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4-2015级中考二次函数专题二

重庆市2014-2015 级中考二次函数专题二

1.已知抛物线C1:y=a(x+1)﹣2的顶点为A,且经过点B(﹣2,﹣1). (1)求A点的坐标和抛物线C1的解析式;

(2)如图1,将抛物线C1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抛物线C2,且抛物线C2与直线AB相交于C,D两点,求S△OAC:S△OAD的值; (3)如图2,若过P(﹣4,0),Q(0,2)的直线为l,点E在(2)中抛物线C2对称轴右侧部分(含顶点)运动,直线m过点C和点E.问:是否存在直线m,使直线l,m与x轴围成的三角形和直线l,m与y轴围成的三角形相似?若存在,求出直线m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是菱形,点C的坐标为(﹣3,4),点A在x轴的正半

2

轴上,O为坐标原点,连接OB,抛物线y=ax+bx+c经过C、O、A三点. (1)直接写出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1,对于所求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E,设△EBO的面积为S1,菱形ABCD的面积为S2,当S1≤S2时,求点E的纵坐标n的取值范围;

(3)如图2,D(0,﹣)为y轴上一点,连接AD,动点P从点O出发,以

个单位/秒

的速度沿OB方向运动,1秒后,动点Q从O出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沿折线O﹣A﹣B方向运动,设点P运动时间为t秒(0<t<6),是否存在实数t,使得以P、Q、B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DO相似?若存在,求出相应的t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1)求得菱形的边长,则A的坐标可以求得,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函数的解析式;

(2)首先求得菱形的面积,即可求得S1的范围,当S1取得最大值时即可求得直线的解析式,则n的值的范围即可求得;

(3)分当1<t<3.5时和3.5≤t≤6时两种情况进行讨论,依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即可列方程求解.

解答: 解:(1)根据题意得:,解得:,

则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x﹣x;

(2)设BC与y轴相交于点G,则S2=OG•BC=20, ∴S1≤5,

又OB所在直线的解析式是y=2x,OB=∴当S1=5时,△EBO的OB边上的高是

=2

2

如图1,设平行于OB的直线为y=2x+b,则它与y轴的交点为M(0,b),与抛物线对称轴x=交于点E(,n).

过点O作ON⊥ME,点N为垂足,若ON=∴y=2x﹣5, 由

,由△MNO∽△OGB,得OM=5,

, 解得: y=0, 即E的坐标是(,0).

∵与OB平行且到OB的距离是的直线有两条.

∴由对称性可得另一条直线的解析式是:y=2x+5. 则E′的坐标是(,10).

由题意得得,n的取值范围是:0≤n≤10且n≠5.

(3)如图2,动点P、Q按题意运动时, 当1<t<3.5时, OP=

t,BP=2

t,OQ=2(t﹣1),

=

,∴PQ=

(t﹣1),若

=,则有

=

连接QP,当QP⊥OP时,有又∵∠QPB=∠DOA=90°,

∴△BPQ∽△AOD,此时,PB=2PQ,即2﹣t=(t﹣1),

10﹣t=8(t﹣1),∴t=2;

当3.5≤t≤6时,QB=10﹣2(t﹣1)=12﹣2t,连接QP. 若QP⊥BP,

则有∠PBQ=∠ODA,

又∵∠QPB=∠AOD=90°, ∴△BPQ∽△DOA, 此时,PB=

PB,即12﹣2t=

(2

t),12﹣2t=10﹣t,

∴t=2(不合题意,舍去).

若QP⊥BQ,则△BPQ∽△DAO, 此时,PB=BQ,

即2﹣t=(12﹣2t),2﹣t=12﹣2t,解得:t=.则t的值为2或.

点评: 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型,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抛物线的顶点公式和三角形的

面积求法.在求有关动点问题时要注意分析题意分情况讨论结果.

3、如图,已知直线y=x+1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将△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COD.

(1)点C的坐标是 (0,3) 线段AD的长等于 4 ;

2

(2)点M在CD上,且CM=OM,抛物线y=x+bx+c经过点G,M,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如果点E在y轴上,且位于点C的下方,点F在直线AC上,那么在(2)中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C,E,F,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求出该菱形的周长l;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OB=8,∠ABO=90°,∠yOC=45°,射线OC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平行移动,当射线OC经过点B时停止运动,设平行移动x秒后,射线OC扫过Rt△ABO的面积为y.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x=3秒时,射线OC平行移动到O′C′,与OA相交于G,如图2,求经过G,O,B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3)现有一动点P在(2)中的抛物线上,试问点P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三角形POB的面积S=8的情况?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3)两点均在抛物线上,点F(0,﹣)在y轴上,过点(0,)作直线l与x轴平行.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线段BC的解析式.

