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

七年级科学(上)复习资料

第一章

1、 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的答案。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2. 在实验时我们要逐步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仔细观察各种实验现象,正确 记录 实验现象和 所测数据,并进行分析,作出 结论。

3. 单凭人体感官对事物做出的判断是 有局限性的。

4.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5. 长度的单位是 米 ,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 立方米,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 升和毫升 。

6. 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7. 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使用前要估计被测物体的长度, 选用合适的工具)

1) 放正确:使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

2) 看正确:读数时视线要跟尺面垂直,不可斜视,若斜视就会偏大或者偏小

3)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再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准确值+估计值)

4) 记正确: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后面要注明所用的单位。

8. 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实验室测量液体体积用量筒 或量杯 ,读数时视线应与 凹形液面

中央最低处相平

9. 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排水法)

10. 在使用一把刻度尺前先要找到它的a 零刻度线、b 测量范围(最大刻度、量程)、c 最小刻度

11. 物体的 冷热程度 称为温度。12. 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 液体的热胀冷缩

13. 温度的结构有哪些?(玻璃泡、玻璃管、刻度)

14.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1. 先要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2. 再选用合适的温度计(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3. 把温度计放入被测物体里(要和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部或者侧壁)

4. 读数.(读数时不能把温度计拿出来读;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15. 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是0℃,水沸腾时 的温度是100℃。

16. 常用的温度计有液体温度计(水银或酒精) , -8C 的读法:零下8摄氏度(或负8摄氏度), 0

8C 读法:8摄氏度。体温计的测量范围:35C —42C , 最小刻度0.1C 。

17. 体温计的特点: 内径很细,玻璃泡上方有段特别细而且弯曲的管,水银柱可在此处断开。. 作用 ①这样使得其可以拿出来读数

②如果一个人温度测过之后一定要甩一下才能用.. 如果不甩温度只会升不会降。

如:某体温计的读数是38.5℃,没甩过就给正常的人测量体温则测量后读数是38.5℃;但给

39.0℃的人测时读数就是39.0℃

体温计为什么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或体温计在结构上与一般温度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内径很细,玻璃泡上方有段特别细而且弯曲的管)

体温计为什么比一般温度计精确?(玻璃泡容积较大,且内径很细。)

18. 质量是用来表示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物体的质量是由 物体本身 决定的,

它不随 温度 、 位置 、 形状 、 状态 的变化而改变。

19. 实验室测质量的仪器是 托盘天平 ,它的结构有哪些?P19页

20. 如何正确使用托盘天平?(重)

调平: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②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

③调节横梁一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这时天平调平衡了。

注:若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边(左边大,右边小) ,则把平衡螺母向右移;反之向左移。 称量:④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从大到小)

⑤等砝码加到指针离分度盘中央刻度线不多时(在中央刻度线左边),应向右移动游码(此时不能移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再次平衡,

⑥这时右盘里的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的指示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注:若物体和砝码放错位置,则物体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的指示值,

称量完毕: ⑦用镊子将砝码逐个放回砝码盒内

注意:①不能用手去触摸天平托盘和砝码 ②砝码用镊子拿取,轻拿轻放

③不可把潮湿物品或者化学药品直接放到天平上,可放在纸上(各放一张)或烧杯中称量。 ④使用前要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称量范围)

22. 时间间隔:上一节课45分钟。回家走了30分钟(是表示一段时间)

时刻:现在是12:20 ,我中午11:45吃饭(表示某一点的时间)

23. 掌握机械停表的读数方法。(理解)

24. 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交流与交流 0000第二章

1、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是否有应激性、是否有完整的结构、能否生长、是否需要营养、能否生殖和发育、是否新陈代谢、是否适应并改变环境等。2、植物与动物的主要区别:(获取营养的方式不同)动物——直接摄取食物;植物——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2、 (动物)分类时,必须依据一定的特征进行;由于分类的依据不一样,分类结果也不一样。

3、 鱼、鸟、人等动物身体背部都有一条 脊柱 ,它是有许多块脊椎骨 组成,称为 脊椎动物 。

4、 脊椎动物按从低等到高等分为: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5、 鱼类的共同特点是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身体表面有鳞片。

6、 青蛙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 受精卵 、 蝌蚪 、 幼蛙 、 成蛙 。

7、 两栖类的共同特点是幼体生活在水中,有尾无四肢,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或水中,无

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

8、 爬行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一般贴地爬行,身体内有肺,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 鸟类的共同特点是身体表面都有羽毛,体温恒定,能够飞翔。

10、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体温恒定,哺乳动物特有的特点是全身被毛、胎生、哺乳

11、脊椎动物五类动物的代表动物名称及分类标准和结果。(P43页)

