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为什么不同意在长平之战后灭掉赵国?

白起为什么不同意在长平之战后灭掉赵国?

长平之战后,秦国士气大振,举国欢腾,可唯独大将军白起忧心忡忡。一年后,秦昭王自以为已经给与秦国百姓足够的休息,士兵们的武器也已经修整完毕,准备再度攻打赵国。在征求大臣意见的时候,群臣纷纷支持,一些将领主动请缨,要求带兵消灭赵国。可是,当秦昭王问到秦国德高望重声威赫赫的将军白起的时候,白起却公开反对这个提议。秦昭王皱眉了,说:“去年,我们国库空虚,百姓生活困苦,而爱卿你却不顾百姓的艰苦,要求征兵征粮攻打赵国。可是如今,我已经给了百姓将近一年的休息,国库也充实了很多,将士们的待遇也比以前好了太多,可是将军您为什么反而说不行呢?”白起回禀:“希望大王从秦国赵国不同时期的情况来比照。在长平之战时,秦国大胜而赵国大败,秦国欢欣而赵国恐惧。因此,秦国战死的将士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安葬和抚恤,生存的将士都能够得到美酒和财物。反之,赵国人却连死者都无法安葬,伤者也得不到很好的治疗,全国上下悲伤一片,每个人都面带忧伤。”白起顿了一顿,继续说:“可是,赵国的力量并没有因为长平之战而变弱,反而变得比以前更加强大。现在赵国的君王励精图治,赵国的大臣也都放弃了以往的不合,团结一心,全国上下努力耕种,储备粮食。并且,赵国拿出国库的财宝,向四方派出使者。赵国和燕国、魏国通婚,和齐国楚国成为盟邦,全国上下都处心积虑,洗刷耻辱,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抵挡秦国下一次的进攻上。

于是,现在的赵国,在内,国力充实;在外,盟邦齐心。一旦秦国攻打赵国,短时间很难攻打下来,如果赵国的各个盟国又联合发兵,那么秦国的局面会非常危险。”秦昭王很生气,说:“将军为什么处处贬低秦国,抬高赵国。既然将军如此小视我秦军,那么就不必将军出征了。我另请高明。”于是,秦昭王派遣五大夫王陵担任将军,率军出征。王陵作战勇猛,在秦国也是第一流的猛将。可是,很快就传来王陵战败,阵亡四千多人的消息。整个秦国都感到万分震惊。这时,秦昭王又想起了白起。于是,秦昭王请人去通知白起,希望白起能够主动出征,代替王陵。秦昭王本来觉得,自己已经表示不再责怪白起,已经是给了白起足够的面子,白起应该就坡下驴,主动出征才是。可是白起竟然借口生病,拒绝担任将军。于是,秦昭王只得派遣宰相应侯范雎去看望白起,并代表自己斥责白起。范雎面色严厉,大声呵斥白起:“楚国地方五千

多里,军队超过百万,以前将军只凭借几万人,就能够攻进楚国,攻占郢都,焚烧楚

王的宫殿,并且直接抵达竟陵,天下震动,无人不佩服将军的英勇。楚王吓得迁都,不敢抵抗。当时韩国、魏国两国联合,共同出兵进攻,可是将军率领的军队,从人数上讲,还不到韩国魏国联军的一半,可是双方交战,有一次大破敌军,斩首二十四万。因此,一直到今天,韩国和魏国都对我们大秦称臣。将军您的汗马功劳,我秦昭王知道,大秦的子民知道,天下诸侯都知道!可是,现在的赵国经历了长平之战,军队十分之七八都已经战死,非常虚弱。本来朕希望将军出征,一举平定赵国,成就辉煌的功业,将军您一向用兵如神,为何现在以强击弱,却一再推辞呢!”白起说:“不对,当时和现在的形势并不相同,而大王所说的情况也并非都是全部。当时的楚王,倚仗自己有广阔的国土,对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以至于朝臣互相倾轧,贤臣被贬,百姓也心怀怨恨,城池的防务也非常松懈,可以说楚国上下,离心离德。于是,臣才可以率领军队突进楚国,所到之处攻取很多城镇。而我每到一处,都烧断桥梁,表示不攻陷楚国就决不后退。当时我军上下全部都以将帅为父母,将领以士兵为兄弟,彼此之间不必说话也非常亲近,全军上下团结一心,同心同德。并且,所有将士都有着必死的信念,战场上奋勇争先,各个不怕死。反观楚国人是在自己本国作战,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家人,于是全军上下都没有斗志,看到亲人死去而悲伤,看到我军胜利而恐惧,根本就没有为国牺牲的斗志,这样,我才能建立所谓的丰功伟绩啊。”白起又说:“至于大王提到的和韩国魏国之间的战斗,也并非是我真的能够以弱胜强。当时的韩国势单力孤,而魏国又顾念本国的安危,有了后顾之忧,不肯下令自己的军队率先进攻,以至于两国失去了联合进攻我军的最佳时机,最后被我各个击破。魏国的军队实力强劲,并不弱于我军,可是魏国统帅却总是希望韩国军队能够打头阵,以消耗我军的力量。而我集中力量组织了一只战斗力强大的突袭部队,先击破魏军,然后稍微弱小的韩军自然不战而溃。这都是依赖天时地利啊,哪里真的是我用兵如神呢?”本文作者:潮流通讯社

白起为什么不同意在长平之战后灭掉赵国?