(2)设点D(x,y)是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点D不与B,C重合),过点D作x轴的垂线,与抛物线交于点G.设线段GD的长度为h,求h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当x为何值时,线段GD的长度h最大,最大长度h的值是多少?

(3)若点P(m,n)是抛物线上位于第三象限的一个动点,连接PF并延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Q,过点Q作QS⊥l,垂足为点S,过点P作PN⊥l,垂足为点N,试判断△FNS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4)若点A(﹣2,t)在线段BC上,点M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F,当点M在何位置时,MF+MA的值最小,请直接写出此时点M的坐标与MF+MA的最小值.

6、如图①,直线l:ymxn(m0,n0)与x,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将△AOB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得到△COD,过点A,B,D的抛物线P叫做l的关联抛物线,而l叫做P的关联直线. (1)若l:y2x2,则P表示的函数解析式为 ,若P:yx23x4,

则l表示的函数解析式为 .

(2)求P的对称轴(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3)如图②,若l:y2x4,P的对称轴与CD相交于点E,点F在l上,点Q在P

的对称轴上.当以点C,E,Q,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CE为一边的平行四边形时,求点Q的坐标;

(4)如图③,若l:ymx4m,G为AB中点,H为CD中点,连接GH,M为GH中点,

连接OM.若OM

,直接写出l,P表示的函数解析式

.

(图①) (图②) (图③)

(第26题)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第二象限,以A为顶点的抛物线经过原点,与x轴负半轴交于点B,对称轴为直线x=﹣2,点C在抛物线上,且位于点A、B之间(C不与A、B重合).若△ABC的周长为a,则四边形AOBC的周长为 (用含a的式子表示).

2

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bx+c经过点(1,﹣1),且对称轴为在线x=2,点P、Q均在抛物线上,点P位于对称轴右侧,点Q位于对称轴左侧,PA垂直对称轴于点A,QB垂直对称轴于点B,且QB=PA+1,设点P的横坐标为m. (1)求这条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2)求点Q的坐标(用含m的式子表示); (3)请探究PA+QB=AB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2

(4)抛物线y=a1x+b1x+c1(a1≠0)经过Q、B、P三点,若其对称轴把四边形PAQB分成面积为1:5的两部分,直接写出此时m的值.

折线AD﹣DO﹣OC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运动,当点P与点A不重合时,过点P作PQ⊥AB于点Q,以PQ为边向右作正方形PQMN,设正方形PQMN与△ABD重叠部分图形的面积为S(平方单位),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 (1)求点N落在BD上时t的值;

(2)直接写出点O

在正方形PQMN内部时t的取值范围;

(3)当点P在折线AD﹣DO上运动时,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4)直接写出直线DN平分△BCD面积时t的值.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x轴的正方向匀速运动,动点Q从点D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x轴的负方向匀速运动,PQ两点同时运动,相遇时停止.在运动过程中,以PQ为斜边在x轴上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PQR.设运动时间为t秒. (1)当t= 1秒 时,△PQR的边QR经过点B;

(2)设△PQR和矩形OA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

(3)如图2,过定点E(5,0)作EF⊥BC,垂足为F,当△PQR的顶点R落在矩形OABC的

内部时,过点R作x轴、y轴的平行线,分别交EF、BC于点M、N,若∠MAN=45°,求t的值.

11、如图,已知△BAD和△B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D=∠BCE=90°,点M为DE的中点,过点E与AD平行的直线交射线AM于点N.

(1)当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如图1),求证:M为AN的中点; (2)将图1中的△BCE绕点B旋转,当A,B,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如图2),求证:△AC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3)将图1中△BCE绕点B旋转到图3位置时,(2)中的结论是否仍成立?若成立,试证明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1)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H分别在BC,AB上,若AE⊥DH于点O,求证:AE=DH;

类比探究:

(2)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点H,E,G,F分别在AB,BC,CD,DA上,若EF⊥HG于点O,探究线段EF与HG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综合运用:

(3)在(2)问条件下,HF∥GE,如图3所示,已知BE=EC=2,EO=2FO,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13、如图,二次函数y=ax+bx(a≠0)的图象经过点A(1,4),对称轴是直线x=﹣,线段AD平行于x轴,交抛物线于点D.在y轴上取一点C(0,2),直线AC交抛物线于点B,连结OA,OB,OD,BD.