12、无脊椎动物各类动物的代表动物名称及分类标准和结果。(P44页)

13、昆虫体内没有 骨骼 ,但体外有 保护 作用的 外骨骼 ,

身体分成三部分是 头、胸、腹 ,腹部有三对足, 两 对翅。

14、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的区别: 有无种子 ;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 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 (有无果实)。

15、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是 被子植物 ,结构最简单的植物是藻类植物

分布最广,功能最完善的动物是 哺乳动物 ,最低等的动物是原生动物

16、无种子植物三大类:蕨类植物的特点是有根、茎、叶(蕨、胎生狗脊、贯众、卷柏)

苔藓植物的特点是无根、有茎、叶(地钱、葫芦藓) 藻类植物的特点是无根、茎、叶(紫菜、海带、水绵)

18、植物的分类标准及分类结果。所有生物的分类标准及分类结果。(P50页)

19、 罗伯特。胡克 发现细胞,他发现的其实是细胞的 细胞壁 ,它的大小一般是一到几十微米 。

20、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细胞质: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膜: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之间物质交换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21、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

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汁) 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表述并判断动、植物细胞的区别。重点)

22、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主要内容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23、细胞分裂时,最显著的特点是母细胞核内会出现 染色体(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最后它会 平均分配 到两个子细胞中。

24、细胞分裂的意义是使单细胞生物个体数目增多。使多细胞生物细数目增多。细胞分化是指形成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单细胞生物特点: 个体微小,全部生命 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25、衣藻是单细胞 植物 ,草履虫是单细胞 动物 ,它们的各个结构名称?(P60、61页)

26、大量细菌繁殖在一起所形成的细菌团,叫 菌落 ;

27、细菌的大小与一般细胞相比要 小(很多) ;它要依靠 现成的有机物 生活;它没有 叶绿体 ,

没有 摄食结构 ,还因为没有 细胞核 ,被称为 原核 生物。

28、细菌有哪些结构?(P62页)根据细菌形态可分成 球菌 、 杆菌 、 螺旋菌

29、 动物 、 植物 、 真菌 是属于真核生物,那是因为它们的细胞里 都有细胞核

30、真菌包括霉菌、酵母菌、食用菌等,食用菌又有香姑、蘑菇、金针姑、木耳

31、食物的保存方法有 干藏法 、 冷藏法 、 真空保存法 、 加热法

32、组织是指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的细胞群。(注意细胞群与菌落的区别)

33、皮肤中有感受触摸的 触觉小体 ,反应冷感的 冷敏小体 ,反应热感的 热敏小体 ,反应痛感

的 神经末梢 。 34、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称为器官。

35、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有 根、茎、叶 ,生殖器官有 花、果实种子 。

36、消化器官分成两大类,分别是 消化管 和 消化腺 (分别有哪些?P71页)

37、讲述食物被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各个消化器官是如何工作的?(P72页)

38、人体八大系统名称是循环、呼吸、泌尿、生殖、神经、运动、内分泌、消化系统。

39、植物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动物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人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40、显微镜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重) 生物具有 适应 性和 多样 性

41、植物的基本组织(重)

42、人体四大基本组织(重)

第三章

1、“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的移动”实验铅笔头在篮球和木板上的位置分别是怎么样变化的?有什么不同?在篮球上长度变短,看不见铅笔头,在木板上长度不变,仍能看见铅笔头(类似帆船在海洋中远去及远来)

2、 地球是一个两极 稍扁 、赤道 略鼓 的球体。赤道半径 6378 千米,两极半径 6357 千米 (差 21 千米),仅差0.33%。所以看上去像个圆形。赤道周长约 4万 千米。

3、经线(子午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纬线:与赤道平行的线、赤道: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经线与纬线的位置关系 互相垂直 ;赤道与南、北两极的位置关系 距离相等 。

4、经线 半圆形,长度相等,纬线 圆形,长度不等 ;任何物体可以用 经纬网 来确定它的位置。 回归线 (南、北纬)23.5 度,极圈 (南、北纬)66.5 度;中、低、高纬度的分界0°-30°,30°-60°,60°-90°。

5、讲述意义:①0°经线(本初子午线):东西经分界线

②0°纬线(赤道):南北纬分界线,南北半球分界线

③20°W ,160°E 经线:东西半球分界线

6、地图:以各种不同的图式符号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缩小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7、大比例尺表示范围更 小 ,内容更 详细 ;各比例尺的含义是什么?(地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 ?千米 )地图上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经纬网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一般定向法 )

8、太阳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的两个最重要的近邻。太阳直径约 140万千米 ,是地球的约 110 倍,日地平均距离约 1、5亿千米 ;中心温度达 1500万℃ ,表面温度约 6000℃ 。

