审批事项,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等方面展开了密集攻关,提出了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注重完善行政管理制度机制,加快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方面的观点和建议,对政府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体制改革的研究中,有学者提出了加强依法推进行政改革的意见,对法治政府建设、完善依法行政的制度,提高改革的质量,推进行政权力行使依据、过程、结果公开,建立健全各项监督制度,让人民监督权力,强化行政问责,严格责任追究等问题都进行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持续深入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行政审批制度的研究逐步深入。从研究行政审批的一般特点到进行历史制度理论框架分析,从研究经济性行政审批到全面研究各方面的行政审批制度,从宏观研究到具体审批类别、边界、方法的探索,这些研究使人们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行政审批制度形成、发展、改革脉络的认识更加清晰,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行政体制基础、运行机理关系的认识更加清晰,对推动深化改革思路的认识更加清晰。改革开放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计划经济下的行政体制在充当弥补市场缺陷的重要管理手段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比如,从行政审批管理体制来看,审批主体众多,职能交叉重叠,造成多头审批、重复审批;从行政审批管理制度来看,审批事项设置过多过滥,行政审批自由裁量权过大,缺乏有效监督,责任不明;从行政审批运行机制来看,程序不完备,审批条件不明确,标准不统一,随意性大,且审批期限过长,审批程序繁琐,审批效率低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上了议事日程。通过清理、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把政府不该管的交给企业、社会和市场,逐步理顺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强化

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的同时,当前行政审批制度仍然存在着遏止经济和社会活力、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

学者在研究中提出,2013年审批制度改革在背景、落点和方法上与以往存在明显不同。一是起点不同。此次审批制度改革是在前几轮改革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是在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背景下进行的,按照转变政府职能的方向和重点,勾画了通过审批制度改革促进职能转变这条主线。二是落点不同。此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眼前制约发展的矛盾,而是更加注重整体性制度构建,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各领域,重在激发市场、社会、中央和地方各个方面的活力。三是方法不同。这次实行的方法是双管齐下、两轮驱动。学者建议,此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减法”、“加法”、“乘法”和“除法”并用,打的是组合拳,实行的是综合治理。减法就是减掉“赘肉”,把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的统统减掉;加法就是加强应该管的职能,增加“肌肉”,强健“体能”;乘法就是创新政府职能,对发展经济、培育社会有积极作用的政府职能应给予关注,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创新的倍增效应;除法就是按照各级政府权责关系下放权力,使每级政府承担的责任与赋予的权力对等、事权与财权匹配,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发挥各级政府的积极性。

行政服务机构研究不断出新

政府行政管理在运行机制方面的创新主要体现在行政服务机构的改革上。行政服务机构是指由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单位以及一些具有社会管理与服务功能的中介机构,相对集中在政府指定的场所,是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式窗口服务的行政办公机构。行政服务机构打破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旧有刚性规则框架,在灵活高效原则上重新梳理不同部门的职能,通过工作流程的调整和办事程序的衔接,扫除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障碍,实现政府管理与服务流程再造。行政服务机构成为我国地方政府在治理模式上的重要创新,成为提高行政效能、建设“整体政府”的重要载体。2013年学术界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如何完善行政服务机构的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如何通过行政服务机构的创新促进审批制度改革和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

有的研究对行政服务机构的功能提出了多方面的设计,提出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平台和载体的总体要求,赋予行政服务机构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规范便捷、透明高效的运作方式,实现公共权力社会化、服务化,真正使政府管理转化为公共服务。有的从规范政府运行体系的角度,对政府部门阻碍效能目标的管制措施、规则的繁文缛节、寻租的环节和空间等通过行政服务机构运行体系的优化加以克服,使政府一线工作人员在具体事项的办理中更讲究标准、规则,更好地服务公民。有的对行政服务机构的制度进行专门研究,提出了直接办理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联合办理制、统一收费制等从理论层面和可操作性方面创新的意见。

行政管理方式创新研究重新受到重视

在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恢复之初,行政管理方式是研究重点之一。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更多学者转向对组织体制、结构功能方面的研究,一度对行政管理方式的研究有所减少。2013年这方面的研究有了明显增加,主要原因是政府组织在适应经济社会环境变化中,新的管理方式、运行机制、业务流程、技术手段对行政管理行为的影响越来越深,探寻和建立更为合理的行政体制,越来越有赖于工作方式和运转模式的改进。有的学者从行政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研究行政管理方式创新在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方面的作用。有的学者从行政管理方式与政府职能部门职责履行的关系角度,研究行政管理方式创新的系统性要求。有的学者从解决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行政管理方式的角度研究,提出把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动机与效果相结合、目标与流程相结合,实现由直接方式、微观干预管理方式为主向间接方式、宏观管理方式为主转变,由单纯行政性的管理方式向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转变,由管制方式、强制性管理方式、封闭