长平之战后,秦国士气大振,举国欢腾,可唯独大将军白起忧心忡忡。一年后,秦昭王自以为已经给与秦国百姓足够的休息,士兵们的武器也已经修整完毕,准备再度攻打赵国。在征求大臣意见的时候,群臣纷纷支持,一些将领主动请缨,要求带兵消灭赵国。可是,当秦昭王问到秦国德高望重声威赫赫的将军白起的时候,白起却公开反对这个提议。秦昭王皱眉了,说:“去年,我们国库空虚,百姓生活困苦,而爱卿你却不顾百姓的艰苦,要求征兵征粮攻打赵国。可是如今,我已经给了百姓将近一年的休息,国库也充实了很多,将士们的待遇也比以前好了太多,可是将军您为什么反而说不行呢?”白起回禀:“希望大王从秦国赵国不同时期的情况来比照。在长平之战时,秦国大胜而赵国大败,秦国欢欣而赵国恐惧。因此,秦国战死的将士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安葬和抚恤,生存的将士都能够得到美酒和财物。反之,赵国人却连死者都无法安葬,伤者也得不到很好的治疗,全国上下悲伤一片,每个人都面带忧伤。”白起顿了一顿,继续说:“可是,赵国的力量并没有因为长平之战而变弱,反而变得比以前更加强大。现在赵国的君王励精图治,赵国的大臣也都放弃了以往的不合,团结一心,全国上下努力耕种,储备粮食。并且,赵国拿出国库的财宝,向四方派出使者。赵国和燕国、魏国通婚,和齐国楚国成为盟邦,全国上下都处心积虑,洗刷耻辱,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抵挡秦国下一次的进攻上。

于是,现在的赵国,在内,国力充实;在外,盟邦齐心。一旦秦国攻打赵国,短时间很难攻打下来,如果赵国的各个盟国又联合发兵,那么秦国的局面会非常危险。”秦昭王很生气,说:“将军为什么处处贬低秦国,抬高赵国。既然将军如此小视我秦军,那么就不必将军出征了。我另请高明。”于是,秦昭王派遣五大夫王陵担任将军,率军出征。王陵作战勇猛,在秦国也是第一流的猛将。可是,很快就传来王陵战败,阵亡四千多人的消息。整个秦国都感到万分震惊。这时,秦昭王又想起了白起。于是,秦昭王请人去通知白起,希望白起能够主动出征,代替王陵。秦昭王本来觉得,自己已经表示不再责怪白起,已经是给了白起足够的面子,白起应该就坡下驴,主动出征才是。可是白起竟然借口生病,拒绝担任将军。于是,秦昭王只得派遣宰相应侯范雎去看望白起,并代表自己斥责白起。范雎面色严厉,大声呵斥白起:“楚国地方五千