9、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 38.44万千米 ,是日地距离1/400 ;月球直径约 3476千米 ,是太阳直径的 1/400 ;月球体积为地球的 1/49 ,月球质量为地球的 1/81 。

10、太阳表面有(有内到外) 光球层 、 色球层 、 日冕层 三层;常见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 (光 球层)、 耀斑 (色球层)、 日珥 (色球层)、 太阳风 (日冕层)。

11、太阳活动强弱标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12、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约11年。

1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风——影响短波通讯;太阳黑子、耀斑——紫外线增强;扰乱磁场,使指南针不能指南;危及星际航行;两极出现极光;洪涝灾害与它有一定的关系。

15、月球看上去和太阳差不多大小的原因: 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比月球到地球的距离远很多 ;月球表面明亮部分是: 山脉、高原 ,阴暗部分是: 平原,低地 ;环形山成因: 陨石撞击 。

16、月球表面没有 空气 ,没有 水 ,也没有 生命 ,布满了 环形山 ;

17、在月球表面:①质量不变和重量变轻原因是无大气层

②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无大气层③不能听到声音的原因是无大气层

18、星座:把天空中一些亮星用想象的线连接起来,并赋予神话中的形象。古代希腊人把天空分成48个星座,古代中国人把天空分成二十八宿 ,现在国际把天空分成88个区域,即88个星座。

19、北极星在小熊座,织女星在天琴座,牛郎星在天鹰座,天狼星在大犬座,北斗星在大熊座 。

20、在星空中寻找北极星的方法:先找大熊星座(北斗七星),把北斗七星斗前二星连线,并朝斗口方向延伸约5倍距离即可找到北极星

21、北斗七星斗柄朝东是 春季 ,北斗星斗柄朝南是 夏季 ,北斗星斗柄朝西是 秋季 ,北斗星斗柄朝北是 冬季 简单掌握要决: 东南西北、春夏秋冬 。

22、星图可以简明地表示出星座和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

星图要举过头顶,并上北下南的看的原因是星图上的东西方位和地表上的东西方位相反 ;

23、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 ;月相形成原理① 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

②月球绕地球转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

月相形成规律:(新月农历初一)—(上弦月农历初七、初八)—(满月农历十五、十六)—(下

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新月农历初一)

24、月相形状,主要是上、下弦月的图形(重、难)

25地球上看不到月球背面的原因: 月球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基本一致 。

26、朔望月的周期是 29.53天 :朔是农历月 初一 ,望是农历月 十五或十六 。

27、春节正月初一新月、 元宵节正月十五满月、 端午节五月初五接近上弦月、

中秋节八月十五满月、 重阳节九月初九接近上弦月

28、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月球遮掩 的现象叫 日食 ;它的形成原理是:由于月球遮挡太阳光,使月球背光一侧形成了长长的阴影区。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就产生了日食现象。

29、月球部分或全部月面变暗的现象叫月食;它的形成原理是:由于地球遮蔽太阳光,使地球背 光一侧形成了长长的阴影区,当月球运行到地球背向太阳的一侧时,月球被地球的阴影所遮蔽, 就发生了月食。

30、发生日食时,日、地、月三者位置(月球居中)发生月食,日、地、月三者位置(地球居中)

31、日食在农历 初一 (月相为 新月 )可能发生,月食在农历 十五或十六 (月相为 满月 )可

能发生;日食和月食为什么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

月球绕地球运动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有一个5度左右的夹角。

32、日食过程是: 从日轮西缘开始,东缘结束 ;月食过程是 月面先亏于东缘,后复原于西缘

33、地球上能观察到日食和月食的地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能观测到月食的范围大,(将近半个

地球),因为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就有月食,而地球的阴影区比较大;能观测到日食的范围小,因为仅仅是月球在地球表面的狭长的阴影区内才能观测到。)

35、太阳系成员有: 太阳、九大行星、小行星、彗星等,

九大行星名称及顺序是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

36、彗星是由 岩石的碎片 、 固体微粒 、 水结冰 组成的;

最著名的彗星是: 哈雷彗星 ,它的周期是 76年 。下次是 2062 年回归地球

37、流星现象是太阳系中的一些固体小块闯入地球的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而划亮夜空的

现象。(月球,水星无流星现象)。

那些没有烧尽的流星体降落到地球表面,叫做陨星,主要由岩石构成的陨星叫陨石。

38、银河系由 众多恒星 和 星际物质 组成。它的形状是: 螺旋状结构,中间厚,周围薄 ;人类

观测到的最远天体距离地球约 150亿光年 。

39、宇宙中各个级别的结构层次: 地球—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星系—宇宙

第四章

1、 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叫做晶体, 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叫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是否具有熔点;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要 吸收 热量。

