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 南北小年为何差一天?一张表看懂春节年俗

央视新闻 145万人订阅 订阅

过年 | 南北小年为何差一天?一张表看懂春节年俗

2015-02-11 14:24

评论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2月11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也是我国北方民间俗称的“小年”。

过小年为何南北差一天

民俗学家解释,南北小年不同日与我国古时“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有关。即官家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百姓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过小年。

由于中国北方在更长时间里是国家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南方地区水系发达,沿湖居民和水上船家较多,他们的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当然,北方的船家并不遵循“船五”的习俗。

无论哪天过小年,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都是一致的。在这一天人们祭祀灶神、吃饺子、张灯结彩、垒旺火堆,预示着春节庆祝活动渐入佳境。

“祭灶”仪式 供奉糖瓜填灶王爷的嘴

民俗专家表示,“小年”其实并不“小”。这天以后,人们开始进入准备过年的阶段,民间有“祭灶”“扫尘”等趣味习俗。

旧时,在我国北方,家家户户的厨房灶头常设有灶王神龛或贴有灶君神像供人尊奉。传说,灶王爷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会上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一年来的好与坏。人们为了祈福求顺,常常会在灶王像两边贴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之类的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民间也由此诞生出在腊月二十三当晚“祭灶”的习俗。

人们向灶君供上糖瓜、糕饼等物,以期灶君在玉帝面前多进美言,不提过失。所谓祭,首先需要糖瓜,实际这是源自东北的关东糖,将麦芽糖之类的东西搓成圆条,切成一段一段,意为填住灶王爷的嘴巴,让他少把不好的事情向玉帝汇报。为了送灶王爷顺利“上天”,还要在拜祭之后把灶王爷像烧掉。

扫房“赶尘” 贴年画剪窗花

除了“祭灶”,农历二十四也是“扫房日”,这叫做“赶尘”。“尘”与“陈”谐音,故而扫尘旨在除旧迎新,拔除不祥。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擦洗桌椅、冲洗地面……各家各户都要不留死角地彻底清扫,做到窗明几净。同时小年的这一天,也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二十四,写大字”也是过小年的一种习俗。“写大字”就是要写春联,比如“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之类的句子,表达美好愿望。

小年这天,北方有剪窗花的传统习俗,窗花不仅仅是装饰,更是寄托着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剪好窗花后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自然为家中增添不少喜气。

春节年俗日历一览表,很讲究!

年的脚步近了!“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扫除日……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宵”,这首春节民谣道出了“日子”里的传统年俗。这些年,年俗悄然变化,但年味儿里面的思念和祝愿从未走远。看看老辈人的习俗,来计日迎新春吧!

腊月二十三——送灶上天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各家“买糖瓜”、“祭灶”,捎带着开始置办年货,春节拉开了序幕。

腊月二十四——扫舍去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日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就是为了更好地演绎除旧迎新,把旧一年的积秽全部除掉,迎接新的开始。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据说天帝玉皇于腊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察人间善恶,定来年祸福。民众吃豆腐渣以示清苦,为来年祈福。

腊月二十六——割年肉

腊月二十六,割年肉,人们只能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把肉上锅炖,熟了以后,放在院子的缸里,等待过大年时吃。

腊月二十七——宰鸡赶集

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家家把买来的或家养的小鸡宰杀,上锅炖。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为过年这几天做准备。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这两天是发面蒸馒头的日子,按着老理儿说,从初一开始到初五不能动火蒸馒头和炒菜,所以习惯在大年二十八、二十九这两天做主食。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

这天家家户户都在做主食,除了蒸馒头以外还要蒸花卷、豆包等面食。南北方口味各异,胶东的大饽饽、西北的馓子、南方的年糕,可谓蒸蒸日上又一年。

大年三十——除夕守岁

大年三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这是整个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一天。这天到处都是喜庆气氛,家家会在大门上贴出大红春联,贴门神,屋里屋外还要贴上挂钱、福字,晚上还要守岁。

来源/新华网 中新网

本期监制/宣明栋 主编/江平 编辑/陈维 叶燊

央视新闻 145万人订阅 订阅

过年 | 南北小年为何差一天?一张表看懂春节年俗

2015-02-11 14:24

评论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2月11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也是我国北方民间俗称的“小年”。

过小年为何南北差一天

民俗学家解释,南北小年不同日与我国古时“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有关。即官家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百姓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过小年。

由于中国北方在更长时间里是国家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南方地区水系发达,沿湖居民和水上船家较多,他们的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当然,北方的船家并不遵循“船五”的习俗。

无论哪天过小年,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都是一致的。在这一天人们祭祀灶神、吃饺子、张灯结彩、垒旺火堆,预示着春节庆祝活动渐入佳境。

“祭灶”仪式 供奉糖瓜填灶王爷的嘴

民俗专家表示,“小年”其实并不“小”。这天以后,人们开始进入准备过年的阶段,民间有“祭灶”“扫尘”等趣味习俗。

旧时,在我国北方,家家户户的厨房灶头常设有灶王神龛或贴有灶君神像供人尊奉。传说,灶王爷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会上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一年来的好与坏。人们为了祈福求顺,常常会在灶王像两边贴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之类的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民间也由此诞生出在腊月二十三当晚“祭灶”的习俗。