2

(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点B坐标和坐标平面内使△EOD∽△AOB的点E的坐标;

(3)设点F是BD的中点,点P是线段DO上的动点,问PD为何值时,将△BPF沿边PF翻折,使△BPF与△DPF重叠部分的面积是△BDP的面积的?

14、如图,在△ABC和△ADE中,AB=AC,AD=AE,∠BAC+∠EAD=180°,△ABC不动,△ADE绕点A旋转,连接BE、CD,F为BE的中点,连接AF. (1)如图①,当∠BAE=90°时,求证:CD=2AF; (2)当∠BAE≠90°时,(1)的结论是否成立?请结合图②说明理由.

15、如图,直线y=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抛物线y=x+bx+c经过A、B两点,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C,连接B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C的坐标;

(2)点M在抛物线上,连接MB,当∠MBA+∠CBO=45°时,求点M的坐标;

(3)点P从点C出发,沿线段CA由C向A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沿线段

BC由B向C运动,P、Q的运动速度都是每秒1个单位长度,当Q点到达C点时,P、Q同时停止运动,试问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D,使P、Q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以C、D、P、Q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

(0,4),抛物线yx2mxn经过点A和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将平行四边形ABCO分成两部分,对称轴左侧部分的图形面积记为

S1,右侧部分图形的面积记为S2,求S1与S2的比.

(3)在y轴上取一点D,坐标是(0),将直线OC沿x轴平移到OC,点D关于直线OC的对称点记为D,当点D正好在抛物线上时,求出此时点D坐标并直接写出直线OC的函数解析式.

72

5、如图,矩形OABC的顶点A(2,0)、C(0,.将矩形O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30°.

得矩形OEFG,线段GE、FO相交于点H,平行于y轴的直线MN分别交线段GF、GH、GO和x轴于点M、P、N、D,连结MH.

(1)若抛物线l:yaxbxc经过G、O、E三点,则它的解析式为: :

(2)如果四边形OHMN为平行四边形,求点D的坐标:

(3)在(1)(2)的条件下,直线MN抛物线l交于点R,动点Q在抛物线l上且在R、E

两点之间(不含点R、E)运动,设ΔPQH的面积为s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2

s时,确定点Q

第21题图 第21题参考图

变化的因素,然后推广到一般情况.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bx+c与x轴交于A、D两点,与y轴交于点B,四边形OBCD是矩形,点A的坐标为(1,0),点B的坐标为(0,4),已知点E(m,0)是线段DO上的动点,过点E作PE⊥x轴交抛物线于点P,交BC于点G,交BD于点H.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当点P在直线BC上方时,请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PG的长度;

(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以P、B、G为顶点的三角形与△DEH相似?若存在,求出此时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

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 (1)将A(1,0),B(0,4)代入y=﹣x+bx+c,运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由E(m,0),B(0,4),得出P(m,﹣m﹣m+4),G(m,4),则PG=﹣m﹣m+4﹣4=﹣m﹣m;

(3)先由抛物线的解析式求出D(﹣3,0),则当点P在直线BC上方时,﹣3<m<0.再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BD的解析式为y=x+4,于是得出H(m,m+4).当以P、B、G为顶点的三角形与△DEH相似时,由于∠PGB=∠DEH=90°,所以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①△BGP∽△DEH;②△PGB∽△DEH.都可以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出比例关系式,进而求出m的值.

解答: 解:(1)∵抛物线y=﹣x+bx+c与x轴交于点A(1,0),与y轴交于点B(0,4),

2

2

2

2

2

∴,解得

2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x+4;

(2)∵E(m,0),B(0,4),PE⊥x轴交抛物线于点P,交BC于点G, ∴P(m,﹣m﹣m+4),G(m,4), ∴PG=﹣m﹣m+4﹣4=﹣m﹣m;

(3)在(2)的条件下,存在点P,使得以P、B、G为顶点的三角形与△DEH相似. ∵y=﹣x﹣x+4,

22

2

2

∴当y=0时,﹣x﹣x+4=0, 解得x=1或﹣3, ∴D(﹣3,0).