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它是晶体的一种特性。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3、 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改变

4、 萘的熔点是80℃,硫代硫酸钠(大苏打或海波) 的熔点是48℃,冰的熔点是0℃,

酒精的凝固点比水银低,不易凝固。

5、晶体在加热熔化过程中,熔化前温度 逐渐上升 ,固态;熔化时温度 保持不变 ,状态为 固液

共存 ;熔化后温度 逐渐上升 ,液态。注:熔化时间不是加热时间。

6、蒸发是在 任何 温度下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 一定 温度下进行的汽化现象。蒸发是在液体 表面 进行的,沸腾是在 液体表面和内部 进行的。

7、蒸发的三个影响因素是: 液体温度 、 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 。

8、蒸发时,液体的温度 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示数将先下降后上升。(下降是因为玻璃泡上的酒精在蒸发时要吸收热量,后上升是因为酒精蒸发完了后回到室温)

9、沸腾特点:在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低于这个温度时,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上升,不沸腾;在这个温度时,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沸腾。

10、液化的方法有: 降温(降低温度) 、 加压(压缩体积) 。

1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之间存在 空隙 ;分子处于不停的 运动 之中。

12、比较固体、液体、气体的分子空隙的大小(水例外)和扩散速度的快慢。气》液》固

13、像这种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14、扩散现象能说明:一是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二是 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

15、分子运动的快慢与 温度 有关,物体的 温度 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16、①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②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溶解的能力不同;

③物质的溶解能力会随着外界条件(如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④某些物质在水中可能不能溶解,但可能在另一些物质中溶解;

⑤气体也能溶解在水中,但液体的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能力越弱。

17、氢氧化钠溶解时放出热量,硝酸铵溶解时吸收热量。

溶解时,有的物质溶解温度会升高,要放出热量;有的物质溶解温度会降低,要吸收热量。

18、酸性和碱性是物质的两种性质。具有 酸性 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具有 碱性 的物质叫做碱性

物质。强酸和强碱一样都有 强腐蚀性

19、常见的(含有)酸性物质:硫酸、盐酸、硝酸、醋、(多种水果);

常见的(含有)碱性物质:烧碱(氢氧化纳)、熟石灰(氢氧化钙)、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氨

水、小苏打、纯碱、各种洗涤剂。

20、浓硫酸的腐蚀性可以使白纸变黑;某些碱性有一定的去污能力,可以做洗涤剂。

21、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22、如何使用PH 试纸?PH 的数值是反映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指标,它的范围通常在 0—14 ;PH 值越

低, 酸性越强 ;PH 值越高, 碱性越强 ,PH 值等于7的物质 呈中性 。

2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4、只在化学变化中才表现出来的性质是 化学性质 ,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 物理性质 。

25、属于物理性质的有: 颜色、气味、状态、软硬、熔点、沸点、溶解性

属于化学性质的有: 酸碱性、可燃性、腐蚀性

26、注意体会并理解变化与性质的不同及性质的表达方式。

27、物质状态及热量变化图(重点)

化 吸 固 吸吸 凝 凝

固 放 华

液 化 升 华 液 吸 汽 化

吸 气

七年级科学(上)复习资料

第一章

1、 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的答案。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2. 在实验时我们要逐步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仔细观察各种实验现象,正确 记录 实验现象和 所测数据,并进行分析,作出 结论。

3. 单凭人体感官对事物做出的判断是 有局限性的。

4.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5. 长度的单位是 米 ,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 立方米,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 升和毫升 。

6. 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7. 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使用前要估计被测物体的长度, 选用合适的工具)

1) 放正确:使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

2) 看正确:读数时视线要跟尺面垂直,不可斜视,若斜视就会偏大或者偏小

3)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再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准确值+估计值)

4) 记正确: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后面要注明所用的单位。

8. 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实验室测量液体体积用量筒 或量杯 ,读数时视线应与 凹形液面

中央最低处相平

9. 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排水法)

10. 在使用一把刻度尺前先要找到它的a 零刻度线、b 测量范围(最大刻度、量程)、c 最小刻度

11. 物体的 冷热程度 称为温度。12. 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 液体的热胀冷缩

13. 温度的结构有哪些?(玻璃泡、玻璃管、刻度)

14.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1. 先要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2. 再选用合适的温度计(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3. 把温度计放入被测物体里(要和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部或者侧壁)

4. 读数.(读数时不能把温度计拿出来读;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15. 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是0℃,水沸腾时 的温度是100℃。