人们向灶君供上糖瓜、糕饼等物,以期灶君在玉帝面前多进美言,不提过失。所谓祭,首先需要糖瓜,实际这是源自东北的关东糖,将麦芽糖之类的东西搓成圆条,切成一段一段,意为填住灶王爷的嘴巴,让他少把不好的事情向玉帝汇报。为了送灶王爷顺利“上天”,还要在拜祭之后把灶王爷像烧掉。

扫房“赶尘” 贴年画剪窗花

除了“祭灶”,农历二十四也是“扫房日”,这叫做“赶尘”。“尘”与“陈”谐音,故而扫尘旨在除旧迎新,拔除不祥。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擦洗桌椅、冲洗地面……各家各户都要不留死角地彻底清扫,做到窗明几净。同时小年的这一天,也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二十四,写大字”也是过小年的一种习俗。“写大字”就是要写春联,比如“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之类的句子,表达美好愿望。

小年这天,北方有剪窗花的传统习俗,窗花不仅仅是装饰,更是寄托着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剪好窗花后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自然为家中增添不少喜气。

春节年俗日历一览表,很讲究!

年的脚步近了!“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扫除日……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宵”,这首春节民谣道出了“日子”里的传统年俗。这些年,年俗悄然变化,但年味儿里面的思念和祝愿从未走远。看看老辈人的习俗,来计日迎新春吧!

腊月二十三——送灶上天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各家“买糖瓜”、“祭灶”,捎带着开始置办年货,春节拉开了序幕。

腊月二十四——扫舍去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日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就是为了更好地演绎除旧迎新,把旧一年的积秽全部除掉,迎接新的开始。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据说天帝玉皇于腊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察人间善恶,定来年祸福。民众吃豆腐渣以示清苦,为来年祈福。

腊月二十六——割年肉

腊月二十六,割年肉,人们只能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把肉上锅炖,熟了以后,放在院子的缸里,等待过大年时吃。

腊月二十七——宰鸡赶集

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家家把买来的或家养的小鸡宰杀,上锅炖。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为过年这几天做准备。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这两天是发面蒸馒头的日子,按着老理儿说,从初一开始到初五不能动火蒸馒头和炒菜,所以习惯在大年二十八、二十九这两天做主食。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

这天家家户户都在做主食,除了蒸馒头以外还要蒸花卷、豆包等面食。南北方口味各异,胶东的大饽饽、西北的馓子、南方的年糕,可谓蒸蒸日上又一年。

大年三十——除夕守岁

大年三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这是整个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一天。这天到处都是喜庆气氛,家家会在大门上贴出大红春联,贴门神,屋里屋外还要贴上挂钱、福字,晚上还要守岁。

来源/新华网 中新网

本期监制/宣明栋 主编/江平 编辑/陈维 叶燊


相关文章

  • [原创]小年都到了,最全的春节传统风俗你都了解吗?
  • 2015-02-11 历史每天学一点 [小年的来历]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中国传统文化民间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神,灶神要上天 ...查看


  • 推广 | 今日小年!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有什么不同?
  • [导语]: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腊月二十三.灶君爷爷您上天,嘴里吃了糖饧板,玉 ...查看


  • 南北方过小年饮食风俗差别
  • 南北方过小年饮食风俗差别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民间称为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 ...查看


  • 过小年,南北方为何差一天?_微博头条
  • 新华社西宁1月31日专电(记者庞书纬)农历小年将至,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地区,小年具体日期并不相同,北方大部分地区为农历腊月二十三,南方不少地方则是腊月二十四,甚至在一些日历上,腊月二十三和二十四都被标为"小年". 民俗 ...查看


  • 关于春节民俗的调查报告摘要
  • 关于春节民俗的调查报告 北京服装学院寒假作业 作者 日期 春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习俗,它也是有历史.有内容的.春节的发展过程是悠久而又精彩的,春节的内容是丰富而又多彩的.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 ...查看


  • "二十三,糖瓜粘"--我国腊月祭灶扫尘过"小年"迎新年
  • 2月6日是腊月二十三,民间称"小年",是我国民间祭灶.扫尘的日子. 说到过年,民间从进入腊月的时候,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置办年货.打扫屋子.写春联.糊灯笼等等,每个人都忙得不亦乐乎.特别是腊月二十三,更是民间传统的&q ...查看


  • 马年公司新年贺卡祝福语精编
  • 以下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马年公司新年贺卡祝福语精编>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小编提示]更多祝福语请点击本站以下链接 马年祝福语|新年祝福语|除夕祝福语|春节祝福语 1.贺岁提前,喜迎小年.诚心祭灶,糖瓜香甜.打扫庭院,一尘不染.剪 ...查看


  • 马年公司新年贺卡祝福语汇编
  • 建议网友收藏本站,我们将为大家提供更多关于祝福语的信息,敬请期待! 以下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马年公司新年贺卡祝福语汇编>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小编提示]更多祝福语请点击本站以下链接: 马年祝福语|新年祝福语|除夕祝福语|春节祝福 ...查看


  • 寒假社会实践之--春节民风民俗调查(正文)
  • 历史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春节民风民俗调查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 ...查看


热门内容