型管理方式为主向服务方式、合作和互动管理方式、开放型管理方式转变。有的从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入手,

研究政府通过促进就业和购买公共服务的手段,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社会管理机制,推动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互动。还有的从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方式方法这个角度,研究现代公共治理方式,探索社会模式的变革。

除上述几个方面外,近年来行政管理学界研究的多个热点,在2013年继续升温。如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绩效管理、行政问责制、政府公信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绿色行政、风险与危机管理、治理理论等均受到广泛关注,形成了大量研究成果。行政管理基础理论研究和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作者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

2013年中国的行政管理学研究

2014年02月24日 17: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作者:高小平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223

【核心提示】2013年中国的行政管理学研究呈现出亮点突出、广度拓展、分析深入、对策可行的特点。学术界研究的领域十分宽阔,涉及行政体制和职能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服务机构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创新等。

2013年中国的行政管理学研究呈现出亮点突出、广度拓展、分析深入、对策可行的特点。学术界研究的领域十分宽阔,涉及行政体制和职能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服务机构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创新等。

行政体制改革研究取得新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进行了6次国务院机构改革。2013年,国务院进行了第7次机构改革。这次改革在推进部门整合上迈出了坚定有力的新步伐,使国务院大部门体制的雏形初现。行政管理学界围绕国务院机构改革、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大部制”、理顺职责关系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在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中,主要聚焦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抓住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这个改革的关键环节,从如何减少微观事务管理,如何取消、下放、整合审批事项,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等方面展开了密集攻关,提出了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注重完善行政管理制度机制,加快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方面的观点和建议,对政府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体制改革的研究中,有学者提出了加强依法推进行政改革的意见,对法治政府建设、完善依法行政的制度,提高改革的质量,推进行政权力行使依据、过程、结果公开,建立健全各项监督制度,让人民监督权力,强化行政问责,严格责任追究等问题都进行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持续深入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行政审批制度的研究逐步深入。从研究行政审批的一般特点到进行历史制度理论框架分析,从研究经济性行政审批到全面研究各方面的行政审批制度,从宏观研究到具体审批类别、边界、方法的探索,这些研究使人们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行政审批制度形成、发展、改革脉络的认识更加清晰,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行政体制基础、运行机理关系的认识更加清晰,对推动深化改革思路的认识更加清晰。改革开放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计划经济下的行政体制在充当弥补市场缺陷的重要管理手段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比如,从行政审批管理体制来看,审批主体众多,职能交叉重叠,造成多头审批、重复审批;从行政审批管理制度来看,审批事项设置过多过滥,行政审批自由裁量权过大,缺乏有效监督,责任不明;从行政审批运行机制来看,程序不完备,审批条件不明确,标准不统一,随意性大,且审批期限过长,审批程序繁琐,审批效率低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上了议事日程。通过清理、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把政府不该管的交给企业、社会和市场,逐步理顺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强化

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的同时,当前行政审批制度仍然存在着遏止经济和社会活力、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

学者在研究中提出,2013年审批制度改革在背景、落点和方法上与以往存在明显不同。一是起点不同。此次审批制度改革是在前几轮改革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是在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背景下进行的,按照转变政府职能的方向和重点,勾画了通过审批制度改革促进职能转变这条主线。二是落点不同。此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眼前制约发展的矛盾,而是更加注重整体性制度构建,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各领域,重在激发市场、社会、中央和地方各个方面的活力。三是方法不同。这次实行的方法是双管齐下、两轮驱动。学者建议,此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减法”、“加法”、“乘法”和“除法”并用,打的是组合拳,实行的是综合治理。减法就是减掉“赘肉”,把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的统统减掉;加法就是加强应该管的职能,增加“肌肉”,强健“体能”;乘法就是创新政府职能,对发展经济、培育社会有积极作用的政府职能应给予关注,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创新的倍增效应;除法就是按照各级政府权责关系下放权力,使每级政府承担的责任与赋予的权力对等、事权与财权匹配,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发挥各级政府的积极性。

行政服务机构研究不断出新

政府行政管理在运行机制方面的创新主要体现在行政服务机构的改革上。行政服务机构是指由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单位以及一些具有社会管理与服务功能的中介机构,相对集中在政府指定的场所,是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式窗口服务的行政办公机构。行政服务机构打破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旧有刚性规则框架,在灵活高效原则上重新梳理不同部门的职能,通过工作流程的调整和办事程序的衔接,扫除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障碍,实现政府管理与服务流程再造。行政服务机构成为我国地方政府在治理模式上的重要创新,成为提高行政效能、建设“整体政府”的重要载体。2013年学术界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如何完善行政服务机构的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如何通过行政服务机构的创新促进审批制度改革和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