16. 常用的温度计有液体温度计(水银或酒精) , -8C 的读法:零下8摄氏度(或负8摄氏度), 0

8C 读法:8摄氏度。体温计的测量范围:35C —42C , 最小刻度0.1C 。

17. 体温计的特点: 内径很细,玻璃泡上方有段特别细而且弯曲的管,水银柱可在此处断开。. 作用 ①这样使得其可以拿出来读数

②如果一个人温度测过之后一定要甩一下才能用.. 如果不甩温度只会升不会降。

如:某体温计的读数是38.5℃,没甩过就给正常的人测量体温则测量后读数是38.5℃;但给

39.0℃的人测时读数就是39.0℃

体温计为什么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或体温计在结构上与一般温度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内径很细,玻璃泡上方有段特别细而且弯曲的管)

体温计为什么比一般温度计精确?(玻璃泡容积较大,且内径很细。)

18. 质量是用来表示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物体的质量是由 物体本身 决定的,

它不随 温度 、 位置 、 形状 、 状态 的变化而改变。

19. 实验室测质量的仪器是 托盘天平 ,它的结构有哪些?P19页

20. 如何正确使用托盘天平?(重)

调平: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②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

③调节横梁一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这时天平调平衡了。

注:若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边(左边大,右边小) ,则把平衡螺母向右移;反之向左移。 称量:④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从大到小)

⑤等砝码加到指针离分度盘中央刻度线不多时(在中央刻度线左边),应向右移动游码(此时不能移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再次平衡,

⑥这时右盘里的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的指示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注:若物体和砝码放错位置,则物体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的指示值,

称量完毕: ⑦用镊子将砝码逐个放回砝码盒内

注意:①不能用手去触摸天平托盘和砝码 ②砝码用镊子拿取,轻拿轻放

③不可把潮湿物品或者化学药品直接放到天平上,可放在纸上(各放一张)或烧杯中称量。 ④使用前要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称量范围)

22. 时间间隔:上一节课45分钟。回家走了30分钟(是表示一段时间)

时刻:现在是12:20 ,我中午11:45吃饭(表示某一点的时间)

23. 掌握机械停表的读数方法。(理解)

24. 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交流与交流 0000第二章

1、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是否有应激性、是否有完整的结构、能否生长、是否需要营养、能否生殖和发育、是否新陈代谢、是否适应并改变环境等。2、植物与动物的主要区别:(获取营养的方式不同)动物——直接摄取食物;植物——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2、 (动物)分类时,必须依据一定的特征进行;由于分类的依据不一样,分类结果也不一样。

3、 鱼、鸟、人等动物身体背部都有一条 脊柱 ,它是有许多块脊椎骨 组成,称为 脊椎动物 。

4、 脊椎动物按从低等到高等分为: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5、 鱼类的共同特点是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身体表面有鳞片。

6、 青蛙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 受精卵 、 蝌蚪 、 幼蛙 、 成蛙 。

7、 两栖类的共同特点是幼体生活在水中,有尾无四肢,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或水中,无

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

8、 爬行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一般贴地爬行,身体内有肺,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 鸟类的共同特点是身体表面都有羽毛,体温恒定,能够飞翔。

10、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体温恒定,哺乳动物特有的特点是全身被毛、胎生、哺乳

11、脊椎动物五类动物的代表动物名称及分类标准和结果。(P43页)

12、无脊椎动物各类动物的代表动物名称及分类标准和结果。(P44页)

13、昆虫体内没有 骨骼 ,但体外有 保护 作用的 外骨骼 ,

身体分成三部分是 头、胸、腹 ,腹部有三对足, 两 对翅。

14、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的区别: 有无种子 ;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 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 (有无果实)。

15、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是 被子植物 ,结构最简单的植物是藻类植物

分布最广,功能最完善的动物是 哺乳动物 ,最低等的动物是原生动物

16、无种子植物三大类:蕨类植物的特点是有根、茎、叶(蕨、胎生狗脊、贯众、卷柏)

苔藓植物的特点是无根、有茎、叶(地钱、葫芦藓) 藻类植物的特点是无根、茎、叶(紫菜、海带、水绵)

18、植物的分类标准及分类结果。所有生物的分类标准及分类结果。(P50页)

19、 罗伯特。胡克 发现细胞,他发现的其实是细胞的 细胞壁 ,它的大小一般是一到几十微米 。

20、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细胞质: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膜: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之间物质交换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21、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

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汁) 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表述并判断动、植物细胞的区别。重点)

22、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主要内容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23、细胞分裂时,最显著的特点是母细胞核内会出现 染色体(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最后它会 平均分配 到两个子细胞中。

