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邮箱:[email protected]
·案例·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实录
□ 吉林省实验中学 侯 雪
个人简介
侯雪,女,吉林省实验中学教师。2005年7月在教育部举办的“第二届语文新课程教学观摩暨问题对策研讨会”上代表吉林省作题为“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专题发言;2006年3月,参与的国家级课题“探究学习方式与中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探
YUWEN JIANSHE案
例
大概以此能引出解读文本和课堂教学要找到恰当的切入点这一话题。
一、文本的特点影响读者关注的角度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我们以为杂乱地把文章选给学生读,不论目的何在,从来是文科教学的大毛病。文章是读不完的,与其漫然的瞎读,究不如定了目标来读。”当时叶圣陶与夏丏尊合编《国文百八篇》,指导思想就在于“定目标”,按“目标”选文,按“目标”编文。“依我们的信念,国文科和别的学科性质不同,除了文法、修辞等部分以外,是拿不出独立固定的材料来的……因此,我们主张把学习国文的目标侧重在形式的讨究。”这两段话包含了一个重要内容,即语文教本的目标之一应重在对文本形式的探究。教材中的课文是编者根据文章的特点选编的,或考虑到文本的文体特点,或考虑到单元主题特点,或考虑到语文知识能力特点等。如果从文本形式这个层面去看待文本的话,我以为文体特点是重要的。从文体特点出发寻找进入文本的切入点,就有了明确的指向性,但这并不是说要一味强调文体知识教学。近年来,教材的编排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有的以文体来划分教学单元,有的以人文素养来划分主题单元,有的甚至打乱以单元为序列的模式,将编排授课序列的权利交给教师,这实际上弱化了文体意识。但弱化不等于完全否定,从文本的文体特点入手,找寻教学的切入点,是对文体知识良性的、动态的、积极的渗透。如教学《小石潭记》,可抓住作者一“乐”一“忧”的情绪变化,理解他参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的孤凄悲凉的心境。小说可以从人物、情节、环境
究”结题并验收,撰写的论文《中学生古典诗词学习及填词创作尝试》获一等奖;2006年7月代表吉林省参加第六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获一等奖。
笃信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师的精神之旅。狄德罗说:“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不追求天才的特质,然而一直追求勤奋的心灵、活跃的想象,愿意在语文教学之路上愉快地行走!
教育观点
找寻“桃源”的入口
读《桃花源记》总是以为渔人能有幸进入桃花源,是因为有“落英缤纷”的桃林的吸引,是因为有览胜探奇的果敢,是因为奇遇般地看到了山上一个“仿佛若有光”的“小口”。此三者既有偶然的非确定性因素又有既成的确定性因素,缺少任何一个条件恐怕渔人的桃源之行都不会实现。
由此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文本犹如桃花源,教师和学生就是行进在桃源路上的渔人,我们陶醉于一路缤纷的落花,我们有览胜探奇的兴致,但关
1
本栏邮箱:[email protected]
·案例·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实录
□ 吉林省实验中学 侯 雪
个人简介
侯雪,女,吉林省实验中学教师。2005年7月在教育部举办的“第二届语文新课程教学观摩暨问题对策研讨会”上代表吉林省作题为“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专题发言;2006年3月,参与的国家级课题“探究学习方式与中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探
YUWEN JIANSHE案
例
大概以此能引出解读文本和课堂教学要找到恰当的切入点这一话题。
一、文本的特点影响读者关注的角度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我们以为杂乱地把文章选给学生读,不论目的何在,从来是文科教学的大毛病。文章是读不完的,与其漫然的瞎读,究不如定了目标来读。”当时叶圣陶与夏丏尊合编《国文百八篇》,指导思想就在于“定目标”,按“目标”选文,按“目标”编文。“依我们的信念,国文科和别的学科性质不同,除了文法、修辞等部分以外,是拿不出独立固定的材料来的……因此,我们主张把学习国文的目标侧重在形式的讨究。”这两段话包含了一个重要内容,即语文教本的目标之一应重在对文本形式的探究。教材中的课文是编者根据文章的特点选编的,或考虑到文本的文体特点,或考虑到单元主题特点,或考虑到语文知识能力特点等。如果从文本形式这个层面去看待文本的话,我以为文体特点是重要的。从文体特点出发寻找进入文本的切入点,就有了明确的指向性,但这并不是说要一味强调文体知识教学。近年来,教材的编排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有的以文体来划分教学单元,有的以人文素养来划分主题单元,有的甚至打乱以单元为序列的模式,将编排授课序列的权利交给教师,这实际上弱化了文体意识。但弱化不等于完全否定,从文本的文体特点入手,找寻教学的切入点,是对文体知识良性的、动态的、积极的渗透。如教学《小石潭记》,可抓住作者一“乐”一“忧”的情绪变化,理解他参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的孤凄悲凉的心境。小说可以从人物、情节、环境
究”结题并验收,撰写的论文《中学生古典诗词学习及填词创作尝试》获一等奖;2006年7月代表吉林省参加第六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获一等奖。
笃信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师的精神之旅。狄德罗说:“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不追求天才的特质,然而一直追求勤奋的心灵、活跃的想象,愿意在语文教学之路上愉快地行走!
教育观点
找寻“桃源”的入口
读《桃花源记》总是以为渔人能有幸进入桃花源,是因为有“落英缤纷”的桃林的吸引,是因为有览胜探奇的果敢,是因为奇遇般地看到了山上一个“仿佛若有光”的“小口”。此三者既有偶然的非确定性因素又有既成的确定性因素,缺少任何一个条件恐怕渔人的桃源之行都不会实现。
由此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文本犹如桃花源,教师和学生就是行进在桃源路上的渔人,我们陶醉于一路缤纷的落花,我们有览胜探奇的兴致,但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