当点P在直线BC上方时,﹣3<m<0. 设直线BD的解析式为y=kx+4,

将D(﹣3,0)代入,得﹣3k+4=0, 解得k=,

∴直线BD的解析式为y=x+4, ∴H(m,m+4). 分两种情况:

①如果△BGP∽△DEH,那么

=

2

即=,

由﹣3<m<0,解得m=﹣1; ②如果△PGB∽△DEH,那么

=

即=,

由﹣3<m<0,解得m=﹣.

综上所述,在(2)的条件下,存在点P,使得以P、B、G为顶点的三角形与△DEH相似,此时m的值为﹣1或﹣

点评: 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型,其中涉及到运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一次函数的

解析式,线段的表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运用数形结合、方程思想及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重庆市2014-2015 级中考二次函数专题二

1.已知抛物线C1:y=a(x+1)﹣2的顶点为A,且经过点B(﹣2,﹣1). (1)求A点的坐标和抛物线C1的解析式;

(2)如图1,将抛物线C1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抛物线C2,且抛物线C2与直线AB相交于C,D两点,求S△OAC:S△OAD的值; (3)如图2,若过P(﹣4,0),Q(0,2)的直线为l,点E在(2)中抛物线C2对称轴右侧部分(含顶点)运动,直线m过点C和点E.问:是否存在直线m,使直线l,m与x轴围成的三角形和直线l,m与y轴围成的三角形相似?若存在,求出直线m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是菱形,点C的坐标为(﹣3,4),点A在x轴的正半

2

轴上,O为坐标原点,连接OB,抛物线y=ax+bx+c经过C、O、A三点. (1)直接写出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1,对于所求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E,设△EBO的面积为S1,菱形ABCD的面积为S2,当S1≤S2时,求点E的纵坐标n的取值范围;

(3)如图2,D(0,﹣)为y轴上一点,连接AD,动点P从点O出发,以

个单位/秒

的速度沿OB方向运动,1秒后,动点Q从O出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沿折线O﹣A﹣B方向运动,设点P运动时间为t秒(0<t<6),是否存在实数t,使得以P、Q、B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DO相似?若存在,求出相应的t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1)求得菱形的边长,则A的坐标可以求得,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函数的解析式;

(2)首先求得菱形的面积,即可求得S1的范围,当S1取得最大值时即可求得直线的解析式,则n的值的范围即可求得;

(3)分当1<t<3.5时和3.5≤t≤6时两种情况进行讨论,依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即可列方程求解.

解答: 解:(1)根据题意得:,解得:,

则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x﹣x;

(2)设BC与y轴相交于点G,则S2=OG•BC=20, ∴S1≤5,

又OB所在直线的解析式是y=2x,OB=∴当S1=5时,△EBO的OB边上的高是

=2

2

如图1,设平行于OB的直线为y=2x+b,则它与y轴的交点为M(0,b),与抛物线对称轴x=交于点E(,n).

过点O作ON⊥ME,点N为垂足,若ON=∴y=2x﹣5, 由

,由△MNO∽△OGB,得OM=5,

, 解得: y=0, 即E的坐标是(,0).

∵与OB平行且到OB的距离是的直线有两条.

∴由对称性可得另一条直线的解析式是:y=2x+5. 则E′的坐标是(,10).

由题意得得,n的取值范围是:0≤n≤10且n≠5.

(3)如图2,动点P、Q按题意运动时, 当1<t<3.5时, OP=

t,BP=2

t,OQ=2(t﹣1),

=

,∴PQ=

(t﹣1),若

=,则有

=

连接QP,当QP⊥OP时,有又∵∠QPB=∠DOA=90°,

∴△BPQ∽△AOD,此时,PB=2PQ,即2﹣t=(t﹣1),

10﹣t=8(t﹣1),∴t=2;

当3.5≤t≤6时,QB=10﹣2(t﹣1)=12﹣2t,连接QP. 若QP⊥BP,

则有∠PBQ=∠ODA,

又∵∠QPB=∠AOD=90°, ∴△BPQ∽△DOA, 此时,PB=

PB,即12﹣2t=

(2

t),12﹣2t=10﹣t,

∴t=2(不合题意,舍去).

若QP⊥BQ,则△BPQ∽△DAO, 此时,PB=BQ,

即2﹣t=(12﹣2t),2﹣t=12﹣2t,解得:t=.则t的值为2或.