24、细胞分裂的意义是使单细胞生物个体数目增多。使多细胞生物细数目增多。细胞分化是指形成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单细胞生物特点: 个体微小,全部生命 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25、衣藻是单细胞 植物 ,草履虫是单细胞 动物 ,它们的各个结构名称?(P60、61页)

26、大量细菌繁殖在一起所形成的细菌团,叫 菌落 ;

27、细菌的大小与一般细胞相比要 小(很多) ;它要依靠 现成的有机物 生活;它没有 叶绿体 ,

没有 摄食结构 ,还因为没有 细胞核 ,被称为 原核 生物。

28、细菌有哪些结构?(P62页)根据细菌形态可分成 球菌 、 杆菌 、 螺旋菌

29、 动物 、 植物 、 真菌 是属于真核生物,那是因为它们的细胞里 都有细胞核

30、真菌包括霉菌、酵母菌、食用菌等,食用菌又有香姑、蘑菇、金针姑、木耳

31、食物的保存方法有 干藏法 、 冷藏法 、 真空保存法 、 加热法

32、组织是指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的细胞群。(注意细胞群与菌落的区别)

33、皮肤中有感受触摸的 触觉小体 ,反应冷感的 冷敏小体 ,反应热感的 热敏小体 ,反应痛感

的 神经末梢 。 34、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称为器官。

35、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有 根、茎、叶 ,生殖器官有 花、果实种子 。

36、消化器官分成两大类,分别是 消化管 和 消化腺 (分别有哪些?P71页)

37、讲述食物被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各个消化器官是如何工作的?(P72页)

38、人体八大系统名称是循环、呼吸、泌尿、生殖、神经、运动、内分泌、消化系统。

39、植物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动物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人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40、显微镜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重) 生物具有 适应 性和 多样 性

41、植物的基本组织(重)

42、人体四大基本组织(重)

第三章

1、“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的移动”实验铅笔头在篮球和木板上的位置分别是怎么样变化的?有什么不同?在篮球上长度变短,看不见铅笔头,在木板上长度不变,仍能看见铅笔头(类似帆船在海洋中远去及远来)

2、 地球是一个两极 稍扁 、赤道 略鼓 的球体。赤道半径 6378 千米,两极半径 6357 千米 (差 21 千米),仅差0.33%。所以看上去像个圆形。赤道周长约 4万 千米。

3、经线(子午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纬线:与赤道平行的线、赤道: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经线与纬线的位置关系 互相垂直 ;赤道与南、北两极的位置关系 距离相等 。

4、经线 半圆形,长度相等,纬线 圆形,长度不等 ;任何物体可以用 经纬网 来确定它的位置。 回归线 (南、北纬)23.5 度,极圈 (南、北纬)66.5 度;中、低、高纬度的分界0°-30°,30°-60°,60°-90°。

5、讲述意义:①0°经线(本初子午线):东西经分界线

②0°纬线(赤道):南北纬分界线,南北半球分界线

③20°W ,160°E 经线:东西半球分界线

6、地图:以各种不同的图式符号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缩小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7、大比例尺表示范围更 小 ,内容更 详细 ;各比例尺的含义是什么?(地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 ?千米 )地图上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经纬网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一般定向法 )

8、太阳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的两个最重要的近邻。太阳直径约 140万千米 ,是地球的约 110 倍,日地平均距离约 1、5亿千米 ;中心温度达 1500万℃ ,表面温度约 6000℃ 。

9、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 38.44万千米 ,是日地距离1/400 ;月球直径约 3476千米 ,是太阳直径的 1/400 ;月球体积为地球的 1/49 ,月球质量为地球的 1/81 。

10、太阳表面有(有内到外) 光球层 、 色球层 、 日冕层 三层;常见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 (光 球层)、 耀斑 (色球层)、 日珥 (色球层)、 太阳风 (日冕层)。

11、太阳活动强弱标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12、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约11年。

1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风——影响短波通讯;太阳黑子、耀斑——紫外线增强;扰乱磁场,使指南针不能指南;危及星际航行;两极出现极光;洪涝灾害与它有一定的关系。

15、月球看上去和太阳差不多大小的原因: 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比月球到地球的距离远很多 ;月球表面明亮部分是: 山脉、高原 ,阴暗部分是: 平原,低地 ;环形山成因: 陨石撞击 。

16、月球表面没有 空气 ,没有 水 ,也没有 生命 ,布满了 环形山 ;

17、在月球表面:①质量不变和重量变轻原因是无大气层

②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无大气层③不能听到声音的原因是无大气层

18、星座:把天空中一些亮星用想象的线连接起来,并赋予神话中的形象。古代希腊人把天空分成48个星座,古代中国人把天空分成二十八宿 ,现在国际把天空分成88个区域,即88个星座。