有的研究对行政服务机构的功能提出了多方面的设计,提出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平台和载体的总体要求,赋予行政服务机构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规范便捷、透明高效的运作方式,实现公共权力社会化、服务化,真正使政府管理转化为公共服务。有的从规范政府运行体系的角度,对政府部门阻碍效能目标的管制措施、规则的繁文缛节、寻租的环节和空间等通过行政服务机构运行体系的优化加以克服,使政府一线工作人员在具体事项的办理中更讲究标准、规则,更好地服务公民。有的对行政服务机构的制度进行专门研究,提出了直接办理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联合办理制、统一收费制等从理论层面和可操作性方面创新的意见。

行政管理方式创新研究重新受到重视

在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恢复之初,行政管理方式是研究重点之一。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更多学者转向对组织体制、结构功能方面的研究,一度对行政管理方式的研究有所减少。2013年这方面的研究有了明显增加,主要原因是政府组织在适应经济社会环境变化中,新的管理方式、运行机制、业务流程、技术手段对行政管理行为的影响越来越深,探寻和建立更为合理的行政体制,越来越有赖于工作方式和运转模式的改进。有的学者从行政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研究行政管理方式创新在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方面的作用。有的学者从行政管理方式与政府职能部门职责履行的关系角度,研究行政管理方式创新的系统性要求。有的学者从解决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行政管理方式的角度研究,提出把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动机与效果相结合、目标与流程相结合,实现由直接方式、微观干预管理方式为主向间接方式、宏观管理方式为主转变,由单纯行政性的管理方式向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转变,由管制方式、强制性管理方式、封闭

型管理方式为主向服务方式、合作和互动管理方式、开放型管理方式转变。有的从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入手,

研究政府通过促进就业和购买公共服务的手段,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社会管理机制,推动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互动。还有的从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方式方法这个角度,研究现代公共治理方式,探索社会模式的变革。

除上述几个方面外,近年来行政管理学界研究的多个热点,在2013年继续升温。如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绩效管理、行政问责制、政府公信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绿色行政、风险与危机管理、治理理论等均受到广泛关注,形成了大量研究成果。行政管理基础理论研究和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作者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


相关文章

  • 管理学百年与中国管理学创新发展_陈佳贵
  • 2013年第3期(总第507期)May.,2013Vol.35 No.03 管理学动态 管理学百年与中国管理学创新发展 陈佳贵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100732:2.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北京100836) "以物为本&q ...查看


  • 华东政法大学考博参考书目
  • 030101法学理论:①<法理学通论>,苏晓宏著,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②<西方法律思想史>,徐爱国.李桂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③<法律原理与技术>,胡玉鸿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 ...查看


  • 2013行政年会相关内容
  • 公管讲坛(第18讲): 题目:待定 主讲嘉宾:中国监察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成言 主 持人: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邱泽奇 教授 时间:2013年12月1日(星期日)下午 2:00 地点:民主湖报告厅 公管讲 ...查看


  • 中国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问题探析
  • 中国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问题探析 吴丽丽 徐充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春130032) [摘要]中国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失衡严重制约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实现,且日益引起农村居民的普遍关注和不满.在城乡公共资源的配置过程中, ...查看


  • 公权力优位文化对我国检察制度改革的影响(1)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总第140期) 公权力优位文化对我国检察制度改革的影响 冉富强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公权力优位是中国权力文化的特点之一.尽管当代社会在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及伦理基础方面 ...查看


  • 从私家车增长量角度评价错峰限行交通管制措施_以杭州市为例
  • 交通运输 DOI:10.3969/j.issn.1001-8972.2013.16.088 中国科技信息2013年第16期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Aug.2013 从私家车增长量角 ...查看


  • 党校2013教学计划
  • 市委党校 2013年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次教学计划 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增强建设富裕和谐现代化强市的思想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结合上级干部教育培训有关精神,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目标,根据< ...查看


  • 2012-2013南大核心期刊目录
  • CSSCI(2012-2013)拟收录来源期刊目录(1) (经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定,共535种) 本目录根据中文社会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确定的来源期刊收录的原则方法经讨论后审定,拟收录25个大类的学术期刊53 ...查看


  • 国务院关于201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 --2014年6月24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 审计署审计长 刘家义 [时间:2014年06月24日][来源: ][字号:大 中 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13年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