多里,军队超过百万,以前将军只凭借几万人,就能够攻进楚国,攻占郢都,焚烧楚

王的宫殿,并且直接抵达竟陵,天下震动,无人不佩服将军的英勇。楚王吓得迁都,不敢抵抗。当时韩国、魏国两国联合,共同出兵进攻,可是将军率领的军队,从人数上讲,还不到韩国魏国联军的一半,可是双方交战,有一次大破敌军,斩首二十四万。因此,一直到今天,韩国和魏国都对我们大秦称臣。将军您的汗马功劳,我秦昭王知道,大秦的子民知道,天下诸侯都知道!可是,现在的赵国经历了长平之战,军队十分之七八都已经战死,非常虚弱。本来朕希望将军出征,一举平定赵国,成就辉煌的功业,将军您一向用兵如神,为何现在以强击弱,却一再推辞呢!”白起说:“不对,当时和现在的形势并不相同,而大王所说的情况也并非都是全部。当时的楚王,倚仗自己有广阔的国土,对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以至于朝臣互相倾轧,贤臣被贬,百姓也心怀怨恨,城池的防务也非常松懈,可以说楚国上下,离心离德。于是,臣才可以率领军队突进楚国,所到之处攻取很多城镇。而我每到一处,都烧断桥梁,表示不攻陷楚国就决不后退。当时我军上下全部都以将帅为父母,将领以士兵为兄弟,彼此之间不必说话也非常亲近,全军上下团结一心,同心同德。并且,所有将士都有着必死的信念,战场上奋勇争先,各个不怕死。反观楚国人是在自己本国作战,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家人,于是全军上下都没有斗志,看到亲人死去而悲伤,看到我军胜利而恐惧,根本就没有为国牺牲的斗志,这样,我才能建立所谓的丰功伟绩啊。”白起又说:“至于大王提到的和韩国魏国之间的战斗,也并非是我真的能够以弱胜强。当时的韩国势单力孤,而魏国又顾念本国的安危,有了后顾之忧,不肯下令自己的军队率先进攻,以至于两国失去了联合进攻我军的最佳时机,最后被我各个击破。魏国的军队实力强劲,并不弱于我军,可是魏国统帅却总是希望韩国军队能够打头阵,以消耗我军的力量。而我集中力量组织了一只战斗力强大的突袭部队,先击破魏军,然后稍微弱小的韩军自然不战而溃。这都是依赖天时地利啊,哪里真的是我用兵如神呢?”本文作者:潮流通讯社


相关文章

  • 杀一人为罪,屠万人为雄,屠百万为雄中雄,白起真的坑杀赵军40万
  • 杀一人为罪,屠万人为雄,屠百万为雄中雄,白起真的坑杀 赵军40万降卒? 我不信~~~ "杀一人为罪,屠万人为雄,屠百万为雄中雄,白起真的坑杀赵军40万降卒? 我不信~~~" 白起(?-公元前257年),又称公孙起,战国时 ...查看


  • 长平之战的误读:赵括并非纸上谈兵输在了国力上 | 新鲜观察
  • 秦赵长平一战名垂千古,成就了一名武将武安君--白起的辉煌,同时也将"纸上谈兵"骂名让一位少年将军背负了数千年.但历史真是这样的吗?本文将着力恢复历史原貌,为大家展示那段令我血脉贲张的画卷. 秦国:商鞅变法富国强兵,立志统 ...查看


  • 战国后期的秦赵关系及其影响
  • 第37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7月 Vol.37 No.4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Jul. 2015 战国后期的秦赵关系及其影响 林献忠 (武汉大学 历史学院,湖北 武汉 ...查看


  • 长平之战坑杀赵降卒有什么内幕,白起之死与长平之战有没有关系?
  • 秦昭襄王四十五年,白起占领韩魏交界地的军事重镇野王,以此为出发点,便可以直接攻击赵国南方的各军事重镇了,因此赵成王已深深认识到秦国准备对赵国发动并吞战.隔年秦将王龁终于北向攻击上党郡一带,占领韩国十七个城邑,并且逼近赵国南方军事重地长平城. ...查看


  • 战国及秦篇:战神传说
  • 2009-11-12 22:12:36|  分类: 战争政变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战国及秦篇:战神传说 经过无数次兼并战争和三家分晋之后,春秋初期的150余国仅余秦.楚.齐.燕.赵.魏.韩七大强国及鲁.宋.郑.卫.中山等20余 ...查看


  • 非战之罪:长平之战赵括并非纸上谈兵
  • 长平之战,以赵括军败,40万赵军降卒被秦军坑杀,赵括蒙上"纸上谈兵"的羞辱. 长平之战真的是因为赵括只会死读兵书不会打仗而导致失败的吗?但实际上,即使秦军主将白起摆在赵括的位置上,白起也打不赢长平之战.因为长平之战的胜负 ...查看


  • 燕赵地灵出人杰细数河北历史名人廉颇
  • 燕赵地灵出人杰细数河北历史名人⑨:廉颇 导语:河北自古属燕赵之地,文化底蕴丰厚,地灵人杰.自古至今,有无数风流人物出现在这片土地上,涉及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廉颇,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曾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晋阳,赵王封他为上 ...查看


  • 赵括是谁赵括与白起的关系白起对赵括的评价
  • 赵括与白起的关系 白起对赵括的评价 赵括是谁 赵括何许人?他因何出名,他有什么成就,他最终的结局又是如何?赵括,赵国武将,其父是赵奢,赵国著名的将军,大将之才.小时候,赵括也是十分聪明伶俐,大有成为神童之迹象,记忆力尤为突出,对诗词熟读几遍 ...查看


  • 孙子兵法之四:军形篇
  • 四.军形篇孙子说:从前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先要做到不会被敌方战胜,然后捕捉时机战胜敌人. 不会被敌人战胜的主动权操在自己手中,能否战胜敌人则取决于敌人是否有隙可乘.所以, 善于打仗的人, 能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 但却不可能做到使敌人一定被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