点评: 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型,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抛物线的顶点公式和三角形的

面积求法.在求有关动点问题时要注意分析题意分情况讨论结果.

3、如图,已知直线y=x+1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将△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COD.

(1)点C的坐标是 (0,3) 线段AD的长等于 4 ;

2

(2)点M在CD上,且CM=OM,抛物线y=x+bx+c经过点G,M,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如果点E在y轴上,且位于点C的下方,点F在直线AC上,那么在(2)中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C,E,F,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求出该菱形的周长l;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OB=8,∠ABO=90°,∠yOC=45°,射线OC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平行移动,当射线OC经过点B时停止运动,设平行移动x秒后,射线OC扫过Rt△ABO的面积为y.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x=3秒时,射线OC平行移动到O′C′,与OA相交于G,如图2,求经过G,O,B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3)现有一动点P在(2)中的抛物线上,试问点P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三角形POB的面积S=8的情况?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3)两点均在抛物线上,点F(0,﹣)在y轴上,过点(0,)作直线l与x轴平行.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线段BC的解析式.

(2)设点D(x,y)是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点D不与B,C重合),过点D作x轴的垂线,与抛物线交于点G.设线段GD的长度为h,求h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当x为何值时,线段GD的长度h最大,最大长度h的值是多少?

(3)若点P(m,n)是抛物线上位于第三象限的一个动点,连接PF并延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Q,过点Q作QS⊥l,垂足为点S,过点P作PN⊥l,垂足为点N,试判断△FNS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4)若点A(﹣2,t)在线段BC上,点M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F,当点M在何位置时,MF+MA的值最小,请直接写出此时点M的坐标与MF+MA的最小值.

6、如图①,直线l:ymxn(m0,n0)与x,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将△AOB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得到△COD,过点A,B,D的抛物线P叫做l的关联抛物线,而l叫做P的关联直线. (1)若l:y2x2,则P表示的函数解析式为 ,若P:yx23x4,

则l表示的函数解析式为 .

(2)求P的对称轴(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3)如图②,若l:y2x4,P的对称轴与CD相交于点E,点F在l上,点Q在P

的对称轴上.当以点C,E,Q,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CE为一边的平行四边形时,求点Q的坐标;

(4)如图③,若l:ymx4m,G为AB中点,H为CD中点,连接GH,M为GH中点,

连接OM.若OM

,直接写出l,P表示的函数解析式

.

(图①) (图②) (图③)

(第26题)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第二象限,以A为顶点的抛物线经过原点,与x轴负半轴交于点B,对称轴为直线x=﹣2,点C在抛物线上,且位于点A、B之间(C不与A、B重合).若△ABC的周长为a,则四边形AOBC的周长为 (用含a的式子表示).

2

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bx+c经过点(1,﹣1),且对称轴为在线x=2,点P、Q均在抛物线上,点P位于对称轴右侧,点Q位于对称轴左侧,PA垂直对称轴于点A,QB垂直对称轴于点B,且QB=PA+1,设点P的横坐标为m. (1)求这条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2)求点Q的坐标(用含m的式子表示); (3)请探究PA+QB=AB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2

(4)抛物线y=a1x+b1x+c1(a1≠0)经过Q、B、P三点,若其对称轴把四边形PAQB分成面积为1:5的两部分,直接写出此时m的值.

折线AD﹣DO﹣OC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运动,当点P与点A不重合时,过点P作PQ⊥AB于点Q,以PQ为边向右作正方形PQMN,设正方形PQMN与△ABD重叠部分图形的面积为S(平方单位),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 (1)求点N落在BD上时t的值;

(2)直接写出点O

在正方形PQMN内部时t的取值范围;

(3)当点P在折线AD﹣DO上运动时,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4)直接写出直线DN平分△BCD面积时t的值.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x轴的正方向匀速运动,动点Q从点D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x轴的负方向匀速运动,PQ两点同时运动,相遇时停止.在运动过程中,以PQ为斜边在x轴上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PQR.设运动时间为t秒. (1)当t= 1秒 时,△PQR的边QR经过点B;

(2)设△PQR和矩形OA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

(3)如图2,过定点E(5,0)作EF⊥BC,垂足为F,当△PQR的顶点R落在矩形OABC的

内部时,过点R作x轴、y轴的平行线,分别交EF、BC于点M、N,若∠MAN=45°,求t的值.

11、如图,已知△BAD和△B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D=∠BCE=90°,点M为DE的中点,过点E与AD平行的直线交射线AM于点N.