19、北极星在小熊座,织女星在天琴座,牛郎星在天鹰座,天狼星在大犬座,北斗星在大熊座 。

20、在星空中寻找北极星的方法:先找大熊星座(北斗七星),把北斗七星斗前二星连线,并朝斗口方向延伸约5倍距离即可找到北极星

21、北斗七星斗柄朝东是 春季 ,北斗星斗柄朝南是 夏季 ,北斗星斗柄朝西是 秋季 ,北斗星斗柄朝北是 冬季 简单掌握要决: 东南西北、春夏秋冬 。

22、星图可以简明地表示出星座和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

星图要举过头顶,并上北下南的看的原因是星图上的东西方位和地表上的东西方位相反 ;

23、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 ;月相形成原理① 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

②月球绕地球转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

月相形成规律:(新月农历初一)—(上弦月农历初七、初八)—(满月农历十五、十六)—(下

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新月农历初一)

24、月相形状,主要是上、下弦月的图形(重、难)

25地球上看不到月球背面的原因: 月球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基本一致 。

26、朔望月的周期是 29.53天 :朔是农历月 初一 ,望是农历月 十五或十六 。

27、春节正月初一新月、 元宵节正月十五满月、 端午节五月初五接近上弦月、

中秋节八月十五满月、 重阳节九月初九接近上弦月

28、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月球遮掩 的现象叫 日食 ;它的形成原理是:由于月球遮挡太阳光,使月球背光一侧形成了长长的阴影区。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就产生了日食现象。

29、月球部分或全部月面变暗的现象叫月食;它的形成原理是:由于地球遮蔽太阳光,使地球背 光一侧形成了长长的阴影区,当月球运行到地球背向太阳的一侧时,月球被地球的阴影所遮蔽, 就发生了月食。

30、发生日食时,日、地、月三者位置(月球居中)发生月食,日、地、月三者位置(地球居中)

31、日食在农历 初一 (月相为 新月 )可能发生,月食在农历 十五或十六 (月相为 满月 )可

能发生;日食和月食为什么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

月球绕地球运动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有一个5度左右的夹角。

32、日食过程是: 从日轮西缘开始,东缘结束 ;月食过程是 月面先亏于东缘,后复原于西缘

33、地球上能观察到日食和月食的地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能观测到月食的范围大,(将近半个

地球),因为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就有月食,而地球的阴影区比较大;能观测到日食的范围小,因为仅仅是月球在地球表面的狭长的阴影区内才能观测到。)

35、太阳系成员有: 太阳、九大行星、小行星、彗星等,

九大行星名称及顺序是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

36、彗星是由 岩石的碎片 、 固体微粒 、 水结冰 组成的;

最著名的彗星是: 哈雷彗星 ,它的周期是 76年 。下次是 2062 年回归地球

37、流星现象是太阳系中的一些固体小块闯入地球的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而划亮夜空的

现象。(月球,水星无流星现象)。

那些没有烧尽的流星体降落到地球表面,叫做陨星,主要由岩石构成的陨星叫陨石。

38、银河系由 众多恒星 和 星际物质 组成。它的形状是: 螺旋状结构,中间厚,周围薄 ;人类

观测到的最远天体距离地球约 150亿光年 。

39、宇宙中各个级别的结构层次: 地球—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星系—宇宙

第四章

1、 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叫做晶体, 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叫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是否具有熔点;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要 吸收 热量。

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它是晶体的一种特性。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3、 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改变

4、 萘的熔点是80℃,硫代硫酸钠(大苏打或海波) 的熔点是48℃,冰的熔点是0℃,

酒精的凝固点比水银低,不易凝固。

5、晶体在加热熔化过程中,熔化前温度 逐渐上升 ,固态;熔化时温度 保持不变 ,状态为 固液

共存 ;熔化后温度 逐渐上升 ,液态。注:熔化时间不是加热时间。

6、蒸发是在 任何 温度下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 一定 温度下进行的汽化现象。蒸发是在液体 表面 进行的,沸腾是在 液体表面和内部 进行的。

7、蒸发的三个影响因素是: 液体温度 、 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 。

8、蒸发时,液体的温度 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示数将先下降后上升。(下降是因为玻璃泡上的酒精在蒸发时要吸收热量,后上升是因为酒精蒸发完了后回到室温)

9、沸腾特点:在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低于这个温度时,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上升,不沸腾;在这个温度时,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沸腾。

10、液化的方法有: 降温(降低温度) 、 加压(压缩体积) 。

1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之间存在 空隙 ;分子处于不停的 运动 之中。

12、比较固体、液体、气体的分子空隙的大小(水例外)和扩散速度的快慢。气》液》固

13、像这种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14、扩散现象能说明:一是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二是 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