(1)当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如图1),求证:M为AN的中点; (2)将图1中的△BCE绕点B旋转,当A,B,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如图2),求证:△AC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3)将图1中△BCE绕点B旋转到图3位置时,(2)中的结论是否仍成立?若成立,试证明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1)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H分别在BC,AB上,若AE⊥DH于点O,求证:AE=DH;

类比探究:

(2)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点H,E,G,F分别在AB,BC,CD,DA上,若EF⊥HG于点O,探究线段EF与HG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综合运用:

(3)在(2)问条件下,HF∥GE,如图3所示,已知BE=EC=2,EO=2FO,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13、如图,二次函数y=ax+bx(a≠0)的图象经过点A(1,4),对称轴是直线x=﹣,线段AD平行于x轴,交抛物线于点D.在y轴上取一点C(0,2),直线AC交抛物线于点B,连结OA,OB,OD,BD.

2

(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点B坐标和坐标平面内使△EOD∽△AOB的点E的坐标;

(3)设点F是BD的中点,点P是线段DO上的动点,问PD为何值时,将△BPF沿边PF翻折,使△BPF与△DPF重叠部分的面积是△BDP的面积的?

14、如图,在△ABC和△ADE中,AB=AC,AD=AE,∠BAC+∠EAD=180°,△ABC不动,△ADE绕点A旋转,连接BE、CD,F为BE的中点,连接AF. (1)如图①,当∠BAE=90°时,求证:CD=2AF; (2)当∠BAE≠90°时,(1)的结论是否成立?请结合图②说明理由.

15、如图,直线y=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抛物线y=x+bx+c经过A、B两点,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C,连接B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C的坐标;

(2)点M在抛物线上,连接MB,当∠MBA+∠CBO=45°时,求点M的坐标;

(3)点P从点C出发,沿线段CA由C向A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沿线段

BC由B向C运动,P、Q的运动速度都是每秒1个单位长度,当Q点到达C点时,P、Q同时停止运动,试问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D,使P、Q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以C、D、P、Q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

(0,4),抛物线yx2mxn经过点A和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将平行四边形ABCO分成两部分,对称轴左侧部分的图形面积记为

S1,右侧部分图形的面积记为S2,求S1与S2的比.

(3)在y轴上取一点D,坐标是(0),将直线OC沿x轴平移到OC,点D关于直线OC的对称点记为D,当点D正好在抛物线上时,求出此时点D坐标并直接写出直线OC的函数解析式.

72

5、如图,矩形OABC的顶点A(2,0)、C(0,.将矩形O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30°.

得矩形OEFG,线段GE、FO相交于点H,平行于y轴的直线MN分别交线段GF、GH、GO和x轴于点M、P、N、D,连结MH.

(1)若抛物线l:yaxbxc经过G、O、E三点,则它的解析式为: :

(2)如果四边形OHMN为平行四边形,求点D的坐标:

(3)在(1)(2)的条件下,直线MN抛物线l交于点R,动点Q在抛物线l上且在R、E

两点之间(不含点R、E)运动,设ΔPQH的面积为s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2

s时,确定点Q

第21题图 第21题参考图

变化的因素,然后推广到一般情况.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bx+c与x轴交于A、D两点,与y轴交于点B,四边形OBCD是矩形,点A的坐标为(1,0),点B的坐标为(0,4),已知点E(m,0)是线段DO上的动点,过点E作PE⊥x轴交抛物线于点P,交BC于点G,交BD于点H.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当点P在直线BC上方时,请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PG的长度;

(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以P、B、G为顶点的三角形与△DEH相似?若存在,求出此时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

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 (1)将A(1,0),B(0,4)代入y=﹣x+bx+c,运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由E(m,0),B(0,4),得出P(m,﹣m﹣m+4),G(m,4),则PG=﹣m﹣m+4﹣4=﹣m﹣m;

(3)先由抛物线的解析式求出D(﹣3,0),则当点P在直线BC上方时,﹣3<m<0.再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BD的解析式为y=x+4,于是得出H(m,m+4).当以P、B、G为顶点的三角形与△DEH相似时,由于∠PGB=∠DEH=90°,所以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①△BGP∽△DEH;②△PGB∽△DEH.都可以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出比例关系式,进而求出m的值.