15、分子运动的快慢与 温度 有关,物体的 温度 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16、①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②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溶解的能力不同;

③物质的溶解能力会随着外界条件(如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④某些物质在水中可能不能溶解,但可能在另一些物质中溶解;

⑤气体也能溶解在水中,但液体的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能力越弱。

17、氢氧化钠溶解时放出热量,硝酸铵溶解时吸收热量。

溶解时,有的物质溶解温度会升高,要放出热量;有的物质溶解温度会降低,要吸收热量。

18、酸性和碱性是物质的两种性质。具有 酸性 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具有 碱性 的物质叫做碱性

物质。强酸和强碱一样都有 强腐蚀性

19、常见的(含有)酸性物质:硫酸、盐酸、硝酸、醋、(多种水果);

常见的(含有)碱性物质:烧碱(氢氧化纳)、熟石灰(氢氧化钙)、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氨

水、小苏打、纯碱、各种洗涤剂。

20、浓硫酸的腐蚀性可以使白纸变黑;某些碱性有一定的去污能力,可以做洗涤剂。

21、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22、如何使用PH 试纸?PH 的数值是反映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指标,它的范围通常在 0—14 ;PH 值越

低, 酸性越强 ;PH 值越高, 碱性越强 ,PH 值等于7的物质 呈中性 。

2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4、只在化学变化中才表现出来的性质是 化学性质 ,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 物理性质 。

25、属于物理性质的有: 颜色、气味、状态、软硬、熔点、沸点、溶解性

属于化学性质的有: 酸碱性、可燃性、腐蚀性

26、注意体会并理解变化与性质的不同及性质的表达方式。

27、物质状态及热量变化图(重点)

化 吸 固 吸吸 凝 凝

固 放 华

液 化 升 华 液 吸 汽 化

吸 气


相关文章

  • 201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
  • 2013 (1号题) 认识空气的性质(空气占据空间) 请完成下列操作: 1. 给老师讲述桌上仪器及材料的名称. 2. 给水槽加适量的水,并将餐巾纸塞进烧杯内,紧贴在烧杯底部. 3. 将烧杯口朝下,竖直扣入水槽中,观察实验现象. 4. 给老师 ...查看


  •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课教学设计
  • 通渭县黄家窑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学设计 - 1 - 通渭县黄家窑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学设计 - 2 - 通渭县黄家窑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学设计 - 3 - 通渭县黄家窑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学设计 - 4 - 通渭县黄家窑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学设计 - ...查看


  •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计划报告单通知单一套
  • 小学科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计划/报告单/通知单 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认识方法,它对于激发儿童的科学志趣, 培养儿童的科学能力,提高儿童的科学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课程理 念的引领下,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以下实验教 ...查看


  • 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表
  • 大圩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周 次 星 期 二 二 二 二 三 四 四 四 四 四 二 二 二 二 三 四 四 四 四 四 班级 活动(授课)内容 使用器材 记录 设备 情况 备 注 五年级 三2 三1 四年级 六年级 三1 五年级 三2 ...查看


  • 宁夏医科大学教务处
  • 宁医教发[2009]53号 宁夏医科大学教务处 关于下达2009-2010学年 第二学期教学任务安排的通知 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中医学院.护理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检验学院.管理学院.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外国语教学 ...查看


  • 小学自然教案
  • 首页 本查询 收藏本站 联系本站 网站地图 关于本站 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论文查询 >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_在线论文查询 小学自然教案 昆虫王国探秘 火山 认识岩石 瓦特和蒸汽机 月球 地球的自转 小学科学三年 ...查看


  •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鹦鹉站立制作实验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1.做一名小科学家 实验器材:彩色卡纸一张.剪刀.回形针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结论:回形针分别别在鹦鹉的脚的两侧,可以使鹦鹉平稳站立 ...查看


  • 广东省梅州市用什么版本的教材?(手机版)
  •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人民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沪科版 鲁科版 城市列表 电子课本网 > 切换城市 > 广东省梅州市教材版本 广 ...查看


  • 反思:重返小学一年级的科学课
  • 作者:柏毅  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 在2001年第八次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将自然课改为科学课,起始年级也从一年级变为三年级.而在这之前,小学自一年级开设的自然课,其性质实为科学启蒙课程,然而,课改后这样的课程被取消: 回想这段历程 ...查看


  • 今年9月起,一年级要开科学课啦    钱江晚报
  • 今年9月起,一年级要开科学课啦 杭州市小学科学教研员说,爸妈别担心,小学课程的难度总体在下降 本报讯 昨天,教育部昨日发布了<关于印发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到:"为进一步加强小学科学教育,根据立德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