解答: 解:(1)∵抛物线y=﹣x+bx+c与x轴交于点A(1,0),与y轴交于点B(0,4),

2

2

2

2

2

∴,解得

2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x+4;

(2)∵E(m,0),B(0,4),PE⊥x轴交抛物线于点P,交BC于点G, ∴P(m,﹣m﹣m+4),G(m,4), ∴PG=﹣m﹣m+4﹣4=﹣m﹣m;

(3)在(2)的条件下,存在点P,使得以P、B、G为顶点的三角形与△DEH相似. ∵y=﹣x﹣x+4,

22

2

2

∴当y=0时,﹣x﹣x+4=0, 解得x=1或﹣3, ∴D(﹣3,0).

当点P在直线BC上方时,﹣3<m<0. 设直线BD的解析式为y=kx+4,

将D(﹣3,0)代入,得﹣3k+4=0, 解得k=,

∴直线BD的解析式为y=x+4, ∴H(m,m+4). 分两种情况:

①如果△BGP∽△DEH,那么

=

2

即=,

由﹣3<m<0,解得m=﹣1; ②如果△PGB∽△DEH,那么

=

即=,

由﹣3<m<0,解得m=﹣.

综上所述,在(2)的条件下,存在点P,使得以P、B、G为顶点的三角形与△DEH相似,此时m的值为﹣1或﹣

点评: 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型,其中涉及到运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一次函数的

解析式,线段的表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运用数形结合、方程思想及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文章

  • 2015年安徽省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讲座
  •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讲座 2015年中考备受关注,原因:其一,<课程标准>2011版正式使用后第一次中考,课标的指导作用在中考中如何体现:其二,沪科版教材改编后受到中考的第一次检验:其三,新的中考政策改革后,中考分数对招生起到什么依 ...查看


  • 2015中考精英数学(呼市)专题一
  • 专题一 数学思想方法问题 强化突破 1.(2014·北京) 已知点A 为某封闭图形边界上一定点,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其边界顺时针匀速运动一周.设点P 运动的时间为x ,线段AP 的长为y. 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所示,则 ...查看


  • 2016中考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专题--销售问题+增长率问题
  • 一.应用题 1. (2016 湖北省宜昌市) ].某蛋糕产销公司A品牌产销线,2015年的销售量为9.5万份,平均每份获利1.9元,预计以后四年每年销售量按5000份递减,平均每份获利按一定百分数逐年递减:受供给侧改革的启发,公司早在210 ...查看


  • 2016年中考数学一元一次方程专项汇总训练题
  • 一元一次方程专项汇总训练题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2013春•遂宁期末)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个数为( ) (1)﹣4﹣3=﹣7:(2)3x ﹣5=2x+1:(3)2x+6:(4)x ﹣y=v:(5)a+b>3:(6)a 2+ ...查看


  • 2017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二次函数
  • 第十四讲 二次函数的同象和性质 [基础知识回顾] 一.二次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y= (a .b .c 是常数a≠0)那么y 叫做x 的二次函数 [名师提醒: 二次函数y=kx 2+bx+c(a≠0)的结构特征是:1.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 ...查看


  • 2015中考精英数学(呼市)专题二
  • 专题二 图表信息问题 强化突破 1.(2014·随州) 某通讯公司提供了两种移动电话收费方式:方式1,收月基本费20元,再以每分钟0.1元的价格按通话时间计费:方式2,收月基本费20元,送80分钟通话时间,超过80分钟的部分,以每分钟0.1 ...查看


  • 2015中考数学相似三角形专题
  • 2015年安徽中考相似三角形中考题归纳 (2010•安徽)23.(2010•安徽)如图,已知△ABC∽△A1B1C1,相似比为k(k>1),且△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a>b>c),△A1B1C1的三边长分别为a1 ...查看


  • 2015数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找规律试题
  • 2015数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找规律试题(试题及答案详解版) 1. (2015•酒泉18.(3分))古希腊数学家把数1,3,6,10,15,21,-叫做三角形数,其中1是第一个三角形数,3是第2个三角形数,6是第3个三角形数,-依此类推,那 ...查看


  • 高三三角函数专题复习习题(附高考真题及答案)
  • 一.角的概念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已知点P ⎛ ⎝sin 3π cos 3π⎫44⎭落在角θ的终边上,且θ∈[0,2π),则θ的值为( ) A. π3π5π7π 4B. 4 C.4D. 4 2. (2015福建卷).若 sin α=- 5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